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文化無疆
中國探險學會創辦人、華人世界最活躍的探險家黃效文, 再次為我們帶來廣闊自然與異域文化的第一手資料! & 本書是一位探險家、文化保護者、攝影師、旅行作家 面對人類與自然拔河中所呈顯的人文關懷。 透過本書,身為資深探險家的作者, 帶領讀者進入多數人一輩子都不可能到得了的「奇幻真實」世界。 一百多幅National Geographic等級的圖片, 每一張都得之不易,令人感動。 在自然界面前,再飽學的科學家也會感到謙卑,他總是四處搜尋,設法累積周遭世界裡的相關知識,一點一滴,緩慢漸進。在很多方面,自然科學家仍保有高度的好奇心,就像身處知識的黎明期。 可是一旦碰上了文化,我們就傾向於堅持個人特殊觀點,覺得有權利去詮釋人類歷史,往往忘記自身在文化、政治、宗教上的偏見,以及所處時代的限制。 這兩本新書,就是這樣開始的。有時自然與文化相遇,有時岔向不同的方向。有些文章出於直覺、謙卑之心,有些文章則流露個人的怪癖與傲慢;兩類文章反映的都是旅行中我處理事情、跟生人與熟人打交道的當下心態。很偶爾地,我也會步入精神領域,發表我的人生哲學。──黃效文 本書是黃效文先生2010-2013探險、旅行與中國探險學會工作項目的考察札記,中英對照,每篇均有精彩圖片。循例分為自然與文化兩冊同時出版。
【電子書】卸下面具去旅行
最勇敢的旅行 不在挑戰多麼艱辛或危險的旅程 而是能夠不設防地 讓迎面而來的人、事、物 就那樣地通過你心靈 & ★最浪漫也最勇敢的旅行勵志書 & 狐狸從小就是個「重度害羞」的女生,為了掩飾這「毛病」,她在每段時期都會為自己戴上不同的面具;加上家人的過度保護,她常常懷疑自己生命的意義,也因此種下了環遊世界這個夢想。她以兩年的時間拚命接案存下七十萬元,並努力做好長途旅行的各種準備,終於成功出門,以十個月/三百零八天走過十八個國家。 & 出門前,她給自己的唯一任務是:要用真實的自己、不戴面具,完成這次旅行…… & ★看見的是全世界的心靈風景 & 多數人的旅行,或者帶著太高的期待,或者為了安全而小心翼翼,否則,也常陷於莫名的自卑或驕傲;但狐狸卻因為卸下了面具,讓心完全敞開,而得以在旅途中不斷地與自己及別人的心靈對話。途中遇到的許多人事物,也彷彿是上天派來啟發她思索一個問題或給她答案的「天使」。 & 她筆下的這次旅行因此非常不同於一般的「遊記」……她毫不華麗的敘述中,開展的是世界各地的「心靈風景」,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不管人種、宗教、文化……每個心靈的質地竟是那樣的相近。狐狸並總結整個旅行:「這世界對我真是太慷慨了~」 & ★狐狸邊走邊畫 & 一個害羞的旅人,該如何與全世界對話? & 狐狸有著非常敏銳的觀察力,尤其對於人的表情與所透露出來的心思,以及各種事物的顏色與光澤;她其以藝術背景,加上靈活又自然的文字表達能力,使其作品有如圖文小說般可口易讀,是新一代少見能寫能畫的創作者。 & 她沿途除了用畫記錄下來旅行的點滴,也用畫來跟自己與他人互動。回國後她將其中十幅以壓克力重繪,均收錄於本書中。
【電子書】歐美漫遊錄
她一個人俯觀巴黎嘉年華會的昇平景象、一個人倉皇受困於暴動中的維也納、一個人在羅馬時被輕浮的美國男子搭訕、一個人像個粉絲般蹓躂好萊塢看明星們的宅墅、一個人遇上了文化衝擊事件而開懷大笑⋯⋯。九十年前中國單身女子的自助旅行會有什麼遭遇?呂碧城被譽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她辦過女校、當過袁世凱的秘書。由於早年投資有道,為呂碧城累積了不少財富,得以支持她過著自由、安逸的生活。1926~33年間,呂碧城飄洋過海,足跡遍及美、英、法、德、義、奧、瑞士。她把所見所聞、風土人情寫成〈鴻雪因緣〉,連載於京滬的報章雜誌,後結集成書《歐美漫遊錄》。作為「國人之嚮導」,呂碧城的遊記提供了不少實際的旅行資訊,如訂票、海關、行李、銀行、旅館、小費等等,均以自身經驗為例說明:在倫敦吃日本火鍋,一盤十片薄薄的豆腐要多少錢?柏林的華人餐館在哪裡?紐約電車上吐痰一口罰金是多少?從威尼斯到維也納乘飛機會比坐火車的時間快多少?還羅列必到的名勝古蹟,其景點與歷史背景。《歐美漫遊錄》無異於1920年代的旅遊指南,分享了一個女子的獨遊心得。在這個「狂囂的年代」,有聲電影誕生了,女性剪鮑伯頭、開車抽菸,呂碧城的遊記也捕捉了這時代的絢爛:寶光璀璨的紅磨坊、舉國若狂的巴黎女皇選舉、巨星宅墅薈萃的好萊塢比佛利山、不啻皇居的郵輪奧林匹克號、英國「少女選舉權」剛通過⋯⋯。那時沒有寂寞星球、沒有Google Map,也還沒有數位相機。呂碧城,這位民初才女走出閨閣,一只皮箱隻身重洋,走走停停隨心所欲,漫遊於異域與心靈之間。
【電子書】慎吾君,鐵塔不見了!!
乃一部書寫巴黎人與事、旅遊景點、生活境況、學習法文甘苦談等小品結集,作者在花都遊學兩年,透過其敏銳的觀察力,美景處處、人情世故,信手拈來都是文章,筆調洗鍊、語帶詼諧,搭配隨興的攝影,版面設計低調浪漫,造就愉悅的閱讀巴黎經驗,品味字裡行間饒富深意。誠如作者所敘,當初辭掉百萬年薪優差,毅然飛往巴黎,體驗一種介於窮學生與庶民的生活,開放心智呼吸巴黎的氣息......;然而巴黎亦非「天堂」所在--「搭地鐵得當心車廂裡有扒手、各式各樣江湖走唱『藝人』充斥其中,地鐵站裡有『曝露狂』,街道上有搶匪、地面上有狗屎、街角暗處還有遊民打地舖……,大概就與其他大都會沒甚麼兩樣,饒是如此,巴黎還是個氣質特殊的城市,讓人不斷用『如夢似幻』、『疑幻似真』等關鍵字形容」--箇中情景如何,且聽作者娓娓道來。本書特色並非一般旅遊手冊,提供比刻板資料更深入的人文觀察現象、異域生活體驗、語文學習、有趣的見聞錄等,洋溢法蘭西風情的旅遊文學著作,圖文並茂全彩印刷。
【電子書】沒有門牌號碼的國度
寮國的生活步調寧靜而悠閒。有趣的是--寮國的永珍竟是一個沒有門牌號碼的城市!如果要找人?只能告訴你住哪個村落,到了當地再問人!這就是寮國可愛的地方。 《寂寞星球》一書裡這樣形容寮國人:「就算寮國的東昆島整個順流而下被水沖走,寮國人也不會從吊床上下來的。」可見寮國人生活之悠閒與愜意。在寮國旅行就彷彿是把自己放進一部電影的慢鏡頭當中,破舊的交通車似乎永遠也開不到目的地,車窗外仍是一派安靜的村莊、殘破的佛塔和渾濁的河水,猶如偷閒午睡時浮現的「慢妙」夢境。然而,當地人如陽光般的笑容和透徹的眼神又不免會把你從幻覺中拉出來,令你感到真實得不能再真實的生活震撼。在這樣的國度,沒有因貧窮而滋生出的欲望,沒有人會喋喋不休的兜售商品,沒有人因為拍照就伸手要錢……,他們對待外地人的方式像對待一屏山、一條虹,不取不求,有海的深邃透明,包容踏上這塊土地的所有人。這樣的地方、這樣的人,崩潰了作者殘破又脆弱的靈魂,她揭掉身上所有物化的東西,開始緩慢地呼吸,吸兩秒,吐兩秒,不經意地重新看待自己……本書特色★ 一本旅遊印象散文集,可一窺作者當時心境並慢遊在一個人旅行的私密旅程★ 一本看似詼諧、卻可觸動人心的深度旅遊書寫
【電子書】迷路原為看花開
李偉文:「這是我最想寫的一本書!」年輕時,不能體會蘇東坡為何會寫出「多情應笑我」這樣不明不白的句子,如今大概能懂得,呵──是啊,多情應笑我,笑我青春轉老,笑我歌哭無常!是以,歌哭無常,在最繁盛時落淚,在最痛苦時微笑!------------------------------------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作者經過歲月洗禮後的種種人生感懷;第二部分是透過作者的心靈之眼,用不同視角帶讀者看這美麗的大地,處處充滿關愛與深切的期盼;第三部分則為作者關懷議題的暢論,但不說理、不說教,散發出濃郁的人文氣息。並輔以作者親拍的照片,以圖佐文,更讓人神往。
【電子書】留味行:她的流亡是我的流浪,以及奶奶的十一道菜
精緻書盒,收藏雙層感動: 一書《留味行:她的流亡是我的流浪》+ 一冊特別編集《留味行:奶奶的十一道菜》=橫跨70年的台、滬、越、黔、川流浪紀行+ 11則真情溫暖食譜故事 紀錄片導演瞿筱葳坐在雲門流浪者計畫的面試會議室裡,她想要去走一趟奶奶生前逃難的路線,林懷民老師對她說:「如果妳去,妳就放空,什麼都不要想。」但她心想真荒謬,「一個充滿思念的人,如何什麼都不想?」但她明白這個叮囑雖然矛盾卻是溫柔的。有一天早晨瞿筱葳醒來,有一個清楚的念頭進入腦袋:「該去走一趟奶奶逃難時走過的路」。念頭很清晰,就是以一句話的形式出現在早晨的夢霧中。前人已上路,我也該上路,無論那路途是什麼,就去走老人走過的路吧!想要離開這裡,去遠方,沒那麼多理由。你得去走一趟。去找答案,去問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或者,其實是去找到正確的提問,叩問自己心中真正的思念。但只有一張地圖和一本口述歷史,就要上路了嗎?死亡帶走記憶,這還不止,連吃了三十餘年的熟悉味道也一起帶走了……一九三九年,瞿筱葳的奶奶徐留雲只是個21歲的上海姑娘,未婚夫已撤退到重慶,此時上海已經危在旦夕,因此她與另一個女孩飄洋過海、渡船搭車,從越南經雲南到四川找未婚夫……七十幾年後,瞿筱葳想要將祖母當年逃難的路線,重新走一遍,重新嚐一遍祖母的家鄉菜,那或許是每年自己生日時,奶奶必定要做的雪菜肉絲煨麵,也或許是家常的醃黃瓜。出發前,瞿筱葳是紀錄片導演,出發時,她知道即將要進入另一場大規模的剪接後製期:這是關於奶奶的故事、家族的來歷、以及對逝者的追尋。這場剪接的素材不是影帶、檔案,卻是記憶、歷史與味道。於是她告訴自己,上路去吧,去找到更多故事放進腦中的剪接軟體,期待自己有一天有能力表達出這份情感。
【電子書】我在幸福之地‧不丹
走過藏傳生命路,尋找普世幸福力 台北國際花博不丹館、2011台北國際書展不丹主題國 幕後推手 關於不丹的首部完整力作 「喜馬拉雅山下的香格里拉」──不丹,是個以農立國、森林覆蓋率亞洲第一(達72%)、全國26%的土地為國家公園的國家,面積相當於1.3個台灣,人口卻只有70萬,國民所得只有台灣1/20,土地貧瘠、環境惡劣,卻有97%的人說:「我很滿足。」他們不以經濟發展為優先,為全球第一個以快樂立國的國家;是精神和文化的富國,99%留學生學成後選擇回母國…… 作者身為一個學佛人,又做為一個出版的發行者,走過許多不同的國度、地域風貌,中國西藏等藏區、印度、錫金、尼泊爾,最後她駐足在這個美麗的國家——不丹。她對佛法的熱切渴求,對蓮花生大士的深切信仰,以及對生命真善美的不棄捨熱愛,讓她從2000年與不丹第一次相會,就結下後續不可思議的因緣…… 作者多次到不丹,與國王和平民百姓為友,體會他們的生活哲學,也看見了不丹國王是如何至誠地推動不丹的美好,更從中歷練自己,體會生命最純淨的洗禮。 她發現不丹,在物質的世界裡,深藏著人類生命的每個歷程;在傳統的背後,則還有無窮人文的內涵。這是不丹人民之所以感到幸福快樂的關鍵! 本書為台灣少有完整介紹不丹的著作,搭配圖文並茂的方式來呈現。希望看了本書,每個人都能從「心」獲致幸福。本書特色 西藏、尼泊爾和不丹是雪域藏傳佛教三大聖地,其中以不丹最不為人所知,堪稱最後一塊淨土、「最後的香格里拉」。由於作者深闇藏傳佛教,又堪稱最瞭解也是最親近不丹的女性,所以本書為台灣少有完整介紹不丹的著作,搭配圖文並茂的方式來呈現。
【電子書】一座山的勇氣
我沒有死在聖母峰上,撿回了一條命,我是幸運的;我的手指還殘留著一小節拇指,可以做些簡單的事,我是幸運的;雖然我失去了腳趾,但我仍然能走路,我是幸運的。山,讓我的人生充滿遺憾,也讓我的人生充滿燦爛!──高銘和8400公尺的高山、零下60℃的嚴寒氣候、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世界。1996年春天,在成功登上聖母峰頂、站上世界之巔後,高銘和遇上了聖母峰攀登史上最嚴重的世紀山難。那場山難奪走了8位國際登山好手的生命,但他憑著堅強的意志力,熬過徹夜的風雪,奇蹟似的成了從死神手中逃脫的幸運兒。鼻子、手指、腳趾壞死切除,15次大小手術,失去健康與理想的日子。獲救後的高銘和遭受到嚴重的凍傷,必須切除所有壞死的部位,醫生為他剜下額頭的肉填補鼻子、將雙手縫在肚子以生長新肉,痛楚不堪的手術救治了他,卻也讓他失去了生活的能力,甚至是攀登下一座山的權利。為了再度回到高山懷抱,人生再大的極限都可以超越!高銘和沒有自暴自棄,他花了一年時間努力復健,從最基本的刷牙洗臉學起,到寫字拿相機,只為了完成他多年來的心願──中國百岳的拍攝計劃。終於,他在1998年重返聖母峰,更多次前往新疆、西藏的高山勘察,因為對他而言,山是支持他向前走的最大動力!高銘和樂於與人分享自己的經歷,演講足跡更遍及台灣、東南亞,不但得到了無數的迴響,也激勵了每一個人的心!
【電子書】我的自然調色盤
為植物畫像一直是作者林麗琪的生活重心,透過一幅幅精美的植物畫,以及一篇篇淡雅的生活隨筆,分享的是作者獨特的自然觀點和生活美學。自然調色盤調和了心靈和大自然,處處流露出生活的真滋味。以第一次探索的眼光來欣賞這座充滿熱情、蘊藏著驚豔與表情豐富的境地,隨身帶著速寫本散步,記錄了樹林下落葉堆冒出的新芽、山徑旁樹木上美麗的斑點或是纏繞樹幹的爬藤、鮮美的果實,觀察自然的動靜,學習樹林裡奇妙的事物,並寫下自己的心情。坐在臨窗充滿自然光的畫桌前,一邊畫圖還可以觀賞陽台上種植的花草,以水彩筆沾染顏料塗抹,將喜愛的景象一點一滴描繪在畫紙上,隨著自然更迭的腳步來作畫,就像品嚐當季的新鮮食物般美好;描寫自然,讓生活變得真實而滿足。如果畫畫途中遇上疑問時,只須走進山林,回到畫面的現場尋求解答,豐富的自然生態賦予繪畫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