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兩宋元宵詞研究
元宵詞在兩宋詞中佔有突出的地位,此種應時應節而作的節令詞,在詞壇上具有不可忽視的潛力。是以本書旨在探討兩宋元宵詞的內涵,尤以詞中所反映的習俗活動,最為留心,期能結合詞學與民俗,擴展宋詞的研究層面。
【電子書】古典小說論稿:神話、心理、怪誕
古典小說是門有趣的學科,研究方法也林林總總。本書嘗試以神話與文學、心理分析和怪誕等觀點來檢視古典小說。 神話與文學部分,嘗試從神話與文學融合的方向,研讀〈槃瓠〉、〈女化蠶〉、〈柳毅〉和〈裴航〉等篇。此外,亦有以心理分析的角度,研讀離魂的現象,以及人與異類婚戀中所呈現的性幻想和補償心理。至於怪誕,這種既可怖又可笑的寫作手法,亦可用來解釋《聊齋誌異》、《子不語》和《常言道》等書中某些篇章,所呈現的特殊風格。而怪誕與諷刺的結合,又可帶出寓諷於怪、寓諷於諧的諷刺效果。
【電子書】當代文學論集
這本文學論集特別強調「當代」,主要是在介紹新的文學理論和文學作品,作者所採取的詮釋謀略亦有別於傳統的批評。本書中收入的論文主題涉及許多當代文學批評的主要課題:有對理論的評介與反思,如「雌雄同體」之概念、「閱讀行為與主體」等;以及應用於實際作品的批評,如「法國中尉的女人」、「荒原」等。蔡源煌教授鑽研文學批評多年,對東西文學的發展多有銳利的觀察與省思。
【電子書】現實與象徵:蕭紅「自我」、「女性」、「作家」的身份探尋
本書為香港中文大學青年學人論文獎2000年度之得獎論文,贏得出版資助由中文大學出版社把論文編輯成書出版。論文從「身份探尋」的角度,研究蕭紅四部代表作《商市街》、《生死場》、《呼蘭河傳》和《馬伯樂》。在研究方法上,本論文運用小說敘事學、文體學、女性主義和心理學等文學理論,並以「現實」為參照,探討作品與個人遭遇、社會和文藝的關係,展示蕭紅如何通過藝術上的「象徵」(「修辭手法」和「隱含意義」),折射她對「身份」的看法。
【電子書】文學的多元文化軌跡
《文學的多元文化軌跡》,是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所長李有成二十年來的短論與書評選集,但並非正經八百的學術論文,而是意外的學術副產品。這些文字標示了作者的論述立場,隱含其從邊陲對若干廣為流行的文學與文化觀念或假設之騷擾與質疑。作者希望藉從事文學與文化研究帶來一些改變,改變各種形式的無知、偏見、成見、歧視、刻板印象等等。
【電子書】數學老師讀國文
時代的潮流顯現了各時代及朝代中,有形、無形的需求;年輕人盲目追求流行,「整形」、「瘦身」..,到底為了什麼?連自己也不知道。這是否在提醒我們:該「修身」的時刻來到了!「修身」的內在工夫,是真正人們所要的,也只有這「修身」的整形工夫,才可以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只有回到這悠久歷史傳承的中國前輩慈悲古聖的教誨之中,才能真正的體會「人本」之意!本書除了收錄作者漠泉讀《大學》、《禮記.學記》、《西銘》的心得與新解之外,還有他的新詩創作;另外還收錄了〈數學與人生〉、〈譬喻與數學〉,漠泉在這兩篇文章中,將他的專業─數學教學,成功融入文學之中,相當富有新意。不管是對數學感到恐懼,或是對古文感到畏懼,這本書透過不同於傳統角度的融合,必能帶給您不一樣的新觀念。流傳了幾千年的典籍、言論,其中蘊藏了許多深奧的道理。你是否會曾疑惑,無法將其與生活聯繫,而對古時候所留下的「修身」良言,起了「疑竇」?透過數學老師的角度,重新詮釋古籍,並賦予不同的解釋。
【電子書】宋澤萊談文學
每次,只要宋澤萊一出手,不管是卑微的有感而發,或激烈的論斷批判,總有許多人要說:宋澤萊又大開殺戒了!其實,可能他們心虛了!至少是言重了! 宋澤萊可不想成為什麼一方霸主,他只是敬虔地寫出所感、所應、所思、所想、所覺、所悟、所修、所煉……他總是走在時代智識潮流的前端! 在台灣,從來沒有一位作家可以像宋澤萊這樣,從慘綠少年的敏感出發,一路渾然天成地經營著他的文學,從現代主義心理分析小說、寫實主義小說、自然主義小說、浪漫主義小說、魔幻寫實小說,甚至是返璞歸真的台語文學創作,宋澤萊深刻掌握到各種文學思潮的精髓,以之試煉,並且都達到了一個高點。 在台灣,從來沒有一位作家能像宋澤萊這樣,是個真正認真學過佛、求過道的人,他擁有過參禪的開悟體驗,原始佛教的「無我」體驗,及基督教的「聖靈」經驗,並以之帶入他的文學,準確地書寫出台灣獨特的宗教現象和他一己的心靈世界。 在台灣,大概也沒有一位作家能像宋澤萊這樣覺察文化意識、擁抱社會正義、剖驗歷史情境,他思索、他觀察,並且能點穴般地「寫」出個道理來,他不單純只是一個「作家」,他同時也是台灣新文化論述開先鋒的頭號旗手。
【電子書】中西文學關係研究
本書共集十六篇論文,研究中國文學與中西文學關係,傳統、現代兼而有之。作者以近年來被肯定為研究中國文學新途徑的比較方法著手,超越時間、語言與國家界限,更打破傳統上不必要的約束和壞習慣來考察文學問題;而比較文學中重大問題如類同、傳統和影響,亦可在本書找到研究的範例。全書篇篇為紮實之學術論文,然透過作者綿密的解析,通俗性、可讀性均高。
【電子書】生命的書寫:第二屆主題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個別生命既會消逝,於是追索超越的上帝、死後的世界,固然是理所必至;而生者以文學形式,追念死者,也是勢所必然,本書便是以文學來展示生命存在的主要內涵。
【電子書】主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本書包括第一輯:人文觀點下的遊,論述先秦、明代、現代的各種旅遊書寫,說明旅遊複雜深刻的文化內涵。第二輯:當代文學的省思,分析網路文學、國族認同、當代散文、通俗文學等諸多當代文化現象。第三輯:經典的詮解,回到經典,探索經典如何影響生命存在的基本問題
【電子書】王育德全集(11):創作&評論集
身為台語研究學者兼台獨運動理論大師,王先生的著述是台灣人學識的智慧結晶,也是台灣良知的總體表露,即使放之世界,亦能閃耀金字塔般的光芒。本設添為專業台灣本土出版機構,企劃出版【王育德全集】是多年來的宏願和責任。 由於王先生的著作都是以日文寫成,本社特別成立編輯委員會加以彙整漢譯,共編為十五卷。王先生有言,他寫書的最主要目的,是要寫給台灣人閱讀,今【王育德全集】能完整的發行,是歷史公道,也是淑世天理。
【電子書】台灣文學的國度
台灣文學的國度:女性.本土.反殖民論述 在這本《台灣文學的國度:女性.本土.反殖民論述》中,展示的不只是文學的研究,更是作者心靈深處對台灣的愛。 台灣文學成為顯學,在各大學逐漸受到重視,這是可喜的現象,台灣文學史的建構,目前仍著重在史料的收集與史觀的詮釋,學者以歷史思潮來論述文學發展,這也是文學的研究方法。 作者則喜歡細細品味作家的個人特質,從文本出發,深入作者的內心世界,這使作者越來越傾向於心理分析的文學研究,在<二二八的新詩世界>、<李昂《殺夫》的陰性書寫>、<空間的詩學:李魁賢的新詩世界>、<農村的烏托邦:論鄭清文的《天燈母親》>等等,這些論文都有這種特色。 作者簡介 陳玉玲 1965年出生於台灣宜蘭縣,淡江中文碩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靜宜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台灣筆會理事,著有《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主體性研究》、《沈尹默文學及書法藝術研究》。
【電子書】與君細論文
這是繼本書局出版的《中國文學鑑賞舉隅》之後,作者又一本有關實際批評的著 作。國家文藝基金會曾於一九九二年向全國大專院校師生作問卷調查──《中國文學 鑑賞舉隅》入選為一百本適合大專學生閱讀之中外古今文藝作品之一。《與君細論文》析評的範圍則尤為遼闊,包括了小說天地、散文世界、詩與戲劇 、文學批評的批評、學術評論等。而行文語調也趨多元,常以析評對象性質的不同而 不同。作者基本信念是:評論應以作品為客觀對象,修辭立誠,向讀者負責;這一點 ,確是作者永不改變的堅持。
【電子書】文學創作的理論與教學
本書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理論性的探討,針對文學創作的要義與特質、人才、動機、過程、環境、學習等課題,進行廣泛的研究與透徹的剖析。第二部分為實用 性的探討,針對文學創作的教學問題、文學創作班課的理論基礎與特質,提出文學創作班課的開設原則與施教要領;此外,更實際介紹美國與台灣開設文學創作班課 的現況。 & 全書可謂課理論與實際兼備,既融入前人說法,也創出個人見解。無論對文藝研究或推廣,均有相當助益。
【電子書】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
作者簡介 岡崎郁子,一九四九年生,日本高知縣高知市人,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日本文學系畢業;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現任吉備國際大學副教授。 內容簡介 不論以官方統治者的立場或是台灣民間認定上,在台灣文束,正統與異端的概念向來都是存在的。諸如日據時代以日文創作的邱永漢,戰後政治思想獨樹一幟的陳映真,遠離台灣的保釣志士劉大任,追求純真文學的鄭清文,其至是居於弱勢族群的拓拔斯,竟然名列異端的系譜?究竟,正統與異端的界定何在? 本書所說的異端,含有兩種意義,而這兩種意義有互動,拮抗,容納的關係。如果把中國文學當作正統,那麼台灣文學是異端,由於主宰台灣文學命運的是台灣三大漢人族群,他們的文學傳統來自中國,由一六六二年來台的明太僕寺卿沈光文所播種,在這之後在台灣形成台灣新,舊文學卻在漫長的三百年裏土著化,建構了台灣色彩強烈的自主新舊文學,有異乎中國文學的內涵存在,其實中國文學已變成台灣文學的一部份。不同國度裏產生的文學,主體的選擇決定了正統與異端。 拘於某些觀代與標準來界定何為正統,何為異端,是否會扼殺了台灣文學本來應有的面貌?作者獨到,持平的見解,擴展了研究台灣文學的領域,提供了別具一格的遼闊視野。
【電子書】考證與反思:從《周官》到魯迅
本書收論文九篇。從考證角度言﹐或用新材料以證舊說之不誣﹐或重新爬梳舊材料以辨疑古者之不足信。校勘而旁涉前賢始作因緣﹐辨偽則嚴判通儒學問識見。考察文本﹐或純粹歸納﹐明作者之用心;或旁推發隱﹐表著述之微 言。〈論魯迅之「中國小說史略」〉及〈托洛茨基對魯迅之影響〉二文,或措意中外比較﹐或不避政治禁忌﹐尤足見研究視野之開闊與論學態度之謹嚴。
【電子書】文學與人生
傅孝先教授是少數在美國知名大學擔任英美文學教職的華人學者,而在潛心研究西洋文學之餘仍不忘以中文寫作,流露諸多中國文學與社會的關懷。《文學與人生》是他多年來作品的精選,無論是創作或評論均一秉作者「平凡中見深遠」的原則,讀來平易但覺雋永深刻。十五篇生活雜感的一般性散文輯為別樣情懷,讀中外書是十篇非正式的評論文章,另針對文學或社會議題有感而發的十四篇短文則收入生活隨筆,而詩歌故事選錄一部中篇小說及三首詩作;作者文字風格清 新獨特,下筆如行雲流水而言之有物。
【電子書】古代文學精華
本書共收中國古代文學論文十七篇,分為兩大類:一類論詩,一類論文。論詩部分,作者探尋《詩經》中的原始意象特徵、言志緣情說的內涵、聲與詩的關係;屈原《離騷》的美學價值,古代詠史詩的文學意蘊。論文部分,作者對《左傳》的文學價值、人物形象、戰爭描寫,進行了精心的分析,對莊子的文學、莊子散文的想像藝術,有生動的闡述;關於《史記》的文氣、《文心雕龍》的創作構思論,也有剴切的論述。
【電子書】中國文學鑑賞舉隅
這兒有古文新探,從質樸的「奏議」到華美的「辭賦」。這兒有小說析評,從古典的《西遊記》到鄉土的〈漁歌子〉。這兒有白話散文的欣賞,從朱自清到陳之藩。而新詩的品鑑,則限於對?弦的《深淵》作一測量與試探。作者微末的心意在,使過去的文學作品,在現代人心域中活躍如新;讓一切已有的美感經驗,在每一個新的時代裏,煥發出更新的意義和光芒。同時也藉對現代文學的長江大河的追溯,一探那傳統的和鄉土的巴顏喀
【電子書】四說論叢
我們的文學是世界上最豐富的,而如何來發掘這些寶藏使之發揚光大,則有待我們的努力。 文學作品能否躋身於世界文壇,受到肯定,端在是否具有其民族文學之特質。因此,我們的文學必須植根於我們民族的土壤。 三國、水滸、西遊、紅樓是我國古典小說中最具代表性者,羅盤先生特就其專攻小說多年的素養,將各書的主題意識、寫作技巧、人物描寫等一一加以評析,殊多創見,由此可知我國古典小說之偉大。讀者不但可以藉此得到閱讀原著的喜悅,如果有志從事於小說寫作者,更可得到許多觀摩學習的機會。庶幾翌日可以成為一位真正的民族文學作家,使我們的現代作品也能在世界文壇上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