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幼教老師的 SEL 實戰教案!十年經驗淬鍊,十篇跨年齡教案,讓國際專家都驚豔的幼兒園情緒課!教育部於2025年頒布「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當多數學校正準備展開課程之時,吉利幼兒園已深耕 SEL 教育十年。他們從小班到大班,循序漸進地規劃適合各年齡段孩子的SEL課程,並自然地融入在原有的日常活動中。過去的情緒教育可能大多只是帶孩子閱讀「情緒繪本故事」,或增加幾堂單獨設立的「情緒課程」。但吉利幼兒園跳脫這種碎片化的模式,他們藉由完整的 SEL 架構,安排各年段情緒教育的學習內容,建構出具體可行,並且持續精進的高品質教案。在這十年間,吉利幼兒園累積了無數的國際交流與專業肯定:曾接待來自新加坡、芬蘭、美國密西根大學等教育團體的參訪。園所的情緒教育執行狀況,也在2019 年歐盟布達佩斯國際論壇上被分享,受到國際專家矚目。同時多次受邀於教育部、地方政府與幼教團體的研討會,分享推動 SEL 的經驗。本書集結了深耕情緒教育多年的幼教老師群寶貴經驗,收錄十篇跨年齡教案,涵蓋小班到大班的不同發展階段,這些教案都不是單一老師獨立完成,內容都經過教師群多次實作與琢磨,提供了最實用、最深刻的專業分析與教案建議。是一本專為幼教老師打造的SEL實戰指南!【教案特色】● 真實場景:每篇教案都來自孩子在教室裡的日常情境。● 集體智慧:每個案例都是多位教師彼此優化腦力激盪的成果。● 立即可用:教案經過驗證,老師可以立即套用在班級裡。每篇教案皆涵蓋六大重點,提供完整的教學架構與策略:● 基本資料: 清楚標示適用年段、教學目標,以及 SEL指標雷達圖。● 重點心法: 掌握教案核心觀念與引導方向。● 教學情境: 呈現最真實的師生互動與對話。● 老師有辦法: 提供後續延伸教學與課程建議。● 聚焦提問: 解答老師在施行時可能遇到的困境,並提供解方。● 看見SEL教室:點出 SEL 實踐教室處理事件時的獨特做法與教師心得。全書不只是處理孩子的正負向情緒,更深入探討幼兒的人際關係、正向經驗、自我覺察等多元的社會情緒學習主題。書中收錄孩子在幼兒園最常遇到的問題,並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課程:● 當孩子情緒卡住了,什麼話都聽不進去怎麼辦?● 孩子玩遊戲容易起衝突,如何處理?● 怎麼樣教「開心」?怎麼樣讓孩子把開心保存下來?● 當老師忙碌時,孩子卻接二連三的呼叫老師,該怎麼處理最適當?這些每天在教室裡上演的情緒問題,都可以轉化為不斷加深加廣的社會情緒學習課程。SEL 不只成就孩子,更賦予老師力量「在實踐情緒教育後,我看到孩子和老師們的改變與成長。孩子更能覺察自己的情緒,哭泣頻率與時間變短;老師們則能更彈性地應對教學,並與孩子建立更親近的關係。」吉利幼兒園園長柯秋桂說。《SEL幼兒課堂這樣教》不是一篇篇制式化的教案,而是一場「孩子更好、班級更穩定、老師更有力量」的師生成長之旅。能幫助老師們將 SEL 理念融入日常,在教育孩子成長的路上,也能同時滋養自己,找到新的力量。好評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列)陳學志|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情緒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楊俐容|兒童青少年心理暨SEL教育專家廖鳳瑞|幼兒教育博士蘇信如|台北市教育局聘任督學【家長大好評】「很感動也很感謝吉利幼兒園的環境氛圍 。老師們獨特的觀點幫助我重新看待孩子的特質,也學會欣賞他。這對孩子來說,是他的幸運 」——宇晨的媽媽(張黛眉)「羽希上學以前不懂得負面語詞,現在面對負面情緒,也能知道自己的感受是『生氣』、『害怕』、『無聊』等,能講出自己確切的心情,且負面心情消失得很快。」——羽希的媽媽(余佳華)「在吉利幼兒園就讀,家長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接納和同理孩子的情緒,再去想辦法陪伴孩子解決遇到的問題,謝謝老師們!」——書緯的媽媽(林淑雅)「還沒進入吉利之前,在孩子早療的路上我覺得很孤單,有時會覺得沮喪沒有希望 。來到吉利之後,我覺得找到了陪伴孩子的力量,看到老師們那麼用心和投入,讓我覺得更有努力的方向 。」——弘翊的媽媽(白麗芳)「小柯園長以及所有的老師讓每個孩子都能包容與關愛特殊兒,並且給個別孩子自信心與耐心 。園所還讓老師們在課後接受專業的特殊教育訓練 ,這些用心與實際行動,讓我們的特殊兒有了一個健康茁壯的機會,也有了一個能與非特殊兒小朋友一起長大的安全環境 。」——品岑的媽媽(陳紫琳)「 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很感謝現在的環境越來越重視孩子們的情緒教育,甚至讓他們有機會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認識自己的情緒。情緒教育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學習,並且不斷地練習而後內化。一旦內化後,就能更容易地覺察自己的各種情緒,並且知道如何面對、如何用正確的方式處理,慢慢地變成一種正向的循環。 我們家的兒子今年十三歲,從小班就讀吉利幼兒園開始接觸情緒教育,學校從認識常見的情緒開始,然後慢慢地教他們面對各種不同情緒不同強度時的方法,並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練習運用。 在幼兒園時期,我的孩子在面對「輸」這件事時,反應總是特別大。只要一輸,就會徹底崩潰。甚至會還問我們,為什麼要把他生下來,讓他這麼難受;有時也會在地上打滾,大哭說他現在就要去死。當時,我與先生已經嚴陣以待,預期他的青春期會帶來更極端的情緒和挑戰。 但驚喜的是,幼稚園時期情緒教育的練習正慢慢發酵。現在的他,面對不舒服的情緒時,反而能用不傷害自己、不破壞關係及物品的方式來處理。例如:他會轉身離開現場,躺在床上發呆、看一本書或是聽幾首歌,等情緒慢慢平復後,再試著跟我們表達他生氣憤怒的原因,可能是他被誤會感到委屈,或我們沒有理解他的心情。即使遇到比賽表現不佳、偶爾還是會丟東西發洩時,他也能清楚意識到自己的方式不對,並主動尋求更好的方法。 由於兒子怕輸的個性,我們從幼兒園起就常常陪他做「輸」的練習。三個人的遊戲,讓他當第二名;帶他去參加足球隊,希望藉由隊友的陪伴,讓面對勝負時的負向情緒強度能降低。大班時,我們陪他創作《怕輸的豬豬》,也是希望藉由回憶,去整理每一次輸的時候的心情,引導他分析當時的感覺,回想吉利幼兒園老師們教導的方法,再結合圖畫治療,鼓勵他去覺察每個負向情緒下的自己,透過繪畫來釋放情緒。創作的過程中,他甚至能用旁觀者的角度畫下自己生氣的樣子,去鼓勵書中的主角練習用老師們教的方法,讓自己冷靜下來。 學習情緒教育,不會讓孩子馬上變成情緒小達人,但透過一次次的練習,家長們會看見很大的改變。最近,兒子在他的生活小札記中寫下這樣一句心得:『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要讓情緒控制你。』我想這就是情緒教育的意義。」——沐衡的媽媽(簡依帆)
學好社會情緒力,學業、人際、生涯更順利! 臺灣SEL教育先驅楊俐容, 專為3~12歲孩子設計的「家庭SEL」教養指南, 25個生活情境×覺察工具×對話方法, 搭配人氣畫家小熊熊一家的溫馨漫畫小劇場, 好讀好用,爸媽輕鬆上手、孩子受用一生! 你經常為了孩子失控的情緒行為困擾嗎? 孩子跟手足、朋友的相處情況讓你有些擔心? 想到孩子將面臨AI協作的未來,總讓你感到不安? 許多專家學者都提到: 「SEL可能是孩子因應情緒、行為和人際困擾, 以及面對未來挑戰最重要、最有效的解方。」 一項涵蓋全球約27萬名3~18歲學生的大型研究發現: 學過社會情緒技巧(SEL)的孩子,學業成績平均比沒學過的孩子高出11%。 其他研究也指出,社會情緒能力較佳的孩子, 在心理健康、人際互動與未來的適應力方面,都表現得更好。 具備SEL能力的孩子, ✓更懂得管理情緒,不被衝動綁架。 ✓更願意合作,能負責任的完成任務。 ✓在青春期風暴,更能理解親子差異,更有能力化解衝突。 ✓未來進入職場,更能快速適應變化、有效解決問題。 把握3~12歲!培養未來成就的關鍵三力 SEL教養的知識和方法來自現代心理學與大腦科學。 兒童青少年心理暨親職教育專家楊俐容, 將SEL的五大核心能力,化繁為簡整理為三大面向: ①情緒力:讓孩子懂得並能夠調適情緒。 ②人際力:讓孩子學會合作與溝通。 ③決策力:讓孩子培養韌性,做出負責任的決定。 本書透過25個常見生活情境, 搭配小熊熊筆下吵鬧又溫馨的一家四口, 陪伴親子一起在教養日常中練習內化SEL, 孩子將慢慢培養出── ✓自我情緒理解力:知道自己現在的感覺,並知道背後原因。 ✓自我情緒掌握力:能安頓情緒,不做出傷人或傷己的行為。 ✓人際情緒理解力:能看出對方感覺,理解別人的想法與立場。 ✓人際關係處理力:能溝通與修補關係,懂得合作。 ✓延宕滿足忍耐力:忍住衝動,選擇長期有利行動。 ✓心理韌性決策力:面對挫折與不確定,理性思考並承擔責任。 情緒穩定、人際和諧、能做出明智決策的孩子, 就算時代變幻莫測、挑戰前所未見, 他們都能乘風破浪,朝著自己熱情所在的方向前進。 本書特色 循序漸進:從情緒→人際→決策,一步步讓孩子練就SEL心理肌肉。 馬上能用:25個親子情境示範,搭配實用對話與方法,可立刻操作。 一翻就懂:知識觀念X插圖漫畫,閱讀無負擔的SEL教養入門書。 幸福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吳怡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助理教授、SEL in Taiwan創辦人 李依親|臨床心理師、IEQ心理師團隊發起人 林怡辰|作家、國小老師 陳雪如|諮商心理師 駱郁芬|臨床心理師、米露谷心理治療所所長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父母的遠見,成就孩子的未來孩子的發展空間是無法限量的,關鍵在於是否讓他飛鼓勵孩子勇於挑戰不同,培養孩子自主選擇,孩子的未來究竟要選擇哪一條路,需依據其不同的個性與能力而定,給予充分的支持並培養孩子自主選擇未來方向才是最重要的。培養孩子的挫折感、忍耐力及堅持力,因為人生無法永遠順遂,定會遭遇各種困難與打擊,教導孩子學會與挫折相處,從失敗中學習,轉換為正向的進步動力。如何規劃及栽培下一代?父母如何成就孩子的未來?孩子如何選擇未來,面對挑戰?>>做為洛杉磯知名資深移民律師,在美國、中國、台灣的華人地區都享有盛譽和知名度的方孝偉律師,以培養出頂尖的網球明星兒子家恩、全方位的資優生女兒家柔,分享自身的教養經驗。>>梳理彙整多年教養和栽培傑出子女的經驗與法則,以幫助為人父母者破除迷思,選對正確路線,內容可說字字珠磯,句句箴言。其陪伴子女經歷成長的每個過程,如何融合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底蘊,以及西方開放式教育的精髓,費盡心思、籌謀劃策、步步謹慎,為孩子的未來作有系統的規劃與準備這本書裡對於各學程所會遭遇到的問題都能找到適當的處理方法,不但是一本觀念啟發的書,更是可以參照的工具書。〡專文推薦〡中華民國第13屆總統府國策顧問〡施郭鳳珠前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〡朱文祥大使前東吳大學校長〡潘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