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阿Q正傳
魯迅,中國現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阿Q,姓名字號不明,只知他叫阿Quei。他沒有固定的職業,也沒有自己的家。不管是真心的稱讚,還是不屑的譏笑,都能令他樂上好一陣子。他的「精神勝利法」,讓他的人生寫下不少有趣的篇章,也同時引領他走向結局……人說:有些勝利者,願意敵手如虎,如鷹,他才感得勝利的歡喜;假使如羊,如小雞,他便反覺得勝利的無聊。又有些勝利者,當克服一切之後,看見死的死了,降的降了,「臣誠惶誠恐死罪死罪」,他於是沒有了敵人,沒有了對手,沒有了朋友,只有自己在上,一個,孤零零,淒涼,寂寞,便反而感到了勝利的悲哀。然而我們的阿Q卻沒有這樣乏,他是永遠得意的:這或者也是中國精神文明冠於全球的一個證據了。
【電子書】中國抗戰文藝史
這是一九四九年之前的最後一部新文學史類著作,也是新文學研究中的第一部斷代史。史著保留了不少很有時代氣氛的史實,人們看到戰爭造成的震撼對於文藝的巨大影響。作者如此迅疾地完成對剛剛落幕的一段規模宏大的歷史記錄,這與他親自經歷了那個風風雨雨的偉大時代有關。如果後人研究抗戰文藝面對的是史料,那麼藍海面對的是生活,是親歷的見聞。這些生活經他的手才變成史料而保存下來,因而讀這樣的書,首先的收穫往往是瞭解到許多史實,並且增加對那個時代的感性認識。
【電子書】新人生觀〈修訂本〉
★羅家倫在抗戰期間,在中大校園連續發表了十六次演講,大氣磅礡,後來集結成為《新人生觀》,激勵了無數青年奮發圖強,公認為是抗戰中最有影響力的不朽勵志作品! 在這個舊道德標準已經動搖的時代,建立新人生觀,更有重要的意義和使命。我們要趕著每一個變動,增加自己的生存力量。新的人生哲學不是專講「應該」,而是要講「不行」;不專恃權威或傳統,乃要以理智來審查現實的要求和生存的條件;不專講良心良知,而講整個人生及其性格風的養成,並從經歷和習慣中樹立其理想的生活。所以新的人生觀是動的人生觀,是創造的人生觀,也是大我的人生觀。本書特色 羅家倫在抗戰期間,在中大校園連續發表了十六次演講,大氣磅礡,後來集結成為《新人生觀》,激勵了無數青年奮發圖強,公認為是抗戰中最有影響力的不朽勵志作品!
【電子書】師範短篇小說選
師範的文學作品中,小說是他的主軸,尤其是短篇。以最少的篇幅,動人心弦的描敘,凸顯出最重要的主題。因為他用筆嚴謹,風格清新,集中西之長,對題材的選取,人物心路歷程的發展,極為用心,進而對結局的處理,脫俗獨到,每一篇都使人感到意猶未盡,令人回味無窮。 這個選集是從他眾多的短篇小說中精選出來與大家分享,相信不會使你失望。
【電子書】師範散文選
師範的散文短小精悍,雋永耐讀。使你能以最少的時間,得到最多的享受。因為他用筆行雲流水,知性與感性俱備,知中有感,感中有知,發人深省。 這本選集中精選出他在不同時期、不同空間下寫出的許多獨到的觀感,在不知不覺中引導你進入一個美不勝收的秘密花園。
【電子書】盛世
挑戰中國禁忌話題,預言未來新中國的寓言小說2013, 中國全民 嗨賴賴hi-lite-lite!!《亞洲週刊》大篇幅矚目報導 中港台年度大書注目焦點 我很高興,終於寫出一部描寫中國大陸的小說,去思考中國的一部大戲。中國崛起就是一場大戲。我的小說《盛世》,潛台詞是個疑問句:很可能這樣一種形態的盛世將是中國的現實,中國人特別是知識分子該如何自處?中國複雜的矛盾,社會都在不斷變化,如何評價,眾說紛紜,這次用小說寫,把年代更往後推一點,因為今天發生的情況,在過幾年就會看的更清楚了。可以同時說出各種不同的聲音,讓讀者自己作出體會和判斷。--陳冠中(摘自《亞洲週刊》)老陳是一個在香港出生,曾來台灣就學,後赴紐約工作,中年以後居住北京的作家。隨著與一個生長背景複雜、出走後又輾轉回到北京生活的方草地,和一個狀似失心瘋、天天上網找人吵架、和政府站在對立面的老陳舊愛小希(韋希紅)二個舊識,在二○一三年的新中國不期而遇後,當老陳身邊的所有友人,都沉浸在一片「嗨賴賴」(hi- lite- lite)、自我感覺良好的「幸福感」之中時,老陳、方草地、小希三人如何尋找「中國的盛世之謎」?消失的一個月?!是怎樣的陰謀,讓這個月的人民記憶全部被抹除?「一個失眠的國家領導人」被迫道出黨國如何製造真正的「盛世真相」?讓人民面對極端的恐懼,渴求國家機器的保護,便真的能諦造「盛世」嗎?真正的盛世,到底隱藏了多少欺騙、壓迫與謊言!《盛世》是一部勇於挑戰中國禁忌話題,且預言「未來新中國」的寓言小說。二0一三年的中國進入「盛世」期後令人嘆?觀止:全民喜氣洋洋,自由信教,家暴和自殺率劇降……,全國一片太平盛世。小說機鋒處處的描寫,揭櫫中國崛起的遷異萬象,而中國在冷戰終結的二十餘年後的二0一三年,逐步邁入「盛世」之態勢,以經濟崛起頂替了軍事強權的主導。《盛世》為讀者預見了二0一三年中國諸多蛻變的曖昧性,以及對於文學、歷史、政治、經濟、言論自由、宗教信仰等事件的揭露與嘲諷。當所有預言家急迫諭示世人,「二0一二」年世界即將面臨毀滅之際,作家陳冠中的寓言小說卻弔詭的反其道預言--「二0一三」年將是中國「盛世」的到來!
【電子書】詩學的蘊意結構:南宋詞論的跨文化研究
本書論題為中國古代詩學中的詞論。作者整合西方現當代文學批評理論、西方當代漢學研究、中國古代文論研究和文學史研究,從跨文化的比較和相互參照的視角出發,研究南宋詞論。本書以南宋詞人、詞論家張炎的詞論為出發點和論題中心,兼及宋末元初其他詩論詞論,並及清代若干詞論家對南宋詞與詞論的研究。這一研究提出了重新闡釋張炎詞論的一家之說,提出了「蘊意結構」的全新文學觀和批評觀,是為本書的學術價值。
【電子書】笑談俱往:魯迅、胡風、周揚及其他
本書以史實為經,長期的積累、反覆的思索與深入的研究為緯,對1936年魯迅死因真相的撲朔迷離、1949年後阿壟首次提出關於神化領袖問題的第一次文藝批判、1955年胡風事件的來龍去脈、1983年周揚與胡喬木關於人道主義與異化論爭的前因後果等,諸多眾說紛紜的重大文壇課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填補了學術空白,贏得了廣泛認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此外還對一些較為敏感的文藝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由於作者善於運用史料,重於邏輯思維,敢於突破舊說,在爭嗚中擅長駁論,確立新說,並經受了論戰的考驗,致使所論成為學界定論。因視角特異,眼界開闊,令同仁刮目相看;因力避學究式研究方法,關注當下社會思潮,並注重增強可讀性與趣味感,使讀者有耳目一新之感。
【電子書】沈從文小說與現代主義
沈從文不屬於五四新文學中以魯迅為代表的蒙現實主義傳統,他應該被納入到以非理性與原始性為追求的現代主義文學傳統中去。沈從文對非理性與原始性的追求,與他的現代民族國家想像完美結合,重塑了詩意的中國形象,為後發國家回應被動現代化,提供了經典的樣式和意緒。
【電子書】文學史上的癡鳥
■徐志摩的思想很受羅素、泰戈爾的影響,謳歌人性之愛。其散文晶瑩蘊藉,富於情趣。他的詩融和歐美詩律,跟中國詩的風格,形成一種新抒情詩體,在奔放曲折中充分運用俗語和民歌的複疊調。他的翻譯,選擇很精,能作到流暢、正確。他的著作,詩集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散文集有:《巴黎鱗爪》、《自剖》。短篇小說有:《輪盤》。戲劇集有:《卡崑岡》。書簡有:《愛眉小札》。■朱自清在文學的成就,以散文為著,清新細膩。初期寫的詩,「毀滅」最為人稱道。著作最初印行詩文合集「蹤跡」,後再有「背影」;旅歐期間,又有「歐遊雜記」,其他有「雪朝」、「你我」、「倫敦雜記」等。晚年從事於語文的研究,致力在啟蒙與普及上,著有「詩言辨志研究」,「經典常談」、「標準與尺度」、「語文零拾」、「書評與譯文」、「論雅俗俱賞」、「國文教學」等書,大有裨益於現代青年學子。
【電子書】錢鍾書和他的時代:廈門大學錢鍾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本書係廈門大學中文系2008年11月22日舉辦的「錢鍾書學術研討會——紀念廈門大學『錢學』研究三十年」論文集。本書收入的學術論文較為集中代表了近年中國大陸錢鍾書研究的新方向,特別是有些論文所披露的史料,在以往錢鍾書研究中從未發現。本書展示的研究方向,對今後錢鍾書研究有很大的啟發性。
【電子書】漂流木
漂流木詩集是作者第八本詩專集,收錄上世紀末少部分及新世紀前五年作品共90首,分六輯。有西歐、印度、中國大陸旅遊的異域風景觀照的掃瞄;有在地詩心生活經驗融入心象共感之作;有演練太極拳心得恍惚道象的體驗,是過去出版的詩集少有的題材。而作者對土地的關懷以及整體生命的探問掘發與永恆的追尋,人生的觀照省思,哲理感悟和社會批判等其原型基調仍延續一貫主題,貫穿於本詩集各輯之中,而更擴增且有新變的觸發。其題材涵蓋廣闊,包羅豐富,而又閃耀主體的理性光輝,接近詩人期求的完美目的,可說詩筆出入有無。而詩藝表現自然,手法多變,惚恍有象,恍惚有物。詩作的語言有的「有無限的表意價值,完全是準確性工具的對立面,」呈現朦朧的韻味;有的則以敘述和描繪為主,呈現質實拙樸之美。
【電子書】放逐與口水的年代:內含有關兩顆子彈的詩小說
簡政珍這位詩人被文評家稱為極具生命感與哲學厚度。他的詩出入人生,讓讀者心弦顫動,低迴不已。詩以意象思維,開展生命的視野,不做說明式的言說與論斷。本詩集的標題詩是一部詩小說。詩的意象敘述,呈現一個掏空國庫、以口水治國的年代。詩中以兩種字體代表男女兩種聲音,最後在虛擬的兩顆子彈的背景下,以悲劇收場。這是個人的悲劇,也是整個時代的悲劇。
【電子書】周芬伶論:─從【閨秀】到【越界】書寫
周芬伶從八○年代傳統中文系走來,近年來的書寫開始轉變,文本中揮發出的陰性、多元、去中心化的氛圍與古典抒情的傳統主流背道而馳,這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轉,讓我們見到一位具時代意義的女作家。 本書以「周芬伶及其文本」與「當代台灣女性散文書寫」研究為基點,首要著力之處是對周芬伶的書寫精神與文本做一較完整性的耙梳,並以此延伸,對其透明自傳體/家族書寫/性別書寫/戀物書寫的主題做詳盡的整理與分析,深入探求其「物的象徵」、「夢的寓言」所代表的精神層面;其「意識流」與「筆記式」書寫所形成的美學;其「解構」延異出來的「越界」文學觀,所創造出的前衛書寫與文學理念。
【電子書】《現代》之後:施蟄存1935─1949年創作與思想初探
「現代(派)」與「《現代》」當然是施蟄存閃亮的標籤。 本書卻從施蟄存離開《現代》雜誌、同時結束了獨樹一幟的「現代派」的心理分析小說創作講起,以他堅持的「文藝上的自由主義」和「政治上的左翼」為潛在線索,梳理和探究他那看似灰撲撲的1935~1949年間的主要文學活動。經過這十多年的文壇沉浮和一系列重要的個人努力和選擇,《現代》之後的施蟄存,最終沉潛到前現代的世界裏去了。 而在「灰撲撲」中逐漸清晰、在「徘徊」後愈加堅定的一個現代文學家的精神,則是作者和讀者得到的最好的禮物。 本書其實也是一個關於「中年」的故事:文學家的「中年」、以及從中管窺和體悟到的新文學的「中年」。
【電子書】朱自清散文
白話散文掌門人朱自清最精華的文字國文老師推薦學生必讀課外書第一名 這是您在書店裡所能找到最完整、最精華的朱自清翰林國高中國文教科書主編宋裕誠摯推薦 基測與大學指考國文科命題老師最常選用的文學作品各級學校國文教科書編選老師最常選入教材的文章 作文寫不好怎麼辦?補習作文真的有用嗎?多看好書不單是陶冶心性、培養氣質的最佳方法,吸收好的文學作品更是寫好作文的法寶。 余光中說:「朱自清三個字,已經成為白話散文的代名詞了。」 散文是朱自清創作總體中最主要的部份,有抒情、敘事、遊記、特寫、隨筆,也有對社會片段的描寫,對人生無情的揭露,寫實是他創作的法則,文字中透視著對事物客觀觀察深入的體味。 他的散文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他以美文的創作實績,徹底打破了復古派認為白話不能作美文的迷思。
【電子書】徐志摩散文
基測與大學指考國文科命題老師選用文章第一名 作文寫不好怎麼辦?補習作文真的有用嗎?多看好書不單是陶冶心性、培養氣質的最佳方法,吸收好的文學作品更是寫好作文的法寶。 沈從文說:「徐志摩的作品給我們的感覺是『動』,文字的動、情感的動,活潑而輕盈,如一盤圓台珠子,在陽光下轉個不停,色彩交錯,變幻眩目。」 徐志摩曾喻為當代第一才子、中國的雪萊。 在文學方面,徐志摩深受中國古典文學的薰陶,又汲取了西洋文學的優點,學貫中西。 他的情感真摰,個性活潑,特別他的散文具有詩的意境美、韻律美和語言美,獨創一格,深受推崇與喜愛。
【電子書】再別康橋:巴黎的鱗爪
徐志摩和胡適、梁實秋等在上海創辦過新月雜誌,倡導自由主義的文藝。思想很受英國羅素,印度泰戈爾的影響,謳歌人生愛、自然愛。徐志摩的散文晶瑩蘊藉、詞采絢爛,富於情趣。他的詩融和歐美詩律及中國詩的難格,形成一種新抒情詩體,在奔放曲折中能充分運用俗語、民歌的複疊調。
【電子書】少年達力的思想探險
殘敗的燈火,忽明或暗。蕭瑟的街道,角落堆著垃圾,腐臭的味道撲鼻而來。傾倒的路樹,頹圮的短牆 ......建築物表面粗糙,鋼筋裸露,卻在牆磚隙縫裡冒出不知名的綠色植物,纖細的對稱葉片隨著強風顫抖,再一刻就要吹落......秀夠了,來點實在吧!探究哲學問題就像是走在一座令人迷惘、困惑不已的思想迷宮裡一樣。這個思想迷宮並不在雲端上,而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究竟是否存在?周遭一切會不會如夢如幻、只不過是惡魔的玩笑?什麼都可以懷疑嗎?還是有什麼是確定不可以懷疑的?在本書中,達力將以上述問題為藍本進行思想探險,期能在哲學的思想迷宮中,找到一條智慧之路。
【電子書】荷塘月色歐遊雜記
朱自清從事雜文創作絕非偶然,是抗戰勝利後嚴酷現實對他教育的結果,使他向魯迅學習,選擇雜文為武器,向黑暗挑戰,此時他的創作視野最為開闊,因此雜文是他創作道路上的里程碑。朱自清一生是嚮往光明、追求進步的一生,他勇於破舊創新,為我國開啟文學的道路。
【電子書】綠島外獄書
2007年是台灣解嚴20年,這是一個巧合,也是一個可以安排的巧合,在2007年的最後一星期出版《綠島外獄書》這本詩集,彷彿一個句點,但其實有更多的問號與驚嘆號。假如兩岸的關係是二戰後冷戰架構的延續,而現今的中國大陸已是人類無法忽視的存在,解嚴應是促成兩岸關係的良善發展,因此,解嚴的紀念以情詩的形式加以反省或批判,或對於個人與時代的歷史,對人的身體與心靈的觀照,也未嘗不可。以情詩的形式及語言 以對話或自白以主觀及客觀 以縱深及橫切敘述綠島從戒嚴至解嚴後,人的情感、靈魂與肉體,自由與道德間的矛盾與平衡。
【電子書】【社會整體性】觀念與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發生和形成
本論文以伊恩‧P‧瓦特的《小說的興起》為思考起點,以匈牙利著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家盧卡奇「社會整體性」的文學概念為主要的研究方法,考察中國二0年代中期以後到四0年代期間表現知識分子「社會整體性」觀念的長篇小說。
【電子書】狂人日記:野草
魯迅的小說思想深刻, 是反映中國民主革命趨勢的一面鏡子; 在藝術上,融和中外小說技法於一爐,又有新的創造, 因而有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和楷模之稱。一九一八年五月, 首次用「魯迅」的筆名, 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
【電子書】阿Q正傳:朝花夕拾
魯迅的小說思想深刻,是反映中國民主革命趨勢的一面鏡子;在藝術上,融合中外小說技法於一爐,又有新的創造,因而有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和楷模之稱。
【電子書】隔海眺望─大陸當代文學論集
本書作者致力大陸當代文學研究與教學十餘年,在此收入其近年大陸文學研究論文九篇,輯為三論。文學綜論:呈現文學理論與文學史論議題,論述徐訏的反共文學理論、朦朧詩的現代主義特徵、大陸近五十年現實主義小說的演變。作 家 論:關注創作者特定時期作品,勾勒大陸作家丁玲、古華、韓少功等的創作歷程及寫作風格。作 品 論:聚焦文革文學和文革書寫,解讀張揚《第二次握手》、北島《歸來的陌生人》、王小波《黃金時代》,深刻剖析主題意識及表現手法。
【電子書】打開塵封的書箱:新文學版本雜誌
朱金順是北京師範大學的退休教授,幾十年來收集和研究中國新文學的版本,創立中國現代文學史料之學。他認為:「研究中國現代文學,要從原始資料入手,要依文學作品的最初刊本來立論。新文學興起後那些作家的作品,已經發表和出版,就成?一種社會存在,就成?文獻史料。雖然因?某種原因,修改過;某些名著,甚至改過不止一次。但作?新文學研究,不論是作家論,還是文學史,都必須以原始版本?材料,作依據。」 他從撰寫的大量書話中,選出一部分,配上書影作插圖,貢獻給臺灣讀者。共分為: 1.輯一新文學版本雜說:裡頭介紹「胡適的《嘗試集》」、「聞一多第一本詩集《紅燭》」、「巴金中篇小說《萌芽》」……等; 2.輯二我收藏的新文學簽名本:有「我那簽名本《文木山房集》的遭遇」、「我所藏的《百喻經》刻本及其傳承」、「蕭軍及其《八月的鄉村》」……等; 3.輯三翻箱翻出的新文學土紙本:包含「朱自清著《倫敦雜記》」、「冰心譯《先知》」、「巴金著《無題》」; 4.輯四我收藏了半套《北方文叢》:如《表現新的群眾的時代》、《王貴與李香香》……等。 希冀研究者能從中獲得珍稀史料,一般讀者能從中得到新文學版本知識,並獲得藝術享受。
【電子書】玫瑰,在他如此盛開的時候:探索女性文學的綺麗世界
本書以經典名著互相參照的觀點,重新詮釋古今女性文學作品,藉由《秘密花園》、《綠野仙蹤》和潘朵拉等童話題材,對照詮釋潘人木小說中的青春回顧與少女成長,也從《紅樓夢》、《鏡花緣》與《少年維特的煩惱》等名著的思想來探索林語堂的情慾書寫。同時在羅蘭與徐鍾珮等人特殊的渡海經驗中,找到她們積極開拓的人生觀與蘊藉雅致的敘事情調,而開篇將意識流的現代手法引入漢賦的解讀,則更具有強烈的實驗性質,希望能引領讀者進入一個嶄新的文學閱讀境界。
【電子書】中國文學新詮釋
本書是繼2003年在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舉辦之中國文學科際整合講座之第二年度系列講座,此次講座於2004年10月展開至隔年6月結束,邀請了包括世俗宗教、經學、道學、詩學、戲曲、古典文學與比較文學等,共十位各個領域專精學者,重新詮釋中國文學在各面向的風貌與新生命。其中,胡萬川教授談世俗宗教與神聖的多元意涵;林慶彰教授談經學與文學的關涉;李威熊教授從《文心雕龍》談宗經的文學觀;曾昭旭教授從談莊子談文學的奧秘,探討生命存在與語言的辯證;王邦雄教授則以《莊子》心齋「氣」的觀念作詮釋;藍吉富教授談佛教中的文學;方瑜教授談唐詩的藝術特質;曾永義教授中國戲曲的本質;王溢嘉社長則從《紅樓夢》與《聊齋誌異》談古典文學的新詮釋;古添洪教授從比較文學的視野談中國文學,為中國文學找尋再發聲的橋樑。 這個人文講座兼顧了各領域的獨特性並做整合性的思考,希望藉由不同面向的新詮釋,建立中國文學宏觀的視野,發揮學術的社會功能,回歸社會所需。本書即是這個講座第二年的結集。
【電子書】徐志摩情書集
英年早逝的徐志摩,他留與人間一卷詩,也留與人間一段情。當他飛機撞山噩耗傳到陸小曼耳中時,她感到「天垮了,地陷了,世界進入了一片黑暗」。 而林徽音在得知消息後,也兩眼發黑,雙腿一下軟了下來。然後她和丈夫梁思成流著淚,編了個小花圈,中間嵌著志摩的照片,敬悼於志摩的靈前。至於前妻張幼儀,在 聽到噩耗時,她對兒子徐積鍇說:「你爸爸上天了,快隨你舅舅去接靈吧!」。而才女凌叔華也沒有忘記他。四個女人在為他「唱悲傷的歌」,為何如此,只為志摩曾經有過的深情,他是「愛」,是「暖」,是「希望」,是「人間四月天」! & 本書蒐集徐志摩的日記與書信,為兩岸三地最齊全的,編者並重新編排、詳加註解、導讀。《人間四月天》的原始劇情,在此展現,原汁原味,濃烈而香醇。「愛是痴,恨也是傻;誰點得清恆河的沙?」,讓詩人、情聖,告訴您!!…
【電子書】中文經典100句:孟子
《孟子名句100》為本系列第四本,精選孟子名句100則。就該名句的相關語文知識,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文字活潑,揉合現代風格,趣味性高。每一篇結構統一,包括單元有:【名句的誕生】:呈現原文,同時節錄上下文,有助於理解與記憶完整段落。【完全讀懂名句】: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整段原文的白話語譯。【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軼事、字詞語的典故故事、歷代的品評。【歷久彌新說名句】:介紹相關主題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並完整說明故事背景與應用情境。書中所介紹的名句:「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五十步笑百步」與閩南俗諺中的「龜笑鱉無尾」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用來諷刺只看得到別人所犯錯誤,卻對自己所犯錯誤視而不見的人。在英語之中也有個類似的諺語「pot calling the kettle black」(鍋嫌壺黑),也是相同的意思。在《中文經典100句——孟子》中還有更多精彩實用、千百年來益顯光輝的智慧名句,值得一生不斷地反覆思索咀嚼!
【電子書】魯迅精選集之阿Q正傳
傳的名目很繁多:列傳,自傳,內傳,外傳,別傳,家傳,小傳......而可惜都不合。「列傳」麼,這一篇非和許多闊人排在「正史」裡;「自傳」麼,我又並非就是阿Q。說是「外傳」,「內傳」在哪裡呢?倘用「內傳」,阿Q又絕不是神仙。「別傳」呢,阿Q時在未曾有大總統上諭宣付國史館立「本傳」--雖說國本史上並無「博徒列傳」,而文豪狄更司也做過《博徒列傳》這一部書,但文豪則可,在我輩卻不可的。
【電子書】朱自清精選集之荷塘月色
朱自清是在五四浪潮得推動下,走上生活道路開始文學生涯,直至逝世經歷了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從事創作絕非偶然,是抗戰勝利後嚴酷現實對他教育的結果,使他向魯迅學習,選擇雜文為武器,向黑暗挑戰,此時他的創作視野最為開闊,因此雜文是他創作道路上的里程碑。
【電子書】中國文學新境界
反思中國文學,開創人文新境界2003年10月起,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舉辦一系列以中國文學為主題的科際整合講座,邀請神話、經學、歷史、思想、聲韻、宗教、民俗、文學批評與美學等各領域專精的學者,透過不同面向相互映襯,來探索、描摹中國文學的心靈面貌。其中,胡萬川教授談神話新思維與傳統文學;黃景進教授談儒道佛三教融合與意境論的形成;李豐楙教授從《水滸傳》、《西遊記》談出身與修行;葉國良教授談《詩經》的貴族性;柯慶明教授談從中國「文學」創生的一些「理論」思維;蔡英俊教授談古典詩歌;張高評教授談經學與文學的會通;王安祈教授以《牆頭馬上》與《牡丹亭》為例談敘事文類與抒情精神;姚榮松教授談韻律音韻學與文學的詮釋;楊儒賓教授談莊子論「卮言」;以及李正治教授談比興解詩模式的形成及其意義。這個人文講座希望在尊重各領域的獨特性外,做整合性的思考,並建立宏觀的視野,發揮學術的社會功能,回歸社會所需,讓大眾看見經由反思、觀照中國文學所開創的人文新境界。本書即是這個講座結集。
【電子書】台灣文學百年顯影
文學,是最貼近人民生活的領域,我們往往能夠透過它去追尋每個時代的軌跡與當代人物的生活點滴,而影像則是最能夠經由視覺刺激,引發共鳴,瞬間將人們帶入情境的媒介。 因此,本書將兩者結合,以大量的圖片影像搭配淺顯的文字敘述,呈現台灣百年來的文學發展,希望透過這本「視覺性」的影像書,還原台灣文學的生活面貌,讓它更加貼近一般大眾。 本書的時間斷代從一八九五年台灣割讓給日本開始,一直到二○○三年台灣文學館成立為止,內容涵蓋從古典漢文學、新文學、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文學,到本土文學等各種不同的文學衍變,而且各具時代特色,是一本內容豐富、容易讀懂的台灣文學入門。
【電子書】翡冷翠的一夜
你真的走了 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遲早有哪一天 你願意記住我,就記著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這世界上有我 省得想起時空著腦 只當是一個夢,一個幻想
【電子書】蘇軾散文研讀
蘇軾之所以在文學藝術上寡二少雙,被後人譽為全能學者的原因,蓋半由功力,半由天賦。 本書的內容編排,由「書影」、「序例」、「導言」、「選讀」、「附錄」等五大單元組成。
【電子書】中國文學概論
黃麗貞,民國二十八年(西元1939年)生於香港,廣東省台山縣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畢業,以優異成績留校任教,由實習助教做起,民國六十四年升任教授,民國七十二年春,以交換教授赴韓國啟明大學講學。民國七十五年借調出任中國國民黨婦女工作會副主任,草擬多項有關婦女權益之重大法案。除學術專著十餘種外,亦有散文、小說等純文學創作,並參與《大辭典》的編纂工作,是一位兼擅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的學者作家。黃麗貞教授新作《中國文學概論》共三十五萬多字,是一本論述中國從古到今各種文學體類的著作。全書分九章,首先說明中國文學的定義和特色﹔其他八章,涵蓋詩歌、散文、楚辭、賦與駢文、小說、詞、散曲、戲劇等八大類文學,精確詳盡地論介其涵義特質、形式內容與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變化與流派,並選擇名家的代表作詮釋欣賞。經過這樣精詳妥善的論述,中國各類文學發展的源流、脈絡與歷史,作家在所處身的時代、社會中所感發的情懷思想,所凝結成的各種文學作品成就,便非常清晰明白的呈現在讀者的眼前。作者又將自己研究的心得新見,融入各章節中。這是一本內容最充實的《中國文學概論》,是中文系學生及研究、愛好中國文學人士都要一讀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