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离婚法律关系之理论与实务
两岸离婚、抚养权、未成年子女之亲权、分配财产等不可不知的实务判决解析.大陆地区之协议离婚需要有子女抚养、抚养费及财产分割等问题的合意才能登记吗?.当夫妻一方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或子女长期单独随祖父母共同生活等情况下法院该如何判断子女之抚养权归属呢?.大陆地区认为夫妻财产分配是对离婚之经济补偿,与台湾法官审酌剩余财产分配的原因相同吗?伴随一段结束的关系而来的,不仅仅只是心伤,该如何争取自己的权益,妥善处理夫妻婚后财产、孩子亲权问题,更是关键。本书搜罗两岸夫妻法律关系之规定,不论是在离婚事由、子女亲权、会面交往与扶养费,以及夫妻财产制的要件上皆存在些许差异,期能透过此书,帮助两岸夫妻在面临婚姻生变的黑暗期,不再无所适从、茫然无依。
兩岸法律大不同:婚姻案例解析
本書將以作者的碩士論文「兩岸夫妻財產分配之研究—以法院裁量權應用之比較為中心」為延伸,以解析案例的方式,帶入臺灣及大陸的法律規範,並比較兩者間之異同。在編著的過程中,顧及一般民眾常認為法律文字艱澀難懂,故特別設計活潑的案例,並結合兩岸實務見解,嘗試以淺顯易懂的講解方式,增進讀者閱讀的意願,希望讀者看完本書後,可以將冷冰冰的兩岸法律文字,深化變成自身的法律知識,在遇到兩岸婚姻、家事及繼承的問題時,不再求助無門,可以有方向地解決目前所遇到的困境,進而獲得幸福圓滿的結果。
兩岸法律大不同:繼承案例解析
本書將以作者的碩士論文「兩岸夫妻財產分配之研究—以法院裁量權應用之比較為中心」為延伸,以解析案例的方式,帶入臺灣及大陸的法律規範,並比較兩者間之異同。在編著的過程中,顧及一般民眾常認為法律文字艱澀難懂,故特別設計活潑的案例,並結合兩岸實務見解,嘗試以淺顯易懂的講解方式,增進讀者閱讀的意願,希望讀者看完本書後,可以將冷冰冰的兩岸法律文字,深化變成自身的法律知識,在遇到兩岸婚姻、家事及繼承的問題時,不再求助無門,可以有方向地解決目前所遇到的困境,進而獲得幸福圓滿的結果。
網路遊戲法律前沿問題研究(簡體中文版)
網路遊戲的內容與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技術革新聯繫密切,尤其是當代社會下對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權益保護問題尤為重視。因此,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以及對未成年人網路遊戲保護的導向下,在未成年人保護法完善過程中的網路遊戲法律學術前沿問題便值得我們予以關注。本書是由葉修文老師在課餘指導法學同學的論文而成,在論文撰寫之初,就網路遊戲問題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對網路遊戲前沿性問題進行討論。本論文集的編撰得到了侯志君老師的鼎力相助,並且是各位同學共同努力的結晶,在此對他們一一表示由衷的謝意,並在玉林師範學院專案編號:2022XJJGYB23資助下完成。
生育保險前沿問題研究(簡體中文版)
由於生育保險的內容與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技術革新聯繫密切,因此,生育保險法律的修訂也接踵而至,智慧財產權法完善過程中的學術前沿問題便值得我們予以關注。本書是以葉修文老師在課餘指導學生的論文為主彙編而成,在論文撰寫之初,就生育保險問題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對生育保險前沿性問題進行討論。在本書的編撰得到了侯志君老師的鼎力相助,並且是每個同學努力的結晶,在此對他們一一表示由衷的謝意,並在玉林師範學院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基金專案編號:2019SK02資助下完成。
海峽兩岸殯葬法規之比較研究
作者從碩士期間及開始研究殯葬法規,中國大陸正蘊釀修殯葬管理條例之際,把過去手稿略為整理,以臺灣地區2002年和大陸1997年版本的殯葬管理條例進行比較研究,一來回顧兩岸過去殯葬管理制度,二來或可提供大陸修法參考。兩岸由於歷史因素而阻隔,在處理殯葬事宜亦產生一定變化,雖然兩岸政治 上處於對立狀態,然而經濟上的交流已無法避免,本研究目的旨在促進兩岸人民對雙方殯葬管理法制有所瞭解與完整認識,使法學界注意到此一法學的邊陲,並提供两岸人民處理殯葬事宜或有意進行投資殯葬事業者參考。本研究採取比較法,就兩岸殯葬管理條例之實體內容進行逐條比較。本研究結果如下:兩岸殯葬管理法規條文規範力度不同,台灣地區通常於〔殯葬管理條例〕中列舉細節;大陸【殯葬管理條例】通常僅具原則性規定。兩岸對節約土地都相當重視。兩岸皆禁止公墓外之埋葬。兩岸火化的推動方面,台灣地區以政府鼓勵方式進行,大陸火葬區強制火化。大陸禁止家族、宗族墓(塔位)、活人墳之興建,以及墓穴、塔位之生前預售;台灣地區並不禁止。台灣地區殯葬設施開放民間設置經營,殯葬禮儀服務業以私營為主,殯葬設備、殯葬用品並不限制私人間買賣。大陸則以公營為主,也醞釀借助民間力量完善殯葬制度。在殯葬設施管理權與經營權方面,台灣地區殯葬設施管理權與經營權基本上相分離,大陸常將管理權與經營權混為一體。大陸明確規範對於少數民族殯葬習俗之尊重,台灣地區無此規定。台灣地區對於殯葬服務業的設立、登記與開業期限直接於〔殯葬管理條例〕明文規定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許可;大陸則將該等事項授權各地方主管機關,根據不同性質的殯葬設施經營單位,其審批層級有所差別。殯葬禮儀服務業方面,大陸通常依附在殯儀館。對於殯葬禮儀服務人員之規範,台灣地區僅具備一定規模者才須強制設置殯葬禮儀師;大陸並無強制專任殯儀服務員之規定,至於殯儀服務員之證照規範,有民政行業工人技術等級標準可依循。大陸對運輸屍體必須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台灣地區並無強制規範。
台資銀行中國大陸債權確保實務:法院判例81-110
隨著人民銀行及銀保監會等主管機關,對中國大陸金融風險的不斷提示,「台資銀行大陸從業人員交流協會」繼出版三本與台資銀行大陸業務有關的法院判例叢書後,再次針對台資銀行最常遭遇的大陸業務問題,分為十五篇內容進行風險分析,特別是在借款、擔保、保理三大合同;進出口押匯、票據、保函、信用證、債權人撤銷權、破產撤銷、債權轉讓、侵權、銀行卡等九種銀行常見糾紛,及訴訟與執行兩大程序等進行實際案例的討論,相信對台資銀行降低大陸業務風險將起到積極且正面的作用,同時也感謝上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對本書所給予的協助。
2014兩岸四地法律發展: 法學研究與方法(上)
本書特色 本所於2006年發起並舉辦首屆「兩岸四地法律發展學術研討會」,其後每年一會,輪流在香港、大陸、澳門與臺灣舉辦,促進了兩岸四地的法學交流。2014年會議的主題是「法學研究」,子題為「兩岸四地法學發展回顧與展望」、「法經濟學」、「臺港澳法史學」、「法社會學」、「法學方法論」與「華文法學作為世界法學」。本次會議論文共有28篇,本論文集收錄11篇,其中多數已在其他學報發表。
2014兩岸四地法律發展: 法學研究與方法(下)
本書特色 本所於2006年發起並舉辦首屆「兩岸四地法律發展學術研討會」,其後每年一會,輪流在香港、大陸、澳門與臺灣舉辦,促進了兩岸四地的法學交流。2014年會議的主題是「法學研究」,子題為「兩岸四地法學發展回顧與展望」、「法經濟學」、「臺港澳法史學」、「法社會學」、「法學方法論」與「華文法學作為世界法學」。本次會議論文共有28篇,本論文集收錄11篇,其中多數已在其他學報發表。
兩岸三地侵權法主要詞彙
在現代世界,大都會人煙稠密,人際關係複雜,「侵權法」(Law of Torts) 遂成社會發展之必然產物;侵權法回應社會「以合理成本解決爭議」之需求,最終達致減少侵權事故之目標。中國大陸、香港及台灣三個華人地區,基於歷史原因採用不同之法律制度,隨著近年三地交往頻繁,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關係日益密切,三地法律詞彙有諸多相同相異之處,實值得深入研究討論。 本書以香港普通法為基礎,剖析13個侵權法重要詞彙在兩岸三地之法律意義,涵蓋三地譯詞、法例及應用實例,務求協助讀者全面理解中港台侵權法之核心概念;書末並收錄英漢詞彙共102條,以香港法律為基礎,再加入大陸與台灣詞彙,其中逐一羅列所根據之法條及詞典來源,方便讀者查閱。
台資銀行中國大陸債權確保實務:法院判例51-80
繼出版前兩本與台資銀行大陸業務有關的法院判例後,「台資銀行大陸從業人員交流協會」再次針對借款合同、擔保合同、票據糾紛、保函糾紛、信用證糾紛、保理合同、跨境擔保、破產撤銷糾紛、債權轉讓糾紛、侵權糾紛、訴訟程序、執行程序及其他糾紛等,共計十三大類法院判例進行系統整理與分析,期盼能進一步協助台資銀行深入大陸業務,降低大陸業務開發過程中的可能風險,並感謝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對本書所給予的協助。
正義、人權與枉法裁判:刑法論文集
繼《法律概念與體系結構》、《法律推論與解釋》後又一力作期待一個更公平的社會與法律制度本書就研究領域而言,包括刑法信條論、刑法哲學與法學方法論。擺脫了傳統刑法學術上僅專注於刑法信條論的論述,不再只侷限於現行法律制度內,在法學研究上擴展出嶄新的廣度與深度。刑法哲學可以跳脫現行法的框架拘束,對現行體制進行反思;法學方法論可以藉邏輯、推論方法,提高判斷與結論的正確性;在司法方面,因為相對客觀的方法,可以提高裁判的一致性,對司法公信力會有重大的助益。在法律理念與價值方面,主要探討為正義、人權、人道、人類尊嚴的概念,貫穿本書各篇論文中。國家行使刑罰權時,需由必要性與合理性二個角度,更進一步審查刑罰權的正當性基礎。至於嚴刑重罰是否具有正當性,可由正義觀念來判斷。正義是法律的理念之一,也是一個社會公平合理的指標。在法治國家原則中,與刑事立法相關者,有罪刑法定原則、罪刑關係相當原則、平等待遇原則、尊重人類尊嚴與人權,以及法律合法性。這些原則皆指出刑事立法的基本方向與基本態度,而且在不同的議題上,或多或少與正義概念有所關聯。刑罰正義的概念,核心議題之一為罪刑相當。因此本書在刑法議題,集中在刑罰、內亂罪與枉法裁判,每篇論文也都在法治國家原則範圍內,分別論述。
兩岸三地侵權法主要詞彙
在現代世界,大都會人煙稠密,人際關係複雜,「侵權法」(Law of Torts)遂成社會發展之必然產物。誠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朗奴高斯(Ronald H. Coase)所言,世上衆人皆有其自身之權益,侵權法正好回應社會「以合理成本解決爭議」之需求,最終達致減少侵權事故之目標。中國內地、香港及台灣三個華人地區,基於歷史原因採用不同之法律制度。香港回歸中國後,按照《基本法》繼續採用英國普通法。內地與台灣則屬大陸法體系,以成文法為主要法律來源。隨着近年三地交往頻繁,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關係日益密切,三地法律詞彙諸多相同相異之處,實值得深入研究討論。 & 本書分為甲乙兩部分。甲部以香港普通法為基礎,剖析13個侵權法重要詞彙在兩岸三地之法律意義,如“Negligence”(疏忽/過失/過失)、“Strict Liability”(嚴格法律責任/嚴格責任/嚴格責任)、“Nuisance”(妨擾、妨擾事故、妨擾事件、滋擾/妨礙、妨害、公害/侵入、公害)、“Defamation”(誹謗)及“Sexual Harassment”(性騷擾)等。每篇文章先講述該詞彙在普通法之概念,再探討內地與台灣相關之法律定義和解釋,其中涵蓋三地譯詞、法例及應用實例。全書共有49個案例,大部分為英國及香港之普通法案例,務求協助讀者全面理解中港台侵權法之核心概念。乙部收錄英漢詞彙共102條,以香港法律為基礎,再加入內地與台灣詞彙,其中逐一羅列所根據之法條及詞典來源,方便讀者查閱。 & 本書是兩岸三地法律專業人員及翻譯員之必備參考書,法律系教授和學生亦可用作教學及研究。其他專業,如翻譯、中文及語言學系、新聞及傳播學系、社會學系、工程學系及工商管理學系等,亦可藉此研究相關之法律課題,從中熟習法律知識。此外,侵權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故本書對各界人士均具有參考價值。
臺商全球布局與國際貿易法
眾律國際法律事務所,非常專精商標法與國際貿易法,服務客戶也包含全力進軍國際貿易市場的商業公司。鑒於台商進軍國際商務在相關法律常識的不足,因此特別針對相關的商業法律需求完成本書。國際貿易法,是進軍國際商業必備的基礎法律,具備這方面的知識,除了能增加商業競爭力,更可以做到自保,更能減少商業損失。惟相關的法律、規範、條約,既複雜且有時間性,本書特別整理重要的基本常識並詳加深入,提供台商經營國際商務有力的經營利器。
海峽兩岸檢察制度之比較研究:以人權保障為核心
本書從理論、法制及實務面探討,首先介紹保障人權思潮之基本內涵及其與檢察制度形成歷史之關聯,並論述檢察職能與人權保障之競合關係,次就兩岸檢察制度在 歷史、組織、職權等方面提出比較。再分別就檢察官參與刑事訴訟程序的偵查、公訴、執行三個主要階段,如何兼顧被害人及被追訴人雙方之人權,闡述兩岸檢察官 於上開三大階段從事實務操作行使職權時,有關保障人權理念之體現情形及改進之道。並就具體個案,分析兩岸檢察官如何在刑事司法互助過程中,透過職權行使以 打擊犯罪並保障人權,最後提出結論、建議與展望。
中國公用事業的管制與競爭
本書非常適合對公用事業經濟與法律問題有興趣的讀者,因為公用事業管制與競爭,涉及了電信、電力、鐵路、自來水等重要領域,一直是各國學術界、管制者、經營者與消費者相當關注的議題。近年來,中國大陸經濟急速成長,公民能否以合理的價格和條件,普遍地享受到基本、優質、無中斷的公用事業服務,已經成為建設與落實經濟法制的一大難題。作者從管制公用事業的必要性和謙抑性出發,分別從進入、價格、質量、聯網等管制措施著眼,引用大量實際事例,分析中國大陸目前所遇到的管制過濫、錯位、缺位、不足等問題,探討問題的癥結,提出以競爭為導向的法律改革建議,避免落入全面民營化或解除管制的陷阱,避免繼續沉淪計劃經濟或權貴資本的窠臼,主張業務分離,促進有效競爭,落實必要管制,慎思改革次序,有相當深入的探索,是瞭解中國中用事業經濟法律的重要書籍。
兩岸三地合約法主要詞彙
「合約法」是法律系統的基礎,在現代法治社會尤為重要。社會發展有賴各層面的自由交易,自由交易乃基於自願約定的協議。合約法正提供民商事協議的法律保障,確保個體法人間能自由平等貿易通商,洽議各類協定。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近年交往頻繁,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關係愈趨密切。雖然三地同屬華人地區,但採用不同之法律制度。香港九七年回歸中國後,仍然沿用普通法體系,法律條文及法院判例均具約束力。內地與台灣則奉行大陸法體系,以成文法為主要法律來源。故此,三地的法律條文及詞彙有許多不同之處,值得研究探討。 & 本書分為甲乙兩部份。甲部內容按合約構成、內容及效力等範疇分立五篇,剖析多個重要詞彙在中港台三地的法律意義。每篇文章先講述詞彙之普通法概念,再探討內地與台灣法的定義和解釋。分析扼要清晰,涵蓋三地法例,及32個英國等地之普通法案例,相信會令讀者全面理解兩岸三地合約法之核心概念。乙部收錄了中港台合約法英漢詞彙102條,以香港普通法合約概念為基礎,再加入內地與台灣詞彙,所根據的法條及詞典來源均逐一羅列,讀者可一目了然。本書檢視三地合約法詞彙翻譯及法理上之異同,在不同段落加插三地案例、文書例句等,理論實踐互相補足,期望為讀者提供基礎的法律知識。 & 本書可成為三地法律翻譯員、法律專業人員的必備參考,如今三地商貿往來頻繁,律師事務所愈多使用中文處理案件,本書定能在法律文書草擬及翻譯大派用場。對於法律系的教授和學生,本書可供教學及研究參考。本書亦適合多個學系的師生閱讀,如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工商管理學系,工程學系等,以研究相關課題,或了解法律背景知識。此外,合約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故本書對各界人士均具相當的參考價值。
台籍個人在大陸法律與涉稅實務(增訂版)
本書有系統地從台籍個人在大陸最常遭遇的法律環節切入,引導台籍讀者從在大陸最常接觸的機構、出入境與居留、就業、投資或個人執業、求學、房屋買賣、買車、婚姻繼承、民事糾紛處理、行政處罰與刑事責任等逐步瞭解大陸法律,並尋求與台籍個人有關法律問題的因應之道。本書還以近四分之一篇幅的份量,逐一分析台籍個人在大陸所可能遭遇的各種稅務問題,因為納稅是實務中所有在大陸工作或投資的台籍個人,最在乎也最切身的議題。一直以來,熟悉大陸法律是每個台資企業在大陸經營都要面對的挑戰,因為大陸和台灣不同,無法用台灣法律思維去解讀大陸法律,所以企業必須重新適應,但其實台籍個人在大陸生活,也一樣得適應大陸法律環境。協助台籍個人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大陸法律議題,讓法律變成助力而不是在大陸生活的壓力,如何讓台籍個人在大陸生活的既安全又放心,才是本書出版的主要目的。
保安警察概論
作者從事警察教育將近30年,講授「保安警察」課程長達15年。本書的前身「保安警察實務」,曾被列為中央警大及臺灣警專的教科書,本書則為作者全新面貌的大改寫。公務人員特考行政警察人員第三、四等特考,考生絕對人手一冊精讀翁萃芳老師的「保安警察」著作。原因是,坊間同類型考用書籍的其它作者並未在警察學校授課任教,難免隔靴搔癢。而翁萃芳老師的著作被當成特考聖經,原因之一,口耳相傳的流通消息均稱作者為命題者之一,當然,必須精讀翁萃芳老師的重要著作,況且翁萃芳老師在警大就是「保安警察」課程的主要授課者。翁萃芳老師將其著作,全面改寫交由翰蘆圖書出版,主要基於警察實務日新月異,內外環境變化劇烈,各項制度變革頗大,更由於警察人員特考難度提高、範圍變廣,而情境實務與法規測驗成為考試主流,致使考生無所適從,因此作者以與時俱進的精神全面改寫,使得本書更符合當前的社會現實與法規現實,對於有志參加特考的學生,本書絕對能幫助同學快速而有效率讀完本書,並且在國家特考拿到高分。本書內容概已涵括行政警察人員科目「警察勤務」及「警察法規」之社會秩序維護、槍砲彈藥刀械管制、集會遊行、警械使用、警察職權行使等相關內容。
兩岸仲裁法理論與實務
本書從仲裁之相關概念、仲裁協議及仲裁之成立、仲裁人之資格及選任迴避、仲裁人之責任與倫理規範、仲裁管轄、仲裁程序、仲裁判斷及仲裁判斷之執行等,完整的論述及分析仲裁程序之要件及其進行之相關問題,可謂係一本完整及具實用之仲裁進行之論著。希望本書能對讀者,尤其初習仲裁法者,有所幫助。
中國大陸新物權法簡析
本書是兩岸學者合作的法學論著之一,2007年大陸物權法施行,台灣物權編也有重大修正,在此一時間點,兩岸法學者以簡介方式,提供大陸最新的法律規定, 另一方面並對物權法的基本原理、立法目的和施行後如何具體適用等,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可供有法學基礎者觀察他山之石之法律,亦可對兩岸經貿往來的財產 權保障提供最新的實務見解。
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精裝)
攤開中國律法歷史,你知道為什麼法律儒家化出現在魏晉南北朝的分裂時期?何以治亂世不用嚴刑,反倒是德主刑輔?明代如何基於稅賦與兵役考量,削弱女兒的繼承權?日治時期如何因殖民政府的愚民心態,對若干陋習不予導正?近代中國法治如何從「民刑渾沌」演化至「民刑分立」?追根溯源,這些都是法律的文化效應。到底什麼是「法律文化」?這是一種由法律各個部門所撞擊出的文化效應,包括法律知識、制度、思想、信仰、建築、心理、教育、考試、人群、習慣、儀式、行為等,中國傳統法律文化正是由立法者、司法者、守法者和犯法者所集體形成的,也造就出不同的律法更迭。本論文集特別邀請東、西方學者著眼「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形成與轉變」,透過九篇論文探析「法律文化的歷史發展」、「法律文化與精英文化的互動」、「法律文化與大眾文化的互動」三大面向,以歷史、政治與文化為經緯,窺破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法律文化玄機。 引領讀者循著歷史軌跡,窺探殷周禮制為本的法律文化如何在先秦時代轉向法家,乃至晉唐發展崇尚儒家為本的法律文化,直到清末才被改變,同時也援引歷史點滴、例證或俗諺,引導讀者細究執法者的思想和行為如何影響司法和立法,以及百姓對法律的了解及其與當代成文法的異同,深入中國法律文化。
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彙編
本書主要分為兩大部份,第一部份是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分析,針對中國大陸法律的淵源、體系框架及其九大部門法律及其相關法規作一整體概略的說明,以期讀者對於中共建構的社會主義法律體制之全貌能夠有所瞭解。此部份亦將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架構、中國國家機關的權力組織、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組織、國務院下設的各個機構、行政區劃及批准機關權限以及立法體系,以圖表的形式呈現,以便讀者對於中國大陸複雜的黨政體制運行方式能夠一目了然。第二部份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新的法律、法規彙編,蒐集中國大陸現行重要的法律、法規,依其法律、法規之性質分門別類為八大編。最後,一併附上幾部重要的法典草案供讀者參考。
兩岸稅務訴願之理論與實務
稅務訴願為行政救濟之一環,有人將其視為行政司法行為,係納稅人針對稅務機關之違法或不當行為,透過內部行政體系之審查機制,以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之途徑。台灣地區之稅務訴願發展由來已久,其間經多次更易,一九九九年再度作大幅度之更動,其法律規定已較前大為完備矣!與此同時大陸地區之訴願法律也作了修正,兩岸稅務制度之發展,大致與世界近來之發展趨勢相符。 本書是一本理論兼具實之書籍,期能透過有系統之介紹,有助於讀者對兩岸訴願之瞭解與實務之應用。
愛情登(陸)計劃
相愛、結婚、離婚,在台灣是個難解的習題,在大陸,更是一個麻煩的課題,可是,戀愛要談、婚要結,如果兩人不合,也還是得分手,如何暢快的談場戀愛、如願的結個好婚,甚至清楚乾淨的分手,你非知道不可: 結婚登記期→想娶個大陸新娘、想嫁個大陸郎,有些事你不能不知道,婚前的體檢、財產協定,甚至,你究竟能不能娶她、嫁他?千萬別說反正愛就愛了,義無反顧之類的傻話,弄清楚大陸的結婚法,就可以讓你省掉不少麻煩事。 婚姻存續期→好不容易結了婚了,該在大陸置產嗎?孩子的國籍呢?該唸什麼學校呢?可以在大陸合法居留嗎?成婚後,另一半可以來台居留嗎?千萬別以為結了婚,一切就成了定局,很多問題才剛剛開始呢,如果不花點時間了解兩岸法條的差異,一場婚姻可能將成為一場夢魘。 離婚結束期→可能是個性不合,也有可能是兩岸環境思想上的差異,如果一旦不能不分開的時候,你知道該怎麼辦嗎?協定離婚和訴訟離婚的差異在哪裡?你的權益有保障嗎?該到哪裡去辦離婚才有效呢?台灣承認大陸認定的離婚判決嗎?錢呢?分手了,財產歸誰呢?當初相愛結婚的,當然誰也不希望有一天走向分手的路,然而,如果緣盡了,總也要好聚好散,熟知兩岸法律中,對離婚規定,才不會讓離婚成為你一輩子的痛!
海峽兩岸訴訟法之理論與實務
台灣與大陸原屬於一個中國,兩岸人民有血濃於水的關係,然由於長期隔閡與不同的意識形態,造成信仰、價值、政經關係與法律制度各方面很大的差異,致在兩岸交往日趨頻繁之今日,各種法律衝突與矛盾,乃相繼凸顯出來。 & 為此,本書作者以其從事十餘年民、刑事審判工作之經驗,深入大陸各級法院及北京大學、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校,參訪研究,針對大陸法制之最新發展趨勢,從兩岸司法制度,民、刑事訴訟制度的具體內容,加以評析比較,以增進對兩岸法律環境之相互瞭解,藉供日後司法、學術相關部門改革之參考。 & 本書析論翔明,書末並附大陸地區民、刑事訴訟法法條,提供您有關海峽兩岸司法制度最新確實的資訊。
兩岸婚姻法親屬法比較研究
本書目的是期盼藉此對中共婚姻法及親屬法均能有更深入之瞭解,另一方面,也希望在對照、分析中找出兩者優劣得失所在。在作法上,每一節中,首先對照列出中共婚姻法與我親屬法之相關條文,進而分析比較,最後在比較中,嘗試評論兩者之特色、優劣得失所在。
兩岸司法制度之比較與評析
兩岸司法制度之比較與評析 兩岸司法制度設計上,確存在許多差異,如何以宏觀之立場,客觀、整體的檢視我台灣地區五權憲法體制與大陸社會主義體制下之司法體系、審檢制度,乃至於律師、調解等制度內容,使了解彼此司法制度之變革和特色,以提供政府作為對大陸政策之重要依據和參考,使能有效、妥適地建立兩岸交往之法律制度,運用法律手段保護台商和民眾權益。 同時亦可使大陸官方或學界,明白我台灣地區多年來實行民主法治,加速司法改革之方果,透過接觸溝通,化解敵意,消除隔閡,增進互信與共識,促成兩岸關係之和平發展,共同走向隻贏局面,乃為本研究之目的所在。 作者簡介 鄭正忠 台灣省台中市人,司法院核准赴大陸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訪問研究。現職:法院實任法官,法官訓練所法官班指導老師,國立空中大學、國立中央警察大學兼任副教授。
中國大陸法規彙編(一)
本書收錄1992年1月至1994年12月31日止新制頒之法規,近五百種法令。本冊所蒐集的法規,則按下列分類順序編排:法律、行政法規和法規性文件、國務院部門規章,地方性政府規章。
中國大陸法規彙編(二)
本書收錄1992年1月至1994年12月31日止新制頒之法規,近五百種法令。本冊所蒐集的法規,則按下列分類順序編排:法律、行政法規和法規性文件、國務院部門規章,地方性政府規章。
中國大陸法規彙編(三)
本書收錄1992年1月至1994年12月31日止新制頒之法規,近五百種法令。本冊所蒐集的法規,則按下列分類順序編排:法律、行政法規和法規性文件、國務院部門規章,地方性政府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