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尼羅河:孕育人類文明的偉大河流,承載豐沛地理、歷史、水政治的生命線

日出出版  出版
2025/09/15 出版

★第一本真正理解尼羅河文明與河流生態交錯融和的歷史書★世界頂尖河流歷史專家泰維德,對尼羅河進行實地訪查,從河口逆流遊歷到源頭,看它的水文邏輯如何孕育人類偉大文明——以「水政治」、「地緣政治」以及「非洲的未來」譜出一條生命線的傳記。 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世界最經典神話的締造溫床,幾千年來,它在大自然和歷史的演變中成為權力鬥爭的主場。 地球上只有尼羅河能在毫無新水加入之下流經漫長的沙漠地帶,十一個國家、五億人口、上千個民族共享著這條河道。尼羅河流域在氣候、地形、動植物及社會形態上十分多元,因此在所有大河中,它的地理條件與社會關係最為複雜。本書透過尼羅河水文與地理景觀的演變,以不同的關注點和更長的時間視角,詮釋這條長河文明在千年時空中所經歷的故事、神祕事實以及未來可能的走向:◆尼羅河三角洲的真實面貌聖經中的故事以及伊斯蘭教,都與尼羅河三角洲有許多關聯?亞歷山大大帝如何選擇建造亞歷山大港的位置?拿破崙遠征埃及掀起了全球的「埃及熱」?★尋找尼羅河源頭這是十九世紀最大的地理謎團,亞歷山大、凱撒、拿破崙以及每一世代的人們,對此既迷惑又著迷,前仆後繼前往探查。這個連羅馬軍團都失敗告終、希羅多德花費大把光陰也沒能解開的河流之謎,是否破解了?◆南蘇丹的沼澤尼羅河在此地造成的水景地勢導致該地形同封鎖,雖然阻止了羅馬帝國的遠征與其他入侵者,然而河水的特性卻讓當地人民與外界完全沒有交流,儼然與世隔絕,為何當地人沒有對此採取任何行動? ★尼羅河的水壩西方強權為了建立水壩、控制尼羅河水權,在非洲產生許多衝突;這些大國為何如此看重尼羅河規律但多變的水文特性?他們能從中得到什麼利益?西方強權在殖民時期對非洲只有剝削與掠奪嗎?他們對現今非洲遺留下什麼長遠的影響與結果?從水文生態學的角度探討,加上造訪當地的寫實遊記,讓古老的過去以全新面貌呈現,看尼羅河水文如何將遙遠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連結起來。地理的數字不只是自然科學的領域,這些數字不僅決定性地歸納出社會發展的框架,還描述了文明發展的主軸,以及社會存在的核心價值。「可衡量的地理特徵」賦予了尼羅河流域獨有的區域性特點,更造就了沿岸氣候、水利、動植物、灌溉方式、當地生活、社會與國家形態的多樣與複雜。尼羅河是文化與神祕、浪漫與懷舊的綜合體,本質上更是一個物理實體。想要重建尼羅河歷史,必須展現它「複雜的水系」與「當地居民的生活」是如何相互作用影響、共生共存。唯有從水文學角度去理解,才能明白尼羅河在千年歷史的脈絡中,真實詮釋什麼是活著、什麼是當代的,以及什麼是未來。本書講述尼羅河這條關乎世界經濟的大命脈,從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金字塔與法老,到政治上由它所引起的鬥爭:凱撒大帝和埃及豔后,歐洲探險家在非洲的種種行徑,考古學家的調查結果,到今日當前政治領導人物等,重建尼羅河歷史。【好評推薦】在這本生動的遊記和文化史中,挪威教授塔利耶.泰維德從尼羅河出口到源頭,展現了尼羅河沿岸的歷史、民俗和地理自然的大量細節……他毫不費力地從歷史角度轉向實地報導,還將尼羅河從古帶到今,包含從肯亞出身的巴拉克.歐巴馬家族、二○一一年小布希支持南蘇丹獨立,到烏干達總統伊迪.阿敏以人肉餵食鱷魚等。——《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塔利耶.泰維德對這條偉大之河的調查,從遠離埃及前往到上游時,我們開始了解到一些令人期待的神祕事實……對有時間的人來說——也許是在河上進行長途航行時,如果把這本書當成是一本深度研究的手冊,那麼它可以提供非常多的東西。——《旁觀者》(The Spectator)本書對尼羅河在幾個世紀以來形塑整個非洲的生活方式,進行了廣泛且獨特的探索……本書激發人們的想像力,鼓勵讀者去了解尼羅河沿岸的過去和現在的生活。——《BBC歷史雜誌》(BBC History Magazine)塔利耶.泰維德是一位引人入勝、特立獨行的導遊,他描繪出河流從文化和農業到帝國和宗教的各種塑造方式。這本書充滿了令人驚訝的曲折和傳奇人物,既是對特定地區的迷人研究,也是對人類與居住的物質世界之間的啟發性觀察。——《BBC History Revealed Magazine》在這本引人入勝且細緻入微的書中,塔利耶.泰維德邀請讀者加入他的旅程,這既是歷史書,又是遊記,……作者對這個主題的熱愛,在每一頁上都顯而易見。大家會發現這裡有很多樂趣,無論你們是歷史系學生,還是在尋找一本既容易理解又宏偉的書。書中提及的範圍與尼羅河本身一樣廣闊……這是必不可少的好讀物。——《All About History》作者對非洲命脈的深入了解令人著迷。該書以非凡的眼光關注細節,並將各種風俗類型奇妙地融合在一起。——萊維森.伍德(Levison Wood),英國探險家、作家與攝影師

79 特價78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視而不見:【震驚全球法國殺夫案】瓦蕾麗.巴科毀滅重生的堅韌自白

一起來出版 出版
2025/08/27 出版

一樁殺夫案,把整個法國送上法庭 審判的不是她,而是社會的冷漠與失職 ★ 喚起無數人胸中的正義!超過百萬人連署,希望她得到總統特赦 ★ 案件當事人親自撰寫,比戲劇更離奇的真實人生故事 ★ 出版速登各國暢銷榜,隨即被改編為戲劇 ★ 現代家暴問題的指標事件,帶動無數社會改革 ▌ 你能想像在網路時代,這種事仍持續發生嗎? 巴科從12歲開始,長期被繼父當成性奴隸,承受暴力凌虐與精神控制。 她被迫跟這個強暴犯結婚,還生下四個小孩。 她更恐懼這種暴力,將會繼續加害到她女兒身上。 她曾一次次向警察、社工求救,卻都被當作「家務事」視而不見, 連她的親生母親也選擇包庇…… 直到2016年3月13日,她開槍殺了他,叫醒了裝睡的社會。 本書堪稱現代版《被偷走的人生》,發生在智慧型手機普及後的網路時代。然而不變的是,社會中仍有些黑暗角落,讓她不得不殺人才能脫離。巴科事件發生後,激起整個法國極大的聲援與檢討聲浪,可說是將國家送上法庭的一案。大家都迫切關心,為何現代法治社會,無法有效保護家暴受害者? ▌ 看見不願看見的真相,這次,我們不能再沉默 本書由法國殺夫案當事人巴科撰寫,在各國屢創銷售佳績,並感動百萬讀者為她聲援。巴科的故事,是由人倫悲劇與社會漠視交織而成,讓我們得以窺見受害者的困境,以及複雜的人性。她從小如何在一次次的凌辱中,學會了察言觀色、不再反抗;又如何一步步修補,失去的自我,和對他人的信任。 這不是本復仇故事,是巴科為了找回自己、為了保護孩子, 更是為了所有活在沉默之中的人,寫的勇氣之書。 當你翻開這本書,就成為她們的夥伴,一同見證地獄中開出的玫瑰花。 ▌ 對所有正經歷相似痛苦的女人們,我想說一句:「這不是妳的錯。」 【本書特色】 ◎ 撼動全球的真實事件,改變我們對家暴的想像、引發社會改革浪潮 ◎ 出版即登暢銷榜、改編為戲劇,卻比戲劇加倍離奇的真實人生故事 ◎ 案件當事人撰寫,最真實描寫創傷下的心理狀態 【歷史上的重要一頁,本案重要事件】 ▌ 2016年3月 巴科不堪25年來長期受虐,更發現丈夫即將把魔爪伸向小女兒,於是槍殺丈夫。 ▌ 2017年10月 巴科被捕,當天她和孩子們被帶上警車並移交檢調後拘留。 本案背後故事震驚全球,並迫使法國正視,社會對亂倫與家暴受害者的支持,仍極度不足。 ▌ 2021年2月 法國修法禁止與15歲以下兒童發生性行為,並明確將18歲以下的亂倫行為列為強暴罪。 ▌ 2021年5月 本書《視而不見》出版,巴科的故事感動全球讀者。 支持聲音席捲社群,超過百萬人響應連署,希望她得到總統特赦。 ▌ 2021年6月 巴科當庭獲釋,迎接她的是一片掌聲與支持者的歡呼。 判決結果出爐,她被判處四年有期徒刑,其中三年緩刑,並因之前已服刑一年,而當庭獲釋。 巴科在法院外對記者表示:「我要感謝法官,也感謝這段時間所有人的支持。接下來,我會投入新的戰鬥,為了那些還在受苦的女性,為了所有受虐的人們。」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