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105_深夜食堂30
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相關主題

美食散文家M.F.K.費雪

「人生在世若非吃不可,何不吃得優雅、吃得津津有味?」飲食文學傳奇──M.F.K.費雪──寫作生涯集大成之精華

看更多

電子書 > 全部商品

金石堂
【電子書】吃品味:尋常好滋味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吃品味:尋常好滋味

陳念萱  著
有鹿文化 出版
2013/06/28 出版

陳念萱筆寫食物;手作料理,讓我們體悟舌尖上的「品」與「味」看她將不愛吃的菜,烹飪成美味料理的挑戰日常食材幻化成不思議的味蕾創意、隨意,烹飪出不重複的美味這位廚房女巫、飲食文學魔女這次終於寫下關於吃;關於食的愛戀與敬意吃,是最容易發酵的親密關係。用吃捕捉記憶,讓滋味永遠沒有保存期限!「這本書的風格是二元對立的,在矛盾中吃香喝辣,是對立物矛盾與統一的辯證關係,很具陳氏特色。像是懶人vs.烹飪;文人vs,烹飪;不耐煩vs.烹飪;旅行vs.烹飪;不煎、不炸、不熱炒的無油煙模式vs烹飪……。」~~卜大中(蘋果日報總主筆)★ 《吃品味:尋常好滋味》為陳念萱對食材、香料、烹調方法眾多的啟發和匯通!帶著厚意深情,彷彿我們跟隨她吃東西,也吃記憶。書中「食單」皆揮灑自如之作,如爵士音樂的任運隨興,但又合乎節氣與健康之道,且清晰可感、可學。廚房裡,才是真正地無國界。她愛說菜也愛做菜,卻偏偏不愛寫食譜;她謙稱自己有間「懶人廚房」,但打過牙祭的饕客們無不驚訝於那底蘊無窮的舌尖趣味。談食材想像、談食膳手作、談食物源流,陳念萱帶領我們吃東西,也吃記憶,在簡單滋味中學習好品味;對食材、香料、烹調方法有眾多啟發和匯通,這是一本揮灑自如,任運隨興之作,一翻開便教人滿嘴生津、齒頰留香。「懶人廚房」心法大公開:「最家常的東西,最容易引起驚歎。從此往後,我都在廚房裡尋找最平常的滋味,卻惹來了眾多饕客們更多的驚歎。」「你若真對食物有興趣,請務必增加自己的常識,甚至認識食物的源流史,那麼,你的廚房就有想像的動能,信手拈來,如有神助。」「做廚房小巫婆的第一門課,就是逛生鮮市場,走走超市,偶而去傳統市場和菜商肉販聊天打屁,撿一些現成的常識,先熟悉一下未來的「玩具」,你會發現樂趣無窮。」「任何一片菜葉,甚至別人丟棄的蘿蔔葉或芹菜葉,都可以有非常好的用途,仔細聞一聞,特殊的香氣是最好的佐味菜餡,慢慢地觀察,也許會是上好的餐盤裝飾品。」「另外一種鍛鍊火候的方式,便是自己品嘗剩菜。每回宴客過後,讓朋友各自選擇打包偏愛,剩餘的,讓我隔天思考,這道菜的分量與味道,還能有什麼樣的變化?」「最重要的採購方式,就是當令食材,新鮮又便宜,拿起來聞香便知,否則也能以價錢判斷,越貴的反而越不實用也不健康。」※ B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6EtNFEhkI0YOUTUBE關鍵字搜尋:「吃品味:尋常好滋味」

79 特價23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好味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好味

陳曉蕾  著
三聯書店 出版
2013/02/25 出版

就如陳惜姿所形容,曉蕾有時也會發嬌嗔,說自己其實不只懂得寫環保,大家都忘了……被定形為環保作者,對曉蕾實有一點點的不公平。除了調查報道、環保報道等議題,曉蕾還擅長寫人的故事,這點在她以往幾本著作中早露端倪。曉蕾的新作,重點在於人、味。書中五十六篇文章,五十六位主角,借曉蕾的筆各自道出對味道:潮洲菜炒薄殼對張曼娟有「不能再吃」的情意結;中原地產董事施永青原來會撿掉在地上的食物吃;葉漢華鏡頭下街貓口中的雞頸是難得的大餐;石祐珊自小便懂得家燕媽媽,並一直守護著媽媽。其餘的故事主角還包括,陸離、施永青、葉澍堃、陳淑莊、葉劉淑儀、趙式之、藍奕邦、盧凱彤、岑寧兒、江獻珠、歐陽應霽、蔡珠兒、謝寧、楊崢、甘仔神父、吳方笑薇、白雙全、素黑、JOHN HO、江康泉、李香蘭、張虹、楊天經等。

特價26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2012飲食文選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2012飲食文選

二魚文化 出版
2013/02/25 出版

飲食文學集結國內外約46位文學作家作品,看焦桐、韓良露、愛亞、陳文芬、劉克襄、蔡珠兒、馮傑、方梓、新井一二三……,為讀者帶來的飲食文化饗宴。

7 特價20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食福客品嘗記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食福客品嘗記

楊本禮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12/12/01 出版

用44章散文食記,在文字中追索「食福客」的旅程--像一道道味蕾層次多變化的佳肴--前味:實踐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Epicurus, 341-270B.C)的享樂主義,出門旅行,在舒適中完成至善之事。中味:在料理端上桌時,去尋味美食家的極致藝術。後味:當美饌的香味從杯碗盤盞飄流出來,做個「知味」的哲學家,尋覓每一道菜肴、每一杯佳釀所凝聚的軼聞、故事與智慧。那麼,人生處處都將飄散著香味與滋味。本書特色旅行對我來說,是恢復青春活力的源泉。—— 安徒生人生後半日子的旅行,是一道道美饌佳肴,是忘卻老來年歲的盛宴。人生的初衷是--細嚼美味料理時,捕捉那悠閒又瑣碎的美好時光。集結三十年來的饕客隨筆,足跡遍布歐陸美加;44章穿梭時空、品味人生的遊記,傳遞四種至樂的靈魂精神:悠遊中品味菜肴、舌尖上回憶難忘滋味、享樂人生、領略每一道餐點所傳承的道德教養。這不是一本食譜,卻在漫談中讓人品嘗到萬千滋味;這是一本以旅遊為終始的散文雜記,在時光流動中,豐富了平淡單調的人生味蕾。

75 特價26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味蕾唱歌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味蕾唱歌

愛亞  著
二魚文化 出版
2012/04/25 出版

身為文壇長青樹的愛亞對於飲食記錄的看法:「許多人旅行、遊走、晃蕩時以景像、色彩、聲音為記錄,而我另外要加上嗅覺與味覺,否則便會感到不完美。」《味蕾唱歌》,正是愛亞將嗅覺與味覺的紀錄醞釀為文,芳醇地饗宴同樣愛吃的讀者們,與她一起讓味蕾大聲唱歌。本書匯集了愛亞多年來的飲食小品文,她的幽默風趣,她的細膩情思,她對飲食特別的品味與深長的過往記憶,全都融揉在《味蕾唱歌》之中。全書共33篇小品文,分為三章:吃及吃之雜、味蕾之歌、那些舊時味。「吃及吃之雜」收錄愛亞對飲食獨特的喜好、特殊的飲食奇遇,以及因飲食而觸發的情感。獨特的喜好,一如〈大隱〉、〈逛小菜場〉、〈買呀!買呀!辦年菜〉,透露愛亞獨鍾逛菜市場;飲食奇遇,如因老豆腐而與江湖人交心而將客人當成親人的獨居老闆娘;因飲食而觸發的情感,如〈生素情事〉,愛亞以生食蔬果追憶起她過世的丈夫。「味蕾之歌」收錄愛亞吃食過的各種美食,以及烹調的方法,如〈羅東春明餅〉,是黃春明帶愛亞一行朋友去吃的一種美味的無名素餅;〈重慶麻辣菜〉介紹了真正四川的麻辣菜,是如何又麻又辣卻不傷身;〈味蕾之歌〉是愛亞寫澳門美食之旅中,那些被她評為「A」級的山珍海味。「那些舊時味」,有她個人對童年的懷思,也有對歷史的回顧。如〈親愛的飯包〉懷念從小到大,「便當」扮演的角色;〈金蘿銀蘿〉回憶小時候家中醃白蘿蔔的趣事;〈紅棗生南國〉介紹臺灣客家人的遷臺奮鬥史;〈加比山〉介紹雲林古坑鄉種植咖啡豆的歷史。

7 特價16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2011飲食文選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2011飲食文選

焦桐  著
二魚文化 出版
2012/02/24 出版

「吃」,絕對是人類最該認真對待的問題,飲食文化素養必須透過學習、主動追求方能養成。豬八戒囫圇吞人參果,不可能產生滋味,自然毫無品味可言。吾人面對餐飲之前,應該先充滿期待;接著才專注享受,仔細領略;最後是用心回味,熱烈討論。臺北堪稱中華料理的火車頭,戰爭、移民和殖民形塑了臺北有容乃大的飲食文化,不僅八大菜系集合在這裡發揚光大,海洋文化的性格更選擇性地融匯了日本、歐美、南洋的餐飲文化;此外,優質的農、漁、牧在背後有力支撐,再加上用餐情境的經營、飲料配置、服務品質等等,形成綜合性的餐飲實力,在我們居住的這個球體上獨領風騷。年度飲食文選邁入第五年,漸漸為華人飲食留下些許見證。今年發表飲食書寫的篇幅又多於往年,可見這種主題寫作越來越受到重視。唯有一般人普遍提升了飲食文化素養,當地的餐館才會有真正的進境。本書特色由焦桐主編的《2011飲食文選》彙集2011年於臺灣報章雜誌發表,關於飲食文化之優質散文,以「故事」、「農漁牧」、「市場」、「產業」、「廚房」、「器具」、「養生飲膳」、「水果」、「飲料」、「逛街」、「品味」、「回味」等十二個面向呈現生活的、情感的、批判的飲食思考與書寫。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留味行:她的流亡是我的流浪,以及奶奶的十一道菜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留味行:她的流亡是我的流浪,以及奶奶的十一道菜

瞿筱葳  著
啟動 出版
2011/11/01 出版

精緻書盒,收藏雙層感動: 一書《留味行:她的流亡是我的流浪》+ 一冊特別編集《留味行:奶奶的十一道菜》=橫跨70年的台、滬、越、黔、川流浪紀行+ 11則真情溫暖食譜故事 紀錄片導演瞿筱葳坐在雲門流浪者計畫的面試會議室裡,她想要去走一趟奶奶生前逃難的路線,林懷民老師對她說:「如果妳去,妳就放空,什麼都不要想。」但她心想真荒謬,「一個充滿思念的人,如何什麼都不想?」但她明白這個叮囑雖然矛盾卻是溫柔的。有一天早晨瞿筱葳醒來,有一個清楚的念頭進入腦袋:「該去走一趟奶奶逃難時走過的路」。念頭很清晰,就是以一句話的形式出現在早晨的夢霧中。前人已上路,我也該上路,無論那路途是什麼,就去走老人走過的路吧!想要離開這裡,去遠方,沒那麼多理由。你得去走一趟。去找答案,去問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或者,其實是去找到正確的提問,叩問自己心中真正的思念。但只有一張地圖和一本口述歷史,就要上路了嗎?死亡帶走記憶,這還不止,連吃了三十餘年的熟悉味道也一起帶走了……一九三九年,瞿筱葳的奶奶徐留雲只是個21歲的上海姑娘,未婚夫已撤退到重慶,此時上海已經危在旦夕,因此她與另一個女孩飄洋過海、渡船搭車,從越南經雲南到四川找未婚夫……七十幾年後,瞿筱葳想要將祖母當年逃難的路線,重新走一遍,重新嚐一遍祖母的家鄉菜,那或許是每年自己生日時,奶奶必定要做的雪菜肉絲煨麵,也或許是家常的醃黃瓜。出發前,瞿筱葳是紀錄片導演,出發時,她知道即將要進入另一場大規模的剪接後製期:這是關於奶奶的故事、家族的來歷、以及對逝者的追尋。這場剪接的素材不是影帶、檔案,卻是記憶、歷史與味道。於是她告訴自己,上路去吧,去找到更多故事放進腦中的剪接軟體,期待自己有一天有能力表達出這份情感。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茶香與美味的記憶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茶香與美味的記憶

鄭培凱  著
二魚文化 出版
2011/10/07 出版

說起中國茶道的創制,還得歸功於唐代的陸羽,因為他對茶發生了與前人不同的濃厚興趣,把種茶、製茶、喝茶、茶具、品茶,以及相關的人物事項,全都當成學問,作為文化藝術來鑽研與投入,在西元758年左右寫了《茶經》一書,使得喝茶超越了只是為了解渴、解乏、提神這樣的實用功能,開展了飲茶之道的精神領域與審美境界。「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飲食見諸上古文獻,詳為形諸文字,還是靠禮儀規矩,成了生活秩序必須遵循的具體材料。吃飯喝酒皆學問,都得心存「四麼」,問個是什麼,為什麼,什麼場合,怎麼吃。想要享用精緻美食,就得一絲不苟做學問。本書收錄鄭培凱教授70餘篇精采的文章,分為:一、茶亦有道乎,二、小吃與大菜,三、跨文化美食,四、明代茶酒風尚,等四部分,內容涵蓋古今中外、各類茶酒美食,豐富多樣,秀色可餐,不啻為飲食文學的另一本佳作。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不老的菜園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不老的菜園

歐銀釧  著
四塊玉 出版
2010/04/07 出版

歐銀釧在這本書裡,融合澎湖的風土、傳說、食物和她個人的人生體驗,以清新如天人菊的文字呈現出來。這本書延續她過去的寫作風格,其中「飲食」與「澎湖」成為本書最大的焦點,藉由飲食勾起往日的記憶,和作者對家鄉澎湖充滿懷舊的情感。透過歐銀釧的文字,讀者穿越時空遊遍菊島,翻動書頁、閱讀文字,食物的氣味環繞在時光的長廊裡,我們最終發現食物不只是填飽肚子的東西,它可以是幸福的來源,文化的象徵,更是舊時回憶的通道,帶領我們反璞歸真,回到當初的幸福美好時光。全書分為「光陰廚房」、「烹煮幸福之味」、「幸福住在澎湖」3大單元,歐銀釧在「光陰廚房」單元裡記錄了她從小在澎湖吃到大的難忘美味,有帶著媽媽叮嚀的扁蒲菜單、春節必吃的捲心菜和米粉盛宴、能開智慧的狗母魚鬆、會說吉祥話的年糕、還有寫在魚和烏龜上的祝福。本書特色歐銀釧在這本書裡,融合澎湖的風土、傳說、食物和她個人的人生體驗,以清新如天人菊的文字呈現出來。這本書延續她過去的寫作風格,其中「飲食」與「澎湖」成為本書最大的焦點,藉由飲食勾起往日的記憶,和作者對家鄉澎湖充滿懷舊的情感。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暴食江湖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暴食江湖

焦桐  著
二魚文化 出版
2009/07/28 出版

《暴食江湖》是飲食文化專家焦桐的第一本飲食散文,寫作時間長遠十餘年,是臺灣飲食文學扛鼎力作。張曉風女士在編年度散文選時曾說:「關於美食寫作其實有一點要特別強調的,那就是,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四十年前乃至五十年前,早就有人在寫了,早期的美食寫作重點是懷鄉,美食文學到逯耀東而一變,至焦桐而二變,逯氏把地區懷念擴充為歷史懷念,美食終於走進歷史的大殿堂,而焦桐卻把食物加以詩的桂冠,讓它接近宗教的高度」。飲食是文化,也是品味,任何主張和創意,都指向一種生命的胃口,而這種生命的胃口,來自對食物的好胃口。飲食散文易寫難工,稍微不慎即寫成美食導覽,唯高明者能道出滋味和趣味。《暴食江湖》內容包括:〈論豬腳〉、〈論牛肉麵〉、〈論火鍋〉、〈論素食〉、〈論飲酒〉、〈論早餐〉、〈論吃麵〉、〈論吃飯〉、〈論餐館〉、〈論螃蟹〉、〈論吃魚〉、〈論廚師〉、〈論養生飲膳〉……等等膾炙人口的名文,書末還附錄焦桐在書中推薦的餐館資訊,文學性、實用性都非常可觀。「論……」是焦桐散文創作的美學手段,藉題目的知性、冷靜思索的暗示,開創臺灣散文的向度。長期以來,臺灣散文多偏重抒情,近年則有向虛構發展的傾向,焦桐希望能加強知性的成分,通過這本書,建構臺灣飲食散文的書寫可能。本書特色:臺灣首本飲食評論散文集:橫跨飲食與文化,透過「食」的介紹,導出臺灣習俗與世界餐飲評鑑等訊息;以立足本土、望眼國際的態度,企圖建構出臺灣獨特的飲食美學。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紅燜廚娘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紅燜廚娘

蔡珠兒  著
聯合文學 出版
2005/09/25 出版

全書共五十二篇,從鮮啖、煮炒、蒸熬、燜烤、挑嘴、外食等方面詳述各味美食、各色食材的身家故事、料理方式與作者自己的私房心得;而蔡珠兒不僅以音樂佐伴、以氣氛增味、以文字追索美味,她更不忘料理文字,料理生活心之所繫,在她的字裡行間,文學故事裡的主角化身為一道道的美饌佳餚。

7 特價16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食家列傳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食家列傳

朱振藩  著
聯合文學 出版
2005/08/31 出版

除了菜香,這次,又多點人味。  美食家朱振藩,在食遍天下正宗美味、寫盡人間人間珍饈後,  決心為所有歷代食家及大廚們作傳、繼絕學,並致上最高的敬意與推崇。  本書上溯文壇饕客蘇東坡、陸游、袁枚、江太史……  繼談帝王美食家武則天、唐玄宗、慈禧太后……  橫貫民間官家名廚食客彭祖、譚延闓……等人;以典故為佐料,史識為主食,筆為鏟,紙為釜,炒出歷代食家對美食之熱,並藉以匡正食林之典範,每每寫至精采處,除了鮮味飄香令人食指大動之外,食家貪味歡顏,亦活靈活現。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2/2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