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聲光之間,音樂劇創作美學:表演文本、舞臺設計、聲音形態、空間結構……從舞臺元素到美學體系的多面向探析

羅薇  著
崧燁文化  出版
2025/09/17 出版

從劇本到舞臺,深度解析六大藝術元素如何共構當代表演美學聲、光與步伐──一場跨越文本、聲音、肢體與空間的舞臺藝術美學對話▎立足專業視角:重新理解音樂劇  本書不同於一般介紹性或歷史性質的音樂劇讀物,作者以極為專業、系統的方式,將音樂劇視為一門高度整合的舞臺表演藝術。書中不僅跳脫時間線與劇目導讀的形式,反而從音樂劇的藝術本體出發,詳細拆解劇本、臺詞、歌詞、音樂、舞蹈與舞臺設計六大要素,逐一剖析各自的美學邏輯與創作原則。這本書所建構的觀察視角,兼具理性分析與美感體察,是為音樂劇從業者與深度觀眾量身打造的理論指導讀物。▎六大元素剖析:深掘藝術構成  本書以「劇本為根、歌詞為幹、音樂為果、舞蹈為葉、舞臺設計為花」的比喻結構展開論述,將音樂劇視為一棵有機生長的藝術之樹。劇本篇探討敘事框架與角色建構,歌詞篇則分析各類唱段(如敘事曲、動機曲、抒情曲)在戲劇中的功能性。音樂篇則揭示音樂劇風格從美聲、爵士到饒舌的多元涵容性;舞蹈篇著重於編舞語彙對於情感與人物的強化;而舞臺設計篇則從燈光、布景到聲效,說明了視覺與聲音在空間中的戲劇性擴張。這六個面向共同建構出音樂劇表現的全貌。▎產業與歷史脈絡:百老匯與西區的雙核心  書中深入分析全球音樂劇的產業中心──美國紐約的百老匯與英國倫敦的西區。百老匯被定位為商業性音樂劇的極致展現,製作成本動輒數千萬美元,演出形式講求視聽娛樂與劇目普及性;相對之下,外百老匯與外外百老匯則代表著藝術實驗與創作自由的場域。倫敦西區則以其歷史悠久與藝術傳統,與百老匯形成平行發展的全球雙核體系。書中不僅詳列劇場空間、經典劇目、票房數據,更從商業模式與製作邏輯,揭示音樂劇如何成為現代文化產業的重要一環。▎獎項制度與審美判準:音樂劇的榮譽標竿  本書也詳盡介紹音樂劇界的權威獎項,如東尼獎、奧立佛獎與普立茲戲劇獎等,剖析其評選機制與藝術標準,並說明這些獎項如何形塑全球音樂劇創作的方向與觀眾的審美眼光。除了獎項制度外,書中亦提到「戲劇桌獎」、「露西爾.羅特爾獎」等專業評選如何鼓勵新銳創作與實驗劇場發展。透過這些內容,讀者可更清晰地理解音樂劇的藝術評價標準與專業生態,也能培養更敏銳的觀劇視角。【本書特色】:本書以專業視角系統剖析音樂劇的六大藝術元素:劇本、臺詞、歌詞、音樂、舞蹈與舞臺設計,跳脫傳統時間線與劇目賞析的寫作方式,深入探討各元素在創作與表演中的美學功能與整合關係。書中融合產業實務、創作邏輯與經典案例,兼顧理論深度與實用性,是一本專為音樂劇從業者與愛好者量身打造的專業導讀書籍。

79 特價5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關於音樂,懂這些就可以!

日出出版  出版
2025/09/15 出版

用嶄新角度,開啟音樂史的新閱讀!什麼是音樂?從貝多芬、搖滾到串流,我們為什麼離不開音樂?四萬年音樂演化史極致濃縮,無論你愛的是巴赫、查理・帕克還是Indie pop,都能重新認識我們與音樂之間的千絲萬縷。人類為何創作音樂?音樂風格與樂器如何跨越文化、彼此交融?記譜法如何提升樂曲的野心與影響力?音樂何時成為職業,並走向商品化?錄音技術如何改變了創作與聆聽?跳脫傳統編年敘事的單調老路,一場節奏明快、爆點滿滿的音樂之旅!♬江戶時代虛無僧邊吹尺八邊當幕府間諜。♬ 李斯特魅力爆棚掀起「追星潮」,粉絲狂搶衣物與髮絲。♬ 納粹對爵士樂設下「節奏審查」,太慢是猶太憂鬱,太快則過度黑人。♬ 貓王的嗓音、臀部、髮型與雙唇,改寫了整個西方音樂史。♬ DJ在靈魂與放克的循環鼓點上即興談笑,催生饒舌文化。♬ 斯特拉溫斯基的《春之祭》過於「狂暴」,觀眾氣到離席。♬ 約翰・凱吉用《4分33秒》的靜默,顛覆整個音樂界。本書跳脫傳統編年式的單調流程,聚焦於音樂史上的關鍵主題。從嬰兒的咕噥聲、搖籃曲與骨笛,走過記譜的發明、音樂商品化與現代主義的顛覆,最終抵達你耳機裡的串流世界。福特宛如老練的爵士樂手,各種冷知識、奇趣軼聞與獨特觀察信手拈來,讓歷史搖擺起來。在這趟節奏明快的旅途中,感受音樂如何與權力、文化、政治、商業、信仰、性別與技術交織,重新思索音樂究竟是什麼?我們為什麼離不開它?

79 特價4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二十世紀歌詞 愛情療癒誌

游思行  著
生活書房  出版
2025/08/29 出版

【晚晚也安慰著我 尚有老掉情歌】成長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我們,都會說是聽情歌長大的一代,也是香港樂壇曾經的光輝歲月;她留給我們的,有直到現在還琅琅上口的廣東歌,也是香港重要的本土文化。物轉星移,我們聽情歌長大,到了今天卻彷彿失去了愛的能力;本書作者游思行,借用我們珍貴的共同財產 ——二十世紀粵語流行歌庫,分析愛情和親密關係,希望藉著這些陪伴我們成長的歌曲引發出的感悟,幫助我們修好在感情路上跌跌碰碰時碎裂過的自己,重新拾回愛人的能力,放下缺失,圓滿現在。游思行前作《我的九十年代 歌詞療癒誌》,勾起了許多讀者屬於自己的獨有回憶。今次也希望你能享受這趟心之閒談,在回憶中向那失落的一角問好。【專業推薦】而用心的聽者 總會 遇上潮漲時在詞水中暢遊 浮沉 深潛 而不遇溺詞潮翻過萬重山 聽者喝盡千般意然後 澄明開朗 透析 療癒——潘源良後來長大了,開始選自己的歌單。再後來,甚至開始自己寫歌。沿路摸索流行曲的意義,卻又似懂非懂。讀游思行這本書,像有個人陪在身邊聊聊歌詞,一起重新思考,重新探問,重新感受。似乎也是一種療癒的過程吧。——陳詠謙 填詞人我感受到作者以深入閱讀透視歌詞為切入點,透過觀察,提供一些發現自己的手法;假如這本書有可能被視為愛情療癒工具書,我覺得它更像一個認識了很久而未有深入了解過的朋友與自己的一場對話。透過對話,我們學習如何認識自己,也找到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我們很喜歡談及self-help,但很少談及collective-help — 廣東歌,是一個集體療癒空間。好好愛廣東歌,好好愛自己,好好的。——馮穎琪 藝術家、策展人、監製、作曲人思行這本《二十世紀歌詞 愛情療癒誌》,相信讀者必定會找到某些共振的頻率,從而讓心靈變得更強大和了解到自身面對的愛情問題,也只是人間其中一個故事而已,用不著呼天搶地、自怨自艾。當了解自己然後接受自己,療癒便在無聲無息中出現了。——凌威麟 YouTube身心靈頻道Wellen Time主持

79 特價54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小天使:陳芷盈的音樂旅程

陳芷盈  著
經緯文化  出版
2025/08/29 出版

當人生像一首旋律時,每一段經歷都是音符陳芷盈以溫暖的筆觸,帶領讀者走進一位平凡女孩如何憑著熱情與信仰,譜寫屬於自己的音樂旅程:從成長歲月的跌宕、音樂夢的萌芽,到文員蛻變為福音歌手,再踏上《中年好聲音3》的舞台;更詳細記錄她在《中3》激烈的比賽中如何迎難而上,創出佳績。書中也記錄了芷盈生命中那些「小天使」——無論是老師、朋友還是偶遇的同路人,如何在關鍵時刻扶持她,點亮前路。這不僅是一段音樂之旅,更是一則關於堅持、感恩與希望的生命故事。誠邀你一起細聽陳芷盈的樂章,感受音符背後的溫度與勇氣。

79 特價39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互動式多媒體聲樂獨唱會之展演詮釋報告:以「當班傑明遇見男高音」為例

湯發凱  著
商鼎  出版
2025/08/25 出版

班傑明.布列頓乃英國20世紀之樂壇核心人物,顛覆英國,甚至是整個古典樂圈的聲樂作品之寫作主題與風格,湧起歌劇舞台的新浪潮。而彼得.皮爾斯,是同布列頓時期的男高音演唱家,也是布列頓的作品代言人;皮爾斯是布列頓的靈感泉源,更是布列頓長達40餘年的生活與工作夥伴。兩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後,定居在布列頓的英國故鄉:薩佛克Suffolk的奧登堡 Aldeburgh,人稱紅房子The Red House中,並創辦了奧登堡音樂節(Aldeburgh Festival),迄今仍推廣著英國當代作曲家的各式音樂作品。布列頓的筆下,無論是被定義為藝術歌曲形式的聲樂作品,還是具社會爭議的歌劇主題,布列頓的音樂中富有豐沛的畫面感、舞台與光線的拿捏,以及恰如其分的戲劇張力,更有少見的警醒與社會批判。筆者於此,便以「兩個靈魂的對話」做為發想,詮釋演繹布列頓的作品時之雙向思維,如同布列頓與班傑明的對話;於是利用預錄的影片,依照劇本作導聆式的交談,並以不同造型與幽默地口條發揮,展現不同曲風與角色的的核心變化,搭配造型與肢體表演,更突顯男高音的歌者姿態與作曲家思維間的內外調和。筆者投身歌唱類劇場多年,尋找經典聲樂之美在劇場中的共存與平衡,最終於《當班傑明遇見男高音》,遇見亦趨完善的初衷。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