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幫泰山決戰象牙谷(上.中.下)套書
《劉興欽漫畫精選集》本週上市,共分成四個系列,蒐錄劉興欽長銷不輟的二十八種漫畫,將分三個月陸續出版,讀者熟知的《阿三哥大嬸婆遊台灣》、《小聰明》、《發明大師》、《機器人》等系列,都將以嶄新的編排、精美的印刷重現江湖。在日本漫畫大量侵台的今天,劉興欽漫畫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且是許多父母的最愛,主要是這些父母在童年時都曾看過劉興詼諧有趣的漫畫,認為劉興欽的漫畫不會汙染孩子的心靈。推薦給您!
花間的細訴-宋詞說(地鐵版)(全)
「宋詞」跨過唐詩的領域,不僅劃出了文字的優雅格局,更發揮了語調的音樂潛能。 蔡志忠的漫畫經典,出了許許多多的「說」,其中大多是闡述人生行事處世的哲理,而真正的軟性文學,只有「唐詩三百首」、以及「宋詞說」。蔡志忠老師處理詩詞的手法格外自由,不同於諸「說」的風貌。適合欣賞、也適合想像。
千古的絕唱唐詩三百首(地鐵版)(全)
致力於發揚古典文學的蔡志忠先生繼《老子》、《莊子》……等思想大作改編漫畫版之後,特別精選古今現存的唐詩選本中,最膾炙人口的蘅塘退士編成的《唐詩三百首》,分別賦予它們新的生命--用漫畫來寫景、紓情,幫助現代讀者體會古詩的美妙之處。
漫畫四書中庸、大學(地鐵版)
《大學》與《中庸》是中國最精微而實際的人生哲學。所謂《大學》,就是博大的學問;《中庸》,就是用中的常道。南宋朱熹將這兩篇從小戴禮記抽出,並加以注釋。自此以後,四書不僅成為取士的圭臬,更成為人們修身進學的必讀之書了。
智慧的哲學(地鐵版)(全)
本書收錄神曲、荷馬史詩、新約、舊約、甚至是回教的可蘭經、印度的奧義書等等,不過這些也只是名字。唯有在領悟、反覆咀嚼之後,才能將其中的智慧之水汲取出來。雖不是哲人,卻擁有哲人的快樂。因為了解自己,是最高的智慧。
初戀MALISA 11完
(完結篇)愛情誠可貴,外表價更高,若為金錢故,兩者皆可拋。這是敗金女郎葉婷的人生座右銘,又窮又拙的志雄卻決心以一顆熾熱的心來打動葉婷的芳心。志雄拼了命不記一切代價的付出,其背後的真相是?在愛情與金錢之間,葉婷又將如何抉擇?
六朝怪談(地鐵版)(全)
中國文學史上所謂的「六朝」,係指魏晉以降迄於隋末。這段時期無論是詩歌、辭賦、小說、文學批評等,都有不錯的發展。尤其小說中「志性」類,至今仍為後人所津津樂道,廣為流傳。
初戀 MALISA 10
荔珊和士賢是青梅竹馬長大的歡喜冤家,在一次錢仙占卜中,士賢知道了他命運的另一半。某日學校轉來一位美少女,少女的名字和錢仙所指示的不謀而合。是真的還是巧合,既然是注定的另一半,那為何在士賢的心裡又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空虛感。荔珊和士賢的關係又會有何改變呢?
初戀 MALISA 4
陳弘在幼稚園的時候,園內有個見義勇為路見不平必定拔刀相助的小女生,當陳弘被其他小朋友欺負時,這位叫李欣媛的女生一定會現身救他。過了好幾年之後,陳弘也上大學但他對小時候如同女俠一般的李欣媛念念不忘。一日陳弘在等公車時看見一名流浪漢正在非禮一個女生,就在他正要制止時,一個短髮的女生突然出現,一把將流浪漢推開。難道她就是!?
漫畫史記(地鐵版)(全)
本書摘取了《史記》列傳中被稱為「戰國四大公子」的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作為題材,把戰國時代四大公子的行徑用漫畫形式一一勾勒,簡潔清晰,讓兩千年後的我們,也能清楚地看兩千年前鮮活的人事變化。「史記」是太史公司馬遷忍辱完成的史學鉅構,更是一部精美的文學作品,因此,不論在中國史學史或中國文學史上,「史記」都具有里程碑的重要地位。「史記」原書卷帙浩繁,又用古文撰寫,在現代繁忙的工商社會裡、除非是專業科系學子或是有心人士,一般人實已無暇作深入的閱讀或了解,我們期待藉由這本百餘真的漫畫書,能吸引或多或少的人,分出一些寶貴時間去翻閱原著,體受中國古代歷史巨流的變遷與特色,則這本漫畫書的出版,便或多或少盡一份功德了。
水滸傳(地鐵版)
《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語體文的長篇章回小說,故事形成經過了長時間的孕育,宋史之中即已記載了大盜宋江等人的事蹟,之後流傳愈廣,元代時以水滸人物編寫為雜劇的作品很多,到了明代,有人將零星的故事集輯成章回小說,傳頌鄉里,一百零八條好漢終於成為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英雄傳奇。明末怪傑金聖嘆早在 17 世紀就大膽宣言,水滸與史記、國策有相等的文學價值,說施耐庵同莊周、屈原、司馬遷、杜甫、董解元在文學史中佔有相等的地位,他說:「天下之文章無有出水滸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無有出施耐庸先生右者!」透過蔡志忠的詮釋,在綿密的布局之中,輕鬆地突破章回小說故事接力的限制,幽默笑嘲地勾勒出人類在社會脈動裏掙扎的情形,顯現出更恢宏的人生氣度。誰說「男不看水滸」?
學習的哲學(地鐵版)(全)
讀書不一定要在學校讀;閱讀不要囿於課本;一如李白所說的:「大塊假我以文章。」學習,有時候也應該閱讀山、閱讀海、閱讀閒情、閱讀寂寞,別讓考試,弄壞了胃口,且看各個賢哲名人怎麼說,換個心情,好好欣賞,細細品味。
童年的哲學(地鐵版)(全)
童年的時光是人生的最初,也是最寶貴的時光。上天說:「我賜給孩子們三件寶物:清澈的眼神、無邪的心靈、純真的笑顏。」雖然這種種的美好像時光的消逝般漸漸從我們手中溜去,但是藉由蔡志忠圖文選繪,不啻是重溫童年的點點滴滴。
孫子(地鐵版)(全)
春秋時期吳國孫武者,後世人尊為孫子,不但是出類拔萃的軍事人才,而且是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兵學大師,他建立了中國軍人的武德,也塑造了中國軍人的典型 約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時代,南方的吳國出現了一位孫子,他不但是出類拔萃的軍事天才,而且是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兵學大師。司馬遷的「史記」和趙曄的「吳越春秋」是記載孫子事蹟較為詳細的兩部書;除此之外,漢代以前的古書關於孫子的記載極少,「荀子」議兵篇、「韓非子」五蠹篇、「國語」魏語,都曾提到孫子善用兵,其它有關家世、出身等,一概沒說,因此孫子的身世實在是一個撲朔迷離的疑案,歷代對於孫子都有不同說法和看法。 中國自軒轅黃帝開國,到春秋時代,二千餘年間,經歷無數次的戰爭,在不斷同化兼併的過程中,民族戰爭的經驗已非常豐富,孫子即融合這些戰爭經驗,完成其十三篇兵法,這是中國第一部最完整、最系統化的軍事思想著作,對於戰爭原理原則的闡述,綱舉而目張,曲盡而精微,自宋代以後,尊奉為武經,與儒學並稱,同為立國之文武兩翼。雖然孫子的生平家世資料留下的太少,但是孫子的十三篇兵法,都是中國軍事思想的結晶;他的一生也正如他的兵法一樣:「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讀其兵法如見其人,我們只有從孫子的十三篇兵法中去認識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