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這些詞,原來不是貶義詞
什麼,這些詞原先沒有貶義,甚至還帶有讚美的意思!盤點108條詞義大反轉、與原意大相逕庭的中文詞彙。這些詞,最早起源自什麼典故?為什麼它們會「詞性大變」?中間發生了什麼事?中文詞性(詞義)變化是個非常有趣的題目,許多我們平日常用且習以為常的貶義詞,原來它們最早並沒有貶義,甚至還曾是褒義詞!作者盤點了108個有趣的中文詞彙,詳述它們從褒義詞或中性詞轉為貶義詞的演變過程,彷彿是一部漢字演化的歷史紀錄片。原來,語言文字是活的,會隨著文明發展而不斷演化。學會這些,又多了很多有趣又有用的國學常識。▌什麼,這些帶有貶義的詞,原來最早是讚美的詞!「大放厥詞」原來是讚美文章文采斑斕「心腹」和「爪牙」原來都是讚美之詞「心懷叵測」的「叵測」原來是形容學問深不可測「亂點鴛鴦」原來是做好事「採花」原來是比喻美好的愛情「嘍囉」原來是讚美人精明能幹▌原來,這些日常用語的古今用法大不同「兇器」原來指喪葬器具「喬裝」原來是踩高蹺的表演「狗拿耗子」原來不是多管閒事「鬼見愁」原來是一味中藥「豬頭」原來是祭祀的敬供「贗品」竟然跟家鵝有關還有更多更多……
【電子書】這些詞,原來不是貶義詞
什麼,這些詞原先沒有貶義,甚至還帶有讚美的意思!盤點108條詞義大反轉、與原意大相逕庭的中文詞彙。這些詞,最早起源自什麼典故?為什麼它們會「詞性大變」?中間發生了什麼事?中文詞性(詞義)變化是個非常有趣的題目,許多我們平日常用且習以為常的貶義詞,原來它們最早並沒有貶義,甚至還曾是褒義詞!作者盤點了108個有趣的中文詞彙,詳述它們從褒義詞或中性詞轉為貶義詞的演變過程,彷彿是一部漢字演化的歷史紀錄片。原來,語言文字是活的,會隨著文明發展而不斷演化。學會這些,又多了很多有趣又有用的國學常識。▌什麼,這些帶有貶義的詞,原來最早是讚美的詞!「大放厥詞」原來是讚美文章文采斑斕「心腹」和「爪牙」原來都是讚美之詞「心懷叵測」的「叵測」原來是形容學問深不可測「亂點鴛鴦」原來是做好事「採花」原來是比喻美好的愛情「嘍囉」原來是讚美人精明能幹▌原來,這些日常用語的古今用法大不同「兇器」原來指喪葬器具「喬裝」原來是踩高蹺的表演「狗拿耗子」原來不是多管閒事「鬼見愁」原來是一味中藥「豬頭」原來是祭祀的敬供「贗品」竟然跟家鵝有關還有更多更多……
【電子書】應似飛鴻踏雪泥
《蘇東坡全集》為蘇軾作品總集的代表,內容包括「前集」、「後集」、「續集」、「奏議集」、「外制集」、「內制集」、「應詔集」等七種,所以又名「東坡七集」。而本書所收錄的東坡作品,除詩一千四百餘首外,另有賦、銘、頌、贊、論、策問、雜文、表、啟、書、記等,內容豐富。蘇軾的詩以寫景詩和理趣詩,藝術價值最高,最為膾炙人口。蘇軾一生足跡所至,飽覽奇景偉觀,創作了大量寫景詩。此外,蘇軾善於從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發人所未發,寫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詩。敘事記遊的散文在蘇文中藝術價值最高,有不少廣為傳送的名作。
【電子書】人生到處知何似:蘇東坡全集(上冊)
《蘇東坡全集》為蘇軾作品總集的代表,內容包括「前集」、「後集」、「續集」、「奏議集」、「外制集」、「內制集」、「應詔集」等七種,所以又名「東坡七集」。而本書所收錄的東坡作品,除詩一千四百餘首外,另有賦、銘、頌、贊、論、策問、雜文、表、啟、書、記等,內容豐富。蘇軾的詩以寫景詩和理趣詩,藝術價值最高,最為膾炙人口。蘇軾一生足跡所至,飽覽奇景偉觀,創作了大量寫景詩。此外,蘇軾善於從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發人所未發,寫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詩。敘事記遊的散文在蘇文中藝術價值最高,有不少廣為傳送的名作。
【電子書】人生得意在長安
說到唐詩,相信大家肯定不陌生,舉凡「床前明月光」、「月黑雁飛高」或是「春風不度玉門關」都是朗朗上口的經典名句。這些文字展現的不只是詩人的才華和文學造詣,更是他們人生歷練最直接的反映,以及所處時代的第一手報導。如果說官方史書記載的是統治階層的歷史,詩人詩歌則傳達了社會大眾的所思所想。作者辛曉娟教授是隋唐文學專家,她以唐朝繁盛的首都、眾人心神嚮往的長安為舞台,挑選十八位詩人登台獻藝,透過二十一首唐詩,譜寫當時人們的生活面貌。不僅談及唐朝建立、安史之亂或永貞革新等重大事件,包含,以及物唐太宗、武則天、封常清等知名人物,更提到種種日常的光景:例如,人們都喝什麼酒?長安酒價有多貴?上巳節去哪裡郊遊踏青?皇城大明宮的建築規模又有多大?等等讓人意猶未盡的生活景況。讓我們跟著這些詩人,一同遨遊於絢爛的大唐世界!聯合推薦林福益 城邦媒體集團業務總經理(型男老總影音說書人)歐陽立中 「Life不下課」節目主持人鄭俊德 閱讀人社群主編(依來函順序排列)
【電子書】人生得意在長安:18位詩人、21首詩歌,走進大唐帝國的絢爛世界
說到唐詩,相信大家肯定不陌生,舉凡「床前明月光」、「月黑雁飛高」或是「春風不度玉門關」都是朗朗上口的經典名句。這些文字展現的不只是詩人的才華和文學造詣,更是他們人生歷練最直接的反映,以及所處時代的第一手報導。如果說官方史書記載的是統治階層的歷史,詩人詩歌則傳達了社會大眾的所思所想。作者辛曉娟教授是隋唐文學專家,她以唐朝繁盛的首都、眾人心神嚮往的長安為舞台,挑選十八位詩人登台獻藝,透過二十一首唐詩,譜寫當時人們的生活面貌。不僅談及唐朝建立、安史之亂或永貞革新等重大事件,包含,以及物唐太宗、武則天、封常清等知名人物,更提到種種日常的光景:例如,人們都喝什麼酒?長安酒價有多貴?上巳節去哪裡郊遊踏青?皇城大明宮的建築規模又有多大?等等讓人意猶未盡的生活景況。讓我們跟著這些詩人,一同遨遊於絢爛的大唐世界!聯合推薦林福益 城邦媒體集團業務總經理(型男老總影音說書人)歐陽立中 「Life不下課」節目主持人鄭俊德 閱讀人社群主編(依來函順序排列)
【電子書】電掣雷轟動地來:臺灣日治鐵道古典詩精選輯注賞析
當火車遇到古典詩 日本治臺灣始於1895年5月,當時活躍於臺灣社會的領導階層,多半受過傳統漢文教育,甚至參加過科舉。日本統治臺灣之後,他們擔心漢學被消滅,於是紛紛籌組詩社,藉由聚會吟詩相互取暖,抒發精神苦悶,而日本官方為了攏絡臺灣人,也默許甚至鼓勵詩社的成立。因此日治時期的臺灣,詩社非常盛行,寫詩更成為時髦而流行的事,甚至是身分的表徵。 有趣的是,古典漢詩來自中國,有淵遠流長的發展歷程,而當時來臺的日本人,不論是官員、記者、教授、警察也都會寫「漢詩」,雖然他們是以名為「訓讀」的日語發音來朗讀漢詩,但文字卻同樣是漢字,也都遵守漢字古典詩的格律。 雖然古典詩是舊的文學表現形式,但當全新的事物或前所未有的經驗出現時,不論是臺灣人或日本人,自然會觸發詩人的寫作動機,甚至成為集體創作的題材,因此當時描寫鐵道或火車的臺灣古典詩,為數相當可觀,內容非常豐富而多元,這些古典詩不但是生動的時代切片,也是我們觀看當時鐵路沿線風景的精采視窗。 在臺灣火車鐵道史料的保存,除了硬體物件外,臺灣火車鐵道古典漢詩,因其混合著時空現象巨變、現代感覺生成、殖民經濟辯證,使其作為同樣刻不容緩,必須予以有意識進行收集、整編、詮釋的精神文件。 面對如此重要,帶現代/古典/殖民多重辯證意義的日治時期鐵道主題古典漢詩,如何進行收集,披沙瀝金,以至咀英嚼華,正是「日治時期鐵道古典詩輯注」計畫之源起。本計畫試圖透過有系統的收集、編輯、譯注、賞析的計畫,主題式的呈現臺灣日治時期火車鐵道之歷史、地理種種事件——如何被詩語言賦予當時主體的心理感受,以及思索。 &
【電子書】電掣雷轟動地來:臺灣日治鐵道古典詩精選輯注賞析
當火車遇到古典詩 日本治臺灣始於1895年5月,當時活躍於臺灣社會的領導階層,多半受過傳統漢文教育,甚至參加過科舉。日本統治臺灣之後,他們擔心漢學被消滅,於是紛紛籌組詩社,藉由聚會吟詩相互取暖,抒發精神苦悶,而日本官方為了攏絡臺灣人,也默許甚至鼓勵詩社的成立。因此日治時期的臺灣,詩社非常盛行,寫詩更成為時髦而流行的事,甚至是身分的表徵。 有趣的是,古典漢詩來自中國,有淵遠流長的發展歷程,而當時來臺的日本人,不論是官員、記者、教授、警察也都會寫「漢詩」,雖然他們是以名為「訓讀」的日語發音來朗讀漢詩,但文字卻同樣是漢字,也都遵守漢字古典詩的格律。 雖然古典詩是舊的文學表現形式,但當全新的事物或前所未有的經驗出現時,不論是臺灣人或日本人,自然會觸發詩人的寫作動機,甚至成為集體創作的題材,因此當時描寫鐵道或火車的臺灣古典詩,為數相當可觀,內容非常豐富而多元,這些古典詩不但是生動的時代切片,也是我們觀看當時鐵路沿線風景的精采視窗。 在臺灣火車鐵道史料的保存,除了硬體物件外,臺灣火車鐵道古典漢詩,因其混合著時空現象巨變、現代感覺生成、殖民經濟辯證,使其作為同樣刻不容緩,必須予以有意識進行收集、整編、詮釋的精神文件。 面對如此重要,帶現代/古典/殖民多重辯證意義的日治時期鐵道主題古典漢詩,如何進行收集,披沙瀝金,以至咀英嚼華,正是「日治時期鐵道古典詩輯注」計畫之源起。本計畫試圖透過有系統的收集、編輯、譯注、賞析的計畫,主題式的呈現臺灣日治時期火車鐵道之歷史、地理種種事件——如何被詩語言賦予當時主體的心理感受,以及思索。 &
【電子書】汪精衛詩詞彙編(上冊):雙照樓詩詞藁匯校本.何孟恆讀後記
《汪精衛詩詞彙編》上冊謄錄並匯校家人珍藏的《雙照樓詩詞藁》全貌, 並附女婿何孟恆閱讀筆記。 《汪精衛詩詞彙編》二冊為2019年時報文化出版的《汪精衛詩詞新編》之增補本,上冊謄錄並匯校家人及親信珍藏、印刷、刊行的《雙照樓詩詞藁》全貌,增補十三首鮮為人知的集外作品,乃當今唯一以手稿為本的汪氏詩詞集,並附有女婿何孟恆閱讀筆記,其對詩詞之註釋,以及汪氏創作當下背景之展述,為現代讀者呈現出一位更為立體、鮮明的汪精衛,而這些獨有理解是旁人無可比擬的,故本作是認識、研究汪精衛不可取代,最為可靠的重要參考資料。 好評推薦 余英時:「汪的古典詩詞在他那一代人中無疑已達到了第一流的水平。」 葉嘉瑩:「汪精衛用自己的生命來寫作自己的詩篇,用自己的生活來實踐自己的詩篇,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詩人。」 錢鍾書:「掃葉吞花足勝情,鉅公難得此才清」 陶傑:「詩詞自成一格,清白雋永,賞心悅目。」 陳衍:「汪精衛兆銘與胡展堂為粵東二妙,而才調迥不相同。」 &
【電子書】中古詩人新論:三曹、陶、謝諸人之生平及其詩藝論析
本書對中國歷史上文學覺醒之時代──魏晉南北朝,選擇幾位代表性之詩人,對其生平與詩作,予以探討,以確認他們在文學史上之地位與貢獻。書中前七篇為主文,首先對在當代倡導文學風氣,開創一代文風之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探究其人格特質、際遇與文學思想。驗證其作品,宜廣受讚賞。其次為陶淵明,其〈飲酒〉詩之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名句中之名句」,其所以古今傳誦之原因為何,值得深入評析。再其次為謝靈運,文學史家多數評價,是毀多於譽,是否客觀、公正?經多方面討論查證,以還其公道。另附錄三文,前二文乃對學者木齋,勇於求證有關「曹植、甄后秘戀」千古謎,及〈古詩十九首〉之寫作時代與作者疑案事,有所評述。後一文,則探討金元之際的元好問,其名作〈論詩三十首〉,言簡意賅,語言精采,創作因緣為何?其評「陶、謝」是否中肯、嚴謹?經深入剖析、重評,確認「一代宗工」美譽,實至名歸
【電子書】寫詩填詞(二版)
★師承「一代詞宗」夏承燾,打造品味詩詞基本功★ ★先讀詩、後學詞,一本搞懂詩詞的格律與規定★ ★介紹「學詞入門第一書」中最常用的五十個詞牌,學會最全面的鑑賞!★ 學平仄、合押韻, 在講究詩詞格律與詞牌的限制中,創造無限之美, 從鑑賞到創作,格律入手,抒情上手 詩詞不只是存在於紙張上的文字藝術,透過平仄對仗,更躍然紙上。其中蘊含的意喻和情懷,既隱晦朦朧又深刻動聽。懂得詩詞格律的入門技法,不僅能掌握寫作訣竅、創作文字藝術之美,還能鑑賞古詩詞,真正學會詩詞的形式美與意境之美。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這兩首詩句,一首對仗與平仄整齊相對,一首踩了平仄的違規線,兩句詩的節奏感也因此大不相同!你覺得哪首詩,讀起來比較活潑有變化?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雪深山塢,煙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一笑燈前,釵行兩兩春容。」 出自同個詞牌〈聲聲慢〉的這兩首詞,為什麼前者李清照所作的句子成為絕世傳唱,後者吳文英的詞作卻較少被人提及? 「詩」讀起來鏗鏘有致,因為它講究聲律與格律: ─平仄:以聲音的抑揚頓挫,讓文字產生音樂般的節奏美。 ─押韻:透過聲音的迴環讓文字擁有和諧音感。 ─對仗:詞性兩兩相對、形式工整,打造文字的結構美。 ─格律:五言與七言的律詩、絕句及詞牌,在限定中創造意蘊無限之美。 「詞」讀起來綿長溫潤,因為它受到的規範不像詩那麼嚴格: ─詞牌:詞的格式名稱,每個詞牌都有一個詞譜。 ─詞譜:詞的格式要求,規定著文句、字數與平仄。 ─單調、雙調:單調的詞只有一段,往往是一首小令;雙調的詞分兩段,是詞中最常見的形式。 ─詞韻:用韻較詩為寬,押韻的位置也多種多樣。 作者陳書良師承「一代詞宗」夏承燾,從講解格律入手,透過58首唐宋詩詞深入淺出,技法與鑑賞並重,分析與教學兼備,將千年前文字美學經典轉化為易懂易學的內容,寓欣賞於講解格律,讓千年後的我們也能窺其堂奧輕鬆上手。 本書簡單扼要敘述詩詞格律的基礎原則,讓寫詩填詞學習得法,學會詩詞創作基本功,抒發心境或怡然自得,暢言唱想、同好切磋。不止能讓人文字更細緻、更有味,鑑賞詩詞也更內行、更有品味。 &
【電子書】有一種豁達,叫「蘇東坡」
面對人情世態的奇思妙想 身處仕途逆境的悠然自適 大宋生活玩家蘇東坡── 將一路困厄艱苦,活成了一生朗月清風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東坡一生三起三落,卻能在時空變化裡,尋得生命的安頓。 他認為人生困境彷彿樂曲的休止符,可利用暫停的時光再思與自省,蓄積再次跳躍的力量。「以順處逆,以理化情」,把被貶謫的悲苦視為另一種喜樂,一切鬱積自胸中滌除,用智慧、寬容與樂觀的心,擁抱世界的美好。 從三十四首蘇東坡詞作中,探索其隨遇而安、豁達自在的人生觀所由何來,細細品味之餘,除了欣賞優美的古典文學外,對現世生活能有更寬闊的體悟與收穫。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蘇東坡比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林語堂 「蘇東坡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詞裡見。但處艱難的環境中,他的人格是偉大的。」──錢穆 名人推薦 林晉士(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林佳蓉(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專文推薦 衣若芬(蘇學專家,《陪你去看蘇東坡》作者) 李文鈺(臺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凌性傑(作家) 解昆樺(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昭朗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本書從曠達的角度切入東坡樂府,可謂深得其中三昧。全書以富文學性之流暢筆觸,深入探究東坡詞作,無論是知人論世之討論,架構作品書寫之語境,發抒作品內在之情志,還是分析作品寫作之技巧,都有精闢獨到之處,實在令人佩服。──林晉士(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電子書】有一種豁達,叫「蘇東坡」:賞讀詞人的快意人生
面對人情世態的奇思妙想 身處仕途逆境的悠然自適 大宋生活玩家蘇東坡── 將一路困厄艱苦,活成了一生朗月清風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東坡一生三起三落,卻能在時空變化裡,尋得生命的安頓。 他認為人生困境彷彿樂曲的休止符,可利用暫停的時光再思與自省,蓄積再次跳躍的力量。「以順處逆,以理化情」,把被貶謫的悲苦視為另一種喜樂,一切鬱積自胸中滌除,用智慧、寬容與樂觀的心,擁抱世界的美好。 從三十四首蘇東坡詞作中,探索其隨遇而安、豁達自在的人生觀所由何來,細細品味之餘,除了欣賞優美的古典文學外,對現世生活能有更寬闊的體悟與收穫。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蘇東坡比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林語堂 「蘇東坡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詞裡見。但處艱難的環境中,他的人格是偉大的。」──錢穆 名人推薦 林晉士(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林佳蓉(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專文推薦 衣若芬(蘇學專家,《陪你去看蘇東坡》作者) 李文鈺(臺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凌性傑(作家) 解昆樺(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昭朗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本書從曠達的角度切入東坡樂府,可謂深得其中三昧。全書以富文學性之流暢筆觸,深入探究東坡詞作,無論是知人論世之討論,架構作品書寫之語境,發抒作品內在之情志,還是分析作品寫作之技巧,都有精闢獨到之處,實在令人佩服。──林晉士(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電子書】柳園吟稿
荀子曰:「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聖賢遺訓,鏤骨銘心。本欲附庸風雅,躋身於作者之林,奈何才力不侔,心手相戾。蹉跎歲月,迄無以成。洎乎祧唐祖宋,襲貌希聲,亦何以異優孟衣冠?今茲整理故篋,除《讀書絕句三百首》及《柳園紀遊吟稿》已付梓外,尚餘閒詠及唱酬諸篇,都二千一百六十四首。分為五卷。卷一為五七言古風;卷二為五言律詩與五言排律;卷三為七言律詩;卷四為五七言絕句;卷五為詩餘、聯語、詩鐘。顏之曰:《柳園吟稿》。或曰:「兔園之冊,俗不可醫。塵點騷壇,徒彰其陋。」余寧不自知。第念平素志趣,寓意睠睠。其含毫綿邈之情,容有一二可索諸楮墨之外者,是以斟酌再三,仍靦顏付諸剞劂,以償區區之願焉。至祈大雅君子,有以正之,是所企禱。本書渥蒙前考試委員張公定成題耑,復承中華詩學研究會理事長許公清雲、中華民國古典詩研究社前理事長甯公佑民、我國前駐芬蘭大使級代表張公鴻藻等贈序、前致理技術學院校長朱公自力、淡江大學教授陳公慶煌暨桃園騷壇宿老陳公旡藉等題辭,彌增光彩。
【電子書】荒野地:致被時代耗損與廢棄的詩人們
遊樂場日漸破舊 長滿了野草 帶走了願望 剩下離去的足印 誰會知道這裡 原是一座花園 你摘過一朵黃花給我 彼此告別彼此 的島 (各自走進各自 的黃昏) & 甫獲花蹤文學獎馬華新詩首獎的詩人木焱,遙望被時代耗損與廢棄的詩人、作家、藝術家、攝影師、革命鬥士,煢煢孑立向里爾克、保羅‧策蘭、切‧格瓦拉、蘇珊‧桑塔格等創作者致敬。 & 對照前人的時空背景,詩人的創作喚醒與之重疊的共感,在聲光世代中同感孤獨,於荒野地上低迴緬懷。 &
【電子書】孔聖堂詩詞集庚子編
孔聖堂乃香港宣揚儒家思想的重要機構,超過八十五年歷史。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家多曾在講堂演講,包括唐君毅、牟宗三、饒宗頤、蕭紅、郭沫若等。堂會對中國傳統文化貢獻良多,舉辦國學班、書畫班,人材輩出,著名學者包括梁隱盦、麥友雲、林仁超均曾任職孔聖堂;藝術家則有關應良、老瑞松、趙炯輝等,影響藝壇深遠。現在出版與孔聖堂有關的詩詞集,除表現出孔聖堂在香港獨樹一幟的繼承傳統詩詞外,更是香港歷史的見證。
【電子書】如何閱讀一首詩詞
當你無意間遇見 一首怦然心動的詞,或是 一首傳誦千古的詩, 要如何得到更豐富的感動? 如果你喜歡詩詞,有興趣、有熱情去讀,那麽,讀到什麽程度可以說「讀懂」了呢? 本書作者馬大勇教授,以深厚的學養、旁徵博引的風格,提出五種解讀詩詞的最佳路徑,讓讀者一窺詩詞動人的奧祕。 作者將這些路徑稱為五種「融通」方式。第一個是針對「背景」和「本事」的「內外融通」;第二個是針對「流變」的「古今融通」;第三個是針對審美寬度的「雅俗融通」;第四個是針對最高層次的「情理融通」;最後一個是針對詩詞寫作的「知行融通」。 【一、內外融通】 要把詩詞放到產生的社會環境和歷史空間當中,才能掌握一首詩的精髓。這就是孟子所謂「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例如,當了解寫作背景之後,才知道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主旨並不是講春天的風光! 或是一個在清朝商人的別墅中,寄寓多年的文人過世之後,朋友悼念時寫「沉憂早結離鄉恨,弱質難回辟穀春」,這個離鄉恨,竟然是牽涉到「康雍乾盛世」的一系列大型案獄。 【二、古今融通】 找出這首詩詞所繼承的傳統,才能理解詩詞的前世今生。這不是為了「厚古薄今」,後人寫的詩詞,也可能比前人更能打動人心。 早一點的例子如北宋晏幾道寫「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後兩句被評為「千古不可無一,不能有二」的佳句,但這兩句其實取自早前五代翁宏的詩,卻能點鐵成金。 或是近代人戴望舒寫「撐著油紙傘,獨自╱仿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來源是李商隱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你比較喜歡誰的詩? 【三、雅俗融通】 美感偏好人人不同,有偏好是正常的,但是切忌「偏狹」。「雅」、「俗」並不是截然對立的概念,「大俗」可以變成「大雅」,一味「求雅」也是一種「媚俗」。 例如文人認為低俗趣味的文字遊戲「詩鐘」,可以用「人面不知何處去」來形容落腮鬍,用「對影聞聲已可憐」來詠近視眼,你認為這是雅還是俗? 甚至「有才你在幹啥呢?」也可能是一首絕妙好詩裡不可或缺的一句詩! 【四、情理融通】 有一種讀法是超越技術、超越學問,直指心靈和人生的,能讀出詩詞中蘊涵的美感與情感,體味到其中的感悟與哲思,我們就穿越時空,恍惚之間坐在了古人的對面,與他們遨遊歌嘯、促膝長談。 例如乾隆年間的早逝文學天才黃景仁,在京城寫「全家都在風聲裡,九月衣裳未剪裁」、「汝輩何知吾自悔,枉拋心力作詩人」,是不是足以讓所有懷才不遇的人落淚? 【五、知行融通】 當我們的心靈去和古人強力對撞的時候,我們也不一定只是「感動」,說不定還會產生一點創作的「衝動」。如果能夠在「知」——也就是掌握了閱讀、鑑賞、進行學術研究的基本法門——的同時,還能夠「行」——也就是捉起筆來進行創作,那麽,這是更有深度的生命方式,更有魅力的活法。
【電子書】祁彪佳詩傳:遠山堂詩詞編年校釋
罷官初返時日,明知故鄉容貌改易,卻要以一段段歷遊小記捕捉當下相逢的容顏; 在開闢寓山時,明知列閣層軒長峙巖壑,仍要朝出暮歸、不辭疲頓投入建設,然後在流變過程中挹留片段,一次次邀約廣大文友共同參與書寫活動; 在鄉居的夜晚,就寢前還以簡要筆觸快速勾勒一日行事; 別有所見所感時,舟中或樓前,夜央或清晨,也要有詩詞留存一段心事…… 晚明江南社會商品經濟繁榮,學術文藝思潮蓬勃,萌動著新變的力量;但是政治頹唐,時局不安,終致於社稷易主。文士生於斯世,如何回應世局、安頓生命?祁彪佳出身藏書世家,對文字有熱誠的信賴,清簡的詩歌承載了他生命的重量。四十四歲的人生,他以溫暖堅毅的性情展示了晚明文人的一種典型。 全書以《遠山堂詩集》為基礎,首先蒐集海內外圖書館深藏的相關文獻,為祁彪佳傳世詩詞進行彙集、校勘。該集經抗清志士魏畊以行草塗抹修改,書中力求辨識二者,以還原祁詩原貌,並保留魏氏片段詩興。書中同時改變原來的詩體分卷,結合祁氏日記、尺牘與相關文獻,以其一生經歷為脈絡,重作編年與詮解,力求同時具有文獻學和詩學的價值,再現祁氏的生命意識及發展歷程。 全書共收祁氏詩詞535首。新輯詩19首、詞7闋、對聯2副,並則採編年方式,逐年標示明朝年號及西元紀年,各題作品於全文之下分立五目進行評述:「出處」、「校勘」、「魏訂」、「箋釋」、「附評」。
【電子書】慢讀.兩宋詩詞領風騷
歐陽脩、蘇軾、李清照、辛棄疾、陸游…… 同時品味宋詩與宋詞, 完整深入宋代文人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 整個宋代除了柳永、周邦彥、辛棄疾等少數人外,大多數文人的優先選擇是做詩人,填詞不過是他們的「餘事」。然而,由於宋詞太過耀眼,以致於許多讀者忽略了鍾愛作家的另一面,以及宋朝文學的另一偉大成就。 兩宋詩詞小知識: 蘇軾現存詩二千七百多首,詞只存三百多首; 陸游更是存詩九千三百多首,只存詞一百三十多首。 歐陽脩是宋詩與宋詞發展的關鍵人物,他利用擔任禮部貢舉的機會,以新的文風作為考生文章的取捨標準,錄取了像曾鞏、蘇軾、蘇轍這些後來的文壇巨擘,於是最璀璨的宋朝文學明星,一一登場……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宋詩】 前面聳立著唐詩這座高峰,宋代文人卻能另闢蹊徑,詩技上既能因難見巧,藝術上也能別開生面。錢鍾書認為:「唐詩多以丰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唐詩因情景交融而令人一唱三嘆,宋詩則以其深曲瘦勁而讓人回味無窮。宋詩在三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流派林立,詩體繁多,僅作家個人風格就有「東坡體」、「山谷體」、「王荊公體」、「陳簡齋體」、「楊誠齋體」等。 【宋詞】 詞在宋代因前人染指較少,這種文體較之詩文更少陳詞俗套,因而宋代文人更易開疆拓土也更易於藝術創造。蘇軾之前並沒有豪放與婉約之分。劃分的關鍵是曲調和詞風,十七、八歲女子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其情調風格自不同於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詞體的興盛由小令到中調而至慢詞,終於從小溪曲澗匯成了泱漭巨流,從詩的旁支別流進而與詩齊驅並駕。 「宋詩」與唐詩,如雙峰並峙,互相輝映; 「宋詞」的光芒萬丈,前無古人一枝獨秀; 且看宋詩與宋詞,共領風騷三百年! *** 作者戴建業的講課影片上傳網路之後,持續掀起熱潮,獲數億次播放,幾千萬網友按讚叫好,被評為:今日頭條「2018年度人物」、「2018超星影響力年度名師」、百度2019年「影響力作者」。然而他說: 「我寫的比我講的更有趣!」
【電子書】楊巨源先生遺稿
本書內容以近體詩及詩鐘為主。近體詩包含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及七言律詩。主要詠田園山水與人際交流;詩鐘則除一唱至七唱外,還有魁斗格、比翼格、蟬聯格、分詠格、單詠格、鼎足格、晦明格、雲泥格、碎錦格等。都三百六十五首(副)。於日據時期,保存中華文化,或有小補焉。
【電子書】段祺瑞正道居詩文註解
北洋領袖段祺瑞(1865-1936)生前有「三造共和」之美譽,身後則以軍閥形象走進世人的記憶。段氏出身行伍而愛好文學,晚年不僅茹素念佛,更不廢吟詠;生前纂結《正道居集》,計有文八篇,詩三十五題五十四篇,可惜流傳甚罕。本書係針對普羅大眾而編撰,在《正道居集》的基礎上輯補文(包括聯、頌)三十二篇、詩十題十篇,加以註釋,增入解題,並在書首列入導讀一篇,俾廣大讀者了解這位雄傑之士不為人知的「好文」一面,進而對民初史有更深入的認知。
【電子書】在情志之外:六朝詩的多元面向
「詩言志」是自先秦以來的悠久傳統,詩人透過作品抒情言志,成就流傳千古的名作;後世學者也透過知人論世的研究,探尋作者的幽微意志,解讀作品的意義與價值。但在六朝時期,由於政治的動盪、文學集團的興起,詩人的創作來到前所未有的局面,文學開始不僅能嚴肅的承載詩人情志,也開始被賦予了更多的「功能性」。本書透過「擬作」、「代言」、「應制」、「文人樂府」四類詩作,探討六朝詩作中的遊戲競技、逞才求用等功能性的作品,以爬梳六朝詩在情志之外的多元面向,從而對六朝詩的意義與價值有更完整的理解。
【電子書】愛群詩選.第一集
為昌明詩學,弘揚詩教,中華詩學研究會、中華民國古典詩研究社、大漢詩社與中華鬯廬書法學會在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共同舉辦「愛群詩詞學習班」,聘請楊君潛老師執教。在楊老師的指導下,精選每位學員的作品編輯成冊,一則互相觀摩學習,再則永久記錄大家的成果,極具意義,尚祈先進賜教。楊老師教學,將詩分為二十四類。依序:天文、地理、時令、寺觀、居室、集會、慶弔、遊眺、人事、人物、文事、武備、閨閣、器用、寶飾、技藝、音樂、花木、鳥獸、魚蟲、農牧、漁樵、飲食及詠史等。每月學一類,二年則畢學二十四類。然後周而復始,循環不息。每類教學之初,蒐羅經、史、子、集相關典故,供引喻使用。俾充實作品內容,提高作品水準。則舉凡天地人事之變遷,與草木鳥獸之名稱等,都能知幾識微,興懷嘯詠。
【電子書】美玉生煙
●葉嘉瑩融合中西文論之長,對向來號稱難解的義山詩作出深切獨到的闡釋。●細述李商隱坎坷的人生故事和對於李商隱詩的體悟,帶大家從作品來認識詩人。●重新認識一代才人李商隱及其如謎之美文,從中體會迦陵詩學「興發感動」之妙諦。●特別收錄葉嘉瑩讀誦李商隱詩作QRcode。李商隱是個天才型詩人,受到無數人的喜愛,被譽為是李白、杜甫之後唯一能夠自成一家的詩人。但李商隱的一生是很不幸的。因為父親早逝必須奉養母親,十歲多就得挑起生活的擔子,做些抄寫和舂米之類的工作。他有遠大的理想,刻苦求學,仕途之路卻很不順遂,剛考上進士,賞識他的令狐楚就去世了,剛結婚就陷入了黨爭。因為他受牛黨的提拔考中進士,卻娶了李黨的女兒,無端捲入朋黨之爭的恩怨中,為了家計只得四處飄泊,輾轉於幕府之中做些文書、秘書的工作。李商隱空有才情,鬱鬱不得志,流傳至今的名作,有迷離恍惚的朦朧詩、有浪漫纏綿的愛情詩,還有一些寓意詩和無題詩,都表現出那種孤獨、寂寞、高寒的意象,也把現實的仕宦失落用神話的方式表達出來。雖然大家認為李商隱的詩是詩謎,很難懂,可是葉嘉瑩幼年時開始背詩、讀詩,就特別喜歡李商隱的詩。爾後在人生中遭遇的種種挫折、苦難,都是用李商隱的詩來轉化,對於李商隱的詩特別有感,還曾在夢中得了一些詩句,與李商隱的詩結合成為新的詩作。在本書中葉嘉瑩細述李商隱坎坷的人生故事和自己在人生不同階段對李商隱詩的體悟,還有後來她是如何從李商隱的傷感中跳脫出來的。一句一句旁徵博引,帶大家從作品來認識詩人,以及詩詞中那種深微幽隱的濃郁悲哀。對於李商隱的詩既有感性的體悟,也有理性的思考,更有著詩詞當中那種生生不已的興發與感動。
【電子書】歷代詩詞信手拈來
從先秦至民初,精選歷代最膾炙人口的2500句詩詞名句, 情境式分類,心製圖查找,配合寫作與各種使用需求,鑑賞與實用功能兼備 談到結交新友人的喜悅心情,你可以說:「樂莫樂兮新相知。」 描寫聚少離多,會面遙遙無期,你可以說:「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提起物事人非的感傷,你可以說:「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抒寫跳脫名利場的曠達,你可以說:「千古是非心,一夕魚樵話。」 總有一句詩,說出此時此刻你心底的聲音, 總有一句詞,恰到好處地擊中了你的靈魂, 隨意一翻,信手拈來,讓詩詞走進你的生活,讓最美的言語在你的心底紮根。 本書從先秦時代的《詩經》、《楚辭》起始,蒐集樂府、古詩、詩歌、唐宋詩詞、元曲、民曲歌謠、明清諸家詩詞,至民國初年王國維、蘇曼殊等大家名作,一網打盡,內容豐富,蒐羅極廣。 採用極為人性化的分類,除配合作文寫作常見的抒情、議論、敘事寫物三種型態作大略分類之外,更依照事物的概念與實用原則,細分六十三小類,無論是去國懷鄉、情愛相思、抒發自我情感,或者季節景物、出遊所見、時事所感,都囊括其中。分類細緻實用,並輔以心智圖,讓使用者能夠按圖索驥,輕鬆查找,配合需求找出最恰當的那句詩詞,為你的作文、言談加分。 針對名句,除加以白話解釋,方便閱讀者理解之外,更輔助介紹背景故事、歷代評鑑賞析等等內容,讓讀者深入了解詩詞的精妙之處與幽微隱喻,並收錄原作詩文,欣賞與實用功能兼備。 除了平日隨意閱覽、吟詠玩味之外,可配合讀者需求,在寫作、撰稿或言談中,皆能查找出適合的名句帶入,為文章增色,強化言談敘事能力。 ※本書特色※ 1.&情境分類:分類細緻、實用,可依照寫作需求,尋找適合寫入的名句,立刻加強寫作功力。 2.&心智圖輔助:書前以心智圖輔助分類,方便讀者按圖索驥,尋找到自己適合使用的名句。 3.&內容豐富:精選2500句歷朝詩詞名句、民謠歌曲,收錄範圍之廣,從先秦到民初,諸多名家,無所不包。 4.&釋義完整:皆附以註釋、白話語譯與出處原文。 5.&解說詳盡:皆提供精簡賞析,補充典故、歷代名家箋註,並強調如何運用。 6.&查找迅速:層次分明,版面清楚,容易查詢與閱讀。
【電子書】歷代詩詞信手拈來
從先秦至民初,精選歷代最膾炙人口的2500句詩詞名句, 情境式分類,心製圖查找,配合寫作與各種使用需求,鑑賞與實用功能兼備 談到結交新友人的喜悅心情,你可以說:「樂莫樂兮新相知。」 描寫聚少離多,會面遙遙無期,你可以說:「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提起物事人非的感傷,你可以說:「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抒寫跳脫名利場的曠達,你可以說:「千古是非心,一夕魚樵話。」 總有一句詩,說出此時此刻你心底的聲音, 總有一句詞,恰到好處地擊中了你的靈魂, 隨意一翻,信手拈來,讓詩詞走進你的生活,讓最美的言語在你的心底紮根。 本書從先秦時代的《詩經》、《楚辭》起始,蒐集樂府、古詩、詩歌、唐宋詩詞、元曲、民曲歌謠、明清諸家詩詞,至民國初年王國維、蘇曼殊等大家名作,一網打盡,內容豐富,蒐羅極廣。 採用極為人性化的分類,除配合作文寫作常見的抒情、議論、敘事寫物三種型態作大略分類之外,更依照事物的概念與實用原則,細分六十三小類,無論是去國懷鄉、情愛相思、抒發自我情感,或者季節景物、出遊所見、時事所感,都囊括其中。分類細緻實用,並輔以心智圖,讓使用者能夠按圖索驥,輕鬆查找,配合需求找出最恰當的那句詩詞,為你的作文、言談加分。 針對名句,除加以白話解釋,方便閱讀者理解之外,更輔助介紹背景故事、歷代評鑑賞析等等內容,讓讀者深入了解詩詞的精妙之處與幽微隱喻,並收錄原作詩文,欣賞與實用功能兼備。 除了平日隨意閱覽、吟詠玩味之外,可配合讀者需求,在寫作、撰稿或言談中,皆能查找出適合的名句帶入,為文章增色,強化言談敘事能力。 ※本書特色※ 1.&情境分類:分類細緻、實用,可依照寫作需求,尋找適合寫入的名句,立刻加強寫作功力。 2.&心智圖輔助:書前以心智圖輔助分類,方便讀者按圖索驥,尋找到自己適合使用的名句。 3.&內容豐富:精選2500句歷朝詩詞名句、民謠歌曲,收錄範圍之廣,從先秦到民初,諸多名家,無所不包。 4.&釋義完整:皆附以註釋、白話語譯與出處原文。 5.&解說詳盡:皆提供精簡賞析,補充典故、歷代名家箋註,並強調如何運用。 6.&查找迅速:層次分明,版面清楚,容易查詢與閱讀。
【電子書】卡夫城堡:「誤讀」的詩學
卡夫(杜文賢,1960- )說:「生命不過是一首詩的長度。」但詩篇不僅有敘述長度,更有接收長度。同一首詩,會在讀者心中持續產生意義:少年聽到的雨聲,就不同壯年客舟的雨聲,更不同那「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的雨聲。耳朵不閉上,一首詩的接收長度便是無限的。織乃靖羅(ORINO Sella, 1990- )盈盈笑曰:「不久,種子就發芽了。」卡夫播下文字,栽出一座命運交織的城堡,每一道迴廊,都通向意料外的塔樓;從垛口眺望,每趟的風景都刷新。櫻花飄降,生命不過是一首詩的長度,但這首詩可從來沒有「被世人遺忘的時候」。余境熹用「誤讀」來解構卡夫的詩作,從古今中外各個面向分析,帶來多元豐富又有趣的新觀點,也藉此向卡夫致敬!
【電子書】風言風語
古風言 今風語 風言肺腑 風語弦外 & 古代《詩經》有「四始六義」之說,其中「風」為地方色彩民歌,甚可謂地方文學、民間文學。作者依空法師取其妙意,以「詩的語言」,效詩三百篇,采擷民俗風情,藉古諷今,自謙抒發心中臆想。 & 依空法師師從星雲大師,為佛光山文化人與著名弘講師,無論佛學、文學拈來皆文章,且善說法要,往往座無虛席,令人意猶未盡。 & 《風言風語》中,可窺其深厚的佛學、文學底蘊。撫文探意,篇篇不僅文字優美流暢,每位人物,乃至事件,述其歷史淵源及與佛教的因緣,行文釋義讓人易懂明白,邏輯清晰,讀來暢快,令人拍案叫絕也不為過。 & 「風言肺腑,風語弦外」,各自讀來各有千秋;世事繁雜,不妨稍駐,共謂「風言風語」兮。
【電子書】芝蘭室隨筆
是書為掌故文學,內容廣泛,涉及近代名臣、名儒、名士、名伶事跡,俱在篇中;傳統之詩、詞、文、賦,長聯、廟聯、輓聯、諧聯,隨筆解頤。乃至於?政治、儒學、醫學、因果、恩怨,往往辨章學術,月旦人物。由於精彩有趣,讀之,津津有味,令人覽諷忘疲,使人成長知識。近世民國以來之隨筆,此作當可不朽。
【電子書】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經典.東坡.詞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一代才子蘇東坡,因詞而識情、悟理;宋詞,亦因東坡而體尊、境闊! 中國文學長空裡,最明亮的巨星——蘇東坡,他的一生與他的詞情與才情。 台大傑出課程獎、華人世界最受歡迎的東坡詞權威名師——劉少雄,精闢解讀與賞析 全書以優美好讀的文字,精闢豐富的解讀,為讀者呈現一代才子多情跌宕、波瀾曲折卻又傲然不屈的一生及其精采詞作。 & 「蘇東坡的人品,具有一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濃、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他一直捲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光風霽月,高高超越於苟苟營營的政治勾當之上……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閃亮照明、可以滋潤營養,因而維持眾生萬物。」──林語堂 詞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獨特的抒情文體。它融合了美麗與哀愁,具有獨特的情韻。 詞長於言情,在宋代詞人中,最能表達深摯又多種情意與最具啟發意義的作家,就是蘇東坡。 東坡詞,是宋詞的奇葩,也是東坡文學中最動人心弦的一體。東坡以其才情、學問為詞,融入了詩的技法與意境,擴大並提升了詞的內容與境界,使詞體得以脫離小道末技,進而取得與詩文同等的地位,成為文人抒情寫志之新體裁,不但影響南渡詞壇,並開南宋辛棄疾一派,合稱蘇辛,允稱詞史巨宗。 我們為何要讀古人的詞?詞裡抒寫的「情」,只有傷春悲秋、相思怨別?這些古代作品有何現代意義?負面情緒化為傷感文學,能否提供正向能量?本書編著者劉少雄,透過精闢立論,以東坡詞為引,一一談述,希望帶領讀者進入宋詞的情感世界,學習面對情感的方式與態度。這是一本感動人心之鑰、值得珍藏的療癒好書。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蘇軾與蘇轍兄弟兩人隨父出川赴京,第二年皆中進士,東坡時年二十一,子由十八,名動京師;蘇東坡爾後進入官場,一場王安石改革變法的政治風暴阻斷他難伸的大志,他為了年少時的「范滂之志」,為了「致君堯舜」的儒家理想,付出了多大的代價!但在苦難中,他的詞作依舊表現曠達的懷抱,以及在規律裡轉化出創新的妙理。 本書詳述囊括蘇東坡仕途的四個時期,每一個時期的詞作皆砭人肺腑、令讀低迴。作者條理分明而細膩的解析,自箇中我們閱讀吟哦時,更能深刻體會蘇東坡或遣情抒懷、或人生飄忽的心境。 一、&此生飄蕩何時歇——杭州時期:時任職杭州,杭州的風光與杭州的人情,和東坡詞情的興發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二、&古今如夢,何曾夢覺——密徐湖時期:此期作品,注入了詩的特質,自成一家;兼豪放與婉約,既深情又清曠;抒懷感事如見其人,贈妓酬唱別有風味,掀開了東坡文學新的一頁,乃其詞之成熟階段。 三、&也無風雨也無晴——黃州時期:東坡黃州詞充分反映其在貶謫生涯中生命情懷如何由餘悸猶存到隨緣自適的轉變歷程,其中有現實的挫折、生命的無常感嘆,也能呈現出曠達的胸襟、歸耕的閒情,由沉痛悲涼變為清遠曠達,東坡生命境界的提升於焉可見。 四、&此心安處是吾鄉——黃州以後:東坡此期的詞,如其詩一般,也有相同的特色——信筆直抒,不求文字之工,任情揮灑,但得自然之妙。這時期的詞,最大的特色就是,即事遣興,率爾成章,其佳作以淡遠為主;如或感慨不深,出語直率,則淡乎寡味,有如遊戲之作。 多情與思辨;抒情與意境;展現多樣跌宕情懷;充滿感動力量;勇於面對生命的態度;自由的意志和創新的精神……這是我們閱讀東坡詞時所能感悟的。作者書寫的「悅讀東坡詞」一章,精選〈水調歌頭〉、〈江城子〉、〈永遇樂〉、〈定風波〉與〈念奴嬌〉等讀者熟稔的作品,不但增添蘇軾詞的可讀性與崇高價值,更讓人愛不釋卷,它也提點我們如何在人情世界中尋得心靈的安頓。 我們跟著蘇東坡走這一段詞情之旅,隨緣悲喜,自可感受到一個偉大心靈的躍動,而在其文辭多變,情意跌宕間,更可體會他以情作依歸的不變信念,並不斷嘗試於時空流變中讓騷動的靈魂得以歇息的生命智慧。 東坡詞並非只是供人傳唱的歌詞,而是可以表現抒情自我的文體,烙印著東坡的生涯體驗,自成一段特殊而深刻的生命歷程。 =書名緣起=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 詞句出自東坡〈八聲甘州〉。原句寫錢塘江潮。天地遼闊,江水滔滔,氣勢滂礡的浪潮翻騰,似是清風多情,為人萬里推擁翻捲而來——東坡詞清麗舒徐、舒朗曠達,內有人間情誼、現實困境、生命省思,無一不是源自東坡的多情。多情令東坡珍惜人世相遇的種種情緣,也使他在挫敗顛簸時不致耽溺於悲憤自憐。而經由自我省思而來的堅定與坦然,更成就了東坡文學海闊天空的境界。 書名因此選擇這句「有情風萬里卷潮來」,一則點明東坡「多情」之本質;再則呈現東坡詞清朗舒闊之境界;三則突顯東坡以不世出之才情人格寫就的詞篇,在詞壇上有如江風海濤,翻騰出文學與生命的動人篇章。 =書系特色= 再現人文精粹,傳承經典價值 王德威/總召集.柯慶明/總策劃 重新閱讀人文經典.再現大師創作歷程 麥田【人與經典】書系,現代人閱讀國學經典的最佳選擇! a. 選題全面且精要:精選現代讀者喜愛且必讀的國學經典至少35部,分批出版:選題涵蓋經,史,子,集等領域;兼具「有趣且有用」的內容,幫助讀者增進國學涵養,提昇人文基礎賞讀及寫作能力。 b. 名家編委及編撰群:哈佛大學王德威教授、台灣大學柯慶明教授總策劃。每本經典邀請台 灣該主題領域有專研的名家學者編撰,專業嚴謹。 c. 內容獨具特色:每本內容主要呈現「人的故事──經典的作者生平故事」及「經典作品的解析」二項重點。除了經典作品的分析導讀外,經典原著作者的生平,有別於一般簡略又平舖直述的簡介方式,每一位經典作者的生平,都將有1-3萬字的生命故事呈現給讀者。這是台灣第一套針對「經典作者」作「人物小傳」的完整書寫,讓讀者除了閱讀經典作品的神髓外,還能體驗經典作者完整豐富的生命內涵。 d. 現代感的經典包裝:由知名設計王志弘全系列規畫設計,兼具收藏的質感與閱讀的便利。 &
【電子書】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經典.東坡.詞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一代才子蘇東坡,因詞而識情、悟理;宋詞,亦因東坡而體尊、境闊! 中國文學長空裡,最明亮的巨星——蘇東坡,他的一生與他的詞情與才情。 台大傑出課程獎、華人世界最受歡迎的東坡詞權威名師——劉少雄,精闢解讀與賞析 全書以優美好讀的文字,精闢豐富的解讀,為讀者呈現一代才子多情跌宕、波瀾曲折卻又傲然不屈的一生及其精采詞作。 & 「蘇東坡的人品,具有一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濃、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他一直捲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光風霽月,高高超越於苟苟營營的政治勾當之上……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閃亮照明、可以滋潤營養,因而維持眾生萬物。」──林語堂 詞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獨特的抒情文體。它融合了美麗與哀愁,具有獨特的情韻。 詞長於言情,在宋代詞人中,最能表達深摯又多種情意與最具啟發意義的作家,就是蘇東坡。 東坡詞,是宋詞的奇葩,也是東坡文學中最動人心弦的一體。東坡以其才情、學問為詞,融入了詩的技法與意境,擴大並提升了詞的內容與境界,使詞體得以脫離小道末技,進而取得與詩文同等的地位,成為文人抒情寫志之新體裁,不但影響南渡詞壇,並開南宋辛棄疾一派,合稱蘇辛,允稱詞史巨宗。 我們為何要讀古人的詞?詞裡抒寫的「情」,只有傷春悲秋、相思怨別?這些古代作品有何現代意義?負面情緒化為傷感文學,能否提供正向能量?本書編著者劉少雄,透過精闢立論,以東坡詞為引,一一談述,希望帶領讀者進入宋詞的情感世界,學習面對情感的方式與態度。這是一本感動人心之鑰、值得珍藏的療癒好書。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蘇軾與蘇轍兄弟兩人隨父出川赴京,第二年皆中進士,東坡時年二十一,子由十八,名動京師;蘇東坡爾後進入官場,一場王安石改革變法的政治風暴阻斷他難伸的大志,他為了年少時的「范滂之志」,為了「致君堯舜」的儒家理想,付出了多大的代價!但在苦難中,他的詞作依舊表現曠達的懷抱,以及在規律裡轉化出創新的妙理。 本書詳述囊括蘇東坡仕途的四個時期,每一個時期的詞作皆砭人肺腑、令讀低迴。作者條理分明而細膩的解析,自箇中我們閱讀吟哦時,更能深刻體會蘇東坡或遣情抒懷、或人生飄忽的心境。 一、&此生飄蕩何時歇——杭州時期:時任職杭州,杭州的風光與杭州的人情,和東坡詞情的興發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二、&古今如夢,何曾夢覺——密徐湖時期:此期作品,注入了詩的特質,自成一家;兼豪放與婉約,既深情又清曠;抒懷感事如見其人,贈妓酬唱別有風味,掀開了東坡文學新的一頁,乃其詞之成熟階段。 三、&也無風雨也無晴——黃州時期:東坡黃州詞充分反映其在貶謫生涯中生命情懷如何由餘悸猶存到隨緣自適的轉變歷程,其中有現實的挫折、生命的無常感嘆,也能呈現出曠達的胸襟、歸耕的閒情,由沉痛悲涼變為清遠曠達,東坡生命境界的提升於焉可見。 四、&此心安處是吾鄉——黃州以後:東坡此期的詞,如其詩一般,也有相同的特色——信筆直抒,不求文字之工,任情揮灑,但得自然之妙。這時期的詞,最大的特色就是,即事遣興,率爾成章,其佳作以淡遠為主;如或感慨不深,出語直率,則淡乎寡味,有如遊戲之作。 多情與思辨;抒情與意境;展現多樣跌宕情懷;充滿感動力量;勇於面對生命的態度;自由的意志和創新的精神……這是我們閱讀東坡詞時所能感悟的。作者書寫的「悅讀東坡詞」一章,精選〈水調歌頭〉、〈江城子〉、〈永遇樂〉、〈定風波〉與〈念奴嬌〉等讀者熟稔的作品,不但增添蘇軾詞的可讀性與崇高價值,更讓人愛不釋卷,它也提點我們如何在人情世界中尋得心靈的安頓。 我們跟著蘇東坡走這一段詞情之旅,隨緣悲喜,自可感受到一個偉大心靈的躍動,而在其文辭多變,情意跌宕間,更可體會他以情作依歸的不變信念,並不斷嘗試於時空流變中讓騷動的靈魂得以歇息的生命智慧。 東坡詞並非只是供人傳唱的歌詞,而是可以表現抒情自我的文體,烙印著東坡的生涯體驗,自成一段特殊而深刻的生命歷程。 =書名緣起=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 詞句出自東坡〈八聲甘州〉。原句寫錢塘江潮。天地遼闊,江水滔滔,氣勢滂礡的浪潮翻騰,似是清風多情,為人萬里推擁翻捲而來——東坡詞清麗舒徐、舒朗曠達,內有人間情誼、現實困境、生命省思,無一不是源自東坡的多情。多情令東坡珍惜人世相遇的種種情緣,也使他在挫敗顛簸時不致耽溺於悲憤自憐。而經由自我省思而來的堅定與坦然,更成就了東坡文學海闊天空的境界。 書名因此選擇這句「有情風萬里卷潮來」,一則點明東坡「多情」之本質;再則呈現東坡詞清朗舒闊之境界;三則突顯東坡以不世出之才情人格寫就的詞篇,在詞壇上有如江風海濤,翻騰出文學與生命的動人篇章。 =書系特色= 再現人文精粹,傳承經典價值 王德威/總召集.柯慶明/總策劃 重新閱讀人文經典.再現大師創作歷程 麥田【人與經典】書系,現代人閱讀國學經典的最佳選擇! a. 選題全面且精要:精選現代讀者喜愛且必讀的國學經典至少35部,分批出版:選題涵蓋經,史,子,集等領域;兼具「有趣且有用」的內容,幫助讀者增進國學涵養,提昇人文基礎賞讀及寫作能力。 b. 名家編委及編撰群:哈佛大學王德威教授、台灣大學柯慶明教授總策劃。每本經典邀請台 灣該主題領域有專研的名家學者編撰,專業嚴謹。 c. 內容獨具特色:每本內容主要呈現「人的故事──經典的作者生平故事」及「經典作品的解析」二項重點。除了經典作品的分析導讀外,經典原著作者的生平,有別於一般簡略又平舖直述的簡介方式,每一位經典作者的生平,都將有1-3萬字的生命故事呈現給讀者。這是台灣第一套針對「經典作者」作「人物小傳」的完整書寫,讓讀者除了閱讀經典作品的神髓外,還能體驗經典作者完整豐富的生命內涵。 d. 現代感的經典包裝:由知名設計王志弘全系列規畫設計,兼具收藏的質感與閱讀的便利。 &
【電子書】中唐詩境說研究
本書集中探討中唐詩境說的詩學觀念,開始部份除綜述學術界對詩境說研究情況外,並闡明研究範疇與名義界定等問題。進而從先秦兩漢經學與諸子著述,六朝魏晉玄學與佛學,隋唐佛教譯經等文獻中,追溯境概念的源出及其嬗變。又從考察唐初至中唐之際經史學家、道家、道教,以至佛教諸宗對境觀念的詮釋及使用,闡明境概念如何於中唐時自宗教與哲學漸次進入到文學與藝術領域之中,並吸納到詩學理論內而成為詩境之說。繼之針對中唐詩境說中緣境、取境與造境等重要概念,從魏晉玄學與隋唐以來道家及佛教思想甚至文藝創作觀念上,深入剖析關乎創作過程中心識與詩境的冥搜、作用、狂怪、詩之變等問題。最後總結中唐詩境說對傳統文學創作理論的意義與貢獻及其重大影響。
【電子書】今典釋詞【新訂本】
誰道世上只有古典註釋家,而無今典解說人? 近代史專家王爾敏 窮盡多年開創今典研究,細數近代中國重要字詞之歷史流變 紅毛鬼子、洋商洋行、萬國公法、政治、女權、民主、民權、不平等條約、孫大砲、關說、主義、馬路、自來水、物競天擇、超英趕美、現代化……剖析超過200個近代以來習以為常的字詞,挖掘背後的掌故與歷史! 「二十世紀以來,『流行』一詞頗為流行。含義寬博,通行廣遠。人人俱懂,時時見稱。不分國度,流行即通。衣服舟車,飲食茶飯,屋宇園林,聲色狗馬,環肥燕瘦,袒臂光腳,世變代嬗,喜惡無常,然代代異趣,年年更新,風靡一世,永不消歇。乃流行之所賜也。此詞原出於《韓非子》。」──〈流行〉 「『病夫』一詞也當做典故,未免太誇張、太過分吧!其實在清末二十世紀之初以至共和時代乃是文家口頭禪。病夫之說起於何時?創自誰手?文人史家大多未能答出。此詞始於一八九五年(光緒二十一年),出於嚴復創說。」──〈病夫〉 本書共二十三卷,為近代史專家王爾敏,針對超過200個近代以來常見之歷史字詞,以簡明易懂的文字詳加說明,既破除今人在使用詞彙上諸多想當然耳之迷思、替後世文史研究者留下重要之參考資料,亦開啟學界治今典學門之先河。無論是有志於治近代史學之研究者、對歷史掌故有興趣之讀者,甚或是磋磨用字遣詞的文字創作者,均能在本書中挖掘到今典的智慧。 本書特色&& & ★誰道世上只有古典註釋家,而無今典解說人?近代史專家王爾敏窮盡多年開創今典研究,細數近代中國重要字詞之歷史流變 ★紅毛鬼子、洋商洋行、萬國公法、政治、女權、民主、民權、不平等條約、孫大砲、關說、主義、馬路、自來水、物競天擇、超英趕美、現代化……剖析超過200個近代以來習以為常的字詞,挖掘背後的掌故與歷史!
【電子書】詩語言的美學革命:臺灣五0、六0年代新詩論戰與現代軌跡
本書以哈伯瑪斯對公共領域的概念分析,發現台灣一九四九年之後的文學公共空間,間接以爭取文學層級化後藝術自主原則為主導權的三大詩社與其相關的新詩論爭,對於文學公共領域的公共性機制的形成,具有催生的效果。主要的理由在於「新詩」所提供的詩人的個體內心世界與私人經驗的文學性,如何透過詩社的理念實踐與論爭形式,在不挑戰國家公共權力所主導的反共文學體制中,引入、改變當代知識分子所關注的文學公共事務,進而聚集各方文化勢力以意見提供、觀點交流、論述辯詰……等不同溝通行動進入討論,逐漸形成公眾輿論的共識。這個過程所產生的其一種重要的共識與影響,即對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所採取的開放與接受態度,為藝術自主原則作為首要條件規範的文學公共性的文明新秩序,奠下重要的基礎。
【電子書】來如春夢去似雲:蘇東坡與朝雲
東坡居士 他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燦爛的名字。 他的文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詩,在有宋一代領袖群倫。 他是「豪放詞」的開山鼻祖; 他是宋代四大書法家「蘇黃米蔡」之首。 他的詩文、辭賦、奏議為後世讀書人「必修」。 他一生大起大落, 他曾一身兼翰林、端明兩學士,為帝王師; 他曾被貶謫至當時的「南極」儋耳。 他一生受百姓愛戴尊崇,畫像奉祀; 他一生被小人誣陷嫉妒,歷盡波濤。 他一生為國為民,九死無悔! 上天為了補償他因忠君愛民而坎坷的際遇, 賜給他一位集貞義美慧於一身的紅顏知己 ――朝雲!
【電子書】來如春夢去似雲
東坡居士 他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燦爛的名字。 他的文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詩,在有宋一代領袖群倫。 他是「豪放詞」的開山鼻祖; 他是宋代四大書法家「蘇黃米蔡」之首。 他的詩文、辭賦、奏議為後世讀書人「必修」。 他一生大起大落, 他曾一身兼翰林、端明兩學士,為帝王師; 他曾被貶謫至當時的「南極」儋耳。 他一生受百姓愛戴尊崇,畫像奉祀; 他一生被小人誣陷嫉妒,歷盡波濤。 他一生為國為民,九死無悔! 上天為了補償他因忠君愛民而坎坷的際遇, 賜給他一位集貞義美慧於一身的紅顏知己 ――朝雲!
【電子書】潘麗珠詩文吟誦學二十講
本書分從詩文吟誦的主體論(吟誦者)、本體論(吟誦技能)、客體論(詩文作品)三面向,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論述詩歌吟誦的方方面面,有助於教師之教學、學生與社會人士之學習,更對於傳揚中華傳統文化深具意義!
【電子書】詩境淺說
俞陛雲是清末文學家、教育家俞樾之孫,現代著名文學家俞平伯之父。他幼承家學,在文學、書法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尤其精於詩詞。 本書是俞陛雲先生為家中孫兒女學習作詩而特意編選的啟蒙讀物,凡聲調、格律、意義及句法、字法,細細剖析鑒賞,既啟發入門唐詩的徑途,又有品味唐詩的審美之效,實為學習與欣賞唐詩的一本上乘讀物。本書將《詩境淺說》和《詩境淺說續編》集於一冊,《詩境淺說》講律詩,《詩境淺說續編》專論絕句。 推廣重點 1.大家小作,經典讀物,觀點獨特,品評精到,頗能給人啟發。 2.俞陛雲是清末文學家、教育家俞樾之孫,現代著名文學家俞平伯之父。 3.可與作者的“兩宋詞境淺說”一起推廣。
【電子書】寄庵隨筆:民初詞人汪東憶往
「余年十七八時,方留東京,入同盟會,為《民報》撰文,自署寄生。所含蓋有三義:人生如寄,一也。棲息客帝之下,等於物之寄生,二也。象譯之名,東方曰寄,三也。其後清政既革,余流徙南北,靡有定居。容膝之處,每題「寄庵」,則專取第一義。……追憶平生師友,及展卷所得,耳目之所見聞,日記一二條,稱心而書,漫無詮次,命曰隨筆者,昭其實也。」──〈此地何人悲往事〉 汪東(一八九○-一九六三),原名東寶,字旭初。民初文學家、教育家與學者;外交家汪榮寶之弟。同盟會會員,亦是國學泰斗章太炎足下高徒,協助其辦報,與黃侃、錢玄同、吳承仕等人齊名。曾任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任職於監察院、國立禮樂館、國史館等。汪氏以文字學著稱,尤工於詞,論者有云不在北宋詞人周邦彥之下。由於汪氏之文學造詣與獨特經歷,本書中收錄汪東針對詩詞、繪畫、宗教、戲曲、民俗文化軼事之評論憶往等,皆斐然可觀,是對民初歷史、詞學研究有興趣的讀者不可錯過的收藏。 本書特色 ❚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得意門生,精通詞學的革命報人,他用頓挫有致、情韻交勝的文字,追憶章太炎、黃侃、錢玄同、程德全等師友,提筆寫下晚清民初之藝文掌故。 ❚透過一位詞人的見聞,一窺民初古典文學界的內心世界。 ❚文史作家蔡登山專文導讀
【電子書】蕓朵截句
臺灣詩學25周年截句詩系 所謂「截句」,一至四行均可,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出最好,深入深出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的提倡讓庶民更有機會讀寫新詩。 《蕓朵截句》一書內容的來源,有些是從已經發表的詩中截取一、二個句子,或是某些特殊的句子,某個有趣的意象,或是一小段精緻的情感,這些沒有題目,只有號碼,而沒有題目,就以另一種留白的方式給讀者想像空間。 截句以數字編碼,從N0.01到N0.106,沒有特別的意義,採用隨機性的次序,因此,讀者在閱讀時,也是隨性的,不必從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可以隨著閱讀者的心情,隨意翻開你想要的任何一頁,翻開任何時候的任何心情,只要讀者高興開心就好。而詩句旁邊的照片,無論是書法還是照片,都是一種暗示,也是給讀者多重的想像。 本書特色 1.臺灣詩學25周年截句詩系,全系列15本。 2.截句簡潔清新,情感精煉。所謂「截句」,四行以下之詩,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出最好,深入深出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的提倡讓庶民更有機會讀寫新詩。 3.對詩人蕓朵而言,本書是今年寫的最長的一首詩。由最短的句子,最短的詩組成,一首今年前半年思考的總結。
【電子書】忍星截句
所謂「截句」,一至四行均可,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出最好,深入深出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的提倡讓庶民更有機會讀寫新詩。 《忍星截句》中,一共收錄了新創「截句」計116首,分為五輯,分別為輯一〈愛的詰問〉、輯二〈愛的墓誌銘〉、輯三〈愛的挽留〉、輯四〈詩是什麼〉、輯五〈讀報截句〉。另外自陳年舊詩編為輯六〈舊情新截〉「截句」所得小計40首。如此一來,兩項六輯加總共得「截句」156首。 對詩人而言,截取其中的精華切片,安妥在一個立體時空之中,縱觀橫覽,表情達意,以有限精要文字寓託無限感懷詩意,才是「截句」的精神內涵之所在。 本書特色 1.臺灣詩學25周年截句詩系,全系列15本。 2.截句簡潔清新,情感精煉。所謂「截句」,四行以下之詩,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出最好,深入深出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的提倡讓庶民更有機會讀寫新詩。 3.本詩集為詩人周忍星窮盡一切「洪荒之力」,盡力達成目標,享受創作/創意的甜美果實。
【電子書】靈歌截句
所謂「截句」,一至四行均可,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出最好,深入深出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的提倡讓庶民更有機會讀寫新詩。 全書分二輯,輯一〈原詩截句〉與輯二〈小詩截句〉。 〈原詩截句〉是自原詩中截取四個句子,成為獨立的一首詩,詩題不同於原詩,並與原詩並呈,讓讀者方便對照,比較出截句詩與原詩不同的旨趣;原詩刊登處並標註於後。 〈小詩截句〉精選三年來作者創作的四行內小詩結集,以素樸的語言探究人生總總與究竟,不將答案明白揭露,留下餘韻,給予讀者自行解讀的空間。此輯開始的九首詩附有「自解」,以散文筆法與讀者溝通,讓讀者可比較自己讀詩所感。另外收入二首組詩,每一則都在四行內,一個詩題延伸出不同的小詩,更增加本詩集的多樣與可讀性。 本書特色&& & 1.臺灣詩學25周年截句詩系,全系列15本。 2.截句簡潔清新,情感精煉。所謂「截句」,四行以下之詩,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出最好,深入深出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的提倡讓庶民更有機會讀寫新詩。 3.本詩集有截句與原詩對照,體現不同旨趣的〈原詩截句〉,以及詩人三年內四行小詩的精選結集〈小詩截句〉。另有多首詩特附「自解」,增添創作者與讀者之間對話的空間與多樣可能。
【電子書】大寒流
「《大寒流》詩集分成四輯,輯一即是主題詩之大展,與集名相同就稱為〔大寒流〕,佔去全書一大半篇幅,是落蒂七十後這三年來的生命之觸動、顫慄與思索,是盪開小我肉體的苦痛,以此苦痛去碰撞、去繫連大我社會的災厄。輯二〔武界傳奇〕及其後的〔飛升與沉落〕、〔失落的地平線〕輯,則是四處遊歷後的自我撞擊,從金馬外島、日本到大陸昆大麗的域外感,是離開臺灣母土彷彿離開現有肉體的靈魂撞擊,或許不能以遊客的身分進入這批詩作,不能以單純的旅遊詩看待這些詩中的遊思。 本書特色 * 詩人蕭蕭、林煥彰、向陽,專序推薦。 * 特別收錄香港詩人余境熹對落蒂詩作的評析專文。
【電子書】王羅蜜多截句
所謂「截句」,一至四行均可,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出最好,深入深出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的提倡讓庶民更有機會讀寫新詩。 姜太公釣魚離水三寸,詩人王羅蜜多釣魚是用目尾烏白捽,有時捽上樹尾雲頂,有時捽佇草仔埔,有時閣捽入深深的湖底。捽有捽無不管他,自然就好。捽著的魚仔通常無大尾,三四指爾爾。 《王羅蜜多截句》這是一本臺語截句集,攏總生出八十首,多數是佇散步中間雄雄產生的。較長的就切一截好份的,較短的直接用,集集規盤,逐家分享。 本書特色 1.臺灣詩學25周年截句詩系,全系列15本。 2.截句簡潔清新,情感精煉。所謂「截句」,四行以下之詩,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出最好,深入深出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的提倡讓庶民更有機會讀寫新詩。 3.本詩集全文以臺語書寫,保留詩的原形,並特別收錄七張精美的彩色攝影作品,經過裁切僅取有意味的部分。
【電子書】黃里截句
臺灣詩學25周年截句詩系 所謂「截句」,一至四行均可,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出最好,深入深出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的提倡讓庶民更有機會讀寫新詩。 《黃里截句》共分為輯一〈我的冷感很/俳句(一)〉與輯二〈我的冷感很/俳句(二)〉兩部分,輯名同時也是詩名,短小的詩句有的描寫生活、有的記錄流瀉的時光,讀來饒富興味。 本書特色 1.臺灣詩學25周年截句詩系,全系列15本。 2.截句簡潔清新,情感精煉。所謂「截句」,四行以下之詩,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出最好,深入深出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的提倡讓庶民更有機會讀寫新詩。 3.詩中穿插呈現的24幅絕美風景照,皆是出自詩人黃里之手,展現其攝影審美高度。
【電子書】詩海星光:海星詩刊選集
「這本詩選的另一最大特色即是年長或久已成名詩人的大退場,無論兩岸三地甚至歐美東南亞各地入選的詩人都是以青壯詩人上陣,不再迷信只有名家大師才能有好作品。新詩百年的新氣象,可在這本「海星詩選」上看出一小塊閃亮的曙光。」──向明本書蒐錄《海星詩刊》六年(2011~2017)廿四集刊登的現代詩,精選了各世代、各地域華人詩家(國內126位,海外41位)的佳作,老將新銳,各擅勝場。題材風格、意象筆法,皆已突破各家主義流派的樊籬;文字的流轉多變,更猶如水之隨物賦形,處處可見詩人獨到不羈的奇思妙想。一首首或長或短的詩篇,彷如遠遠近近的星光,在詩的夜空熠熠傳遞著心靈的密碼,流匯成一道亮麗璀璨的星河。
【電子書】詞學十講:詞學大師龍沐勛的最後講義
【特別收錄龍沐勛自傳✕文史專家蔡登山導讀】 「詞不稱『作』而稱『填』,因為它要受聲律的嚴格約束,不像散文可以自由抒寫。它的每一曲調都有固定形式,而這種特殊形式,是經過音樂的陶冶,在句讀和韻位上都得和樂曲的節拍恰相諧會,有它整體的結構,不容任意破壞的。」──龍沐勛 龍沐勛(1902-1966)是二十世紀的中國詞學名家,師承黃侃、陳衍,詞學成就與夏承燾、唐圭璋並稱,被譽為是二十世紀最負盛名的詞學大師之一。本書即是這位詞學大師的最後講稿,共計十講,詳細解析唐宋歌詞的結構語法、特殊形式和發展規律、詞曲的演化過程、詞學之原理、詞學重要代表作品淵源與賞析等。書末更附有其自傳〈苜蓿生涯過廿年〉。 本書特色 ●現代詞學的奠基人:詞學大師龍沐勛的最後講稿 ●現存版本中罕有收錄龍沐勛自傳之版本,並由文史專家蔡登山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