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1107_為什麼要說對不起(王宏哲
1107_李珠珢的主場日記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金錢心理學(暢銷增訂版):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學會聰明花費

天下文化  出版
2025/10/31 出版

★★Amazon.com商業理財百大暢銷書★★《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年度最佳商業書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翹楚丹.艾瑞利「吸金」力作你每天都在花錢,但你真的知道自己為什麼花錢嗎?你知道,「每一次掏錢,都是一場心理戰」嗎?你以為自己在花錢?不!其實你是在表達情緒。我們總以為自己懂得花錢、會算帳,卻不知道大腦早在我們掏出錢包前就做了決定。丹.艾瑞利透過《金錢心理學》這本書,帶你進入「非理性」的金錢世界,揭開七種悄悄左右我們財務行為的心理偏誤:.1 機會成本:每次花錢,其實都在「放棄」別的可能。我們往往只看見眼前的花費,卻忽略背後的放棄與替代可能。→解方:養成「反向思考」——在花錢前短暫問自己:「這筆錢還能成為什麼?」。意識到每一筆支出都代表一個選擇權,而非單純消費。.2 相對價值:折扣、優惠讓我們錯把「省了多少」當成「值得購買」。→解方:將焦點從「價格比較」轉為「使用價值」評估。問自己:「這件事真的讓我的生活變好嗎?」而不是「我省了多少錢?」.3 花錢之痛:刷卡這種無痛支付,讓花錢變得太輕鬆,理智被麻痺。→解方:恢復「痛覺」。試著用現金支付、或記錄花錢時的感受。那份不適,其實是理性在提醒你:「這筆錢值得嗎?」.4 期望的幻覺:我們不只是為了商品付錢,也為了「它應該帶來的快樂」買單。期望越高,失望越深——有時我們購買的不是物品,而是對幸福的想像。→解方:將重心放在「體驗」而非「期待」。.5 語言與儀式的魔力:「限時優惠」、「尊榮會員」這類語言框架與消費儀式,重新定義金錢的意義,暗中操控我們的判斷,使理性分析失去力量。→解方:練習「心理除框」——當被吸引時,問自己:「如果沒有這個包裝,我還會想買嗎?」。.6 被象徵左右的行為:文化與心理上的「金錢儀式」會在無形中改變我們的選擇:紅包象徵祝福、消費代表價值感。→解方:重新定義金錢的意義。書中指出:「你賦予金錢的象徵,決定了它對你的控制力。」學會分辨「需要」與「意義」,才能真正自由。.7 心理帳戶:我們為錢貼上不同標籤——薪水、獎金、旅費、紅包——以為分開管理更理性,但這些分類常讓我們掉進「可塑心理帳戶」陷阱,替自己找藉口而失去節制。→解方:「誠實的使用心理帳戶」。讓分類成為規劃工具,而非自我欺騙的藉口。書中提醒:「若明智使用,心理帳戶能幫助我們管理支出;若被情緒挾持,它就成為合理化的陷阱。」看完上面的七種心理偏誤,你還認為,我們的金錢決策出於理性嗎?大腦早在我們掏出錢包前,就被情緒、語言與社會符號影響。丹.艾瑞利和傑夫.克萊斯勒兩位作者在書中揭露我們對於金錢的常見思維,以及在思考金錢時常犯的錯誤,提供具體、實用的建議和忠告,還有一些花錢的小訣竅,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金錢心理學》不是教你節流,而是教你看清——每一次掏錢,都是一次自我對話。當你理解金錢背後的心理語言,你就能從被金錢牽動的人,變成能駕馭它的人。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