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貼近日常的香料書,帶你靈活烹調,將南洋風味帶進生活 ✭✭ 特別收錄:東南亞雜貨店採買指南與風味選物✭✭從城市巷弄到離島街角,東南亞店靜靜佇立於台灣日常,卻仍陌生神祕。身為印尼華僑的作者來台30載,帶領讀者細看招牌背後的風味線索,了解南洋食材的選購訣竅。如何找出適合的調味料品牌?哪些香料也可以在中藥行或大賣場尋覓?並分享私房選物清單,為熱愛風味旅行的人,打開通往南洋廚房的味覺之門。✦ 味道的根源:南洋風土與辛香料日常南洋料理是起源最早的無國界美食,從沙嗲、叻沙到千層糕、亞齊辛香料飯,許多經典料理除了吸納南洋文化,也揉合中式、印度、阿拉伯或歐洲特色。本書生動引領讀者打開感官,深入剖析什麼是「道地的」南洋料理:• 早餐桌可見文化交融日常:炒飯、椰漿飯、春捲、九層粿與印度餅齊聚一堂。• 華人愛醬油與五香,印尼人偏好香茅與紅蔥頭;娘惹族群汲取兩者精髓。• 香料不僅入菜,也用於染布、沐浴與保健,深植生活。南洋沒有絕對道地,只有根據族群、家庭演化出「自己的味道」,自在混搭下,每一道菜都是文化的對話與味覺的冒險。✦ 味道的展現:從香料到餐桌掌握辛香料的類型、選購與保存技巧,學會正確的前置處理與釋香方式,讓每一顆小小香料發揮最大功能。透過石臼搗碎調和,重現當地料理的溫潤層次,從基底醬的製作、香料的堆疊到最後的調味上桌,帶你一步步重現真正的南洋餐桌氣息。✦ 8大風味元素分類辛香料,直覺好上手,初學者友善買來的番茄太甜,如何補味?想保留料理的辣椒香氣,又擔心過度刺激,可加入哪種香料調和?本書以「酸、甜、苦、辣、鹹、鮮、香、酥」八大風味元素切入,完整剖析45種南洋香料的風味、搭配與文化背景,並提供各種辛香料的妙用小技巧。✦ 理解南洋料理的烹調邏輯南洋菜獨特的辛香料應用與烹調順序,與台灣料理大大不同。作者透過圖表,帶領讀者掌握南洋菜的料理節奏——從香料前置處理、基底醬慢火炒製,到香草入鍋時機與調味的收尾鋪陳,真正理解南洋風味的精髓,做出屬於自己的道地風味。無論是料理新手,還是香料愛好者,本書都是實用的入門地圖與靈感寶庫,一起從餐桌上的香料開始,重新認識南洋料理。【美味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艾吏福Arif Sulistiyo/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代表李東明/前派駐印尼外交官、作家沈軒毅/美食作家、「餓童日記」版主林勃攸/食時創新餐飲集團廚藝總監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陳靜宜/飲食作家喻碧芳/東雅小廚創辦人葉偉傑/新加坡駐台北商務辦事處代表楊渡/詩人、作家楊琇/原住民族電視台製作人廖雲章/天下獨立評論資深頻道總監潘文德/田倉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月賣5,000碗的淡水超人氣名店──『朝日夫婦』的第一本著作! 以太陽為名,與河畔為伍,用眼用口,品味淡水夕陽下的日式刨冰 讓我們一探,招牌冰品的發想設計、用料,以及手工製作眉角 還有臺與日的冰之歷史、在日本和全球掀起風潮的日式刨冰文化 ⬩⬩⬩ 朝日夫婦的刨冰故事有酸有甜有人情味,帶你沁涼品嚐~ 沒有什麼事是一碗好吃刨冰不能解決的,如果有,就吃兩碗! 「朝日夫婦」應該是全臺灣最~浪漫的刨冰店,座落於滬尾漁港旁,得走到淡水老街最尾端才能瞧見它,在絕佳位置坐擁淡水的朝日、夕陽和四季變幻的美景。自2017年開幕第一年就爆紅,至今假日仍有排隊人潮的日式刨冰店,即使冬天也有人來吃冰、外國遊客特地來臺朝聖,究竟藏著什麼樣的美味祕密? 「對許多人來說,吃刨冰是一份清涼的慰藉;但對我們而言,它更像是一段段日子與記憶的承載。」──朝日夫婦 「若你也想理解刨冰背後的文化風景與情感厚度,希望《朝日夫婦的刨冰隱味》,能讓你的味覺與記憶一同融化在這盛夏的書頁之中。」──李長潔 【外型吸晴、一上桌就要搶拍的「日式刨冰」是什麼?】 創辦人威宇和梅琳把多年前旅居在沖繩的刨冰記憶帶回臺灣,以創意手法加上在地果物的新鮮氣息,化為一碗又一碗的冰品創作。將緩緩落下的羽毛狀冰晶塑形成飽滿的冰體,澆淋上一舀舀自製的水果醬汁,讓天然食材的色彩從冰山流淌而下,最後放上頂飾點綴,隨著滿滿的款待心意上桌,這就是朝日風格的手做刨冰。 ☆分層拆解「眼睛先吃」的日式刨冰,如何發想及製作? 朝日夫婦的日式刨冰每一款都很、有、料!各種內餡、淋醬、頂飾完美組合在一起,讓他們的冰品外型和配色極為吸睛,常被客人和網友拍照打卡分享。聽刨冰職人細說,這些顏值很高的冰品藏了哪些用心;以及明明是開店賣冰,卻是從水果處理開始的工作日常。 ★朝日夫婦刨冰創作圖鑑大公開,一次「視吃」14款人氣招牌冰 抹茶ESPUMA、淡水夕日、藍莓優格、芒果優格、伯爵的蘋果派、酪梨牛奶、糖漬白桃、萬聖節南瓜……這些品項的照片不斷被來吃過冰的網友們分享轉傳。書中把這些讓人難忘的舌尖滋味化為可愛圖鑑,一次視吃讓人大滿足,歡迎直接來店品嚐唷~ ☆把「臺灣味」帶進冰品裡,讓刨冰有了新食感以及情感連結 這些竟能變成日式刨冰??朝日夫婦把你我都備感親切的夜市元素帶入刨冰裡,像是復刻兒時回憶的「杏仁油條」、滿滿果香四溢的「紅心芭樂鳳梨」、把飲品變成吃的「木瓜牛奶」,都是臺灣人再熟悉不過的飲食氣味,以及味蕾上的情感連結。 ★你聽過日本的「冰室白雪祭」嗎?作者帶你去逛逛 除了吃冰,書中還收錄了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精采分享的冰之歷史,一樣不可錯過。臺灣、日本分別是從什麼時候始出現「冰」的?吃冰原本是貴族才有的高級娛樂?日式刨冰是如何走向世界、掀起現象級風潮的?除了梳理飲食歷史及文化脈絡之外,還要帶讀者走一遭在奈良知名的「冰室白雪祭」! 以往長輩常說「賣冰最好賺」,真的是這樣嗎?書中公開日式刨冰店老闆和員工一整天的工作小劇場,以及在不吃冰的冬季裡如何想辦法生存下來,還有還有,因為刨冰牽起的人情緣分,這些可愛小故事讓吃冰成了暖心記憶。 最後,看看日式刨冰的多變魅力,用不同形式體驗品嚐的樂趣,它可以是外帶便當,或是料滿滿的獨享杯,更是讓大人小孩開心交流的活動主題!趕快翻開本書,舀一口刨冰裡的有趣學問吧,每一頁都讓你暑氣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