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的遐思:蕭雄淋律師的人文思索(第1版)
作者從事著作權法研究及律師實務工作共四十餘年。他開創台灣唯一的著作權專業事務所──北辰著作權事務所。他除了著作權法著述三十餘本外,另出版《詩柏客詩詞集》及《法庭之外,不一樣的蕭雄淋》等五本非法律書籍。作者博覽群書,深具人文素養,是一個律師,也是一個學者、作家、評論家及詩人,可說博學多聞、多才多藝。 本書包含歷史、哲學、詩詞、文學及時事,是作者在台北律師公會的律師雜誌連載十年深受律師界好評的思索成果。本書內容分七篇: 第一篇 惕勵篇──匡時濟世惕勵而行 第二篇 經典篇──東西文化經典的啟發 第三篇 隨筆篇──抒心隨筆 第四篇 灼見篇──深入淺出,真知灼見 第五篇 法哲學的典範與可能發展 第六篇 思辨篇 第七篇 借鑑篇
豐禾人生的麒典:蘇玉麒的司法正義與商道
二十五年調查局辦案經驗,偵破無數家喻戶曉的案件。退休後走入商界,運用過往所學挽救企業於頹勢之中,制定超凡策略打造糧商帝國。
那些案件,如果能遇見這樣的法官:正義之後、審判之外的法庭人情故事
新聞媒體報導的誇張案件、無法接受的傻眼判決,相信你我都曾經有「要是我一定這樣判」的念頭掃過腦海。那些不為看熱鬧路人所知的案件背景,會如何影響法官的判決?除了非黑即白的界線,審判是否能成為被告重啟人生的轉機?在日本法官給人冷漠、低調又嚴肅的形象,事實上,現行制度讓法官必須審理越多案件才越有機會升遷,於是審理案件淪為像是流水線作業般,冷淡地處理一件又一件的案子。難道,審判一定得落入這樣的模式嗎?然而,有一群法官以溫柔且堅定的意志,思量當事人的過去、現在、未來,善盡職責實現法律精神,也展現正義的豐富樣貌及可能性。「異類」法官敲下改變未來的法槌,法庭旁聽者感動見證,重啟人生的睿智審判■「不給別人添麻煩」的美德,也可能變成「詛咒」福岡縣內某獨棟平房發生火災,救出八十歲的男性住戶,所幸並無生命危險。他在醫院恢復了意識,對著妻子嚎啕大哭,「對不起……我沒死成……」原來,縱火的人就是因病在家療養的老翁。臥病在床要人照料的生活,日日磨損著他的自尊心和意志,犯下重大罪行的他,本應該被判三年懲役刑……■從母親到女兒,跨越世代的「悲劇連鎖」母親及繼父逼迫女兒在約一年的期間內從事幾十次性交易,「付不出瓦斯費都是妳害的,快點去賺錢。」「我以前也做過援交,這種事沒什麼大不了的。」「我也是十幾歲時就做援交。如果不給錢,媽媽就會對爸爸施暴。」難堪的往事當作犯罪的理由,麻木不仁的態度讓平時冷靜的法官大聲質問……記錄那些不倚仗司法權威,認真面對被告的法律守門人,看他們如何深入探究犯罪背後的悲傷隱情,撼動心弦的真實審判故事!
高智晟:中國的良心、勇氣與脊樑
高智晟先生是中國著名的人權律師,出生在陝北一個赤貧的農村家庭,其成長過程經歷了難以想像的艱辛困苦而又帶有傳奇色彩。2001年在中國司法部與官方媒體活動獲「全國十佳律師」。 高智晟是實至名歸的當代中國的良心、勇氣和脊樑,他在生活富裕之後,始終心繫底層弱勢群體,捨棄個人生死而為民請命。本書描述高智晟先生家書中一系列令人感動的故事及社會各界對他的高度評價,立體地呈現給讀者一位真實的、真正的英雄。 本書特色 高智晟在中國再次被失蹤已經進入第七個年頭了。 在無奈情況下,高律師經國際友人安排讓妻子兒女逃離中國,家人雖然可以安穩一些,但高律師仍得勇敢對付整個殘暴的國家機器。在中共殘忍、暴虐流氓手段的摧殘下,高智晟的精神和肉體已羸弱不堪,加上二千五百多個日子來,完全沒有消息的關押,實在不敢想像其真實境遇。 高律師不僅僅是個剛強勇敢的律師,深入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還是一個暖心體貼的好爸爸和好丈夫。失蹤前他努力給孩子寫故書及家書,並獨自一人去面對那些「惡魔」。本書摘錄他給孩子們寫的故事裡可以體會出來他作為爸爸和丈夫的最大承擔之志 高律師被稱為「中國的良心」,實至名歸。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再次喚起世人對高智晟律師的關注。 &
我不是人家說的那種HERO:11篇檢察官法庭陪伴與法律實踐的故事
一本好讀又自帶洋蔥的法普之書! 11篇真實故事,非典型檢察官姚崇略 揭開檢察官每日工作的爆肝與不甘! 不要說什麼捍衛正義 他只是和弱勢的當事人 站在一起! —閱卷、開庭、訊問、審核搜索票…… —犯罪現場勘查、執行搜索扣押、驗屍……檢察官到底在做什麼? —什麼是「偵查檢察官」和「公訴檢察官」? —「偵」或「他」字,案號怎麼分? —職權不起訴是什麼?緩起訴處分又是什麼? 在法庭上,執搥的法官是正義的化身,雄辯的律師有戲劇的張力, 那檢察官是誰?他在做哪些事情? 無論是需要抽絲剝繭的殺人事件、難解的婚外情感情糾紛、 年年遽增幾乎癱瘓司法的詐欺案件,或是需要社福介入的竊盜案…… 檢察官都在場! 有時要執起公平的天秤,有時要擔任心理輔導師傾聽他人的苦衷, 有時則需適時打開社會安全網,而非一味送入冰冷的監牢…… 但不變的是, 檢察官是在法庭上和當事人站在一起,為他人發聲! 《我不是人家說的那種HERO》中, 現職檢察官的姚崇略現身說法, 以11篇真實經手過的案件,改編而成故事,講述檢察官的工作實況; 用大白話,解釋深奧難懂的法律概念與制度。 「很多人覺得檢察官應該就是要辦『大』案, 但是我總覺得,用小人物的故事, 應該可以讓民眾更知道檢察官在做什麼!」 期盼以本書讓一般大眾更理解「檢察官」一職, 透過深入淺出的故事,讓司法工作、檢察官的職人生活, 可以更貼近你我的日常! 用白話文去解釋法律制度跟法律的規定, 讓案件當事人不管是起訴或被不起訴, 都可以知道檢察官寫的東西是什麼意思, 讓人民覺得司法其實可以親近一點, 這是我這幾年一直努力的方向, 也是我寫這本書的初衷。 ——姚崇略 /一百元是她所需要的溫柔: 母親過世後,再沒人帶她去精神科回診,平日撿拾回收物維生的婦人,禁不起饑餓,拿了輪椅小販的一百元……但刑罰是改善她生活唯一的方法嗎? ►►這則故事談地檢署的分案跟職權不起訴 /深夜無人知曉的連續殺人: 一起看似性侵的兇殺案,竟牽起另外三起殺人案件;檢察官家中半夜響起的門鈴聲,是不是被害人冥冥之中指引的方向? ►►這則故事談死刑案件與相驗 /老公,他的那個沒有進去: 日久生情的同事,相約去賓館幽會,警察破門,衣衫不整兩人稱是蓋棉被純聊天,被戴綠帽的丈夫憤而提告,但有時司法無力解決情感,檢察官化身心理輔導師,傾聽一場失敗的愛情。 ►►這則故事談再議制度與通姦罪除罪化 /你的哭爸,不是他的哭爸: 兩個發生行車擦撞的運將司機,下車起了口角,一個罵哭枵哭爸,一個委屈哭哭。但在法庭上,罵人都會成立公然侮辱嗎?怎麼罵人不帶髒字?檢察官有一套藝術…… ►►這則故事談公然侮辱罪/告訴乃論 /歡迎光臨!寶島詐騙天堂: 詐騙集團像地鼠打不完!承辦眾多詐騙案的檢察官也接到詐騙電話,他如何智取犯罪?又如何親眼看一個小家庭誤入「偏門工作」,淪為犯罪集團的洗錢車手…… ►►這則故事談年年遽增的詐欺案 /法庭上終於理解的外國語: 面對妻子死亡後、接踵而至的盤查與筆錄,外籍丈夫冷漠的外表底下,是在異鄉說不出口的恐慌,如何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理解龐大的司法運作? ►►這則故事談司法通譯制度 ………更多故事,盡在《我不是人家說的那種HERO》……… 本書特色 1. 以真實案件改編,還原生活中可能遇到檢察官的情境。 2. 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講人話」解釋深奧難懂的法條。 3. 每篇章附條列式「法律小知識」,歸納整理重點概要。 名家推薦 張鈞甯|演員 盧建彰|詩人導演 ——專文推薦(按姓名筆劃排序) P律師|臉書粉絲專頁「P律師:漫畫法律人生」經營者、執業律師 王韻茹|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兼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 邢泰釗|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 林志潔|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林明昕|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法律白話文運動 章魚法官(張瑜鳳)|法官 陳菁徽|立法委員 黃致豪|律師 羅秉成|行政院政務委員 ——帥氣推薦(按姓名筆劃排序) ●王韻茹|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兼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 法律並非萬能,法律人並不是超級英雄,而只是盡其所能之人。 ●邢泰釗|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 檢察官能為人民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本書除法普外,也提供讀者一個多元性的視野與省思。 ●林志潔|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相較於在法庭上判斷「人到底是不是眼前的被告所殺」的法官,檢察官的工作範圍很廣,複雜度很高,光是要從茫茫人海中特定出一個犯罪嫌疑人,把他帶到法庭,說服法官和國民法官,並提出證明此人的犯罪到「無合理懷疑的程度」,對我來說,基本上就是神級的工作。 檢察官要應對各種群體,環境犯罪、金融犯罪、國安犯罪、生命身體健康的犯罪,犯罪態樣千差萬別,要同時應對行為人和被害人,同時應對警察、行政機關、企業、人民團體,每一個案件都考驗檢察官的專業、也考驗檢察官溝通協調的能力。 我尊敬檢察官,因為他們做著困難又需要有人去承擔的責任。也願意用我的專業給檢察官們支持。姚檢察官的這本書,用生動的案例和易懂的文字,告訴大家這個「人在做神的工作」究竟是怎樣的運作、有哪些挑戰。對推廣法律普及、讓社會大眾了解檢察官和司法的樣貌,貢獻很大。謝謝姚檢察官的努力,謝謝每一位在崗位上默默奉獻的檢察官。 ●林明昕|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檢察官、法官⋯⋯等司法官,到底在做些什麼?一般人霧裡看花,其實不是很清楚。姚檢以非常通俗的語言,現身說法,娓娓道出自己工作上的經歷,有笑也有淚,讓我們可以很輕鬆地去認識檢察官的職業及其日常;相當值得推薦。 ●陳菁徽|立法委員 看了〈歡迎來到詐騙天堂〉一篇章,實在是心有戚戚焉。 「台灣的詐騙,已經是指數型的成長,二○二三年一整年,民眾被詐騙的金額高達八十八億,而且報案的件數呢,幾乎直逼四萬件,非常的誇張。」這是我甫在總質詢對陳建仁院長質詢的第一題。姚檢用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以及承辦的詐騙案件,告訴大家,其實詐騙已經無所不在,不只受害者到處都是,甚至只是希望「打零工」的民眾也會不小心成為詐騙的共犯。 其實,上述的詐騙統計數字,在立法院已經是不分黨派的委員日日追問的議題。那日,我們最終是要告訴行政單位,內政部的「打詐」影片宣導,成效極其不佳,甚至廣發的雲端資料夾內,被人誤放柯文哲市長選總統的競選錄音都沒人發現,代表過了這麼久,根本沒人注意。 數字是冷的,但每一個因為詐騙案件而破碎的人生或是家庭都是悲傷哀痛的。 詐欺案件的飛漲,不只受害者家破人亡,更已經對基層檢警的工作負荷造成嚴重衝擊。即便追查成功,人頭帳戶與車手占絕大部分,真正的法外惡徒還藏在幕後,詐騙首腦仍不斷繼續吸收人手詐騙。 做為民意代表,我們會一再、一再、一再地去提醒、告誡行政單位,不管是不是嚴刑峻罰,詐騙的問題必須要被面對、被解決。只希望為官者能以蒼生為念,好好地來保護民眾,也能拯救被詐騙案件淹沒的地檢署。 司法官可以說是中華民國最優秀的公務員之一,工作內容卻也最複雜專業,感謝姚檢願意用這麼通俗、淺白且生動的方式,來讓人一窺檢察業務。我要說,好書!值得一讀! ●黃致豪|律師 融合法普與閱讀人情之樂於一作,照見檢察與秋霜烈日之艱於一書;法律人應讀,非法律人必讀。樂以薦之。 &
律師袍下的世界(十年經典增訂版)
與每個人切身相關,卻往往不得其門而入的法律世界──台灣「勞權先鋒」生涯力作,市面唯一法律普及兼法治教育的著作完整介紹律師界生態,使法律系學子與新進律師瞭解從業後的真實狀態;教導一般國民如何善用法律資源,縮短法律與民眾之間的距離感。▂▃▄面臨到官司,如何挑選好律師?▄▃▂身為台灣律師界改革派的代表人物,同時也是忠實踐履律師倫理的學者,魏千峯在本書中一抒自己作為法律人對畢生志業的想法;在有限的篇幅內,提供大眾一個嶄新觀看法律世界的視角:如何認識、接近與使用律師?稱職的律師在盡力維護當事人權益過程中有哪些「有為」與「不為」?乃至於民刑事訴訟、談判、刑事辯護、憲法訴訟、集會遊行法……都全面地討論到了。▂▃▄身為法律人,如何成為好律師?▄▃▂此外,本書以「法律人」角度提出的實際關注:針對實習律師的課題、執業的基本法則、律師的一生計畫,即使針對這樣的「大哉問」也有精準完整的論述。細節處如附篇說明律師成功的特質、律師日常的閱讀,乃至如何深廣案源,不至於「吃西北風」,如何面對勝敗訴做好心理調適,身心穩定地持續走這條極具社會意義的路?書中都提供了極其獨到、且能按圖索驥的解決方案。▂▃▄面對權力與體制的高牆,他選擇站在「雞蛋」那一方▄▃▂作者親身見證我國律師報考限額從戒嚴到解禁,以及民主社會逐步蛻變之歷程,深感司法改革之不易與可貴,因而彙整執業三十餘年來經辦之實際案例,集於一書;並引述各國相關案例,以臻完善。希望秉持為「法治」與「人權」守門之精神,在協助讀者釐清自身權益之餘,進一步促使整體法律環境向上提升。★睽違十年再版,與時俱進新增十篇文章,並按最新法令法條增修全書四分之一強。★教導一般國民如何善用法律資源,縮短法律與民眾之間的距離感。★完整介紹律師界生態,使法律系學子與新進律師瞭解從業後的真實狀態。
現聲說法:一位資深法官的回憶錄
轟動全國的「白曉燕命案」,陳進興罪證確鑿判死刑之外,殊不知張志輝差點就可以法外逍遙?「蘇建和三囚案」纏訟21年,從原先的死刑到最後獲判無罪,只能說是台灣奇蹟?職司審判工作近四十年的臺灣高等法院資深庭長李相助,打破「法官不語」的傳統窠臼,透過資深媒體人范立達之手,首度向外界揭露法官斷人生死時的心路歷程,也掀開十大刑案的驚人內幕。僅有高農學歷的李相助,如何靠著堅忍不拔的毅力,考取司法官,並成為「天下第一庭」的高院刑庭庭長?透過不斷的自修,李相庭的法律學養終獲肯定,受邀參加全國司法改革會議,並在憲法法庭中發表鑑定意見,折服眾多法學先進。閱讀本書,你會相信,英雄不怕出身低的道理,也會了解,司法改革是條如何漫長又緩步向前的道路。
相驗心得手札—人間擺渡人的真心告白
・第一本從相驗角度介紹檢察官工作的書籍。・從別人的故事看到自己的未來。・避開生命及法律的誤區,成就自己獨特的人生。 這本書中內容約有15萬字,共370頁講述著擔任檢察官7年1月約2,600個的日子裡在東部花蓮這塊土地上所遇到24個相驗案件的心得透過這些難忘的相驗經驗分享希望能將「檢察官」這個神聖的職位介紹給大家認識並帶出日常中所應具備的法律知識且凸顯出隨時準備好面對死亡的重要性
丹諾自傳
本書是法律系學子、律師及社會大眾必讀的佳作。 ――哈佛法學院知名刑法教授Alan Dershowitz 李念祖║陳瑞仁║蔡兆誠║羅秉成║顧立雄 法律界先進推薦 & --------------------------------------------------------- 對於法律,丹諾說︰ 法律應該像衣服一樣,適應人的需要。當法律不能獲得大眾普遍的認同時,便應考慮修法,這原是政治人物的份內事。 對於政治,丹諾說︰ 我從未讚賞政治人物,他們雖多半親切、和藹和聰明,卻少有人擁有真正的勇氣。 對於犯罪懲罰,丹諾說︰ 處罰人民的理由有千百種,而訂定法律的前提是:「處罰他」是為了「幫助他」。用圍牆、牢籠和絞繩來制止所謂的邪惡勢力,就像企圖在湍急的河流中築壩擋水一般,水終究會滲透出來或找到另一個出路,或者淹沒水壩、徹底將其沖毀! 對於社會制度,丹諾說︰ 我從不認為一項制度是全然為善或全然為惡,所以我不會盲從規則或成為死硬派人士。 & &克萊倫斯‧丹諾是美國思想的啟蒙者,一生以律師為職志,義務為無助的弱勢團體與窮人辯護,他展現的勇氣與智慧,是今日社會的榜樣。他曾說過:「一個人在未被定罪之前,都是無辜的。」此至理名言至今依然被奉為司法的圭臬。 「律師對當事人的態度就如同醫生對待病人一般,都是竭力想要減輕他們的痛苦。律師和醫生兩者的目標都在於減輕痛苦、挽救生命。」丹諾以此為執業精神,在他五十多年的律師生涯中,為企業、勞工與刑事被告擔任辯護律師,處理過許多膾炙人口的案件,包括煤礦罷工事件、揭發礦場僱用童工的不人道情況、著名的進化論法庭辯論、反對死刑的主張、爭取公民權利,以及對於司法體制的批判。 在本書中,丹諾回顧他精彩的一生,向世人展現他的答辯技巧、犀利風格,字裡行間隱隱透露他在哲學、犯罪學、勞工經濟、政治、宗教上的精闢觀點,對於現在的我們猶如暮鼓晨鐘般值得借鏡。 & ◎和林肯一樣,丹諾是位未受完整法學教育,卻一生用法律知識濟弱扶傾的律師,他的執著,要一個世紀後才能顯出巨大影響;《丹諾自傳》,傳達的是一位法律先知的信念,法律人或非法律人,都值得一讀。 理律法律事務所所長暨合夥人 李念祖律師 ◎丹諾這本好書好像一杯烈酒、一團火焰,使自己的感情,為之沸騰,為之澎湃。 作家& 陳之藩先生 ◎狡猾的被告,加上像丹諾這種雄辯的律師,才能激發出一位偉大檢察官的特質:正義、勇氣與智慧。 新竹地檢署 陳瑞仁檢察官 ◎丹諾的偉大,不僅在於替無力打官司的窮人進行義務辯護,從而平反許多冤獄;他更是好打抱不平,專為其他律師眼中「沒有希望」的案件進行辯護;他是一位長期獻身自由人權的勇敢鬥士。 中華民國第十、十一任總統 陳水扁先生 ◎丹諾在美國社會高度動盪衝突的時代執業,一貫站在弱勢立場,力抗主流價值與群眾輿論,成為勇氣、睿智、仁慈以及雄辯的律師典範。 律師全聯會律師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蔡兆誠律師 ◎不論你是喜歡或是討厭律師這個職業,或許在你看完這本書後,會改變原來的想法,而掩卷之餘,或可自問:台灣的丹諾何在? 行政院政務委員& 羅秉成 ◎丹諾所身處的時代,雖然距今已有百年之久,然其所面臨的審判環境,除陪審團制度外,實與現今我國有頗多相近之處。細讀此書後,你會更理解犯罪成因之複雜,或許能對自己所處的社會有更多的人道關懷。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 顧立雄
我袂放你一個人:律師,永遠的反抗者
不放棄任何一樁可能的冤屈, 不鬆開任何一雙求助的手; 「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才看到希望」。 律師,是為維護人性尊嚴而必須存在的反抗者⋯⋯ 高中時因電影中律師努力不懈為人洗刷冤屈,激起滿腔熱血,作者邱顯智於是將律師一職訂為人生目標。本書為邱律師記錄下自己,以及和一群一群熱情的律師及NGO夥伴,「鬥腳手」、不想讓遇到「代誌」的當事人孤孤單單,通力合作的大大小小案例,如關廠工人案、洪仲丘案、鄭性澤案、太陽花學運案⋯⋯,由涉及的勞工法、軍法、刑法、集會遊行法等法案,從嫌疑與羈押、案件審理、上訴、判決、再審到死刑執行等程序,揭示台灣司法機器的種種問題,提供讀者必要的「法普」,也一瞭司法改革的迫切性;而訴訟過程中,律師與當事人互動之間,流露的真誠、溫暖,尤其感人,更讓我們看到諸多充滿草根性、關懷弱勢的律師,關心訴訟,更關心人。 本書希望記錄下的,正是這些前仆後繼的身影。或許有些案件獲得一定的成果,但更多是失敗和挫折,重要的是,大家一起真真切切陪伴了當事人,在他們人生中最艱難的日子裡。或者,也許有一天,在台灣某個偏鄉的角落,某個小孩無意中看到這本書,因為一點點感動,興起日後在有人困難時想要「鬥腳手」,興起讓台灣人活在真正公平正義天空下的想望。
我袂放你一個人:律師,永遠的反抗者(作者親簽版)
不放棄任何一樁可能的冤屈, 不鬆開任何一雙求助的手; 「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才看到希望」。 律師,是為維護人性尊嚴而必須存在的反抗者⋯⋯ 高中時因電影中律師努力不懈為人洗刷冤屈,激起滿腔熱血,作者邱顯智於是將律師一職訂為人生目標。本書為邱律師記錄下自己,以及和一群一群熱情的律師及NGO夥伴,「鬥腳手」、不想讓遇到「代誌」的當事人孤孤單單,通力合作的大大小小案例,如關廠工人案、洪仲丘案、鄭性澤案、太陽花學運案⋯⋯,由涉及的勞工法、軍法、刑法、集會遊行法等法案,從嫌疑與羈押、案件審理、上訴、判決、再審到死刑執行等程序,揭示台灣司法機器的種種問題,提供讀者必要的「法普」,也一瞭司法改革的迫切性;而訴訟過程中,律師與當事人互動之間,流露的真誠、溫暖,尤其感人,更讓我們看到諸多充滿草根性、關懷弱勢的律師,關心訴訟,更關心人。 本書希望記錄下的,正是這些前仆後繼的身影。或許有些案件獲得一定的成果,但更多是失敗和挫折,重要的是,大家一起真真切切陪伴了當事人,在他們人生中最艱難的日子裡。或者,也許有一天,在台灣某個偏鄉的角落,某個小孩無意中看到這本書,因為一點點感動,興起日後在有人困難時想要「鬥腳手」,興起讓台灣人活在真正公平正義天空下的想望。
比八卦更重要的事:大明星、歌手、網紅以及幫他們喬事的大律師
他服務過的客戶,涵蓋A咖歌手、超級名模、知名電影、電視明星、天王級綜藝主持人與時尚名人…… & 沒有他,有些人才華可能被埋沒、事業走不下去、傳奇不會發生 從簽約到代言,小蝦米對抗大鯨魚,默默無名到一鳴驚人 他是幕後推手,無形的力量 成功大明星的背後,都有一位律師 & ◎幕後推手首度走上紅毯 大明星、時尚名人、法學教授、知名作家、網路達人一致盛讚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A-Lin、F.I.R.陳建寧、牛奶、王能君、沈光遠、吳怡霖、侯吉諒、陳佐鎮、郭品超、郭采潔、喬宜思、莊明雄、謝哲勝、黃韻玲、溫慶珠、楊偉龍、鄭雲龍、劉瑄庭、龔建嘉 & ◎明星背後的推手 他去坎城參加影展,沒有走紅毯,卻一腳跨進娛樂圈,成為全球201位娛樂專業律師唯一一位華人。 & 知名音樂製作公司「友善的狗」有難,陷入合約紛爭,他以奇招出擊,成功解圍; 他為媒體大亨梅鐸開山闢路,舉辦選秀賽,意圖建立華文音樂部隊,卻開始在娛樂圈愈陷愈深: & .亞洲男子天團Energy與經紀人鬧翻,為他們另找東家是他的解法 .明星、藝人、模特兒的合約要他過目把關,才能放心工作、代言,因為他知道哪些眉角要掌握 .明星和公司、廠商、媒體之間起摩擦,也得他出面,不撂狠話卻能把事喬好,是他才有的本事 & ◎網路崛起,為內容經濟時代打先鋒 放眼國際,跨國娛樂產業的操盤手許多都是律師出身,層層把關,為內容經濟奠定運作基礎,制定遊戲規則。 不過,國際唱片公司老總調侃他:「你怎麼會跟盜匪站在一起?!」那是二○○○年前後,數位內容剛崛起的年代,線上音樂下載正夯,五大國際音樂大廠控告ezPeer侵權,他為ezPeer打訴訟,這場官司從2002年一路勝訴到2011年,此役打響他的名聲,他開始經手網路平台客戶,包括為電玩直播DJ接洽線上公播音樂歌曲授權事宜。 & 他是律師,可是為什麼也像經紀人、商業顧問,有些時候還跳下來自己操盤,更多時候看起來就是在喬事?其實不是所有律師都要上法庭,在國外,包括娛樂產業律師在內的所有商業律師,都是以中間人的角色在運作;此外,他對法律專業有其堅持: & .法律,是維持人類生活秩序的最低門檻,而非解決所有問題的萬靈丹 .法律沒有好人與壞人之別,即使是殺人犯,法律針對的也只是他一次性的行為 .法律建構的前提是不能用主觀判斷 & 也因此,與其上法庭,讓法官為兩造當事人做決定,他更傾向協談合作創造多贏,勝過踩在別人頭上唯我獨尊。他擅長以戰略分析方式因應,研究如何佈局、如何作戰,站在客戶整體生活利益權衡利弊得失。律師就像是軍師,有好的謀略才能為客戶爭取到最大贏面。 & 在網路無遠弗屆,創新應用層出不窮的今天,法律不應該變成新商業模式的箝制,而律師的角色就是在不違背法律精神的前提下,朝向彼此都能獲得最大利益的方向,促進合作。這是他捍衛ezPeer的初衷,也是娛樂當道、內容經濟為王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法律觀念。 & ◎全球201位娛樂律師唯一一位台灣人 娛樂法(entertainment law)涵蓋範圍廣泛,除了五光十色的影視流行音樂產業,還包括出版、廣告、戲劇、網路與媒體,以及電玩、運動賽事等。智慧財產權是這個新興領域的核心範疇,隨著網路崛起,創作媒介與發表平台日新月異,創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挑戰既有法律規範,國際娛樂專業律師因此形成聯盟,為人類的創意爭取法律空間。本書作者陳鎮宏律師是WWL全球201位娛樂律師唯一一位台灣人。 & 本書特色: & 1.全球201位娛樂律師唯一一位台灣人,首度著書介紹「娛樂法律」這個重要的新興領域。 2.以華人娛樂產業的實例,分享實戰經驗,揭露今日蓬勃的娛樂產業背後人與法律的運作與角力。 3.每篇附錄必備法律常識。
千年變局與民國律師:時窮節乃現
近年來,海峽兩岸皆對律師典範與制度發展分作宏觀的疏理。台灣代表作是2005年5月出版的《二十世紀台北律師公會會史》,此書指出台灣律師制度的兩 條軌跡,一為日治時期律師制度建立(葉清耀律師與蔡式穀律師為中心人物),二為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歷經長期戒嚴的萎縮與解嚴後(1987年起)的蓬勃發 展(林敏生律師與陳傳岳律師為中心人物)。 程騫博士撰寫的《時窮節乃現-千年變局與民國律師》,可謂是中國大陸有關律師制度發展 的力作之一。不衹在中國大陸勢將興起傳誦的熱潮,對台灣讀者也是一本可讀性頗高的好書。本書文筆流暢,敘事完整,對民國律師的介紹引經據典,深入淺出,是 一部有關律師風雲人物的傳記文學,也對律師自治等議題有所探討。 本書從華人律師鼻祖伍延芳與中華民國第1號律師曹汝霖開頭,中間 伴隨精彩的言論自由案件與政治爭議案件,娓娓道來林百架律師為《民國日報》、章士釗律師為《陳獨秀危害民國案》、張耀曾等律師為《七君子案》辯護的始末。 章士釗大律師以嚴格區分言論與行為,三民主義就是共產主義等理論為政治立場不同的好友陳獨秀辯護,被東吳大學法學系選入教材。上述案件對民國憲政的發展與 律師實踐公理正義,皆係一段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 本書亦介紹五四運動中,劉崇佑律師如何為學生周恩來等辯護,工運律師施洋為漢口 罷工案被捕而從容就義的事蹟;培養司法官聞名的朝陽大學創辦人江庸律師代理案件,興辦教育與領導律師界的經過;民國時期律師組織以上海律師公會為中心,其 領導人物陳霆銳律師推動撤銷領事裁判權,為會員伸冤、維護律師權利、促進司法公正與建立法律扶助制度,此在今日仍為海峽兩岸律師繼續追求公平正義的理想。 而陳律師除在律師界執牛耳外,其在中國大陸與台灣皆任教東吳大學法學院,春風教化,惠澤學子。另一綻放異彩的為吳經熊律師,吳律師學貫中西,任教各大法學 院,師友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德國法哲學家施塔姆勒與美國證據法學者魏格莫,著作等身,聲譽卓越,其擔任上海公共租界臨時法院推事時,表現司法獨 立,為時人所稱讚。吳氏後入政界,擔任立法委員,為南京國民政府《五五憲章》起草人,誠為法律人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表率。 另外,第一女律師鄭毓秀(魏道明之妻)、引發律師界集體抗爭的羅文幹律師,為政治案件辯護的吳凱聲律師、民盟中倡議立憲的沈鈞儒律師與為女權發聲的史良律師,皆有大書特書的一頁。 &除了對個別律師的行誼為翔實的介紹,本書末三章亦分對律師公會自治、律師收入及律師業務發展之道加以析述。就律師公會自治言,伍庭芳等人師法西方律師公 會自治傳統,建立民主原則的公會,排除國家管控,防止政黨滲透,並以在野法曹自我定位,維護法治與正義。就律師收入言,公會決定最高限額的公費,律師收入 較法官或一般公務員月入高。就律師業務發展言,則強調辦案口碑與人脈關係,亦有以報紙廣告宣傳者,但律師公會禁止掮客與包攬訴訟的作法。此就今日兩岸律師 制度等相關規章與倫理規範,亦是應加實踐的目標。 程騫博士在本書所介紹的律師風流人物嗣後在海峽兩岸紛在律師界、司法界與學術界各占鰲頭,相關制度亦不因其敘述舊事而失其新意。撫古思今,可謂其命維新。 &我們這個國家,至少在兩千多年前,就有法律,有訴訟,可以開庭打官司。但是,卻一直沒有,也不可以有律師。所謂的訴訟,無非是原被兩造,在官老爺面前, 在兩旁皂隸的虎視眈眈之下,各自陳訴自己的理由或者冤屈。然後聽從青天大老爺的發落。如果不服,屁股上先嚐嚐水火棍的滋味。至於現在電影電視上講得神乎其 神的訟師,其實根本就沒這種職業。被人稱為訟師的,頂多是兼職。而且不能公開露面,老實的,不過代寫訴狀,刁蠻的,則可以給想打官司的人背後出點餿主意。 這樣的人,一旦被官府鎖定,必遭嚴懲。因為,在那個時代,包攬訟詞,挑撥訴訟者,就是訟棍,這樣的訟棍,歷朝歷代,都是要嚴厲打擊的,輕則流放,重則殺 頭。在一個以非訟為道德的社會裡,所謂的訟師,不僅挑戰官府權威,道德上就不正確。 中國的土地上,第一次有律師,已經是民國了。 清末新政的司法改革,力度很大,但畢竟時間太短了。獨立的司法審判體系,對多數地方而言,僅僅在紙上。刑事和民事訴訟法的確立,也僅僅在發達地區做到了原 被兩造平等地應訴。鄉紳沒法像過去那樣,拿自己一個名刺,就把欠租的佃戶送官。律師制度,只能等到民國才問世。中國歷史上第一號的律師證,給了曾經在清末 做過外務部左侍郎的曹汝霖。這位在五四運動中,被罵成大漢奸的人,在日本學的是政治。但是,清末新政期間,他卻參與過憲政編查館的工作,翻譯過日本和德國 的法典,也參與制訂了好些中國的新法典。進入民國,一時間不想做官,當律師,也合乎身份。 清末的外務部,位列各部之首,一個副部長做了律師,很給律師長臉。以他在官場和司法界的人脈,沒有官司打不贏的。每次庭審,只要他出席,旁聽的法律學生烏泱烏泱的。出了北京,老百姓找他打官司的人跪了一地。用他的話說,人們是把他當八府巡按了。 &曹汝霖的律師生涯不長,很快就復出做官去了。真正領風騷的,是上海律師公會的律師們。做過民國司法總長和代總理的張耀曾,是這個公會的成員,同樣做過司 法總長的章士釗也是。而且,沈鈞儒、史良、沙千里、王造時、張志讓這些民國響噹噹的大名人,都是上海的大律師。其中沈鈞儒,清末中過進士。 &國民黨當家之後,中國的司法改革,有所倒退。以黨代政的立法院制訂的《暫行反革命治罪法》,以及稍後的《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開了民國以言治罪的先 河。大批的政治犯,就是在這兩個臨時法律之下,被定罪入獄。好多共產黨人,也就是依照這種法律,被定罪,甚至丟了性命。幸好,那時的上海,還有租界,租界 有中外合審的會審公廨。那時由於律師們的努力,好些革命者,就是在這裡,被無罪釋放了。 當然,1932年被捕的前中共的總書記陳 獨秀沒有這麼幸運。此時的他,已經被他的黨和共產國際所拋棄。但是,一根筋的他卻依然堅持以武力推翻國民黨政府的主張,憑藉他那個托派小組織,展開活動。 被捕之後,貧病交加的陳獨秀,當然沒有錢請律師。但是,他昔日的好友章士釗律師,卻自願免費為他辯護。當年章士釗在江蘇高等法院上,為陳獨秀所做的辯護 詞,已經載入史冊了,問世不久,就成了著名的東吳大學法學院的輔助教材。看當時報紙記錄的庭審狀況,法官們簡直被章大律師弄得張口結舌,狼狽不堪。儘管, 章士釗的辯論,陳獨秀並不買帳。 同樣難堪的法庭庭審,還有1936年的“七君子案”,法官在如此強勢的律師面前,簡直就是遭罪。 甚至,1946年,南京高等法院審理漢奸案,也遭遇這樣的尷尬。原本法官們覺得審判漢奸,民眾一定擁戴,所以,特別在朝天門廣場直播。沒想到,由於國民黨 抗戰勝利後,一系列倒行逆施,大失民心,同時,也由於律師們精彩的駁辯,旁聽席上,直播的廣場上,竟然出現了一邊倒——一邊倒向漢奸被告的現象。 &然而,不管怎樣尷尬,怎麼難堪。律師們沒有受到刁難,也沒有人想起會把他們驅逐出庭。包括此前的取證,閱卷,會見當事人,都沒有任何問題。儘管民國的立 法機構,炮製了若干完全有違《中華民國約法》精神的臨時法律,作為訓政時期限制個人權利的利器,但是,從清末傳下來的司法改革成果,卻也沒有被廢止。至 少,律師們能幹活,而且能把活兒幹得相當好。他們中的好多人,過得也相當滋潤,還成了這個國家一等一的大名人。 從清末司法改革算起,中國的司法改革,已經走了一個多世紀的路,讓我這個外行沒有想到的是,律師有的時候,居然還是妾身未明。影視劇視他們為訟師,他們自己有時也自稱“大狀”,民國律師的風光,也許不足以點醒人們,但至少會給我們提供一些耐人尋味的故事。 本書書成,作者和編輯,命我這個外行作序,盛情難卻,狗尾續貂。於是有了上述的文字。
法律特有種-李永然律師不一樣的普法之路
這是名律師李永然盡述其三十年來法律志業、人生哲學與「普法」之路的傳記文本。書中呈現李永然律師不一樣的成長、學習歷程,律師事業開創的跌宕起伏,經營哲學的變與不變,關係企業成立的初衷,投入人權保障的堅持,人生信念等多元面向,是憧憬法律之路的年輕後輩或想一窺名律師生命情境的讀者,必不可缺的酣暢淋漓之作。 特有種,代表典型,也意味著與眾不同。 .他,以吊車尾的「劣勢」進入台大法律系;但畢業那年,善用時間管理與掌握輕重緩急原理的他,一舉通過了錄取率極低的台大法研所考試與律師高考。 .他,是律師,但又不只是律師;因為他將志業極大化,以「普及法律」為軸心,從事務所經營、演講、寫作,到創立出版社、研究中心、基金會,無不秉持初衷,繞軌而行。 .李永然身經百戰後淬煉出的人生智慧──沒有行動就沒有結果,期待「未來」最棒的方法就是去「創造」它! 血汗堆疊的經驗不藏私,法律「特有種」──李永然律師誠摯分享。
越界的法律人:十個真實故事
本書特色 本書詳述了十個在美國發生的真實案例:有為了一己之私而隱匿對被告有利證據的檢察官,有做出種種荒腔走板的行為而被免職的失控法官,甚至還有先後與六個當事人發生性關係的情聖律師等等,生動描繪出法律人如何可能在不自覺間,跨越了法律倫理規範的界限。每則案例最後提出的評論與問題,更點出相關爭議,可以激發法律人更進一步討論適當的倫理規範應如何制定及執行。而在司法改革如火如荼進行中的現今社會,非法律人更可以透過閱讀這本非虛構的法律「小說」,一窺法律人職業上的道德風險,而可以共同監督並守護法律人不應跨越的那條線。
一個律師的人文追尋(2版)
本書特色 本書是以律師實務經驗為出發點,探尋司法改革的根源,並探本溯源至人性與倫理,可說是介於學術與實務間的著作,也可說是介於人文與法律間的作品。本書紀錄了一位台灣律師執業多年及接觸歐、美等國司法實務後的感觸與反思,以及作者引入律師職業倫理的努力;本書也呈現了在台灣民主運動過程中,律師思索自我的社會定位與侷限,可作為律師參與建立「民間社會」的參考素材。
最後的正義: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歷史
*紐約時報暢銷書 美國第一位女性大法官珊卓拉.歐康諾 為聯邦最高法院寫下了精彩、動人且具有權威性的歷史 在華盛頓豎立著的那座白色、莊嚴的希臘式建築物,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所在地。 遊人們看到挑高精緻的拱門與大理石階,很難不感到神聖與敬畏。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是所有法律和政治爭議的最終審理單位。聯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集結了法理上的諤諤之士,他們為具有爭議性的案件費盡苦心,希望能在正義、法理與現實之間,找尋出正道,不只為眼前,也為後世樹立出判決典範。 這樣一個重要機構,三權分力缺一不可的重要支柱,在美國建國初期,也曾走過艱辛而襤褸的路,不但曾寓居於行政單位之下;當時的大法官們尚須巡迴全國各地審理案件。有些法官們受不住旅途的艱辛,死上任上所在多有。然而,就是從這樣辛苦的開端,歷任大法官們還是克盡職責,盡力做好每次判決,為公平正義的價值做嚴密把關,不但彰顯了聯邦最高法院的存在意義,也驅使美國這個新生的國家,不斷朝著更民主,更自由也更尊重人權的方向前進。 代代大法官的守護與傳承,聯邦最高法院改變了美國,更改變了自己。這是由美國首任女性大法官為聯邦最高法院所寫的生動歷史,書中論及了聯邦最高法院開創之時的艱辛、聯邦黨人與共和黨人的爭議、羅斯福總統的新政、杜魯門總統的韓戰決策、法院中的辯論藝術、歷任大法官精彩的第一次等有趣的故事,不但是理解美國司法史與政治型態的重要入門,也是感受到國家建制與傳承重量的公民,所應該認真閱讀的一本書。 本書特色 @紐約時報暢銷書 @美國第一位女性大法官,身分具有特殊性,對於當時美國的司法深具指標性意義。 @作者經手包括美國各州權力以及種族平等法等極具爭議性的案件,是很好的史料參考資料。 @作者以其生動文筆以及本身的法理能力,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沿革與歷史變化,以及諸多判決的時代意義,做出了精彩敘述;更寫出了大法官們在法律之外人性的一面。
化不可能為可能:李昌鈺的鑑識人生
國際鑑識權威、華人世界第一神探 李昌鈺博士第一本正式授權傳記! & 沒有不可能的事,只有不夠努力的心。 每天努力一點,就能做好一件大事。 & & 皇冠 60週年 紀念出版 & & 不可能達成的夢想、不可能突破的僵局、不可能偵破的刑案…… 都在他超乎常人能想像的努力下,一一成為「可能」! & & 他是華人世界第一神探, 一天工作14小時,一個夢想堅持了60多年, 他說:想要攻上人生的頂峰,就必須堅持到底! & 他曾經花兩秒的時間破案,也曾經讓二十年未破的懸案真相大白。 他曾經藉著一條手帕還甘迺迪家族成員清白,也曾經讓背負十八條重罪的「兇手」獲判「無罪」。 有李昌鈺博士在的犯罪現場,任何一個蛛絲馬跡都可能成為扭轉案情的關鍵。而在他自己的人生現場,他如何從一個台灣的小警察,成為全世界最負盛名的鑑識專家? 李博士剛到紐約留學時,口袋裡只剩下五十元美金,但他利用課餘時間打工兼差賺取生活費,憑著一股堅強的意志力,在短短四年半之內就完成了學士到生物化學碩士及博士的學位。 為了證明一個說著中國腔英語的東方人也能把書教好,他比別人多花好幾倍的心力準備,終於成為全校最受歡迎的老師。直到現在,在全世界都有學生,仍然是他人生中最快樂的事。 他毅然放棄在學校教書的安逸環境,接下康州刑事科學實驗室主任的職務,帶領鑑識團隊屢破奇案,而後更受邀擔任警政廳廳長,成為美國史上首位擔任警政界最高職位的亞裔人士。 在鑑識專業上,李昌鈺博士只讓證據說話,從最微小的細節,發掘最重大的線索。在他七十多年的人生道路上,他始終專注地朝著夢想邁進,他要用這本書告訴大家:人生也許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你不知道何時會走完它,但你可以抱持初衷,不畏艱難地走,將每一個不可能,都變成可能!
律師袍下的世界
律師的天職是什麼? 什麼時候我該找律師? 要到哪裡去找合適的律師? 律師只負責打官司嗎? 請律師的費用該如何拿捏? 有關律師的疑問,全部一次說給你聽! 這是一本有關國民法律的書。 台灣律師領證人數至二○一三年已將近一萬三千人,司法機關、縣市政府、法律扶助基金會、公民團體,甚至民意代表也提供法律協助,可是在如此豐富的法律資源的環境中,卻缺乏如何尋找律師及介紹律師界生態的書籍,讓一般國民善用這些資源。 本書就是希望補足這個空缺,內容告訴讀者的不是如何厲害或巧取豪奪的招數,而是真實、公平與合理的台灣律師執業經驗。透過這種資訊,讀者可以獲得清澈的法律泉源。仔細咀嚼,絕對不會空手而回。
法窗視野風情多:許文彬律師的生涯回顧
這是一本記述許文彬律師的生涯回憶錄。 & 他是如何歷經檢察官、律師職務的選擇與蛻變;其間鍥而不捨投身死刑冤案義務辯護...;歷經台灣兩次政黨輪替,獲三任總統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至今;因緣際會,往來海峽兩岸,各方肯認其為促進兩岸交流的民間使者。逾四十載法曹歲月,許文彬不畫地自限,因著他的涵養與智慧,織就出多彩的法窗風情。
鱸鰻變律師
難以置信卻字字真實的救贖回憶錄一個目無法紀而被判處十二年徒刑的人,最後卻經由他對法律與正義的熱情,彌補了昔日的過錯。這個精彩的故事給予人們希望:人真的可以改變,真的可以讓生命變得不同。──厄文.奇姆林斯基(Erwin Chemerinsky),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法學院院長銀行搶犯變身為受人敬重的法律從業者,這是一部曲折向上的人生自傳。尚恩被關進聯邦監獄時,才二十三歲,面對十二年的徒刑,他不確定是否能熬過去。在命運的安排之下,他在監獄的法律圖書室找到一份工作,而這份工作,開啟了尚恩自己與他人的生命救贖之路。透過苦苦鑽研法律圖書室裡有限的藏書,他成為受刑人尋求協助的熱門律師,幫助獄友撰寫上訴狀呈遞給最高法院,與最知名的律師聯手,挑戰幾乎難以成功的艱困任務。等到出獄時,他已達成一連串的奇蹟,獲得一大群受刑人的感激。然而,更大的生命奇蹟,正等在他出獄後的人生道路上……
認識大法官解釋的第一本書
這是一本應該還算詳細地討論「如何聲請釋憲」程序,以及有點深入地詮釋、解構或揭露大法官解釋「實務運作」的專書。但絕非揭露秘辛,全都是用政府已公開的資訊為基礎,只是被大多數人忽略而淹沒在太多細瑣的訊息洪流裡。目前市面上,大概尚未有類似這樣的撰寫方向與方式:從「實務」觀點出發及以「實例」方式呈現「如何」釋憲聲請程序,以作為討論受理、不受理聲請案為主軸的書。文章則有,但不多。翻讀這本書,應該能幫助您從釋憲實務及程序觀點理解「大法官解釋」。也許你是律師,這本書應該可以初步幫助你篩選出絕對不會被大法官受理的聲請書寫法;也許你是聲請人,這本書也能告訴你,你的疑惑到底能不能得到大法官的解答(擺脫成為那每年平均九成應不受理的宿命);也許你是考生,這本書將能協助你,更快速的掌握大法官解釋實務運作的重點。
姻緣天註定˙幸福真愛求
女人柔情似水、冰清玉潔,如果懂得憐香惜玉又能惺惺相惜恩愛終生;男人大璞不完自命不凡,必須欲擒欲縱拿捏得宜,方能亢龍有悔、心服口服。妻子有時費盡心思軟硬兼施,雖然使出十八般武藝,卻總是收效甚微;本書教導天下有情人、有緣者如何平息爭執恩恩愛愛、白頭偕老。【本書特色】本書教導正處在戀愛中或已成為夫妻之男女,如何和平共處?如何寬容的在人生舞台共舞?如何把家務當成樂趣?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過得更有意義?是一本攸關愛情的經典之作。
中立-國家調查員王光宇解密
從民國五十三年調查班第一期結業之後,王光宇歷任調查局基層調查員、站主任、正副處長、主任祕書,是台灣威權時代情治系統的第一線人員,親身走過社會轉型的劇烈動盪。民國八十七年至九十年,在政壇風雨飄搖之際,他出掌調查局,穩定人心,任內歷經城仲模、葉金鳳、陳定南等三位法務部長,更遭逢了前所未有的政黨輪替。 四十年一路走來,縱使外界對調查局爭議不斷,王光宇始終坦蕩於心,堅守「維持中立、依法行政」。 過去,調查局總予人神祕莫測,甚至恐怖的形象,它究竟如何運作?如何進行電話監聽、政治偵防?什麼又是AB檔案?在所謂的白色恐怖時期,是否真的充滿冤錯假?調查局與國安局、法務部如何互動?而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調查局,又該如何以科學辦案、國際合作,打擊犯罪?時光推移,情勢丕變,彷彿今是昨非 ,調查人員的心情、辦案態度又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