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戰國楚簡詞典(文書卷)
楚地出土的戰國竹簡數量龐大、內容豐富,在史學、哲學、語言學等方面都有很深厚的研究價值,受到海內外學者高度關注。戰國楚簡依內容可分為古書和文書兩類,其中,文書類楚簡為戰國楚人當時實際使用的文字與語言習慣,與楚地有密切的關係,其價值不可忽視。本書依據《說文》排序將詞頭分為十四章,整理文書類楚簡各個詞彙的用字習慣,「以詞繫字」,然後整理此詞彙於文書類楚簡中記錄的字形,以及字義或詞義,同時標明不同字形出現的頻率,用以整理、比較文書類楚簡較常使用的字詞關係,以便讀者快速掌握戰國楚地時人表達同一個詞彙時所使用的文字、瞭解文書類楚簡字、詞的對應關係。
【電子書】何定生著作集一:詩經、孔學及其他
何定生是顧頡剛在廣州中山大學任教時的學生,早年即已有文章收錄於《古史辨》中,而享有古史辨學者的光環。一九四九年隨國民政府來臺,任教於臺大中文系。生前出版有《詩經今論》一書,收錄三篇《詩經》研究論文,為臺灣學界所仰重。一九七○年去世後,其弟子何寄澎、曾志雄整理遺稿,出版《定生論學集──詩經與孔學研究》,收錄四篇論著。《何定生著作集》即在此二書的基礎上,復廣泛蒐求其論著、書信與相關資料,編為二冊。第一冊為《何定生著作集一:詩經、孔學及其他》,第二冊為《何定生著作集二:尚書與文法》,雖尚未能將何氏著作網羅殆盡,但已足將何氏學術的主要面向及研究精華充分展現出來。何定生深受五四以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繼承顧頡剛及古史辨的學風,將此學風在戰後的臺灣學界持續發皇。何定生的學問主要表現在《詩經》,強調復古解放的精神,他呼籲今日的《詩經》研究,應從清學的漢學壁壘中出來,以復於原始的樂歌地位。他認為惟有站在《儀禮》的樂歌地位來讀《詩經》,從人性的同類意識來接觸人性,才有碰到詩人靈感的可能。
【電子書】賞讀書信二‧古典詩詞天空:唐至清代日月星辰晴雨雪九二首
‧適合國中以上學子奠定國文基礎。‧適合喜歡古典詩詞的成年男女於閒暇時賞讀。‧精選唐代到清代的主題詩詞,按朝代及作者出生年排列,每首皆附有注釋,並搭配劇情連貫的交換書信,詩詞‧譯文對照則合併於書末,讀者可透過本書對古典詩詞有總體的認識。賞讀詩詞自由式,讓人越讀越愛92首與日月星辰、晴雲雨雪相關的詩詞88種賞讀古典詩詞的角度【新增「詩詞‧譯文對照」單元】打破傳統分類,從現代人的角度選讀跨時代詩詞。可以欣賞文字之美、可以沉醉其中、可以隨意聯想,也可以唱反調……跟著兩位久別重逢的國中同學李真希╳王明晴透過感性與知性的書信對談在賞讀詩詞的同時,重溫年少歲月,品嚐人生滋味一起品味古典詩詞精煉的遣詞用字,也在古典詩詞裡找到自己的心情。原來,古典詩詞如此美麗,又如此貼近現代生活。◎本書特色‧每首詩詞皆附注釋,並貼心設計無注釋編號干擾賞讀的編排方式。讀者可直接從詩詞文字理解意境,從而延伸思考和想像。‧精選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等歷代共62位文人的作品,皆附上作者簡要生平,讓讀者可對作者的創作觀點有基本了解,幫助理解詩詞涵義。‧每組詩詞皆搭配一篇簡短好讀的書信散文,透過連續劇情、理性與感性兩種角度,將對詩詞的理解與領悟融入日常生活中。◎前情提要李真希和王明晴在國中同學的婚禮上重逢後,決定要通信賞讀詩詞,順便聊聊彼此的生活點滴與感想。在賞讀與「花草樹木」相關的花園主題詩詞之後,她們要開始以「天空」為主題,賞讀與「日月星辰、晴雲雨雪」相關的詩詞。‧李真希:任職於臺北DF動畫臺,剛放下對前男友亞翔的眷戀,與同事弘宇交往中。目前,弘宇已辭掉工作,創業開設的冰淇淋店正要開幕。‧王明晴:任職於中部某農會,已婚,丈夫為國中地理老師,育有差距六歲的一雙兒女。◎給明晴的信明晴:我選讀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做為天空系列的開頭。在這首詩裡,雖然有「情人怨遙夜」這一句,我卻感覺到濃濃的暖意。因為詩裡沒有對所思念之人的怨恨,反而是想把滿滿的月光送給他。雖然詩人也知道這願望無法實現,只能期待彼此在夢中相會,但這樣的想法已讓讀者感到溫馨了。不過,我覺得這種心情比較有可能發生在親友之間。對於遠在他方的親友,我們總會獻上祝福,希望他一切都好。但若是面對情人,難免會因渴望獨占而心生埋怨;而且,要是對方獨自在他鄉過得很好,也會懷疑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地位是否一點都微不足道。愛情真是最濃烈也最脆弱的感情啊。所以,我始終不認為遠距離戀愛能夠維持長久。不過,我也不覺得伴侶非要天天黏在一起不可,偶爾分開一陣子並無所謂,但以見面密度來說,每年有一半以上的天數能見到面,說說話、相處幾小時,會是比較好且真實的互動吧。雖然,這世上也有那種心有靈犀的、追求柏拉圖式戀愛的伴侶,光是透過電話或線上聊天,就可以獲得心靈的滿足。但我覺得,所謂的伴侶,就是要能夠共享生活並相處愉快,才有意義。寫到這裡,我突然發現,或許這才是我當初選擇放棄亞翔的真正原因。原來如此啊。
【電子書】深情在宋詞:45首採擷人間風月的絕美好詞
引領古典詩詞現代化的散文名家琹涵,以優美精妙的文字入文,將宋詞用現代的語言和故事做了新穎的詮釋,讓人重新體會宋詞的深情與美好。 全書精選雋永深邃的經典詞句,涵蓋蘇軾、辛棄疾、李清照、柳永、歐陽修、晏殊、秦觀等宋詞名家。作者揀選四十五首採擷人間風月的絕美好詞:「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琹涵以簡白易懂的筆觸寫出四十五則生命故事,讓詞不只能抒情的吟誦,更能啟發我們度過生命的難關。對男友過度迷戀而釀成縱火悲劇的女子,宛如柳永描繪:「憐深定是心腸小。往往成煩惱。一生惆悵情多少?月不長圓,春色易為老」;與友人離別的思念心情,如同歐陽修所言:「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我們都是紅塵過客,緣聚緣散只在轉眼之間,不妨學習蘇軾的豁達:「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琹涵說:「跌宕起伏的詞,道不盡相思血淚,不也和曲折的人生相似嗎?人生中的情關最難跨越,幸好有詞相伴,成為我們心靈的知己,如此,世路走來,縱使崎嶇也悠然。」心有千千結,纏綿悱惻的宋詞代解煩憂。古人對紅塵俗世的了悟,以現代人的生活經歷來檢視,也以生命的履痕來印證,讓人可以更恬淡自適的看待人世悲歡。 本書特色 ★&& &簡單易懂的詞作白話解析,讓人得以體會和品味詞的意境與氛圍。 ★&& &選取兩宋詞作45首,結合日常生活的小故事,可將宋詞的智慧運用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
【電子書】都說際遇難逢:朱玉昌的古典詩詞新詮
33首千古唱誦的詩詞曲賦,新編新選, 跳脫傳統賞析視角,考究裡,盡是亮眼發掘; 新譯下,詳解書寫背景的人時地事物及水落石出的關鍵。 在低沉沮喪,在不盡如人意中,歌詠、抒懷、詠嘆、感念,一世人生。 & 且聽15首新編歌曲,任心靈翱翔 再跟著文字, 以身歷其境的自如,遍訪過往文人的詩心。 & 一首好詩,辭句長短、句中字數、押韻與否都在其次,重點是如何拿捏日常,將生活細瑣轉換成讓人動容的篇章。一詩一詞交相輝映,當可列為文學美談一樁。 & 歷史趣味常出於知識分子借古諷今之手,從歷史必然裡細細揀選偶然,讓小小一個點擴散成洋洋灑灑的畫面且活靈活現。 & 讀詩,著重的是種感覺,可以輕輕提起,放下時足夠蕩氣迴腸,不用太多情節,那怕沒來由地切入,或在任何地方嘎然停止,都能讓人有所感悟;只要作者落筆時揮灑出心裡的真誠,無須技巧性結構鋪陳,也能刻劃出好作品,能不能從詩裡讀到詩人的心,那才是詩作最動人的地方。 & 古典詩詞的奧妙,貴在文字精練下隱含的深意;不同畫面和穿越時空環境,賦予多樣不同的情景氛圍。 & 讀蘇軾詞〈定風波〉,直接領受到作家那分幽默風趣和可拿起文字演奏音律的功力,在他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詩作,深深體悟他憑藉著大自然色彩變化,完成了一次心境上的療癒對話。 溫庭筠詞〈菩薩蠻〉其一,看到起句「小山重疊金明滅」七個字,劈頭感應到的是溫庭筠極其露骨,用意會的筆柔柔描繪女性身體的訊息。 & 中文字辭構成具有多解的特質,作者以直觀感受,朝最貼近人、事、時、地、物等多重可考史料交錯鑽研、推敲,並尋求答案。根據有限史料旁敲側擊,釐出最適切的解釋,潛心探究並推廣詩、詞、曲。 & ◢ 集結「UDN新聞網」文章與《新頭殼》朱玉昌古典新詮專欄 33首,千古唱誦的詩詞曲賦,新編新選;不為人所知的緣起、解析、新譯;人時地事物的水落石出、關鍵探索。 詞末彩蛋、詩人詞人人物速寫;一則寓言、一種冥想、一段遭遇、一個故事、一分傳奇、一世人生。 & ◢ 聆聽15首漢光教育基金會「舊愛新歡-古典詩詞譜曲創作」動人作品 &
【電子書】都說際遇難逢
33首千古唱誦的詩詞曲賦,新編新選, 跳脫傳統賞析視角,考究裡,盡是亮眼發掘; 新譯下,詳解書寫背景的人時地事物及水落石出的關鍵。 在低沉沮喪,在不盡如人意中,歌詠、抒懷、詠嘆、感念,一世人生。 & 且聽15首新編歌曲,任心靈翱翔 再跟著文字, 以身歷其境的自如,遍訪過往文人的詩心。 & 一首好詩,辭句長短、句中字數、押韻與否都在其次,重點是如何拿捏日常,將生活細瑣轉換成讓人動容的篇章。一詩一詞交相輝映,當可列為文學美談一樁。 & 歷史趣味常出於知識分子借古諷今之手,從歷史必然裡細細揀選偶然,讓小小一個點擴散成洋洋灑灑的畫面且活靈活現。 & 讀詩,著重的是種感覺,可以輕輕提起,放下時足夠蕩氣迴腸,不用太多情節,那怕沒來由地切入,或在任何地方嘎然停止,都能讓人有所感悟;只要作者落筆時揮灑出心裡的真誠,無須技巧性結構鋪陳,也能刻劃出好作品,能不能從詩裡讀到詩人的心,那才是詩作最動人的地方。 & 古典詩詞的奧妙,貴在文字精練下隱含的深意;不同畫面和穿越時空環境,賦予多樣不同的情景氛圍。 & 讀蘇軾詞〈定風波〉,直接領受到作家那分幽默風趣和可拿起文字演奏音律的功力,在他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詩作,深深體悟他憑藉著大自然色彩變化,完成了一次心境上的療癒對話。 溫庭筠詞〈菩薩蠻〉其一,看到起句「小山重疊金明滅」七個字,劈頭感應到的是溫庭筠極其露骨,用意會的筆柔柔描繪女性身體的訊息。 & 中文字辭構成具有多解的特質,作者以直觀感受,朝最貼近人、事、時、地、物等多重可考史料交錯鑽研、推敲,並尋求答案。根據有限史料旁敲側擊,釐出最適切的解釋,潛心探究並推廣詩、詞、曲。 & ◢ 集結「UDN新聞網」文章與《新頭殼》朱玉昌古典新詮專欄 33首,千古唱誦的詩詞曲賦,新編新選;不為人所知的緣起、解析、新譯;人時地事物的水落石出、關鍵探索。 詞末彩蛋、詩人詞人人物速寫;一則寓言、一種冥想、一段遭遇、一個故事、一分傳奇、一世人生。 & ◢ 聆聽15首漢光教育基金會「舊愛新歡-古典詩詞譜曲創作」動人作品 &
【電子書】愛群詩選(第二集)
本書定名《愛群詩選》第二集,內容分為詩、詞、鐘、聯四類。係將經、史、子、集與臺灣四百年來詩之尤者合流,分為天文、地理、時令、寺觀、居室、集會、慶弔、遊眺、人事、人物、文事、武備、閨閣、器用、技藝、寶飾、音樂、鳥獸、花木、魚蟲、農牧、漁樵、飲食及詠史等二十四類;詞,按詞牌分類;鐘,分鳳頂、燕頷、鳶肩、蜂腰、鶴膝、鳧脛、雁足等七格;聯,分寺廟、山水及勝跡等。以上均經精審並附作者簡介。
【電子書】漢字裡的故事(四)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家國志
從漢字裡的故事,了解古人的家國情懷 & 三千多年前的古人有怎麼樣的國家概念? 士大夫如何侍奉君主? 大臣犯了錯會受到什麼懲罰? 古人如何帶兵打仗? 用什麼樣的武器? 如何對待長輩和兒童? 如何面對出生和死亡? 這些問題,古人都在造字時,把答案藏在漢字中 & 每個漢字的字形演變,都述說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 本書精選102個能展現古人家國情懷的漢字,詳細介紹每一個漢字的演變,從字形入手,講解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生活形態、日常禮儀和文化常識,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深入了解古人文化。 & 「君」是神職人員手持權杖傳達神的旨意;「罪」是用刑刀割犯人的鼻子; 「德」是在十字路口要行得正;「善」則是有如目光和善的羊一樣美好。 & 每個漢字不僅有故事,也有不同的遭遇! 哪些字光看長相就知道它要說什麼? 哪些字被誤用、錯用了一兩千年? 哪些字命運多舛,讓人完全忘了它原本的意思? & 在研究漢字的過程中,作者許暉常常被漢字的美麗形態所打動而深感震撼。 & 藉由一個個漢字的深入研究,本書以最淺顯有趣的一則則小篇章,呈現三千多年前古人對君臣關係、德行、生死的看法,以及如何打仗和執行律法。 & 打開漢字裡的文化奧祕,再現古代人的生活日常! & ※「漢字裡的故事」系列:《藏在漢字裡的古代生活史》、《藏在漢字裡的古代風俗史》、《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博物志》已經出版! &
【電子書】日日讀古文,句句是經典
沉浸醲郁,每日一讀文學經典 含英咀華,句句盡是絕妙好詞 & 諷諭針砭、山光水色、風俗世情、人生感悟…… 細讀歷代名句,鑑賞反思,深入中文經典堂奧! & ★提升閱讀素養、增進寫作力的必備案頭書! & 讀歷代名家的作品,不僅能感受其生命體悟,也讓我們更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並豐富語文表達能力。本書為了降低閱讀古文的門檻,除了白話語譯、生難字詞的注解,也詳述原篇意旨,帶讀者重返作者創作的歷史現場。每天讀一句,只要五分鐘,輕鬆提升文章的鑑賞能力。 & 全書所收名句,從先秦、漢魏到唐宋八大家,下及明清名家之作,蒐羅極廣;並以「主題情境」區分章節,搭配心智圖分類,查找語句更容易。此外更說明如何在現代語境下正確使用名句,讓文章變得更有深度。 & 本書每篇體例統一,無論讀、寫、教、學,皆適用,每篇包含單元有: 【白話讀名句】名句原文的白話語譯,輕鬆讀無障礙。 【字詞的注解】解析生難字、詞,澈底掌握原文內容。 【題旨與故事】介紹名句的創作背景故事或作者生平。 【使用的場合】說明名句的適用情境,寫作信手拈來。 【名句的出處】節錄名句上下文,有助記憶名句大意。 & ──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白話讀名句】 打敗山裡的賊寇容易,但要打敗心中的賊性卻是相對困難的。 【題旨與故事】 本句出自明代思想家、軍事家王陽明的〈與楊仕德、薛尚謙書〉。當時四十六歲的陽明,平定南方流民暴亂後,準備移兵贛州繼續剿匪,途中他有感而發,於是寫給門下弟子一封信,提到他認為弭平民變匪患,對他來說其實一點都不難,破除人的貪邪惡念或改掉壞習慣,才是人心的大考驗。「心中賊」不僅存於「山中賊」的內心,事實上也深植在每個人的心中。 【使用的場合】 本句可用來說明克服內心的欲望或惡習是極為不易之事。 &
【電子書】日日讀古文,句句是經典:主題式賞析歷代古文300句,提升中文讀寫力
沉浸醲郁,每日一讀文學經典 含英咀華,句句盡是絕妙好詞 & 諷諭針砭、山光水色、風俗世情、人生感悟…… 細讀歷代名句,鑑賞反思,深入中文經典堂奧! & ★提升閱讀素養、增進寫作力的必備案頭書! & 讀歷代名家的作品,不僅能感受其生命體悟,也讓我們更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並豐富語文表達能力。本書為了降低閱讀古文的門檻,除了白話語譯、生難字詞的注解,也詳述原篇意旨,帶讀者重返作者創作的歷史現場。每天讀一句,只要五分鐘,輕鬆提升文章的鑑賞能力。 & 全書所收名句,從先秦、漢魏到唐宋八大家,下及明清名家之作,蒐羅極廣;並以「主題情境」區分章節,搭配心智圖分類,查找語句更容易。此外更說明如何在現代語境下正確使用名句,讓文章變得更有深度。 & 本書每篇體例統一,無論讀、寫、教、學,皆適用,每篇包含單元有: 【白話讀名句】名句原文的白話語譯,輕鬆讀無障礙。 【字詞的注解】解析生難字、詞,澈底掌握原文內容。 【題旨與故事】介紹名句的創作背景故事或作者生平。 【使用的場合】說明名句的適用情境,寫作信手拈來。 【名句的出處】節錄名句上下文,有助記憶名句大意。 & ──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白話讀名句】 打敗山裡的賊寇容易,但要打敗心中的賊性卻是相對困難的。 【題旨與故事】 本句出自明代思想家、軍事家王陽明的〈與楊仕德、薛尚謙書〉。當時四十六歲的陽明,平定南方流民暴亂後,準備移兵贛州繼續剿匪,途中他有感而發,於是寫給門下弟子一封信,提到他認為弭平民變匪患,對他來說其實一點都不難,破除人的貪邪惡念或改掉壞習慣,才是人心的大考驗。「心中賊」不僅存於「山中賊」的內心,事實上也深植在每個人的心中。 【使用的場合】 本句可用來說明克服內心的欲望或惡習是極為不易之事。 &
【電子書】漢字裡的故事(三)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博物志
從漢字裡的故事,了解古人眼中的萬物 三千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他們生活中會認識哪些動物? 哪些動物可以吃?哪些動物難以對付? 天空中飛翔的鳥類有哪些故事? 他們還認識那些植物? 花朵、果實和種子是什麼樣的? 他們如何感受大自然? 如何記錄春夏秋冬的季節轉換? 如何觀察太陽和月亮、河流和山岳? 這些問題,古人都在造字時,把答案藏在漢字中 每個漢字的字形演變,都述說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本書精選了101個能展現古人對世界萬物理解的漢字,詳細介紹每一個漢字的演變,從字形入手,講解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生活形態、日常禮儀和文化常識,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深入了解古人文化。 「物」是指雜色的牛;「狂」是瘋狗跑到別處去了;「來」是一株成熟的麥子 「旦」是太陽從海面上冉冉升起;「岳」是疊在一起的兩座高大山峰 「疑」是牽著牛去參加祭禮的祭司迷路了; 「蠻」是指南方人說話像亂絲一樣聽不懂! 每個漢字不僅有故事,也有不同的遭遇! 哪些字光看長相就知道它要說什麼? 哪些字被誤用、錯用了一兩千年? 哪些字命運多舛,讓人完全忘了它原本的意思? 在研究漢字的過程中,作者許暉常常被漢字的美麗形態所打動而深感震撼。 藉由一個個漢字的深入研究,本書以最淺顯有趣的一則則小篇章,呈現三千多年前古人對世界的觀察,讓你了解古人如何看待蟲魚鳥獸、花花草草,以及如何觀察地形景觀和大自然的變化。 打開漢字裡的文化奧祕,再現古代人的生活日常! ※「漢字裡的故事」系列:《藏在漢字裡的古代生活史》、《藏在漢字裡的古代風俗史》已出版,《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家國志》即將出版,敬請期待! &
【電子書】盛唐五人團
唐詩是古典詩歌發展的巔峰 盛唐詩人則是巔峰上的巔峰 孟浩然、王維、王昌齡、李白、杜甫 更是盛唐詩人中各據一方的霸主 盛唐五人團,正式出道! & 只有完整了解詩的人生平,才能讀懂詩作的內涵。 只有清楚詩作的涵義,才能完整貼近詩人的心情。 生活在最輝煌盛唐的詩人,如何相互激盪出各自的人生故事與傳世名作? 五位詩人,分別代表「仕」、「隱」兩條人生道路, 以及「佛」、「道」、「儒」三種處世哲學, 完整呈現盛唐的文化氛圍。 & 【隱】孟浩然──恨無知音賞的風流隱士 想當官竟是因為不甘寂寞?卻在人生的最後,選擇做回自己,做一位拒絕出仕的隱士。 & 【佛】王維──我心素已閒的佛系青年 人生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若有似無」的狀態,不寫詩、不浪遊、沒有推薦人,緣分到了,自然會當官(假的!) & 【仕】王昌齡──一片冰心在玉壺的求仕之路 誰說會讀書就一定能官途順遂?因個性「不護細行」而屢遭貶謫,無論其天才橫溢比肩王維、李白,都無助於他的仕途。 & 【道】李白──飛揚跋扈的謫仙人 「莫使金樽空對月」是日常,趁著醉意寫詩填詞是獨門絕招。酒醉仍能出好詩,我就謫仙人李白。 & 【儒】杜甫──人溺己溺的乾坤一腐儒 有一種苦,叫「杜甫覺得一定有人比他更苦」。詩作反映了戰亂下的人生百態,以及當時最真實的生活。 & 作者以溫暖的文字、風趣的筆法,按照時間、事件排序,搭配詩人在所處事件當下有感而發的詩作,將詩人們精彩豐富的人生與詩作,以及五人團彼此之間的互動,如故事般一一呈現。 & 「如果古詩的優美不小心誘惑了你,希望大家看完《盛唐五人團》的詩作和生命故事之後,也能知道我們在人生的各種分岔道路上,始終有重新選擇的機會──詩人已經用盡全力示範給我們看了,而且,他們只示範這一次。」──趙啟麟 & 本書特色 & ★最完整動人的詩人故事& ★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 ★最精采清楚的詩作解說& ★加深成人的詩詞感受 &
【電子書】宋詞三百首評註(典藏版)
以初刻本為底本,詳加註釋、另撰評析、彙輯前人評述; 專家學者的新釋輯評,兼顧欣賞誦讀和深度品析之需,適合各類型讀者; 深入理解特定的詞學宗旨、藝術特色和鑑賞要法。 八十八家詞人, 三百首經典詞作, 堪稱兩宋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 以初刻本為底本,詳加註釋、另撰評析、彙輯前人評述, 使讀者在滿足賞析誦習之需外, 更能深入理解特定的詞學宗旨、藝術特色和鑑賞要法。 詞在兩宋迎來極盛,宋人詞內容豐富、形式靈活,多種風格爭鳴盛放,韻律美與神致美自然渾成,成為堪與唐詩媲美的中國古典文學代表性成就之一。 上彊村民編選的《宋詞三百首》是宋詞的經典普及選本,自一九二四年初版以來,一直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和歡迎。在近百年的流傳中,選目幾經增刪,版本眾多,初刻本反而被忽視。本書特選擇初刻本為底本,以恢復選本之原貌,忠實反映編選者的詞學觀念和審美旨趣。更收錄王水照、倪春軍等專家學者的新釋輯評,兼顧欣賞誦讀和深度品析之需,適合各類型讀者。 本書特色 ●經典選本 流傳最廣、備受讚譽的宋詞入門讀本 ●評析透闢 精妙賞析詞作的文學高度與精神旨趣 ●輯評豐富 每首作品後輯有歷代學者評論精粹 編輯推薦 1.以初刻本為底本,詳加註釋、另撰評析、彙輯前人評述; 2.專家學者的新釋輯評,兼顧欣賞誦讀和深度品析之需,適合各類型讀者; 3.深入理解特定的詞學宗旨、藝術特色和鑑賞要法。
【電子書】唐詩三百首評註(典藏版)
蘅塘退士選編的《唐詩三百首》最為著名,可謂必讀的詩歌啟蒙讀物; 註釋深入淺出,經典權威,是讀者了解唐詩的上佳選本。 七十餘位唐代詩人,三百餘首唐詩, 領略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 題材寬泛,眾體兼備,格調高雅,平易近人, 無論啟蒙或是欣賞,皆為必讀的詩歌集。 名家註釋輯評,了解詩人,細味詩義,一覽前人評論, 適合古典文學愛好者的典藏本。 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巔峰,唐以後的歷代文人多視唐詩為圭臬,奉唐人為典範。 對於現代中文讀者而言,眾多的唐詩選本中,尤以蘅塘退士選編的《唐詩三百首》最為著名,可謂必讀的詩歌啟蒙讀物。 金性堯先生是著名的古典文學專家,他的註釋深入淺出,經典權威,深受讀者歡迎。本書自一九八〇年出版以來,各版本累計已發行近三百萬冊,是讀者了解唐詩的上佳選本。此次的新版更附加了其女金文男所做的輯評,每首詩作和每個詩人後,皆輯有歷代重要評論,更提高了此書的欣賞和參考價值。 本書特色 ●大家之作 近代以來影響讀者最廣泛的唐詩選本 ●權威經典 著名古典文史大家金性堯晚年大成之作 ●註釋翔實 博而能約,淺而能切,通而能清 ●輯評豐富 全部詩作和詩人後輯有歷代評論 編輯推薦 1.以典雅風格精裝設計,古典文學愛好者的典藏本; 2.蘅塘退士選編的《唐詩三百首》最為著名,可謂必讀的詩歌啟蒙讀物; 3.註釋深入淺出,經典權威,是讀者了解唐詩的上佳選本。
【電子書】古籍知識手冊(一):古籍知識
國學範圍廣泛,牽涉知識甚夥,市面上少有著作能全面而有系統地蒐集這些基本的國學知識。幸好有這本《古籍知識手冊》,將國學知識進行有系統地歸納整理,可說是國學必備入門書。本套書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古籍知識」,內容包含版本、目錄、辨偽、輯佚等方面的知識;第二部分是「漢語知識」,內容包含文字、音韻、訓詁、語法、詞彙、修辭等方面;第三部分是「文化知識」,內容包含天文、地理、曆法、禮俗、宗法制度、姓氏、稱謂、諡法、避諱等知識。為方便檢閱,分為三冊,以便讀者檢閱。
【電子書】古籍知識手冊(二):古代漢語知識
國學範圍廣泛,牽涉知識甚夥,市面上少有著作能全面而有系統地蒐集這些基本的國學知識。幸好有這本《古籍知識手冊》,將國學知識進行有系統地歸納整理,可說是國學必備入門書。本套書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古籍知識」,內容包含版本、目錄、辨偽、輯佚等方面的知識;第二部分是「漢語知識」,內容包含文字、音韻、訓詁、語法、詞彙、修辭等方面;第三部分是「文化知識」,內容包含天文、地理、曆法、禮俗、宗法制度、姓氏、稱謂、諡法、避諱等知識。為方便檢閱,分為三冊,以便讀者檢閱。
【電子書】古籍知識手冊(三):文化知識
國學範圍廣泛,牽涉知識甚夥,市面上少有著作能全面而有系統地蒐集這些基本的國學知識。幸好有這本《古籍知識手冊》,將國學知識進行有系統地歸納整理,可說是國學必備入門書。本套書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古籍知識」,內容包含版本、目錄、辨偽、輯佚等方面的知識;第二部分是「漢語知識」,內容包含文字、音韻、訓詁、語法、詞彙、修辭等方面;第三部分是「文化知識」,內容包含天文、地理、曆法、禮俗、宗法制度、姓氏、稱謂、諡法、避諱等知識。為方便檢閱,分為三冊,以便讀者檢閱。
【電子書】禮記鄭王比義發微
本書為作者繼《尚書鄭王比義發微》、《毛詩鄭王比義發微》後,討論「鄭王之爭」學術公案的系列續作,其中以前人研究成果為基礎,竭澤而漁式的搜羅清人輯佚與傳世文獻內王肅《禮記》注文與相關注禮文字,分別整理、抽繹出能與《禮記》鄭注對應的條目進行比勘,共鉤稽出鄭、王注對應比勘條目一二五條,涵蓋小戴《禮記》中的二十八篇目;行文內則廣泛徵引孔穎達《正義》及歷代相關《禮記》注解文字作分析,藉以呈現《禮記》鄭、王注的異同,對於解決鄭、王《禮記》比義的問題可稱文獻佐證完備,也為解釋和澄清「鄭王之爭」這一學術公案提供文獻學面向的可靠佐證。
【電子書】漢字裡的故事(一)藏在漢字裡的古代生活史
從漢字裡的故事,了解古人真實的生活 三千多年前的古人到底是怎麼樣生活的? 他們吃什麼?喝什麼? 穿什麼樣的衣服? 住什麼樣的地方? 住的地方會講究什麼? 他們怎麼出行趕路? 打獵時會遭遇什麼趣事? 日常生活中會用什麼物品? 有什麼是他們珍視的東西? 這些問題,古人都在造字時,把答案藏在漢字中 每個漢字的字形演變,都述說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本書精選101個能展現古人生活的漢字,詳細介紹每一個漢字的演變,從字形入手,講解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生活形態、日常禮儀和文化常識,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深入了解古人文化。 「炙」的意思簡單明瞭,就是一塊肉放在火上烤。 「臭」則是狗聞著氣味尋蹤追跡,但「家」卻是屋子裡養了頭豬? 「乘」是爬到樹上去瞭望敵情? 每個漢字不僅都有故事,也有不同的遭遇! 哪些字光看長相就知道它要說什麼? 哪些字被誤用、錯用了一兩千年? 哪些字命運多舛,讓人完全忘了它原本的意思? 在研究漢字的過程中,作者許暉常常被漢字的美麗形態所打動而深感震撼。 藉由一個個漢字的深入研究,本書以最淺顯有趣的一則則小篇章,呈現三千多年前的古人生活,讓你了解古人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住在什麼樣的地方? 打開漢字裡的文化奧祕,再現古代人的生活日常! ※「漢字裡的故事」系列:《藏在漢字裡的古代風俗史》、《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博物志》、《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家國志》將陸續出版,敬請期待!
【電子書】漢字裡的故事(二)藏在漢字裡的古代風俗史
從漢字裡的故事,了解古人有趣的風俗 三千多年前的古人,有哪些獨特的風俗? 對於古人而言,祭祀為什麼如此重要? 他們是如何祭祀的? 要獻祭那些動物?要用到那些物品?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舉動? 他們如何舞蹈?如何唱歌? 如何到別人家中作客? 古人的審美觀如何? 這些問題,古人都在造字時,把答案藏在漢字中 每個漢字的字形演變,都述說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本書精選96個能展現古人風俗的漢字,詳細介紹每一個漢字的演變,從字形入手,講解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生活形態、日常禮儀和文化常識,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深入了解古人文化。 「福」是恭敬地捧著酒器供獻於祭臺上;「卜」是龜甲灼燒後的裂紋 「慶」則是用心捧著鹿皮去別人家裡慶賀,而「眉」是一隻大眼睛上有好看的眉毛 每個漢字不僅有故事,也有不同的遭遇! 哪些字光看長相就知道它要說什麼? 哪些字被誤用、錯用了一兩千年? 哪些字命運多舛,讓人完全忘了它原本的意思? 在研究漢字的過程中,作者許暉常常被漢字的美麗形態所打動而深感震撼。 藉由一個個漢字的深入研究,本書以最淺顯有趣的一則則小篇章,呈現三千多年前古人多樣的風俗,讓你了解古人如何祭祀?如何跳舞?如何到別人家中作客? 打開漢字裡的文化奧祕,再現古代人的生活日常! ※「漢字裡的故事」系列:《藏在漢字裡的古代生活史》已經出版,《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博物志》、《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家國志》將陸續出版,敬請期待!
【電子書】現代語境中的國語文教育
本書收錄的是作者近年來針對國語文教育所發表的四篇專題論文,透過了教科書、報刊雜誌及相關專著以探索新文化運動以來國語文教育的發展,論涉了重要教材、教法的內涵及其演變,對語文教學領域具有實績的專家亦有深入的探討。本書從國語文教育在現代語境裡提出的種種設想和方案切入,既希望理解其變化脈絡,也期盼能經由對過往論述的反思,而對未來的方向產生積極的參考作用。
【電子書】迦陵各體詩文吟誦全集
當代講授詩詞最負盛名、影響力最為深廣的國寶級學者葉嘉瑩親自選編、吟誦匯集14種文體、310篇經典詩文,最完整的吟誦傳承之作傳承古典詩文意蘊之美隨書附QR code,古典平仄韻律隨掃隨聽讓跨越世紀的聲音,演繹延續千年的文化遺產「作為一個終身從事古典文學教育的96歲的老人,我以為吟誦是體會中國各體古典文學意蘊之美的一個重要途徑。」——葉嘉瑩葉嘉瑩老師是譽滿海內外的中國古典文學權威學者,致力推動古典詩詞在海內外傳播。她也是將西方文論引入古典文學從事比較研究的傑出學者,其詩論新意迭出,別開境界,對學界產生重大影響。高齡97歲的葉嘉瑩老師,在講台上從事古典詩詞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迄今已經七十餘年,足跡遍及全球各地,所教過的學生有幼稚園的小朋友,也有大學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從青年到老年,可以說是有教無類的教育典範。而傳承中華古典詩詞的吟誦,是葉嘉瑩老師晚年最大的心願。本書由葉嘉瑩老師親自選編,涵蓋中國古典詩賦詞曲駢散文等多種文體,共計310篇經典詩文。並特別收錄葉嘉瑩老師關於吟誦的代表性論文和講稿,完整地展現了她對吟誦的理論研究和闡釋。搭配426支吟、誦兩種不同演繹版本的音檔,不只是迄今最完整的一部吟誦合集,更是集大成之作!引領讀者一同品味古詩文的現代情。★14種文體——囊括中國古典詩賦詞曲駢散文等多種文體★310篇——親自臻選中華傳統文學大家代表作★426支音檔——演繹古典平仄韻律的吟誦,傳承古典詩文意蘊之美★70餘年躬耕教育——傳承古典詩詞的吟誦為其晚年最大的心願★特別收錄〈談古典詩歌中興發感動之特質與吟誦之傳統〉、〈葉嘉瑩先生論吟誦〉,兩篇吟誦相關的論文和講稿,完整展現葉嘉瑩老師對吟誦的理論研究和闡釋「遺音滄海如能會,便是千秋共此時!」
【電子書】有一種豁達,叫「蘇東坡」
面對人情世態的奇思妙想 身處仕途逆境的悠然自適 大宋生活玩家蘇東坡── 將一路困厄艱苦,活成了一生朗月清風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東坡一生三起三落,卻能在時空變化裡,尋得生命的安頓。 他認為人生困境彷彿樂曲的休止符,可利用暫停的時光再思與自省,蓄積再次跳躍的力量。「以順處逆,以理化情」,把被貶謫的悲苦視為另一種喜樂,一切鬱積自胸中滌除,用智慧、寬容與樂觀的心,擁抱世界的美好。 從三十四首蘇東坡詞作中,探索其隨遇而安、豁達自在的人生觀所由何來,細細品味之餘,除了欣賞優美的古典文學外,對現世生活能有更寬闊的體悟與收穫。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蘇東坡比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林語堂 「蘇東坡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詞裡見。但處艱難的環境中,他的人格是偉大的。」──錢穆 名人推薦 林晉士(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林佳蓉(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專文推薦 衣若芬(蘇學專家,《陪你去看蘇東坡》作者) 李文鈺(臺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凌性傑(作家) 解昆樺(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昭朗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本書從曠達的角度切入東坡樂府,可謂深得其中三昧。全書以富文學性之流暢筆觸,深入探究東坡詞作,無論是知人論世之討論,架構作品書寫之語境,發抒作品內在之情志,還是分析作品寫作之技巧,都有精闢獨到之處,實在令人佩服。──林晉士(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電子書】有一種豁達,叫「蘇東坡」:賞讀詞人的快意人生
面對人情世態的奇思妙想 身處仕途逆境的悠然自適 大宋生活玩家蘇東坡── 將一路困厄艱苦,活成了一生朗月清風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東坡一生三起三落,卻能在時空變化裡,尋得生命的安頓。 他認為人生困境彷彿樂曲的休止符,可利用暫停的時光再思與自省,蓄積再次跳躍的力量。「以順處逆,以理化情」,把被貶謫的悲苦視為另一種喜樂,一切鬱積自胸中滌除,用智慧、寬容與樂觀的心,擁抱世界的美好。 從三十四首蘇東坡詞作中,探索其隨遇而安、豁達自在的人生觀所由何來,細細品味之餘,除了欣賞優美的古典文學外,對現世生活能有更寬闊的體悟與收穫。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蘇東坡比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林語堂 「蘇東坡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詞裡見。但處艱難的環境中,他的人格是偉大的。」──錢穆 名人推薦 林晉士(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林佳蓉(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專文推薦 衣若芬(蘇學專家,《陪你去看蘇東坡》作者) 李文鈺(臺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凌性傑(作家) 解昆樺(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昭朗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本書從曠達的角度切入東坡樂府,可謂深得其中三昧。全書以富文學性之流暢筆觸,深入探究東坡詞作,無論是知人論世之討論,架構作品書寫之語境,發抒作品內在之情志,還是分析作品寫作之技巧,都有精闢獨到之處,實在令人佩服。──林晉士(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電子書】漢語動貌的歷史語法研究
本書所要討論的內容包括以下幾項:一、動貌的定義;二、諸家對漢語動貌現象的見解及我們的質疑;三、動貌在句中承擔的語法功能及所形成的體系;四、動貌在方言中的使用情形;五、動貌有關(「了」、「著」和「過」)的助詞之歷史演變。
【電子書】天光雲影共徘徊:歐麗娟品讀古詩詞(下)
當你覺得文學離生活很遙遠時,歐麗娟是名引渡的說書人。 & 她旁徵博引,上溯神話、下至唐宋詩,跨越七個時代、涵蓋四十七位詩人,梳理典故意象在文化長河中的流變,串起《詩經》、張九齡、卞之琳的月亮,以及我們夜深人靜時沒來由的孤寂。在她的述說中,我們總能從古人的故事裡,辨認出自己的心事。 & 當你覺得自己離文學很近時,歐麗娟又是個偵探。 & 她看見了你沒留意到的蛛絲馬跡,以實事求是的考究精神探尋字句真意,還原一個更撼動人心的詩歌世界:悠然形象深植人心的陶淵明,在他生活的時代裡貧窮、孤獨而邊緣,他的超脫之下是怎樣的掙扎與智慧?現代看來浪漫的楓樹,在古代為何成為鬼魂出沒常見的背景?& & 而當人世紛亂擾攘,讓你憂傷無奈時,歐麗娟看見文學如何照進人心最複雜幽深之處:遠古人類面對流行疫病、毒蛇猛獸所帶來的無所不在的死亡恐懼,發展出變形神話,以再生和對抗意識將恐懼昇華;《詩經》中先上車後補票、心靈出軌,丈夫移情別戀而被拋棄的種種婚戀苦惱,原來也可以如此面對;他人在歲月中逐漸質變、遺忘自己年輕時的理想或善良,當我們不得不身處於這樣的職場之中時,幸好我們總有比同樣遭遇的屈原更多一點的選擇…… & 現實縱然空虛疏離,相距千百年前的字句,卻反而深刻觸動著心靈:原來我們從不孤獨。
【電子書】天光雲影共徘徊:歐麗娟品讀古詩詞(上)
當你覺得文學離生活很遙遠時,歐麗娟是名引渡的說書人。 & 她旁徵博引,上溯神話、下至唐宋詩,跨越七個時代、涵蓋四十七位詩人,梳理典故意象在文化長河中的流變,串起《詩經》、張九齡、卞之琳的月亮,以及我們夜深人靜時沒來由的孤寂。在她的述說中,我們總能從古人的故事裡,辨認出自己的心事。 & 當你覺得自己離文學很近時,歐麗娟又是個偵探。 & 她看見了你沒留意到的蛛絲馬跡,以實事求是的考究精神探尋字句真意,還原一個更撼動人心的詩歌世界:悠然形象深植人心的陶淵明,在他生活的時代裡貧窮、孤獨而邊緣,他的超脫之下是怎樣的掙扎與智慧?現代看來浪漫的楓樹,在古代為何成為鬼魂出沒常見的背景?& & 而當人世紛亂擾攘,讓你憂傷無奈時,歐麗娟看見文學如何照進人心最複雜幽深之處:遠古人類面對流行疫病、毒蛇猛獸所帶來的無所不在的死亡恐懼,發展出變形神話,以再生和對抗意識將恐懼昇華;《詩經》中先上車後補票、心靈出軌,丈夫移情別戀而被拋棄的種種婚戀苦惱,原來也可以如此面對;他人在歲月中逐漸質變、遺忘自己年輕時的理想或善良,當我們不得不身處於這樣的職場之中時,幸好我們總有比同樣遭遇的屈原更多一點的選擇…… & 現實縱然空虛疏離,相距千百年前的字句,卻反而深刻觸動著心靈:原來我們從不孤獨。
【電子書】天光雲影共徘徊:歐麗娟品讀古詩詞(套書)
當你覺得文學離生活很遙遠時,歐麗娟是名引渡的說書人。 & 她旁徵博引,上溯神話、下至唐宋詩,跨越七個時代、涵蓋四十七位詩人,梳理典故意象在文化長河中的流變,串起《詩經》、張九齡、卞之琳的月亮,以及我們夜深人靜時沒來由的孤寂。在她的述說中,我們總能從古人的故事裡,辨認出自己的心事。 & 當你覺得自己離文學很近時,歐麗娟又是個偵探。 & 她看見了你沒留意到的蛛絲馬跡,以實事求是的考究精神探尋字句真意,還原一個更撼動人心的詩歌世界:悠然形象深植人心的陶淵明,在他生活的時代裡貧窮、孤獨而邊緣,他的超脫之下是怎樣的掙扎與智慧?現代看來浪漫的楓樹,在古代為何成為鬼魂出沒常見的背景?& & 而當人世紛亂擾攘,讓你憂傷無奈時,歐麗娟看見文學如何照進人心最複雜幽深之處:遠古人類面對流行疫病、毒蛇猛獸所帶來的無所不在的死亡恐懼,發展出變形神話,以再生和對抗意識將恐懼昇華;《詩經》中先上車後補票、心靈出軌,丈夫移情別戀而被拋棄的種種婚戀苦惱,原來也可以如此面對;他人在歲月中逐漸質變、遺忘自己年輕時的理想或善良,當我們不得不身處於這樣的職場之中時,幸好我們總有比同樣遭遇的屈原更多一點的選擇…… & 現實縱然空虛疏離,相距千百年前的字句,卻反而深刻觸動著心靈:原來我們從不孤獨。
【電子書】香港中小學中華經典詩文多媒體課程:視頻篇
.邊聽邊讀 每篇文章配有專屬音頻,一掃即收聽 .精彩動畫 動畫以生活出發,精彩演繹文學經典 .輕鬆解讀 五分鐘妙解詩文輕鬆重點學習 《香港中小學中華經典詩文多媒體課程》由「知書」製作及出品,聯合電子出版有限公司及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課程分為「音頻篇」和「視頻篇」,輔以紙書版本,方便學生在閱讀中國經典古詩文的同時,可以利用音頻或短片加深對詩文的了解,豐富學習體驗。 由中學中文科名師蒲葦編著及主講,妙解100篇經典詩文,更涵蓋了DSE範文及必學之經典,領略詩文之美之餘,更能靈活應用於生活。
【電子書】香港中小學中華經典詩文多媒體課程:音頻篇
.邊聽邊讀 每篇文章配有專屬音頻,一掃即收聽 .專業內容 大學及中學名師通力合作內容專業紮實 .深入賞析 原文誦讀和詳解詩文重點,學生輕鬆讀懂古詩文 《香港中小學中華經典詩文多媒體課程》由「知書」製作及出品,聯合電子出版有限公司及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課程分為「音頻篇」和「視頻篇」,輔以紙書版本,方便學生在閱讀中國經典古詩文的同時,可以利用音頻或短片加深對詩文的了解,豐富學習體驗。 由賴慶芳、黃坤堯、招祥麒、曹順祥四位中國文學名師撰文賞析並主講,妙解100篇經典詩文,更涵蓋了DSE範文及必學之經典詩文,深入解讀,感受詩詞散文之美。
【電子書】賞讀書信一‧古典詩詞花園:唐至清代繁花盛開一一五首
‧適合國中以上學子奠定國文基礎。‧適合喜歡古典詩詞的成年男女於閒暇時賞讀。‧精選唐代到清代的主題詩詞,按朝代及作者出生年排列,每首皆附有注釋,並搭配劇情連貫的交換書信,詩詞‧譯文對照則合併於書末,讀者可透過本書對古典詩詞有總體的認識。賞讀詩詞自由式,讓人越讀越愛115首與花草樹木相關的詩詞94種賞讀古典詩詞的角度【新增「詩詞‧譯文對照」單元】打破傳統分類,從現代人的角度選讀跨時代詩詞。可以欣賞文字之美、可以沉醉其中、可以隨意聯想,也可以唱反調……跟著兩位久別重逢的國中同學李真希╳王明晴透過感性與知性的書信對談在賞讀詩詞的同時,重溫年少歲月,品嚐人生滋味一起品味古典詩詞精煉的遣詞用字,也在古典詩詞裡找到自己的心情。原來,古典詩詞如此美麗,又如此貼近現代生活。◎本書特色‧每首詩詞皆附注釋,並貼心設計無注釋編號干擾賞讀的編排方式。讀者可直接從詩詞文字理解意境,從而延伸思考和想像。‧精選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等歷代共63位文人的作品,皆附上作者簡要生平,讓讀者可對作者的創作觀點有基本了解,幫助理解詩詞涵義。‧每組詩詞皆搭配一篇簡短好讀的書信散文,透過連續劇情、理性與感性兩種角度,將對詩詞的理解與領悟融入日常生活中。◎人物簡介‧李真希:生日3/11。中部人,臺北G大多媒體動畫系畢業。現居臺北,為DF動畫臺編導。未婚。‧王明晴:生日12/7。真希的國中同學,在中部某農會任職。已婚,丈夫為國中地理老師,育有一雙兒女。◎給明晴的信沒想到在相隔十多年後,我們會在國中同學婉怡的婚禮上重逢,也沒想到妳竟然已經結婚,還有個可愛的小女娃了。我們當初那麼要好,就算同班,幾乎天天見面,還是經常寫信給彼此,怎麼國中畢業後就不知不覺失去聯絡了呢?好想再回到從前。我突然想起,我們以前對文學都很熱衷,曾經一起投稿參加唱片公司舉辦的歌詞徵選活動,還買了一套書商到學校推銷的古典詩詞全集,卻從來沒有花時間好好讀它,後來也都沒有走上文學這條路。我有個想法,我們一起來讀這些詩詞,好不好?但若是按順序一首首讀下來,實在有些無趣。不如就設定一個主題,挑選與主題相關的、自己喜歡的詩詞與對方分享,在賞讀詩詞的同時,我們也順便聊一聊這十多年來的生活經歷和感觸,補足這些年的友誼空缺,妳覺得怎麼樣呢?我想,先以「花園」為主題吧。只要是與花草樹木相關的詩詞,不管是主題或詩句裡有提到,都可以。反正這也不是嚴肅的論文報告,只要讀得開心就好。賞讀的角度也不必設限,畢竟無論是詩詞、小說、電影或動畫等藝術創作,在完成之後,就擁有了自己的生命,讀者或觀者會怎麼感受它、評論它,都是作者無法主導和掌控的。因自身經歷不同,會有所感的地方也不同,就以開闊自由的心來賞讀詩詞吧。
【電子書】細說李商隱:他浪漫淒美的生涯和詩歌
情深濃而美,詩好而難。 最難解卻也最值得理解, 撥開重重迷霧,賞讀唐代傑出詩人李商隱。 晚唐大詩人李商隱是名垂千古的才子。 但一直以來,人們對他的理解多半如在深潭裡輕輕舀水一瓢而已,並未深入且完整地探索其作品的真正成就何在。 世人說李商隱情感深摯,一往情深。世人也說,李商隱詩色調濃郁,風格感傷淒美,但真意飄渺難解。此外,詩人的生平事跡也如迷霧一般,難以掌握。再加上詩作情致曲折、典故紛紜,這一切使得李商隱的詩雖也有世人琅琅上口、廣為傳誦者,讀起來卻往往只能知其表面,無法深入底蘊。 因此,施逢雨點出:李商隱的詩「好」而「難」。「好」在情感深而濃而美,「難」在組織嚴密、情意曲折、意象新奇。究竟要如何來讀李商隱詩,才能化解它的「難」,又體會它的「好」呢? 本書全面著力於掃除賞讀李商隱詩歌時的障礙,選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並逐首加以繫年,與詩人的生命經歷相對照,從而建構出更為鮮活的詩作面貌。在解析上,除了一一精審尋索難解的字、詞、句意與詩旨之外,還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親近讀者的筆觸,引領讀者進入詩作核心。部分艱深的作品更附上白話翻譯,以利讀者理解。本書將助讀者撥開詩人與其詩的重重迷霧,深入閱讀美好的李商隱詩歌。
【電子書】奔流之歌:詩論與詩畫集
本書是以詩與畫並陳的方式,希望恢復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文學意境。詩人本是多愁善感的,但詩人不必都如屈原的憂國憂民;因為兒女私情、遊山玩水以及對友朋知思念之情,無不可以入詩。所以,過去儒家對於人類的真情,一律道德化、禮教化,往往是一種假道學。換言之,我們要接受現代化運動的洗禮,必須先脫離「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假改革、真保守」的新儒家主張。在這方面,我不主張全盤西化,而是以道家自由的心靈,接受中西文學與藝術的優點,以提升現代中華文化。因此我在本書中,以毛筆書寫徐志摩與李商隱的散文與詩句,以彰顯現代文人,怎樣設法走出傳統業已僵化的理學家的道德教化的老路。
【電子書】柳園吟稿
荀子曰:「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聖賢遺訓,鏤骨銘心。本欲附庸風雅,躋身於作者之林,奈何才力不侔,心手相戾。蹉跎歲月,迄無以成。洎乎祧唐祖宋,襲貌希聲,亦何以異優孟衣冠?今茲整理故篋,除《讀書絕句三百首》及《柳園紀遊吟稿》已付梓外,尚餘閒詠及唱酬諸篇,都二千一百六十四首。分為五卷。卷一為五七言古風;卷二為五言律詩與五言排律;卷三為七言律詩;卷四為五七言絕句;卷五為詩餘、聯語、詩鐘。顏之曰:《柳園吟稿》。或曰:「兔園之冊,俗不可醫。塵點騷壇,徒彰其陋。」余寧不自知。第念平素志趣,寓意睠睠。其含毫綿邈之情,容有一二可索諸楮墨之外者,是以斟酌再三,仍靦顏付諸剞劂,以償區區之願焉。至祈大雅君子,有以正之,是所企禱。本書渥蒙前考試委員張公定成題耑,復承中華詩學研究會理事長許公清雲、中華民國古典詩研究社前理事長甯公佑民、我國前駐芬蘭大使級代表張公鴻藻等贈序、前致理技術學院校長朱公自力、淡江大學教授陳公慶煌暨桃園騷壇宿老陳公旡藉等題辭,彌增光彩。
【電子書】三六六‧日日賞讀之二:古典詩詞美麗世界(唐至清代)
‧適合國中以上學子奠定國文基礎。‧適合喜歡古典詩詞的成年男女於閒暇時賞讀。‧精選唐代到清代的經典詩詞名作,按朝代及作者出生年排列,每首皆附有題旨、注釋及譯文,並有作者簡介,讀者可透過本書對古典詩詞有總體的認識。◎最簡明易懂的古典詩詞賞讀入門書三六六‧日日賞讀古典詩詞系列 第二部以寓景抒懷、詠物抒情的詩詞為主品味季節遞嬗的美麗與哀愁聆聽四季風景與人心的對話橫跨千年歲月,178位文人,386首詩詞一天一頁,輕鬆進入古典詩詞的世界◎最貼心設計的版面詩詞文句逐行完整呈現,不會被編號、句中換行或分頁中斷◎依照朝代及作者出生年順序排列詩詞唐朝:孟浩然、王維、李白、杜甫、柳宗元、李商隱、溫庭筠等32位文人五代十國:李珣、孫光憲、馮延巳、李煜等11位文人宋朝:柳永、張先、晏殊、晏幾道、蘇軾、黃庭堅、秦觀、賀鑄、周邦彥、李清照、辛棄疾、吳文英等57位文人元朝:薛昂夫、張可久、喬吉等23位文人明朝:高啟、陳子龍、王夫之等20位文人清朝:王士禛、納蘭性德、張惠言、王國維等35位文人◎每首詩詞皆附1.一句題旨2.百字作者簡介3.注釋:力求精簡準確,並顧及典故。4.譯文:力求以現代白話依字面翻譯,不多加附會及揣測。詩詞的言外之意,邀請讀者自行品味、體會及想像。◎編輯說明‧排序:本書介紹之詩詞順序,係以朝代為先,再按作者的出生年排序,出生年不詳的作者之作品,則排在該朝代的最後面。但同一作者的詩詞排序,並非依創作順序排列。‧詩詞版本:古典詩詞流傳久遠,部分用字會有兩、三種版本;在字意注釋上,各家亦有不同看法。因考據訓詁非本書用意,僅擇一解釋。‧注釋:力求簡要精準。為了避免注釋編號影響賞讀,詩詞裡不加注釋編號,而是在注釋處註明詞彙所在行列,供讀者對照閱讀。此外,為了方便讀者閱讀,不需前後翻查注釋,每首詩詞皆附有完整注釋,因此相同詞語的注釋會重複出現。不過,相同詞語在不同詩詞中所用之意不見得相同,敬請注意。‧賞讀譯文:以字面解讀為主,力求逐字翻譯,在顧及語意完整性之外,皆不多添加其他字詞。不談言外之意及背景故事,亦不做過多揣測。因詩詞的曖昧性,各家解讀多有差異,字面解讀亦難完全精準,僅供讀者參考。關於詩詞中是否有延伸意涵,敬請各位讀者發揮想像力與感受力來解讀及詮釋。
【電子書】荒野地:致被時代耗損與廢棄的詩人們
遊樂場日漸破舊 長滿了野草 帶走了願望 剩下離去的足印 誰會知道這裡 原是一座花園 你摘過一朵黃花給我 彼此告別彼此 的島 (各自走進各自 的黃昏) & 甫獲花蹤文學獎馬華新詩首獎的詩人木焱,遙望被時代耗損與廢棄的詩人、作家、藝術家、攝影師、革命鬥士,煢煢孑立向里爾克、保羅‧策蘭、切‧格瓦拉、蘇珊‧桑塔格等創作者致敬。 & 對照前人的時空背景,詩人的創作喚醒與之重疊的共感,在聲光世代中同感孤獨,於荒野地上低迴緬懷。 &
【電子書】溯源與開展:大陸渡臺學者與臺灣地區傳統學術研究關係論集
本書正文收集國共內戰後,隨國民政府由大陸渡臺的第一與第二代學者:屈萬里、林尹、王叔岷、陳槃、何定生、張以仁、周鳳五、林慶彰等,多位與臺灣地區現代式傳統學術研究發展關係密切之學者的生平及其與臺灣學術研究的關聯性。附錄討論香港學者饒宗頤與臺灣地區學術的關係,以及王叔岷與大陸學術研究的關係,還有陳述林慶彰堅持學術的「牛頭精神」。
【電子書】蝴蝶一生花裏:八百年前姜夔情詞探隱
姜夔,南宋著名詞人,自號白石道人,大家都叫他白石。他的詞作不多,有八十四首,但版本則夥,可見備受欣賞,多人閱讀。白石不像東坡、稼軒那樣,是宋代的一級大詞人;但其詞「清空騷雅」,迷倒了歷代老少男女的讀者。二十世紀以來,他的迷人、他的影響仍在。余光中年輕時寫情詩,自信至少可以做「半個姜白石」,可見「暗香疏影」、「豆蔻詞工」的恒久魅力。本書重新排序白石的詩詞,既見其生平行誼,更可詳細分析,窺探出八百年前白石道人的情史,讓我們清晰地看到白石背後的四個女子。本書名「蝴蝶一生花裏」,出處來自張玉田悼王碧山的《瑣窗寒》一詞:「斷碧分山,空帘剩月,故人天外。香留酒殢,蝴蝶一生花裏。想如今、醉魂未醒,夜臺夢語秋聲碎。」這些話雖是痛悼碧山,但移贈姜夔,亦若合符節。
【電子書】花間讀詞 : 四十二首歌詠心醉與心碎的動人詞話
引領古典詩詞現代化的散文名家琹涵,用溫暖真摯的文字,將歷代好詞用現代語言做了嶄新的詮釋,令人穿越時空進入詞的世界。 & 全書精選流傳千古的經典詞句,涵蓋李白、李煜、辛棄疾、柳永、馮延巳、溫庭筠、王國維等不同年代的詞家,共四十二闋詞作。作者閱讀詩詞多年,信手拈來都是令人心醉與心碎的詞句:「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琹涵融合詞的高妙意境與現代人的日常事件,以平易近人的筆觸寫出四十二則生命故事,讓詞不僅能抒情的低吟,更是滿懷悲憫與智慧的心靈啟發。丈夫外遇的妻子夜夜無法入睡的情景,宛如李煜描述:「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分居兩地無法與男友共結連理的思念心情,如同劉基的傾訴:「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同到幽閨」;與老友把酒言歡,人生風雨都成下酒的閒談,不正是楊慎所說:「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琹涵說:「有多少在人前無法啟齒的心事,有多少憤恨不平,心中的委屈找不到安放的所在,我的淚不可抑制的落下,險險就要氾濫成災的時刻,是在古人的詞裡得到了慰藉、寬容、諒解和同情。」花間讀詞,字字絕美,句句溫柔。多少委曲求全的心事,抑鬱愁苦的心情,都因書中的溫情,獲得最大的撫慰。詞人走過悲歡的體悟,激盪起對生活的共鳴,使人學會從容自在的看待各種人世常情。 & 本書特色 & ★ 書中引用各個朝代的雋永詞句,結合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導出做人處世的哲理,將古典詞句的智慧應用在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 ★ 不限於宋代詞人的作品,文章中每首詞完整收錄,所選的都是傳誦千古的絕美之詞。 ★ 隨書附贈精美書籤,好詞搭配溫馨的插畫,值得收藏。 &
【電子書】花間讀詞:42首歌詠心醉與心碎的動人詞話
引領古典詩詞現代化的散文名家琹涵,用溫暖真摯的文字,將歷代好詞用現代語言做了嶄新的詮釋,令人穿越時空進入詞的世界。 & 全書精選流傳千古的經典詞句,涵蓋李白、李煜、辛棄疾、柳永、馮延巳、溫庭筠、王國維等不同年代的詞家,共四十二闋詞作。作者閱讀詩詞多年,信手拈來都是令人心醉與心碎的詞句:「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琹涵融合詞的高妙意境與現代人的日常事件,以平易近人的筆觸寫出四十二則生命故事,讓詞不僅能抒情的低吟,更是滿懷悲憫與智慧的心靈啟發。丈夫外遇的妻子夜夜無法入睡的情景,宛如李煜描述:「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分居兩地無法與男友共結連理的思念心情,如同劉基的傾訴:「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同到幽閨」;與老友把酒言歡,人生風雨都成下酒的閒談,不正是楊慎所說:「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琹涵說:「有多少在人前無法啟齒的心事,有多少憤恨不平,心中的委屈找不到安放的所在,我的淚不可抑制的落下,險險就要氾濫成災的時刻,是在古人的詞裡得到了慰藉、寬容、諒解和同情。」花間讀詞,字字絕美,句句溫柔。多少委曲求全的心事,抑鬱愁苦的心情,都因書中的溫情,獲得最大的撫慰。詞人走過悲歡的體悟,激盪起對生活的共鳴,使人學會從容自在的看待各種人世常情。 & 本書特色 & ★ 書中引用各個朝代的雋永詞句,結合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導出做人處世的哲理,將古典詞句的智慧應用在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 ★ 不限於宋代詞人的作品,文章中每首詞完整收錄,所選的都是傳誦千古的絕美之詞。 ★ 隨書附贈精美書籤,好詞搭配溫馨的插畫,值得收藏。 &
【電子書】師者【第貳冊】
「天下事離不開『心』,心者才是人世間的王道,無論古聖賢或為王、為帝者,重要者在於立身處世之道可否服人。」 人是學習的動物,也是群居的動物。我們的教育日漸專業化、複雜化,在學習這件事情上,也由對「人」的學習,轉為對「學科」的學習。因此我們忘卻了老師的角色,是一個值得模仿、效法的對象,而把他們視為一個提供學科知識的人,無怪乎韓愈疾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本書中王薀老師除了寫下他與由幼至長的數十年間,值遇到許多亦師亦友的善知識言身教,也提及孔子與門人弟子間的諸多師生情誼,包括子路的莾勇及忠誠、子夏的好學勤問,以及顏回對於仁的持守,更以神怪故事、儒、釋、道三家的人物等古今人事來舉例,展現了傳統教導中守禮、忠誠、講信義、內聖外王等美德,以期讓我們人生更完滿。 這些先賢耆宿他們共通的特點是學識淵博,並且可以把所知所學融入言行身教中。閱讀其中的奇節瑰行令人如坐春風,並從中獲取靈思無數。 一、從儒、釋、道諸多弟子與老師往從的故事,展現佛陀、老子及孔子的風範及學人的求學的態度! 孔子見到了老子之後,完全放下了自己尊貴的身分,也不顧隨從的弟子,很恭敬地按照傳統的古禮執弟子之禮,等待老子回禮之後,尾隨老子之後進入廳堂。這個時候孔子還是再度對老子施禮敬拜,老子面帶笑容、很慈藹地問孔子來見他是為了何事而來?這時孔子便又很禮貌地作揖起身,離開自己的座位,恭敬地回答並且請示……。 二、從平民百姓到皇帝記載各種古今多少的真人實事,引證儒家思想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朱元璋言行懇切地問了出席早朝的文武官員,和宋濂比較親近的一位官員就報告朱元璋說:「啟稟皇上,宋起居由於年紀衰老的緣故,最近身體狀況不佳,因此臥病告假在家中。」 沒想到一向鐵面黑臉的朱元璋,突然間整個神情變得很柔情又很擔心地對著臨朝的官員說:「宋起居在他任職期間,我對他的印象極好,這人是我看過最純真、最直率、不擺弄心眼的好人,這麼多年的相處,沒想到這會兒他卻生重病了。」 她對待狄仁傑有時也會放下自己一向的威嚴,對於狄仁傑極為敬重,狄仁傑由於屢受武則天對他的抬舉,當他的官位已經到達宰相的時候,武則天每次有話要問狄仁傑的時候,都還會尊稱他一聲國老,同時也因為晚年的時候,狄仁傑因為操勞國事過度,四肢舉動也都老邁不堪,所以武則天特別恩准狄仁傑每次上朝的時候,若有稟告,可以免於下跪之禮……。 三、本書帶你揭開孔門七十二賢人鮮活的真實生活樣貌! 子路剛入師門的時候,經常奇裝異服,不修邊幅,出奇有時,孔子講說他的不是的時候,他還經常頂嘴,甚至於在眾多同門之中,譁眾取寵地出言不遜,羞辱過孔子,但孔子就是這般地善巧睿智,因材施教,雖然碰到如此粗莽的學生,他依然導德齊禮、不厭其煩,用盡一切善巧設施,時間慢慢地過去,子路在一旁看到了老師的辛苦和無私的付出,以及諸多各類的門生,臣服於孔子的道德和人格,子路這顆頑石也漸漸地把稜角愈磨愈圓。 孔子回答他:「在我的所有弟子當中,就屬顏回是最認真鑽研探尋學問的,而且他不會隨便地遷怒別人,犯過的錯誤永遠不會再犯,但是可惜的是他實在太短命了。」顏回的死據說是來自於用腦過度,並且不注意自己的身體保養,年紀輕輕不到三十歲頭髮就全白。在歷史上,《論語》的〈雍也〉篇有記載世人都知道的一段話:「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點許多人都無法堅持並且做到,但是顏回始終樂此不疲,完全絲毫未曾有過悔態。 四、王薀老師獨家揭露求學過程所見到的真實現代師者典範! 私底下的張老師是完全沒有為師者的架子,反而有如母似姐般無微不至和盈盈似地關懷,甚至於在細微處也都會暗地裡照拂著我們。張老師特別注意每個學生的人格養成和應對進退間禮儀的細節,例如去到她家時,她都會細細地觀察我們,有無有序地把自己的外穿鞋親手拎放在她早已用手推開的鞋櫃裡,並且也都會要學生們指定坐在她家的鞋櫃上脫穿鞋子。她的理由是,這是做客和接待雙方所應有的應對,一個代表尊重,一個代表歡迎……。 孫老年過八旬,還不斷地取閱不同版本的《禮記》相關讀本研究,儼然所知之內涵不亞於一般的耆儒碩老,在多次論談中我也曾執經問字地請問過孫老,可否把其一生對於《禮記》之蘊涵指點一二。孫老在某次的茶談之中,客謙地說出了一段話:「個人對於『禮』之一字絕不敢充當專學,但你多次問及,如果再不有所回應,似乎也與禮不合,所謂來而不往,也說不過去。這樣子說吧!如果硬要講有任何的心得,我從少年時代開始,從父輩所得到的其實離不開一些基本的觀念,這些觀念無非是我們現代社會中進退應對時,都應該具備的態度……。 & 本書特色 & 一、旁徵博引,記述多則儒、釋、道三家師徒之間的故事,令人深思學習應有的態度! & 二、以縱橫古今的真人實事,論述儒家思想在現代生活的應用法門! & 三、寫出活生生的孔門七十二賢人生活樣貌,最傳神的孔子生活摹寫! & 四、獨家揭露少年王薀老師與眾多長者相濡的生活點滴!
【電子書】師者【第貳冊】
「天下事離不開『心』,心者才是人世間的王道,無論古聖賢或為王、為帝者,重要者在於立身處世之道可否服人。」 人是學習的動物,也是群居的動物。我們的教育日漸專業化、複雜化,在學習這件事情上,也由對「人」的學習,轉為對「學科」的學習。因此我們忘卻了老師的角色,是一個值得模仿、效法的對象,而把他們視為一個提供學科知識的人,無怪乎韓愈疾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本書中王薀老師除了寫下他與由幼至長的數十年間,值遇到許多亦師亦友的善知識言身教,也提及孔子與門人弟子間的諸多師生情誼,包括子路的莾勇及忠誠、子夏的好學勤問,以及顏回對於仁的持守,更以神怪故事、儒、釋、道三家的人物等古今人事來舉例,展現了傳統教導中守禮、忠誠、講信義、內聖外王等美德,以期讓我們人生更完滿。 這些先賢耆宿他們共通的特點是學識淵博,並且可以把所知所學融入言行身教中。閱讀其中的奇節瑰行令人如坐春風,並從中獲取靈思無數。 一、從儒、釋、道諸多弟子與老師往從的故事,展現佛陀、老子及孔子的風範及學人的求學的態度! 孔子見到了老子之後,完全放下了自己尊貴的身分,也不顧隨從的弟子,很恭敬地按照傳統的古禮執弟子之禮,等待老子回禮之後,尾隨老子之後進入廳堂。這個時候孔子還是再度對老子施禮敬拜,老子面帶笑容、很慈藹地問孔子來見他是為了何事而來?這時孔子便又很禮貌地作揖起身,離開自己的座位,恭敬地回答並且請示……。 二、從平民百姓到皇帝記載各種古今多少的真人實事,引證儒家思想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朱元璋言行懇切地問了出席早朝的文武官員,和宋濂比較親近的一位官員就報告朱元璋說:「啟稟皇上,宋起居由於年紀衰老的緣故,最近身體狀況不佳,因此臥病告假在家中。」 沒想到一向鐵面黑臉的朱元璋,突然間整個神情變得很柔情又很擔心地對著臨朝的官員說:「宋起居在他任職期間,我對他的印象極好,這人是我看過最純真、最直率、不擺弄心眼的好人,這麼多年的相處,沒想到這會兒他卻生重病了。」 她對待狄仁傑有時也會放下自己一向的威嚴,對於狄仁傑極為敬重,狄仁傑由於屢受武則天對他的抬舉,當他的官位已經到達宰相的時候,武則天每次有話要問狄仁傑的時候,都還會尊稱他一聲國老,同時也因為晚年的時候,狄仁傑因為操勞國事過度,四肢舉動也都老邁不堪,所以武則天特別恩准狄仁傑每次上朝的時候,若有稟告,可以免於下跪之禮……。 三、本書帶你揭開孔門七十二賢人鮮活的真實生活樣貌! 子路剛入師門的時候,經常奇裝異服,不修邊幅,出奇有時,孔子講說他的不是的時候,他還經常頂嘴,甚至於在眾多同門之中,譁眾取寵地出言不遜,羞辱過孔子,但孔子就是這般地善巧睿智,因材施教,雖然碰到如此粗莽的學生,他依然導德齊禮、不厭其煩,用盡一切善巧設施,時間慢慢地過去,子路在一旁看到了老師的辛苦和無私的付出,以及諸多各類的門生,臣服於孔子的道德和人格,子路這顆頑石也漸漸地把稜角愈磨愈圓。 孔子回答他:「在我的所有弟子當中,就屬顏回是最認真鑽研探尋學問的,而且他不會隨便地遷怒別人,犯過的錯誤永遠不會再犯,但是可惜的是他實在太短命了。」顏回的死據說是來自於用腦過度,並且不注意自己的身體保養,年紀輕輕不到三十歲頭髮就全白。在歷史上,《論語》的〈雍也〉篇有記載世人都知道的一段話:「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點許多人都無法堅持並且做到,但是顏回始終樂此不疲,完全絲毫未曾有過悔態。 四、王薀老師獨家揭露求學過程所見到的真實現代師者典範! 私底下的張老師是完全沒有為師者的架子,反而有如母似姐般無微不至和盈盈似地關懷,甚至於在細微處也都會暗地裡照拂著我們。張老師特別注意每個學生的人格養成和應對進退間禮儀的細節,例如去到她家時,她都會細細地觀察我們,有無有序地把自己的外穿鞋親手拎放在她早已用手推開的鞋櫃裡,並且也都會要學生們指定坐在她家的鞋櫃上脫穿鞋子。她的理由是,這是做客和接待雙方所應有的應對,一個代表尊重,一個代表歡迎……。 孫老年過八旬,還不斷地取閱不同版本的《禮記》相關讀本研究,儼然所知之內涵不亞於一般的耆儒碩老,在多次論談中我也曾執經問字地請問過孫老,可否把其一生對於《禮記》之蘊涵指點一二。孫老在某次的茶談之中,客謙地說出了一段話:「個人對於『禮』之一字絕不敢充當專學,但你多次問及,如果再不有所回應,似乎也與禮不合,所謂來而不往,也說不過去。這樣子說吧!如果硬要講有任何的心得,我從少年時代開始,從父輩所得到的其實離不開一些基本的觀念,這些觀念無非是我們現代社會中進退應對時,都應該具備的態度……。 & 本書特色 & 一、旁徵博引,記述多則儒、釋、道三家師徒之間的故事,令人深思學習應有的態度! & 二、以縱橫古今的真人實事,論述儒家思想在現代生活的應用法門! & 三、寫出活生生的孔門七十二賢人生活樣貌,最傳神的孔子生活摹寫! & 四、獨家揭露少年王薀老師與眾多長者相濡的生活點滴!
【電子書】民國時期經學與經學家研究
本書為作者近三十年研究民國時期經學的部分成果,民國時期的經學的研究,淵源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執行「民國時期的經學」研究計畫,研究人員依照晚清經學研究計畫的執行方式,舉辦學術研討會,學者遺跡的考察,點校當時學者的經學著作。本書作者身為主持人,將多年來累積的研究成果彙為一書,名為《民國時期經學與經學家的研究》,收研究論文二十篇,涉及的經學家有熊十力、錢穆、顧頡剛、陳延傑、鄭振鐸、辜鴻銘、徐天璋、陳鼎忠、戴禮、張壽林、李源澄、羅倬漢等十餘人,是研究民國時期經學的重要入門書。
【電子書】孔聖堂詩詞集庚子編
孔聖堂乃香港宣揚儒家思想的重要機構,超過八十五年歷史。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家多曾在講堂演講,包括唐君毅、牟宗三、饒宗頤、蕭紅、郭沫若等。堂會對中國傳統文化貢獻良多,舉辦國學班、書畫班,人材輩出,著名學者包括梁隱盦、麥友雲、林仁超均曾任職孔聖堂;藝術家則有關應良、老瑞松、趙炯輝等,影響藝壇深遠。現在出版與孔聖堂有關的詩詞集,除表現出孔聖堂在香港獨樹一幟的繼承傳統詩詞外,更是香港歷史的見證。
【電子書】如何閱讀一首詩詞
當你無意間遇見 一首怦然心動的詞,或是 一首傳誦千古的詩, 要如何得到更豐富的感動? 如果你喜歡詩詞,有興趣、有熱情去讀,那麽,讀到什麽程度可以說「讀懂」了呢? 本書作者馬大勇教授,以深厚的學養、旁徵博引的風格,提出五種解讀詩詞的最佳路徑,讓讀者一窺詩詞動人的奧祕。 作者將這些路徑稱為五種「融通」方式。第一個是針對「背景」和「本事」的「內外融通」;第二個是針對「流變」的「古今融通」;第三個是針對審美寬度的「雅俗融通」;第四個是針對最高層次的「情理融通」;最後一個是針對詩詞寫作的「知行融通」。 【一、內外融通】 要把詩詞放到產生的社會環境和歷史空間當中,才能掌握一首詩的精髓。這就是孟子所謂「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例如,當了解寫作背景之後,才知道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主旨並不是講春天的風光! 或是一個在清朝商人的別墅中,寄寓多年的文人過世之後,朋友悼念時寫「沉憂早結離鄉恨,弱質難回辟穀春」,這個離鄉恨,竟然是牽涉到「康雍乾盛世」的一系列大型案獄。 【二、古今融通】 找出這首詩詞所繼承的傳統,才能理解詩詞的前世今生。這不是為了「厚古薄今」,後人寫的詩詞,也可能比前人更能打動人心。 早一點的例子如北宋晏幾道寫「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後兩句被評為「千古不可無一,不能有二」的佳句,但這兩句其實取自早前五代翁宏的詩,卻能點鐵成金。 或是近代人戴望舒寫「撐著油紙傘,獨自╱仿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來源是李商隱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你比較喜歡誰的詩? 【三、雅俗融通】 美感偏好人人不同,有偏好是正常的,但是切忌「偏狹」。「雅」、「俗」並不是截然對立的概念,「大俗」可以變成「大雅」,一味「求雅」也是一種「媚俗」。 例如文人認為低俗趣味的文字遊戲「詩鐘」,可以用「人面不知何處去」來形容落腮鬍,用「對影聞聲已可憐」來詠近視眼,你認為這是雅還是俗? 甚至「有才你在幹啥呢?」也可能是一首絕妙好詩裡不可或缺的一句詩! 【四、情理融通】 有一種讀法是超越技術、超越學問,直指心靈和人生的,能讀出詩詞中蘊涵的美感與情感,體味到其中的感悟與哲思,我們就穿越時空,恍惚之間坐在了古人的對面,與他們遨遊歌嘯、促膝長談。 例如乾隆年間的早逝文學天才黃景仁,在京城寫「全家都在風聲裡,九月衣裳未剪裁」、「汝輩何知吾自悔,枉拋心力作詩人」,是不是足以讓所有懷才不遇的人落淚? 【五、知行融通】 當我們的心靈去和古人強力對撞的時候,我們也不一定只是「感動」,說不定還會產生一點創作的「衝動」。如果能夠在「知」——也就是掌握了閱讀、鑑賞、進行學術研究的基本法門——的同時,還能夠「行」——也就是捉起筆來進行創作,那麽,這是更有深度的生命方式,更有魅力的活法。
【電子書】慢讀論語
《論語》是值得晨昏相依,時刻相隨的經典, 不同年齡重讀,有不同領會與啟發。 融入現代人的生活與所思所感, 帶你輕鬆讀懂《論語》的智慧與哲理。 「不同年齡讀論語,領會自然有別。 當我們脫離了學校教育,不再為考試和分數而讀,讀起來更是興味盎然。 人生閱歷的增加,更讓我們跳脫了文字表面的註解,而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與會意。」——琹涵 散文名家琹涵精選60則《論語》名句,結合生活中的小故事或個人所思所感,將歷久彌新的智慧轉化為切合現代人的生活需求,給予經典更親和的面貌。每篇文章皆有《論語》的原文、語譯,讓讀者輕鬆領會《論語》的處世智慧與人生哲理。本書可以作為《論語》的延伸閱讀,增加對《論語》原著的瞭解。 ◎為什麼現代人需要讀《論語》? 《論語》既然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更是孔子學說的精華,中華文化的寶典。在精簡扼要的文字中,記錄許多孔子為人處世的哲理,兩千多年來,這些話語一直激勵著人們進德修業和敦品勵學,影響世人至深且鉅。 ◎精選《論語》名句,學習如何修身養性、待人處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是與人相處的方法。朋友也像是一面鏡子,見賢思齊最好,見其不善而內心自省,從而改正自己的過失,也是很大的收穫。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說:「對於任何學問,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他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學習任何事物,由淺入深,有三個階段,從知之、好之到樂之。知之,只是初步的認識,好之,是感情上的共鳴,樂之,是性格上的相容,到這時,已經渾為一體了。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意思是, 說話花言巧語,討人喜歡,這種人是很少會有仁心的。可見一個人如果不能以仁存心,言不由衷,縱使說的是好聽的話,迎合別人的話,也是沒有意義的。那麼,出口傷人的,恐怕更是等而下之的吧?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 孔子說:「君子有三種美德,我都不能做到:有仁德的人樂觀,有智慧的人不疑惑,有勇氣的人無所畏懼。」子貢說:「這正是夫子的自述啊!」智仁勇的境界,距離我們何其遙遠!我們唯有期望自己,日求精進。面對君子的境界,雖不能至,心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