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周易縱橫談
本書初版於一九九五年,為黃慶萱教授多年研究與講授《周易》學思所得的部分成果。所述從《周易》之名義、內容、要素的基礎解說,至《周易》之象數義理、時間觀、人生哲學、文學價值、易學演進等的進層探討,面向寬廣,行文則深入淺出,親切詳明,於讀者了解《周易》頗有助益。二○○六年並授權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印行簡體字版,受到大陸學者的肯定與推重。本次增訂,黃教授除訂正、改動部分舊作與補足各篇摘要外,並增加近年發表之〈「一陰一陽之謂道」析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析議〉、〈周易位觀初探〉三篇新作,內容更為豐富實用。
【電子書】《易經》解析:方法與哲學
《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對儒道的思想皆有影響,歷來被認為是指導人們合理行為的書,包含了豐富的人生智慧與生活哲理。本書將《易經》的內容作較深層的解析,特點是對傳統的概念作不同的解說。本書著重解析方法與人生哲理的探討,對歷代易學的學派例如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有扼要的說明,對太極哲學與九個陰陽規律有詳盡的解釋,對占卦的目的、方法和應用也作了闡明。本書作者認為《易經》的奧妙不在文字系統,而在符號系統。本書採用「取象法」解析卦爻象,以「象」作為推演卦爻象義理的基礎和解析的主要工具,結合卦爻辭作 綜合性的解說,透過本書,讀者能對卦爻象有所認識而瞭解卦爻辭的含義,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聯想力和推演力,以擴大思維的空間。作者認為《易經》亦是一本鍛 煉思考能力的工具書。
【電子書】人性向善
生活在充滿巨變與不斷加速變遷的時代,我們更需要一股安定身心的堅強力量。本書與眾不同之處,在於細說孟子自成一家之言的「人性向善論」,肯定人有豐富的潛能可以行善,行善之後,人的價值自然呈現,進而改變自己生命的形態,找到修養的途徑,以及由內而發的快樂,得到意料之外的人生資糧。 本書名為《人性向善》,是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繼《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之後,又一部解讀經典的巨作,書名一語道破他對儒家哲學數十年的研究心得,他強調孟子主張「人性向善」,而非本善,是因為如果人性是「本善」的話,一旦失去「本心」,到哪裡找?唯有「向善」,因為它是一股力量,失去了還可以找回來。 《孟子》一書共七篇,每篇再分上、下,共分十四篇。善用比喻來說明的孟子,創造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和故事;透過傅佩榮教授的翻譯與精闢分析,讀者不但能輕易地跨越文字的障礙,還能藉此欣賞到孟子無懈可擊的辯才與精微深刻的思想,更進一步能體驗人生的意義,體會到更深沈的快樂。
【電子書】通識中國哲學
《通識中國哲學》通過介紹儒、道、墨、法、釋五大中國哲學思想流派,在人生智慧、價值觀、政治觀等方面的基本見解,結合當前社會上廣泛關注及具爭議性的議題(包括清拆天星碼頭、同性戀問題、言論自由和色情的界限等),展示出中國傳統思想在現代社會的實際應用價值。作者從中國傳統哲學的觀點出發,提出新穎和深刻的見解,有助我們培養更多元化的價值觀、思考角度和自我反省能力。本書配合中學通識課程「現代中國」單元之「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而編寫。
【電子書】影響世界的人:孔子
孔子是名聞中外的思想家,也是我國文化史上響叮噹的人物,人人都常常聽到他的學說或事蹟,他的一生遊歷許多地方講學,除了具有豐富的學養,與家人、弟子也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精采故事。孔子是中華文化思想的偉大哲學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的儒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為體」。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影響了全世界。孔子是一位重視個人的倫理道德和行為的現世哲學家。他把「仁」和「義」視為道德的最高原則,他規範著高尚者的行為。孔子三歲喪父,家境清苦,由母親撫養教育成人。學不厭、教不倦是他的基本治學態度,從《論語》可見他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從日常生活落實儒家精神的教育理念。孔子過世後,學生分散各地宣揚孔子學說,戰國時代孟子更發揚光大,以致西漢武帝獨尊儒術,孔子之道成為影響中國歷史的重要學說。 本書特色1. 邀請台灣知名兒童文學作家以故事形式完成,最新的寫法、最完整的描述。2. 適合所有中年級以上孩子閱讀。3. 故事情節分章清楚、饒富趣味,最適合老師課堂上說故事運用。也合適家長親子共讀。4. 內容搭配插圖,雙套色印製,軟皮精裝,質感高雅,適合家家戶戶珍藏。5. 以歷史的觀點,詳細描述該人物的成長,並搭配相關時代的重要事件與影響。讓孩子可以清楚認識時代的演進,以及人生成長歷程的變化。6. 讓孩子追隨偉人的軌跡,以成就為目標,以挫敗為戒,作為未來人生的?考。7. 每本都由知名學者專家專文導讀。
【電子書】中文經典100句:莊子
「中文經典100句」此一新書系可說是「中文可以更好」系列的概念延伸。對於「文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後,進入經典古籍的世界是提升中文語文能力必經的下一步。在浩瀚如煙的古籍寶藏中,如何敲開大門,擷取必備知識,轉換為現代生活實用資料庫,是本系列希望能為讀者服務的目標。 在經典古籍的內容介紹上,藉由形式上的突破,喚醒讀者接近經典的興趣,輕鬆閱讀,有效學習,達到自我提升中文能力、語文涵養以及靈活「再創造」的可能性。 《世說新語名句100》為本系列第九本,精選世說新語名句100則。就該名句的相關語文知識,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文字活潑,揉合現代風格,趣味性高。每一篇結構統一,包括單元有:【名句的誕生】:呈現原文,同時節錄上下文,有助於理解與記憶完整段落。 【完全讀懂名句】: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整段原文的白話語譯。 【文章的背景】:文章創作的背景故事,主旨的說明,或是題解。 【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軼事、字詞語的典故故事、歷代的品評。 【歷久彌新說名句】:介紹相關主題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並完整說明故事背景與應用情境。莊子的哲學,提倡破除肉身我與認知我,追求超然物外的審美態度,於事於物不著痕跡。《莊子》現存33篇,分內篇、外篇、雜篇。 莊子崇尚一種「天人合一」,提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遙自得。這種本於自然的人性論與倫理觀,為後世的中國知識分子提供了另一種生存方式和價值觀念。 書中所介紹的名句,例如「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等,讓讀者在《莊子名句100》一書精簡抓到莊子一書的精髓,還有更多精彩實用、千百年來益顯光輝的智慧名句,值得一生不斷地反覆思索咀嚼!
【電子書】科幻世界的哲學凝視
科幻是未來的哲學;哲學中含有許多科幻想像。科幻與哲學如何結合?相信許多人會感到好奇。 本書試圖分析、討論與詮釋科幻創作的哲學意涵,包括小說《正子人》、《童年末日》、《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以及電影《千鈞一髮》、《魔鬼總動員》、《強殖入侵》、《駭客任務》。透過科幻創作的分析,本書試圖與讀者一起探討「我是誰」、「人性是什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真實是什麼」、「我應該怎麼做」、「科學是什麼」、「歷史限定了個人的行為自由嗎」、「如何改革社會」等根本的哲學問題。
【電子書】孟子的生活智慧
孟子與孔子的精神前後呼應,他將孔子渾圓通透的德慧辨而示之,完成了儒家聖學的弘大規模。 孟子深刻體會到惟有立人道於仁義,才能安頓生命,才能使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所以他的千言萬語,總離不開真誠惻怛的道德本心。 本書計分七章,除第一章〈導論〉外,其餘分〈心性內涵〉、〈進德要領〉、〈價值評斷〉、〈政治觀點〉、〈處世態度〉與〈人生理想-結論〉六章,計51項目,將孟子的生活智慧,作全幅的披露。
【電子書】鬼谷子:成功發展的藝術
追求卓越與成功是現代人夢寐以求的目標,鬼谷子的理論指點了成功發展的藝術。鬼谷子是中國縱橫家的始祖,也是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的老師,他的學術理論,對戰國時代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其實,鬼谷子的理論,也可以運用在現代人為人處事、追求成功發展的道路上,他的理論不是教你耍詐,而是要能了解世道人心,進而用來謀求事業的成功。 作者研究《鬼谷子》三十餘年,現在用比較淺顯的文字、和有趣的表達方式,來說明鬼谷子的理論。讀者如有興趣,可進一步再閱讀第三篇的原文註解,做更深入的解讀。
【電子書】專制君王的德行論:《韓非子》君德思想研究
在《韓非子》的治國理念中,其基於對「人」的思考所設計之君德機制非但是法、術、勢之溝通管道,更以能予節制君權之膨脹與濫用為宗。然則,韓非為了不讓國君為其法家式君主「德性觀」所卻步,其乃將君德論述巧妙隱藏、融合於法論、術論與勢論之間,務使君王在潛移默化中,一方面施展君道,一方面亦修養君德。本書對於其君德修養之論述,均來自《韓非子》內文之實證。在此探討中,發現了《韓非子》的「君德」論述首先彌補了「法治」的未盡周全性,其次節制了「術治」的陰暗權謀性,三則又闡揚了「勢治」的法統正當性。是以,《韓非子》之君德論,實可謂為專制君王服膺法、術、勢學說之最上綱標準。
【電子書】這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在這本書裡,作者透過簡單清楚的說明與生動鮮明的舉例,讓讀者對形上學不再產生距離感與畏懼感。討論的主題包括因果、等同、虛構人物、鬼神、可能性、矛盾、自由意志等等,都是讀者平時會想到、但卻沒機會仔細深思的問題。作者希望能讓讀者藉而熟悉當今英美分析哲學中形上學的一些重要議題、主要看法以及討論方式,也希望讀者讀完本書後,會有這樣的一種感覺:形上學的討論無非是想對我們的常識作出最佳的合理解釋罷了;這樣的討論或許精緻複雜,但絕非玄奧難懂。
【電子書】塵海微語
此書名之為《塵海微語》似含有聖神佛道禪味,點明迷津,開悟靈性,超脫塵世之情懷。本書本以做人、處世、創業、成家、潤德、修身、懷仁、仗義、怡心、養情、化性、益智,去惡從善而懷儒俠之仙風,養浩然之正氣之旨趣為著墨點。無意故弄玄奇、標新立異以自炫。擁有此書,啟愚開悟,培德娛心,識透物情,開明智慧。雖不是格言,但甚於格言之涵味:雖不是詩詞,但有詩詞之味道。書中所寫之語句,有點咬文嚼字之味道,但全以一定之模式。樸實無華之文語,既難謂詩,尤非是詞,洵為一種前無古人曾用之章法,看有耳目一新實又拘泥形式之感,句末轉折反敘,畫龍點睛,別具一格,語體淺白文言參用,雅俗皆可供賞,得謂啟迪智慧。書中每一條則,皆本獨立性,蓄含有正反合,起承轉合之語意——少數例外。若數則前後貫通去領悟,尤可瞭解該事物之連環性、或不關聯性,但均可會意其所含之內涵矣。設讀者看了本書之後,能化悲情為樂觀,化苦悶為歡喜,轉化人生理念,蛻變生活習性,成為人心開悟導航指針。本書先出版第一至十冊之合訂本,如未劃上人生休止符前,將陸續發行之十一至二十等冊。其每本具以松、竹、梅、蘭、福、祿、壽、禧、財及「神」之詩畫於「十個合訂本」之冊面上作為封面。而心縱如此想,然「人生戲場,何時歇鑼?!」以臻於「十全十美」,酬報答天下讀者。
【電子書】純粹力動現象學
本書為造論之作,繼熊十力《新唯識論》之後,建立以純粹力動為核心觀念之形而上學(現象學)體系。本書之主旨在以純粹力動為終極原理,突破當代新儒學之體用不二論。純粹力動是體亦是用,體與用完全相同,因而體用論可以廢掉。純粹力動是一恆常在動感中的超越的活動,它會凝聚、下墮、分化而詐現現象世界。另方面,它在主體方面表現為睿智的直覺。後者可通過自我屈折作用而成知性,對現象世界加以認識和執取。知性亦可復作現象學的轉向,從執的狀態逆反地躍起,回復原來之睿智之明覺,體證現象世界本為純粹力動之詐現而已,因而不予執取,反而現象世界為實現文化價值的場所。此等文化活動包括知識、道德、藝術、宗教等各項。
【電子書】道貫古今:孔子禮樂觀所蘊含之教育思想
本書共分十章,旨在豁顯孔子禮樂教育思想的特質,並以「孔子禮樂觀所蘊涵教育思想」一詞含括之。橫貫古今,跨越西東,學習的天空,是無限的寬廣,兩千年前,孔子以有教無類、誨人不倦的精神,引領莘莘學子開啟學習的門扉,進入知識的堂奧,化育三千學子,成就七十二高徒,更樹立了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的中華文化。我們中國自孔子以來的歷代先哲,都重視「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所謂「人文教育」就是一種生活態度、人生觀及人格修養的教育;目的在陶鑄人文精神,培育人文素養。近年來由於社會價值多元化,教師的地位日益低落,雖然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不變,但各級學校班級學生人數眾多,師生感情不易深入。身為教師若無孔子傳道的使命感,只是把學校當作知識技術的訓練場,如此,不但扭曲了校園倫理的品質,也勢必造成社會問題。至聖先師孔子(551BC-479BC)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早年有志於世,知其不可而為之,擔負起復興宗周禮樂制度之道德使命、文化使命,成為傳承中國儒家學術思想之一大宗師。晚年返回魯國杏壇講學,廣授門人士子,以「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教育宗旨,實行「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化育三千弟子躬行踐履,來開發生命的源頭活水「仁」道。孔子的學術思想、教育理念與道德言行,已為中華文化樹立永恆的指標。因此本書以記錄孔子話語的《論語》為寫作論文的基礎,深究其禮樂觀所涵蘊的教育思想,並廣納《孟子》、《荀子》、《禮記》等書,闡述禮樂思想的讜論,
【電子書】《荀子》與先秦兩漢典籍重見資料彙編
中文大學出版社最近推出上述書籍。該書屬「漢達古籍研究叢書」其中的「先秦兩漢典籍重見資料系列」,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古籍研究中心編輯及製作。另外兩個系列︰「先秦兩漢文獻引經叢書系列」及「專題研究系列」,已出書若干本。 「先秦兩漢典籍重見資料系列」的目的是全面歸納、分析先秦兩漢傳世文獻相互傳承之情況,並利用蒐集所得的重見資料,探究古代文獻之傳承關係,從而比對、校勘今本,考其異同,校訂訛誤。本系列已出版《〈古列女傳〉與先秦兩漢典籍重見資料彙編》、《〈大戴禮記〉與先秦兩漢期籍重見資料彙編》(合訂本),並將陸續推出《淮南子》、《呂氏春秋》、《新書》、《列子》等典籍。 《〈荀子〉與先秦兩漢典籍重見資料彙編》仿照清陳士珂《孔子家語疏證》、《韓詩外傳疏證》、今人趙善詒《說苑疏證》、《新序疏證》體例,以《大戴禮記》及《古列女傳》為綱,然後按年代先後列出與《大戴禮記》內容重見的先秦兩漢典籍,以便參考比較。所不同者,本書利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漢達古文獻資料庫,以電腦檢索系統,將群書與《荀子》重見的內容加以輯錄,希望做到重要的資料無所遺漏。
【電子書】北宋儒學
「慶曆之際,學風四起。」(《宋元學案》、《士劉諸儒學案》)范仲淹、歐陽修、胡瑗、孫復、石介等振興了「反佛歸儒」的新學風,到了北宋元祐、熙寧之際,周敦頤的濂學、張載的關學、二程的洛學、邵康節的象數學、乃至王安石的新學、三蘇的蜀學,同時並興。而能提出完整的學說系統,蔚為兩宋學說思想的主流,當然屬於上述周、張、邵、二程子,後世所謂「北宋五子」的「道學」(後來稱為「性理學」、「理學」,近代又稱之為「新儒家」)。周敦頤是以本體論及宇宙論的傳統知識來論說聖人境界的儒學建構型態;張載則是在本體論、宇宙論、功夫論、及境界論各個哲學基本問題上都有創造性命題建構的體系型哲學家;邵雍則是藉由易經哲學與歷史哲學進路建構儒學理論的哲學家;程顥是在聖人境界的胸懷上展現境界風範的義理型態;程頤則進入易學義理世界進行形上學與功夫論的理論創作,並展開對道德主體概念分析的特殊形上學問題。本書作者以「北宋五子」為「北宋儒學」之「典範」,而以他們的思想為本書的基本內容,就其哲學源流予以剖析,認為其各有重點,互不妨礙;這是基於史觀上的特殊見解,也是合理的哲學詮釋。
【電子書】孟子思想體系:《孟子精義》選粹
本書的編譔,是擷取《孟子》二百六十一章中的一百三十四章,予以歸納演譯而成。首以「夫子(孟子)自道」以窺見其思想淵源、胸襟與氣勢。次之則為「闢異端」以距楊、墨、名、法、農、小說、雜家之雄辯。再則為「道性善」(包括人性本善之存養與發揚。再次為「倡仁政」:嚴義利之辨,明王霸之兮,以及保民、養民、教民之政治主張。再次則為孟子之教育思想、行為思想、末則為其論詩、論書、論傳。使讀者對孟子之思想體系與內涵,在精簡時間與精力之原則下,獲得全盤的瞭解與認識,確收取精用宏,事半功倍之效。至孟子其人,其書與道統之傳承,概於「代序」〈宏辯衛道的聖雄〉〈概述〉與〈附錄一〉中,一並臚列,供讀者參考。
【電子書】走在莊子逍遙的路上
人生的路怎麼走?像「大鵬怒飛」,飛向九萬里的高空,且從北冥人間,飛往南冥天池。 人間的美好在那裡?不在天上,而在人間,像「萬竅怒枵」人人唱出自己生命的樂章,而共譜一首大地的交響樂。人籟的真,地籟的和,就是那無聲的天籟了。 「道」往何處尋?做「心齋」功夫;「心齋」也就「坐忘」,相忘於道術。「道」在當下現前,人生艱難,人間困苦也就消散了。 你覺得人生路上遍地荊棘嗎?你會認為人間世界冷酷無情嗎?請來追隨大哲人也是大文豪的莊子,化解心結而照現美好吧!
【電子書】讓孔子教我們愛
英國近代一位文學家威爾斯(H.G.Wells)曾把《論語》列為世界十大書之一,世界上首部宣揚仁愛的經典。但在科技高速發展,文明日新月異的二十一世紀現代,古老的孔子還能教我們什麼?對崇尚自由、個性的e世代來說,還有誰需要孔子?生命成長是每個人自己的事,別人的成功經驗僅能提供參考而不能模仿複製,猶如「道」是真生命的實存境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無法告訴別人的;在實踐「道」的過程中關涉到自我與愛,所以孔子的智慧話語、人生經驗還是可能教給我們些什麼的!
【電子書】老子旨歸─言文對照《道德經》新編
《老子旨歸》就《老子》本文,不拘宥於八十一章之限制,求其體系明晰,理致井然,尋譯其脈絡,予以歸納為,導論、宇宙論、人生論、政治論、結論。並以言文對照,使讀者對老子哲學的主旨與內涵,很容易得到全面的瞭解,奠定更深入的老學研究基礎。老子《道德經》是一部奇書,寥寥五千字,對中國文化所產生的影響,非常深遠。據統計,過去國人替它注解,闡述的書,留存到現在可稽考的已有六百餘種。到了近代,譯文遍及各種重要的文字;每一文字譯本,還不止一種。英文便有四十四種譯本之多。《道德經》,這樣一本薄薄的小書,何以竟會發生如此鉅大的影響呢?須知書籍的價值,不在篇幅而在其內容。一般書籍的內容類多知識的介紹與事實的報導,而《道德經》則是思想的啟迪、和原則的指導。因此它不僅使我們有思想、有頭腦;並可把這原則活用到各個角落裡,因而發生各種不同的影響。《老子旨歸》凡例:一、老子《道德經》,文句簡約,意遠思深,很難把握要旨。但其章次凌亂,文意不相連貫。加以辭句錯雜(錯簡、訛字、衍字)益增理解難度。為求體系明晰,理致井然,乃就其本文,尋繹其脈絡,予以歸納,編撰本書:《老子旨歸》。二、本書不囿於八十一章之限制,區分為「導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其中「本論」則為全書之重點。計分「形上篇」之「宇宙論」。「形下篇」之「人生論」、「政治論」、「戰爭論」。三、本書老子原文文句,均據《華亭張氏本老子王註》。以句列式標舉之,原文、句或段落末,則注明原章次。每一段落前則簡明標示其「要義」。四、「語譯」部分,採逐句為之。文言、白話對照,更便於一般讀者的閱讀與了解。至於「語譯」部分,係參照多家白話翻譯,(如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鄧潭洲《白話老子》等。)擇取其符合「意、達、雅」原則者而為之。必要時在譯文中以( )符號夾注,使其意義更為明確。五、「簡釋」部份,亦有異於一般經典出版品之先注釋再語譯,而列於「語譯」之後,並以「◎」符號顯示。大要為:字或詞之音義、訛字、衍文、錯簡之說明。六、原文中可刪、當刪之字、詞、句,則以【 】號標明。字句有所增益的,則以( )顯示之。七、在詮釋方面,具有特殊意涵,深值參考者,特用「※」號予以列出,供讀者參考,遇有解釋分歧者,則擇其善者而從之。八、附錄《史記:老子列傳》、嚴靈峰:《老聃新傳》,俾讀者對「老子其人」有概括的瞭解。
【電子書】採掇英華:劉殿爵教授論著中譯集
本書作者精通中國典籍,研究方法獨到,善於將不同經典的文句排列對照,找出異同,解決不少語法、校勘、句讀及版本問題,成績斐然。他的英文造詣也相當深厚,翻譯以準確嚴謹見稱,其中《論語》、《孟子》、《老子》三書之英譯 (各書雙語版皆由本社出版),已成海外研究中國哲學必讀之書,享譽國際學術界。此外,他於一九八八年倡議建立「中國古代傳世文獻電腦化資料庫」,以電腦重新分析校勘傳世文獻,編纂出版逐字索引共一百多種。 本書編者精選了作者十數篇甚具影響力的論文編為一集,翻譯為漢語,供學者參考。本論集不但具學術交流推廣的意義,也表示後學對作者學術成就的敬意。論文涉及的範圍廣闊,除了有關經典文本語言的研究,也有關於中國思想源流、中西思想比較、翻譯中國經典問題討論等篇章,配合作者的幾本專著,可以較全面看到他在學術上致力的方向。
【電子書】孔子新說:展現人文之美
一提到「孔子」,你是不是馬上想到《論語》裡,孔子說過的不少名言? 是否曾覺得那些艱深的文言文,既古板又無趣,而且離我們很遙遠?不過,現在你將對「孔子」有全新的認識了! 透過了傅佩榮教授的生花妙筆,重新編寫的這套《孔子新說》,裡面有孔子的成長與生活經驗分享、他與學生們的交流和互動等等故事。 人文教育提升心靈層次,使人坦然面對生命中的弱點與限制,恢復生命的完整性,引導你領悟人生的根本意義,你將會發現,孔子說的話並不是空談,而是在我們人生的過程中,一個非常精采而實用的指南針!還懷疑嗎?那就快打開本書吧! 保證帶給你不一樣的閱讀新體驗,從此讓你不再聽到「孔子」就害怕!
【電子書】儒家傳統與現代生活:論儒學的文化面相
本書主在彰顯儒家義理在文化生活範疇的特色。要點就是,政治、社會、經濟、倫理生活的道德化。並論證這就是現代生活應有的理想所在。多方論證在謀生問題已大體解決而人性正普遍要求高層次的價值滿足,而為此進級需求不得滿足而為之空虛苦悶的時代,儒家重主體覺醒、價值創造的傳統義理是非常切時所需、具體可行的。
【電子書】存在感與歷史感:論儒學的實踐面相
本書主在彰顯儒家義理在修道範疇的特色。首先論介「兩端一致」的辯證思維─廣論知與行、生命與語言的詭譎,進論生命落入時間歷史中、在空間生活中的互動發展,而歸結於男女兩性、陰陽之道的辯證關係。並依此落實到物我互動之中構成以價值創造主題的道德實踐,此時中性的空間感與時間感即轉化為富有意義的存在感與歷史感。
【電子書】與自己生命對話
閱讀,開啟了好奇的心,想要探求翻開書本,淡淡的書香,寬廣的世界就在眼前展開,不斷閱讀,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不斷分享,閱讀,學習,成長,分享,讓自己活得有思想,有創意,希望能為別人帶來生命的喜和樂。
【電子書】孔子新說:肯定群我關係
怎樣才算孝順?如何面對人際間的分合好惡?孔子為群我之間提示一套具體可行的方案,帶領你追求自我實現的目標,你將會發現,孔子說的話並不是空談,而是在我們人生的過程中,一個非常精采而實用的指南針! 還懷疑嗎?那就快打開本書吧!保證帶給你不一樣的閱讀新體驗,從此讓你不再聽到「孔子」就害怕!
【電子書】虛境與希望:論當代哲學與文化
本書選錄的十五篇文章,皆為勞思光先生於一九八三年至二零零二年間撰寫的哲學論文或學術演講講詞,代表了勞先生最近二十年間重要思考成果的一部份。收錄文章中,部份從未刊行,另一部份則只在流通量有限的刊物上發表。貫串於這一系列文章之中的有兩大主題。其一是如何使中國哲學成為活的哲學;亦即:在從事中國哲學研究之際,如何使之能在當代世界哲學的背景下,有助於解決當前世界的文化危機,而非僅是作為一種純歷史研究的對象?其二是對當代世界哲學危機和當前世界文化危機的客觀認識,這是從事前一項工作所必備的先決條件。文集中的兩篇長文:〈中國哲學研究之檢討及建議〉及〈遠景與虛境──論中國現代化問題與後現代思潮〉,內容涵蓋了上述兩大主題,是全書的核心。而收於書末的〈旨趣與希望〉一文,既回顧了勞先生畢生用學之歷程,亦提出了他認為走出當前哲學與文化困境的希望所在,為全書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本書可說是理解勞思光先生近年思想的鑰匙。
【電子書】談儒話墨說道:文思三部曲
現代人享受科技物具的樂趣,也承受科技武器的恐懼,但很少人費心去愛去欣賞美,難怪科技突飛猛進,道德行為落後。在物質淫巧、精神荒涼下,社會失序,國際猜忌,資源財富不均。心理不平的個人和國家社會犯下許多危險的錯誤。本書撰述的是一些基要的人性和人情,給人類參考中國先哲的思想,使我們平復情感,節制妄念,免於浩劫築成毀壞。人類的爭亂,基本上不是任何政治、經濟、法律、軍力、宗教的變革才能解決的。也許本書所揭示的道德與科技進,方為至上的力量,除此,其他方式,往往徒勞。
【電子書】荀子名言的智慧
本書共分八個篇章,娓娓道來荀子一書的現代意義: 一、 我本來就很壞 為什麼荀子要提出性惡?人性的惡有哪些?你真的了解自己嗎?又該怎麼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開始就要從人性的慾望本質去著手,如果試著從我本來就很壞開始,那每前進一步,你就會發現自己愈來愈好,而且也會更努力讓自己愈來愈好。 二、 別人比我想的好 荀子反其道而行,先了解自己的惡,再去讓你看到別人善的一面,應該用什麼態度去識人、去與人交往並且引發你往善的方向走。 三、 成功從這裡開始 調整了對自己的認知與對他人的態度之後,必得開始跨出步伐,要成功必得先練好成功所需的招式,有哪些招式是你要成功必備的條件,就得從這裡開始紮紮實實的練。 四、 失敗從這裡結束 我們要學習成功,當然也要學習怎麼面對失敗。雖然成功有必備的條件,但失敗也是可以歸納出原因的,怎麼樣去避免失敗,失敗可以怎麼預防,荀子就給你注射失敗的預防針。 五、 收買人心之必要 人是群體的動物,任何事其實都要反求諸己,想想當別人怎麼對待你時是讓你覺得愉快的,用同樣的方式去這樣待人就錯不了。 六、 打開天窗看世界 世界是什麼樣子?荀子說除了要用眼睛學習,廣泛的涉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用腳走出學問,世界就在那裡,只等著你去開拓。 七、 路是人走出來的 我們總以為成功是跟別人比,但其實成功是跟自己比,跟自己的堅持比。想在人生的路上成功,荀子就教你怎麼走出自己的路、自己的成功。 八、上帝也用自然美 自然的天擁有了自然的神秘力量,那人呢?人的神秘力量在哪裡?荀子告訴你怎麼找到自己的神秘力量。
【電子書】孟子名言的智慧
《孟子》為孟子和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講學論道,著書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在思想學術上發揚儒學,薪火相傳以保衛聖賢之道統,《孟子名言的智慧》精選其中名言150句,適用於教育、自我成長、社會和政治,可謂為現代為人處世的智囊寶典。此外,對於精選名言更是給予賞析說明,對於孟子的原理、重要觀念,帶來具有時代色彩的新鮮思維,形成新的觀念、準則,使讀者一看就懂,更樂於由古書中汲取生活智慧,溫古知新,進而修身養性、智慧處世。韓愈認為:自孔子歿後,僅孟子得孔子的正傳;求觀聖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孫奭曰:「孟子挺名世之才,秉先覺之志,拔邪樹正,高行麗辭,導王化之源以救時弊,閑聖人之道以斷群疑,其言精而贍,其旨淵而通,致仲尼之教獨尊於千古,非聖賢之倫,安能致於此乎?」孟子的學說,經時間考驗取得諸學者的肯定,時間愈久,光芒愈炬,在現代化、機械化的社會中,孟子仁義處世的理論愈顯珍貴。透過賞析和名言對照,《孟子名言的智慧》結合了過去與現代,讓讀者在權利與仁義的辯論中,智慧生活。
【電子書】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超穩定結構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變
金觀濤、劉青峰是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曾合作出版《興盛與危機》(1984)、《開放中的變遷》(1993)等著作。作為該系列的第三本著作,本書從中國社會是一個超穩定系統假說出發,著重討論中國歷代政治文化特點及其演化機制。本書的切入點十分有趣,通過比較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傳入及近代西方文明這兩次重大外來文化衝擊,探討中國文化融合消化外來文化具有的共同模式;並進而揭示二十世紀中國現代思想和共產革命起源。本書結構嚴謹,立足於中西比較,提出不少有創見的觀點,對中國歷史、思想史的研究者和學生,是一本具有啟發性的重要參考書。
【電子書】鬼谷子:說服談判的藝術
談判是說服方式的一種。先秦縱橫家蘇秦、張儀提倡合縱連橫政策影響世局至鉅;而縱橫家始祖鬼谷子所著,說服談判理論《鬼谷子》一書已流傳二千多年。方鵬程先生研究《鬼谷子》三十年,即以現代學術方法予以歸納分析,闡述鬼谷子的思想;並以西方傳播理論加以比較,建立鬼谷子說服李溣體系。鑑於海峽兩岸已進入談判時代除冀望兩岸能透過談判建立和平穩定的互助關係,亦期藉本書有助於讀者了解說服談判的藝術。 & 延伸閱讀 & 《鬼谷子:成功發展的藝術》 《孫子:談判說服的策略》
【電子書】朱熹哲學思想
朱熹哲學思想 本書是作者研究朱熹思想數十年的成果。學術界普遍認為,朱熹哲學是理學,格物致知是向外求理,與陸王心學相對立。本書一反此種看法,論證朱熹哲學亦是心學,猶如禪宗中的慧能與神秀,雖有頓悟與漸修的差別,兩者心學基礎則無不同。 本書資料豐富,觀點新穎,析理精細,卓然一家;對朱熹之「心」、「性即理」、「太極」、「仁說」、「中和之悟」、「格物致知」,即朱熹思想及二程、陸象山、湖湘學派、佛禪之關係,都提出了新見,為進一步探索提供了新視野與基礎。 作者簡介 金春峰 湖南邵陽人,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榮獲中國哲學史碩士學位,歷任人民出版社哲學編輯社主任,出版社編審,高級職稱評審委員。 主要著有《周官之成書及其反映的文化與時代新考》、《哲學:理性與信仰》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