【電子書】莊子新讀法:內篇
《莊子新讀法:內篇》為哲學經典普及入門書,譯筆忠實清楚,使用特殊的編排方式,便於檢索對照。本書解析《莊子》內篇七篇,每章均包含「本章導讀」、「原文譯文對照」、「元典筆記」三部分。 & 在「原文譯文對照」部分,將原文及譯文安排於左右頁面,一目了然。每則原文之前另外列出關鍵字,提醒讀者留意。 & 「元典筆記」部分則是作者長年鑽研《莊子》之心得,以讀書筆記之形式提示全章的關鍵概念。
【電子書】讀老子 : 筆記62則
史作檉80後讀老子, 重遇真自然之初始。 & 「……如果人無法在自身中達成此一老子式之哲學進程,就很難切實而有效地,進入老子之真自然或真自然哲學的世界,而成為望文生義、模稜兩可之神秘主義者,在文字式之欣賞中各取所需,就一如兩千年來中國人對老子之所為了。」──史作檉 本書為史作檉讀老子《道德經》筆記62則,不走文學、不言道、更不談宗教;從人身起,找到老子哲學中被遺漏未談的「自然、嬰兒、樸、無名」四大概念,探詢老子所言,由「逝」、「遠」而「反」的歸返自然歷程,也拋展開中國哲學形而上高度。
【電子書】人生困惑問莊子〔第二部〕:工作的藝術及其他
「道」就代表整體,宇宙萬物是一個整體。 在這個整體裡,就好像處在江湖中一樣, 我們都是魚,天下人跟我一樣都是魚,在江湖裡根本不要區分彼此。 & 以莊子的寓言,詮釋職場主管與下屬相處, 最超脫自在的哲學家──莊子的亂世生存術! 現代人樂於追逐名聲,我們該怎麼思考,才能從擾嚷的名利場裡超脫自在? 如果發生了爭端,我們應該選擇針鋒相對還是沈默? 在職場上,主管與下屬發生矛盾,彼此工作理念又不同,該怎麼解決? 在工作上安分守己,戮力效忠職守,卻陷入負面的職場關係之中?在家庭裡一心追求全家和睦,卻屢遭誤解與指責?我們如何才能從擾嚷的塵世裡,覓得一方清靜之土? 傅佩榮從哲學家莊子寬闊豁達的視角出發,將古典哲人的思辨,焠鍊為睿智的語言,從工作壓力、職場鬥爭、親子困局、知識積累與信仰迷思等當代生活的核心主題談起,讓生老病死、人事糾葛、名利爭奪等人生桎梏,在莊子獨特的自在見解下逐一解放。 如何藉由工作與知識的追求,成全自我有限生命的無限圓滿?如何抱守豁達與自然,避免與人發生不必要的惡性爭辯?如何透過理解與體諒,讓家庭與人際關際溫潤和諧?傅佩榮精闢地闡述莊子的思想系統,將個人、社會與自然皆視為一個整體。持清明之心,避免職場上的艱難險阻;守超然之心,洞穿左右命運的根本原因;最後才能懷抱無欲之心,找到人生熱情的續存舞台。 全書採條分縷析的問答形式,轉換為現代語境,跳脫了先秦思想既有的時代隔閡。中國古典哲學家莊子的珍貴智慧,化身為當代社會的醒世箴言,透徹犀利地分析人性,將現代人常遇到的各種困惑難處,一一化為提問,以淺白語言為文火,慢燉現代人生百態,提味一個無拘無束的自由心靈! 本書特色 ★&& &傅佩榮教授精闢闡述莊子的豁達思想,針對如何做好職場關係管理、父母與子女如何互動、怎樣在職場上安身立命等種種現代生活的難題,提出最圓滿的解決之道。 ★&& &全書深入淺出,採用問答形式,直接針對現代心靈的各種問題做回應,解放每一顆被奴役與拘束的現代心靈。 ★&& &中國古典哲學家莊子的珍貴智慧,化身為當代社會的醒世箴言。 ★&& &各講最末附有延伸閱讀,讓讀者親炙《莊子》原典文獻,得魚忘筌。
【電子書】人生困惑問莊子〔第一部〕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在的生活」離我們很遙遠?.人很難一直超越自我或他人,當停在一點沒有前進時,如何讓心感到滿足?.面對生老病死的恐懼人皆有之,莊子會有什麼建議?在校追求好成績、進職場追求業績;車子、房子、銀子、孩子,每個人都趕進度似的唯恐落於人後……對外在事物無止境的競逐,是否真的讓我們得到快樂,讓心靈因此更富足?還是越拼命追求,便越感到茫然與困惑?對每日汲汲營營,卻往往不知自己身在何方、去向何處的現代人而言,《莊子》一書中將人生視為一個整體,超越當下得失,不為世俗眼光所囿的智慧,歷久而彌新,正是我們最需要的心靈甘霖。傅佩榮以生老病死、財力與快樂程度是否有關、如何與自己及他人甚至大自然相處、如何過自在逍遙的人生等主題為綱,提出和現代人最切身相關的問題,再以莊子思想回答、提點。不僅要顛覆世俗價值觀,帶我們看見真正重要的事物,取回自我的生命主宰權,不被外物所役,得到心靈的自由;也要破除一般人對莊子思想虛無縹緲或不夠實用的既有成見。全書採親切的問答形式,配上簡明生動的語句,帶領讀者輕鬆跨越文字隔閡,直探莊子浩瀚的智慧之美,為每個迷惘的心靈解惑。本書特色★傅佩榮教授以莊子的角度出發,針對生老病死、人與之間的相處、無窮無盡的物慾等種種生活中的煩惱提出道家思維的解答。全書採用親切的問答形式啟發人心,帶領我們換一種角度看人生,讓我們能夠活得更自在、更逍遙!★各講最末附有延伸閱讀,在明白曉暢的思想闡發之餘,供想更進一步親近莊子的讀者作為參考。
【電子書】道德經全書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虛」與「無」的大智慧,聖經之外,全球譯著銷售量最大的書。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歐洲早從十九世紀初就開始了對老子《道德經》的研究,包括著名哲學家黑格爾、尼采與俄羅斯大文豪托爾斯泰等世界著名學者,都對《道德經》有深入的研究,並有專著或專論問世,直至今日,老子熱也仍未退燒,可見老子思想之深刻、實用,古今中西皆同。《道德經》雖是一部涵蓋人生大智慧的經典著作,但其思想屬於對整體、對「道」的概括,而非人們現實生活的指導規條。本書試圖對《道德經》中的文化精華加以解讀,來幫助讀者面對具體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人際、社會問題,以從生活與情感的困惑中得到解脫。
【電子書】道家的人文精神
自先秦諸子澎湃的人文思潮以來,道家思想對於人生命處境的關注,不自抑的流露著人文情懷;在每個千差萬別的個體中,以千姿百態相互含攝、會通,尋求相尊相蘊的齊物精神、大鵬展翅的智慧哲思。尼采使人積極,莊子使人開闊,他們都熱愛生命,為生命謳歌,是引領作者進入哲學領域的二道光輝。並由此而起展開東西方哲思的交鋒對談。本書特色彙集了1995~2011年間,國際學術會議裡關於「道家思想」的重要討論。作者首次將自己對於時代的感受置入於詮釋之中,從道家思路審視現實世界。
【電子書】逍遙之樂
人的生命有諸多限制,面對各種心想而事不成的壓力,莊子主張與自己要「安」,與別人要「化」,與自然要「樂」,最後與道同「遊」。如能悟得此道,則生命隨時充滿喜悅,明白萬物無一不在道中,萬物無一不美。莊子希望人能理解,「道」在萬物之中,無所不在。一切從「道」而來,在與人相處時,忘卻一切人為的身分與角色,就不會感覺生命的孤單,不但能與人相通,甚至與萬物都能相通。學習《莊子》,從不同的角度看人生傅佩榮認為,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道家思想的機會,比起儒家是較為難得的。儒家思想對社會及生活深具啟發,能引發個人的使命感,進而使個人的生命安頓於社會。然而,人到中年,如果只有儒家思維,會發現生命格局有限,因此不禁讓人思考,古代中國是否有些思想能讓我們換個角度看人生,並在學習之後,對生命產生不同的理解,進而達到不同的境界?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道家」,而學習《莊子》,正能幫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人生。《莊子》秉承老子的啟發並且推陳出新,全書共有三十三篇,原文七萬多字,建議讀者先理解白話翻譯之後,再回頭與原文相應,找出原典之美,避免被古文與現代字詞的差異所困。書中諸多寓言,不只啟發人們的想像力,更揭示了卓越不凡的思想見地。如能掌握其真正的思想,我們便能與莊子一同逍遙而遊了。本書特色:.經典與經典的相遇:書中援引中國其他經典,有助於讀者理解《莊子》究竟有何精采與特出之處,進一步領略莊子思想的精妙。.經典與經驗的結合:時空雖造成經驗的差異,但思想卻可以相通。讀者可以從莊子的深刻思想與作者的通篇解讀,回到當今社會,以自身的經驗加以驗證。.東方與西方的交會:作者輔以研習西方哲學四十多年的心得,詮釋並解讀莊子思想的深刻與智慧所在。
【電子書】讀懂莊子,真的很容易
領略莊子超脫的人生觀,讓中國歷史上最會說故事的人,給您傲視王侯、快意人生的智慧司馬遷說:莊子其學無所不窺,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金聖歎說:莊子為天下第一才子,而《莊子》為「天下第一才子書」。莊子讓我們思考人的本質,如何順應自然才能獲得自由,告訴我們怎樣精神養生。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莊子。本書從莊子的內篇、外篇、雜篇中節選了文中最有哲理,能夠點醒人們思想的文章。這些篇章的每一節都用最經典的詞語做為篇名,因為沒有哪一部經典著作中每一句話都是經典,它最精彩的部分往往是那些隻言片語。書中並透過解讀,告訴人們如何才能做到莊子的逍遙境界,以及在為人處世中,如何才能讓自己不為外物所累,做事遊刃有餘。並列舉了大量的經典事例,達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電子書】原來老子這樣說
「經典傅活」是傅佩榮教授對國學精華深刻闡述,專家不覺其淺,大眾不覺其深,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將孔孟老莊的智慧帶入尋常生活,產生安定身心的力量。 名聲、地位、權力、財富,只是增加個人外在裝備嗎?奉承與斥責,相差有多少?美麗與醜陋,差別有多遠?人的生命,宇宙萬物的存在,充滿變化,有生老病死,人生有什麼意義? 老子,姓李名耳,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在儒家之外,他開闢了另一條更為寬廣的道路。其所著《老子》(又名《道德經》)一書,不但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更影響歐美近代思潮。 道家所強調的不只是真誠而已,它更強調「真實」,亦即突破人類中心的格局,看到宇宙萬物的整體性,從永恆和無限的層面觀察世界,以無心的態度順其自然。 傅佩榮教授從老子的閱世之道、立身之道、治國之道、聖人之道、老子的道,依此五大主題,依序剖析道家的思想精華,說明老子的修養方法是虛與靜,以道為本源,由此孕生智慧,則人生的困境與虛無之感化解於無形;將人生依託在永恆不變的基礎上,再由此觀照人間,安排適當的言行方式。傅教授特別注重《老子》傳達的深刻哲理與智慧,以凸顯哲學「愛好智慧」的本義。 本書書末有《道德經》全文,並附贈傅佩榮教授主講「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選摘有聲書,聽聽傅佩榮教授對老子思想做最詳實精彩的詮釋,學著從道家的角度看待人生,讓一切順其自然,擺脫煩惱與束縛,活得更為自在、瀟灑和愉快。本書特色 .「經典傅活」是傅佩榮教授對國學精華深刻闡述,專家不覺其淺,大眾不覺其深,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將孔孟老莊一系列的智慧帶入尋常生活,發現安定身心的力量。 .這是千年經典,千年智慧,跨越千年而依然行之有效的大智慧。 .《原來老子這樣說》是傅佩榮教授在香港鳳凰衛視主講國學的天空,經潤飾整理而成。 .內頁版面編排屏除一般國學書籍引用大批原文再加闡述的格式,傅佩榮教授闡釋老子文章在內頁的頁面上半欄位,提及《老子》原典,則獨立對照編排在下方,以色字標示,讀者可以通順的閱讀內文,適個人需要快速參酌原典,輕易了解《老子》原字原意。書末並附老子《道德經》全文。 .隨書附贈傅佩榮教授有聲書選摘。
【電子書】老子瑜珈
一部直接體驗天道、與生命之流合而為一的神祕寶典 老子口中的「道」和印度的「瑜伽」,同樣都是指「天人合一」。 說修行太沉重,我們只想追求心靈的真正平靜,靜下來,老子五千言的玄妙世界即刻開通。 《老子》是天書? 《老子》是一本無法以理性思維去理解的書。書裡的話來自宇宙本源,萬事萬物萬迷惑的答案都在這裡,因此它就是能打中人心。 老子的瑜伽教學 瑜伽是梵文「Yoga」的音譯,意思是與上天連結。中國人的「道」,意思和瑜伽一樣,只是我們講天人合一、通天。是的,老子五千言全是在講瑜伽,也就是:「如何與天結合」。唯有通過靜坐,我們才可能處在無思慮的平靜狀態,進入道之中,甚至可以說無思慮就是道。
【電子書】莊子的風神:由蝴蝶之變到氣化
莊子生於亂世,卻是中國思想家中唯一會做夢和發笑的思想家。夢和笑對他的思想有積極的意義,突破了日常成見的束縛和封鎖,指出了一條超越之路。他也是中國思想家中特別突顯文學想像的力量:卮言如詩,狂醉而深情;寓言若夢,恢?譎怪。在他的哲學劇場裡,萬物都粉墨登場:無論是神話中的?鵬,還是樹神精怪;無論是聖賢孔子、顏淵,還是殘缺醜怪,都成為他牽線的木偶,演出殘酷而又溫柔的批判劇。「大鵬怒飛」、「莊周夢蝶」、「庖丁解牛」、「壺子示相」這些寓言已成激動人心的美妙傳說,到底能表達出什麼深刻的意義呢?看過本書,都能得到完美的答案。本書特色氣化之道 ── 釋〈逍遙遊〉忘我與物化 ── 釋〈齊物論〉技藝與養神 ── 釋〈養生主〉生活的智慧 ── 釋〈人間世〉殘缺的美學 ── 釋〈德充符〉道與命運 ── 釋〈大宗師〉無與深淵 ── 釋〈應帝王〉在莊子的哲學劇場裡,以上都得到了完美的答案!
【電子書】林語堂中英對照:老子的智慧(下)
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被提名人林語堂英譯著作全球最大出版商藍燈書屋(Random House)邀約好書 美國出版史上暢銷傑作 西方讀者瞭解老莊哲學之入門作◎系列緣起──關於林語堂與英譯作品本系列書各篇均為林語堂先生自中國古典典籍與小品中選輯菁華,進行英文譯介,在國名家作品對照林語堂的英文名譯,可謂珠聯璧合。語堂先生曾在《古文小品譯英》(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序文說:「我所喜歡的文章…,那些對我有無形影響的老朋友,他們表達的情意真的是歷久彌新而又令人驚喜。我挑選的自然是最好的文章,是我誦讀之後不能忘懷,並使我有所了悟的文章。不能引起我心靈共鳴的文章我是不翻譯的。」又說:「翻譯是很微妙的工作。唯有能夠和作者情意相通的譯者才能翻譯得好。因為譯者實際上是以另外一種語言文字替作者發言,如果兩者不像是老朋友一樣,這怎麼能辦得到?」語堂先生期望藉由他的譯文,傳達其閱讀的激動心情,與讀者共同分享閱讀中國古籍經典的驚喜與歡愉。◎本書簡介老子是道家的開山鼻祖,其所開創的道家思想對中國文化所產生的深遠影響,與孔子及其儒家學說足以分庭抗禮。本書是1948年林語堂先生為全球最大的圖書出版商藍燈書屋(Random House)的現代叢書(Modern Library)所編譯,在美國出版史上曾創造銷售佳績。全書闡釋了道家思想的獨特性,並前所未有的「以莊解老」,結合莊子研究老子,出版後廣受美國讀者的歡迎,一直以來皆為西方讀者了解老子及其學說的入門之作。林語堂先生於本書序文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且看其如何以英文深入淺出解讀深湛機妙的老子思想。
【電子書】中文經典100句:莊子
「中文經典100句」此一新書系可說是「中文可以更好」系列的概念延伸。對於「文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後,進入經典古籍的世界是提升中文語文能力必經的下一步。在浩瀚如煙的古籍寶藏中,如何敲開大門,擷取必備知識,轉換為現代生活實用資料庫,是本系列希望能為讀者服務的目標。 在經典古籍的內容介紹上,藉由形式上的突破,喚醒讀者接近經典的興趣,輕鬆閱讀,有效學習,達到自我提升中文能力、語文涵養以及靈活「再創造」的可能性。 《世說新語名句100》為本系列第九本,精選世說新語名句100則。就該名句的相關語文知識,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文字活潑,揉合現代風格,趣味性高。每一篇結構統一,包括單元有:【名句的誕生】:呈現原文,同時節錄上下文,有助於理解與記憶完整段落。 【完全讀懂名句】: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整段原文的白話語譯。 【文章的背景】:文章創作的背景故事,主旨的說明,或是題解。 【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軼事、字詞語的典故故事、歷代的品評。 【歷久彌新說名句】:介紹相關主題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並完整說明故事背景與應用情境。莊子的哲學,提倡破除肉身我與認知我,追求超然物外的審美態度,於事於物不著痕跡。《莊子》現存33篇,分內篇、外篇、雜篇。 莊子崇尚一種「天人合一」,提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遙自得。這種本於自然的人性論與倫理觀,為後世的中國知識分子提供了另一種生存方式和價值觀念。 書中所介紹的名句,例如「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等,讓讀者在《莊子名句100》一書精簡抓到莊子一書的精髓,還有更多精彩實用、千百年來益顯光輝的智慧名句,值得一生不斷地反覆思索咀嚼!
【電子書】走在莊子逍遙的路上
人生的路怎麼走?像「大鵬怒飛」,飛向九萬里的高空,且從北冥人間,飛往南冥天池。 人間的美好在那裡?不在天上,而在人間,像「萬竅怒枵」人人唱出自己生命的樂章,而共譜一首大地的交響樂。人籟的真,地籟的和,就是那無聲的天籟了。 「道」往何處尋?做「心齋」功夫;「心齋」也就「坐忘」,相忘於道術。「道」在當下現前,人生艱難,人間困苦也就消散了。 你覺得人生路上遍地荊棘嗎?你會認為人間世界冷酷無情嗎?請來追隨大哲人也是大文豪的莊子,化解心結而照現美好吧!
【電子書】老子旨歸─言文對照《道德經》新編
《老子旨歸》就《老子》本文,不拘宥於八十一章之限制,求其體系明晰,理致井然,尋譯其脈絡,予以歸納為,導論、宇宙論、人生論、政治論、結論。並以言文對照,使讀者對老子哲學的主旨與內涵,很容易得到全面的瞭解,奠定更深入的老學研究基礎。老子《道德經》是一部奇書,寥寥五千字,對中國文化所產生的影響,非常深遠。據統計,過去國人替它注解,闡述的書,留存到現在可稽考的已有六百餘種。到了近代,譯文遍及各種重要的文字;每一文字譯本,還不止一種。英文便有四十四種譯本之多。《道德經》,這樣一本薄薄的小書,何以竟會發生如此鉅大的影響呢?須知書籍的價值,不在篇幅而在其內容。一般書籍的內容類多知識的介紹與事實的報導,而《道德經》則是思想的啟迪、和原則的指導。因此它不僅使我們有思想、有頭腦;並可把這原則活用到各個角落裡,因而發生各種不同的影響。《老子旨歸》凡例:一、老子《道德經》,文句簡約,意遠思深,很難把握要旨。但其章次凌亂,文意不相連貫。加以辭句錯雜(錯簡、訛字、衍字)益增理解難度。為求體系明晰,理致井然,乃就其本文,尋繹其脈絡,予以歸納,編撰本書:《老子旨歸》。二、本書不囿於八十一章之限制,區分為「導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其中「本論」則為全書之重點。計分「形上篇」之「宇宙論」。「形下篇」之「人生論」、「政治論」、「戰爭論」。三、本書老子原文文句,均據《華亭張氏本老子王註》。以句列式標舉之,原文、句或段落末,則注明原章次。每一段落前則簡明標示其「要義」。四、「語譯」部分,採逐句為之。文言、白話對照,更便於一般讀者的閱讀與了解。至於「語譯」部分,係參照多家白話翻譯,(如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鄧潭洲《白話老子》等。)擇取其符合「意、達、雅」原則者而為之。必要時在譯文中以( )符號夾注,使其意義更為明確。五、「簡釋」部份,亦有異於一般經典出版品之先注釋再語譯,而列於「語譯」之後,並以「◎」符號顯示。大要為:字或詞之音義、訛字、衍文、錯簡之說明。六、原文中可刪、當刪之字、詞、句,則以【 】號標明。字句有所增益的,則以( )顯示之。七、在詮釋方面,具有特殊意涵,深值參考者,特用「※」號予以列出,供讀者參考,遇有解釋分歧者,則擇其善者而從之。八、附錄《史記:老子列傳》、嚴靈峰:《老聃新傳》,俾讀者對「老子其人」有概括的瞭解。
【電子書】智慧的老子
本書作者以「智慧」一詞,以顯《老子》一書之精妙絕倫。《老子》之言,不過五千,然其意遠思深、語多超塵。以致後世之人,或藉為陰陽權謀之言,或持為養生修鍊之據,然附會文飾者多,《老子》之真象遂晦澀而不明。實者 老氏所言,率多直覺之體驗;論事衡物,大抵隨緣映照,乃能不受外物所限,而又識見真切、明智照鑑,足以使人身體力行,受益無盡。 故本書不作哲理雕塑,悉就常識、常見立言,俾對《老子》一書真正影響後世之處,能有所 闡釋,也讓讀者得見老子智慧之言。
【電子書】莊學中的禪趣
本書重點有三:﹝一﹞中印文化背景地理環境迴異,何以佛法能移值中土,及其發華滋長之歷程。﹝二﹞莊學禪宗有其源流演變之殊,而中外學人每言,唐宋而後,上承莊學者,乃禪宗高僧及其法義,試說其因并示例證。﹝三﹞近世物質文明發展過勝,致人生空虛,了無意義,欲假斯帙,開拓精神活動空間,為現實生活作一導流之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