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1128_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2
1128_2026手帳年曆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超越戒嚴與內亂:法學權威給韓國與亞洲的12·3戒嚴周年啟示錄

韓寅燮  著
二十張出版 出版
2025/11/26 出版

韓國「12·3戒嚴政變」一周年!第一手戒嚴記錄 ╳ 專業法學視角解讀★★中文版特別收錄——寫給台灣人的「作者序」與「事件後記」★★首爾大學法學權威韓寅燮教授——全面剖析尹錫悅之亂的幕後衝擊韓國史研究權威朱立熙教授──專業審定★當總統成為內亂的主謀,誰能守護憲法?重新思考「戒嚴」一詞背後的歷史陰影,發現憲政體制在關鍵時刻的韌性;以法學視角,記錄人民如何在危機中守護民主!本書不只是韓國戒嚴周年啟示錄,更是獻給東亞憲政發展的行動指南!=============【12·3韓國戒嚴大事記】▶2024年12月3日:尹錫悅總統於晚間發表緊急談話,宣布全國戒嚴▶2024年12月4日:國會深夜以190票贊成全票通過解除戒嚴法案▶2024年1月15日:公調處強制進入總統官邸拘捕尹錫悅▶2025年1月26日:檢方正式起訴尹錫悅涉嫌領導內亂▶2025年4月4日:憲法法院經過十次辯論通過尹錫悅總統彈劾案▶2025年6月3日:舉行新任總統選舉,由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勝出▶2025年7月3日:國會通過戒嚴法修正案,禁止軍警妨礙議員進入國會▶2025年12月:目前,尹錫悅面臨內亂罪的刑事審判仍在進行中……2024年12月3日,韓國總統尹錫悅突然宣布緊急戒嚴,全國瞬間陷入混亂。就在政權試圖發動「親衛政變」之際,國會議員不顧安危翻越圍牆、市民徹夜奔赴國會,最終讓這場原本可能演變為內亂的戒嚴政變,在短短一百五十分鐘內瓦解。本書從這個歷史瞬間出發,記錄市民、國會與司法體系如何合力守住憲法,以「集體智慧」抵擋獨裁的擴張,將民主從危機邊緣拉回,最終完成歷史性的彈劾。■以歷史現場為基礎,結合法學專業與公民行動的民主見證錄!本書《超越戒嚴與內亂》正是這段重要歷史過程的全記錄。作者韓寅燮為首爾大學法學教授,長期關注刑事法、憲政危機與人權議題,亦是1980年光州事件時身歷戒嚴恐懼的青年,深知軍事獨裁與國家暴力留下的創傷。四十多年後,他以即將退休的學者身分,再次面對戒嚴內亂的現實衝擊。韓寅燮在得知戒嚴宣布的當下,創傷記憶再次浮現,他意識到,自己的學術生涯絕不能以戒嚴時代的回歸作為結束;當政權赤裸裸地顯露出獨裁化的症狀時,國民身為憲法守護者,有義務挺身而出,找回憲政秩序。從戒嚴宣布的第一時間起,韓寅燮便開始在社群媒體發表文章,以法律人的筆,記錄下局勢發展、整理相關重要文件,並針對「戒嚴」與憲法的法律知識回應市民們的疑問。本書便是集結了直到尹錫悅遭彈劾為止,韓寅燮在此過程中所留下的文章,並獨家收錄中文版序及增補後記,持續追蹤後續總統的補選過程,構成一部當下仍在進行中的韓國憲政演變的文字見證。■韓國快速守住民主的依據,是來自過去憲政史累積的憲法精神!書中不僅跟隨事件發展,及時寫下時局分析,更具體從憲法法條深入探討「戒嚴」與「內亂」的定義,以及彈劾尹錫悅的正當性。「一二三內亂」之所以失敗,首要原因即是韓國憲法規定:「當國會以過半數決議要求解除戒嚴時,總統必須遵從。」為此國會議員們深夜翻越圍牆進入議場表決,才得以迅速終結戒嚴。自1948年成立以來,韓國堪稱是東亞經歷戒嚴次數最多的國家。韓國憲法也在戒嚴、內亂與威權統治下不斷扭曲與重生,才形成如今完備的樣貌。既有李承晚強行修憲延任、朴正熙以「維新憲法」鞏固獨裁,使憲法淪為權力工具;也有「四一九民主革命」、「光州民主化運動」等,人民以抗爭逐步實踐憲法精神,為民主化累積能量。到了1987年的「六月抗爭」,國民終於迫使全斗煥讓步,無法像過去那般強行發動戒嚴;隨後實現的第九次修憲,即加入了包含總統直選、國會過半數決議可解除戒嚴,以及設立可審理總統彈劾案的憲法法院;而2017年的朴槿惠就是韓國史上首位被憲法法院裁定罷免的總統。■憲法並非冷冰冰的條文,而是活在每一位公民心中的共同契約!本書同時也是一部「公民哲學書」,展示了法律不僅是冷峻的條文,也是一種集體意識的展現:當人民理解憲法、捍衛憲法,民主才得以存續。作者強調「國民守護國會、國會守護國民」的信念,為12月3日當晚國民與國會罕見地打破意識形態的分裂團結一致,下了最合適的注腳。從戒嚴現場到憲法法院判決彈劾,從社群媒體發文到國會現場見證,韓寅燮將法律語言轉化為民主語言,讓複雜的法理變成人人可懂的公民對話。2025年4月4日,韓國憲法法院以八比○票數通過尹錫悅總統彈劾案。尹錫悅的「一二三內亂」讓世界各國看見:民主從來不是理所當然,而是必須世代守護、隨時抵抗權力濫用的成果。歷史往往在不經意間重演,但本書證明了人民的選擇能改寫命運。■對照台灣與韓國的民主化歷程,兩國的歷史幾乎互為倒影!1987這一年,韓國終結了二十七年的軍事獨裁、台灣則是結束了持續三十八年的戒嚴體制;韓國與台灣的總統都是透過直接選舉,累積了數次的政權交替;再者,也都各自致力於「韓國五一八」與「台灣二二八」的轉型正義工作。韓國長期存在南北之間軍事對立的問題,而台灣也因兩岸關係形成長期緊張的局面。正因如此,作者在中文版序中特別寄語台灣讀者:如此相似的歷史軌跡與民主化抗爭過程,確實需要彼此透過市民與學術交流交換資訊,互相產生正面影響;願韓國的此一案例可以成為反面教材,讓戒嚴成為兩國博物館裡展示的記憶,也願韓國與台灣的民主化經驗互相照亮,彼此形成模範。本書不僅屬於韓國,更屬於所有正在思考「如何守護民主」的世代,包括了同在亞洲的台灣。它是一面鏡子,映照我們是否有勇氣面對權力失序的瞬間。透過本事件與本書所反思的韓國與台灣從戒嚴到民主的平行歷程,也為東亞民主發展提供了珍貴的歷史鏡像。

79 特價4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消費文化與流行空間的日本近代史套書:土產物語+三越誕生

這邊  出版
2025/11/19 出版

消費不只是單純的購物行為更能形塑歷史記憶,打造近代空間在百年前的日本,帝國的擴張與軍事行動,刺激了鐵路運輸與博覽會、共進會的興起,土產的演變與百貨的源起更與之密不可分。「消費文化與流行空間的日本近代史套書」精選《土產物語》、《三越誕生》兩冊日本史著作,帶領讀者探索近代日本消費文化及流行空間的形成、發展與變遷。《土產物語:從伊勢赤福到東京芭娜娜,細數日本土產的前世今生》「土產是一種產業,是一種社會網絡,是文化認同的一部分,也是外地人認識在地的媒介。」──陳靜寬/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副研究員岡山吉備糰子與桃太郎的故事背後其實和戰爭脫不了關係?伊勢赤福當初如何受到皇室加持而躍登龍門?京都八橋的正牌老店之爭反倒提升了土產的知名度?北海道白色戀人爆紅又與全日空的企劃有何關聯?一部以「土產」為主題的日本近代史專著揭開不為人知的產業祕辛與軼聞趣事每當赴日旅遊,除了觀光攬勝、品嚐美食,更少不了大包小包的「土產」,舉凡機場飯店觀光區,囊括仙貝羊羹甜饅頭,各地土產的種類之多總叫人眼花撩亂,琳瑯滿目的精巧包裝、動輒百年的悠久歷史以及流傳已久的動人故事,更是讓遊客樂於敞開心胸與荷包,掃貨不手軟──畢竟土產不只是旅行的證明,更能展現分享的喜悅。這麼說來,人手一袋土產曾幾何時變成了旅遊的習慣?買土產莫非是東亞國家獨有的風氣?如今廣受歡迎的日本土產又是怎麼發展起來的?日本的「土產」一詞起源眾說紛紜,一說源自裝盛祭神供品的「宮笥」(miyake),也有人認為是源於大和朝廷儲糧的「屯倉」(miyake),指的都是百姓獻給神明或貴族的貢品,而當時百姓在不辭遠路參拜後,往往會分得神明賜予的酒食,還會帶回酒杯等物品證明神明的「庇蔭」。但後來由於參拜的人數眾多,祭品不敷分配,久而久之,便開始出現販售土產的店家,以「土產」取代神明的「庇蔭」,更可以帶回家鄉分送親朋好友。其次,在過去交通不便的年代,各地盛產的知名美食只能作為一項「名產」在當地現做現吃,但隨著現代化鐵路設施漸趨完善與保存方式的改良,「名產」產生了流通的可能,搖身一變成為旅客購買後能夠長途攜回、分送親友的「土產」。土產的形塑與歷史典故息息相關,其沿革發展更與參拜伊勢神宮的風氣、博覽會的舉辦、日本帝國的擴張、溫泉旅行的興盛以及現代社會的變遷密不可分,產品的改良、宣傳與銷售策略的調整等,也令許多土產得以延續數百年、至今深受海內外遊客喜愛。所謂的土產,代表的不僅是風味的傳承和旅行的回憶,更蘊含社會脈動與文化意義,呈現出生動活潑的歷史剖面。 【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好評】.對喜歡鐵道旅行的人或是愛買土產的人來說,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此外對日本近現代史感興趣的人也絕對不能錯過,全書圖文並茂、註解詳盡,毫無疑問值得滿分五顆星!──千人同心.沒想到司空見慣的土產居然有這麼深刻的歷史!本書的主題是日本人最愛的旅行、鐵道和土產多采多姿的歷史,光是書中趣味十足的故事就足以讓人對旅行與土產產生數十倍的期待。其中令人感慨良多的是有關戰爭的部分,亦即技術與商品、經濟發展與戰爭其實是一體兩面,即便是全國知名的土產,背後也和戰爭脫不了關係,讓人深深感受到現實的嚴酷。──meshiwan《三越誕生:帝國百貨與近代化的夢》創立至今整整120年陳列著夢想與未來,展示著欲望與憧憬,所有你想要的,都在三越!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李衣雲/專文導讀1904年,三越吳服店發表「百貨公司宣言」,1914年,日本橋三越總店「獅子像」落成,伴隨帝國擴張,引領流行文化,以東洋第一為目標的十年草創軌跡,奠定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百年經營之道。1673年,日本商人三井高利在江戶本町一丁目開設「越後屋吳服店」,首創「現金交易不二價」與「布匹可依需求零售」兩大商業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的銷售型態。1893年,越後屋改組,更名為「三井吳服店」。1904年,三井吳服店發表「百貨公司宣言」,取三井家的「三」與越後屋的「越」為新公司命名,正式成立具備近代百貨公司概念的「三越吳服店」。十年後的1914年,三越吳服店新館落成,這幢文藝復興風格的五層樓鋼筋建築配備了最新的電梯、手扶梯與暖氣等近代化設備,宣告傳統吳服店轉型為百貨公司的計畫大功告成。一直以來,三越的經營除了與國際情勢亦步亦趨,也和時尚潮流密不可分,其號召文化人組織「流行會」,塑造流行時尚與服務風格,打造出獨有的城市空間與消費文化,更形塑了時下的女性和兒童形象。本書網羅大量報刊雜誌與文學作品,細膩考察三越早期的歷史,從戰爭與消費等面向切入,圖文並茂地呈現三越吳服店自1904年到1914年的發展歷程,徹底爬梳帝國百貨的軌跡與百貨帝國的原點。【封面圖像】〈此位美人〉,橋口五葉,1911年(三越伊勢丹股份有限公司典藏)此為三越吳服店首次舉辦的廣告海報徵稿頭獎作品,畫家是以夏目漱石《我是貓》初版裝幀為人所知的橋口五葉。圖中穿著和服的女性束髮的造型稱為「瑪格麗特」──前髮全部往後梳、頭頂梳得蓬鬆、髮尾束起並搭配絲帶蝴蝶結,這是當時女學生之間最流行的洋風髮型。此外,她所戴的戒指同樣突顯摩登時尚的元素,手上拿的浮世繪畫集則是對江戶時代的回顧,畫作呈現新藝術風格,是介於傳統與現代之間和洋折衷的象徵。據說這幅石版畫共分為高達35塊版印刷,繁複細膩、風格強烈,在當時被視為劃時代的海報作品。

75 特價6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圖解東亞史

宮崎正勝  著
易博士  出版
2025/11/06 出版

跳出既有的認知框架,重新丈量立足位置與東亞和世界的距離!東亞史,即以東亞為整體的歷史,主要討論在近代以前,以中國為中心形成的相對獨立且封閉的文化圈。偌大的亞洲大陸上,每個文化以不同的速度成長發展,透過戰爭、貿易以及文化交流,發展較快的漢文化強勢影響周邊區域,但時而又屈服於擁有強大武力的遊牧民族,在時間、空間縱橫軸的變化下,與周邊各區域國家彼此國力消長變動,進而推展出不同的互動關係,形成特殊的架構與脈絡。

79 特價4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沼地阿拉伯人(探險經典平裝本回歸):當代最傳奇探險家威福瑞.塞西格阿拉伯沼澤之旅

馬可孛羅  出版
2025/11/06 出版

「這裡已有五千年歷史,其生活模式卻始終未變。」在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口,有一座水上伊甸園,這裡,住著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民族,沼地阿拉伯人 「……首度造訪沼民的情景始終在我腦海縈繞:火光照在側臉上、雁群大鳴大放、鴨子爭先恐後地搶食、男孩在黑暗中唱著歌、划舟緩緩划下水道、夕陽在蘆葦燃燒所彌漫的濃煙中依稀露出緋紅色……這是一個時間彷彿靜止的世界。」____威福瑞‧塞西格        除了一九五七年外,從一年九五一年底到一九五八六月,塞西格冒著被當成英國間諜的危險,數度隻身深入伊拉克南部的沼澤區,成為第一個既有意願、又有機會成為沼民的外人。        他與沼民共同生活,用矛叉魚、吃沾了灰塵的麵包、喝水牛奶,也加入他們的打獵行列。這些阿拉伯部族所居住的,是迥然不同的「沙漠」,他們身處一片水世界中,以大蘆葦搭建浮島和錯綜複雜的水上建築,並在還不會走路前,便學會了划獨木舟。         塞西格是沼民口中的「醫生」,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為沼民們解決身體上的病痛,甚至為他們行神聖的「割禮」;他也是沼民的朋友,無論他的「酋長舟」划到哪裡,總有熱忱的「客房」主人等著他;他更是沼民的家人,他為四位舟童準備聘金、談婚約,甚至捲入「血仇」的糾紛中……        而這一切純粹是為了「自娛」,為了再次擁抱他所喜愛的阿拉伯人,為了了解一種即將消逝的生活方式,也為了體驗沼地裡大地的另一種風貌。       塞西格在書中寫道:「首度造訪沼民的情景始終在我腦海縈繞:火光照在側臉上、雁群大鳴大放、鴨子爭先恐後地搶食、男孩在黑暗中唱著歌、划舟緩緩划下水道、夕陽在蘆葦燃燒所彌漫的濃煙中依稀露出緋紅色……這是一個時間彷彿靜止的世界,渾然不知引擎為何物。再次地,我體會到內心急欲分享這種生活,而不單是做個旁觀者的渴望。」【書評讚譽】「塞西格或許是置身於阿拉伯民族中的最後一位英國旅行家,無疑也是其中最偉大的一位。」——約翰‧葛樂伯爵士,《週日泰晤士報》「說探險故事是一回事……令人感受到身歷其境的氣氛又是另一回事……塞西格卻圓滿地作到了這點……這是本令人激賞的好書。」——蓋文‧麥斯威爾,《觀察家》

79 特價4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