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記憶鏡行事:走讀二二八事件遺址
喀擦!相機的快門收合,開啟,攫取了二二八事件遺址的景色,會是一輛腳踏車不經意地經過遺址建築旁,抑或能夠回到那個時代?當我們靠近這些遺址時,我們會看見什麼,感受到什麼?又是否還能發現任何二二八事件的隻字片語呢? 抱持這樣的嘗試與信念,本書在涵蓋全臺北中南東與離島的篇章中,讓在各地出生,成長,生活的作者之眼,以及知道「每天經過的地方,也曾是二二八的發生地」後所添上的歷史濾鏡,帶著讀者慢慢將處處遺址以當代人的腳步串起,並在跨越古今時空的影像裡相融後,將各篇之間串連,拼出事件當年的樣貌。 從臺北的私菸查緝走火下,抗爭在廣播和人群流動下蔓延全臺,演變成各地的槍聲,再隨著國軍的登陸「三月作大水」,最後在清鄉中,褪成籠罩整座島的綿延陰雨──本書的章節便藉由如此借喻來重述事件發展,勾勒出二二八事件中時序與地域的擴散。重新走訪二二八事件遺址不單是在追憶歷史,更是希望與過去的創傷對話──建築或許已被時間的洪流模糊,甚至被都市的快速發展掩蓋,但每一處仍然承載著無數未曾平復的記憶與傷痕。在本書作者群的尋訪下,只願當代的臺灣人還來得及回望自身與土地故事的連結,理解歷史傷痕對今日社會的深遠影響,才能讓那些似乎遠去的過往再度浮現,提醒我們:只有正視歷史,才能走向真正的和解。
【電子書】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職員輯錄(三)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是研究戰後臺灣初期1945至1947年期間,官員任免情形的重要史料。而本輯錄係包含民政處所屬的衛生局以及相關醫療院所,諸如省立醫院、檢疫所、衛生試驗所、救濟院、療養院、戒煙所等醫療單位,其曾任職過之職員(含雇員)動態履歷資料彙編而成,組織龐大,人員眾多,從中一窺長官公署的政治體制、人員編制、法規章程及社福組織。
【電子書】濁水溪畔二二八:口述歷史訪談錄
本書範圍包括雲林縣的斗六、古坑、北港、虎尾、林內,以及南投縣的竹山。重點事件是虎尾機場被攻佔,及衍生出來的竹山青年陣亡、林內士紳出面講和(繳械)事件;以及陳篡地率領民軍退往古坑樟湖,在桶頭與整編21師相戰,及所衍生來自北港、朴子民軍在古坑梅山交界被中國兵伏擊的事件。根據檔案,整編21師自認「樟湖之戰」是台灣中部轉為安定的轉捩點,而陳篡地率領的民軍是在四月六日才被一四五旅四三四團驅散。這真是二二八的最後一戰。本書做為二二八事件的田野調查,揭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電子書】白金鹽憶:臺灣鹽業檔案故事
本書透過戰後臺灣鹽業關鍵檔案,呈現臺灣鹽業發展歷程,從傳統人工天日曬鹽進化到新式機械化、從自產到進口、再從國營到民營化,長達338年珍貴的曬鹽歷史。透過鹽民、社會脈動與時代記憶,訴說專屬於臺灣的鹽田故事。
【電子書】The Tragedy of 228:Historical Truth and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Taiwan
本書以二二八事件的歷史真相與轉型正義為主軸,涵蓋二二八事件的原因論述、國際社會在事件前後對於台灣地位的認識、縣市首長與情治單位在事件中的角色、事件中的軍事部署與鎮壓、事件對於台灣新聞媒體造成的衝擊、平反運動的歷史考察以及歷任總統對於轉型正義的作為等面向,除了導論之外,共有八章。這本專書是繼A Tragic Beginning: The Taiwan Uprising of February 28, 1947(中文版書名:《悲劇性的開端》)一書出版時隔三十年後,第二本二二八事件英文學術專書,更是第一本由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策劃、台灣本土學者戮力完成的二二八事件英文學術專書。這本書的出版將是二二八研究走向國際的新里程碑,亦有助於提高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的國際能見度,進而邁開步伐化身為二二八研究的國際重鎮。The Tragedy of 228: Historical Truth and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Taiwan, published by The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is the first academic volume on the 228 Incident published in English in over three decades, since the 1991 publication of A Tragic Beginning: The Taiwan Uprising of February 28, 1947. The book explores eight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228 Incident in its main chapters: “What Caused the Incident: A Comparison of Government and Citizen Accounts from 1947, ”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Legal Status of Taiwan during and after the Incident, ” “Military Deployment and Suppression during the Incident, ” “Taiwan's News Media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Incident, ” “The Roles of Local Government Heads during the Incident, ” “The Roles of Intelligence Agencies during the Incident, ” “Historical Explorations of the Campaign to Redress Injustices of the Incident (1987-1997), ” and “Presidential Attitudes towards the Movement for Transitional Justice (1988-2019).”Through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book, the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sets a new milestone in the study of 228 Incident, by pursuing the principles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through academic inquiry. In addition, the book make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y in the field of Modern Taiwanese History.
【電子書】臺灣省主席年譜:邱創煥
本書譜主邱創煥先生,為臺灣典型之常任文官,通過國家考試進入公務體系,一路兢兢業業,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曾代理行政院院長,位居人臣之極。在其省主席任內,適逢解嚴之後,面對勞工運動、農民運動,以及環境汙染、天然災害和工安意外等挑戰,仍秉持積極處理原則,力求革新與和諧。邱主席因其屢任要職,默默戮力從公,普遍被認為是一位平凡樸實的政府官員。在公務生涯中,開辦農民保險、殘障特考;制訂選舉罷免法、勞動基準法、殘障福利法;成立營建署、中央選舉委員會等,是人民有感的政績。
【電子書】食光.時光:臺灣飲食檔案故事
本書透過精選近百件關鍵檔案,娓娓道來臺灣飲食文化的發展進程,從戰後的糧食增產、美援物資、餐飲政策,及民間酒樓、攤商、料理節目與外來飲食等變遷,呈現1945年至2000年臺灣飲食文化與國家政策之間的關係。
【電子書】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
本書討論五四運動、五四新文化運動對中國各宗教教派的衝擊與影響,以及各宗教教派對於五四的看法與回應。全書除導論外,共有18章,分別討論佛教、道教、孔教、民間教派、天主教、基督教、中國伊斯蘭教的情形,以及知識分子的宗教觀。
【電子書】中國農村的副業、市場與共產革命,1900-1965
副業與市場活動的收入,在中國農家生計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是,對於政府來說,如何管理零散的農村副業與市場活動,卻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本書將探討從清末至1960年代,特別是在共產黨政權下,中國政府管理農村副業與市場時所採取的政策,以及面臨的困境。For peasants living in rural China, income from side businesses and marketplace activitie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ir livelihoods. However, from the government’s perspective, regulating side businesses and markets in rural areas presented a great challenge. This book explores state policies towards rural side businesses and market activities from the late imperial era until the 1960s in China, and especially under the Communist regime, focusing on specific programs and the dilemmas they faced.
【電子書】港灣.記憶:跨越時空的雙港故事
本書以臺灣南北雙港─高雄港與基隆港的發展為題,精選自1913-2004年近百年間共84件檔案,透過這些檔案,娓娓述說雙港的蛻變,以及在地記憶與動人故事。
【電子書】顆粒•刻歷:刻劃臺灣糖業歷史的記憶
臺灣糖業起自17世紀,植蔗製糖出口貿易,歷來為臺灣的重要產業。二戰後,政府接收日本統治時期的四大糖業株式會社(大日本製糖興業、臺灣製糖、明治製糖、鹽水港製糖),合併為台灣糖業有限公司(簡稱台灣糖業公司),自此臺灣糖業發展歷經重要變革。本書從二戰後的臺灣糖業再出發開始,分別以糖業組織的轉變、種蔗、製糖、運送及外銷為展示脈絡,並融入在地記憶。本書內含81件國家檔案,皆為首次公開。時間自1940年代至1980年代,從臺灣糖業發展最艱難的恢復期展開,娓娓道來如何邁入臺灣糖業的高峰期,除了日益進步的技術與設備,並透過外銷為我國賺取大量外匯,於1950年代更達到國際第二大輸出規模。藉由本書,希望讀者透過糖業相關檔案,一同見證臺灣糖業發展之重要變革歷程。
【電子書】聯合計畫作為
本版聯合作戰教則編號5-0之聯合計劃作為,顯現出當前面對範圍廣泛之軍事作戰行動中,為遂行軍種聯合、跨機構以及多國計劃作為活動所適用之準則。此項具備關鍵性地位刊物為聯合作戰各項準則之核心單元,並可據以建立我方部隊在聯合作戰團隊中,為遂行作戰與致勝疆場所須之計劃作為架構。
【電子書】美國在南海的陸權
美國在南海的陸權是一個穩定此一競爭性地區的重要部分。結合了美國陸軍,陸戰隊,以及特種作戰部隊(SOF),在此一半封閉性海域,屬性上屬於防禦性質的環境中,提供其卓越的能力。在對夥伴與競爭者傳達出支持承諾與堅定決心的明確訊息的同時,也減少緊張的升高。
【電子書】永續消費與消費公民權
現代社會的生活,由於人們大量消費、工商生產活絡,已經造成很嚴重的自然環境破壞,明顯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也因為現代人基於生活需求,已經無法離開消費活動,在人人都是消費者的商業社會裡,消費者保護議題不僅涵蓋到環境保護,也因此發展出「永續消費」的理念。 然而,消費議題實屬經緯萬端,除了「環保」以外,也與市場公平交易、勞動人權、性別平等、動物保護等議題產生關聯;所以,消費者在進行消費選擇時,如果能發揮公民責任,就可以促進公共利益,進而導致「消費公民權」理念的發展。 最能保護消費者的就是消費者本身。消費者透過了「永續消費」及「消費公民權」這兩個理念的履行,更可以從中創造出更好的消費生活環境。在國際消費者保護文獻中,「永續消費」及「消費公民權」兩議題其實已多經探討,但在國內,可能是屬跨部門的領域,因此仍然缺乏深入的論述。透過本書對這兩個理念的介紹及評析,實能喚起國人的消費公民意識,並能引導消費公民在維護自身消費權益時,該如何兼顧整體社會的公共利益。而為了自己及整體社會更美好的未來,這本書是每個消費者都需要研讀及實踐的,也是本書最重要的社會價值。
【電子書】打造消費天堂:百貨公司與近代上海城市文化
本書以「消費主義」為核心概念,探討百貨公司在近代中國的意義,特別思考這種資本主義的企業組織如何藉由創造全新的消費經驗,傳播現代消費主義。百貨公司與傳統商店最明顯的差異在於規模:建築之大,往往占據整個街區;商品之多,足以涵蓋人生所有需求;而其經營原則乃以交易量極大化,來達成利潤極大化的目標。不過,百貨公司不只是人與物的集散地,也是觀察社會關係的視鏡及權力再現的空間。由於這個行業在階級、國族、性別等層面有較為複雜的組成元素,我們可以藉此打破許多既定的界線,重新析論上海城市文化的內涵。從「人」的角度來看,百貨公司原意是對所有人出售所有物品的「環球供應商」,是華人/洋人、男人/女人、中產階級/勞工階級的交會處,然而在消費主義的運作邏輯下,不同的人群卻得到不同的待遇。從「物」的角度來看,表面上看似「中性」的商品與消費行為,卻在消費主義的實踐中,被貼上階級、國籍、性別的屬性標籤。因此,五光十色的百貨公司不僅是現代物質文明的展示櫥窗,也是我們理解城市文化的一把鑰匙。如果說,近代上海的傳奇建立在以消費主義為基礎的人、物關係上,而百貨公司正是人、物互動的實踐場域,既充滿了魅惑與慾望,也承載著矛盾和爭議。
【電子書】國際能源管理系統大廠剖析
繼《企業需要的創新地圖》大暢銷後,資策會MIC出版最新報告《企業需要的創新地圖2:新生意,從數位經濟做起》,揭開企業數位轉型的關鍵,催生無限可能的經營模式。數位經濟是什麼?它是大智移雲(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載具、雲端運算)等破壞性新科技驅動的經濟,不僅改變傳統實體企業,連網路企業也受到威脅。在詭譎多變的數位浪潮中,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精選14個國際知名案例,針對數位經濟七大新觀察,幫經營者抽絲剝繭、點出未來產業發展重點。觀察1 未來媒體:以直播帶動「網紅經濟」觀察2 未來娛樂:以智慧聯網打造「全娛樂情境」觀察3 未來零售:化身「新零售」的敲門磚觀察4 未來金融:發掘「FinTech」的無限可能觀察5 未來教育:以學生為中心展現「適性化教育」觀察6 未來智造:以智慧科技打造「虛擬數位產品」觀察7 未來感知:發揮「資訊情報站」的偵探精神本書集結MIC多位資深產業分析師及MIC 夥伴的研究,將艱深的專業議題化繁為簡,透過圖文剖析各種數位科技與創新服務,以及衍生出來的法律問題,如網路資訊安全及數據流通規則。他們以第一手資訊,教大家如何接軌數位經濟、加快企業升級的經營策略。其實,數位經濟的結構與生態,對台灣產業的發展非常有利,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活水,只要積極擁抱開放式創新、大刀闊斧投入數位轉型、選定合作策略夥伴、有序地萃取國際大廠或新創公司的策略方向,就有機會與全世界做生意。
【電子書】戰途:民國38年前後軍事地圖檔案專題選輯
本地圖專題選輯編纂主旨在於以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的軍事地圖為焦點,經整理、挑選、分析、撰稿、出版等過程,由地圖特定的時空背景,敘述出背後的史事。以地圖為編纂之主角,以圖文配合的方式編輯,希冀由一張張的地圖,帶領讀者進入每一小段戰史;累積多張地圖,串連起一場重要戰役的原委,再由多場戰役,呈現出民國38年前後的國共戰爭。
【電子書】農為國本:臺灣農業檔案專題選輯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國家發展委員會為使國人能深刻認識臺灣農業發展歷程,特規劃「農為國本-臺灣農業檔案特展」,精選檔案規劃為六大主題:一、農業組織沿革;二、臺灣農業伊始;三、增產報國;四、泱泱大農;五、臥農轉型;六、承先啟後,分階段呈現不同時期臺灣農林漁牧產業的發展歷程、農業組織與任務的演變,農業政策的推動與成就,到現今農業的面貌及未來展望,每一主題依照其屬性及時序,對國人公開展出,並以簡短淺顯易讀的解說文稿,期能增進參觀者對臺灣農業的了解與認同。
【電子書】道家的氣化現象學
本書之八篇文章,在理路上以「氣化現象學」為總綱領,由現象學的角度重新闡釋道家氣論的當代意義。接著由氣化遊戲進一步開展為具體世界的身體、器具、語言、死亡等議題。並且由氣論開展其外王面的批判性,以氣化遊戲概念對於時代問題(工作、技術、壓力等)進行批判。
【電子書】時空‧旅行:探尋國家寶藏
為多元行銷國家檔案,便利各界蒐藏運用,本局以「時空.旅行」為概念,從歷年發行的「檔 為多元行銷國家檔案,便利各界蒐藏運用,本局以「時空.旅行」為概念,從歷年發行的「檔案樂活情報電子報」檔案瑰寶相關單元精選12則和鐵路、公路、航港、觀光與郵政等交通相關的檔案故事,希望藉由這本書的編輯出版,能讓讀者展開探尋國家寶藏的檔案之旅。
【電子書】曙光黎明:臺灣光復檔案專題選輯
臺灣光復後,政府對臺接收過程及各項行政措施,為日後政治、經濟、教育、衛生、交通等之建設與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為加深國人對臺灣光復歷史的認識,本局委請專家學者由現有國家檔案及其他政府機關及民間等各方面典藏檔案、文物影像等資料,擇選70則臺灣光 復相關檔案及影像出版專題選輯。選輯內容包括「抗日活動」、「籌劃接收」、「政權交替」及「省政新局」等4大主題,期藉由精選臺灣光復相關之國家檔案及文物影像之呈現,讓民眾回顧臺灣光復後復建歷程及政府施政軌跡。
【電子書】臺灣生技產業的開路先鋒:蘇遠志
本書為生技產業的開路先鋒蘇遠志先生之訪談錄。蘇遠志於1929年生於雲林北港,臺大農化系畢業後留學日本,取得東京大學博士學位。返臺後歷任臺大農化系主任、所長與農學院院長。其於留學日本期間,即以微生物醱酵法取代小麥水解法製造味精,協助國內產業擺脫日本專利權的限制,生產味精,降低成本且提高產量,此外,並在味精醱酵的技術基礎上,研究具吸水、保濕性的聚麩胺酸,讓國內生技產業得以開發美容、尿布、土壤改良劑等高科技產品,也陸續研發微藻、鳳利酵素、尿激?、機能性甜味料等,且技術移轉給業界進行商業化生產,對於臺灣生物科技產業影響深遠
【電子書】商人與共產革命,1919─1927
本書闡析中共建黨初期,如何運用與商人的聯合戰線(統一戰線)來擴充實力,進行無產階級革命。中共成立時以工人政黨自居,鼓動工人階級對資本家階級進行鬥爭,欲實現工人階級專政。以往學界較關注工人及工人運動研究,對中共統一戰線的運用,也多聚焦於國共兩黨的分合。本書指出,統一戰線在政治面和社會面的實踐同時並進,中共以打倒資產階級為目標,但是在發展工人運動和工人革命的過程中,卻頗注重與商人建立聯合戰線。此一策略具有多重作用:一是化解商人對國民黨聯俄容共後實行共產的疑懼;二是吸納商界力量,利用商人援助和解救工人罷工的困境;三是緩和罷工運動造成的工商利益衝突;四是削弱國民黨右派的群眾基礎,壯大左派。聯合戰線建立在民族主義和打倒軍閥的共同目標之上,內部充滿辯證和矛盾。中共利用民族主義與反帝國主義之間的模糊、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的模糊、國民革命與無產階級革命之間的模糊,為無產階級革命創造條件。全書透過五卅運動、省港罷工、上海工人三次暴動,從群眾運動的角度,解析商人、工人、學生與國共兩黨在革命中的複雜關係,對中共早期革命歷史提出新的論述。在中共以資本主義臻於富強的今天,重新審視中共與商人的關係,亦饒富意義。
【電子書】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
五四運動後十年,中國的政治、社會發生急遽的變化,學生運動風起雲湧,但相關的學術研究,至今仍深感不足。「一代的政治培養出一代的學運,一代的學運反映出一代的政治」,從這階段的學生運動史,一方面可以看出富理想色彩的學生「以極無責任之人,辦極有責任之事」,學運不能不遭遇到很大的挫折;而另一方面新興具有動員性的政黨,逐步與學生接近,終於使學生運動變成了運動學生。二○年代學生運動的歷史或許可以提供當代學運一些啟示。
【電子書】新理想、舊體例與不可思議之社會:清末民初上海「傳統派」文人與閨秀作家的轉型現象
本書以清末明初時期文學人物個案,探索傳統文學與現代文壇接觸的脈絡。共分六章,討論傳統才女與文人在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文學轉型期的生命選擇以及在文壇的表現。
【電子書】形塑「新人」: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
本書從政治、外交、社會和文化的多重視角,闡析中共如何借鏡蘇聯經驗,運用小說、教科書、歌曲、電影等媒介及勞動模範和女拖拉機手典型,塑造「新人」;傳播「新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包括站穩無產階級立場,實踐黨國至上、集體為重、勞動光榮和男女平等諸多觀念。蘇聯經驗是毛澤東時代中共施政的重要參照座標;但隨著中蘇關係從蜜月到反目的翻轉,中共宣傳「新人」的重點也隨之產生變化。全書藉由比較與對照中蘇風俗習慣、國家發展,以及領袖觀念與價值偏好,分析蘇聯經驗在中國發生變化的背後成因,進而討論斯大林模式在中國的適用性。毛澤東不斷強
【電子書】乾隆皇帝的荷包
本書分為兩部分,討論十八世紀乾隆年間的皇室財政。 & 第一部探討皇室的財政收入:地租、關稅、當鋪、發商生息以及鹽商之額外支出。皇室財政和國家財政不同的是,田賦為國家主要的收入來源,清皇室雖有百萬畝以上的土地,但其重要收入則來自商業方面。 & 第二部討論乾隆皇帝在北京、熱河等處興建藏傳寺廟,並賞賜喇嘛土地、口糧、衣單等。藏傳佛教在蒙、藏地區有長久歷史,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巧妙地利用藏傳佛教,並藉助黃教領袖的社會地位與政治影響力,號令蒙、藏各部,整合與穩定蒙、藏社會,維護統治目的。 & 除了宗教上的意義外,乾隆皇帝修建藏傳佛寺也有經濟的意義。以宗教的力量吸引蒙古人到北京、熱河、五台山等地朝聖,寺廟成為集市和進香活動的中心,豐富了商品交換和地方經濟發展。 & 宗教與貿易,如同乾隆皇帝的雙翼,因而得以有效地統治新的疆域,解決中國長期的邊患問題。比起明代和蒙古戰爭每年動輒耗費七八百萬兩來說,更呈現乾隆皇帝成功的統治政策。 & 但在清朝外患問題變少的同時,因為各項稅收所引起的內部問題卻也層出不窮,種下日後清朝衰敗的原因。
【電子書】引領為榮:台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榮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印記十
運用檔案管理局典藏之榮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檔案,研究榮工公司背景、設立沿革、經營方向之演變,以及民營化之歷程。
【電子書】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
◎「作文」──「寫作要領」,為考生提綱挈領作文試題的寫作方式與注意事項,簡潔明瞭;「範文選例」,根據出題類型,又分為命題式作文、設定情境作文與引導式作文,皆為本社編委會參考國家考試之作文試題,搜羅集結,並提供範文,以供考生研讀。凡屬近年度考題相關出題內容,均特別註記提醒,考生宜多加留意。◎「公文」──係依據最新公文之格式、規制寫成,以對公文的基本認識入門,續詳列公文的製作方法,並附有各類別公文實作範例,為考生應公職考試必攻讀之篇章。◎「測驗」──簡析國文考試重點,包含有字音字形、字詞文意解釋、古文、詩詞曲選讀、國學常識、應用文、新文藝,均為國文考試重點粹選之精華,可迅速提升考生實力。每單元末均附有相關模擬試題,答案、解析與考題分開置放,使讀者做充分練習,確切評量吸收效果。歷屆試題:◎收錄98~100年各相關考試歷屆試題與解析。◎近年相關考試測驗試題均附有考題配分表,使讀者全盤掌握近年命題重點。
【電子書】行政法〈含概要〉講義
第一部分 重點整理1導 讀3第 1 章 行政與行政法8第 2 章 行政法規之效力 ── 論法規之施行與廢止17第 3 章 行政法之法源23第 4 章 行政法之原則29第 5 章 行政法之適用問題50第 6 章 行政組織之概念59第 7 章 公務員法(兼論特別權力關係)89第 8 章 行政命令118第 9 章 行政處分130第10章 行政契約155第11章 行政罰166第12章 行政執行173第13章 行政程序183第14章 行政救濟196第15章 訴 願198第16章 行政訴訟212第17章 國家責任248第二部分 申論題暨測驗題題庫255第 1 回 模擬試題257第 2 回 模擬試題266第 3 回 模擬試題274第 4 回 模擬試題280第 5 回 模擬試題288第 6 回 模擬試題296第 7 回 模擬試題304第 8 回 模擬試題312第三部分 相關歷屆試題與解析321九十七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行政法」試題323九十七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行政法概要」試題331九十七年地方政府公務人員(三等)考試「行政法」試題347九十七年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四等)考試「行政法概要」試題355九十八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行政法」試題369九十八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行政法概要」試題378九十八年地方政府公務人員(三等)考試「行政法」試題392九十八年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四等)考試「行政法概要」試題402九十九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行政法」試題417九十九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行政法概要」試題431九十九年地方政府公務人員(三等)考試「行政法」試題445九十九年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四等)考試「行政法概要」試題460一○○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身心障礙人員(三等)考試「行政法」試題480一○○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身心障礙人員(四等)考試「行政法概要」試題491一○一年「行政法」模擬試題506一○一年「行政法概要」模擬試題513參考書目524
【電子書】國文〈公文〉
第一部分──「內容整理」,係依據最新公文之格式、規制寫成,以對公文的基本認識入門,續詳列公文的製作方法、用語等,並附有各類別公文實作範例,並詳述公務文書處理程序,為考生應公職考試必攻讀之篇章。 第二部分──「相關法規條文」,收錄與公文製作相關之法規,包含有「公文程式條例」、「機關公文傳真作業辦法」、「機關公文電子交換作業辦法」、「印信條例」、「電子簽章法」、「檔案法」、「國家機密保護法」、「國家機密保護法施行細則」,以供讀者參考。 歷屆試題:收錄85~99年各相關考試歷屆試題與解析。收錄有96年台糖公司現職人員初任專業性職位甄選試題、97年與98年工業局所屬工業區管理機構新進聘用人員甄選試題。99年新進人員甄選模擬試題,以國家考試試卷紙模擬寫作,俾能幫助讀者了解寫作格式。
【電子書】金門ㄨㄛˇ來了!:金門國家公園樂遊記
「金門ㄨㄛˇ來了!」是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第一本專為兒童規劃的優良讀物,透過金蒂和門飛這對姊弟的探索,在兒童文學創作者王素涼小姐細膩筆觸、生動故事的帶領下,將能對國家公園在世界和台灣的發展有一脈絡性的深入暸解,並正確地認識金門國家公園在台灣國家公園史上的重要性及其珍貴的保育資源;而書中每個單元所提出的疑問,則須由你來告訴金蒂和門飛答案,解除他們心中的無限疑惑。
【電子書】二二八事件與公營事業:二二八事件檔案專題選輯
本書以跨越政治面向的政治經濟學觀點,對「二二八事件」進行研究,裨能提供與先前不同之視野與論點,對歷史有更深入之認識與瞭解。而有鑑於在事件爆發的1947年,公營事業為台灣主導整體經濟、分配社會資源、落實政策目標,與導致政治爭議的要角,本研究乃以公營事業為切入點,以在歷史脈絡中的公營事業與二二八事件間,各項可能因果關連之探究為目標,對史料加以彙纂,藉此對歷史做出合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