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1107_為什麼要說對不起(王宏哲
1107_李珠珢的主場日記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鏡頭之後(二版):電影攝影的張力、敘事與創意

大家  出版
2025/11/05 出版

電影攝影的入門標竿也已成為專業科系教科書暢銷經典首次大規模增修,新增業界最新攝影器材與運用技術的實作分析!  看完一部電影,看出某些鏡頭意義非凡,卻說不清那鏡頭為何令人難忘?身為電影人,除了掌握攝影技術,也想發展電影語彙,像電影大師那樣只靠影像、不靠台詞就能敘事?如果想深入理解電影鏡位、構圖、取景背後的意義,《鏡頭之後》是最適合的入門工具,全書舉例精彩、講解精闢,已被全球許多大學、學院選為教科書或必讀書目。  本書選出111幕意義深遠的鏡頭(選材囊括影史經典及賣座名片,甚至包括已被視為神作的當代影集),從電影構圖的經典法則入手,逐步拆解畫面建構的過程、在影片中運用這些鏡頭的理由,並提出翻轉這些既有法則的特殊案例,讓讀者理解,雖然有些行之有年的構圖慣例早已融入影史,但並非牢不可破,在理解、掌握脈絡的前提下適當翻轉,不但能帶來獨特效果,甚至能開創新的經典。  此外,作者以多年從業經驗,為每個經典構圖案例提供「為何奏效」、「技術考量」等講解,讓本書不只有助於影迷朋友理解電影,對於積極學習電影攝影與構圖技巧的讀者而言,更有助於專業養成,且不限於拍攝領域,也包括需一併考量的打光、走位、後勤等面向。書中內容也不只是技術,更涵括影像符號的運用、影像系統的建構、批判性思維、大師的招牌風格等有助於培養專業鑑識力的知識。  第一版推出十二年後,作者重新檢視每一案例,深化解析並全面更新「技術考量」,納入近十年來的器材革新、新手法與實踐成果。僅僅是寬高比的拓展,就大幅影響了電影畫面構圖的思維,再加上先進的各式攝影機鏡頭、空拍機、鏡頭視覺預覽、輔助app,電影的製作過程與十年前相比已有大幅變化。面對電影製作在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各式革新,相信即使是電影攝影的資深從業者,也能從本書獲得技術迭代的參考資訊與創作靈感。  想更進一步探索鏡頭的進階運用,可延伸閱讀作者同系列作品:《鏡頭的語言:情緒、象徵、潛文本,電影影像的56種敘事能力》。書中深入解析鏡頭如何以其本身特性達到特定的視覺效果,並以更廣泛多元的影像案例,納入剪接方式、光源尺寸等因素,讓電影語言更立體。

79 特價4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故事放映中:臺灣文學影視化百年旅程

★跨時代全面性解析臺灣文學改編影視專書★國立臺灣文學館策劃、遠流編輯出版 ▌ 借銀燈照傳奇,從映畫時代到串流世代的文學IP紀事在文創產業蓬勃發展,影視內容成為大眾目光焦點的時代,文學IP的改編與活化備受關注。本書由國立臺灣文學館策劃、黃儀冠主編、遠流編輯出版,匯集二十四篇跨領域專家的精闢文章,是首部全面且深入探討臺灣文學改編為影視作品的專著。以時間為經、主題類型為緯,勾勒從日治時期到當代,近百年來,文學作品在電影電視等媒介上展現的多元風貌與時代印記。本書以四個單元貫穿百年流變:「映畫時代 隨片登臺」講述日治到戰後初期的改編,例如從〈藝旦之家〉到《嘆烟花》的改編之路,楊麗花等風靡一時的歌仔戲聲影,辯士居中扮演的角色等。「聚光燈 類型與風格」聚焦於不同文學類型在影視改編中的呈現,例如對瓊瑤小說的重新詮釋,金庸作品的民族主義演變,同志文學改編的先鋒位置,文人電影的斷代記憶,以及推理懸疑主題方興未艾等。「長鏡頭 社會寫真」剖析鄉土文學改編與新電影所引領的社會關懷與敘事美學,談及著名的「削蘋果事件」,女性文學改編電影的新視角,侯孝賢與朱天文對美學形式的探索,霧社事件與張愛玲作品的當代詮釋等。「場面調度 多元轉譯」特別關注文學劇與作家紀錄片,例如《台北歌手》演繹呂赫若其人其作,客家文學改編的土地之愛,「他們在島嶼寫作」與「飛閱文學地景」等文學影像計劃,以及《花甲男孩》跨域製作回顧等。 ▌ 從書頁到膠卷,匯集多領域作家評論者精闢撰文結合歷史爬梳、文本分析與風格論述等多重面向,剖析文字轉譯成影像的過程,引領讀者跨越時間長河,看見從映畫時代到串流世代的改編樣貌,同時投影出台灣的社會變遷、藝術文化發展與政治意識型態等。作者群涵括多個主題領域的研究者、作家、相關工作者,包括:施如芳、石婉舜、張靜茹、林芳玫、陳煒智、陳相因、曾秀萍、黃猷欽、冬陽、張皓棠、謝世宗、羅珮嘉、王萬睿、池思親、石岱崙、莊宜文、陳南宏、陳國偉、陳允元、楊淇竹、徐明瀚、謝欣芩、馬翊航、楊富閔等。展現相映成趣的多方視角,兼具深度與多元性。書中觸及諸多經典作品,涵蓋愛情、武俠、推理等類型,探觸身分認同、成長敘事、鄉土關懷、族群意識等議題。例如《婉君表妹》、《再見阿郎》、《楚留香》、《兒子的大玩偶》、《小畢的故事》、《嫁妝一牛車》、《在室男》、《傾城之戀》、《殺夫》、《孽子》、《桂花巷》、《射鵰英雄傳》、《紅玫瑰與白玫瑰》、《寒夜》、《賽德克.巴萊》、《花甲男孩轉大人》、《台北歌手》、《誰是被害者》、《八尺門的辯護人》、《鹽水大飯店》等。搭配若干原著書封、珍藏史料與影視海報劇照等,展現臺灣故事如何被轉譯、傳播並相承的世紀光影紀事,值得文學與影視讀者觀眾、研究評論人、產業工作者閱讀參考。名家推薦李 遠 | 作家、編劇、文化部長馬 欣 | 影評人莫子儀 | 演員褚明仁 |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聞天祥 |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劉梓潔 | 作家、編劇蘇致亨 | 《毋甘願的電影史》作者——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觀景窗:金獎導演朱浩偉自傳,觀看與被觀看的回憶錄

朱浩偉  著
明白文化  出版
2025/10/29 出版

當夢想與現實發生碰撞,我究竟是誰?該走向何方?《魔法壞女巫》、《瘋狂亞洲富豪》金獎導演朱浩偉,最真摯的作品:自己。21世紀最具啟發性自傳,所有夢想家必讀之作!★亞馬遜冠軍暢銷書!亞馬遜年度最佳傳記!讀者4.8顆星評價!《時代雜誌》2025百大影響人物!南加大畢業典禮演講,破百萬人次觀看!楊紫瓊、史蒂芬.史匹柏、J.J.亞伯拉罕、關凱文,名家一致盛讚!家族來自台灣的台灣之光!★朱浩偉,一位不斷刷新影史紀錄的知名導演。《魔法壞女巫》、《亞洲瘋狂富豪》、《舞力全開》、《出神入化2》,這些兼具創意與票房的電影,都是出自他的手筆。但這回,他把鏡頭轉向自己,如電影運鏡般細膩行文,如說書般娓娓道來,說出最動人的故事──他自己。★從賈伯斯、巨石強森、史蒂芬史匹柏、小賈斯汀、楊紫瓊、摩根費里曼、麥莉希拉等人物的互動中,一窺好萊塢生態!不小看自己,擁抱自己的每一個面向,就能開創全新道路!勇於追夢,就是為所有人追夢!  ●「真誠、感性,智慧難以言喻。這本充滿洞察力與啟發性的回憶錄,來自一位真正的說故事者,絕對是必讀之作。」──楊紫瓊,奧斯卡影后  ●「激勵人心,提醒我們夢想的力量,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堅定與專注的可貴。」──J.J. 亞伯拉罕,知名導演  ●「這本回憶錄,將為懷有抱負的新世代電影人帶來靈感,幫助他們找到一張通往明確目標的藏寶圖!」──史蒂芬・史匹柏,知名導演★★__成長於未來,用鏡頭看世界。直到看見自己,並成為自己!  朱浩偉,美國矽谷移民第二代,從小在父母經營的中餐館「喜福居」幫忙,接觸各類科技界名人,著迷於影像創作,展現出高超說故事能力,但也掙扎於移民子女特有的文化認同危機中。  他剛從南加大電影學院畢業,就迅速在好萊塢嶄露頭角,甚至被史蒂芬・史匹柏欽點。但隨著電影夢逐步實現,他也像無數創作者一樣,反覆詰問思索:「當夢想與現實發生碰撞,我究竟是誰?」  在自傳《觀景窗》中,朱浩偉首次將鏡頭對準自己,運用高明的電影運鏡手法,以及真誠的筆觸,娓娓道出一段普世性的故事──  當夢想與現實衝突時,該如何思索其意義?  身處瞬息萬變的世界,怎樣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  在彩虹那一端,所有你敢做的夢,最終都會成真。  只要擁抱完整的自己,就能走出自己的路。★★__世界劇烈改變,把自己的「故事」說出來,就能找到歸屬,引領世界!  朱浩偉透過坦率、真誠與獨到的洞察,親述矽谷與好萊塢兩個世界的碰撞──串流平台崛起,電影院票房變身殘酷擂台。當舊世界秩序瓦解,新世界還在重塑中,身處創意最前線的朱浩偉向讀者展示,不想被時代淹沒的唯一方法,就是主動引領時代。  《觀景窗》不只是描繪個人生平的自傳,也是詳述少數族裔運動的記錄;既是朱浩偉從「渴望被看見」到「真正看見自己」的旅程,也是每個人尋找自我的縮影。  ◆自我認同:從移民之子到國際導演,他探索「我是誰」以及「如何被看見」。  ◆科技與藝術的融合:矽谷科技背景讓他能以新思維形塑電影。  ◆代表性與文化影響:《瘋狂亞洲富豪》不只是愛情喜劇,還是一場文化運動。  ◆持續創作的信念:電影是改變世界的工具,電影人的使命就是不斷講故事。★__少年得志,雲端跌落,拋開「藝術家」與「大導演」的偶包與人設  ●電影之路: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畢業後,朱浩偉瞬間成為好萊塢金童,但電影卻遲遲未能開拍,最後竟只得到執導小成本續集電影《舞力全開》的機會。朱浩偉難掩失落,猶豫不決時,媽媽一語驚醒:「面對題材,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勢利?你不是說故事的人嗎?」最後,他猶如天使在針尖上跳舞,在最低成本中,開出刷新影史紀錄的一朵花來。  ●好萊塢的挑戰與突破:在幾乎被定位成高票房續集影片導演之際,朱浩偉拍出突破之作 《瘋狂亞洲富豪》,刷新亞裔題材票房紀錄,立下文化與影史里程碑。亞裔觀眾第一次在好萊塢主流選片品味中「被看見」,片中所啟用的亞裔演員均躍為好萊塢一線明星。隨後,朱浩偉又挑戰《紐約高地》、《魔法壞女巫》等音樂電影,展現對視覺與舞蹈的獨特掌握力。★__矽谷式的成長?或好萊塢式的成長?  ●身份、願景與使命:回顧自身經歷,朱浩偉意識到電影不只是娛樂工具,還是一種文化力量。他將「移民子女的雙重身份」、「尋找自我」、「如何用故事塑造未來」當作創作核心。在他看來,電影是「黑暗中的光」,能凝聚人心、改變文化。  ●展望未來:執導《魔法壞女巫》時,朱浩偉將自己比喻為桃樂絲和艾法芭,帶著懷疑、希望與決心,走向未知的翡翠城。他認為故事的力量能跨越時代,而他的使命就是「持續拍電影,直到有人把你攔下來」。★__這本書,獻給你……獻給在夾縫中成長的你,在世界劇變中尋找方向的你,在創作邊緣追尋聲音的你──這本書,屬於你。【得獎與推薦記錄】◎亞馬遜冠軍暢銷書◎亞馬遜最佳人物傳記與回憶錄  「朱浩偉將《觀景窗》寫成激勵人心的作品,提醒我們夢想的力量,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堅定與專注的可貴。這是一個關於身分認同、創造力和藝術家精神的故事,令人感同身受,動人、風趣、揪心,與每個努力開拓自身場域的人息息相關。」──J.J. 亞伯拉罕,知名導演  「這本回憶錄,將為懷有抱負的新世代電影人帶來靈感,幫助他們找到一張通往明確目標的藏寶圖!」──史蒂芬・史匹柏,知名導演  「真誠、感性,智慧難以言喻。這本充滿洞察力與啟發性的回憶錄,來自一位真正的說故事者,絕對是必讀之作。」──楊紫瓊,奧斯卡影后  「就像拍電影一樣,朱浩偉施展魔法,帶領我們展開一場奇幻旅程,穿越他的童年、家庭生活,以及在影壇上的冒險。《觀景窗》是一部迷人而真摯的作品,激勵每一位讀者。」──關凱文,《瘋狂亞洲富豪》原著作者  「引人入勝的紀實之作,記錄傑出電影人的成長歷程,深刻探討『被看見』與『去實現』的意義。」──艾娃・杜威納,《築夢大道》導演  「在電影拍攝期間,朱浩偉總能發現和捕捉每天的魔力。他大展身手,奔逐夢想。我希望自己年輕時就讀過這本書,也感恩這本書已經面世。」──林-曼努爾・米蘭達,音樂劇《紐約高地》詞、曲、音樂創作者  「鼓舞人心,實用勵志,娛樂性十足,來自電影行家的有趣見解。」──《寇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發人省思、直率且影響深遠。」──《書單》(Booklist)雜誌,星級評論  「賦予名人回憶錄智慧與生命,充滿令人愉悅的幽默感。電影迷一定會喜歡。」──《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重要事件】1. 票房:朱浩偉導演生涯所創造的電影總票房,超過20億美元。2. 榮譽:獲《時代》雜誌評選為2025年全球百大影響人物。3. 流量:南加大畢業典禮演講,親述個人故事,各種語言字幕版本總計破百萬人次觀看。4. 新作:《魔法壞女巫:第二部》於2015年11月21日上映。【本書特色】1. 亞馬遜冠軍暢銷書。亞馬遜最佳人物傳記與回憶錄: 台裔導演朱浩偉親撰,具啟發性與創造力,如電影運鏡般細膩行文,如說書般娓娓道來,幽默風趣,精采絕倫。2. 新世代好萊塢代表人物,新時代亞裔代表人物,新未來最具影響力人物: 朱浩偉獲《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百大影響人物,《好萊塢報導》評選為百大影響人物,《Variety》綜藝評選為好萊塢新領袖。獲全美亞裔總商會ACE先驅獎(父子共得)。赴南加大畢業典禮演講內容瞬間成為全球話題。3.榮譽不斷,好萊塢當紅票房與獎項製造機,自傳詳述心路歷程: 朱浩偉執導的電影,口碑與票房兼具,2025年達到生涯新高峰。《亞洲瘋狂富豪》為史上第6賣座的浪漫喜劇片,片中所啟用的亞裔演員均躍為好萊塢一線明星。《魔法壞女巫》獲奧斯卡10項提名。個人獲評論家選擇電影獎最佳導演、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等大獎。4.經典電影幕後故事,珍貴照片,一次公開: 從史蒂芬史匹柏、小賈斯汀、楊紫瓊、賈伯斯、巨石強森、摩根費里曼、麥莉希拉等等人物的互動中,一窺好萊塢生態。5.不只是傳記,也是文化運動紀錄,深具勵志性:  幽默,勵志,跨越個人與族裔的極限,提供每個人檢視自身故事的好範例。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左撇子女孩:25年創作歷程.幕後製作.完全版劇本

鄒時擎  著
原點  出版
2025/10/29 出版

《左撇子女孩》10/31全台上映 代表台灣,角逐2026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第62屆金馬獎,最佳影片9項大獎提名 Netflix取得全球多地發行權 鄒時擎│導演.編劇 ╳ 奧斯卡金獎導演_西恩.貝克│編劇.剪輯 《夜晚還年輕》、《歡迎光臨奇幻城堡》──國際獨立製片黃金組合 醞釀25年,全片iPhone拍攝,國際合作攻略全分享﹗ 好萊塢媒體《Variety》讚譽「感官沉浸的教科書範例」 ▎轟動2025各大國際影展 ▎ 奧斯卡∣坎城影展∣多倫多影展∣釜山影展∣BFI倫敦電影節 夜市、檳榔攤、大舞廳、中式宴席,令世界破防的無敵台灣魅力 ●導演25年創作歷程全公開│各項製作環節深度剖析│完全劇本一窺創作腦● ★「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特質,那些差異正是我們的力量。成長過程中,最難也最重要的功課,就是相信這些獨特的聲音,值得被聽見,值得存在。」──導演、編劇、製作人_鄒時擎 ★「從坎城到世界各地的影展,我不斷聽到各國觀眾說,這部片真切捕捉到了台灣的真實氛圍!」──共同編劇、剪輯、製作人_西恩.貝克 ▌最道地台味的女性電影 女力時代下的台灣新女性電影《左撇子女孩》,講述了三個世代、三個身分、三個女性的故事。「左手是魔鬼手,不可以用左手拿工具!」在祖輩觀念裡,左撇子是種禁忌;在師長眼中,這是「不正常」。小小的迷信說法,層層連動下,滾動出所謂的「傳統」,也催生了對女性角色的刻板塑造。 以台北夜市為背景,一位單親媽媽帶著兩個女兒離開鄉下,回到熟悉又陌生的台北,在熱鬧夜市擺攤討生活。對媽媽來說,夜市是生存戰場,對大女兒來說,夜市是讓她很沒面子的地方,對小女兒來說,夜市是全世界最讚的繽紛迷宮。全片以巧妙的拍片規劃與調度,拍出了夜市的寫實百態,也拍出了一個充滿生機的魔幻空間。 ▌國際獨立製片黃金組合──鄒時擎 ╳ 西恩.貝克 導演鄒時擎在台北長大,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與西恩.貝克相識,展開逾20年的緊密合作。兩人曾以3000美元低成本,在紐約完成獨立電影《外賣》(Take out),引發美國影壇注目,並被世界最有品味片商「CC標準收藏」(The Criterion Collection)選入收藏並發片。 往後共同製作如2015年以iPhone拍攝的電影《夜晚還年輕》(Tangerine)、2017年入選坎城影展「導演雙週」競賽單元的《歡迎光臨奇幻城堡》(The Florida Project)等作品,皆受國際肯定。 Ⓞ醞釀25年,獨立製片人的夢幻逆襲 《左撇子女孩》靈感源自鄒時擎的成長經驗,從小被糾正成右撇子以及生為女兒,身作女人所受到的傳統壓抑。其實早在2001年,鄒時擎就與西恩.貝克來台灣尋找故事線索,蒐集素材,當時兩人尚未成名,難以籌資開拍。完成《外賣》後,兩人建立經驗與聲望,時隔9年,於2010年再次來台取材,探訪不同夜市,最終選中通化夜市。然而,資金始終未到位,10年過去,兩人陸續合作出《小明星》、《夜晚還年輕》、《歡迎光臨奇幻城堡》、《火紅大箭男》。 當兩人電影歷練越發茁壯,終於,2021年法國片商Le Pacte(發行過《艾諾拉》、《墜惡真相》、《小偷家族》、《我是布萊克》等金棕櫚電影)成了第一個支持者,資金逐漸到位,一路走來25年,《左撇子女孩》終於開拍! Ⓞ提高台灣電影能見度的「國際合拍」 最台灣的主題,最台灣的素材,用最國際化的手法,拍出國際性的感動力。 「對《左撇子女孩》來說,國際合拍模式是關鍵。我與英國和法國的製片人合作,電影同時獲得台灣文化部輔導金,以及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的國際合拍資金支持。這樣的架構讓作品在文化上保有純正的台灣根基,同時透過國際合作拓展視野。」 「當合作夥伴在創意與文化上有共鳴時,國際合拍不只是一種策略,更能讓作品的深度與影響力大大提升。」 Ⓞ用機動性最高的iPhone,拍出商業水準的電影 鄒時擎深知小規模團隊的優勢,並深知如何將最草根的氣息,用最娛樂的方式呈現。用iPhone拍電影,不是要標新立異,而是要用它的機動性,捕捉最真實的氛圍。 「這是必要的。我們是在真實的空間拍攝──擁擠的公寓、狹窄的小巷、實際營業的麵攤。我不希望我們的存在破壞那些地方的自然能量。我們控制現場人數,只下留六位工作人員,我們隱身在人群中,捕捉最真實的氛圍。」 「我們融入得太自然,竟有人走來跟蔡淑臻小姐點麵,挺有趣的。有幾次我們乾脆讓她煮了幾碗。」 ▌拍片心法,誠意全解析 【提案籌拍】──獨立製片的創作優勢VS籌資劣勢 歷時25年的籌拍∣超機動拍片小隊∣自己的場景自己勘∣機遇式選角∣逗馬拍片精神∣國際合拍 【劇本撰寫】──作者性,娛樂性,我全都要! 歷時25年的三階段田調∣非三幕劇的娛樂寫法∣角色設計心法∣真實台味的對白怎麼寫 【攝影分鏡】──夜市這麼擠怎麼拍? 「隱入」人群的拍法∣感官沉浸攝影術∣iPhone拍片守則∣拍攝動線&場面調度&打光調色∣185場戲的超搞剛分鏡會議 【剪輯音效】──西恩.貝克的剪輯絕招 外國人剪台灣片∣超自由交叉剪輯∣用剪輯雕塑角色∣用剪輯創造氛圍∣「魔鬼手主題曲」∣夜市收音挑戰 【推薦人&推薦語】 ★「台灣影人鄒時擎在西方影壇深耕多年,如今帶著台灣故事《左撇子女孩》抵達了電影院,乘載的是鄒時擎對故土、對創作的深情回望。」──王祖鵬/地下電影│影評人 ★「從台灣到美國,再回到台北夜市巷弄,鄒時擎運用經驗所學,秉持獨立精神,將有限資源轉變成無限創意。一條堅持25年的漫漫電影之路,讓《左撇子女孩》最終得以開花結果。」──馬曼容│台北電影節選片人、影評人 ★「這本書不只是關於一部電影的誕生,也是一個平凡女孩如何活出她的與眾不同與無所畏懼的故事,與電影同等精彩!」──黃惠偵 |獨立電影工作者 ★「這本書獻給那些對電影不只懷抱夢想,更充滿實踐熱情的人們,一本手把手教學的完整國際合作攻略。」──膝關節|影評人 王小棣|導演 王祖鵬/地下電影|影評人 馬曼容∣台北電影節選片人、影評人 陳湘琪∣金馬影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及電影系教授 黃惠偵 |獨立電影工作者 膝關節|影評人 龍貓大王|影評人 ▌本書特色 ★國際獨立製片界打磨25年,超深度經驗分享 ★各項製作環節──提案籌拍、編劇、攝影、剪輯,深度剖析 ★完整劇本+刪動場次+攝影師拍攝日誌+導演講評,一窺導演的創作腦 ★西恩.貝克──當代獨立製片全能王.《艾諾拉》名導的參與感想 ★攝影陳克勤──金馬獎最佳攝影的工作心法 ★監製饒紫娟──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總監的第一手觀察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日電影發展史 1897-1945(下)

沈西城  著
初文  出版
2025/10/24 出版

【中、日戰時的電影人事】張善琨、川喜多長政、陳雲裳、李香蘭《木蘭從軍》、《萬世流芳》、《春江遺恨》下冊講述日本電影部分,時限定在一九三七年為止。一來,日本強推新的電影法,日本電影變得乏善可陳。二來,不少日本電影界人才,諸如川喜多長政、李香蘭、稻垣浩、阪東妻三郎等,都曾因軍方要求,來華拍攝電影。因此,在闡述戰前山中貞雄與小津安二郎的電影貢獻之後,視點集中在中國。從「上海孤島」開始,以張善琨與川喜多長政為主要綫索,敘述戰時從黑暗到黎明,諸多電影工作者折衝周旋於敵我雙方,在這樣錯綜複雜的環境,對中國電影事業,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川喜多長政:「我接受了那任務後,心情很不開心,因為我知道軍方的方針和我的想法有很大的不同。不過,另一方面,我所擔心的是,我不去,會有誰去?」張善琨:「他(張善琨)本來就與英美法人比較親近,從未與日本人交往,是有着排日情緒的主兒。盧溝橋事變後他在法租界的攝影棚拍攝了《木蘭從軍》,給中國民眾帶去了歡樂。但我知道,謳歌抗日精神無疑是他真正的用意所在。」撰文推薦:「本書資料豐富,對喜愛研究早期中、日電影的讀者自是難得的機會。西城兄早年遊學日本,涉獵甚廣,對日本之人情世故及風俗愛好認識甚深,故行文流暢易讀。我知今日喜愛日本電影的年青人仍多,本書用輕鬆筆法有系統地介紹早期中、日電影的發展史,饒有趣味,特此向大家推薦。」——吳思遠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舊夢浮生

沈西城  著
初文  出版
2025/10/10 出版

回望香港璀璨輝煌的流行文化重看當年歌影視的風雲人物導演人生:王天林、胡金銓、張徹、楚原歌嘆眾生:陳蝶衣、黃霑、盧國沾、黎小田別出鬼才:黃玉郎、甘國亮、劉天賜、鄧偉雄銀幕光影:柯俊雄、鄧光榮、謝賢、新馬師曾今趟人物盡是文化圈、娛樂圈中人,少去學究氣,添上大眾味。我的文章,近年,有意無意間傾向後者,大概是要挨近群眾吧!書裏面登載的幾十篇小品,都是近年所寫,希望厚愛我的讀者都會喜歡。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