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靈魂 × 犯罪推理的嶄新視角本期以「靈」為題,將動物與非人存在納入推理敘事,探索牠們如何成為沉默的證人、命運的觸媒,開啟跨越日常與超自然的閱讀體驗。☆跨媒介的多元閱讀體驗內容涵蓋原創小說、真實案件紀實、評論專文,以及遊戲與戲劇評析,從不同角度展現「靈」在推理文學與文化中的多重面貌。☆封面藝術 × 靈影共鳴藝術家劉承濬作品〈昆蟲漫舞-花舞姿態II〉,以色彩與紋理營造「不在卻在」的靈影氛圍。圖像與主題呼應,讓本期雜誌不僅是閱讀,更是一場視覺與靈魂的雙重體驗。《推理》雜誌於1984年11月由「台灣推理第一人」林佛兒先生創刊,至2008年,共發行282期。停刊16年後,由台灣犯罪作家聯會取得獨家授權,於2024年6月復刊,2024年11月推出創刊四十周年紀念專號,並於2025年正式恢復月刊形式發行。295期主題:「靈」,則把視野推向更深的層次——在肉身退場後,靈魂如何以不同形式繼續在場。從動物的凝視、無聲的陪伴,到寓言、真實案件與跨媒介評論,本期展現「非人存在」在犯罪推理中的多重角色。讀者將在懸疑故事與評論專文中,看見動物作為證人、隱喻與命運之聲,開啟一場穿梭日常與靈異、現實與幻想的閱讀冒險。《推理》雜誌長期作為本土作家發表創作的重要園地,在漫長的空白後,如何通過新世代的視角與對類型文學更寬廣的定義、詮釋,接續起犯罪推理在台灣的本土化發展?2025年重返每月一期發行!令人引頸期待!本期收錄內容如下:◎封面故事◎昆蟲漫舞-花舞姿態II◎劉承濬藝術家劉承濬自美術系出身,創作核心在於記憶與自我探索。童年動畫的華麗圖像、新藝術大師慕夏與克林姆的裝飾語彙,以及版畫與普普藝術的實驗經驗,皆在其作品中留下痕跡。近年的創作進一步延伸至「動物靈影」的關注:動物不只是陪伴,而是象徵靈魂在場的媒介。透過花卉與動物意象,他將生命片刻轉化為凝視與回聲,使作品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展現多重層次。◎本期動態◎主編紀事◎洪敍銘本期以「靈」為題,延續上一期「蝕」的思索,從消逝的形體轉向靈魂的在場。動物的凝視、低鳴與身影,不再只是陪襯,而是承載人類孤獨與欲望的替身。這是一場關於死亡與存在的追問,揭示生命不止於人類,更在無聲的注視裡留下另一種答案。理解幸福哲學理論——《幸福森林》◎Yuki一個童話氛圍的世界,與一個殘酷現實的調查線索,交錯出純真與沉重的對比。故事讓讀者看見天真無知背後的脆弱,也映照人類對幸福、親情與情感自覺的追問。這是一場理性與感性交織的推理之旅,帶來的不只是案件的懸疑,更是對「幸福」真義的深層思索。新物種˙真實世界觀——《緝毒犬與檢疫貓》◎田羽心在奇幻與真實交錯的世界裡,犬與貓不再只是日常寵物,而是攜手辦案的最佳拍檔。嚴謹的本格推理與獨特的獸人設定結合,讓日常場景也能成為充滿邏輯演繹樂趣的舞台。機關設計貼近現實,卻又帶有奇幻想像的魅力,使讀者在輕鬆氛圍中,感受到懸疑、推理與世界觀的多重驚喜。犯罪推理大家觀◎喬齊安本期專欄以「動植物」為題,帶來跨越民俗、社會與當代教育的深度思索。從百年來的虎姑婆傳說,到少年犯罪的真實映照,再到女性處境與社會制度的批判,透過評論、書評與文化觀察,揭示犯罪推理不僅是謎團破解,更是對人性與制度的直面凝視。每篇文字都如鏡子般折射出台灣與世界的現實,拓展讀者對推理文學的視野與理解。◎主題特輯◎我的貓不講道理——那些日常裡的小確幸與小麻煩◎顏瑜、艾德嘉、戴維森當推理作家與評論者放下嚴肅的案件與理論,他們的日常其實也被一群「小室友」佔據。從凌晨三點的聲控喚醒,到一個冷淡卻默許的梳毛時刻,這些小麻煩與小確幸交織出最真實的生活樣貌。牠們不僅帶來陪伴,更成為靈感的來源,也讓我們看見文字背後最柔軟的一面。【非人的靈影——與我們共享的命運之聲】吃肉的房子◎張兆廷童話中的野狼與三隻小豬,被重新放入殘酷現實。權力、平等與獵食的寓言,轉化為對社會秩序的冷冽諷刺。熟悉的故事被顛覆,留下對文明與暴力的深刻追問。鷸蚌獵人◎白帽子取材自《戰國策》,鷸蚌相爭的寓言被轉化為生態寓言與人性的試煉。珍珠的誘惑與生態的脆弱相互交纏,揭示人類貪婪與自然反撲之間的張力。夢狼◎周志誠夢境與現實交錯,一場與執法者的衝突,逐步演變為與野獸凝視的對峙。血與傷痕之中,潛藏著人心的野性與恐懼,讓讀者分不清醒與夢的邊界荒謬◎桑丘在實驗室的血色舞台上,超人與實驗體之間,掙扎於自由、宿命與復仇。科幻與寓言的交織,直擊人性選擇的兩難:是反抗體制,還是成為另一顆齒輪。◎牧童專輯◎從法庭到愛情的文學全能攻略——牧童訪談錄◎牧童/喬齊安整理牧童擅以法庭為舞台,讓辯論與審判化作最扣人心弦的推理現場,也讓律師與助理的形象更貼近真實社會。本訪談帶出創作歷程與筆下人物的生命力,從專業到娛樂、從正義到情感,勾勒出台灣犯罪推理小說的另一條獨特路線。這不僅是一位創作者的心路歷程,更是一場關於故事與現實對話的深度探索牧童小說選 妖貓◎牧童在正義與仇恨的夾縫中,一場審判揭開人性最黑暗的深處。當法庭的冷峻語言與街頭的憤怒聲浪交織,讀者不只看見一樁命案,更直面關於「誰能定義正義」的尖銳提問。故事裡,那雙幽綠的瞳孔宛如妖異的注視,讓人不安,卻又無法移開目光。這是一段逼人直視法律、真相與靈魂裂縫的推理寓言。妖貓之眼——在審判之外,凝視人心的裂縫◎晤婧冷冽的綠色瞳孔,逼迫我們直視司法的荒謬與人心的裂縫。評論從小說出發,延伸至正義與報應的矛盾,揭開法庭程序背後的無力與哀痛。當復仇化作唯一的救贖,我們不得不思索:失去人性的審判,還能稱之為正義嗎?這篇評論如同鏡子,映照出讀者心底最難以承受的不祥真相。◎創作推理小說◎紅眼白文鳥◎Yuki在日常生活的縫隙中,一隻眼神異樣的白文鳥悄然登場。牠的出現,看似微不足道,卻逐步牽動人際關係的暗流。那雙紅眼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被忽視的心結與隱藏的祕密。故事以細膩筆觸營造出微光般的詭譎氛圍,提醒我們最細微的存在,也可能是命運轉折的關鍵。演化◎郭耘城市角落裡接連出現的貓屍,讓日常蒙上不安的陰影。追索的過程揭露了人與動物之間的衝突,也折射出環境變遷下倫理與科學的拉扯。這不只是一起事件,而是一場關於生命價值的嚴峻拷問。作品以冷靜而銳利的筆法,將推理的緊張感與現實的殘酷性緊密交織。借狗殺人◎衍波一次看似偶然的公車事故,將家庭、保險與死亡的問題推到檯面。真相或許隱藏在法律的縫隙,也可能藏在人心的算計。故事從日常瑣事出發,逐步展現環環相扣的布局。讀者在閱讀時,既能感受懸疑的張力,也能體會情感與現實之間的兩難與冷酷。街燈與狗◎蘇那荒山夜路,兩名工人在維修路燈時,意外遭遇異常的狗群。光影閃爍之間,真實與靈異交疊,帶出難以言喻的驚懼。故事將都市基礎建設的冷硬背景,與原始獸性的威脅並置,形成鮮明對比。讀者不僅置身於驚險現場,也會思索:恐懼究竟來自外在的黑暗,還是內心的陰影。毛生◎洪碩鴻細雨過後的春日山林,本該是清新與甦醒的氣息,卻隨著一段尋筍之行漸漸轉調。潮濕泥土與古老傳說交織出詭譎氣息,讓旅程充滿未知的危險。作品在青春談笑間注入陰森的暗示,使讀者在看似日常的情境裡,感受到傳說與現實邊界的模糊與不安。棺人◎蕗舟大正時代的東京,災後重建的繁華掩不住背後的陰影。一名來自殖民地的青年懷抱文學夢想,卻在異色出版與畸形展品的誘惑下逐步墮落。理想與現實、創作與欲望之間的張力,使他一步步走向無法回頭的深淵。作品既是歷史氛圍的再現,也是對人性黑暗面的探問。國王餅的測驗・解決篇◎白帽子冬至聚會上的國王餅遊戲,本應只是溫馨的節慶小插曲,卻意外變成推理與智謀的舞台。從切餅的方式到分配的順序,藏著嚴密的邏輯演繹。故事以輕快幽默的筆調,展現家庭互動的溫暖與機鋒,也讓讀者體驗在尋常餐桌上,推理精神如何發揮到極致。◎動物主題特輯◎復仇◎居伊.德.莫泊桑/陳典家譯荒涼的海岸小鎮,一位年邁母親眼見兒子被殺,獨自與忠犬相伴,許下血海深仇的誓言。這篇短篇展現莫泊桑筆下的冷冽凝視:復仇不只是人性的驅力,也是一種孤絕到極致的命運必然。美女,還是老虎◎法蘭克・斯托克頓/池水秀譯在半文明國王的奇異制度下,罪犯的命運交由「兩扇門」決定——一邊是美麗婚姻,一邊是血腥死亡。寓言般的故事將「正義」轉化為一場殘酷遊戲,也拋出關於自由與命運的尖銳提問。塞浦路斯蜜蜂◎安東尼・韋恩/輝彌譯皮卡迪利廣場上的離奇死亡,竟與一盒外來蜜蜂有關。當醫學與毒理交織,案件揭開了「過敏」與「謀殺」之間的模糊界線。這部作品結合科學推理與冷峻懸念,展現經典本格的巧思。殺了我,殺了我的狗◎羅依・維克斯/何去譯一樁看似單純的謀殺案,因一隻稀有犬種的介入而掀起輿論風暴。人們開始質疑:真相究竟來自人類的推理,還是來自動物的直覺?案件因「狗的證詞」而倍添詭異,成為法庭與社會的話題中心。◎精選翻譯小說◎犯罪小說.銳如利刃的女子◎座光東平/既晴譯船行大海,熱浪與海風交織,一名神秘女子的現身改變了甲板上的氛圍。她的身影宛如利刃般割開眾人的視線,也預示著危險與欲望的交錯。閱讀間,彷彿能嗅到海鹽與危機並存的氣息。◎推理集錦◎【神探Impossible Mission】2026最高檢察署臺灣司法美學創作系列紀實(二)◎許文琪結合世界推理名作與司法專業,本系列以「能面檢察官」到「龍紋身的女孩」、「P=NP?」再到「猶大之窗」、「阿里阿德涅之線」為題,將冷峻辦案、數位證據、邏輯法則、法庭辯證與邏輯迷宮等核心觀念,化為貼近讀者的故事。它不只談小說,也讓司法概念具象化,提醒我們:細節、證據、邏輯與程序,才是追尋真相與守護正義的基礎。【犯罪實案現場】洪若潭命案◎艾德嘉豪宅、企業家族、焚化爐──這起震驚台灣社會的滅門案件,至今仍充滿未解之謎。遺書留下真相的幻影,子女的下落卻成為永遠的黑洞。文本透過日記、調查與社會流言,重構事件發展,也揭露了完美主義、家族矛盾與世俗壓力交織出的悲劇。它不只是案件重述,更是對人性執著與家庭命運的深度凝視。【波光衍影】臨難狗免◎衍波動物從來不是推理小說裡的配角。從愛倫坡的猩猩,到克莉絲蒂筆下的小狗,再到羊、海龜與鸚鵡,牠們可能是兇手、受害者,或最關鍵的證人。本文回顧經典與當代的多部作品,帶出動物如何改寫偵探小說的格局,並討論文學改編與影視演繹的差異。這是一場跨越物種的推理巡禮,也提醒讀者:真相,往往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凝視裡。【另眼看劇】《全領域異常解決室》◎祁牙鳥日本劇集《全領域異常解決室》將神話、妖怪與都市傳說融合,並對照現代網路與 AI 的力量。評論凸顯了「新時代的神話」如何在科技與社群語境中重生,並提出人類是否正在神化自身、抑或淪為動物化反射的尖銳追問。這是一場跨越傳統與當下的思辨之旅。《警視廳生物係》◎喬齊安以日劇《警視廳生物係》為切入,本文探討「寵物 × 推理」的另類組合。看似輕快的劇集,其實隱含對飼主責任與生命倫理的深思。動物既是案件線索的拼圖,也是映照人性的鏡子。透過劇評,讀者得以重新理解推理故事裡「非人角色」的重要性。【遊戲開始 Games start】《Duck Detective: The Secret Salami》◎賴特當偵探換成一隻愛吃麵包的鴨子,嚴肅的推理瞬間變得詼諧有趣。這款德國獨立遊戲以卡通手繪風格和「填空推理」玩法,讓玩家在輕快的辦公室喜劇氛圍中,一邊觀察細節、一邊破解矛盾。篇幅不長卻節奏緊湊,每一場對話都暗藏笑點與線索。它不是硬派推理,卻能在解謎過程中帶來輕鬆又充滿驚喜的閱讀與遊戲體驗。【詩意尋蹤】妖物◎夜鳴白色玫瑰◎安蔚苦楝◎劉哲廷【靈光乍現】透過攝影之眼,看見台灣地景與文學間的千絲萬縷。
☆全球評論論壇首登場英、日、加、台評論家首度同台,展開「評論即創作」的跨國對話,開啟台灣推理文學的國際評論新頁。☆在地地景×編輯室焦點「環島解謎誌」深入土地記憶,編輯室以策展思維重構閱讀現場,讓地方故事、創作脈動與推理精神同時發光。☆翻譯重生×語言邊界聚焦德語圈、新馬市場與台語版《福爾摩斯》翻譯計畫,讓推理在語言轉換中重生,構築跨文化的故事共鳴。一、當犯罪文學成為文化日常自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法人化滿週年以來,這場文學運動的能量從組織推進到文化生活。《詭祕客》作為年度總結與展演的場域,完整收錄聯會四大發展主軸的具體實踐:深耕創作、建構評論、豐富閱讀、締結國際。創作上,從林佛兒獎的復辦到新生代作家的崛起,台灣犯罪小說已走出題材窄化的陰影,進入兼具社會性與心理深度的成熟期;評論上,「台灣推理評論新星獎」培育出新世代的思辨聲音,讓評論不再是旁觀,而是創作的續篇;閱讀上,「完美犯罪讀這本!」以金、火、土、水、木五項象徵元素打造出屬於華文世界的年度推理獎項,為每位讀者打開理解文本的新入口。二、評論的國際現場:思想如何跨語言運作本期最具代表性的企劃,是台灣首次以「評論」為核心主題的跨國論壇。由既晴策畫、提子墨主持的「世界犯罪文學評論家跨國論壇」,邀集英國馬丁・愛德華茲、日本大森滋樹與諸岡卓真、加拿大艾瑞克・德索薩、台灣評論家洪敍銘與喬齊安同台對談。這場討論突破以創作為中心的傳統,回到「評論如何建構創作倫理與閱讀價值」的根本問題。論壇之外,楓雨策劃的「莫比烏斯環座談會」邀集周愛倫、祁牙鳥、惡之根Troy與閱讀探戈等評論者與podcaster,共同討論推理評論的媒介轉向:當閱讀進入聲音與社群時代,評論如何被再度閱讀?既晴以〈犯罪評論十誡〉呼應諾克斯的推理十誡,提出「評論應對創作有益,而非對作者有害」的倫理宣言,象徵台灣評論界從旁觀走向對話、從評價走向共創。這一系列跨語言的交流,使《詭祕客2025》不僅是創作者的刊物,更是一個以評論為軸的知識實驗場——推理評論首次擁有屬於自己的國際現場。三、翻譯與語言的邊界:從德國到台語論壇之後,是國際現場的豐富延展。余心樂從德語世界出發,探討台灣犯罪小說如何在歐洲文學圈發聲;牛小流則觀察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市場中,華文犯罪小說的出版動態。喬齊安與日本作家小西雅暉的深度訪談,以及林庭毅專訪譯者明田川聰士,揭示翻譯作為再創作的意義:每一次語言轉換,都是一次新的偵探行動。特別單元「台語版福爾摩斯翻譯計畫」更以紀品志、賴嘉仕、陳麗君等人之口,思考「邏輯推理」如何在台語語感中被重新發音、重新推理。這些篇章讓《詭祕客2025》成為一座語言的交匯站——在翻譯與再詮釋之間,犯罪文學展現出語言的生命力。四、島嶼的犯罪地景:從環島解謎誌到野草計畫在地篇章是本期的另一個靈魂。「環島解謎誌」與「犯罪地景踏查計畫」以「地景作為文本」為出發點,將推理小說的案發現場延伸至真實社會的地理與記憶中。M.S.Zenky 的〈馬祖駐村筆記〉以詩意筆觸書寫離島的孤寂與暴力共存;顏瑜與提子墨以影像與提案紀錄文字跨足影展現場,展現文字如何被拍攝、被再現;李奕萱與楓雨在「野草計畫」中,揭露創作如何被看見、被策展、被集體閱讀。在「編輯的推理拼圖」單元中,台灣編輯群以舞台化視角重構推理小說的閱讀現場,將創作重新安置於地方與現實的交叉處。這不只是文學的實驗,更是文化地理學式的推理探索。五、「完美犯罪讀這本!」——從靈異日常到社會派真實作為年度重頭戲,「完美犯罪讀這本!」選書評鑑集結十五位評論者與作家,共同票選出2025年最具代表性的犯罪文學作品。這個獎項不是單純的「排行榜」,而是一場年度的閱讀行動——一種以評論串連創作、以創作回應現實的公共閱讀節。六、從真相到書寫:台灣推理的集體呼吸《詭祕客2025》是推理文學的年鑑,也是一部台灣文化的集體傳記。在國際論壇的思想高度與在地地景的書寫深度之間,它構築出一條島嶼式的推理軸線——一端連向世界,一端扎根土地。這裡的「推理」不再只是故事的謎題,而是一種倫理思考、一種社會行動。評論與創作並行,翻譯與地方共鳴,讓台灣推理在全球化與本土性之間找到新的平衡。在這本書裡,評論會說話,地景會思考,而真相,永遠藏在書頁與讀者之間。
☆權威獎項.精選佳作林佛兒獎由有「台灣推理小說第一人」之譽的林佛兒先生創立,睽違近三十年後重啟,以嚴謹評選發掘優秀新銳。第八屆得獎作品集中收錄的五篇小說皆經過層層甄選,品質精鍊,充分展現華文推理創作的高水準與新意。☆題材多元.驚喜不斷從美食推理、嗅覺探案,到無動機犯罪、正義角力、網路懸疑,各篇風格迥異、獨具匠心。每個故事都以新穎題材切入罪案,帶來耳目一新的懸疑體驗,滿足讀者對不同類型推理的期待,讓您一次暢遊多種推理世界。☆文學性與可讀性兼具五篇故事筆觸各異卻同樣精彩:既有詩意細膩的描寫,也有扣人心弦的推理張力。作者們在層層抽絲剝繭的情節中融入對人性與社會的深刻關懷,讓讀者在享受燒腦懸疑的同時,體會文字之美與發人深省的意涵。罪與慾的低語在黑夜中迴響,真相之戰在無聲中角力——《第八屆林佛兒獎得獎作品集》匯聚五則直擊人心的懸疑故事,帶領讀者闖入罪惡與真相交織的重重迷霧。「林佛兒獎」是由享有「台灣推理小說第一人」美譽的林佛兒先生創立的獎項,闊別多年後於2021年復辦,延續舉辦四屆。該獎項致力於發掘華文犯罪推理創作的新秀。林佛兒先生生前創辦《推理》雜誌與林白出版社,極力推廣本土推理創作,因此以他命名的獎項也承載著推理文學薪火相傳的使命。該獎強調類型魅力與文學深度並重,要求作品兼具精巧謎局的推理性、濃厚本土風情的在地性、關照現實的社會性,以及引人入勝的可讀性。第八屆徵文共有數十篇作品激烈競逐,最終脫穎而出的五篇桂冠之作不僅品質卓越,更充分展現了上述精神。這些懸疑小說題材各異、風格多元,透過不同切面探索罪惡與人性的幽微,以及真相與慾望之間的角力。〈偵探的貪吃路線〉(作者:牛小流):馬來西亞推理作家牛小流擅長結合美食與懸疑,本作將兩者巧妙融合:一名嗜吃的偵探在味蕾與線索交織之間追尋真相。一樁離奇案件將他引向隱藏於市井巷弄的美味路線,他循著餘燼與香氣追查真相,從舌尖細節發現破案關鍵。透過料理之心照見被遺忘的日常角落,在平凡滋味中暗藏難以察覺的秘密。故事兼具美食小說的溫馨與推理故事的機鋒,讀來既暖胃又燒腦。讀者將隨主角一同品嚐美食、追蹤線索,在令人垂涎的料理描寫中發現隱藏的真相。〈殘香〉(作者:秀弘):一縷殘存的幽香牽引出塵封多年的往事與罪孽。故事圍繞嗅覺與記憶展開:熟悉的氣味令主人公重返久遠歲月,也揭開塵封記憶中藏匿的祕密。香氣裡蘊藏的不只是懷念與哀愁,還有揮之不去的罪責陰影。全文弦歌悠揚而悲淒,在迷離芬芳的線索中追索真相,詩意與懸疑交織,餘韻繾綣悠長。作者巧妙運用氣味這條隱形線索,引領讀者穿梭於記憶與現實之間,經歷一場既感動又揪心的追兇旅程。隨著謎團層層剝開,主人公亦在香氣引導下直視內心深處的創傷與歉疚,完成一場遲來的自我和解與救贖。〈無實〉(作者:A.Z.):一宗離奇命案找不出任何犯案動機,真相如鏡花水月般難以捉摸。故事自一樁看似毫無緣由的犯罪揭開序幕,偵探與讀者在缺乏動機的迷宮裡摸索前行。當傳統推理的因果法則失靈,調查彷彿陷入虛幻迷霧,現實與幻象的界線逐漸模糊。作者以冷峻的筆調刻畫出荒誕卻真實的人性側面,拋出「若罪惡毫無緣由,我們該如何尋找答案?」的深層疑問,在無解之謎中帶來震撼與深思。同時也折射出現實中無差別罪行的荒謬與無奈。這部作品顛覆傳統解謎模式的創意,使其在競賽中脫穎而出,展現了推理小說更多元的可能性。詭譎多變的情節如同一道待解的思想習題,挑戰著讀者對犯罪動機與理性世界的想像;讀畢令人不寒而慄,餘味猶存。〈各取所需〉(作者:范新):一場對「正義」的追尋中沒有非黑即白的答案。故事裡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盤算:被害者、加害者、調查者乃至局外人各取所需、各持理由,使真相與公理變得撲朔迷離。作者張力十足地描繪出黑白之間的灰色地帶,良知與慾望在此角力拉鋸。正義從不純粹,每個人都只帶走自己渴望的那一部分,發人深省。讀者仿佛置身於正義辯論的審判席,在多角度的敘事中反思人性善惡的界限。透過這場懸疑劇,作者也映照出社會中正義與私慾角力的縮影,引人深思。〈網路許願蒐證部〉(作者:宅炸裂):在虛擬網路的深海中,人們的願望與秘密交織成一場詭譎交易。傳聞有個隱秘的網路社群,專門蒐集願望實現的代價和違罪的證據,一旦涉足便如同與魔鬼進行靈魂交易。故事中的主角為滿足心願而闖入這片數位暗域,卻發現每個願望的實現都伴隨無法承擔的沉重代價。真相與陷阱潛伏在看不見的線上角落,網路世界的匿名便利放大了人性的欲望與弱點。作者將科技驚悚與都市傳說相融合,打造出節奏緊湊、高潮迭起的當代都市奇譚,帶領讀者探視螢幕背後隱藏的人性渴望與恐懼,發人深省。最後不禁自問:當欲望被無限放大,我們是否準備好承受靈魂交換的慘痛後果?這五部作品從截然不同的面向審視罪惡與人心:或溫馨寫實、或哀婉細膩、或奇幻詭譎、或燒腦縝密、或激烈辯證,各自成章卻共同描繪出當代華文推理小說的多元風貌。閱讀本書,猶如走進一座懸疑與思辨並存的故事萬花筒:您將隨美食偵探品嚐真相滋味,在幽幽殘香中追憶往事,挑戰無解之謎的思維極限,見證正義與慾望的拉鋸角力,並在虛擬世界的誘惑前拷問人心。每一頁都引人入勝、驚奇不斷,發人深省,令人欲罷不能。屏東大學中文系劉建志助理教授金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俊偉助理教授——讚譽推薦
究竟是心裡有鬼,還是真正鬧鬼?該相信天網恢恢 ,還是替天行道?靈‧警方掌握不到有力證據,求神問卜,神明預告三個月內案件必破,結局果如神明所言?‧冤魂伸出皮破肉腐、白骨森森的手,向兇手索命……‧命案震驚台灣社會,軍方阻撓警方調查,案件竟涉及一柄在南京大屠殺中殺人過百的妖刀!?‧兇案現場設有神壇、神龕和小棺材,神龕裡的是帕嬰、神像是女鬼娜娜、棺材中放有嬰兒骨頭……怪‧「星座殺手」意圖殺死十二個來自不同星座的人,還寄信到電視台,留下密碼稱「一切都在我掌握之中」……‧兇手告訴朋友,自己是一隻吸血鬼,不能像正常人般飲食,而要靠血液來維生!‧夢中殺人真有其事?是兇手狡辯的砌詞嗎?奇‧有前科性侵犯殘害兒童,受害者母親怒轟八槍!‧變態教練迷戀小男孩學生,自責父親鏡頭前手刃仇人!‧惡魔肆虐貧民窟,幾百人衝入法庭將其斬殺!人在做,天在看,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見鬼作家馬菲繼《靈異謀殺案》、《邪門謀殺案》後又一怪談X奇案的作品。
《揭魅故 The Unrevealed》每翻一頁,掀起內心波瀾答案是驚喜,還是驚嚇?✧ 懸疑異象 × 燒腦反轉✧ 70篇短篇 = 70次思維考驗!✧ 驚嚇度100%!小說作者「橘子綠茶」首本短篇故事集!真相就在眼前,你看得透嗎?70篇短篇故事圍繞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細節,暗藏最不為人知的秘密。一則社交平台留言、一場節日聚會、一句看似無害的說話、一個你以為理所當然的行為⋯⋯人性黑暗近在咫尺,就在你放下戒心的一瞬間,反轉悄然發生。故事會完,寒意未完。本書特色● ✧ 《駱駝工廈禁區》外傳!旺角鬧市發生的異空間!● ✧【生存提示】面對異常情況,出現異常反應是正常的行為⋯⋯● ✧ 不懂得克服恐懼,最終會被它吞噬。
★「如果擁有癒合傷口的超能力,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第一屆KadoKado百萬小說創作大賞得主官雨青.犀利剖開生死議題、探索醫學禁忌之異能力作!★前作《失控的AI-我在元宇宙被判死刑》榮獲2024釜山影展台灣代表作,電視劇由友松娛樂改編中!★台大醫院心臟內科教授吳卓鍇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吳逸帆醫師、敏盛醫院內科部主任羅景齡醫師──震撼推薦!在死亡被科技推遲的年代,3D列印器官正成為富豪追逐永生的神話。燒燙傷、換心,甚至卵巢重製,只要付得起代價,就能「再活一次」。然而,心臟內科權威醫師何路之卻是少數公開反對的人──他看見這背後的殘酷真相:器官若能無限複製,最終會奪走「死亡」這道最後的公平線。一場磁暴意外,讓他獲得左手異能,可以癒合任何傷口,使器官移植無縫成功。他原本想以此救回冷凍中的妻子,卻在對錯之間一步步墮入灰色地帶。更殘忍的是,他的前女友陳宛心──如今是炙手可熱的豪門律師──站在3D列印財團一方。兩人愛火重燃,卻註定在法庭與手術室兩端,成為彼此的敵人。當「復仇式器官捐贈」與「列印器官永生」正面衝突,何路之必須在愛與正義、救贖與毀滅之間做出抉擇。而結束永生神話的代價,就是何醫必須放棄復仇,讓證人復活,讓亡者藉由器官移植說出真相……©官雨青(Peggy)
靈異喜劇X本格推理X規則怪談殯儀館裡追趕跑跳碰,背後追你的是人還是鬼?人人都是暴風雨中的小船,卻也可以是彼此的避風港……靈異喜劇X本格推理X規則怪談倒楣透頂、走投無路的阿翰,到了殯儀館當夜班保全。雖然入住員工宿舍得以暫時安頓,但同事個個陰陽怪氣,還有詭異的《夜班保全守則》要遵守!唯一小確幸是同事的女兒美若天仙,聽說常來送晚餐探班。初來乍到的阿翰工作都還沒上手,各種生猛詭事就已層出不窮!傳說中半夜清點屍體會多出一具?地下層明明只有到B2,有時卻會出現B3?不只如此,竟然還有面具怪客持刀攻擊?館內身亡的人氣網紅分屍懸案還沒破?最讓阿翰無法接受的是:為了服務生人和死人,他竟被偷偷開了陰陽眼!衰上加衰、人鬼不分,這個不平靜的殯儀館背後祕密一旦被揭開,恐怕阿翰自己也在劫難逃!◆華星娛樂授權采藝出版
奇幻X驚悚X都市傳說浦島太郎的盒子,並沒有讓他快速變老而是將他不願意放下的東西還給他,那是關於他思念的人,無法放下的回憶與錯過的時間。網路神秘點閱率破億作家時淒宮分 打造亦真亦假的全新力作劉若澄和林品筠找到學校附近的房子安頓下來,邀請同學來家裡作客,然而其中一位學長的轎車停在樓下,引擎還發動著,人卻莫名失蹤了。眾人經過一番折騰再次找到學長,竟驚見他臉上皺紋滿佈、四肢瘦骨如柴,彷彿在一夜間老了好幾十歲。 多方訪查後,她們得知學長不是這座社區發生的第一起衰老案例。在接二連三的詭異事件後,衰老病毒在社區蔓延的臆測不脛而走。有關當局為了防止未確認的疫情擴散,緊急封鎖社區,斷絕內外聯繫,也使得管委會得以藉機插手,對社區施行暴力統治。 在一次地方官員捐贈物資給社區的作秀場合,有位居民在眾目睽睽下急速衰老,她的身體以不合乎時間邏輯的速度融化變形。衰老病從謠言化為真實,恐懼在人群中炸開了,像是起了連鎖反應,居民一個個在社區中庭快速凋零。 劉若澄等人必須在身體徹底衰敗前,逃出這棟衰老公寓。◆鏡文學授權 采藝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