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我的七爸周恩來
「老實」,在漢語中,是「忠厚誠實」的意思。「老實」,七爸周恩來當年對「愛寶」的評價,實在是本書作者周爾鎏心中沉甸甸的一個詞。 & 老老實實地回憶,陳列忠實可靠的證據,擺事實不講大道理,不添油加醋,不道聼途説,也不把史書中涉及周恩來的內容大段地摘錄,這是周爾鎏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七爸周恩來、七媽鄧穎超對待歷史的態度。 &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周恩來,是中共黨史、中國現代史一個已經說了很多,卻依然說不盡的話題。本書作者周爾鎏係周恩來的堂侄,周恩來稱其為周家的「長房長孫」。本書是他從家族歷史和自身經歷的角度,對周恩來行止、為人、思想、境界、影響力的記錄。 & 本書有諸多首次公佈的獨家史料,如:周恩來曾留學英國;顧順章叛變後周恩來躲避在哪裡;周恩來最後日子的枕邊書;周恩來內心的家族願望;從建國到「文革」,周恩來在家人面前流露的思想看法等。 & 周爾鎏少年時代冒着生命危險保存下來的珍貴的周恩來家書和器物,各時代、尤其是「文革」時期有特殊意味的歷史照片,構成了本書的又一大亮點。這使本書不僅僅是一本一般性的口述實錄,而是擁有證據鏈、經得起實證檢驗的歷史記述。
【電子書】超越國界與階級的計謀全書:戰國策
戰國時代,強秦崛起,天下震動。列國君王求才若渴,盡其可能尋求富國強兵、救亡圖存之策。在儒家的傳統解答之外,墨、道、法、農、陰陽、縱橫……諸子百家各有所見;大局底定之日,最終收束於揚棄貴族階序、擁護專制王權的法家。 策士、遊士與說客,是這個特殊時代的產物,回過頭來又成為這個特殊時代的推動者。他們無視國界障礙、超越階級限制,憑藉詭思奇謀與言辯之能,出入各國宮廷獻計求榮。這些人不見得真心相信自己的說詞,只言其利而避談其害,但求君王動心採納,為自己搏取財富與名聲。 《戰國策》不只是這群特殊人物的言行記錄,這部千古奇書採擷編織了戰國時期兩百多年間的史實與想像,完全呈現出那段走向大一統結局之前,動盪無序的時代氣氛。 拋開冷硬的課文題解,穿過層層的過度解讀, 楊照以平易的文字、扎實的分析, 打破時空限制,直接從原典之中汲取千年智慧。 透過「歷史式讀法」和「文學式讀法」, 帶你一次讀懂兩千年前的中國傳統經典! ‧楊照全程領讀、解讀,中國傳統經典完全解碼 ‧台灣新品種文庫版,隨身伴讀
【電子書】貪官腐事年年有,民初北洋特別多:《民國政史拾遺》與《民國十年官場腐敗史》合刊
兩冊民初貪腐事 一本合刊千古奇 劉以芬博學多才,以親歷親見為本,「又廁議席,秉筆政有年,於政黨之離合鬥爭、國體之存亡關鍵、當局之便私毀法、武人之交哄自亡,或曾躬歷其間,或出 朋儕告語,或經多方探訪,稍能洞其底蘊而明其真象。」撰成《民國政史拾遺》一書,其中有很多一手資料,而為局外人所鮮知者,彌足珍貴。可為修史者之重要參 證。 費行簡《民國十年官僚腐敗史》蒐羅當年事件資料,忠實呈現出民國初年北洋政府四十餘單位的腐敗狀況,字字鞭辟入裡,是研究北洋政府的重要資料。 本書特色 本書忠實呈現出民國初年北洋政府政黨離合鬥爭、選舉醜聞和四十餘單位貪腐的記錄等,例如民國初年舉國譁然、被輿論斥責為「豬仔議員」、「豬仔國會」的「曹錕賄選」事件等,字字鞭辟入裡,是研究北洋政府的重要資料,更是修史者重要的參證。
【電子書】智慧人生左宗棠〈上冊〉
十九世紀中葉,晚清中國,內憂外患。 左宗棠向天下蒼生發出了豪言壯語——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 本書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作者以基本史實為依據,選取左宗棠智慧人生的閃光點和奇異點,採用長篇紀實小說的方式,生動地再現了一個隱忍堅韌、桀驁剛毅、卓爾不群的左宗棠形象,深刻揭示出只有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與天下蒼生的命運、國家民族的前途融為一體的時候,才能成為真正的大忠、大愛與大智慧。 美國《新聞週刊》在二○○○年評選出最近一千年全世界四十位智慧名人,中國有三位,分別是成吉思汗、左宗棠與毛澤東。 & 左宗棠,生於湖南湘陰一個世代書香而漸趨沒落的地主家庭,四十歲以前仍是一個鄉村教師,四十歲以後卻在晚清的舞臺上展現其雄偉壯麗的人生。 四十歲入幕湖南,五十歲平定太平天國,六十歲西征剿回,七十歲收復新疆,左宗棠臨終之際仍然領兵東南、抗擊法寇,奏響禦侮強國的絕唱。由此,清廷破格晉升他為浙江巡撫、閩浙總督、陝甘總督、督辦新疆軍務兼欽差大臣、兩江總督、南洋通商大臣,授太子少保、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一等恪靖伯、二等恪靖侯,逝世後追贈太傅,諡號文襄。兩百年來,左宗棠以其智慧之思、憂民之心、報國之行,激盪著人們的心胸…… 左宗棠有著怎樣的個性?他有哪些奇異的智慧?他是如何將自己的一生在歷史舞臺上淋漓盡致地展演?《智慧人生左宗棠》一書,將給您一個新奇的呈現。
【電子書】智慧人生左宗棠〈下冊〉
十九世紀中葉,晚清中國,內憂外患。 左宗棠向天下蒼生發出了豪言壯語——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 本書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 & 作者以基本史實為依據,選取左宗棠智慧人生的閃光點和奇異點,採用長篇紀實小說的方式,生動地再現了一個隱忍堅韌、桀驁剛毅、卓爾不群的左宗棠形象,深刻揭示出只有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與天下蒼生的命運、國家民族的前途融為一體的時候,才能成為真正的大忠、大愛與大智慧。 美國《新聞週刊》在二○○○年評選出最近一千年全世界四十位智慧名人,中國有三位,分別是成吉思汗、左宗棠與毛澤東。 & 左宗棠,生於湖南湘陰一個世代書香而漸趨沒落的地主家庭,四十歲以前仍是一個鄉村教師,四十歲以後卻在晚清的舞臺上展現其雄偉壯麗的人生。 四十歲入幕湖南,五十歲平定太平天國,六十歲西征剿回,七十歲收復新疆,左宗棠臨終之際仍然領兵東南、抗擊法寇,奏響禦侮強國的絕唱。由此,清廷破格晉升他為浙江巡撫、閩浙總督、陝甘總督、督辦新疆軍務兼欽差大臣、兩江總督、南洋通商大臣,授太子少保、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一等恪靖伯、二等恪靖侯,逝世後追贈太傅,諡號文襄。兩百年來,左宗棠以其智慧之思、憂民之心、報國之行,激盪著人們的心胸…… 左宗棠有著怎樣的個性?他有哪些奇異的智慧?他是如何將自己的一生在歷史舞臺上淋漓盡致地展演?《智慧人生左宗棠》一書,將給您一個新奇的呈現。
【電子書】太后垂簾:慈禧奕訢政變記
年僅26歲的慈禧如何獲得祺祥政變的勝利,進而開始47年的垂簾聽政? 北京師範大學史學院王開璽教授傲世力作,解開晚清中國近代史慈禧掌政之謎的權威鉅著。 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自「辛酉政變」(又稱祺祥政變)以來,慈禧太后統治中國長達47年。對晚清這一段歷史稍有瞭解的人,大多會產生如下兩個疑問:第一,當時年不過26歲的慈禧太后,為什麼能夠推倒具有合法輔政地位的肅順等八大臣,成功地與恭親王奕訢策劃宮廷政變呢?第二,慈禧太后為什麼能把持清廷最高權力,統治中國長達47年之久呢?
【電子書】董顯光自傳:報人、外交家與傳道者的傳奇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國際宣傳大將的一生 & 董顯光先生,是中國第一位赴美專攻新聞學並獲得學士學位的人,也是中國情報工作的創始人。在他的自傳裡,他曾提到:「我想假定我能留在新聞事業這條路線中,我應該是最快樂的人。」大時代的動盪,讓他體會到新聞記者的筆槍與飛機坦克一樣重要。 & 董顯光對中國近代傳播事業的貢獻,也是同樣的重要。他創辦了《庸報》,首度將美式辦報拼版方式引入中式報紙;並主持當時上海重要英文報紙《大陸報》,將戰爭新聞正確傳達到西方國家;而後,在擔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期間,更是致力於積極培育國際傳播人才。民國四十六年,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特地頒「新聞事業傑出服務獎章」給董顯光,獎勵他一生對中國新聞事業的傑出貢獻。 & 董顯光在日記中寫着:「無論何物,凡是不費力而得到的,大概都不會給我相當的興趣。」又寫著:「世上沒有一事可以比得上個人努力而成功的。」靠著個人的努力,去完成理想,志之所在,終身不渝。他的一生德業輝煌,事功彪炳,他不僅是傑出的新聞工作者,也是卓越的外交家。本書以詳實而真誠的筆觸,娓娓道來一生經歷與志業,是了解報人楷模董顯光先生的最佳途徑。 & 本書特色 & 董顯光先生,這位「提燈照亮新聞路的革命報人」,是民國重要政治人物,一生經歷了許多二十世紀中國的歷史事件,在這本自傳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代報人、外交家與傳道者的風骨、節操、與成就。
【電子書】牆縫裡的祕密(下):文革謬事拾遺
大饑荒時,人們連吃樹皮也是需要指南的,不然不是中毒而死就是餓死。所指的樹皮是榆樹皮,剝一行要留一行,不然樹就會死亡。也不能只吃樹葉和樹皮,秋天還可以刨樹根。 & 那時的農村一隻生蛋母雞在家庭的地位不亞於一個男勞動力,一個農村家庭的日常生活支出幾乎全靠雞屁股,因此毛主席給它命名為「雞屁股銀行」。 & 自成立人民公社後,社員連自己的屎尿也沒有擁有權,還發行了糞票和尿票。 & 本書以真實、深刻、幽默、詼諧之自然平和語氣,描寫文革時期親身經歷的歷史,將所見所聞的人與事,所感所受的情與理,以回憶錄的方式記錄下來,令人身臨其境,讀畢使人內心沉重、熱淚潸然,心情半日不可平復。 & 本書特色 & 本書以真實、深刻、幽默、詼諧之自然平和語氣,描寫文革時期親身經歷的歷史,將所見所聞的人與事,所感所受的情與理,以回憶錄的方式記錄下來,令人身臨其境,讀畢使人內心沉重、熱淚潸然,心情半日不可平復。 &
【電子書】牆縫裡的祕密(上):文革謬事拾遺
大饑荒時,人們連吃樹皮也是需要指南的,不然不是中毒而死就是餓死。所指的樹皮是榆樹皮,剝一行要留一行,不然樹就會死亡。也不能只吃樹葉和樹皮,秋天還可以刨樹根。那時的農村一隻生蛋母雞在家庭的地位不亞於一個男勞動力,一個農村家庭的日常生活支出幾乎全靠雞屁股,因此毛主席給它命名為「雞屁股銀行」。自成立人民公社後,社員連自己的屎尿也沒有擁有權,還發行了糞票和尿票。 本書以真實、深刻、幽默、詼諧之自然平和語氣,描寫文革時期親身經歷的歷史,將所見所聞的人與事,所感所受的情與理,以回憶錄的方式記錄下來,令人身臨其境,讀畢使人內心沉重、熱淚潸然,心情半日不可平復。 本書特色 本書以真實、深刻、幽默、詼諧之自然平和語氣,描寫文革時期親身經歷的歷史,將所見所聞的人與事,所感所受的情與理,以回憶錄的方式記錄下來,令人身臨其境,讀畢使人內心沉重、熱淚潸然,心情半日不可平復。
【電子書】我與江霞公太史父女:汪希文回憶錄
作者是汪精衛的姪兒,他寫出汪精衛與袁世凱的一段交往秘辛,道人所未道,彌足珍貴。作者喪偶後又娶江孔殷(霞公)之十一女江畹徵為繼室,因此對江孔殷的傳奇一生,描繪得栩栩如生。包括他在考場請槍手,而自己又當槍手,結果雙雙都中榜的事。他透過好友梁士詒向袁世凱遊說以陳炯明為廣東督都,陳炯明答應事成,給他廣東民政長的官位,奈何後來陳炯明被逼發出通電討袁,江孔殷的美夢自然飛了。江孔殷受聘出任英美煙草公司南中國總代理,與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激烈商戰。他用計將對方打敗,自己則撈到「風生水起,盤滿砵滿」了。
【電子書】推翻那些你曾信以為真的歷史
是歷史誤導了我們,還是我們誤解了歷史?是?君篡權是貪戀權位,還是別有隱情?是千古奇冤,還是蓋棺定論?那些流傳千古的歷史,難道是欲蓋彌彰的謊言?在中國漫漫歷史長河中,忠臣無數,奸佞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後者遭萬世唾棄。然而許多歷史人物的?名及失敗,只因他們處在一個不適合他的時代。說穿了,他們也是值得可憐的人物。
【電子書】宦難中國:影響中國歷史的那些太監們
在封建王朝中,有一個特殊的職場,被稱為宮廷;裏面的那些職員,就是太監。這些無根的男人,一旦得勢,無一不是胡作非為,成為當時國家社稷的災難。東漢之痛 盛唐之殤 大明之劫太監是最兇猛的政治動物,也是真正的厚黑學大師;讀懂了太監歷史,就讀懂了古代中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弄權的"東方不敗"豎刁,把自己的老闆齊桓公活活餓死。◎秦始皇信任閹人趙高,不幸的是,趙高把大秦王朝搞了個底朝天。◎東漢一口氣出了好幾個大宦官,最後還鬧出"十常待"。◎唐代宗把國家大事都交給"尚父"李輔國處理,李大宦官成了真正的"大唐第一人"。◎明朝後期,"立地皇帝"劉瑾,文盲加流氓的"九千歲"魏忠賢,讓"公公"們的權劫到了登峰造極。縱覽歷史,那些有名的太監似乎沒幹過什麼好事。本書選取了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37個大太監,作者用細膩的筆觸,豐富的史實,流暢的敘述,優美的文字為讀者勾勒出一幅幅宮延陰謀與權力爭奪的迷人畫卷。品讀本書,你可以瞭解太監歷史,領悟智慧人生。(原書名:天子的家奴)
【電子書】大清帝國風雲
從弓馬嫻熟到愚昧無知,看盡大清十二帝的雄才與昏朽; 從開疆闢土到割地辱國,讀遍大清十二帝的輝煌與沒落。 & 空前絕後的專制王朝, 歷經極盛窮衰的十二帝王, 道盡千古皇家權謀的悲歡與辛酸血淚! & 以正史為基石,野史為磚瓦,豔史為窗櫺,秘史為雕梁, 刻劃大清近三百年來的家業輪廓,鉤勒出幾代帝王的政治權謀, 撥開歷史的幾里迷霧,找尋人們對清朝故事的迷戀之處。肝腎同調才能培補腎氣以推動血之運行,維持陰陽平衡,保有強盛與康健!
【電子書】一本書讀透千年中國史:關於資治通鑑的100個故事
古代官場的權謀之道,當代辦公室的暴力美學。讀史是一種思考,是一種感悟,更是一種享受。把枯燥歷史故事化、生活化,可以讓我們在閱讀歷史的時候更愉悅。《資治通鑑》裡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是最佳的管理學課程和最好的人生?示錄,為官、為商、為學的人不可不讀。這是一本寫《資治通鑑》裡的那些人和事的故事書──帝王與權臣中國古代史,是帝王與權臣的博弈史。在1362年間,有十幾個朝代更替,基本上都是最後皇帝鬥不過權臣,把自己的家天下搞得土崩瓦解,換成另一家重新來過。名將與名士這些人或風流倜儻、或耿介自守、或放浪形骸,以神武英勇之力、凌雲萬丈之才,留下了自己的印記。歷史因為有了這些人,才有了真性情。女人與政治政治意味著征服。一個女人透過征服一個男人征服世界是值得驕傲的,而一個男人透過一個女人征服世界則是可悲的。翻開《資治通鑑》,能留名青史的女人,大多與政治有關。這些"有幸"在政治舞臺上亮相的女人們,也因政治光輝的照耀而千古留名。陰謀和陽謀翻開《資治通鑑》,除了殺伐、就是謀略,怎樣排除異己,怎樣消滅敵人?用鮮血寫成的經驗教訓歷歷在目。讀過之後,你會發現,制度、人事,還有人性自身的種種難以克服的弱點,都會形成一個時代的時勢和世運。歷史不會重演,但歷史上的這些人和這些事常常驚人的相似。
【電子書】袁世凱的開場與收場
有關袁世凱的傳記,坊間已出版不少,本書所蒐集者乃有關袁世凱當總統到稱帝之間的種種過程,包括他與段祺瑞有其不可分之密切係,至於袁段之間有無磨擦?有無裂痕?段氏如何事袁?袁又如何待段?其中種種隱秘,實非局外人所可得而知。薛觀瀾?晚清名臣薛福成之文孫,又?袁世凱之東床快婿,與段氏姻婭,故對當年政海幕,知之獨詳,凡所記述者,無一而非彼時所身親目擊之珍貴事實。1915年12月25日蔡鍔、唐繼堯等人聯名通電全國,宣布雲南獨立,舉行護國運動,西南爆發反袁運動。名報人黃天石少時參與雲南戎幕,歷掌簿書,曾代表唐繼堯報聘湘粵。值雲南起義五十七周年紀念,特撰文,公正平允,堪稱傳世之作。林熙為香港著名掌故大家高伯雨,他從從香港大學圖書館中找到美國薩培醫生(Dr. William Sharpe)的自傳,其中第八章〈中國一個貴族動手術〉(Operation on Chinese Royalty),高伯雨因此譯寫了〈袁克定治病記〉,袁世凱怎樣請到這個大夫,他怎樣到洹上養壽園為「太子」腦部開刀治療腿疾,可說是第一手資料。
【電子書】九個民族在一班
所謂「九個民族在一班」,是中華民國的「特種作戰部隊」中,反共游擊隊裡的一班,此班正好由雲南族群之中的傣族、回族、佤族、哈尼族、景頗族、瑤族、傈僳族、拉祜族及緬甸華人等九個民族所組成。 本書是由九族戰士口述,結合作者親身經歷,並參考相關的歷史文獻。描述九個民族過去的歷史淵源、傳統文化、人口數量、分佈區域、風俗習俗、宗教信仰、婚喪喜慶、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模式。這九族戰士過去在異域以一種奇特的軍隊組合,共同經歷戰爭。
【電子書】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
一個激勵人心的故事,三代女性經歷了無數艱難困苦和政治風暴, 始終保持著人性的尊嚴和美。──希拉蕊•柯林頓 走過纏足的時代、封建體制的婚姻、抗日戰爭、國共內亂……直至文化大革命的劫難,她們歷經了人間的悲歡離合,也創造了不平凡的一生。 三代中國女性一部感人家史理解二十世紀中國的重量級磅礡史詩 「我享受過特權,也遭受過磨難;有過勇氣,也有過恐懼;見過善良、忠誠,也見過人性最醜陋的一面;在痛苦、毀滅與死亡之中,我更認清了愛及人類不可摧毀的求生存、追求幸福的能力。」──張戎 從滿清王朝到共和體制,從共和政體到共產專政,國家體制的轉換,標誌了三代中國女人的命運。 姥姥玉芳出生於一九○九年。這年,正值滿清統治中國兩百六十年後面臨危亡之秋。 天生麗質的姥姥沒能逃過纏腳的痛苦,因為父親希望未來靠著這個女兒平步青雲,有雙三寸金蓮能更快找到乘龍快婿。她的父親心願達成了,儘管姥姥做的是軍閥的姨太太。這年姥姥十五歲。 母親德鴻,出生於一九三一年。這年,日本人入侵東北,占領東三省,成立滿州國,扶植傀儡皇帝溥儀。德鴻的父親在她兩歲時過世,隨著姥姥改嫁,她有了待她如己出的父親,一位滿族醫生。 經過日本人統治、國共交戰的年代,十五歲時,德鴻參加共產黨地下工作,在一次面見上級時遇到了令她傾心的終生伴侶──作者張戎的父親。 女兒張戎出生於一九五二年,父親守愚和母親德鴻都在四川擔任共黨高幹,她在成長的過程中,既感覺到接二連三的政治運動帶來的緊張氣氛,也享受了生活在這個家庭的愛與溫暖。 然而,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沒有人能逃得掉……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作者,她能一改姥姥與母親的宿命,走出自己的路來嗎? 歷經三個世代的故事,發端於中國東北的偏遠小城義縣,擴展到大城錦州,再隨著母親的足跡跨越半個中國到了四川。 一個家族橫跨了一世紀的滄桑,由三代女人的一生刻畫出一段奇蹟,而這個奇蹟,仍在持續發生中……
【電子書】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重新評論慈禧的功與過,暢銷傳記作家張戎最新巨作, 附有多張珍貴歷史圖片,全球中文版首度面世。 慈禧,是「紫禁城唯一的男子漢」! 從低等嬪妃成為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統治者,帶領中國跟上世界現代化的浪潮,她是慈禧太后──東方的維多利亞女王。 戊戌變法的發動人是慈禧? 慈禧在臨死前爲什麽要毒死光緒? 挪用北洋海軍經費、建造頤和園的慈禧,其實是影響清代中國改革的第一推手? 史家說慈禧干預朝政、禍國殃民,卻不知道在中國男人專政的舞台上,慈禧獨有過去帝王沒有的智慧與能力。 1860年,英法聯軍攻進北京;逃至承德避暑山莊的咸豐於1861年逝世,二十五歲的慈禧此時發動政變,成為實際掌權者,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慈禧意識到,那是個全球化初始的年代,不想落於人後,唯一之道就是奮發圖強,躋身現代文明的世界。 慈禧揭開了現代中國的序幕。她開闢國家需要的財源,海關稅收直線上升;大膽任用外籍人士,讓「同文館」增加自然學科的學習項目,最終廢除科舉制度。 慈禧不僅開了派留學生、派駐外使節的先河,還系統地派政府官員出國考察,為此制定了《出洋遊歷章程》,後世學者稱為「晚清中國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舉」。 至今仍為中國國民經濟大動脈的京漢鐵路,是慈禧的決策;她並以獨到的見解面對俄國、日本、法國的侵略。在光緒皇帝主持簽訂馬關條約時,只有慈禧一人主張拒絕日本的條件。 本書取材自中外官方與私人文件,深度刻畫世人未知的慈禧一生,包括她的失誤與過錯,愛情與日常生活。 懂得與意見不同的人合作的她,改革靠的是順應歷史潮流,同時還留下了重要的創舉──推動君主立憲、國會選舉,實行新聞自由,解放婦女纏足,鼓勵女子接受教育……她是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本書不僅還給她一個公道,也為中國變法求強的歷史時刻,留下無可取代的珍貴紀錄。 名人推薦 邦諾書店2013年最佳非文學書《紐約時報》2013年注目書籍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星期日泰晤士報》《BBC 歷史雜誌》一致推薦 2013年10月誠品外文選書 「一本精采又豐富的傳記,想知道現代中國起源的人都該一讀。」——《圖書館學刊》 「張戎的新書教人欲罷不能……大量引用全新中國史料,以擲地有聲的論證,為慈禧太后平反。……這本慈禧太后的全新傳記令人驚奇之處,在於一百年前的清廷面臨的挑戰,竟與今日的中國共產黨如此相似……慈禧太后高潮迭起的人生值得借鏡。」——《紐約時報》 「張戎的新書探究一位充滿傳奇的歷史人物,一位權詐幹練的皇家妃嬪,接連輔佐兩位中國皇帝,垂簾聽政數十載,帶領中國平穩走向二十世紀……毛澤東權威傳記的作者再度大顯身手,呈現精采絕倫的宮廷權術。」——《紐約雜誌》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的作者為慈禧太后平反,將其奉為造就現代中國的功臣……張戎並不諱言慈禧太后確有過失,比方說縱容義和團拳民對抗西方列 強,導致血流成河的殺戮悲劇,但當時的中國之所以能脫胎換骨,終究還是歸功於慈禧太后的旺盛精力、卓越遠見與堅定務實。」——《紐約客》 「張戎筆下的慈禧太后面目一新,在我看來,這個新面目頗為真實。她賦予慈禧獨一無二的評價,正如書名所示『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張戎寫了一本截然不同,真實可信的慈禧太后傳記。」——《紐約書評》 「(張戎)運用她挖掘真相的本領與犀利的筆鋒,道盡一位平凡的妃嬪登上權力顛峰,成為統治中國的太后的歷程。張戎挖掘出的歷史煙雲只能以深厚浩瀚形 容……壯闊與細膩兼具……張戎的最新巨作,無疑將成為慈禧太后傳記的權威,也是衡量同類作品的標竿。」——The Daily Beast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應可獲得不少讀者青睞,不僅是研究中國的人,任何一個對全球事務有興趣,想探討中國對全球事務的影響的人,也會對這 本書送上喝采……這是一本扎實生動的作品,以慈禧太后為主角,呈現了大量複雜史料,讀來卻絲毫不覺無趣,看完這本書,不禁覺得這段風雲變幻的中國歷史還值 得大書特書。」——《紐約書訊》(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張戎與丈夫喬.哈利戴合著的《毛澤東:鮮爲人知的故事》,終於將毛澤東拉下搖搖欲墜的神壇。現在她又破除了許多人不假思索就照單全收的迷思,告訴世 人,慈禧太后……並不是一個工於心計,蛇蠍心腸又極端保守的女魔頭,而是張戎筆下『現代中國的真正改革』的推手……真是個精采絕倫的故事……張戎以精闢的 見解切入,呈現一段易懂又有趣的歷史。」——London Evening Standard 「慈禧太后的不凡人生,具備了精采傳奇的所有元素:離奇、險惡、勝利與恐怖。」——《經濟學人》 「研究扎實、才華洋溢,精通中華文化的作家張戎出手,不僅學者關注,普羅讀者也必將另眼相看。」——《書單》 「張戎以熱情澎湃的筆鋒為慈禧太后平反,敘述一位官宦之女如何費盡心機,成為權傾中國數十年的皇太后、女權主義者與改革家……這本精采的傳記總算還給慈禧太后一個公道。」——《科克斯評論》
【電子書】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23週年紀念版)
一個激勵人心的故事,三代女性經歷了無數艱難困苦和政治風暴, 始終保持著人性的尊嚴和美。──希拉蕊•柯林頓 走過纏足的時代、封建體制的婚姻、抗日戰爭、國共內亂……直至文化大革命的劫難,她們歷經了人間的悲歡離合,也創造了不平凡的一生。 三代中國女性一部感人家史理解二十世紀中國的重量級磅礡史詩 「我享受過特權,也遭受過磨難;有過勇氣,也有過恐懼;見過善良、忠誠,也見過人性最醜陋的一面;在痛苦、毀滅與死亡之中,我更認清了愛及人類不可摧毀的求生存、追求幸福的能力。」──張戎 從滿清王朝到共和體制,從共和政體到共產專政,國家體制的轉換,標誌了三代中國女人的命運。 姥姥玉芳出生於一九○九年。這年,正值滿清統治中國兩百六十年後面臨危亡之秋。 天生麗質的姥姥沒能逃過纏腳的痛苦,因為父親希望未來靠著這個女兒平步青雲,有雙三寸金蓮能更快找到乘龍快婿。她的父親心願達成了,儘管姥姥做的是軍閥的姨太太。這年姥姥十五歲。 母親德鴻,出生於一九三一年。這年,日本人入侵東北,占領東三省,成立滿州國,扶植傀儡皇帝溥儀。德鴻的父親在她兩歲時過世,隨著姥姥改嫁,她有了待她如己出的父親,一位滿族醫生。 經過日本人統治、國共交戰的年代,十五歲時,德鴻參加共產黨地下工作,在一次面見上級時遇到了令她傾心的終生伴侶──作者張戎的父親。 女兒張戎出生於一九五二年,父親守愚和母親德鴻都在四川擔任共黨高幹,她在成長的過程中,既感覺到接二連三的政治運動帶來的緊張氣氛,也享受了生活在這個家庭的愛與溫暖。 然而,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沒有人能逃得掉……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作者,她能一改姥姥與母親的宿命,走出自己的路來嗎? 歷經三個世代的故事,發端於中國東北的偏遠小城義縣,擴展到大城錦州,再隨著母親的足跡跨越半個中國到了四川。 一個家族橫跨了一世紀的滄桑,由三代女人的一生刻畫出一段奇蹟,而這個奇蹟,仍在持續發生中……
【電子書】寫給香港人的中國現代史:從西安事變到新中國成立
香港歷史從來不是從1840年才開始 一直以來,我們被教育,英國殖民地管治以前,香港是「一座荒島」、「一條漁村」。但近期在九龍鬧市的港鐵沙中線施工地盤,發掘出大規模的宋元時代遺址,出土了包括水井、房址等遺蹟,證明宋元時期香港已有頻繁的貿易活動,引起全城的關注。那麼,到底英國人到來之前,香港的文化是否已經有一定的發展?中原文化對香港的文化有何影響? 本書結合了香港知名的考古和歷史學者,包括鄧聰、蕭國健、何佩然等,為大家重溯二十世紀以前的香港歷史文化面貌。 人類究竟在什麼時候開始在香港一帶地域生息活動呢?其最初的文化面貌是怎樣的呢? 從香港歷年的出土文物中,我們如何了解從史前到明清時期香港人的生活情況? 在租借給英國之前,清政府是如何治理新界的? 香港割讓給英國後,香港華人的傳統習俗和生活習慣,如何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
【電子書】彩色香港1970s─1980s
一九七零至八零年代是香港經濟快速增長的年代,社會資源也較戰後初期充裕。現代建築技術的應用,使城市的面貌煥然一新:核心區域摩天大廈林立,就算是一般 的住宅區,樓高也有二十多層,新市鎮亦逐漸都市化。城市藉著各式各樣的現代設施如啟德機場的跑道、過海隧道、高速公路、地下鐵路等等成為國際知名的大都 會;而社會貧富懸殊的情況,也好像其他大城市一樣,日趨嚴重……
【電子書】藏在古蹟裏的香港
本書是一本圖文並茂解讀香港古蹟的中學通識科參考書。 全書按照地區分為「港島」「九龍」「新界及離島」三章,合共36篇,內容涵蓋所有全港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古蹟。每篇設有「古蹟簡介」「建築特色」「歷史文物」「歷史掌故」等單元,系統梳理古蹟相關知識,多角度解讀歷史文化現象。 每篇均設有「通識反思」單元,令學習與反思緊密結合。作者以篇章內容為出發點,緊貼通識科「今日香港」單元的學習重點,提出全方位的通識思考議題。從不同角度啟發訓練思辨能力,引導學生思考古蹟的意義,對應考通識科大有裨益。 本書特色: ‧ 呈現香港具代表性的古蹟,內容豐富。 ‧ 多角度解讀歷史文化現象,趣味橫生。 ‧ 用通識話題引發深度思考,重點明晰。
【電子書】玫瑰的盛開與凋謝:冰心與吳文藻(一九○○~一九五一)
冰心(1900-1999),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詩人、兒童文學奠基人、社會活動家,五四運動中文壇,成為新文化運動中最具影響的女作家,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其小說、散文、詩歌、兒童文學、翻譯等不同類型的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吳文藻(1901-1985),中國社會學、民族學的奠基人,「燕京學派」的開創者,同時也是民國時期的外交家,他的「社會學中國化」的理論,在學界有著深遠的影響。1929年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十年內最優秀的外國留學生、文博士之後,回到北平燕京大學任教,與冰心結為連理,成為一對在文壇與學界璀璨的雙子星。 本書以豐富的史料、生動的文筆、全景式的視角描寫了他們在民國時期多難歲月中的生活、愛情、事業與創造。不僅具有自由詩意的敘述魅力,更具有真實人性的訴說光輝。 & 本書特色 & 本書以豐富的史料、生動的文筆、全景式的視角描寫了他們在民國時期多難歲月中的生活、愛情、事業與創造。不僅具有自由詩意的敘述魅力,更具有真實人性的訴說光輝。
【電子書】現代呂不韋:民國奇人張靜江
在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中,張靜江被孫中山譽為「革命聖人」,並榮膺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對於蔣介石的崛起、創黃埔軍校、北伐、建立國民政府,張靜江運籌謀劃,立下汗馬功勞。然而「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他,最終還是逃脫不了被排除出權力中心的命運。 & 被排出國民黨權力中心的張靜江,自一九二八年後,遂轉向於當時中國的經濟建設。他按照孫中山的建國方略,借鑒西方之先進科學技術,領導並投身於鐵路、礦產、電力,水利、無線電等各項建設事業,並取得卓越的成績。為民國時期的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電子書】讀史懷人存稿
本書共收文章二十篇及附錄一篇,內容分為甲、乙、丙三輯。甲輯含論文四篇,名為「讀史雜著」;乙輯含論文六篇,名為「陳援庵先生之學」;都是屬於史學辨析的論文。丙輯含文章十篇及附錄一篇,名為「新亞與南來學人」。這輯內容,全部涉及新亞書院(香港)的人和事,其中六篇,屬學術探討的論著,其他四篇,都是追懷新亞老師的學問和講課風格點滴之作;附錄一篇,則是闡發錢穆先生對新亞人期望的短文。本書是作者繼《東漢史事述論叢稿》出版後另一部個人史學類文集。
【電子書】一代名將胡宗南
胡宗南(1896-1962)將軍是中國近代史上赤忱效忠領袖、完成中興大業的重要人物。胡將軍以一文人之身,在國民革命風起雲湧之際,投筆從戎,進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從此追隨先總統蔣公,歷經東征、北伐、抗戰、剿共、保台諸戰役,尤其是在對日抗戰期間,扼守西北,成功擊退了日軍的進犯,保護西南抗戰基地,培訓人才,奮鬥到日本投降,協助國家完成中興大業。並在接著與中共的爭戰中,盡心盡力,堅持到最後一刻,才由蔣公派機接到台灣,繼續為復興大業而奮鬥。 抗戰期間,胡將軍為爭取愛國流亡青年,在西安王曲成立陸軍官校第七分校,延聘學者成立戰幹團,培育青年官兵,並手定戰士之人生觀「生於理智,長於戰鬥,成於堅苦,終於道義。」其著名的演講「今日的戰士」亦成為黃埔子弟言行之準則,而《黃河》月刊的誕生,更是抗戰期間西北戰地幾十萬官兵的精神食糧。 胡將軍一生清廉堅貞,公而忘私,國而忘家;其平凡平實及深刻的態度,對於後起的軍人發生了巨大無比的影響,而從其生平言論中,可看出他一顆光明燦爛的心,不僅是青年的導師,亦是軍人武德之典範。 本書特色 ★軍人武德的典範 黃埔精神的標竿。
【電子書】中國古代機智人物故事選
古人的智慧與幽默, 藉由一則則精選的小故事, 閃耀出熠熠光輝。 本書從古代典籍中精選晏子、東方朔、侯白、蘇東坡、解縉、唐伯虎、劉墉、紀曉嵐等二十五位中國古代機智人物的一百多篇趣聞逸事。作品雋永幽默,詼諧風趣,能夠給讀者帶來藝術欣賞的樂趣。 本書特色 機智的對答,往往讓人驚奇又佩服; 本書帶你覽盡古人妙趣橫生又機智的幽默智慧。
【電子書】安源:發掘中國革命之傳統
我們該如何詮釋中國共產黨出人意料的革命軌跡?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會走上與俄國模式大相逕庭的道路?裴宜理教授認為,箇中原因在於中國共產黨從革命起義到奪取政權及之後的各階段中創新地發展和部署文化資源。毛澤東、他的同志們以及其繼任者通過精巧地運用「文化置位」和「文化操控」建立其獨有的政治形態,使人們逐漸接受那曾經陌生的共產主義體系,成為熟悉的「中國特點」。在革命初期,毛澤東和黨的早期領導人曾在安源煤礦發動過一次影響深遠的工人運動,裴宜理教授以此地為案例進行分析。安源曾被認為是「中國的小莫斯科」,其所象徵的獨特的中國革命傳統逐漸成為中國語境下「政治正確」的試金石。在當代中國學界為尋求嶄新的政治前景而就其過往的革命歷史進行爭論時,裴宜理教授對充滿爭議的中國革命傳統之意涵進行了深入分析。
【電子書】太陽旗下的傀儡:滿洲國、華北政權與川島芳子秘話
二次大戰結束前,從東北橫跨長城直到南京,日本在中國接連建立數個傀儡政權,除了耳熟能詳的汪精衛政權、遙望日滿華共榮的滿洲國,在華北、內蒙一帶也有數個大小政權,盤算自身的利益,接受日本的使喚與攏絡,在短暫的烽火歲月中沉沉浮浮。 & 政客如華北的王克敏、王揖唐,在日本施捨的薄弱權力中明爭暗鬥;女特務川島芳子憑藉滿蒙日多重身分,遊走眾多勢力間作威作福,「金司令」的名聲響遍各地卻 又撲朔迷離,卻在被捕後以難堪的真貌接受槍決。同時,也有追求真相的記者,秘密潛入建國周年的滿洲國,冒著生命危險為讀者帶來第一手報導。 & 本書除了蒐集對這些政權與政客的回憶與批評,更收錄《大公報》記者陳紀瀅口述的滿洲國採訪歷險,以及數篇有關川島芳子的生平、被捕經過、審判處決歷程,甚至色誘軍政要人的八卦軼事,掀開偽政權下的層層真相。
【電子書】閩地多雄傑〈上〉:漳州歷史名人傳說
漳州民間故事叢書 本書收集了唐宋明清歷代二十餘位漳州歷史名人的故事和傳說一百六十多篇,其中有祖籍漳州的歷代名人,如林震、黃道周、顏思齊、蔡新、藍氏三雄等人的故 事;也有經略漳州的歷代功臣宿將,如陳元光、朱熹、戚繼光、鄭成功等人的傳說。這些故事和傳說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透過歷代民眾的集體創作、加工、演繹和 神化,顯得環環緊扣、起伏跌宕、豐富多彩、娓娓動聽。它們反映了歷史真實生活,並彰顯了棄惡揚善、扶正祛邪的純樸道德觀。 本書特色 本書所編選的故事多數是由閩南民間人士口述整理而成,其中夾雜著不少閩南方言和俗語,展現出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因此本書不但保留了數百年的歷史傳說與故事,也保存了許多即將消逝的閩南方言與民俗典故。
【電子書】閩地多雄傑〈下〉:漳州歷史名人傳說
漳州民間故事叢書 本書收集了唐宋明清歷代二十餘位漳州歷史名人的故事和傳說一百六十多篇,其中有祖籍漳州的歷代名人,如林震、黃道周、顏思齊、蔡新、藍氏三雄等人的故 事;也有經略漳州的歷代功臣宿將,如陳元光、朱熹、戚繼光、鄭成功等人的傳說。這些故事和傳說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透過歷代民眾的集體創作、加工、演繹和 神化,顯得環環緊扣、起伏跌宕、豐富多彩、娓娓動聽。它們反映了歷史真實生活,並彰顯了棄惡揚善、扶正祛邪的純樸道德觀。 本書特色 本書所編選的故事多數是由閩南民間人士口述整理而成,其中夾雜著不少閩南方言和俗語,展現出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因此本書不但保留了數百年的歷史傳說與故事,也保存了許多即將消逝的閩南方言與民俗典故。
【電子書】胡適與蔣介石
從新文化運動到北伐戰爭,從筆尖到槍尖,中國近代史上的兩位重要人物:胡適與蔣介石,一文一武,卻同樣地給予了當時晦暗無光的時代,更多改變的契機。國民 革命時期結緣的兩人有甚麼樣的交集互動?他們的過去又有何相似與相異呢?跟隨著兩位中國近代重要人物的蹤跡,將更深層剝解歷史的發生和推衍。 本書特色&& & 改變中國近代歷史的兩位重要人物,一文,一武;文英雄是胡適,武英雄是蔣介石。
【電子書】驚訝程度100%!你沒聽過的歷史真相!
屈原為何要投江?而且還選擇在楚國認為是鬼節的五月初五這一天? 岳飛背後的「精忠報國」真的是他母親所刺?還是另有其人? 諸葛亮真的有寫過《後出師表》嗎? 李白與楊貴妃有何關係?而李白被逐出宮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顛覆你的所知!這些歷史上的文人墨客祕案及背後的真相,將讓你大開眼界!驚訝100% 八仙是民間所喜愛的仙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個成語家喻戶曉。八仙的神話傳說又是怎樣演變的呢?然而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其事?或者根本就是「街談巷議」的「小說家」所造? 歷史留下的問題,只有時間最終能回答。
【電子書】懷念傅斯年
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 剩下三小時是用來沉思的 本書原名《長眠傅園下的巨漢》是蒐集傅斯年去世後的追悼文章,有其一手的史料價值。除了當時教育廳長陳雪屏的文章,更有傅斯年的師友、學生,如胡適、 蔣夢麟、羅家倫、陶希聖、朱家驊、王世杰、李濟、陳雪屛、英千里、那廉君、程滄波、毛子水、董同龢、何定生、屈萬里、伍俶、陳槃、王叔岷等等的重要回憶文 章,他們從各個不同層面來回憶這位北大的同學同事及台大的校長,從思想人格到為人處事甚至到辦公室裡的傅校長,可說是近身觀察傅斯年的一紀實文集。 本書特色 1.集結傅斯年的師友、學生,如胡適、蔣夢麟、羅家倫、陶希聖、朱家驊、王世杰、李濟、陳雪屛、英千里、那廉君、程滄波、毛子水、董同龢、何定生、屈萬里、伍俶、陳槃、王叔岷等等的重要回憶文章 2.從不同層面來回憶的近身觀察傅斯年紀實文集
【電子書】同光風雲錄:晚清政治人物復刻典藏本
《同光風雲錄》是寫晚清同治、光緒兩朝的政治重要人物。自太平天國之亂、戊戌百日之變,下逮辛亥革命,始自曾國藩,而終於袁世凱,總共寫了七十五人。 就清末民初一百年間,選擇對政治、軍事、教育、學術、文辭等方面,有所樹立者,以簡要之文,為其立傳。分章記載,間加斷語,但力求平恕。又間及遺聞軼 事,以見名賢豪俊、義俠節烈、志士秀才、梟雄獍傑,以及文人學究、精神志趣之所流露,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是書雖網羅前聞,但考證翔實,作者說費時一年才 完成十萬餘言,可見其用功之勤也,可當作近代史閱讀。
【電子書】傅斯年一生志業研究
學運的旗手、學術的先鋒 從挑戰師長到五四遊行 從革新研究到揭發貪污 這位重炮級的學者終生在抵抗、在革新、在改變世界 傅斯年,人稱「傅大炮」,近代中國最重要的學術領導者。他吸收了西方的研究方法,率領一整群年輕學者,為歷史研究開展新生命。他是一個極為罕見的、在學術和行政能力上都極其優異的知識分子。 本書為五四運動研究者歐陽哲生探索傅斯年一生志業的總集,從傅斯年在北大以學生身分挑戰章太炎學派、擔任五四運動的遊行總指揮、以歷史語言研究所為中 心推動的研究發展、揭發宋子文、孔祥熙的貪污舞弊,到他面臨日本侵華時展現的政治思想與戰略方針;作者以豐沛的歷史資料,完整呈現傅斯年魄力十足而成就非 凡的生涯。 本書特色&& & 本書以詳盡的歷史資料,重現傅斯年從學生到學者時期,在各種學運、學術工作中展現的革新能力與行動魄力,以及他對整個中國近代學術研究帶來的卓越貢獻。
【電子書】失落的歷史寶藏之謎
給人帶來最有誘惑想像力的是寶藏,給人帶來致命結局的也是寶藏, 失落的寶藏像一塊巨大的磁鐵般,吸引著夢想發財的人們! 只有展翅雄鷹的銳利目光,才能看到藏寶尋找者們的夢中之寶! 千百年來,無數的尋寶者不斷在各地尋找這些財寶! 不過,誰也無法知道,這些寶藏最後究竟會落到誰家之手。 至今仍有大批珍寶沉睡世界各地等著被尋找。 這些財寶是否已有人偷偷地帶走了? 這對渴望尋寶的人們來說,仍然充滿著謎。 尋寶過程中,有的人仰天長歎知難而退,有的人鍥而不捨一意孤行,有人傾家蕩產抱恨終生,有人最後葬身異域……人們不禁要問:是否真的有巨額的寶藏?對於這個問題,在取得最後結果以前,任何人都無法回答。但是,寶藏對尋寶者的誘惑卻是永恆的。 也許,人們尋找的並非寶藏,而是一個永遠無法挖掘的祕密。
【電子書】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套書】
臺大學生口耳相傳「四年修不到,成終生遺憾」名師! 超過43000人爭相搶修的超人氣課程,首度結集出書! 歷史上成功和失敗的關鍵究竟何在?如何在巨變時代中找到一條出路? 他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 他的一生就彷彿一面鏡子,映照出人性的幽暗和光明…… 秦始皇十三歲繼位,二十二歲剷除權臣親政,這個在巨變中成長的中國第一位皇帝,不僅結束了一個綿延千年的舊時代,也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 為了邁向成功,他時時刻刻克制自己的感情。為了統一天下,他忍辱負重,禮賢下士,不計出身和國籍,重用任何對自己有利的人才。為了子孫久長,他事必躬親,貫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強勢改革,帶給後世深遠的影響。 但最後他所得到的結局,卻是身腐屍臭,斷子絕孫。他強盛的天下,他珍視的帝國,在一生中最信任的三個人聯手背叛他之後,短短三年便一敗塗地、灰飛煙滅。 回顧秦始皇充滿爭議又波瀾壯闊的一生,讓我們不禁思考:像他這樣聰明絕頂、意志剛強的人物,為什麼會讓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向滅亡?他究竟是殘酷無情的暴君、剛愎自用的昏君,還是一位勇於改變世界的強者? 如何學習歷史,才能對我們的人生有用?成功與失敗的關鍵,究竟何在?在這個價值混亂、年輕人彷徨不安的巨變年代,藉由本書精闢的剖析,重新理解秦始皇一生的抉擇和成敗,作者將帶給我們一個你從未思考過的嶄新歷史視野!
【電子書】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
臺大學生口耳相傳「四年修不到,成終生遺憾」名師! 超過43000人爭相搶修的超人氣課程,首度結集出書! 歷史上成功和失敗的關鍵究竟何在?如何在巨變時代中找到一條出路? 他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 他的一生就彷彿一面鏡子,映照出人性的幽暗和光明…… 秦始皇十三歲繼位,二十二歲剷除權臣親政,這個在巨變中成長的中國第一位皇帝,不僅結束了一個綿延千年的舊時代,也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 為了邁向成功,他時時刻刻克制自己的感情。為了統一天下,他忍辱負重,禮賢下士,不計出身和國籍,重用任何對自己有利的人才。為了子孫久長,他事必躬親,貫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強勢改革,帶給後世深遠的影響。 但最後他所得到的結局,卻是身腐屍臭,斷子絕孫。他強盛的天下,他珍視的帝國,在一生中最信任的三個人聯手背叛他之後,短短三年便一敗塗地、灰飛煙滅。 回顧秦始皇充滿爭議又波瀾壯闊的一生,讓我們不禁思考:像他這樣聰明絕頂、意志剛強的人物,為什麼會讓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向滅亡?他究竟是殘酷無情的暴君、剛愎自用的昏君,還是一位勇於改變世界的強者? 如何學習歷史,才能對我們的人生有用?成功與失敗的關鍵,究竟何在?在這個價值混亂、年輕人彷徨不安的巨變年代,藉由本書精闢的剖析,重新理解秦始皇一生的抉擇和成敗,作者將帶給我們一個你從未思考過的嶄新歷史視野!
【電子書】中國皇子的八種命運
對皇子而言,人生道路只有二分法, 生或死,成或敗,榮或辱。 皇子,是一個特殊的人群,也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群。幸運與悲催,抗爭與妥協,瘋狂與無奈……都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淋灕盡致的體現。身為人子,他們鮮有機會體味人世間的父子親情;身為人臣,他們鮮有機會表達個人的思想與主張;身為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鮮有機會獲得自由、權力與尊嚴。因為他們的父親是皇帝,所以他們成為高貴的皇二代,但也正因為生在帝王家,所以他們的命運分外復雜、耐人尋味。 《中國皇子的八種命運》以正史為藍術,從中國古代數以千計的皇子中遴選出三十六位有特殊事跡的人物,分別作傳。按其相同或者相近的命運,將此三十六人分成「接班太難、同室操戈、出逃國外、附庸風雅、天之驕子、另類皇子、活得精彩、死的窩囊」八種類型,分別展現他們人生中獨特的悲與喜。 &
【電子書】Reading Hong Kong, Reading Ourselves
INTRODUCTION & Books about cities can open pathways to discover new places, and familiar places anew. Hong Kong is a much visited place. Over 50 million people stream through its hotels, restaurants and shopping malls each year. That is a lot of first impressions! & This book, written by fourteen reflective scholars about living and learning from Hong Kong, builds on the growing interest of using “place” as text while providing a model of deepening cross-cultural encounters. Each chapter is written in a personal and experiential style, exploring Hong Kong through the lenses of a range of disciplines that shaped individual author's perceptions and encounters. & The city is like a text one reads and deciphers, linking one’s sense of other cities with one’s present experiences of this city in this moment of time. In reading the city, readers discover not only what is “out there” in the ever moving surround of Hong Kong’s urban life, but also what is inside oneself as newcomer and as from another city and culture.
【電子書】在台灣談中華文化(思想 25)
「思想25」的專題是「在台灣談中華文化問題」,從明確的「本土」視角出發,整理中華文化在台灣的複雜積極含意,充分反映了台灣的自我意識趨於成熟,不再逃避在自我與他者之間進行對話與承認。 「思想25」專輯的生產背景是在鹿港,既本土而又深沉積澱著中華文化的小鎮。本期其他專欄還有王力雄先生的訪談、中國自由主義的國家過敏症等,以及對 最近此起彼落的街頭公民運動的關注。台灣民主化之後,政治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積鬱已久的問題逐漸爆發,代議政治體制以及朝野政黨卻應對無方。公民運動 是否能發揮真實、持久的功能?是當代歷史的關鍵議題。
【電子書】政黨論:孫中山政治思想研究〈一〉
★基於教學相長的需要,作者擬定長期系列研究計畫,用政治學研究法,分析孫中山政黨論、政權論、政府論。 關於政黨論,民主政治需有政黨,始能圓滿運作。政黨可以互相監督,反映民意,可以避免流血革命,遇有重大政治問題,引起意見衝突,可用和平選舉或公民投票訴諸民意來解決紛爭。政黨可以教育選民,提高人民的政治知識和對國家發展的關心。 在革命建國過程,欲推翻二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只有以「革命黨」的力量來協助軍隊掃除建國障礙,並訓練人民自己當「 皇帝」,做國家的主人。在憲政實施後,即應開放組黨自由,再由人民去選擇政黨組織政府。如果不此之圖,在革命成功憲法公布實施之後,仍由一黨獨裁統治,那 並非孫中山政治思想的本義。作者在分析孫中山政黨理論的內涵之後,也將民主政黨與極權政黨的理論基礎與制度加以比較。
【電子書】中國近代憲法第一人:汪榮寶
民國初年,汪榮寶作為體制內的公務人員,在修訂國會法律、制定天壇憲法、反對袁世凱稱帝、外交談判等活動中奔走呐喊,抗辯議壇,其穩健的改革主張和務實的革新行動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清末民初的歷史進程。汪榮寶的改革實踐深深呼應了清末民初中國政治、法律轉型的歷史軌跡。
【電子書】一個黑五類的文革自述:苦難、不屈與求索
本書特色 & 經歷過文革的各類當事人,坦率地公開回憶往事,真正能夠還原歷史豐富面貌的資訊,其中包含鮮活的細節,其價值甚至可能超越理論的抽象。 & 內容簡介 & 文革中作者遭受了「喪父失兄弟逢厄,老母忍辱倍酸辛」的不幸,同時又目睹了整個國家與人民「宮傾玉碎」的空前劫難,便開始了長達十年之久的求索,為此他在偏僻而又貧窮的李家溝一間漏室裏,在一豆油燈下苦讀著思考著,以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孤膽與勇氣書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