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十八世紀的復甦:維多利亞時期的圖畫書與懷舊的年代
✽✽回到充滿純真與童趣的黃金年代✽✽ 本書以十九世紀中葉的童書公司──喬治•勞特力奇公司於1870-80年代所出版的作品,分析英國十八世紀的復甦或復興潮流,如何反映在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期的兒童圖畫書中。該公司在此時期邀請艾德蒙•埃文斯(Edmund Evans)擔任木刻與印刷師,協同維多利亞時代最傑出的三位插畫家:藍道夫•凱迪克(Randolph Caldecott)、華特•克雷恩(Walter Crane)、與凱特•格林那威 (Kate Greenaway),製作成以十八世紀文化為主題的圖畫書系列。 凱迪克的《約翰吉爾平騎馬》、《瘋狗之死輓歌》、《農夫少年》及《潘展狀圖畫書》,採用英國十八世紀古典作家的作品,作為這些圖畫書的文本,並巧妙地結合文字的敘述與插畫,發展出具有創新設計概念的圖畫書。克雷恩與埃文斯合作的《美女與野獸》圖畫書,也是採用十八世紀作品做為文本,並且吸收維多利亞時期盛行的日本藝術,使圖畫書富有設計與裝飾的特徵。格林那威則以《窗下》,描繪具有十八世紀象徵的女童形象,以及在古風中的花園景色。其插畫中的美學風格與復古風味,甚至影響了當時的流行風尚,讓當時利伯提百貨公司也採用發展出童裝與戲服。 十八、十九世紀童書出版業與印刷業出現前所未見的擴展,許多童書業者因應風潮,積極製作多樣類型的教具用品,包括字母玩具、卡片、拼幅地圖、切割拼圖、圖頁、書寫紙;而如《約翰吉爾平騎馬》在美國費城和紐約都有出版,還製成木馬玩具,更顯示出十八世紀復甦影響下的圖畫書,在英美廣受歡迎的熱門程度。 本書特色 § 超過200張維多利亞時代圖畫書珍本圖像 § 詳述國際3大兒童文學獎紀念名人的背景 § 從藝術美學、文本分析等方面,探討18、19世紀英國圖畫書
【電子書】美感典藏:近代藝術大師的致命吸引力
近年來台灣的藝術發展,多著眼於台灣觀點的地方藝術史整理,以致於跨領域、跨文化而具國際觀的關鍵性人文基礎,略顯不足。 本書以專業藝評的觀點切入探討一些美學品味與收藏展示等較特殊的實例,列舉多名近代著名的藝術家或藝術畫作進行抽樣化又具啟發性的深入探討,包含:重新探討「全方位的藝術家」──達文西;〈蒙娜麗莎〉變奏作品分析;畢卡索的自畫像在肖像畫發展史上的地位;殘酷寫實的英國表現主義畫家──培根;維也納先鋒派領導者──克林姆對「新藝術」(Art Nouveau)的影響等,共收錄15篇文章,期望能為國內已逐漸升段的藝文社會,帶來一些美感啟示的另類思考,讓讀者透過文章的剖析,領略藝術所帶給我們的美好享受與喜悅。 本書特色&& & *作者為台灣第一位藝術評論博士、台灣美術院院士、聖彼得藝術顧問與專案研究中心創辦人,其深入淺出的筆觸,適合逐漸成熟並重視藝文生活的台灣社會讀者。 *引領讀者理解梵谷、卡蘿等藝術家的素養,與其藝術品蘊含的美感。感受這些大師的呼喚,解密他們的獨特吸引力。
【電子書】彩圖易讀版藝術史年表
橫跨世界五大洲,縱橫古今近兩萬年 一次呈現全球藝術演變與走向 & 以年表貫穿全書,世界重要藝術發展,一手掌握 本書主要以年表貫連全書,上溯遠古,下迄近代,順時序,串聯各個時期藝術演變,以視覺記憶,時間點清楚,線性發展簡單明瞭,方便查詢。簡單、快速了解世界藝術發展過程。 & 以地圖搭配年表,東西方藝術對照,一看就懂 本書以世界地圖擔任藝術解說員,幫助讀者統整世界各地的重要藝術,每個時期東、西方的重要藝術一目了然,直接比對,避免混淆。 將藝術分為8大類,詳細解說,清楚明瞭 本書將藝術分為建築、繪畫、雕塑、文學、音樂、舞蹈、戲劇及電影等8大類,讓讀者閱讀上萬年的藝術歷史進程時可以更有條理,思緒更清晰。
【電子書】圖說台灣美術史Ⅲ:深耕戀曲(日治‧戰後篇)
《圖說台灣美術史》是一本建構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的美術通史性著作。 本書著者蕭瓊瑞以獨特的論述觀點,從尊重台灣這塊土地出發,尋找藝術萌發的最初源頭──五萬年前的長濱文化,再循著這塊土地的時空發展、藝術圖像的呈顯,配合敏銳的視覺感知,以美術作品、圖版為主軸,並以文字解說闡釋,勾勒出台灣展新的美術文化樣貌。 本套書共分五冊,本書為第三冊。從20世紀的日治時期開始,一路論述到當代21世紀的前十年。全書計分十二章;分別以各種媒材或是形式為單元,包括:攝影、雕刻、西洋畫、東洋畫、建築、版畫、設計、漫畫、工藝、裝置、身體、科技等,可視為一部近代台灣美術史的縮影。
【電子書】用年表讀通西洋藝術史
懂得運用年表,西洋藝術史一讀就通! 發揮「年表」的優點──視覺化,時間點清楚,線性發展明白,方便查詢; 配合「歷史事件始末敘述」──掌握來龍去脈,瞭解前因後果,置身歷史現場,閱讀趣味高;& 結合「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兩大特色,相互對照,這是你案頭必備工具書。 & ◎上起遠古,下迄當代二十一世紀,依時代分為十章,每章有一總說。 ◎年表標示西元、地區、時代,繫以世界歷史事件,包括西洋藝術史重大事件、流派興衰、各時代藝術形式的變革、重要人物關係等。 ◎一百四十餘條世界歷史重要事件始末敘述,標題清楚,敘事明白,且與年表呼應。 ◎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緯,一本方便查詢、適合學生與一般大眾閱讀的西洋藝術史工具書。 ◎以簡單淺易的角度撰寫,兼顧專業知識與閱讀樂趣。 & 全書特色: & 透過「時間軸」、「定點標示」、「人與事的敘述」三大元素,幫助讀者如學生、藝術史愛好者、一般讀者,理解藝術家背景、重要概念以及藝術的發展。 & 1.以年表為主的歷史書籍,沿襲編年史的體例,多以表列,標年月日以記載大事,純屬工具書性質,實用但毫無閱讀樂趣可言。本書發揮「年表」所長,並補其所短,為特定的主題,量身打造兼具「有用」與「有趣」的歷史工具書。 & 2.全書設計出一個「時間軸」,貫穿全書,表現出歷史長河與時間的流動、演變。 & 3.西洋藝術史上重要人物、事件、概念在時間軸上定點標示,或呈現時間範疇。 & 4.重要藝術家生平軼事、作品、流派、概念、藝術形式與事件在與時間軸相互對應下,有完整的敘述與清楚的定義。
【電子書】用年表讀通西洋藝術史
懂得運用年表,西洋藝術史一讀就通! 發揮「年表」的優點──視覺化,時間點清楚,線性發展明白,方便查詢; 配合「歷史事件始末敘述」──掌握來龍去脈,瞭解前因後果,置身歷史現場,閱讀趣味高;& 結合「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兩大特色,相互對照,這是你案頭必備工具書。 & ◎上起遠古,下迄當代二十一世紀,依時代分為十章,每章有一總說。 ◎年表標示西元、地區、時代,繫以世界歷史事件,包括西洋藝術史重大事件、流派興衰、各時代藝術形式的變革、重要人物關係等。 ◎一百四十餘條世界歷史重要事件始末敘述,標題清楚,敘事明白,且與年表呼應。 ◎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緯,一本方便查詢、適合學生與一般大眾閱讀的西洋藝術史工具書。 ◎以簡單淺易的角度撰寫,兼顧專業知識與閱讀樂趣。 & 全書特色: & 透過「時間軸」、「定點標示」、「人與事的敘述」三大元素,幫助讀者如學生、藝術史愛好者、一般讀者,理解藝術家背景、重要概念以及藝術的發展。 & 1.以年表為主的歷史書籍,沿襲編年史的體例,多以表列,標年月日以記載大事,純屬工具書性質,實用但毫無閱讀樂趣可言。本書發揮「年表」所長,並補其所短,為特定的主題,量身打造兼具「有用」與「有趣」的歷史工具書。 & 2.全書設計出一個「時間軸」,貫穿全書,表現出歷史長河與時間的流動、演變。 & 3.西洋藝術史上重要人物、事件、概念在時間軸上定點標示,或呈現時間範疇。 & 4.重要藝術家生平軼事、作品、流派、概念、藝術形式與事件在與時間軸相互對應下,有完整的敘述與清楚的定義。
【電子書】與香港藝術對話:1980─2014
本書以口述歷史的形式,將二十八位活躍於一九八○年至二○一四年間的香港藝術圈人士之簡歷及訪談輯錄成書,並著意保留問答形式,只解釋證據、檢查考證,在訪談者與受訪者有意識的互動中,補充文獻檔案記載,印證現存香港藝術史料的可靠性,讓當年在藝壇身居不同崗位的受訪者各自表述,見證舊事之餘,亦分享他們對香港藝術發展的獨到見解。
【電子書】一個中國獨立設計者的當代藝術史:何浩書籍設計2003—2013
本書包含了何浩2003–2013年間的主要作品,及部分作品的創作手記。從2000年代開始至今,何浩作為一個獨立設計者,為包括艾未未、徐冰等數十位中國當代藝術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設計了超過百部的書籍。他的工作伴隨著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使本書成為了一部獨特的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從書中收錄的作品可以看出,何浩設計中蘊含的特質,既迥異於當下中國的平面設計流行範式,也與西方過度職業化下的設計形態相疏離,顯示出了一種生長於東方文化與本土之上的當代性,由此也提示了平面設計當代轉向的一種可能。何浩的設計是從內容中生長出來的,它只關心如何發現和呈現內容本身的價值,卻不露「設計」痕跡,這種設計理念不妨稱為「元設計」。——徐冰何浩是一位迷戀時空對話的設計家,他敏感於歷史的壓力,萬物的嬗變,他在沉思冥想中安身立命,成為商業化外的獨行者。——北島An independent print-media practitioner, He Hao has been working with distinctive and representative artists in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world, including Ai Weiwei, Xu Bing, etc., and designed more than 100 high-quality books and catalogs since 2003. Record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art development in China, his works have become an archive of significance. He Hao’s practice shows an Asian trend in today’s graphic design: the replacement of transplanted Modernism with a contemporaneity informed by the culture and lifestyle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East.He Hao’s designs grow organically from the content. His sole concern is the discovery and presentation of the content, and his designs show no trace of his hand. This approach might best be called “essential design.” ——Xu BingHe Hao is a designer infatuated with the dialogue between space and time. Sensitive to both the pressures of history and the endless transformations of all life forms, he remains in deep and focused meditation, a lone sojourner outside the commercial realm.——Bei Dao
【電子書】圖說台灣美術史Ⅱ:渡台讚歌(荷西‧明清篇)
《圖說台灣史》為一套建構在前人研究基礎與藝術原件上的通史性著作。 著者蕭瓊瑞以獨特的論述觀點,從尊重台灣這塊土地出發,尋找藝術萌發的最初源頭──五萬年前的長濱文化,再循著這塊土地的時空發展、藝術圖像的呈顯,配合敏銳的視覺感知,以美術作品、圖版為主軸,並以文字解說闡釋,勾勒出台灣展新的美術文化樣貌。 本套書共分五冊,本書為第二冊,從十六、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歐洲人所繪製的台灣海圖與地圖、鄭成功與荷蘭人戰爭所留下的史蹟圖像、是時所傳入台灣的水墨書畫,到大清統治下的台灣景觀、番社采風圖繪,以及台灣民間工藝之美……,藉由圖像與造形,架構出荷西、明清統治時代中的台灣美術史。
【電子書】藝術史與藝術批評
郭繼生潛沈中外藝術有年,對藝術史及藝術批評均有深入的研究與獨到的見解。本書收集郭氏有關藝術的「史與評」二十六篇,綜論藝術史的範疇界定、藝術史的研究方法之回顧與前瞻、藝術史的主觀與客觀、中國藝術史傳統的特徵與發展的大勢、西洋人對中國藝術史的研究、藝術批評與實踐、藝術情報的來源、情境美學的開拓,並評介了高居翰的《引人注目的意象》十七世紀中國繪畫裡的自然與風格、龔布里赫的藝術史巨著《藝術的故事》及其藝術史觀與方法,在中國繪畫方面,探索中國繪畫史方法上的基本問題,並闡釋宋明清畫家的繪畫風格及思想;郭氏談藝論文旁徵博引,條理分明,是多年研究中外藝術的精采呈現。本書特色 深入淺出,縱論中國藝術史、藝術理論與批評。
【電子書】圖說台灣美術史Ⅰ:山海傳奇(史前‧原住民篇)
本書著者蕭瓊瑞以獨特的論述觀點,從尊重台灣這塊土地出發,尋找藝術萌發的最初源頭──五萬年前的長濱文化,再循著這塊土地的時空發展、藝術圖像的呈顯,配合敏銳的視覺感知,以美術作品、圖版為主軸,並以文字解說闡釋,勾勒出台灣嶄新的美術文化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