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宋初風雲人物
宋代在我國史上甚為特殊,既結束安史之亂至後五代的大混亂,開創一個有規模的新皇朝,但政權遞嬗之間既無紛爭,統一弱小亦無大戰爭,滋生外患,奮鬥異常。其間人才輩出,但未善盡其後,造成後世轉強為弱趨勢。故本書對述宋初人物之運用,頗感遺憾。作者以史籍為本,透過簡鍊的文字,將繁複的史事一一條理清楚,有敘有斷,喜愛傳記之人不可不讀。
【電子書】中國史卷五:近代中國的成立
十世紀中國是個歷史大轉捩時代。因此,橫的方面,漢族朝代與征服朝代並行或交替存立;縱的方面,近代社會以宋朝建立為標誌而設定。近代中國係以漢族終止再壯大而內縮,轉變明顯的漢族民族國家形貌為特徵,中世以前漢族中國─世界帝國的時代終結。開朗、拘謹的國家民族性格,宋朝為斷限而前後時代對照分明。漢族對世界文明昇進的貢獻,也自長期站立的高峰位置,從十世紀以來的幾個世紀後,緩慢下降。十六世紀後,中國與歐洲完成世界科學、技術領導者的交替。歐洲曾經歷漫長的中世時代,但短短約三個世紀的近代歐洲,十八世紀後半以來便以產業革命成功,快速轉換現代社會。中國領先歐洲快速通過中世時代,近代中國的歷史分期,時間卻停滯十個世紀,清朝之末,才在痛苦的、被迫的形勢下勉強向現代化舉步。─本書,便以如上諸課題為中心,說明『什麼』,以及探討其『為什麼』?
【電子書】歷史與人物
這是一冊論述中國近代若干重要史事和人物的書。著者根據近年在海外新見中外資料,綜合稽證,深入淺出,用平易文字分題敷陳。其中十九世紀英國人在中國影響力的深遠、廿世紀中美關係演變樞紐人物的言行、中國對日抗戰總體戰略與重要會戰、俄羅斯侵華的不同方式、國父生平的若干大事、「人才下鄉」的最佳典範等,都是中文同類書籍從未提及或錯漏不詳的。至於歷史課本亟應徹底革新,「偉大的中華與近代世界」特應用具體事例說明。有關中外資料的典藏和一些國家郵票的介紹,旨在引起一般讀者的興趣並作進一步研讀的指南。
【電子書】中國史卷四:中國世界的全盛
漢族形成的充沛活力,帶動了中國模式政治、文化為基底的東亞「中國世界」,自漢朝的時代塑定胚型。新漢族於隋--唐時代再形成,又培育、提攜「中國世界」成員,共同內耀博大而絢爛的中國文明之光。隋--唐世界大帝國成立的意義,初非祇中國史上的偉大朝代而已,也是關係東洋史全體的。這是本書敘述的主軸。
【電子書】中國史卷三:南方的奮起
自二世紀末到六世紀末的漢族中國四百年大分裂時期,中國在動盪紛亂之下的面貌並非全是破壞的,歷史意義也非全是消極的,其間各存在其積極的一面。在積極的方面,即是迎接統一再現的準備諸分野,以及充滿了新生命、新活力的新漢族孕育,江南文化的發達,與中國-東亞文明圈的堅實設定。凡此,皆為本書重心所在。
【電子書】中國史卷一:黃河文明之光
中國在世界史上的優越地位,係由其巨大歷史實力與高度文明蓄積而得。中國歷史最早的活動舞台主要在黃河流域;傲視人類史的黃河文明,如何由住居此地域的祖先自力與獨立的創造,黃河文明如何形成最早的中國世界,如何向單一的民族、單一的大領土國家統合,並鑄定二千年強大中央集權制的漢族中國原型,乃是本書敘述主線。
【電子書】東漢風雲人物
中國歷史上第三個偉大的時代是王莽篡漢後天下大混亂,醞釀出一個東漢政權。每一個大混亂的時代,多少英雄豪傑,奮其才智與能力,創造豐功偉績,對國家作重大的貢獻,名垂青史,永為後人景仰。作者以史籍為本,透過簡鍊的文字,將繁複的史事一一條理清楚,有敘有斷,喜愛傳記之人不可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