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不只是橋,是建築、景觀、雕刻、裝置……也可能是任何事物6組橋樑 × 6首建築手寫詩 × 原初設計Sketch彰化王功橋✦板橋遊龍✦女兒橋✦天空之橋湖山水庫遺址中心✦故宮南院覽月橋像是廣袤大地上的雕刻、霍爾的城堡......也似大白鷺展翅高飛的姿態,或是撐飽的巨蟒.......在廖偉立的建築世界裡,橋不只是橋,橋是連結此到彼的媒介,是時間與空間的交匯點,更是人與自然對話的詩意場域。+++++毓繡美術館、故宮南院覽月橋設計者廖偉立建築師最新作品集收錄其最具代表性的橋樑設計,包含彰化王功生態景觀橋、板橋捷運人行橋「板橋遊龍」、北港女兒橋、天空之橋,以及近年的故宮南院覽月橋、「橋體建築」湖山水庫遺址中心——這些作品記錄了他的創作歷程,也具體呈現他長久以來對「日常地方感」與「永恆精神性」的思考與追求。從最初的桃園東眼山公廁開始,廖偉立的「雜木林」美學追求建築應如自然生態般多元共存,他的橋樑設計同樣體現「是橋|非橋」的複調思考——既是物質結構,也是景觀雕刻;既是穿越的路徑,也是停留的場所。本書邀讀者走入橋中,讓心靈沉澱、身體緩慢下來,隨著專業導讀了解其設計語言,並細細感受這些承載台灣土地記憶的空間。
本書為台灣當代頂尖照明設計公司「一隱照明設計」的重要作品集,集結十年來的13件代表性作品,從室內、景觀和建築照明到公共藝術與城市美學,一隱以其對環境的細膩觀察,創作出融合舒適、美感、文化底蘊與情感連結的照明設計,為台灣照明設計開啟了全新視野。本書不僅帶來一場光與影的美學之旅,也將為台灣設計、建築和照明領域帶來更深度的論述與對話。書中特別邀請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景觀藝術家郭中端、Q-LAB 設計總監曾柏庭,以及台電公共藝術課課長侯力瑋,分別從城市美學、景觀、建築與公共藝術等不同視角,探討光的文化價值與照明專業的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