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史上影響最深遠的拔山扛鼎論典,學習大乘佛法的必讀著作 在中國佛教史裡,《大乘起信論》是獨樹一幟而絕無僅有的論典,它融會各家宗風,成立一家之言,氣象萬千而思路縝密;在教理上結構完備、論旨簡明,在修行次第方面頓漸齊收、三根普被,不管是華嚴宗、天台宗、禪宗、淨土宗或是真言宗,莫不受到它的啟發。隋代大德淨影寺慧遠盛讚道:「大乘起信論者,蓋乃宣顯至極深理之妙論也。摧邪之利刀,排淺之深淵,立正之勝幢,是以諸佛、法身菩薩皆以此法為體,凡夫、二乘此理為性,改凡成聖,莫不由之。」《起信論》以短短萬餘言,攝取一切大乘經論之旨,其中尤其契入《楞伽經》,深入淺出,行解兼重;它以「一心二門三性四信五行」為思想框架,以體相用的觀點,闡述真如緣起觀、本體(真如)和現象(生滅)的實相論,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和止觀「五行」為修行法門,更為初學者提示念佛法門以為彌陀易行,優游在哲學與佛法、理論和實踐之間。本論自出世以來,歷代注釋者有兩百多家,直至現代,各家講義、注疏輩出,更由鈴木大拙譯為英文,而讓西方學界驚豔不已。日本學者湯次了榮深研華嚴宗以及如來藏思想,以賢首的《起信論義記》為論據,加上現代哲學思考的觀點,寫成《大乘起信論新釋》(1914),使用淺顯流利之現代語詞,溝通淵文奧旨,使學者易於揣摩領悟,並由民初大文學家豐子愷翻譯為中文刊行。《新刊大乘起信論新釋》重新編輯豐子愷的譯作,修改不合時宜的標點符號,並且隨處加上注釋以方便讀者理解,期待這部優秀的注疏得以流傳百世。
原書出版迅速突破25萬冊!轟動大熱賣!日本出版社收到超過15000張感謝信,無數讀者感動推薦! 重量級名家繪製多幅彩色水墨畫,生動清晰地呈現佛陀寓言!疾病、衰老、死亡是無法逃避的真實。唯有聽聞佛陀的教導,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人生如在曠野獨旅,身後有名為死亡的猛虎,腳下潛伏著貪瞋痴的深海毒龍,壽命被黑白老鼠啃噬殆盡。人類即使身陷險境,仍只顧貪戀那幾滴香甜的蜂蜜──食欲、財欲、色欲、名譽欲和睡眠欲。佛陀以此寓言譬喻人類的真實面目:明知生命之無常,卻仍被欲望和煩惱束縛,沉迷於短暫的享樂。佛陀揭示殘酷現實,是為了指出能照亮暗夜的光明──阿彌陀佛的本願。只要一心一意依靠阿彌陀佛,即使身處絕境,也能於「一念」得救,成為必往極樂無疑之身,得到超越老病死的「絕對幸福」。
世人雖修三摩地,然彼不能壞我想,其後仍為煩惱惱,如增上行修此定。至尊宗喀巴大師於1402年完成千古巨著──《菩提道次第廣論》,開闡從凡夫位直到成佛所有次第,盡顯無遺。大師有鑑於修學空性之士雖多,能正確抉擇清淨正見者少,於是將精研中觀應成見過程中,容易產生重大歧途之處一一指明,詳加辨析以顯正義。歷來對《廣論》注疏不鮮,其中最為權威者即是《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從西元十五世紀起,巴梭法王、語王堅穩尊者、妙音笑大師、劄帝格西等四位祖師,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為《菩提道次第廣論》撰寫箋註,彼此互為補充、交相輝映,完成通篇的釋論。如今在眾多善緣匯聚下,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已圓滿《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6?毗缽舍那》(上) 的翻譯和註解。針對《廣論》原文部分,譯經院依據《法尊法師文集》所收錄之法尊法師於1948年重新修改《廣論?毗缽舍那》章的譯文,同時參照各種版本的藏文原典,進行詳細校訂。並且將原文及箋註重新翻譯為白話文,冀使現今的讀者,讀起來倍感親切,藉此細細聞習祖師著作中的密意。由於《廣論》博引三藏,論文中亦有不少法相及難解之處,皆列出詳加考據及註釋;對於論中具有辯論性的議題,譯師特別撰寫「說明」,引用經論與師長教授深入辨析,令欲詳究教理者得以參閱。1982年起,日常老和尚於美國發心弘揚《廣論》,經過多年努力,《廣論》學修漸漸拓展至海內外各地。2000年,真如老師值遇了老和尚,殷重地祈求老和尚能詳講《廣論》的止觀二章,然因眾弟子因緣尚不成熟,始終未能廣講。老和尚曾數數讚許真如老師深體般若真義,最後於晚年將宣講《廣論》止觀章之重任囑咐老師。20年後,真如老師在2020年10月15日正式開講「廣論止觀初探」,依循《四家合註》及五大論等教理,帶領僧俗弟子逐字逐句研討《廣論》止觀章的內涵。在《廣論》中,宗大以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撰述止觀二法,〈毗缽舍那〉章伊始,大師再再強調為引發無倒勝慧而修毗缽舍那的重要性。「應於實性義,引發無倒決定之勝慧,而更修習毘缽舍那。若不爾者,僅三摩地與外道共。唯修習彼,如外道道,終不能斷煩惱種子,解脫三有。」故《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6?毗缽舍那》(上)一書的出版,是日常老和尚、真如老師的重大心願。希望藉此獻給所有志求菩提道的人們,善巧駕馭寂止奢摩他的駿馬,手持中觀正見的鋒利寶劍,出征輪迴之城,摧破一切邊執所執境,奔赴那無死空性的光明國城!
本書闡述由「玄門真宗」主辦的《參鸞.弘聖道》2023全台巡迴參鸞學術論壇所揭示的核心議題與指導方針。本活動不僅是教門內部的學習平台,更直接應對了當前台灣鸞堂普遍面臨的「傳承斷層」與「聖化不足」的嚴峻挑戰。核心挑戰在於,多數鸞堂正面臨信眾老化、後繼無人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在於鸞文聖訓的宣傳不足,導致與社會需求脫節,進而削弱了公眾的理解與參與意願。為應對此一危機,活動中虔敬尊奉恩主恩師訓示提供了四大戰略方向:1. 深化展演內涵:扶鸞展演必須超越形式,成為兼具完整儀軌展示與互動學習的教育平台。2. 聚焦社會需求:扶鸞主題應與時俱進,針對社會現況與眾生需求,發揮慈悲救世的功能。3. 強化教育功能:活動籌辦需以最大化教育與宣傳效果為目標,確保聖法、修課與傳承得以有效傳播。4. 正視傳承危機:嚴正警告,絕不可因人力不足而簡化儀軌,此舉將構成「無可回復的聖業扼殺」。鸞堂的永續發展,必須建立在內部聖化、正法傳承與外部社會連結的雙重基礎之上。同時提出修行體系「《登聖鸞》修練法要」作為一個系統性的解決方案,該體系從基礎的聖凡雙修到最終的代天宣化,提供了一套完整而嚴謹的傳承與修證路徑。
傳譯《菩提道次第廣論》清淨傳承依循宗喀巴大師止觀的教授以智慧善修真實以毗缽舍那正斷諸障出征輪迴之城 唱響無死之歌《菩提道次第廣論》,為藏傳佛教格魯派開派祖師宗喀巴大師所造。是一部將佛法三藏十二部的扼要攝集為一,依循深見、廣行二大車軌的宗規,編為學者修習成佛次第的?作。內容詳述了從凡夫到成佛之間,完整、無缺的修行次第,是一切學者行持的指南,被譽為藏傳佛教最重要的論典之一。宗喀巴大師在《廣論》後二波羅蜜多開展出〈奢摩他〉及〈毗缽舍那〉二章(即寂止與勝觀,簡稱止觀),依《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與《中觀修次》等諸大教典,解釋令內心寂止的方法;並以龍樹父子、佛護論師、月稱論師之論典深入探索諸法的本質,破斥錯誤的見解及修法。其中〈毗缽舍那〉章,大師詳釋抉擇空性正見,必須善悟緣起之真實義,如何去除抉擇路上謬見之擾,進而正確理解實相空性,依照經論所說修毗缽舍那之法獲得止觀雙運,結合菩提心為中心的修持,圓具大乘智慧方便合修扼要,獲得佛陀所喜之道。20世紀初,法尊法師入藏求法,溝通漢藏,並翻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與《辨了義不了義善說藏論》等藏傳佛教重要論典,開啟漢藏佛教經典傳譯的重要篇章。因由法尊法師的恩德,《廣論》中最艱深的〈止觀〉章得以廣被漢土,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方能在此基礎上,翻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並完善法尊法師的《廣論》譯文。譯經院在原來的譯文上,針對較微細的藏文字句、義理稍作刪補,盡可能呈現出宗喀巴大師論述的原貌,圓滿尊法師弘揚佛教的事業。因此進行詳細校訂,反覆討論而後改譯。如今在殊勝的因緣匯聚之下,已完成《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之〈毗缽舍那〉章前三分之一內容翻譯及註解,重新校訂之《菩提道次第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業已於2023年出版。配合真如老師持續宣講「廣論止觀初探」之緣起,為利大眾更好的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之〈毗缽舍那〉章的翻譯及註解已正式啟動,並於2025年完成《菩提道次第廣論 》〈毗缽舍那〉章之譯文校訂,正式出版《菩提道次第廣論?毗缽舍那 (上) 校訂本》,期能成辦自他之殊勝善根,速疾證得止觀雙運之果位。如宗喀巴大師於《功德之本頌》所祈禱:「於顛倒境散亂能止息,且於正義如理起尋思,由是引發止觀雙運道,速疾相續生起求加持。」
不是因為外界混亂我們才痛苦, 而是因為內心混亂, 所以看什麼都痛苦; 真正的自由不是擺脫約束, 而是找到能讓心安定下來的「善的自律」! ★影響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一輩子的人生哲學之父 ★啟發《向上思考的祕密》諾曼.文生.皮爾、《暢銷喚醒心中的巨人》安東尼‧羅賓、《人性的弱點》戴爾.卡內基、《思考致富》拿破崙.希爾、《窮爸爸富爸爸》羅伯特.T.清崎等潛能開發和勵志大師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美國前國務卿萊斯、英國前首相卡梅倫都是詹姆斯.艾倫的粉絲 ★20世紀文壇最具神祕色彩的心靈撫慰作家,影響逾1000萬人,作品翻譯逾43種語言 什麼時候適合讀這本書? ◆當外在否定、評價,壓得你抬不起頭、難以堅持目標…… ◆不知道自己還能如何繼續努力…… ◆明知道壞習慣正在拖垮自己,想改變卻一直失敗…… ◆恐懼、誘惑與執著不斷將你拉走,讓你一次次失去專注與自我…… ◆覺得自己努力很久,內心卻無法得到真正的平靜…… ◆覺得世界混亂、人心動盪,好想找到內在安定感…… 以冥想為起點,一路走到神性的實現 我們都想要過得更好、更自在,卻常常被壞習慣、恐懼和懷疑綁住。自我,是人類所有煩惱與痛苦的來源;冥想,則是淨化與調整的過程。被譽為「冥想先知」、「人類文壇上最閃亮的鑽石之一」的詹姆斯.艾倫,帶你觀照自身思想與動機,放下我執、選擇善良、臣服真理,進而在宇宙意識的神聖之愛中獲得健康、財富和幸福,不僅為自己,也為與周遭世界的關係,實現更美好的生活。 ◆重生是內在深層的意識轉化 靈魂尚未重生者,總是受欲望、激情與憂傷的驅使,卻不明白原因何在、不曾質疑或檢視,認為生命就是如此──直到他不想繼續在歡愉和痛苦中浮沉,而開始分析自我、渴望淨化自我,便有了淨化意識、追求靈性的渴望。 ◆冥想是一個淨化、調整的過程 激情和苦難是人類自我的兩個面向,代表著被誤用的能量。冥想中的思維具有和諧、統整的力量,能把激情的能量從惡的領域(跟隨自我)轉移到善的領域(戰勝自我),讓心靈愈來愈穩定地處於高層次意識狀態,讓他的激情轉化成力量、讓他的苦難轉化為福報。 ◆誘惑,不只是道德考驗,更是自我覺醒的必經之路 誘惑,是一個人心中所隱藏的那些不道德的欲望實現的時刻──人只要心中懷著不道德的想法,最後一定會做出壞事,而人之所以受到誘惑,是因為他們本身懷有某一類想法;因此,根除心中的邪念,就能避免受到「誘惑」,犯下惡行。 ◆無意識的習性是枷鎖,唯有覺察和轉化才能真正自由 長期的想法和行為最後會變成一些無意識、不由自主的衝動,束縛著我們;我們既然無法免於重複和習性的制約,倒不如選擇行善,開啟好循環、培養好習慣──善良的約束使人幸福。 ◆語言是能創造或毀滅的力量 管住嘴巴、節制語言、說出純淨和善的話語,雖然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你若渴望追求智慧,就不能忽視──就算只是說句閒話,都會對你產生立即性的影響,讓你失去快樂和影響力。 ◆壞行為不會因為出於好意就變好行為,不好的行為就不要做 不當的行為即使出於「善意」,也不可能源自「正當的動機」;一個人若做出竊盜、說謊、傷人等壞事,無論是慣犯或一時衝動、受誘惑,都表示他的心靈黑暗而混亂,無法懷著正確的動機做事。 ◆人要有清醒而堅定的頭腦,才會有純潔、和善的心 一個人要戰勝自我,克制與生俱來的原始激情,將它導向神聖的目標,需要有很強大的意志力,但靈性堅強的人會欣然擁抱正義,像鋼筋一般堅硬地堅守立場──即便那些不了解道德原則(神聖法則)及其益處的人會誤解他。 ◆尚未感受謙卑力量的靈魂,乃是沒有生命的靈魂 謙卑不是退縮、也不是自我貶低,謙卑是放下「自我」,進入「無我」(non-self),並將個人的熱情與才智交託給至高無上的造物者,變得平靜、高尚、獨立自主、充滿力量。 ◆真理的彰顯不是說服他人,而是成為真理本身 人無法光是透過閱讀就了解真理,唯有透過修正自我、改變自我,才能真正認識真理──你要讓自己成為道的載體。 ◆相信上帝卻不相信自己和人性,不是真正的信仰 一個人必先對自己有信心,繼而對人性有信心,最後再對上帝產生信心,他的靈魂才能真正的成長。 如何閱讀這本書? 本書精練短小,但建議不要一口氣快速讀完,因為詹姆斯.艾倫的文字是他心靈實踐的結晶,僅是閱讀太可惜,應該還要將這些文字「活出來」。 ◆慢讀:每天讀一小段,讓文字沉澱在心裡。 ◆對照生活:思考它與你的行為、情緒、習性有什麼關聯。 ◆反覆實踐:書中其中一章談到「記憶、重複與習性」,這不只是一個主題,而是融會貫通這本書的關鍵,因為唯有反覆實踐,才會真正轉化。 人生不是命定, 而是心念長期的雕塑! 在心中播下光明的種子, 你的行為、關係、命運都將悄然改寫!
劃時代的先驅催眠師 《地球守護者》、《監護人》、《三波志願者與新地球》作者 朵洛莉絲・侃南 意識覺醒的旅程,持續中..........「在這個宇宙,在這個實相世界,還有其他所有的實相世界裡,每一個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事物都有意識。」「每一個人都會透過能量而被影響,因為能量會在宇宙慢慢擴散。」「要善待每個人,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接待了天使。」「我覺得如果我去了,我可以幫助這個計畫起決定性的作用,幫助改變局勢,讓它朝光明發展,因為地球的進化被過多黑暗所導致的不平衡而嚴重拖延了。只要我在地球,我就能幫助帶進光,這樣進化就能以正確和適當的方式進行。」請打開你的心,體驗這場沒有侷限的心智旅程。
◤《達賴喇嘛的貓》全系列套組!◢一隻傲嬌的毛茸茸小貓,究竟能教導我們什麼東西?從「心念」到「天命」,從「活在當下」到「吸引力法則」「尊者貓」的諄諄教誨,陪你喚醒心中純粹的幸福 達賴喇嘛的貓──又稱「尊者貓」、「小雪獅」,她是隻高貴、傲嬌又充滿智慧的毛小孩。在大衛.米奇筆下,她宛如一位靜默睿智的導師,帶著毛茸茸的魅力,喵聲拂過心靈,喚醒人們內在的慈悲與喜悅。 這六冊套書,從「活在當下」到探索心念力量、成就、熱情,再到吸引力法則,以「貓的視角」溫柔凝視我們的生活,寫出最日常卻也最深刻的智慧。●達賴喇嘛的貓:又稱小雪獅,是來自天堂的、不受限的幸福,是美麗、珍貴的提醒,叫人要活、在、當、下。(好評改版) 本書中,你將跟隨「尊者貓」,看她如何與名流周旋、如何在佛教大師們的腳邊分享她所領悟的人事,並跟著她學習二十一世紀的菩薩如何面對人生挑戰。你也將領悟到,針對全人類共有的美麗與脆弱,為什麼一隻「貓」會有如此獨到而深入的見解。喵語錄1.|有時候,我們的本能反應、我們受制約的負面反應,那力量可說是壓倒性的強大。之後我們會非常懊悔自己所做的事。但是,這並不是說要放棄自己。諸佛,他們不曾放棄你啊。所以,要從錯誤中學習,要繼續前進。喵語錄2.|我們快樂或不快樂,不是生活環境使然,而是我們看待事物的眼光。●達賴喇嘛的貓 2:我會告訴你快樂的真實原因,那是只有給你的專屬訊息!(好評改版) 尊者貓再次喵喵低語,那些只為你量身訂做的啟示與訊息──帶給別人快樂,也是自己最豐盛的獲得。透過日常的小細節,她教我們如何在物質世界中品味意義與快樂。喵語錄1.|即使我們真的得到了想要的東西,通常這個東西也沒辦法給予我們所要的那種快樂。喵語錄2.|受苦(suffer)一詞出自拉丁文,原義是『攜帶』。痛苦(pain)有時是難以避免的,受苦則不然。譬如說,我們和某人有段非常幸福的關係,後來失去了對方,這樣當然會覺得痛苦:這是很自然的。然而,我們若繼續攜帶著這份痛苦,總是感覺一無所有,那就是『受苦』了。●達賴喇嘛的貓3:心念的力量(好評改版) 尊者貓以喵聲提醒:我們的念頭,有多強大的能量?她邀請你靜觀自己的內心,理解心念如何形塑現實。喵語錄1.|如果我們因壓力而受苦,如果我們缺乏心靈的平靜,靜坐就變得更為重要了。對於我們所有眾生都是這樣的。喵語錄2.|壓力並不是從『外界』而來。壓力主要是從我們自己的『心念』而來。●達賴喇嘛的貓 4 修得成就的四爪之書:改變你的心,才是更大的奇蹟 本書帶領你踏入「修得成就」之路。透過有時沒禮貌、愛炫耀的尊者貓,直接問你:你知道你的真實身分與天命嗎?要掌握命運,就去改變你的心,這才是最大的奇蹟。喵語錄1.|執著就是我們認為某人、某事物或某種結果對我們的幸福是必要的。在那一個當下,我們就是把某人、某事物或某種結果變成未來痛苦的來源。喵語錄2.|我們的想法就像爪子。如果我們把心思轉為具體事物,爪子會很有幫助。可以發展出想法,設立目標,表達情感。但是,如果不謹慎的話,同樣的這顆心也可能讓我們孤立自己,而成為最大痛苦的根源。這樣的心就無法幫助我們採取果斷的行動,反而成為造成自己受苦的原因。無論是貓還是人,都是一樣的。●達賴喇嘛的貓5:喚醒內在小貓,點燃生命熱情,找回最純粹的幸福 本書像是一封溫暖的生命之信:「了解無常是一份珍貴的禮物」不是去避免無常,或假裝沒這回事,是要真正地珍惜無常。即使是霧霾天,也要珍惜每一個日子。這樣我們就可以滿懷熱情地活著,像小貓一樣。用心感受生命每一刻的價值與美好。喵語錄1.|我們會成為自己所想像的人。無論身處何地,何種情境,我們還是有自由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思考。最重要的是,有自由去選擇如何看待自己。喵語錄2.|放下無止境的內省,而專注於當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更多快樂。●達賴喇嘛的貓6-吸引力爪則 本書以「吸引力法則」為題,提出對「豐盛」的理解,並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將靈性成長與真正的內在滿足結合,而非僅僅追求物質上的成就。喵語錄1.|如果我們一直渴望尚未能擁有的物質,那麼,快樂將永遠與我們有一段距離。喵語錄2.|我們的執著和厭惡,伴隨著我們的意識之流,正是推動我們進入未來經驗的東西。我們的執著和厭惡,就是事物為何在我們眼中是那樣的原因。那就是吸引力之爪。
從內在宇宙啟程,與阿乙莎相遇在新地球......覺醒,不再是個人的旅程,新地球正引領人類集體意識,啟動一場未來已來的航程。*繼《神性覺醒》之後,阿乙莎靈訊預示未來之作!新地球的宇宙法則首次完整揭露本書首次揭示──◎五次元新地球已經存在,是我們此刻就能在肉身層次抵達的意識維度。◎覺醒,不再只是個人的旅程,是新地球引領人類集體意識啟動一場「未來已來」的航程。◎人類擁有珍貴的宇宙資糧,水晶王國最極致平衡的宇宙能量就在人類身上,這是人類自文明陷落以來從未曾理解到自身擁有的龐大宇宙智能。◎光明之城,是舊地球進入新地球的關鍵實踐場域。◎首次揭開「五次元新地球法則」,幫助個人意識向源頭集體意識返航。在過去阿乙莎六部作品中,Rachel帶領讀者穿越物質世界的幻相、重拾靈魂藍圖,學習和宇宙源頭共同意識連結。如今,阿乙莎要進一步揭開「未來已來──新意識種子的誕生」。在過去的宗教經典裡,人類曾經窺見過天堂、神國與未來的世界,但從未有人以這樣的視角,具體揭示新地球的法則。今天,我們站在新舊地球轉換的當口,首次聽見:五次元的新地球早已存在於我們可抵達的源頭集體意識場中。這是人類書寫精神世界的記錄以來,第一次清晰宣告──新地球的未來已經到來。邀請你成為新地球的先鋒,與宇宙共同意識攜手,打造屬於全地球人類集體覺醒的豐盛未來。此刻,就是你重寫生命劇本的最佳時機。你所期待的未來,就是你已準備好成為最高版本的自己。未來已來,邀你一同踏上集體意識光之回歸。本書帶你體會──◎五次元新地球和舊地球有甚麼差別?要如何到達五次元新地球?◎如何超越「僅止於個人」的內在修行,邁向新地球真正的實踐場域?◎什麼是「用光思考」、穿透物質幻相、體驗與源頭意識無縫接軌的「連網狀態」?◎個人意識覺醒,到達光明之城後,你會開始遇到和體驗到什麼?◎地球母親深層智慧寶庫「水晶王國」為何和人類的關係如此密切?◎你要如何立即展開行動,邁向新地球的共同創造?
日本累計突破20萬冊!銷售No.1系列作第四彈!~輕鬆打造不卡關的完整解牌流程~【本書特色】◎3大核心技巧帶你跳脫單張思維,讀出完整故事!◎收錄大阿爾克那、小阿爾克那速查表,解牌時隨查隨用,輕鬆不卡關!◎精選10組人氣+原創牌陣,搭配實戰案例,訓練牌義連結與整合力,讓答案完整又清晰!學了塔羅的你,是否也有以下困擾呢?「明明關鍵字都背起來了,但真正占卜時還是講不出來!」「每張牌都認識,但要湊成一個完整解答就卡住……」「複雜牌陣看不懂,逆位更讓人不知從何下手!」「嚮往能同時展開許多張牌的占卜方式,但覺得自己做不到⋯⋯」《塔羅解牌研究所4》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生!帶領你跳脫單張思維,靈活整合完整牌義,解牌一次到位,成為能把答案「完整剖析」的解牌者。Step 1. 前置作業宛如料理前的備料步驟,整理牌面並觀察正逆位比例、元素、數字,為後續解讀打好基礎。Step 2. 從牌陣出發依照問題選擇適合的牌陣,並搭配重點提示與實戰案例,掌握多張牌的連結與關係。Step 3. 最終統整利用「填空模板」將關鍵字化成故事,無論多複雜的問題,都能完美收尾。\精選10組人氣+原創牌陣/逐步解析,輕鬆抓住解牌訣竅!.3張牌牌陣.2擇1牌陣.心之聲牌陣.V字型馬蹄鐵牌陣.六芒星牌陣.凱爾特十字牌陣.關鍵人物牌陣.黃道十二宮牌陣.月曆牌陣.找尋答案牌陣.組合牌陣不只是會「看牌」,更能整合訊息、說出完整解答,幫助你在塔羅解牌的路上,邁開充滿自信的一大步!(※因應印刷需要,內頁實際印刷的顏色會與預覽有所差異。※)
~怪異、信仰、恐懼與權力~──咒術──始終與人類歷史並行!【本書特色】◎揭示人類如何在不安與渴望中依賴咒術,將其化為信仰、慰藉或權力工具!◎從獵巫審判、吸血鬼遺骸到陰陽師傳說,結合考據與世界各地真實案例!◎橫跨古代文明、中國與亞洲、歐洲、日本到近現代,完整描繪咒術如何與宗教、政治、文化交織而影響歷史進程!在人類歷史的陰影深處,咒術始終若隱若現。從古代的祭祀與占卜,到近代的獵巫、黑彌撒,再到現代社會裡仍存活的薩滿與神祕儀式,魔法與信仰從未真正遠離人們的生活。《咒術世界史》以跨越古今的視角,將那些我們以為只存在於傳說、電影或小說中的神祕事件,重新置回歷史的舞台,揭示它們如何在暗處塑造文明、影響人心。然而,這並不僅僅是一本「怪談錄」。作者島崎晉以史學家的眼光,帶領讀者踏遍世界各地──在中國與印度,巫蠱與獵巫行動揭露了人性的脆弱與集體的殘酷;在歐洲,女巫審判與宗教迫害反映了恐懼如何遭權力操縱;在日本,安倍晴明、修驗道與怨靈信仰,則展現了咒術如何滲入政治與文化核心。這些故事不只駭人聽聞,更讓人看見「恐懼」如何被轉化為統治與信仰的力量。咒術並非隨時代消逝的遺物。即使在科學與理性普及的今日,人類依舊渴望藉由超自然力量,尋找慰藉、恐嚇對手,甚至改變命運──映照出我們始終未能擺脫的欲望與不安。歷史不只是王朝更迭、疆域拓展的故事,也蘊含那些隱匿於民間、流淌在想像與信仰之中的神祕力量。若你想理解人類何以總在科學與非理性之間搖擺不定,這本書將是你踏入「魔法與恐懼」之門的最佳起點。
!超神!北港武財公顯聖渡眾生的真實見證! !空前!揭開內壇神祕面紗的第一手記載!※※※當你無所求祂則無所不應 慈悲的力量,不用三言兩語就在紙上迅速竄出,在方寸之地爆發,並在眼眶點燃 「扶鸞」,是財神信仰最重要傳遞神旨的方式。武財神借鸞生以桃筆揮出七言鸞文傳達旨意,指引從安居樂業到出離苦難的途徑。在武德宮,每逢農曆一、四、七尾的日子固定開壇濟世,是謂「公壇」;公壇之上,還有個「內壇」,是主神中路武財神處理重大急難、重大病苦以及核決重大宮務時的最終裁決。 中路武財神的內壇,解濟重大病苦永遠先於宮務,逢有信徒重大災病,這隱密的內壇就為之大開。本書所提真實事例,全都出自內壇實際見聞,例如:在「八仙塵爆頻救苦,離奇巧合雙姓祖」中,武財公開示「敬祖先」以化解先祖流離斷祀險造成的子孫困厄;在「地基沖刷湧泥流,黑虎咬石穩宮基」裡,武財公洞燭機先地鸞示提醒,免去一場地層沉陷的環境危機;還有在「鸞生鐵口斷吉凶,他棄鎮長選議員」裡,武財公降鸞訓誨、循循善誘,把一場可能的災劫轉成了強大的助緣……!讓外人能藉著第一手記載,一揭內壇的神祕面紗,更能從文字中領受武財公對人世間的救濟與恩澤!如果有機會,你也能臨壇見證。不對,希望你都不用有這樣的機會。
這是一趟開啟覺知的旅程。人生,是一場冒險,為了追尋永恆的生命奧義,我們一再出發,朝向那彷彿既定卻又未知的目的地。★長銷三十年,心靈覺知探索經典之作★《出版趨勢》(Publishing Trends)統計一九九六年國際最暢銷書籍★盤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長達三年★特別收錄作者最新創作〈活在覺知中──邁向聖境的練習〉→跨世代皆適用,落實並培養心靈覺知度的最佳生活指南!★首批限量贈送「心靈覺知能量圖卡」1張(李玫芳繪圖) ------------------------------這是一個冒險故事,也是一則趨勢預言,更可能是開發你生命新境界的一把鑰匙。 這是一部以烏托邦冒險故事為架構的小說。在祕魯雨林中,有人發現了一部古老手稿,手稿預言了人類在文明發展過程中,將循序掌握九項覺悟。不過這份預言卻不見容於政治宗教界,也因此讓主角在尋找及保護手稿的過程中陷入危機。然而,一旦跟隨主角走入這趟旅程,你將會發現,我們也都在追尋的旅途上。有時,我們很篤定自己的方向;有時,我們只是感受到人生背後有某種力量在推動;更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想往哪裡去。人生中那些偶然的巧遇,往往具有更深刻的含意,只要你隨時警覺,和宇宙間的「能量」連結起來,路,就會顯現在你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