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源(增修)
辭典編修的目的,在提供讀者最新、最正確、最簡要的資料與知識,讓使用者對於不了解的詞句,能夠查出音、意、例句、與來源,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基礎。商務印書館於民國四年(一九一五)首先編印《辭源》,開風氣之先,為學習中文的讀者提供最好的參考書籍,因而風行海內外,成為商務的代表作品,流傳至今。近年來,《辭源》的增修日漸需要,總編輯方鵬程先生乃參考社會各界人士的建議與需求,主持第九次的增修工作。此次增修要點有三:一、凡有疑問之處,立即考證,在保持原有版面的情況下,更正錯漏字,務使《辭源》止於至善之境。二、取消附錄之《世界各國一覽表》。由於各國的人口統計常有更動,國界國名亦常有分合,增修之後,翌年即已失誤。如今科技發達,各種新知與統計資料,皆可於電腦網路中輕易取得,建議有需要了解世界各國統計資料者,到 http://www.infoplease.com/countries.html 網站去搜尋,可得正確完整之資料。三、附錄中增加2頁「辭源引文出處補正」,將辭典中所引古書的出處,進一步增列篇章名,使有需要查證原文的讀者,更容易找到引用的篇章。將來如重新排版,即可將這些補正資料,一一列入正文。
辭源(大陸版)(修訂本)
辭源之編纂始於清光緒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八年),民國四年出版,實為我國首次以現代辭書方式編纂而成之大型辭書。民國二十年於正編之外,再出版續編。二十八年出版正續編合訂本,本館來臺後,曾多次重版。五十九年出版補編。六十五年至六十七年進行大規模增修,全部重新排校,分訂上下兩冊,稱為增修辭源。全書總條目增達128,074條,單字11,491個。一時光采煥然,至今風行不少衰,而以後每次再版,亦迭作局部修訂。中國大陸自民國四十七年至七十二年亦從事辭源之修訂工作,放棄原來百科全書式之內容,而將之修訂為閱讀國學古籍之工具書及古典文史研究之參考書。全書共收單字12,890個,複詞84,134條,合計97,024條,分訂四大冊,將原來直排形式改為橫排。為應此地讀者之需求,本館取得授權在臺灣出版發行。而為使用方便計,特將原書四冊改訂為上下兩冊,字體則與原書完全相同,大小適中,不傷目力。上下冊書前皆刊載部首目錄及難檢字表,復將原四分冊各書後之索引彙為一編,以便檢索。辭源,這一現代化大型辭書,久為華人知識界所利賴。今海峽兩岸兩種旨趣截然不同之修訂本,皆由本館出版,宛若雙璧,昆崗玉出,延津劍合,欣快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