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一九六九邂逅菩提
本書收錄在1969年至1986年間,曾參加佛光山所舉辦「大專佛學夏令營」的23位大專院校學生,所撰寫的發嚮文章外,還收錄了學員們近年參與佛光山活動、由《人間福報》刊登的活動新聞,以及從《佛光山大專佛學夏令營》第一、二期特刊、第二期學員手冊及教材中,選錄學員們當年在結營後所撰寫的參與心得、作息表等內容,最後,蒐集自1969年以來的大專佛學夏令營活動的珍貴照片放在附錄當中。 本書的作者們從白齒青眉的慘綠少年,到現在的星星白髮垂,他們有的成為醫師、教授、公職人員等。生命,過盡千帆,他們寫下在生命轉彎處,遇見了佛教,遇見了佛光山的星雲大師,讓他們隨緣生活、隨遇而安,這些影響了他們一生的故事,以及每張泛黃的照片,皆訴說著他們在佛光山與佛教互動的回憶,那些曾經被收藏的、深刻的記憶,以此供養、分享生命中的美好。希望這段重要的人生轉折,可以給社會青年一個生命的建議;希望提供一分質樸的生命觀,一分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良善,給翻閱這本書籍的您。
【電子書】想念佛陀 想見佛陀
本書內容改編自星雲大師著《佛教叢書.佛陀》,內容主要是佛陀成道後行化的故事,與一般描繪佛陀一生的漫畫不同。讓讀者透過漫畫了解佛陀真實的人間生活,相信「佛陀是人,不是神」,進而接受和信仰佛教。 第5冊內容精選世界各國有關佛陀一生的藝術作品,配上淺顯易懂的文字,介紹佛陀的一生。
【電子書】懂你不敢說
本書內容改編自星雲大師著《佛教叢書.佛陀》,內容主要是佛陀成道後行化的故事,與一般描繪佛陀一生的漫畫不同。讓讀者透過漫畫了解佛陀真實的人間生活,相信「佛陀是人,不是神」,進而接受和信仰佛教。
【電子書】幸運遇到了
本書內容改編自星雲大師著《佛教叢書.佛陀》,內容主要是佛陀成道後行化的故事,與一般描繪佛陀一生的漫畫不同。讓讀者透過漫畫了解佛陀真實的人間生活,相信「佛陀是人,不是神」,進而接受和信仰佛教。
【電子書】更少得更多
本書內容改編自星雲大師著《佛教叢書.佛陀》,內容主要是佛陀成道後行化的故事,與一般描繪佛陀一生的漫畫不同。讓讀者透過漫畫了解佛陀真實的人間生活,相信「佛陀是人,不是神」,進而接受和信仰佛教。
【電子書】等你很久了
本書內容改編自星雲大師著《佛教叢書.佛陀》,內容主要是佛陀成道後行化的故事,與一般描繪佛陀一生的漫畫不同。讓讀者透過漫畫了解佛陀真實的人間生活,相信「佛陀是人,不是神」,進而接受和信仰佛教。
【電子書】不只中國文學家
作者依空法師,一位僧人,一位文化人。 在佛法求真、文學求美,兩者交錯之下, 十位文學家一生的神采風華,躍然紙上,別具風格。 中國古代政治對於文人最大的摧殘就是貶謫流放, 特別是對心懷憂國愛民理想抱負的志士良臣, 喪失真權實位、立德立功的舞台, 更是一廢不復的絕望迫害。 & & 看,他們面對人生悲喜榮辱時, 如何在佛法的浸潤下,得到心靈的安頓解脫?
【電子書】本如法師傳:中國當代肉身佛傳奇
1925~2006,八十一載住世歲月,一代華巖祖師的傳奇人生;一門十位出家人,祖孫三代剃度出家、弘揚佛法的心路歷程。抗戰、文革、劫後餘生…在波瀾起伏的歷史浪潮中,出家人如何堅守信仰、傳承法脈?苦修開悟,解行並重,持戒精嚴,不住名利相…華巖祖師如何修成金剛不壞之身?這部傳記,團隊歷時六年,輾轉各地,採訪了數十位法師及居士,收集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將本如老和尚的傳奇故事呈現給讀者。聆聽親歷者平實而生動的講述,感受撼人心魄的心靈洗禮,這不僅是一部精采的高僧傳記,更是百年中國佛教史的濃縮。
【電子書】禪修教觀:教理與實修操作手冊(下)
禪修,最怕盲修瞎、最怕錯誤的理論、最怕用錯方法。 鄭振煌教授以30多年的禪修教學經驗,提供您最正確的理論與方法,令您快速契入實修狀態,讓禪修的體相用成為您的生命因素。 禪修最怕盲修瞎練,或懶於學教,形同外道:或不觀心,但求佛菩薩保佑,彷彿鬼神教;或怪力亂神,不明因果,高談感應,使覺者的佛變成了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神;或光說不練,說食數寶,或奢言一門深入,自是非他,無異坐井觀天。 知見錯則斲喪慧命,萬劫不復;知見對則修行易如反掌,平凡無奇。本書是教理與實修並重的絕佳操作手冊,先建立正知見,再輔以禪修技巧。讓您輕輕鬆鬆將禪修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圓滿修行的八大訣要 一、如何從心智的開發,得證解脫自在: 教導您從《大念處經》獲得心智開發的方法。 二、如何克服煩惱,生善止惡,證悟涅槃寂靜: 教導您觀修「四無量心」,迅速進入四禪。 三、如何修止觀雙運,入寂照不二的境界: 教導您真正的觀、真正的止,讓過程與目標融合在一起。 四、如何修大乘念佛法門: 教導您四種念佛法門,讓您快速獲得成就。 五、如何獲得空性的智慧: 教導您在每一個當下,都可以獲得般若空性的方法。 六、如何超脫心意識的痛苦與快樂: 教導您學佛不可逃避現實,了知萬法所呈現的都是圓成實性。 七、如何證入當下就是清淨的佛果: 教導您從如來藏最高、最極致的思想中,體證獅子遊戲三昧的解脫自在境界。 八、如何用「觀呼吸」總綰一切法門: 教導您用同一個法門產生不同的效果,就像世尊一樣,可以出入息念為甘露不死之法。 禪修是一種定心的功夫。不論是世間法的追求功名利祿,或是出世間法的證悟解脫自在,都必須要有定心的功夫。 但定心要以嚴持清淨戒為基礎,如果不持戒,或持戒不清淨,或甚至持的是邪戒(名為戒取見),即使得定,也是邪定、狂定。 而且,定心不是修行的終點。定而無慧,則成枯定,無益自他;定而慧邪,則成狂顛,害己損人。 因此,禪修不離戒定慧三學,小乘開為八正道,大乘開為菩薩戒、無量三昧、三智,並進而觀慈悲、中道實相。這些教理是觀修的基本功,教與觀不能偏廢。善哉蕅益智旭大師重述《教觀綱宗》卷首所言:「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 學佛者的通病,或光說不練,說食數寶,或奢言一門深入,自是非他,無異坐井觀天;或懶於學教,盲修瞎練,形同外道:或不觀心,但求佛菩薩保佑,彷彿鬼神教;或怪力亂神,不明因果,高談感應,使覺者的佛變成了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神。 知見的重要由此可知,知見錯則斲喪慧命,萬劫不復;知見對則修行易如反掌,平凡無奇。基於此,每次禪修時必以建立正知見為先,再輔以技巧。禪修法門八萬四千,各擅勝場,事修隨理異而變。如何掌握原理,便成為事修的關鍵。 本書是多次禪修課程的紀錄,有理論有方法,從理論衍生方法。由於參加禪修者老參新參都有,對佛法的理解深淺不一,講解時只能應機逗教,盡量淺白。無論如何,這是一本教理與實修並重的操作手冊,讀者可以選擇任何法門契入,也可以從頭至尾練習各種法門,重要的是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我從《大念處經》講起,經中有四種讓心得到訓練、心智得到開發的方法,也就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前三個念處,主要是心的訓練;第四個法念處,重點在心智的開發,得證解脫自在。首先安住於身,遍身觀察,捨離對身的貪欲,這是身念處修行法。進一步清楚感受、覺受,這是受念處修行法。再來明了起心動念,則是心念處修行法。觀察身、受、心的緣起緣滅,皆是無常、苦、無我,便是法念處修行法。 四無量心是很重要的四禪修行法。在四念處之後,可以觀修「慈悲喜捨」,迅速進入四禪,克服煩惱,生善止惡,證悟涅槃寂靜;也可以配合大乘菩薩道,調柔心性,自利利他。慈悲喜捨是境界的無量、對象的無量、時間的無量、空間的無量、清淨心的無量。令所有眾生、宇宙法界,充滿慈悲喜捨的磁場,了知一切平等平等,沒有場域、自他的分別。這是世界大同的極樂淨土。 真正的觀就是止,真正的止就是觀,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止觀雙運是過程與目標融合在一起,寂照不二。 大乘的念佛法門有四:第一、口唸、耳聽、心念佛的聖號。第二、觀佛像的相好莊嚴。第三、觀想佛栩栩如生地就在眼前,對我加持。第四、觀法身實相,生起般若智慧,了知自他不二、心境不二、一切諸法不生不滅、畢竟空。 般若空性是用來修行的,而不是辯證的哲學,每一個當下都可以用般若空性來觀照。《般若經》的核心,一切諸法的當體是「空」。空性的智慧可從讀經、聽法、思惟、禪修得到,經常憶念空性,將空性應用在日用平常中,這才是修行。 詮釋這個世界的是心意識。使我們快樂或痛苦的,不是外面的境界,而是自己阿賴耶識中的種子起現行。唯識學談到有為法和無為法的不一不異,有為法所依的體性就是無為法。學佛不可逃避現實,學佛是在生活、工作中,是在每一個當下。無為法就在有為法當中,不論煩惱或快樂,萬法所呈現的都是圓成實性或三無自性性。 如來藏是佛教中最高、最極致的思想。如來藏的修行法是回果向因,以如來藏為所依,了解一切皆是圓滿覺性的體相用。安住於如來藏,當下就是清淨的佛果。以如來藏隨順一切因緣,如獅子遊戲三昧,解脫自在。 最後用「觀呼吸」總綰一切法門。法一理多,知見的不同,可以讓同一個法門產生不同的效果。觀呼吸簡單易行,隨時隨地都可練習,是故世尊以出入息念(觀呼吸)為甘露不死之法,妙哉斯言! 本書從舉辦禪修營、聽打、校正、編輯到出版,幾近十年,備極艱辛,發心護持的善知識,恕不列舉,蓋無相布施的功德,勝過以恆河沙數七寶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唯願眾生因此而究竟常樂!
【電子書】生活的大智慧:進入自性佛【真理學,輔助深入版2】
◎讓眾生能夠從萬法諸相的迷失中,回皈究竟自性佛,深入究竟絕對平等與無相真理的覺悟! & ◎每個人都能進入究竟捨離十一法界,在超越諸相迷縛的自覺中,獲得光明自覺的真理受用! & ◎大覺悟工作室繼《生活的大智慧:進入自性佛1》、《生活的大智慧:進入自性佛【永恆學,輔助深入版1】》後又一啟發人心自覺的大作。 & 練「氣功」的人,都是以「氣」為導引,調整內在的精氣神,但這無法深入無明本源中累劫種子的內涵!因為真正的意識是屬於「無明變化用識與無明阿賴耶識」的相應受用,因此,要以空種內涵的唯識相應做思想導引,才能真正改變精氣神! & 大覺悟老師因此深入究竟真理的實踐,透過自覺感悟,描述出真理的內涵!在真理之中,能永恆自在,能深入無我、無法、無無常的究竟,如能真正深入其中,絕對可以完成無相真理的實踐。 & 大覺悟老師預計出版十四本系列書籍,透過廣大說法,敘說修行的無上內涵,在人生原本迷失的現象中,展現究竟真理的實相,留下長遠教理,以利後人! &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520430.pdf
【電子書】我走過一趟地獄
如果你…曾震懾於電影裡的地獄審判 更好奇死後樣貌與輪迴真相 那麼你…絕對不能錯過這一場真實發生的地獄巡禮── 更驚天駭地│更直入人心 ★美國香巴拉出版社社長親身經歷★ ★國際讚揚西藏藝術大師匠心繪製★ & ◆內容簡介◆ │在不斷流轉的生命之輪中 │你前往的會是天堂或者地獄? 本書作者山姆‧博秋茲在心臟手術過後瀕臨死亡,詫然發現自己身處業力輪迴的最底層,並在光明聖者的帶領之下,深入探索恐怖痛苦的絕望之境,和受困於悲慘迷惑循環裡的無數眾生相遇……。 讓我們與獲得「地獄臨時訪客證」的作者同行,聽他描述這一段令人驚駭但頗具啟迪的真實經歷!相較於那些發生在死時卻令人感覺愉悅的受歡迎故事,山姆‧博秋茲對瀕死經驗的描述,是截然不同的沉重、嚴酷及深刻;而身為長期佛教修行者和老師的他,更在這一趟地獄巡禮中有所覺醒──無論是激烈仇恨、冰冷輕蔑,或者貪婪欲望、虛無倦怠……等習氣,將會在看似永無休止的時間循環中猛烈襲擊著意識! 《我走過一趟地獄》記錄了作者難以言喻的切身體驗,加上國際西藏藝術大師匠心繪製的現代主義插圖,為的是和讀者分享,如何從我們個人創造的地獄中醒悟,並且幫助他人從其自身的地獄中找到慰藉與解脫。
【電子書】我走過一趟地獄
如果你…曾震懾於電影裡的地獄審判 更好奇死後樣貌與輪迴真相 那麼你…絕對不能錯過這一場真實發生的地獄巡禮── 更驚天駭地│更直入人心 ★美國香巴拉出版社社長親身經歷★ ★國際讚揚西藏藝術大師匠心繪製★ & ◆內容簡介◆ │在不斷流轉的生命之輪中 │你前往的會是天堂或者地獄? 本書作者山姆‧博秋茲在心臟手術過後瀕臨死亡,詫然發現自己身處業力輪迴的最底層,並在光明聖者的帶領之下,深入探索恐怖痛苦的絕望之境,和受困於悲慘迷惑循環裡的無數眾生相遇……。 讓我們與獲得「地獄臨時訪客證」的作者同行,聽他描述這一段令人驚駭但頗具啟迪的真實經歷!相較於那些發生在死時卻令人感覺愉悅的受歡迎故事,山姆‧博秋茲對瀕死經驗的描述,是截然不同的沉重、嚴酷及深刻;而身為長期佛教修行者和老師的他,更在這一趟地獄巡禮中有所覺醒──無論是激烈仇恨、冰冷輕蔑,或者貪婪欲望、虛無倦怠……等習氣,將會在看似永無休止的時間循環中猛烈襲擊著意識! 《我走過一趟地獄》記錄了作者難以言喻的切身體驗,加上國際西藏藝術大師匠心繪製的現代主義插圖,為的是和讀者分享,如何從我們個人創造的地獄中醒悟,並且幫助他人從其自身的地獄中找到慰藉與解脫。
【電子書】生活的大智慧:進入自性佛【永恆學,輔助深入版1】
◎以廣大平白、不同角度的描述,切入緣起的光明內涵,因而破暗得智,見到自性! ◎論理、工夫、見證,三者相互輝映,讓人得到生活實踐的大智慧。 ◎書中提供多位信眾的得渡實例,更能體會佛法的受用與彰顯。 & 本書敘述從現象到真實的實踐過程,幫助讀者真正深入的得到知見和智慧,並在自性中體悟緣起的光明和真理的受用! & 因為累劫無明的種子,導致今生的無明,因而從小到大,自然的迷失在自以為是的感受、觀念、現象之中,因此,廣大人類和眾生,便全部迷失在無知的命運之中! & 因緣際會,本書提供了廣大智慧,幫助讀者信入自攝藏種子,照見自心,排除種種令人迷失的障毒,展現絕對、菩提、平等的真理,深入真正自在的自性佛究竟實相中,因而停止輪迴,並實踐了生命的提昇! &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520423.pdf
【電子書】振興台灣佛教發展大未來:寺廟經營管理與資產活化應用
隨著經濟的成長,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不只在物質方面越趨多樣,在精神層面的需求也不斷的在提升,進而形成台灣社會特有的宗教現象。這些年來宗教發展越來越「多元化」及「全球化」,因時局所產生的許多宗教團體在營運有其成效上的差異,故有效的活化資產、做好營運績效的管理,已是佛法推展及寺廟永續經營不容刻緩的議題。 寺廟經營管理包括的範圍極廣,而其既有資產的營運更是治理的核心,如何從既有的資產中找出可用的資源,增加有形與無形的價值,是寺廟廣闢財源的迅捷通道。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以「經營的精神」、用「財務的角度」,探究寺廟可用資產的來源體系,進而提出營運原則與策略,同時探究現行寺廟資產營運所應遵守的規章。希冀在經營可用資產的作為中,能以適法、有效率的治理來符合現代市場化的機制;並在重視效能與效益的思維中,思索未來寺廟資產經營政策及活化策略的調整,以建構寺廟「經營知識資本,產出資產資本」的宏觀目標。 本書既以寺廟資產經營管理與活化運用為名,就是期望藉此研究能對寺廟的經營管理問題透過清晰有條理的概念敘述,將研究範圍界定在從寺廟法令之屬性、寺廟沿革發展在實務上的問題探討、並進一步採漸進式的闡述有關寺廟組織、財務、制度、經營與管理的綜合研究,並非寺廟個案分析的專論。 本書針對前內政部民政司宗教輔導科科長黃慶生的《寺廟經營與管理》一書作進一步的探討,研究內容將緊扣著寺廟相關行政業務的開展,廣泛地討論寺廟事務所涉及的各種相關課題,將寺廟從形成至運作中所產生的各項法令與行政問題,進行系統性的整合、歸納與闡述,兼顧理論與實務的研究。 作者希望透過問題的剖析,進而以企業經營的理念與方法去做資源最有效的運用,結合寺廟有形與無形的資產等各項具備的先天條件做到財務管理、組織管理、資源整合、志業發展、如此必然能活化並創造出比私人企業更為輝煌而永續發展的經營成果。因此,本研究希以引據最新的資料、以較不同的角度來探討,期望藉此突顯寺廟經營的核心論題。 本書將以前人研究成果之文獻分析為主,主要是蒐集國內外有關寺廟經濟與經營管理之文獻資料,如:專書、期刊論文、學位論文等資料加以彙整分析,歸納整理寺廟的實務問題,並對目前寺廟經營策略提供參考方案與建議。其重點方向不在於提出高深的研究理論,而是經由系統的方式將蒐集到的各種資料及專家學者的論點,予以整合、歸納與闡述,並結合實務經驗與見解,進而提出較為創新的資產活化運用研究心得。 本書特色 振興台灣佛教先從內部改革開始 發展大未來寺要從有形、無形資產活化做起 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訣要 解決財管、稅務、宗教法規善用、接班人、僧伽管理、弘法現代化等等問題
【電子書】生活的大智慧:進入自性佛1
◎幫助讀者在生活中體驗「最深的生命覺悟」與「實入永恆的自覺」。讓所有的人,花最少的時間,超越無明之迷失,得到最大的覺悟! ◎在今生無明的感受中,看到前世在今生所流露的痕跡,而且能夠在「當下現象」中,明白如何突破自己的無明。 ◎在毫無差別的自性中,只要能作到「真正的用心」,想要「了解生命、成就真理,便能完成自在、自性佛之內涵! & 為了利益今生如夢幻,所有人類之覺醒。作者大膽的,不顧世間的利害得失,與可能之批判。希望這一套叢書,能夠幫忙所有深陷無明,迷失輪迴的人。真正在「自心迷幻的,內在世界裡面」。能因此,達到「究竟的覺悟」! 不論貧富尊卑,或者有無修持。只要今生能信入眾生本有,究竟自性佛之平等功德,在毫無差別的自性中。就能見到緣起菩提的造化。如是「真正的用心」! 一切之究竟,都是光明與廣大的變化,與自然法爾的緣起任運!所以,能因此「智慧菩提的,改變命運」。這是「必然」的結果,更能因此,自然緣起「吉祥、如意、圓滿」的菩提造化! &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520416.pdf
【電子書】無量劫
是誰向來世預支罪孽? 又是誰在萬世輪迴裡浮沉? 未來世界中,一場複製人與機器人的探索自我旅程即將展開! § 關於你、我、機器人、複製人等意識存在的主體問題,即將在未來世界真相大白? 你在荒蕪的星球遊走。替人們帶路的報酬勉強支撐你的生活,還有身旁那貪吃的小狗。「總有一天,我們可以在城區買棟房子的。」你總是這麼對那呆呆的傢伙說。雖然這美夢就像沼澤區的螢光一樣虛幻,可日子也只能這樣過了。直到某個充滿星星的夜晚,一個機器人帶著奇妙的問題找上你...... 妳在台灣。剛經過的學測和推甄讓妳著實折騰了一番,所幸一切塵埃落定。學校因此開了另外的課程給妳們。多點機會接觸不同的東西總是好的,妳這麼想著,但…...「嘿,同學,該妳了。」什麼,點到妳了嗎?妳抬頭一看,講課者的目光飄向妳右前方三格。喔,好險,不是妳。可接下來的問題仍然吸引了妳的注意,「妳可以嘗試回答一下,為什麼妳的意識是出現在目前這個妳,而不是遙遠時空的另一個個體呢?」對啊,為什麼妳是妳呢,這類的問題總是很有趣。只是,當世界的訊息隨著大考解除封印,排山倒海而來,妳還剩下多少時間能在這裡流連...... 而當時刻到來,當妳、你的旅程相會,當陰謀蠢動,當台灣困愁,交織的因緣會譜出什麼獨特的答案,你們的道路又將如何改變,這與那無神的宗教又有何關聯?留心了,諸位,這可能不是你以為的那種尋常故事。只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你是什麼?」 本書特色 ★ 哲學 × 佛學 × 科學,物理心智 vs. 輪迴轉世,全新台灣本土科幻小說! ★ 全程以第二人稱敘事,不是「我」,不是「他」,不是小明和小華。這是屬於「你」的無量劫!
【電子書】晉南北朝隋唐俗佛道爭論中之政治課題
本書研究俗佛道間爭論之政治課題,上起自晉而終於唐。晉南北朝隋唐期間,俗佛道問題見於梁釋僧祐《弘明集》、唐釋道宣《廣弘明集》與清嚴可鈞所輯書冊,並參酌當代正史本書即據之以為主要資料。先敘述佛道之爭要點,後加以評論,以明是非得失。 本書特色&&&& 1.本書研究俗佛道間爭論之政治課題,上起自晉而終於唐。晉南北朝隋唐期間。 2.內容先敘述佛道之爭要點,後加以評論,以明其是非得失。
【電子書】倉央嘉措詩歌裡所隱藏的秘義
獻給倉央嘉措和你 如何看出倉央嘉措的詩文中,哪一首是古魯(道歌)或者雜魯(情歌)呢! 還有詩文裏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宮殿秘密, 在非完全自由的時空裡倉央嘉措想做的到底是什麼? 在歷史中,為何找不到一個叫做瑪頡阿碼的女子? 不要在表面羞怯而內心卻狂野地試探, 本書將解析倉央嘉措詩歌裡所隱藏的秘義, 讓三百餘年來,世間流言未斷……,給你一個最好的解釋。 關於倉央嘉措,後世有許多不同的傳說。歷史上,似乎沒有一位達賴喇嘛在時隔300多年後,他的故事仍然被人們記住且廣為流傳。主要是因為那些關於他圓寂前的事蹟,像隱藏在白雲之上的一片彩色的雲朵。他的一生,充滿入世的悲歡,又飽含出世的殊勝。 他是修行者,也是詩人,更是一位充滿傳奇的達賴喇嘛。 有人說是他的 “情詩”打動了後世的人,也有人說是他二十四歲時的隱化造就了相續的傳奇。但無論如何,那都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從沒有任何事物或人物,會在毫無緣由的情況下被銘記。 在倉央嘉措六十四年的世俗生命中,一半演繹了無常,一半驗證了佛法;這何嘗不是“不負如來不負卿”的慈悲和方便。當然,也有人說他的一生只經歷了二十四個年頭。關於這樣的傳說,不必杯葛究竟。 正所謂但盡凡情,別無聖解;倉央嘉措的情詩所帶給我們的才是珍貴的關鍵。也許世人對藏傳佛教的神秘想像,讓倉央嘉措的生平附著了些許神秘。其實,種種的猜想都是對那樣一位喇嘛的緬懷和尊敬。 關於倉央嘉措的詩歌,之所以動人,是他藉由男女愛戀的凡情,成就一顆剔透的佛心。這也是為何會有人以他的名義寫下了頗具才華的作品。他謎一樣的一生因後世的祝福更加撲朔,或許這正是當時時刻不減的加持,也是倉央嘉措詩歌裡所隱藏的秘義。
【電子書】印度佛學源流略論
任何學說都有它自己的源流,佛學也不列外,無論是研究佛學或學佛修行,要清楚明白佛學的本質,必須瞭解佛學源流。佛學大師呂澂,以其高深的佛學研究成就提供另一種關點,為您打開研習佛學的寬廣視野。本著之內容以印度佛學中的主要學說及其發展歷史為主,亦可說是印度佛學史的雛型。從原始佛學到部派佛學的發展,及小乘佛教、初期大乘佛教、中期大乘佛教、晚期大乘佛教等開展,均以現有最新史料,究其年代之正確性,並以哲學史的研究方法,使具有一般社會學的規律,並藉此表現形式,直接顯現佛學自己的特殊性。
【電子書】密教思想與生活
本書是悟光上師依據日本栂尾祥雲大僧正之遺著《密教思想與主活》一書譯述而來。書內盡象徵密教精神之曼荼羅內容的寓意,並開門見山畢露無疑地論及如何發揮 密教精神,及具體表現其意義與價值。能使行者更深入了解密教,免於淪入左道右巫思想,實為大乘行人或修習無上瑜伽者立足之據點。
【電子書】真理的受難者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林達親筆撰文評論悟覺妙天禪師蒙受政媒迫害、司法冤判之『宗教蒙難』歷史事件真相本書由林達檢察官歷經近20年長期收集法院冗長審理資料,並將最終判決之不合理論述,依其客觀專業論證,一一釐清真相。書中並揭露當年總統大選後,秋後算帳指向善良宗教的政治黑幕,及妙天禪師受難被恐龍法官烏龍冤判的始末經過。悟覺妙天禪師親自撰文講述受難經過字字真心 斑斑血淚本書將為禪宗法脈蒙難作歷史見證
【電子書】歸鄉路:一世成佛的祕訣
這一世,散落人間的四億佛子與九二原靈,終將結束地球的蒙垢,回歸至無極原鄉。一個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造佛的大宗脈」在台灣誕生,肩負上蒼下化的使命,助人類回歸原靈的故鄉,南無燃燈古佛藉由天音傳真,給予人類修行的訊息,由人類如何來到地球開始,本書詳細敘述人類與宇宙萬靈的進化與演變,說明原鄉的種種美好境界,並分析今日人類淪落之因,各種行為所產生的惡果,以及該如何修行向上提昇,回歸原鄉的方法,更明確的說明造佛大宗脈──真佛心宗──開啟一世成就佛果的因緣,不僅讓渴望回鄉的遊子有明確的歸鄉路徑,更讓佛子與九二原靈們心靈不再無依,地球還有一個與原鄉溝通的聯絡站,圓滿這一世的修行。本書特色◎超越因果的秘訣與竅門,所有的疑惑一次解答。◎當代華人社會民間宗教「五教融合」的再次表現。◎如何脫離三界輪迴?淨化靈性最佳法門,盡在本書中。
【電子書】佛教的文化事業─佛光山個案探討
佛光山一向以倡導推動人間佛教而建立佛光淨士為職志,所從事教育、文化、慈善、醫療、觀光等佛化事業,已經深獲國際的重視和肯定。本書旨在探討佛光山的文化事業,藉以了解佛光山推展人間佛教的宏願和成就,並期與世人同申感念和仿效。探討結果,已知該文化事業在佛光山是作為弘法的媒介以及培植興教人才和倡導人間佛教的先行,但又是佛光山由內塑精神到外化行動而能獨顯殊異的現世體證所在,事涉複雜又韻味別具。
【電子書】被背叛的佛陀
你背叛了佛陀而不自知? 本書開啟了台灣「批判佛教」的潮流,大膽駁斥在台灣的中國大乘佛教的弊病,並回歸釋迦本教,有破有立,對於自身的認識與修證很有幫助,值得所有關心台灣宗教發展,並對佛陀法義有疑惑的佛教徒或非佛教徒參閱,一起來探究台灣的佛教出了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