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小學算術教什麼,怎麼教
這本書是你從新學好小學算術的起點, 也是你幫助孩子認識數學之美的契機。 小學算術是人生最重要的數學課, 你可以不懂微積分, 但你幾乎每天都會用到小學等級的算術, 然而,唯有了解算術的人, 才能真正帶領小朋友, 領略數學之美。 大學數學教授阿哈羅尼為了扭轉小學數學教學, 親自到小學任教, 他這才發現,小學數學可不簡單! 他在教小學生數學時,竟學到了很多的數學, 他這才明白,原來要教好小學生數學, 重點不在於教學技巧, 而是深入熟悉數學細微的觀念, 這樣才能一步步帶領小朋友進入數學世界。 千萬別看不起小學算術 在巴黎羅浮宮博物院裡,有一件十五世紀的文件相當有趣,那是一位操心的父親與數學家朋友的通信。做父親的詢問,應該把兒子送去哪所大學就讀,數學家回答說A大學還可以,但是如果真心希望兒子瞭解分數,應該把兒子送去B大學。 不錯,僅僅500年前,分數是大學程度才會教的課程!的確,分數(以及相關的比率問題)是小學學習裡最複雜的課題,它的深度不亞於許多大學的課題。──摘自本書〈除法與分數〉 數學到底是哪裡吸引人? 在二年級班上,我教小朋友一種證明乘法交換律的漂亮方法(這方法我們會在乘法意義那章講到)。有位坐在第一排的小朋友抬頭凝視一會兒,然後低聲說:「真美。」 去問數學家數學這行到底什麼地方吸引他,十之八九會回答是「美」。──摘自本書〈數學之美的祕密〉 應用題很可怕嗎? 算術課的意義就是教孩子如何把真實生活的情境轉化為算術式子,這是從頭就該教的。如果算術課是這麼學的,並且同時做反向的練習,也就是自己編算術故事,應用題就不會變成讓今日大多數學生害怕的妖怪了。──摘自本書〈數學的意義與應用題〉
【電子書】數學大歷史
「在我看來,數學與科學、人文的各個分支一樣,都是人類大腦進化和智力發展進程的反映。它們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必然相互影響,並呈現出某種相通的特性。在按時間順序講述不同地域文明的同時,我們先後探討了數學與各式各樣文明之間的關係。例如,埃及和巴比倫的數學來源於人們生存的需要,希臘數學與哲學密切相關,中國數學的活力來自曆法改革,印度數學的源泉始於宗教,而波斯或阿拉伯的數學與天文學互不分離。」~蔡天新 數學源於人類生存的需要,觸角幾乎遍及人類歷史、社會和生命的每一個瞬間。 數學也是人類對生活和世界的觀察,以及對現實事物和問題的思考。 本書試圖跨越不同的地域和種族,依次探討數學與不同文明之間的關係,除了各有側重的古文明,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推動了幾何學的發展,十七世紀微積分的出現解決了一系列工業革命遇到的問題;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數學涉及力學、軍事和工程技術;十九世紀前半葉,數學和詩歌幾乎同時從古典進入現代;進入二十世紀以後,抽象化又成為數學和人文學科的共同性質。 從人類文明的角度來介紹數學是如此充滿新意與樂趣,數學是毫無疑問的人類智慧結晶,瞭解數學的歷史,就能瞭解人類發展的歷史!
【電子書】關於數學的100個故事
突破文理之限,老少咸宜。 只要你是地球人,看過本書,就能輕鬆讀懂上帝用來書寫宇宙的文字。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 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故事裡的數學知識, 專業上的數學猜想,一本書全講透。 如果你認為數字、符號和公式很枯燥;如果你認為數學太難了,總是學不好;如果你認為除了加減乘除,數學沒什麼用處;如果…… 翻開這本書,你會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答案。 本書適合對數學有興趣的專業和非專業人士閱讀,不論是尋找課外書以開闊視野的中小學生,對數學有大致瞭解、從事各類工作的成人,還是數學學習者和數學史研究人員,甚至只是為了看故事,閱讀本書無不適宜。
【電子書】完全推理數學遊戲
為你展示數學王國的魅力,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對數學產生興趣!我們一直生活在數學的世界裡,但數學並不是你認為的那樣枯燥乏味。讓你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更懂得變換角度去看問題。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培養自己由衷的興趣!在故事中發現數學,並掌握大量而豐富的數學技巧。透過對答案的探索和鑽研,讓你變成一個用數學眼光看生活、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聰明人!
【電子書】螺旋變式:中國內地數學課程與教學之邏輯
中國內地儘管國際數學比賽(如PISA, TIMSS)表現相對優異,但東方數學教學極少有任何系統而清晰的理論。本書希望挖掘本土中國內地教學的傳統,解剖背後的教學邏輯,重新解讀東方文化背景下數學教學特有的脈絡和理性。孫博士認為“螺旋變式”這一隱藏的中國式的數學教育策略,反應了中國數學教學的靈魂體,可能會成為解決國際數學教育問題的重要法寶。這也是作者的第一本系統地從宏觀的課程、教學到微觀的問題組織,全面地整理和發展中國數學教育理論的書籍。本書共分九章。第一章闡述了螺旋變式的理論起源及本土實踐;第二章闡述了螺旋變式理論的理念、內涵;第三章論述了模型、結構及功能;第四章論述了螺旋變式與數學發展的內在契合;第五、六、七章分別從教材組織、數學學習、教學設計的角度探討了螺旋變式理念在數學課程中的價值與作用;第八章基於“學科核心與概念連續”的視角,探討一個中國?地數學教育正在逐漸喪失的課程設計傳統(靈魂)——螺旋變式;第九章結合螺旋變式課程設計在中國香港、意大利等地區的初步實踐及應用。本書由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與澳門大學聯合出版。本書大綱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說:中國科學有個先天缺陷,缺少理論強調實踐,經世為用,仿佛獨腿老人,掙扎前行。坦白地講,作為中國人的我,也的確不習慣發展什麼理論,中國人喜歡的是舉例子,或者借用西方理論,自己發展中國人的理論猶如老虎啃天 —— 不知如何下口,沒有方向。筆者認為之前相關研究主要誤區之一,就是飛快地套入西方變異理論或者奧蘇貝爾的結構理論等,不是“自下而上”地去發掘。因為哲學體系的不同 —— 肇始於我國數學傳統的“易經”哲學系統,容易發現實踐系統不同 ——“變式”根植於我國數學教育的優良實踐傳統 —— 紮根於中國數學教育的本土實踐。並且,筆者在港澳地區發現,內地以外的數學教師並不習慣“變式”,“變式”—— 內地的數學教學的習慣或者傳統,傳統在最近課改中,逐漸“出現斷層”,存在消失的危險,雖然我國的變式教學實踐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效果。然而,內地的數學教師極少發展自己的理論,但既有的理論還無法解釋中國數學教育的這些行為和實踐背後的意義,西方的學者不能理解其背後的理論實質,故而無法理解和學習。這些實踐也不能通過某個既定的理論去證實 —— 它是一個待研究的領域,有關的理論需要在紮根研究中“自下而上”地去發掘,並最終從實質理論走向形式理論。本書共分九章。第一章闡述了螺旋變式的理論起源及本土實踐:它不僅是我國數學教育思想的深邃積澱,也是我國數學教學長期以來形成的行為範式。第二章闡述了螺旋變式理論的理念、內涵。第三章論述了模型、結構及功能:螺旋變式強調問題變式的水平部分、垂直部分及“中心軸”,三者圍繞數學結構“軸”發展,導致“螺旋式”發展問題空間(這部分比較抽象,可以跳過,後來再來讀)。它不同於記憶型題目和高層思維型開放題,而是在記憶型題目和高層思維型開放題兩個“極端”之間保持“平衡”漸漸連續地增加認知負荷”,其精髓在於將認知負荷大的問題,分解為認知負荷小的問題,把垂直變式化為螺旋,循序漸進地分解水平變式。第四章論述了螺旋變式與數學發展的內在契合:數學知識的拓展是沿著某一主線螺旋式推進的,螺旋變式是數學發展的內在邏輯與本然屬性,它對於培養數學眼光具有重要意義。第五、六、七章分別從教材組織、數學學習、教學設計的角度探討了螺旋變式理念在數學課程中的價值與作用:分析了“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及概念連接的問題變式在教材組織中的必要性;揭示了問題變式在有意義學習、自我效能層面的促進功能;論述了螺旋變式視閾下教學設計的原則和意義。第八章從螺旋變式的角度,探討了好數學教師的一個基本標準,並結合實證研究揭示了港澳中、小學準教師在課堂舉例方面缺乏變式思維的基本現狀。第八章基於“學科核心與概念連續”的視角,探討一個中國內地數學教育正在逐漸喪失的課程設計傳統(靈魂)—— 螺旋變式,以此呼籲我們的課程建設能夠早日回到正軌和常態。第九章結合螺旋變式課程設計在中國香港、義大利等地區的初步實踐及應用,探討了螺旋變式理念在不同文化語境中的適用性及有效性。實踐表明:螺旋變式對於不同文化場域中的數學教育都能再調適,產生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也有信心將螺旋變式的理論在世界範圍內進一步推廣和應用,讓中國內地數學教育的理論精華惠及世界數學教育的更多角落。願本書能夠真正激勵更多中國數學教育理論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電子書】數學教你不犯錯(下)
數學界的《蘋果橘子經濟學》,顛覆數學太過抽象、與生活無關的刻板印象! 會數學就像戴上X光的眼鏡,能從混亂無序的世界表像裡,看透其後隱藏的結構。數學是一門不會把事情搞錯的學問,它的技術與習慣經歷過多少世紀的辛勤努力與論辯。手中有了數學當工具,你可以更深刻、更穩健、更有意義的瞭解這個世界。你需要的只是一位教練,或甚至是一本書,來教導你相關規則及基本戰術。而這本《數學教你不犯錯》就是你最好的教練,它能教你如何達成目標。 在《數學教你不犯錯》的下冊中, 你會知道什麼是期望值,知道期望值的正確用法,例如在買樂透時,什麼時候才是出手的好時機;如何做決定才能獲利最多、損失最少。你還會明白迴歸趨勢,不再會對未來抱持不實際的想法,得以知道如何判斷才是正確之道。你還能清楚存在性是什麼,從此不會給民調數據搞得團團轉,清楚看出誰用什麼手段在操縱民意。你會發現,許多的盲點,都可以用數學突破,數學真的可以教你不犯錯。
【電子書】全世界最多人都在學的數學速算法
想要擁有如魔法般的瞬間破題功力、計算機般的快速解題技巧, 還想要體驗遊戲般的趣味學習方法, 最後還能如黑馬般的征服考試嗎? 這本印度速算數學,一次就能滿足你所有的願望喔! 為什麼世界各地不同種族的人們,深深為印度數學著迷? 到現在仍有許多專書與研究者在鑽研這其中的奧秘; 為什麼各企業的頂尖工程師,都是來自於遙遠的印度? 日本、韓國與歐美各國甚至將這系統納入數學的正式課程內; 答案都是因為印度數學是一套有趣、靈活且重思考的演算方法, 丟掉傳統學習數學那些死記、繁雜且枯燥無趣的印象, 且看數學巨擘王擎天博士如何讓數學活起來。 算數學,不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 玩數學,讓您輕鬆學習建立自信心; 瘋數學,您會驚訝地發現數學真的好有趣! 全世界最多人學習的數學速算法則,學一次就能用一輩子的神奇秒算法─印度數學 本書特色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從小培養數字感,建立邏輯思維能力,增進學習興趣,未來不論是求學或就業,都將有效地提升競爭力。美國最佳職業報告顯示,數學家是收入最令人稱羨的職業,想要賺大錢,靠的也是對數字的敏銳度。印度自古就是一個數學相當發達的國家,古印度人留下許多巧妙的解題方法,而我們熟知的印度阿拉伯數字與零,更是創始於印度後傳到阿拉伯地區而廣泛通行於世界,對於數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印度的教育方式,就是透過精妙的訓練方式,提高計算、記憶與統籌能力,印度數學的魔力就是這麼神奇! 本書從最簡單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帶您一窺印度數學神奇之處,只要具備簡單的計算基礎,就可以跟著王博士一步步直搗印度數學的核心。王博士擁有數十年教學經驗,深知台灣學子對於學習數學的盲點與無助感,因此除了速算技巧,王博士更以其獨到的方式說明該方法的原理,讓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本書不只強化四則運算能力,更增強分數、平方與方根、聯立方程式、三角函數及基礎統計等方面的數學實力,無非是希望幫助同學在各階段的學習都能更有效率。當然,學子們一向擔心害怕的考試測驗,王博士也將大方公開一些征服考試的方法與增加分數的撇步,以期孩子們能正面思考考試的意義與控制恐懼的情緒。書末還收錄了三個有趣的數學遊戲,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數學,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 本書不僅適合資優的高年級同學學習,更推薦中學生用來提升數學能力,至於成年人,也可以腦力激盪一下,活化僵化的思維。讀完本書,您會發現這條捷徑不僅更快速到達至終點,沿途的美麗景緻更將激盪起您塵封已久的數學魂。
【電子書】全世界最多人都在學的數學速算法
想要擁有如魔法般的瞬間破題功力、計算機般的快速解題技巧, 還想要體驗遊戲般的趣味學習方法, 最後還能如黑馬般的征服考試嗎? 這本印度速算數學,一次就能滿足你所有的願望喔! 為什麼世界各地不同種族的人們,深深為印度數學著迷? 到現在仍有許多專書與研究者在鑽研這其中的奧秘; 為什麼各企業的頂尖工程師,都是來自於遙遠的印度? 日本、韓國與歐美各國甚至將這系統納入數學的正式課程內; 答案都是因為印度數學是一套有趣、靈活且重思考的演算方法, 丟掉傳統學習數學那些死記、繁雜且枯燥無趣的印象, 且看數學巨擘王擎天博士如何讓數學活起來。 算數學,不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 玩數學,讓您輕鬆學習建立自信心; 瘋數學,您會驚訝地發現數學真的好有趣! 全世界最多人學習的數學速算法則,學一次就能用一輩子的神奇秒算法─印度數學 本書特色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從小培養數字感,建立邏輯思維能力,增進學習興趣,未來不論是求學或就業,都將有效地提升競爭力。美國最佳職業報告顯示,數學家是收入最令人稱羨的職業,想要賺大錢,靠的也是對數字的敏銳度。印度自古就是一個數學相當發達的國家,古印度人留下許多巧妙的解題方法,而我們熟知的印度阿拉伯數字與零,更是創始於印度後傳到阿拉伯地區而廣泛通行於世界,對於數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印度的教育方式,就是透過精妙的訓練方式,提高計算、記憶與統籌能力,印度數學的魔力就是這麼神奇! 本書從最簡單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帶您一窺印度數學神奇之處,只要具備簡單的計算基礎,就可以跟著王博士一步步直搗印度數學的核心。王博士擁有數十年教學經驗,深知台灣學子對於學習數學的盲點與無助感,因此除了速算技巧,王博士更以其獨到的方式說明該方法的原理,讓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本書不只強化四則運算能力,更增強分數、平方與方根、聯立方程式、三角函數及基礎統計等方面的數學實力,無非是希望幫助同學在各階段的學習都能更有效率。當然,學子們一向擔心害怕的考試測驗,王博士也將大方公開一些征服考試的方法與增加分數的撇步,以期孩子們能正面思考考試的意義與控制恐懼的情緒。書末還收錄了三個有趣的數學遊戲,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數學,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 本書不僅適合資優的高年級同學學習,更推薦中學生用來提升數學能力,至於成年人,也可以腦力激盪一下,活化僵化的思維。讀完本書,您會發現這條捷徑不僅更快速到達至終點,沿途的美麗景緻更將激盪起您塵封已久的數學魂。
【電子書】數學教你不犯錯(上)
數學界的《蘋果橘子經濟學》,顛覆數學太過抽象、與生活無關的刻板印象! 會數學就像戴上X光的眼鏡,能從混亂無序的世界表像裡,看透其後隱藏的結構。數學是一門不會把事情搞錯的學問,它的技術與習慣經歷過多少世紀的辛勤努力與論辯。手中有了數學當工具,你可以更深刻、更穩健、更有意義的瞭解這個世界。你需要的只是一位教練,或甚至是一本書,來教導你相關規則及基本戰術。而這本《數學教你不犯錯》就是你最好的教練,它能教你如何達成目標。 在《數學教你不犯錯,上》,你能學會如何不落入線性思考:你會明白做決策得先明白自己的立足點、你將學會用數學來撥正錯誤的直覺、看清真正的趨勢。你也能學會不做錯誤推論:從此看清楚投顧老師的詐術,知道巧合比你想象的還常發生,看清不太可能跟不可能的差別,而且從此不受統計數字的愚弄!
【電子書】撞球檯邊的數學家:拉拉雜雜扯數學
如果你在7-11 購物結帳時,聽到下一位顧客想買 10 張A4 的白紙,櫃檯小姐說不行,他們只有整包 100 張的。但是顧客說,真的不需要這麼多,寧願貴一點,只要 10 張。於是他們就僵在那裡,無法可想………… 那當時在現場的你,會如何處理這個僵局呢? 在這本新書中,作者為數學正名,寫出了數學教育正向積極的一面,帶領我們體會,數學是一種充滿趣味的生活學習。 數學原本來自生活的需要。所以,把數學的知識與技能用回到生活上去,應該是很自然的。但是,科技的進步,依賴慣了有電腦功能的機器,人反而變笨了。 其實,數學的學習最重要的是讓思考從混亂到具有決定性的解析思維能力,而不是計算。許多人誤以為數學的重點是計算,其實數學家是最不喜歡計算的人。現代人生活所需要的計算,已經可由電算機執行,他們比較需要的是「估算」。本書的用意是從日常生活透過理解問題的意義來解決問題。
【電子書】你沒聽過的邏輯課
蛋糕怎麼分?俊男美女怎麼挑?數學怎麼學? MLB怎麼看?魔術怎麼學?樂透彩怎麼買? & 天啊!生活中究竟隱藏多少邏輯?! 你必須跳脫慣性思維,才能破解花招!! & ★ 中研院士傾囊相授 &教你看穿表象 &還原真相! & 只要學會簡單的數學邏輯思考, 正解就在你眼前! & 中研院士劉炯朗以親切的語法,引領思考的階梯,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逐步破解各類日常迷思,從切蛋糕、排身高、電視猜獎遊戲、魔術洗牌玄機、俊男美女的黃金比例到輪盤、賭馬輸贏的機率,乃至預測樂透中獎號碼、運動賽事勝負輸贏……,都能逐一破解,讓邏輯和數學不再深奧,生活變得更有趣,是老少咸宜的科普讀物。 & 你知道嗎?生活離不開邏輯…… ★ 蛋糕怎麼切才能皆大歡喜? ★ 一天可以學會五套魔術嗎? ★ 誰是MLB冠軍隊? ★ 林書豪被交易的機率有多高? ★ 怎樣才能獨得樂透彩? ★ 百萬轎車就在門後面,我該怎麼選? ★ 骰子、輪盤和賭馬的必勝賭盤怎麼下? ★ 算牌,我也可以嗎? ★ 飛機上會有炸彈嗎? ★ 罹癌機率……不會吧!
【電子書】你沒聽過的邏輯課:探索魔術、博奕、運動賽事背後的法則
蛋糕怎麼分?俊男美女怎麼挑?數學怎麼學? MLB怎麼看?魔術怎麼學?樂透彩怎麼買? & 天啊!生活中究竟隱藏多少邏輯?! 你必須跳脫慣性思維,才能破解花招!! & ★ 中研院士傾囊相授 &教你看穿表象 &還原真相! & 只要學會簡單的數學邏輯思考, 正解就在你眼前! & 中研院士劉炯朗以親切的語法,引領思考的階梯,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逐步破解各類日常迷思,從切蛋糕、排身高、電視猜獎遊戲、魔術洗牌玄機、俊男美女的黃金比例到輪盤、賭馬輸贏的機率,乃至預測樂透中獎號碼、運動賽事勝負輸贏……,都能逐一破解,讓邏輯和數學不再深奧,生活變得更有趣,是老少咸宜的科普讀物。 & 你知道嗎?生活離不開邏輯…… ★ 蛋糕怎麼切才能皆大歡喜? ★ 一天可以學會五套魔術嗎? ★ 誰是MLB冠軍隊? ★ 林書豪被交易的機率有多高? ★ 怎樣才能獨得樂透彩? ★ 百萬轎車就在門後面,我該怎麼選? ★ 骰子、輪盤和賭馬的必勝賭盤怎麼下? ★ 算牌,我也可以嗎? ★ 飛機上會有炸彈嗎? ★ 罹癌機率……不會吧!
【電子書】數學有意思:墓碑上的數學題
數學的組成是?? 50%公式,50%證明,50%想像力。 用心領會就能讓它變成一道美味又營養的知識大餐! & 請你算一算,此人活到幾歲,才和死神見面? 他一生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十二分之一是無憂無慮的青年。再過去七分之一的年程,他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五年後兒子出生,不料兒子竟先其父四年而終,只活到父親歲數的一半,晚年喪子老人真可憐。哥倫布和麥哲倫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證明了地球是圓形的。 但在2000年前,艾拉托斯尼就已經發現地球是圓的,還計算出地球的大小。他如何做到呢? 古希臘大數學家丟番圖用這樣的形式留下了他的簡歷自傳。 這塊碑文,真實地記載了他生命中的重大問題。 你能根據墓碑上的數學題將數學家的年齡、家庭經歷一一推算出來嗎? 方圓很好理解,是幾何圖形,那麼你知道規矩是什麼嗎
【電子書】這才是數學:從不知道到想知道的探索之旅
暢銷書《一個數學家的嘆息》作者的最新力作! 還原數學的本質,就是一種好奇、探索、發現的過程。 近幾年來,保羅・拉克哈特的《一個數學家的嘆息》在數學圈子裡祕密流傳,直到成書出版後,更引爆了廣泛的好評,因為它批判了今日僵化的數學教育(背公 式、大量的習題),忽略了帶領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而且數學課程太片段化、瑣碎、缺乏脈絡。我們本來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數學體驗,讓他們喜歡上數學,產生好 奇心,不是嗎? 在這本新書中,作者寫出了數學教育正向積極的一面,帶領我們體會,數學是一種充滿趣味的探索以及思考方式。 作者現身說法提出了他心目中的數學,應該是什麼樣子。他先談數學世界與現實世界有何不同,然後從三角形、圓、幾何、代數、三角函數、向量、到微積分,不斷地引導我們問「為什麼?」。 他和你說話,用平易近人的語氣,運用手繪的圖形,就像是自己在玩數學似的,呈現他心目中理想、有意義的數學問題,以及思考過程。他不會假裝數學很簡 單,但也大方展現數學的美。在他筆下,複雜的數學概念變得符合直覺、容易掌握,數學概念不再是東一塊、西一塊,各個單元彼此可以連結,形成有意義的動人故 事。他針對數學推理和古典幾何主題的討論很有意思,正呼應了他所堅信的:數學不僅是科學,也是藝術。 在這個新天地裡,漂亮的圖形和模式在我們的腦海中閃過,做出一些令人驚訝的事!當我們注意對稱性、圓形、圓柱、圓錐,會發現幾乎每個人都有辦法「做數學」,當我們一頭栽進去,盡情思考之後,將獲得極大的喜悅,並得到情感和美感上的回報。 名人推薦 任維勇 北一女中數學教師 洪萬生 師大數學系退休教授 游森棚 師大數學系教授 無論你受過什麼樣的數學教育,或是沒有上過數學課,你都會從這本迷人的書中得到樂趣。只要你接受作者的邀請,浸淫在書裡散發出的數學感受中,並親自動 手嘗試看看──不只是解題,更積極的,一面探索數學世界一面構思問題。──貝利‧馬祖爾(Barry Mazur ),哈佛大學校聘數學教授 這本書是一首情歌,一篇哲學宣言,以及關於做數學的甘苦,但甘甜占了大多數。──史蒂芬•史特格茲(Steven Strogatz),康乃爾大學講座教授 充滿趣味和巧思的寫法,不僅讓數學不再令人感到害怕,也優雅地描繪出作者樂在其中的世界。──《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電子書】這才是數學
暢銷書《一個數學家的嘆息》作者的最新力作! 還原數學的本質,就是一種好奇、探索、發現的過程。 近幾年來,保羅・拉克哈特的《一個數學家的嘆息》在數學圈子裡祕密流傳,直到成書出版後,更引爆了廣泛的好評,因為它批判了今日僵化的數學教育(背公 式、大量的習題),忽略了帶領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而且數學課程太片段化、瑣碎、缺乏脈絡。我們本來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數學體驗,讓他們喜歡上數學,產生好 奇心,不是嗎? 在這本新書中,作者寫出了數學教育正向積極的一面,帶領我們體會,數學是一種充滿趣味的探索以及思考方式。 作者現身說法提出了他心目中的數學,應該是什麼樣子。他先談數學世界與現實世界有何不同,然後從三角形、圓、幾何、代數、三角函數、向量、到微積分,不斷地引導我們問「為什麼?」。 他和你說話,用平易近人的語氣,運用手繪的圖形,就像是自己在玩數學似的,呈現他心目中理想、有意義的數學問題,以及思考過程。他不會假裝數學很簡 單,但也大方展現數學的美。在他筆下,複雜的數學概念變得符合直覺、容易掌握,數學概念不再是東一塊、西一塊,各個單元彼此可以連結,形成有意義的動人故 事。他針對數學推理和古典幾何主題的討論很有意思,正呼應了他所堅信的:數學不僅是科學,也是藝術。 在這個新天地裡,漂亮的圖形和模式在我們的腦海中閃過,做出一些令人驚訝的事!當我們注意對稱性、圓形、圓柱、圓錐,會發現幾乎每個人都有辦法「做數學」,當我們一頭栽進去,盡情思考之後,將獲得極大的喜悅,並得到情感和美感上的回報。 名人推薦 任維勇 北一女中數學教師 洪萬生 師大數學系退休教授 游森棚 師大數學系教授 無論你受過什麼樣的數學教育,或是沒有上過數學課,你都會從這本迷人的書中得到樂趣。只要你接受作者的邀請,浸淫在書裡散發出的數學感受中,並親自動 手嘗試看看──不只是解題,更積極的,一面探索數學世界一面構思問題。──貝利‧馬祖爾(Barry Mazur ),哈佛大學校聘數學教授 這本書是一首情歌,一篇哲學宣言,以及關於做數學的甘苦,但甘甜占了大多數。──史蒂芬•史特格茲(Steven Strogatz),康乃爾大學講座教授 充滿趣味和巧思的寫法,不僅讓數學不再令人感到害怕,也優雅地描繪出作者樂在其中的世界。──《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電子書】數學FUN肆玩:用故事玩懂數學
數學,喜歡它的人陶醉其中,不喜歡的對它敬而遠之。 數學,其實可以不枯燥,也不死板。 數學,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數學問題的豐富和對智力的挑戰。 & 「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時候,總有人發現別人想不到的方法,做好別人不能做的事情,最終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為什麼十二個月份的天數不一樣? 為什麼車輪是圓形的而不是三角形? 你知道運算子號「+」和「-」的由來嗎? 你知道「千載一遇」的機率換成數字是多少嗎? 你能想像沒有計算和測量,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嗎? & 透過本書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活潑的小故事,帶領你去發掘身邊事物中隱藏的有趣的數學,重新燃起你對數學的興趣!
【電子書】我也有聰明數學腦:15堂課激發被隱藏的競爭力
學習效率、理財能力、空間掌控力、 判斷力、組織分析力、邏輯推理力…… 越早強化數學腦, 就越早擁有人生勝利組的入場券! 破除以下五大迷思 數學不好就沒有數學腦(錯) 計算能力就代表數學能力(錯) 數學腦只能運用在考試上(錯) 數學腦跟生活與職場毫無關係(錯) 數學腦開發只限於孩童時期(錯) 5大特點,強化數學腦,激發潛力! 15堂課,每堂都是圖解與遊戲!! 善用「七覺」,提升效率! 不受時間、空間、年齡限制 同時強化左右腦開發 擺脫對公式的恐懼! 「數學腦」並不只是計算力或是數理成績的表現,而是人人都擁有的特質、一種能力。 事實上,「數學腦」影響的領域包括了我們的學習速度、理財觀念、空間掌控能力、判斷事物能力、組織分析能力等,是足以影響我們是否能成為職場常勝軍、人生勝利組的重要能力。 本書將藉由簡單的遊戲激發你被隱藏已久的數學腦潛力,書中的詳細圖解與相關練習更能讓你藉由循序漸進的步驟,找出自己沒發現的盲點,全面提升你的競爭力和優勢力。 &
【電子書】我也有聰明數學腦:15堂課激發被隱藏的競爭力
學習效率、理財能力、空間掌控力、 判斷力、組織分析力、邏輯推理力…… 越早強化數學腦, 就越早擁有人生勝利組的入場券! 破除以下五大迷思 數學不好就沒有數學腦(錯) 計算能力就代表數學能力(錯) 數學腦只能運用在考試上(錯) 數學腦跟生活與職場毫無關係(錯) 數學腦開發只限於孩童時期(錯) 5大特點,強化數學腦,激發潛力! 15堂課,每堂都是圖解與遊戲!! 善用「七覺」,提升效率! 不受時間、空間、年齡限制 同時強化左右腦開發 擺脫對公式的恐懼! 「數學腦」並不只是計算力或是數理成績的表現,而是人人都擁有的特質、一種能力。 事實上,「數學腦」影響的領域包括了我們的學習速度、理財觀念、空間掌控能力、判斷事物能力、組織分析能力等,是足以影響我們是否能成為職場常勝軍、人生勝利組的重要能力。 本書將藉由簡單的遊戲激發你被隱藏已久的數學腦潛力,書中的詳細圖解與相關練習更能讓你藉由循序漸進的步驟,找出自己沒發現的盲點,全面提升你的競爭力和優勢力。 &
【電子書】數說新語
本書編寫的規劃初衷,是針對一些具有數學意義的日常生活用語,說一點相關(而且或許也是有趣)的數學故事。摘錄一段書中關於九九乘法的介紹: 《韓詩外傳》大都以趣聞軼事進行道德說教 ── 運用數學來說教,倒是挺新鮮的事。這個故事大意是說,齊桓公要招攬人才,過了很久才來了一個人,把九九歌獻給齊桓公以顯示才學,齊桓公嘲笑他說:「九九歌也能拿出來表示才學嗎?」那個人(鄙人)回答:「九九歌確實不算甚麼才學,但是如果連這樣您都能以禮相待,那麼,還怕高明的人才不會接連而來嗎?」從這個故事裡可以看出,在春秋戰國時期,九九歌在古代中國就已廣為流傳,成為一般人皆可學習而不足為奇的常識了。 在全書31篇的文章中,作者本著這個初衷,企圖在這些或許習焉而不察的用語中,說一點另類的故事,使其中相關的數學概念變得鮮活起來。溫故而知新!這在數學知識活動中永遠都值得嘗試,希望也能帶給讀者意想不到的啟發。
【電子書】改變世界的17個方程式
當代最會說故事的數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成員:伊恩.史都華運算、觀測、相互的挑戰與傳承;古往今來的科學家們,創造出17條方程式,聯手翻轉了地球的中心,也改變了現代世界的樣貌!★英國亞馬遜科普數學類Top 1!五顆星滿分評鑑!★「一位闡述數學的大師……趣味橫生又具權威性。」--《BBC焦點》(BBC Focus)★「當今英國最偉大、最多產的數學家……」--《衛報》(Guardian)從牛頓的重力定律到釐定期權定價的布萊克休斯模型,從電子學到全球通訊、雷達、雷射、太空載具及原子彈,數學方程式無所不在,更可說是每日生活的根本。被等號分隔的兩組數字或符號,真的能夠改變世界?是的!不只是這樣:它們揭露了自然的法則以及宇宙的祕密!英美最負盛名的數學科普作家伊恩.史都華,揭示了數學方程式如何開啟人類經驗,從古希臘時期開始,敘述橫跨2500年,帶領讀者看見一個時代的創見如何在之後的歲月發揮影響,像畢氏定理激發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十六世紀一位賭徒的蹩腳計算,奠定了量子物理學的基礎。計算三角形邊長和角度的畢氏定理,促使了全球定位系統與衛星導航系統的誕生;對數讓科學家計算出繁複的行星軌道;虛數促成了數位相機的發明;波動方程式讓建造摩天大樓不再只是夢想;這一切究竟是如何辦到的呢?史都華從每個方程式出現的歷史時刻開始說起,闡明其背後的數學與哲學思考。作者挑選出影響人類世界的17個數學方程式,含括畢氏定理、對數、微積分、牛頓的重力定律、統計上的常態分布、波動方程式、馬克士威方程、混沌理論等,藉由方程式的出現串連起人類文明的發展史。每一個方程式都為接下來的數學、科學與科技進展鋪好道路。史都華的敘述易讀、迷人、有趣,且時時能啟發人心。我們經常忽略了數學、物理與科技發展的歷史連結,但此種連結對於了解人類歷史來說,卻又不可或缺。翻開本書,史都華將帶領讀者進入這趟趣味盎然、驚奇處處,又能增廣見聞的方程式發現之旅。
【電子書】一個數學家的嘆息:如何讓孩子好奇、想學習,走進數學的美麗世界
為什麼有趣的數學,會變成無趣的科目,讓許多學生討厭、害怕?這本薄薄的小書,用最簡潔的方式描述數學之美與樂趣所在,並且批判今日僵化的數學教育(背公式、大量的習題),忽略了帶領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然而,正是在對數學的思考當中,人才是活著的,孩子的心智會打開,主動產生興趣。本書對於美國K-12(從幼稚園到十二年級)的數學教育做出了強烈的批判,然而在台灣,問題也是一樣嚴重。我們本來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數學體驗,讓他們喜歡上數學,有好奇心,這全看我們怎麼教。只要那一點點的改變。作者是一位傑出的數學家,他發願來教中小學的數學,希望呈現給孩子們數學的趣味、和充滿想像力的一面,因為:數學是一門藝術,重要的是過程,是遊戲,是玩,是去做。因此他非常批判「死記硬背」、「給答案」、「省略思考過程」的教學方式。他於2002年寫成本書的初稿,只有薄薄的25頁,然而在史丹佛大學的齊斯.德福林教授的推薦下,於美國數學協會(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網誌上發布後,在數學社群中引起極大的迴響,因而出版成書。如何尋回數學課堂上的遊戲與歡樂?如何領略數學之美?這本書,既是為孩子抱不平,也為數學這門偉大的藝術平反。本書可帶領孩子們認識數學具有創意、想像力的一面,也讓成年人重新發現——數學的樂趣。
【電子書】一個數學家的嘆息:如何讓孩子好奇、想學習,走進數學的美麗世界
為什麼有趣的數學,會變成無趣的科目,讓許多學生討厭、害怕?這本薄薄的小書,用最簡潔的方式描述數學之美與樂趣所在,並且批判今日僵化的數學教育(背公式、大量的習題),忽略了帶領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然而,正是在對數學的思考當中,人才是活著的,孩子的心智會打開,主動產生興趣。本書對於美國K-12(從幼稚園到十二年級)的數學教育做出了強烈的批判,然而在台灣,問題也是一樣嚴重。我們本來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數學體驗,讓他們喜歡上數學,有好奇心,這全看我們怎麼教。只要那一點點的改變。作者是一位傑出的數學家,他發願來教中小學的數學,希望呈現給孩子們數學的趣味、和充滿想像力的一面,因為:數學是一門藝術,重要的是過程,是遊戲,是玩,是去做。因此他非常批判「死記硬背」、「給答案」、「省略思考過程」的教學方式。他於2002年寫成本書的初稿,只有薄薄的25頁,然而在史丹佛大學的齊斯.德福林教授的推薦下,於美國數學協會(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網誌上發布後,在數學社群中引起極大的迴響,因而出版成書。如何尋回數學課堂上的遊戲與歡樂?如何領略數學之美?這本書,既是為孩子抱不平,也為數學這門偉大的藝術平反。本書可帶領孩子們認識數學具有創意、想像力的一面,也讓成年人重新發現——數學的樂趣。
【電子書】生活數學故事
黃敏晃教授「數學素養系列」第二部大家都知道數學很重要,但是學生要怎麼「活學、活用」數學知識?老師如何調整教學法、才能孕育出懂得「活學、活用」的未來人才?黃敏晃教授藉由11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生活經歷,連結到數學的學習與思考,希望帶給讀者一些啟發。讀了黃教授的《生活數學故事》,您也會開始戴著數學的有色眼鏡來觀察周邊事物和看世界,能從一團混亂的情境中,抽出問題的重要因素,簡化問題,尋求解決路徑。
【電子書】另類數學教室
「提供正確答案給學生,並不等於教學的結束。」--黃敏晃這是一本引導老師與家長,如何訓練出孩子思考能力的數學書!談到思考訓練,不少人都感嘆這是台灣教育的最大弱項。因為學習成果的檢驗,都以知識的記憶(而非應用),為唯一的方式。黃敏晃教授認為,台灣的數學教育,並未教導孩子,在碰到問題、尤其是沒遇過的問題時,該怎麼想?對於中小學數學老師該如何設計適合的教學活動,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才能教出有邏輯思考力、頭腦靈活具創意的未來人才,書裡的十二篇文章記錄了值得分享的寶貴經驗。
【電子書】什麼不是數學?
本書十九篇文章對於充實教科書以外的數學知識,引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希望能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主編預先設立幾個原則:第一是文章的可讀性要很高,最好是有趣又能益智的題材,例如這一輯所選中的「韓信點兵」、「魔方陣」、「圓周率 」以及「費瑪最後定理」等都是為一般人比較熟知且深感興趣的,其中韓信點兵是古典的數論問題,是研究有關餘數的題目,其解法是中國人最早發現的,所以被稱為「中國剩餘定理」,魔方陣是中國民間流行的智力遊戲,也是古代中國數學家鑽研的題材,圓周率 則是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小學生數學學習第一個碰到的常數,它的故事充滿樂趣,而費瑪最後定理的證明成功堪稱二十世紀數學發展的里程碑;選材的第二原則是內容的多元化且具有啟發性,為了配合這個原則,編者也挑了幾篇介紹數學家典故的文章,其中有史上三大數學家之一的阿基米得,也有對代數學的發展具關鍵性的天才數學家伽羅瓦,他的典故與本專輯中的「代數的故事」有關,希望對喜好數學的學子有激勵啟發的作用。本書特色★ 將過去四十年中《科學月刊》所刊載的各學科文章按編成專書。
【電子書】讓孩子越玩越開心的數學遊戲
封面文案看到數學不要臭臉,讓你越玩越開心的數學遊戲,通通都在裡面!快點來一起玩數學吧!封底文案「鬼打牆」兩個送糧人頭一次送糧上山。他們趁著白天趕路,晚上為了不迷路就在山中休息。但因為他們行動緩慢,離預計的到達時間越來越近,而他們還有很長的山路沒走。於是他們決定夜間也要趕路。?為了抄近路,兩個送糧人決定從寬5千米的山谷中穿過。他們摸黑走了很久,按時間計算應該到達目的地了,但他們覺得很害怕的是,他們每次都莫名其妙地回到了出發點附近。如此反覆幾次,他們很是害怕,以為這就是人們經常所說的「鬼打牆」。於是只能停止前進,等待白天降臨。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
【電子書】Critical Inquiry: Some Winds on Works
Here is a collection of sixteen critical papers which inquire into literary problems found in works of eight British authors (Milton, Blake, Wordsworth, Coleridge, Shelley, Keats, Arnold, and Graham Greene) as well as four American authors (Emerson, Frost, O’Neill, and Hemingway). Each critical inquiry herein is imagined as a wind made up of the critic’s breath while an author’s work is imagined as an endurable rock on which the wind blows. Readers may get wind of the author or the critic and may know how the wind blows and where it lies, but they are expected not to expect any wind to change the rock noticeably. What we want is merely the readers’ attention and we hope their own winds will duly come to help keep the world in winds.
【電子書】RIESZ位勢與SOBOLEV不等式
本書特別介紹量綱(因次)分析(Dimensional Analysis)這個簡單但重要的觀念、直觀且有感覺地理解Riesz位勢及其相關主題。讓讀者能從公式中解釋各項之意義,並體會公式(或方程式)本身之物理或幾何意義。此外,並針對每一節中相關主題或數學家作簡要的介紹,讓讀者對於數學史有基本的認識,以增加對本書閱讀樂趣。
【電子書】資料採礦理論與實作─以臺灣觀光局網站瀏覽行為為例
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網路人口快速增加,企業急於e化;國內旅遊內容相關的網站,紛紛搶在這股熱潮上相繼成立電子商務競爭且日趨激烈,但過去網站雖著重於內容建置與經營策略,卻無法準確瞭解使用者習性與需求,身處於眾多的旅遊網站中,除了業者本身應具備有競爭力的旅遊商品及網站內容外,在網站首頁的內容規劃方面也應當真正貼近不同網路使用者的需求才能脫穎而出。 正因經營者注意到單方面盲目的提供服務是無法滿足使用者的,應提供高附加價值的資訊與服務,針對每一位顧客提供個人化的相關資訊,因此,本論文的目的在研究如何利用資料倉儲與網路採礦技術,從網站日誌檔中取得有意義的資訊,分析使用者的偏好與習性,清楚地瞭解網路瀏覽狀況,與使用者的偏好,可針對不同的管理階層或部門工作區別,提供各類型分析報告以滿足其工作上的需求,以提供網站未來的決策,內容的分配或比重,行銷成效或模式等對策。 而台灣觀光資訊網站(http://taiwan.net.tw)是由交通部觀光局所建立,為我國觀光入口網站,每天約有一萬人次上網,在這無形中已經儲存著大量由0與1所組成的磁性記憶與資料,本研究運用資料採礦技術嘗試將龐大資料轉化成寶貴的資訊以供相關決策人員參考。 本研究取樣時間為2004/2/1到2004/4/30共三個月時間,針對台灣觀光資訊入口網站之網站日誌檔(log files)透過WEB TREND、SPSS、SPSS CLEMENTINE等軟體工具,對其作相關瀏覽行為之分析。 主要分析結果為:一、網路使用方面:每人上網瀏覽頁數平均為四頁,且停留時間以一分鐘內占最多人數,上網人數平日多於週末,一天內有三時段上網人潮,分別為早上九點到十一點、下午三點到五點、晚上八點到十一點。二、交叉分析方面:點選時間與旅遊型態有顯著差異,亦有些發現,例如:點選「都會類型旅遊」的人點選時間多接近周末放假前,而點選「長程旅遊」,如離島之旅的人點選時間多在星期一;更明顯的是發現「民宿」點選時機多在星期一、二的晚上時段,且點選人次是週末的5倍多。三、關聯分析方面:分別針對點選娛樂的「主題遊樂園」、文化知性的「故宮」、冒險刺激的「秀姑巒溪泛舟」、商務人士的「會議展覽」、以及高價位的「國際飯店與飛機」不同族群探討,並得知不同旅遊類型群對於相關點選的旅遊景點亦不同。本研究最後並提出相關建議及策略供產、官、學界參考。 &
【電子書】學好數學的4個秘訣
~系統化學習四部曲 一步步引領你邁向數學的殿堂~你是不是一看到複雜抽象的數學問題就嚇傻眼了,於是乎心生畏懼而裹足不前、思緒紛亂而無法靜下心思考?本書特別為所有想學好數學卻不得其門而入者量身定作,提供系統化的方法作為學習的依循,涵蓋其中的四個秘訣,就像迷霧中的北極星,讓你在數學的迷團中發現指引出口的曙光。◎ 只要你會加減乘除,就一定讀得懂的數學自修書◎ 數學精華中的精華,掌握數學全貌的數學入門書◎ 刺激頭腦靈活思考,解說活潑生動的數學啟迪書◎ 獨家揭露四大竅門,數學達人必備的數學致勝書
【電子書】The Collected Works of Margaret C‧ Fung,Ph‧D‧
全書以英文寫成,為張鼎鍾女士所著之鼎鍾文集英文版作者台灣圖書資訊業資深前輩長者,退休後開始整理其檔案,備遵規定送國史館存查,發現有許多以往的作品沒有被收錄在其以前出版的《圖書館與資訊》、《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之探討》、《圖書館自動化導論》及《考銓與圖資之省思》等四種專書中,固把這些研究、心得、體驗、書評和賀辭、講稿、接受訪問的談話等雜文彙整出版。其中包括圖書資訊學的論述、圖書資訊會議的報導、書評、考銓論述、譯述、賀辭(聯)與講詞、追思文與部分輓聯和訪問等。英文的著作,則另編印 Collected Works of Margaret C. Fung, Ph.D. 一冊出版。本書「圖書資訊篇」收錄了我國圖書資訊現況與展望、公共圖書館服務的理念、資訊政策芻議、圖資教育問題、圖書資訊服務的標準、自動化的評鑑、中文資訊交換碼與中文圖書自動化之回顧、、兒童圖書館和圖書館建築的問題,還談及一些資料庫的作業情形,如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國際百科資料庫作業概況、 2. 我國教育資料庫CERIS、 3. 由資訊網線上作業談蔣中正先生著作之存揚),另涉及作者個人對檔案管理的一些看法。對中國圖書館界的巨擘蔣慰堂先生,也記錄下一些他給作者的珍貴啟示,內容與圖書資訊有密切關係,故收錄在此篇中。而作者參加會議的經歷、感懷及心得等文章,一併納入「圖書資訊會議報導篇」,藉與同業分享當時國際間圖書館的情況。「書評篇」介紹圖書資訊界出版品,如1. 假如你要評鑑你的圖書館的話 ─ 一本圖書資訊界必讀之書、 2. 評介好書:轉型期中的學術圖書館事業、 3. 新書選介:「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 遭受冷落 ─ 學術排斥與南非之孤立,期與讀者分享閱讀好書的樂趣。「考銓篇」包括作者對考銓工作的省思,工作的歷練、回憶及檢討,身心障礙特考的回顧與展望,以及個人對考試委員提名基本原則的看法。「譯述篇」則以翻譯了美國圖書館建築學專家David Kaser博士所著的《》近廿五年學術圖書館建築之規劃》,及與劉宛玲同道合譯的蔡素娥所著「美國東亞圖書館自動化的檢討與評估」一文。另作者十餘年前曾經促成臺灣大學和哈佛大學之間學術合作的計畫,在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成立了李國鼎先生講座。李國鼎先生和錢復先生在講座中發表了有關我國經濟、政策和政治改革的講詞。作者亦翻譯這兩篇文章與國人分享他們兩位睿智的卓見。「賀辭(聯)與講詞篇」收錄了對沈寶環教授七十華誕的賀辭及八十榮壽的賀聯、在聯合文學主辦的第五屆文藝營中所作演講「如何利用圖書館的資料」、代表考試院第八屆委員在任期屆滿歡送茶會上的致詞、「中國圖書館學會第四十五屆年會致詞」、「賀中國圖書館學會醫學圖書館委員會廿週年慶」、「1999年海峽兩岸圖書館建築研討會講詞」、「新亞書院慶祝50週年紀念致詞」、卸任中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時的講詞 ─「衷心的感謝和祝福」、賀國家圖書館七十週年紀念對聯,以及祝賀小兒炳孫卅初度的對聯。「追思與輓聯篇」包括作者追悼父母親、好友蔣見美教授、先進王亞權女士、長輩蔣彥士先生的文章,及悼祭父母親、錢穆(賓四)老師和陳立夫(祖燕)老伯的輓聯。「訪問篇」包括作者在黃克武先生編撰的《蔣復璁口述回憶錄》一書中被訪問的內容、在臺視接受訪問的幾個節目中 — 跨世紀的驕傲、刮目相看和妙語如珠等,她針對「為愛心加把勁」、「國建成果」及「婦女權利的前進與反挫」等主題所發表的言論。
【電子書】WindowsServer2003技術手冊:系統管理篇
Windows Server作業系統是目前網路上常用來建置伺服器服務的選擇,而Microsoft所推出的新一代伺服器作業系統Windows Server 2003,能夠提供更完善的功能,本書對於各種伺服器的建置都詳細的進行介紹,以提供正確而且實用的建置技術,足可因應實際建置上的需求,Windows Server 2003歷經多次的改版,目前已經是一套相當完整的作業系統,能夠與目前的網路環境緊密的結合,能夠建置出符合企業內部需求的系統環境。全書分成「系統管理篇」以及「伺服器建置篇」兩部份,在本書中主要著重在系統管理內容的介紹,針對各種伺服器系統的管理技術進行深入的介紹,包括了系統管理以及各種環境的設定與調校,針對目前企業內部所需要的作業環境、系統服務,都能夠符合實際的需求,包括了檔案與列印服務、叢集系統的建置、AD的規劃與建置、WINS伺服器、VPN伺服器、遠端存取伺服器等,這些在目前的企業網路環境中,都是相當好用的資源,能夠提供系統服務的品質,也可以增加資訊處理的效能。建置一個智慧型的系統環境,透過網路環境的整合,能夠提供資訊化的服務,對於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節省人力與時間的花費,全書分成了「基礎篇」、「系統設定篇」、「系統服務篇」,循序漸進的針對Windows Server 2003所提供的功能進行深入的介紹,內容涵蓋了各種層面的系統管理與系統服務。最後,這是第一次採用BOD的出版方式發行電腦書籍。
【電子書】WindowsServer2003技術手冊:伺服器建置篇
網際網路影響而人類的生活,在網路中提供各種網路服務的伺服器,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在目前的網路環境中,網路伺服器的建置與管理,往往考驗著系統管理人員的技能,Windows Server 2003提供了一個功能相當完整的平台,可以提供各種目前網際網路上常用的伺服器服務,透過組態環境的設定,就能夠提供所需要的服務,本書著重在各種伺服器的建置,針對不同的伺服器進行深入的介紹,完整的說明各種建置的技巧,以期能夠協助讀者完成各種網路伺服器的規劃與建置。全書分成「系統管理篇」以及「伺服器建置篇」兩部份,本書為伺服器建置的部份,內容涵蓋了基本的伺服器管理技術以及伺服器服務的建置,在伺服器的管理著重在使用者權限與服務項目的管理,透過Windows Server所提供的管理介面,進行相關環境的設定,另外在網路服務方面,則包括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應用程式伺服器、終端機服務、媒體伺服器、DNS伺服器以及郵件伺服器等,透過運作原理的介紹以及實務的建置,對於需要架設網路服務伺服器而言,提供多種解決方案,能夠因應各種情況的需求,以建立一個可靠而且容易維護的網路服務為目標。最後,這是第一次採用BOD的出版方式發行電腦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