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本書為台東大學兒研所於2005年舉辦之文學獎得獎作品。共有八篇。 八篇得獎作品中,只有〈福爾摩沙惡靈王〉具有魔幻筆法,〈冒牌爸爸〉有科幻色彩,其他六篇的主角都是生活在你我周遭的凡人。以寫實為主,敘述現實社會中家庭角色的互動、社會的變遷,尤其著重「情」字的刻畫。 親情與友情一向是少年小說作品的絕佳題材。青少年生活在現實社會,必須與家中的親人、學校的朋友互動頻繁。作家觀察細膩入微,剪裁了這些互動的片段,進而蘊釀出感人的故事。〈夏天〉的父子、母子和兄弟之情,〈拼圖〉裡的父女與姊妹之情,〈隱形人〉的兄妹情,均以正面角度去描繪,使讀者感受到生命的熱度。〈角落?角落〉裡的母子雖以負面角度刻畫,但故事結尾處依然給人帶來一絲希望。即使是〈冒牌爸爸〉中的冒牌爸爸生化人與主角的互動,呈現的還是人性的光明面。〈我們〉展現了孩子的孤獨與掙扎,並間接暴露成人世界的虛偽與惡毒。 〈福爾摩沙惡靈王〉的魔幻筆法表面上降低了對「情」字的深層著墨,但這篇歷史幻想作品關懷的是對台灣歷史地理的回顧與檢討。
魚藤號列車長
2004年12月20日李潼走後,這本厚厚一疊書稿很整齊擺在書桌明顯地方,這是一本不一樣的書,是為了回報朋友對他的情誼,為了向讀者說告別的機會,他把自己跟朋友寫入書中。 啟動後出發的魚藤號列車會發生什麼事情呢?病魔折騰李潼他不得不停筆了,心裡一直喃喃唸著:我要把它寫完……。 《魚藤號列車長》會有什麼意外的結局,它的未完成會給讀者更大想像力的空間,或一些悵惘,或一場探索謎底的接力賽……,就像一千零一夜,故事永遠不停地說下去……。生命的傷口誰來醫治 在《魚藤號列車》裡,李潼選擇了多組的家庭故事,平行、交叉或糾結,誰都是主角,誰也都是配角。這樣的書寫方式,不就是後現代作品的「拼貼、錯置與去中心化」的表現嗎?是否也同時暴露了現代社會緊張焦慮的症候群?--許建崑 ( 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 諦視生命迴旋的歷程 有人說:生命如花籃、生命如樂章,而人生如夢如幻。縱然是花籃,也是百花爭?的花籃,是樂章也是旋律悠揚,如浪如濤的樂章。如果是夢是幻,也是多采多姿、甘甜苦辣俱呈的夢幻。
少年八家將
忠義堂八家將女團員和即將出國當小留學生的醫師家嬌嬌女,如何了解彼此生活的歡快與困局,如何互通有無地為彼此排難解紛?〈少年八家將〉以生猛的草地味文字,呈現兩款生命意境的交融。雖然小說語言還可更精鍊雅致些,文本氣質或許更好,但它層次分明的結構,貫串連通的文氣,讓我們不忍再去挑剔它。〈少年八家將〉安排勇猛的忠義堂堂主和疲累斯文的醫師兩家人去露營談心,並以網路和傳播媒體一併解決八家將被拆團的困境,這場露營,安排得神妙而有意境。〈少年八家將〉的收尾,可以不讓人感到急忙匆促嗎活氣淋漓的作者更要提防中氣不足,更需要預留些「抽屜時間」。我們對生猛的少年八家將武打場面,出陣時的威風實況,很想見識一下,感受一些可能的張力鋪排,不知道作者為什麼輕易就閃人?
有老鼠牌鉛筆嗎?
夏剛的故事 《有老鼠牌鉛筆嗎?》是一個非常好玩的故事;故事一開始,作家就設下一個大大的懸念:那位兜售「貓牌橡皮」神祕兮兮的老兄究竟躲在哪裡?為了找到這個人,主角夏剛先後遇上了老邱、小笑眼、拍電視劇的大鬍子……作家一路賣著關子,讓讀者跟著夏剛一起猜來猜去,鬧出許多笑話。大故事裡套著若干小故事,環環相扣,曲折離奇,再加上作家在敘述過程中,不時地抖出幾個詼諧的「包袱」,真讓讀者一讀起來就放不下。 今天的孩子們,物質生活水平都沒的可說,更不乏嬌生慣養的,而他們精神的成長又如何呢?儘管作者用了調侃的口吻、誇張的筆講述了一個異想天開的故事,但在講故事的同時,也表達著自己對少年人成長的看法。特別是相對於「新夏剛」的傲慢與自戀、禿禿的驕嬌二氣、夏剛的老爸給他安排的「走出去經風雨見世面」,即使在進入二千年的今天,對讀者也不無啟迪。
獨狼
獨狼 這是一個動物的世界,也是一個充滿靈性的世界。在這本書中,作家敘述了許多動物傳奇故事,故事的主角們差不多都擁有擬人化的性格,例如那勇敢耿直的青角,那優雅高貴的天鵝,那陰險毒辣的老蛇,那孤傲的蒼鷹,那隻獨來獨往的狼……優秀的小說,不論是講人的故事還是講動物的故事,都一樣能使讀者獲得精神的昇華。 動物小說先天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傳奇性,具有獨特的、野性的、神秘的美質,很能滿足少年讀者的閱讀期待。比之於成人,孩子們似乎與「動物世界」靠的近些,因為孩子們的生命狀態也是那樣的生動簡潔。較之於其他小說,動物小說更直接有力的指向生命存在的奧妙、瑰麗和神秘,指向生命運動的熾熱和鮮活。
再見天人菊
堅真的友情 本書記述著兩位朋友的久別重逢,如此不易,七名國中時代的同學,和老師相約在二十年後的相聚,所增加的變化? 但做為一個凡書俗子,一個有愛有怨的性情中人,他對友誼的麗日和風或黯月驟雨也不挑斥,甚至將友誼的波瀾起伏當做是一種享受,相對於淡如水,它的高潮迭起,顥然有勁得多。七位少年,七種不同的個性:激動、穩重、蠻橫、羞怯、自信、自卑、善體人意,他們共度的少年時光,所有最當真的誤解、最激烈的衝突、最無求的關切、最出人意表的轉變及最無私的寬諒,但友誼的摩擦,有時也會擦出智慧之光,摩出怡人的溫熱。 二十年後重逢的種種變化裡,除了堅貞的友誼引人向前,七個人究竟會變成什麼樣的好奇,也是催人赴約的一大動力,作者深刻的描述七人在二十年後重逢的情感與在澎湖的種種。 得獎簡介 ◎一九八六年 洪建全兒童文學獎首作品 ◎一九八九年 第一屆楊喚兒童文學獎作品
草房子(下)
草房子 這是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軒記長篇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之後,又一部精采力作。1998年 2 月在大陸面世以來 已經創下五萬冊以上的暢銷紀錄,並已經進行電影及電視連續劇的拍攝。影響力不可忽視。 作品寫的是小男孩「桑桑」在六年小學生活中的「人」與「事」,讀者在「年華似水」的流動場景中,感受到人性中最高貴動人的情操與悲憫情懷。這一個個黑字組成的文字方塊,充滿了精緻的想像與美感,加上少年文學作品中特有的幽默智慧,實在值得一讀。 書中所寫的桑桑和許多令人難忘的孩子,幾乎都是具有高貴情操的孩子。在無數衝突的後面,我們仍然感受到熠熠生輝的人生光明面。所有人物都鮮活的在你面前哭過、笑過、愛過,同時也錯過。
草房子(上)
草房子 這是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軒記長篇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之後,又一部精采力作。1998年 2 月在大陸面世以來 已經創下五萬冊以上的暢銷紀錄,並已經進行電影及電視連續劇的拍攝。影響力不可忽視。 作品寫的是小男孩「桑桑」在六年小學生活中的「人」與「事」,讀者在「年華似水」的流動場景中,感受到人性中最高貴動人的情操與悲憫情懷。這一個個黑字組成的文字方塊,充滿了精緻的想像與美感,加上少年文學作品中特有的幽默智慧,實在值得一讀。 書中所寫的桑桑和許多令人難忘的孩子,幾乎都是具有高貴情操的孩子。在無數衝突的後面,我們仍然感受到熠熠生輝的人生光明面。所有人物都鮮活的在你面前哭過、笑過、愛過,同時也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