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阿美族貓公部落歷史研究
本書主要在探討部落領域、勢力與民族關係、氏族遷移與部落形成、國家進入與區域發展、舊俗、祭儀與宗教、文化復振的意識與行動。 貓公部落現所在行政村為豐濱鄉豐濱村,位於貓公溪與一尾匯合口南岸一處弧形河階上,是豐濱鄉人口最多而密集的一個部落。地理範圍北接望東山,南緣八里灣山,境內有丁仔漏溪與八里灣溪匯流成豐濱溪,流域範圍有貓公、八里灣、丁仔漏等部落。 貓公部落成員組成並非僅只一系,多氏族於不同時期的遷入,讓部落的呈現出包容以及多元性。
【電子書】撒奇萊雅族馬立雲(Maibul)部落歷史研究
本書《撒奇萊雅族馬立雲(Maibul)部落歷史研究》主要探討馬立雲部落自然環境、歷史發展、文化復振和建構、部落現況、部落和族群互動等,藉由文獻史料爬梳整理、田野調查與口述訪談,詳細記載馬立雲部落的歷史文化,並特別透過原住民族主體史觀、細緻的田野觀察,深入探索撒奇萊雅族人如何建立自我認同與未來發展的問題。
【電子書】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針對各地區的原住民族對二二八事件之角色與處境、事件前後原住民族動態、原住民族菁英心態轉折脈絡、相關新史料及事件前後原住民族與漢人之關係等議題,發表相關論文。內容涵蓋二二八事件中泰雅族的動態、臺灣原住民與「二七部隊」、原住民族觀點的二二八事件、卑南族精英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角色、二二八事件對原住民之影響及其應變、戰後初期國家與原住民之互動、歷史創傷中的原住民族等。藉由發表人的觀點,以及設身處地的態度,彰顯原住民族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角色及重要性,並能增進國人對原住民族歷史傷痕的理解,進而啟發更多的反省與思考。
【電子書】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80〈民國三十八年五月至七月【上】〉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係蔣氏之秘書參閱相關函電令告,及節抄蔣氏日記,以仿《春秋》以事繫日,以月繫年編撰而成。本書(第80冊)編印出版民國三十八年五月至七月十五日,內容有宋美齡函陳英美國家冀圖承認中共政權、蔣中正函復李宗仁表示無意復職、財政金融糧食會議的召開、國民黨中央非常委員會的設立、臺灣省政府幣制改革方案的公布、美國《每日鏡報》社論〈被遺棄的盟國〉譯文等。
【電子書】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74〈民國三十七年四月至五月〉
本書係蔣中正總統檔案37年2月18日至3月31日止之事略稿本。內容敘及蔣中正於戡亂時期剿共策略及在剿共戰役之努力,但因歷經8年對日抗戰,民生經濟困窘已極,國軍實力又大受損耗,導致戰局逐漸逆轉,而爭取美國援華的努力又因美方對國府諸多不滿而沒有成果,蔣中正雖面對戰後各項政治、軍事、社會等困境,仍希望按照原定時程,實施憲政,乃排除一切困難,終於使國民大會在3月間如期召開。
【電子書】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73〈民國三十七年二月【下】至三月〉
本書係蔣中正總統檔案37年2月18日至3月31日止之事略稿本。內容敘及蔣中正於戡亂時期剿共策略及在剿共戰役之努力,但因歷經8年對日抗戰,民生經濟困窘已極,國軍實力又大受損耗,導致戰局逐漸逆轉,而爭取美國援華的努力又因美方對國府諸多不滿而沒有成果,蔣中正雖面對戰後各項政治、軍事、社會等困境,仍希望按照原定時程,實施憲政,乃排除一切困難,終於使國民大會在3月間如期召開。
【電子書】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79〈民國三十八年二月至四月〉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係蔣氏之秘書參閱相關函電令告,及節抄蔣氏日記,以仿《春秋》以事繫日,以月繫年編撰而成。本書(第79冊)編印出版民國三十八年二月至四月,內容有行政院遷廣州辦公並簡化機構為八部二會,和國共和談經過、中央銀行現金轉運問題,以及台灣推行三七五減租政策法規制定等。
【電子書】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72〈民國三十七年一月至二月【上】〉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係由蔣的秘書輯錄相關函電、令告、講詞,及節抄蔣的日記、文稿,仿傳統史學編年體例,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年編撰而成蔣中正的大事長編初稿,起迄時間為民國三十六年至三十八年。 & 本書為民國三十七年一月至二月十七日間,內容有調整全國文職武職人員待遇、赴瀋陽主持軍事會議、從輕改判二二八事變份子、港警強拆九龍城民居事件、通過財政金融十項改革辦法、司徒雷登否認曾主張國共和談、完成新剿匪手本等。&
【電子書】道海老和尚訪談錄
是釋法藏、卓遵宏、林桶法、侯坤宏等人對臺中南普陀寺退居住持道海老和尚進行的口述訪問記錄。道海和尚,山西省晉城縣人,民國13年出生,13歲出家,民國38年因國共內戰避難香港,民國69年正式定居臺灣。綜觀其一生,可概括為如下三階段:一、中國大陸階段,二、香港修學階段,三、臺灣弘法階段。由本訪談錄可知他在以上三個階段的生命歷程,尤其定居臺灣以後,對於佛門戒律之弘揚,最值得稱道,而他對佛教教理與修行的體驗,在本書中也有重點式的描述。
【電子書】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本書分「文學批評」及「實地考察」兩部分,提供觀察與剖析台灣文學及文壇的新視角。本書特色面對本土思潮的竄起,南北文學的對峙,台語文學的張揚,各種文學現象的悖謬,古遠清沉潛在兩岸文壇之間,評述台灣文壇發生的重大事件,以其敏銳性提出警訊與諍言,並用書評和茶座形式,力薦台灣文學。
【電子書】阿美族的棒球:身體、文化與認同
為了深入探索阿美族棒球麗史的特殊性,本研究檢視該族在歷史上如何涉入棒球運動,並從中深入分析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歷史軌跡和文化轉型,建構阿美族在社會生活中的集體記憶和生命經驗;亦試圖探索族人如何在棒球運動中審視自己的身體,以及身體實踐與族群認同的關係。
【電子書】布農族的狩獵:歷史、空間與權力
旨在探究布農族人在臺灣的歷史脈絡中,歷經不同的統治政權,其傳統狩獵文化在劇烈的政治、經濟與文化變動中,族人的狩獵實踐、狩獵論述與族群認同歷經的轉變。從文獻資料顯示,布農族屬活動性強、移動率高,且極適應高山環境和氣候的族群,因此以布農族為主體探究臺灣員原住民族狩獵文化變遷及其意義。
【電子書】Ina 傳唱的音符:Pinaski 部落變遷中的女性(1980-1995)
藉「媽媽小姐合唱團」的組成與活動,探討1980-1995年pinaski部落的歷史動態變遷,觀其在文化傳承上的表現,剖析部落權力的重整和移轉,反省卑南族兩性角色的現代演化;另一方面則深入這38位合唱團成員的個人生命史。「Pinaski」是現今「下賓朗」部落的族稱,屬臺東卑南族八個部落之一,曾數次遷徙,而目前的位置及空間是在日劇時期完成。
【電子書】長光部落:社會文化變遷與發展
藉由對長光部落之研究,從部落遷移、社會發展、文化變遷、宗教信仰,族群關係、經濟生活及近代國家政策對原住民族的影響,探究分析阿美族歷史。研究團隊透過部落歷史的整理與描述,對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與文化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和瞭解,以期助於建立多元文化學習的環境,進而相互包容與尊重。
【電子書】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69〈民國三十六年三月至五月〉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係蔣氏之秘書參閱相關函電令告,及節抄蔣氏日記,以仿《春秋》以事繫日,以月繫年編撰而成。本書(69冊)為民國36年3月至5月間,宣示臺灣查緝私煙事件發生經過與中央處理方針;發表聲明,反對四國外長會議討論中國問題;宣布政府改組以後之施政方針;發表關於對德和會問題聲明。
【電子書】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70〈民國三十六年六月至八月〉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係蔣氏之秘書參閱相關函電令告,及節抄蔣氏日記,以仿《春秋》以事繫日,以月繫年編撰而成。 本書(第70冊)編印出版民國三十六年六月至八月,內容有國民政府處理學潮方針、新疆北塔山事件、接收旅大問題,及國共四平街會戰、魏德邁考察團來華等等。
【電子書】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71〈民國三十六年九月至十二月〉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係蔣氏之秘書參閱相關函電令告,及節抄蔣氏日記,以仿《春秋》以事繫日,以月繫年編撰而成。 本書(第71冊)編印出版民國三十六年九月至十二月,內容除了蔣氏因應國共內戰,指示戎機外,尚有省思美國對華外交政策、處理民主同盟援共問題、主持六屆四中全會及對黨團統一的感想等等。
【電子書】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68〈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至三十六年二月〉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係蔣氏之秘書參閱相關函電令告,及節抄蔣氏日記,以仿《春秋》以事繫日,以月繫年編撰而成。本書(68冊)為民國35年12月至36年2月間,頒布中華民國憲法,告全國同胞全力促成憲法實施;與馬歇爾商談對共方針及政府改組問題;宣布經濟緊急措施方案;臺灣省臺北市發生查緝私煙事件。
【電子書】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67〈民國三十五年九月至十一月〉
本書內容係蔣中正總統檔案民國35年9月至11月之事略稿本。 此時因國共戰事日形激烈,美國特使馬歇爾調停國共爭端,為急於促成停戰,卻造成國軍莫大的壓力,使國軍在東北戰事開始急轉直下。 另外,政府為了解決國共分歧,並容納各黨各派,開始籌備政治協商會議,同時準備召開國民大會,實施憲政,但這些努力,終因中共實力已大為擴充,要求商談改組政府,拒絕參加國民大會,終於造成馬歇爾調處及國共和談俱陷入僵局。 身處此種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中,蔣中正不斷苦思方策,尋求解決之道。
【電子書】航領傳世:台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印記九
十大建設之一的中船公司是1960年代末期臺灣發展大型造船工業的代表。它上承日治時期的臺灣船渠株式會社(國民政府接收後更名為臺灣造船公司),但也有所不同,多舛的命運使它成立不久就與臺灣造船公司合併,當時保留中船的名字,但幾前年更名為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台船公司)。其發展是臺灣朝向重化工業發展及造船業歷史的重要里程碑。由於2005年檔案管理局已出版一本以中船公司為主題的書籍《造船風雲88年-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因此本書的規劃儘量不再重複介紹中船公司的一般性歷史,而把內容集中在與中船建廠這件事的相關主題上。所謂相關,指的是與建廠的歷史脈絡、政策思維、該思維的後續及關聯發展等。檔案管理局典藏之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檔案,研究中船公司背景、設立沿革、產品種類、經營方向之演變,以及民營化之歷程。
【電子書】深情花蓮:2009花蓮文學獎
2009花蓮文學獎以深情花蓮做為主題,得獎作品分散文及新詩兩類共40篇文章。我們從獲獎作品中可發現得獎者對花蓮流露的摯愛之情的深刻與濃烈。
【電子書】花園城市快樂風城 :2009竹塹文學獎兒童詩得獎作品輯
本套書冊為新竹市政府辦理之「2008竹塹文學獎」得獎作品結集成冊,並加入評審委員之簡短文評,內容分為現代詩、散文、青春散文、短篇小說四類;另兒童詩類中英對照、獨立成冊,二冊一套。
【電子書】花園城市快樂風城 :2009竹塹文學獎得獎作品輯
本套書冊為新竹市政府辦理之「2009竹塹文學獎」得獎作品結集成冊,並加入評審委員之簡短文評,內容分為現代詩、散文、青春散文、短篇小說四類;另兒童詩類中英對照、獨立成冊,二冊一套。
【電子書】陌上塵勞工小說精選集
本書精選陌上塵1968年以來所創作的短篇勞工小說,陌上塵以自身實際的勞工經驗為基礎,以現實書寫的筆觸紀錄了一九七0、八0年代勞工階層面臨的經濟困境,書中收錄之各篇小說皆是目前探討戰後臺灣勞工問題的重要文本
【電子書】洪嘉謨訪談錄
洪嘉謨博士,1934年生,屏東縣東港人。自1959年進入畜產試驗所工作,至1999年屆齡退休,40年間始終堅守工作崗位,從未離開過該所,一直從事養豬產業,致力於研究與推廣「三品種雜交肉豬」,奠定臺灣肉豬的生產模式。此外,對於畜禽糞尿的處理與相關環保議題,更有獨到的研究與見解,使養豬農友得以通過嚴苛的環保要求,因此被媒體戲稱為「豬糞博士」,雖有些不雅,但卻傳神地表明其工作特質。退休後仍不離不棄,在此領域中開拓新的方向,研究動物糞尿與廚餘結合處理的技術,可以說全神貫注於其中。但是他不居功,時時不忘提醒,以上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