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臺灣鐵道旅館(1908-1945)特展專書
國立臺灣博物館2020年於北門館(鐵道部園區)策辦此特展,本書為彙整展示圖文並加邀學者撰文所編成。鐵道旅館為日本時代臺灣最高級的旅館,位於今臺北車站前新光大樓街廓,設施完全西化,成為殖民者展示國力之處,亦是回顧臺灣現代化歷史進程的重要入口。
【電子書】博物臺灣(中文版)
本書為國立臺灣博物館常設展「博物臺灣」導覽手冊,展示內容呈現出本館百年來所累積的典藏精華,儘可能有機地且創意地結合臺博館人類學、地學、動物學,與植物學四大典藏主題,強調人文類學科與自然類學科的跨學門對話觀點,希望藉此帶給觀眾一個關於「臺灣是什麼」的新觀點。
【電子書】明代心學的文獻與詮釋
書包括兩個主題,前四章是對陽明學派初起時的一些觀察。陽明心學在明代中期出現的意義,是在功名、詩文、程朱理學籠罩之中,高唱身心性命之學,為浮華而形式化的學術環境注入一股清流。然而在陽明所來往的程朱理學家之中,為己之學已是共同的方向,陽明只是走的更遠而已。徐愛有經世之志,董澐以詩為生涯,錢緒山則從事朱子學,皆在身心性命的關懷下成為陽明弟子。王龍溪早慧脫俗,直承陽明之學而發展其精髓。後六章是關於蕺山學派的,近年蕺山學派研究的重點包括蕺山身後解釋權之爭,與明清學術轉型等問題。一般認為黃梨洲較得蕺山真意,但多數弟子則傾向朱子學,並影響到蕺山嗣子劉汋對蕺山著作的編輯與刪改。本書認為劉汋從工夫論的立場理解蕺山,對蕺山著作的整理足以作為客觀研究的依據。對蕺山思想的詮釋,本書本於牟宗三先生「以心著性」說,並略有修正。梨洲融鑄與簡化蕺山思想,而展開經史學術的創造,思想上的貢獻是發展格物說。惲日初同時受到高景逸與劉蕺山影響,其格物思想的背景是節義與藝術。
【電子書】臺灣大事年表(2015-2019)
本館職司臺灣文獻之採集、整理與編纂,為讓國人簡明瞭解臺灣的發展歷史,在民國101年2月啟動「《臺灣大事年表》編纂計畫」,請館內同仁,就其研究專長,從荷西時期及以前、明鄭、清領、日治及戰後(至103年止)。距上次出版後又經過5年,故仍囑館內同仁,就近年時事進行彙整,,撰寫104-108年所發生的事件,擇選紀事約230條、3萬2千字,且將仍在進行中的事件列入,做為歷史見證。
【電子書】認同的代價與力量:戒嚴時期台獨四大案件探微
本書是筆者十幾年來研究台獨運動與白色恐怖政治案件的成果。緒論首先檢視戰後台灣的戒嚴體制並對台獨政治案件做了分類,挑出較具代表性、較有影響力的四大案件,包括蘇東啟案(1961)、彭明敏師生案(1964)、泰源監獄案(1970)、美麗島/高雄事件案(1979),其中第一、第三案係企圖武裝革命,第二案係台獨理論建構/思想言論「叛亂」,第四案係以群眾運動挑戰黨國體制,「犧牲換來覺醒」,開啟1980年代大鳴大放且預示黨禁突破之期不遠。不同的反抗方式反映事件主角的條件,也與國民黨政府治理台灣的模式、乃至國際處境有關。從而,本書兼具人權史(政治案件研究)與政治發展史(台灣民族主義研究)的性質。
【電子書】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24):總統府檔案
《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24)》,係承23冊之後,單列一章:各界的意見與處置,就二二八事件前後總統府(國民政府)所產生的檔案文件之彙集,蒐錄內容主要是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一些團體如臺灣政治建設協會、廈門臺灣同鄉會、臺灣二二八慘案聯合會、旅京滬臺灣各有關團體,或是個人,如黃朝琴、西康省參議會議長胡恭先、臺灣高等法院首席檢察官王建今等,向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呈報事件發生緣由、因應辦法及收拾民心意見;又收有監察院監察使楊亮功、何漢文來臺進行調查並建議善後事宜文件以及事後臺灣省黨部如何對涉案士紳的保釋及提出如何安輯臺民意見書等;另外也含括對省制、專賣等統制機構的撤廢問題、警政與黨務工作的改進與推展等各類文件。
【電子書】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23):總統府檔案
《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23)》,係有關二二八事件前後總統府(國民政府)所產生的檔案文件之彙集,蒐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行政院、國防部等單位與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之間有關該事件的文電往來、軍方在臺的軍事行動與情報單位蒐集情資呈報蔣中正的各類文件。本書共分四章,分別為:事件前臺灣的政經狀況、政府的行政處置、軍隊在臺的軍事行動與情報蒐集。舉凡戰後臺灣政情與經濟社會之不安、中央對事件後之處理方案、宣慰與改組省政府等措施、二十一師所部旅團抵臺後的動向、國民政府參軍處軍務局、憲兵司令部、中統局與保密局等單位之情報活動皆可於本書中窺知一、二。
【電子書】沿著山的光影
這是一部充滿濃厚文化地理學的文學書寫,郭漢辰聚焦在185線的山下景象-那些以大武聖山為信仰、神話與生活的核心,所形成的聚落歷史與景致。他以身體中的通感,包括眼、耳、鼻、舌和觸覺,敏銳地從表象的風景深入探索排灣和魯凱的社群、文化、歷史、藝術與人物,使這部文本不僅是優秀的地方誌,也是文化詮釋的創作。
【電子書】隱士哲人:陳冠學紀念文集
回顧陳冠學的一生,他遠離塵囂,回歸田園達三十餘年,從未半途離開或潦倒以終,而是隨順自然,積極且正向地完成自我。本書由知名作家周芬伶主編,集結了心岱、余昭玟、郭澤寬、陳文銓、陳文發等人的論述,為陳冠學的文學一生留下詳實周全的剖析,藉由此書讓讀者得以識得這位屏東瑰寶-現代的隱士哲人。
【電子書】相遇在風的海角
阿朗壹古道所在的海角,為中央山脈與太平洋交會之地,青山無路,煙波浩渺。歲月在此無限靜緩,而風,卻顯得過於氣盛,時而撩人衣衫,時而奪人巾冒;那因風掀動的層層波浪,年復一年,亙古推送不息的潮歌,彷彿殷勤吟誦隨人解讀的禪意。如今走在阿朗壹古道上,古道的風依然吹送舊時的氣息,人們依然只能以雙腳一步步體驗風裡的往事,一步步聆聽太平洋的呼吸,一步步閱讀驚濤裂岸之下的岩石日記,一步步驚奇於海岸生命的堅毅多姿……。
【電子書】大武山下的美麗韻腳:屏東小站巡禮
若能跟著火車閱讀這片大地的美好,肯定會發現,傳唱了八十多年的詩歌,依舊無怨無悔地在阿猴平原上多情地唱著,每當火車穿梭高屏溪,聽著下淡水溪鐵橋發生鏗鏘有勁的歡呼聲,離南國的美麗小車站越近,離家也就不遠……。這本書,是寫給永久駐守在屏東土地上的小火車站們的深情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