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無邊:道教流傳最傳神的故事
讀道家眾神的精彩傳奇,看凡人如何修練成仙。 100個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神仙故事,帶給你超越1000次的閱讀驚喜。 天地是如何形成的?玉皇大帝在眾神中是一個怎樣的角色?天上的星辰和人間供奉的神靈有著怎樣的關連?馬王爺為什麼三隻眼?鍾馗是怎樣捉鬼的?過海的八仙是泅水逃獄八名囚犯嗎?張天師是如何飛化成仙的?丘處機面見成吉思汗,能否為大宋子民帶來福祉…… 道教史上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神話之謎,在你翻開本書的那一刻,一一揭曉。 在中國古代,流傳著很多瑰麗多彩、想像力非凡的神話故事。這些故事,大多和中國本土而生的第一大宗教──道教有關。 你可以讀到元始天尊、真武大帝、南極仙翁、門神、財神、福祿壽三星、文曲星、月老、土地公、灶王爺等神仙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在《道教人物》故事中,則為你展現了一幅豐富多彩的道教人物傳奇畫卷。從這個畫卷裏,你可以一窺東方朔的機智、孫思邈的醫徳、郭璞的神算和王重陽的活死人墓。 一百個生動有趣的道教故事,講述了那些為人們熟知的道教神仙人物的傳奇經歷和原型揭秘。 相信讀者在愉悅的閱讀中,或思索、或莞爾,輕鬆瞭解道教文化。
中國道教法師傳承講義(上冊)(下冊)不分售
本書為中國道教法師傳承的一手毛筆手抄講義版本,自古至今道教承傳往昔社會觀念封閉,對於法術賦予多重色彩,據傳想研習法術,需端看緣份,更須領受貧、孤、夭的重誓詛咒,始能拜師學藝,其法之竅門,也僅能師徒相傳、承襲方式流傳,以致日漸式微,而今作者陳文生先生幸蒙各位先師傾囊相授,廣收門徒授課,重新編著中國道教法師傳承講義,將珍貴資料公諸於世,傳予有緣同道及愛好者,一窺堂奧。
全真七子(上)
一部全面、翔實地反映中國道教文化的正統讀本 看王重陽和七位弟子由凡入聖、從俗到仙的精彩修道故事 & 「全真七子」因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而家喻戶曉。不過,他們並不只是小說人物,在歷史上確有其人,而他們的師父王重陽也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王重陽是道教重要支派全真教的創始人。他出身於一個富裕家庭,中過文、武雙舉人。抗金失敗後,他潛心於宗教修行。金世宗大訂七年,他於山東東部傳教,並大舉吸收門徒,其中以馬鈺(丹陽子)、丘處機(長春子)、譚處端(長真子)、王處一(玉陽子)、郝大通(泰初子)、劉處玄(永生子)、和馬鈺之妻孫不二(承平散人)七人最為傑出,人稱北七真,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全真七子」。 本書著重描寫了全真教祖師王重陽嚴格要求訓練自己的徒弟,使他們每一個人在自我發現、自我磨練的過程中克服了巨大的困難,成為名重一時的一代宗師的故事;詳細地介紹了王重陽以及他的七位弟子修身、養性、得道的過程。書中既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又有道教修煉的法門。可以說是一部全面、詳實地反映中國道教文化的正統讀本。 王重陽為了成道犧牲了財富和家庭裝瘋出走;馬鈺慷慨地奉獻了自己的家產建立了一個道場;孫不二自我毀棄了一個女人最為寶貴的容貌;譚長真離開了受人供養的舒適生活設計出走;王玉陽平靜地離開了優越的環境孤身修煉;郝太古不辭辛苦地鑿出了一個個岩洞卻讓給了他人;劉長生以毒攻毒,以過人的毅力在煙花巷中磨練色性。 這部小說是在尊重史實的前提下,重新還原並再現全真教在宋末元初之時的真相歷史。
全真七子(下)
一部全面、翔實地反映中國道教文化的正統讀本 看王重陽和七位弟子由凡入聖、從俗到仙的精彩修道故事 & 「全真七子」因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而家喻戶曉。不過,他們並不只是小說人物,在歷史上確有其人,而他們的師父王重陽也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王重陽是道教重要支派全真教的創始人。他出身於一個富裕家庭,中過文、武雙舉人。抗金失敗後,他潛心於宗教修行。金世宗大訂七年,他於山東東部傳教,並大舉吸收門徒,其中以馬鈺(丹陽子)、丘處機(長春子)、譚處端(長真子)、王處一(玉陽子)、郝大通(泰初子)、劉處玄(永生子)、和馬鈺之妻孫不二(承平散人)七人最為傑出,人稱北七真,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全真七子」。 本書著重描寫了全真教祖師王重陽嚴格要求訓練自己的徒弟,使他們每一個人在自我發現、自我磨練的過程中克服了巨大的困難,成為名重一時的一代宗師的故事;詳細地介紹了王重陽以及他的七位弟子修身、養性、得道的過程。書中既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又有道教修煉的法門。可以說是一部全面、詳實地反映中國道教文化的正統讀本。 王重陽為了成道犧牲了財富和家庭裝瘋出走;馬鈺慷慨地奉獻了自己的家產建立了一個道場;孫不二自我毀棄了一個女人最為寶貴的容貌;譚長真離開了受人供養的舒適生活設計出走;王玉陽平靜地離開了優越的環境孤身修煉;郝太古不辭辛苦地鑿出了一個個岩洞卻讓給了他人;劉長生以毒攻毒,以過人的毅力在煙花巷中磨練色性。 這部小說是在尊重史實的前提下,重新還原並再現全真教在宋末元初之時的真相歷史。&
仙道冥想法
本書原名《仙人冥想法》已售罄多年, 應眾多讀者的要求,再敦請陸明先生重新整理修改, 企盼對舊雨新知有所助益。 & 仙道和印度的瑜伽一樣,是東方之謎,且是智慧的根源,其世界實在是高深莫測。由於它非常難理解,至今幾乎都是以哲學或宗教的立場來處理它。近年來,由於中國醫學和太極拳的流行熱潮,以致仙道修養法也逐漸受到一般人的矚目。 在這個時期,我也出版過有關仙道的入門書。其內容比過去所出版的同類書籍更具體,而且說明也較適合現代人,因此,獲得許多讀者的共鳴(《超級仙術入門》、《仙人成仙術》、《仙人長生不老學》等)。 但它所描述的範圍是屬於仙道中的命功(肉體和氣的鍛鍊),從整個仙道看來,這只不過是單方向的範圍而已,遲早會發現其內容的不足。 因此,我就在《仙人長生不老學》中,將不足的另一個範圍──性功(潛在意識與心的開發),藉助現代科學來加以說明。 由於以前從未作過這種嘗試,以致於過分偏重於理論,而沒有詳細的陳述實踐的方法。 因此,本書是補充前著作的不足部分,使它更趨完整。換言之,本書充分的活用了前著所獲得的成果,並且增添深奧的修養部分,而以其他的書籍所無法模仿的簡單又詳細的方式來加以說明。 本書是以性功(潛在意識與心的開發)為對象,因此才稱之為冥想法。但嚴格說來,仙道的性功和普通的冥想法是不同的。因為仙道的性功雖然也是冥想法,但它並不是以心或意識這種常人完全無法抓到的東西來作為修養的對象,而是充分的利用命功或中醫學、太極拳等所使用的「氣」的物理作用。 此外,丹光(瑜伽所謂的查克拉)等出現在身體內側的光,也可作為了解心或意識作用的具體目標。 當然這種東西,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它一點也不具體。自古所流傳下來的方法是,只強調其神秘的一面,因此,沒有相當的努力根本無法抓住它,即使抓到了也無法辨別其真偽。 因此,本書除參考實際利用「氣」來治病的中醫學,以及推倒對手的太極拳等物理上「氣」的作用過程外,更以現代科學加以充分的分析。 無論閱讀過任何哲學或宗教的書籍,也無法了解這個仙道世界的巧妙,只有實踐,才是能夠親自抓住它的唯一方法。因進入其中而得到的肉體或精神上的最佳狀態,以及仙幻世界的美妙程度,實為現實的快樂所無法比擬。 總之,我認為我已經將數千年來被秘傳的仙道真髓,以簡單又具體的說明公諸於世。 正式的冥想法過程 現在請各位閉上眼睛。相信你一定會頓覺眼前一片黑暗。但是,若以閉起的眼睛來看黑暗時,你就會感覺到那並不是一種完全的黑暗。如果你所處的房間內很明亮,你雖然閉上眼睛也會感覺眼前很明亮。 若是在真正的暗室內又會如何呢?由於室內一點光線也沒有,你一定認為什麼也看不見,其實不然。 當然,大部分的人都只能看到一片黑暗而已。但是,請仔細的看一看,你一定會感覺到黑暗的空間中,有瞬間性的明亮點在剎那間消失,也有些人會看到朦朧光輝的光塊。 自古以來,印度的瑜伽或中國的仙道,就是以開發這個光作為進入不可思議世界的線索。 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呢?那個世界和我們夢中的世界,或是服用迷幻藥之後所進入的世界很相似。 但是,它和幻覺或夢中的世界絕對不同是,它會成為一種實在的現象,亦即所謂的超能力的一種。 最近,超能力也可以用科學來加以解釋,不再完全屬於謎的範圍。仙道目前尚未被世人充分的了解,但是對於物質文明、管理社會感到疲倦的歐美人士,早就嘗試過瑜伽,目前更擴展到全世界。而歐美人更是喜歡其中的冥想法,這對於他們幾乎被文明社會壓垮的精神而言,已經成為最佳的特效藥。 如今,連精神科和心理科醫生也鼓勵將冥想法運用於治療上。市面上也陸陸續續的出現所謂的冥想法道場,參加的對象都是因壓力而精神上受到侵害的薪水階級或學生。若以冥想法的立場而言,這實在是一種非常可喜的現象。因為,原本被認為只適合於老年人,而受一般人敬而遠之的冥想法,如今大家都對它抱持關心的態度。但若以冥想法的真正精神而言,這也有負面的影響。 本來,冥想法是為了引出人類所擁有肉體和精神的潛能的一種方法。無論是釋迦牟尼或基督,在他們所引出的「悟」的背後,都有全身全靈的打入冥想法的事實。 但是,一般道場的指導者都認為,只要教導對解除壓力有速效的部分即可,而輕易的略過深奧的部分。 當然,被指導的人也認為這樣比較省時而表示歡迎。因此,雖說是冥想法,卻也出現了和打瞌睡沒有二樣的放鬆型。當然,這對解除壓力和安定精神確實有幫助,所以絕對不是壞事。 只是這種方法,無論修練多久也產生不了更多的效果。或許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最近有人逐漸對此類冥想法感到厭膩,開始想要追尋更深奧的冥想法。 有許多人曾經學過數年或數十年的禪、健康瑜伽、內觀法、醫學式冥想法等。據他們表示,雖然學習這些東西已有數年,但除了身體輕鬆之外並未產生其他的效果,因此,想要嘗試比它更有效的體驗。所謂更有效的體驗,就是在本道場的冥想瑜伽中可得到的神秘體驗。
道教諸神背後的真實故事
揭開道教的神秘面紗,拂去歷史的重重迷霧;把諸神一個個請下神壇,還原他們的本來面目。神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當你瞭解了諸神背後的真相後,肯定會莞爾一笑說:「原來如此!」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道教百科全書,作者在還原道教諸神真實身份的同時,還將高深複雜的道教文化融入其中。讀起來不僅新奇有趣,還能輕輕鬆鬆地瞭解道教歷史,瞭解中華文化。瞭解道教,先要瞭解道教諸神神仙信仰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顯著特色,也是道教與其他宗教的最大區別之一。作者將71個道教神仙請下神壇,對他們的前世今生做了細緻的揭秘。這些神仙的原型有的是感天動地的孝子,有的是忠君愛國的英雄,有的是淡泊名利的隱士,有的是著書立說的文人。他們的身上集聚了中華文化的優秀符號,代表了古人萬物有靈的信仰觀念。
周易參同契與道家養生
本書為了便於讀者弄懂、學好、用好中國道家養生與周易養生,特請對此深有造詣的道家養生和周易養生高師、專家編著而成《與道家養生》。特編入對現代人養生實用的中國宋代易學養生名家張伯端的《悟真篇》,同時選入古代道家養生與周易養生名家彭曉、翁葆光,今之名家吳雲青傳承《周易參同契》與道家養生真訣。道家養生與周易養生是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主幹,同根生、同源流、同發展、同造福古今世人,其功德無量。
觀空的般若學—空的體悟暨金剛經、心經精解
本書主題為智慧(般若)法門,內容以《心經》、《金剛經》的古、今文對譯為中心。並精要的介紹佛教認識論的中心議題—空,從我空、法空,到龍樹中觀思想,其次為佛教傳入中土以後,天台宗的空、假、中一心三觀,完整呈現空的哲學在漢傳佛教的發展足跡。第三部份介紹禪宗與般若學有關的公案,作為證空的實際案例。
道教史:道家及預備道教底種種法術
第一部道教專史“寅恪昔年略治佛道二家之學,然於道教僅取以供史事之補證,於佛教亦止比較原文與諸譯本字句之異同,至其微言大義之所在,則未能言之也。後讀許地山先生所著佛道二教史論文,關於教義本體俱有精深之評述。心服之餘,彌用自愧,遂捐棄故技,不敢復談此事矣。”--陳寅恪“道”的內容極其複雜,上至老莊思想,下至房中術。但大體來說,可以分為思想方面的道和宗教方面的道。思想方面的道即道家,包含陰陽五行的玄理;宗教方面的道為道教,包括方術符讖。巫覡道與方術預備了道教的實行方面,老莊哲學預備了道教的思想根據。本書作者許地山先生是宗教史方面的專家,在道教研究上頗有建樹。本書在吸取眾多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揭示了道教形成的主要思想來源,從老子述及老子以後的道家、道家最初的派別、秦漢的道家,接著闡述神仙的信仰與追求、巫覡道與雜術,並對道家思想與道教的關係作了詳盡分析。堪稱第一部力求系統梳理道教發生、發展歷史的先驅性著作,實為道教研究者及愛好者之必讀經典。
善好光明:中國神仙誌
為什麼鬼子母會從誘食嬰兒的怨婦變成婦女和兒童的保護神?佛教四大天王分別手持舍利塔、琵琶、傘、蛇,有什麼含意?原始氏族對於未知寄予想像,縱觀時節流轉,仰望星辰雲氣無盡開展,織造了神話之源,先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以傳世。隨著文化積累,天人之間的生命連結逐漸轉向心靈層面的探索,至此,宗教成為文化中的永恆課題,信仰成為人類的精神故鄉。個人宗教觀不論,可以確認的是,神話與信仰已□刻於人類文明與內心,對神靈的愛敬、畏懼、奉獻、想望……昇華為精神的渴求,凝聚為一股追尋善好光明的力量!本書分為「原始神靈」與「宗教諸神」兩篇章,內容包括中國神話的起源,並論述神靈地位在思想、文學、藝術等各文化層面的演變;本局則增補諸多彩圖以及相關民間習俗、典籍資料等,期盼以善美人生為目標,知識為羅盤,遨遊那活潑聖善的神仙世界!本書特色1. 以生動有趣的方式,介紹中國神話與佛、道宗教信仰諸神的來歷與傳說。2. 全彩印製,並附有百餘幅彩圖及相關資料。3. 圖文相輔,期使讀者對中國神仙有更詳盡的認識。
正見的洗鍊:解脫道全景的重點
你需要可以斬斷誤解的「見」也需要解脫道全景的「視野」神射手不必特別努力瞄準,就能夠任意地射中目標;「念」一旦持續透過正見的洗練和導向,就不容易被「妄」沾上,成為「妄念」。「一知半解」的見解最是可怕。一不小心,解脫不成,力竭虛脫。知道該做什麼?目標在哪?該注意的防範為何?經過全書47章「正見的洗練」,行者可以將平常不甚確定或沒有系統的概念,重新組織起來。本書每章皆針對修學解脫道上,列出需要明白的重點,並且將裡面許多複雜的名相和解釋,特別製作圖表幫助讀者理解。讀者也會發現,由於覺支的力量,疾病不會停留在脫胎換骨後的色身,如同滴落到蓮花葉上的水不會停留在葉片上一樣。如在毗婆舍那三禪的階段,喜消失,因此心變得更穩定,同時眼等諸根也變得敏銳。所以注釋書說:「所造色被淨化」。由於「業生色」改變,眼、耳、鼻、舌、身淨色變得敏銳。因為血液循環良好,禪修者的外貌變得更莊嚴,聲音也更悅耳。身體的異味夾雜著汗水散出體臭,由於「香色」變清淨,禪修者的身體會散發出清香的味道。這是因為,藉由「覺支」的力量,禪修者打開了「空界色」,驅逐不好的「香色」之故。身體的溫度也調整到恰到好處,能夠輕易地消化食物。因此,「覺支」被稱為「藥」。本書特色依班迪達禪師所述,閱讀此書有助於實現五個有益的目的:第一、初學者接觸到佛法新觀點。第二、進階者可以鞏固佛法知識。第三、資深者有助於釐清有疑慮的觀念。第四、於法中迷失者可藉此正見去除錯誤的成見。第五、實踐者可將理論與自身經驗比對。
張澄基先生全集1密勒日巴尊者傳
密勒日巴大師是西藏「實踐佛法」的代表,他現身說法,以自己的生平遭遇為實例,教誨眾生學佛要深信因果,了解宇宙的一切現象和人生的苦樂報應,皆受因果律的支配。他因對因果業報有堅定的信心,決心拋棄世間的一切,終生刻苦修行而得成就。密勒日巴大師的生平像一首動人心弦可歌可泣的史詩,他在修持上的成就可謂獨步古今,而他所說的法是人人能懂,直接了當的。我們生活在此災難和痛苦不斷的紛擾世界裡,閱讀本書使我們有醍醐灌頂的受用。
直指法身:第九世大寶法王「大手印修持法本」釋
大手印是藏傳佛教最高深的教法之一,是一種直接指引心性的禪修方式。在大手印實修教授的殊勝傳統中,心性是根本。第一是因為外境不是苦樂的根源,會產生這些感受或經驗的是心。因此,直證心性是首要之務。第二是因為心性容易見到,任何人都可以親自見到心性,不需要透過分析來推測或理解心性,不需要執著某個傳統的說法而認為心性是什麼樣子,不需要透過顛倒妄想來瞭解心性。《直指法身》的釋論主要有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前行,專門介紹大手印的三種加行。第二個部分是正行,分為「止禪」和「觀禪」。止禪的部分說明各種讓心安住的方法。觀禪部分則分為兩個層面,一是觀照不同狀態的心,二是認出或直指心性。在《直指法身》的觀禪中,藉由五種觀心法及五種直指心性的祕徑,引導我們「如實觀」現前那一剎那的意識,當我們能直接無礙地實際認識心的本性,就能看到自己證悟的心,它潛藏在我們的情緒、念頭和感知之中,並非在身外。本書中在不同的觀禪階段,均透過問題來檢驗自己的修行狀態,讓禪修的經驗更加深入,因此在閱讀法本時,要找出實際反映和闡明自己禪修經驗的部分,要特別注意能夠幫自己評估禪修品質、發現可能干擾的指示或教授。當你能認識任何生起的心相,以及心相的本質,就能如實認識法身的本體,並在當下同時了悟及解脫。本書特色◎你的心,是老是闖禍的野獸,或是帶你解脫的渡船?其實你的心,你自已可以作主,得到真正的寬廣與自由,方法是:直觀心性,禪修心的本質!《直指法身》是禪修心性最強有力的書之一,書中所教的五種「觀心法」,有效帶你直攻核心,犀利無比,令人震驚!◎這是來自第九世大寶法王的智慧心髓,加上心靈教學經驗豐富的當代大禪師創古仁波切釋論,所有對「心靈完全自由」感到好奇的人,都應該看看!◎證悟心性的先決條件就是調伏自心,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持大手印,這部第九世大寶法王所寫的大手印法本,就教我們直接禪修心的本質,掌握心靈自由的關鍵。修持大手印強調口訣的教授,直到十五世紀第九世大寶法王旺秋.多傑才寫成文字,最長版是《了義海》,中長本是《除無明闇》,最短版是《直指法身》。這三部法本成為實修大手印的依據。◎修持《直指法身》五種觀心法時會生起各種經驗,尤其會實證心性。我們必須對禪修經驗的性質加以判斷,才能夠正確完整地認出自己在體驗什麼,這種認證稱為直指,也就是指出也同時認出心的本性。◎心是成就法身的種子,心具有去除所有障礙而成就一切智慧的潛能。◎觀是認證心性的道路,能解脫煩惱和證得無上成就。儘管如此,沒有止,觀是沒什麼力量的。◎「觀」是指單純且直接地觀看當下經驗,而不是思惟、分析或揣測這是什麼樣的經驗。◎思惟帶來的瞭解,與直觀帶來的現證迥然不同。思惟無法產生現證,還可能阻止現證產生。一定要實修,不管有沒有知識上的瞭解,都要依方法觀修而現證。◎直觀自心,觀看生起的念頭,發現它的本體沒有實質性,沒有在什麼地方生、住、異、滅,消失時也沒有到哪裡去。簡言之,如果尋找念頭的實質性、生處、住處或滅處,會什麼也找不到,而什麼也找不到就是發現念頭的本性。
臺灣的仙道信仰與丹道文化
中國傳統的丹道,若追溯至清代的先天道,至少已有一個半世紀以上。由於政治、社會環境的平穩安定和多元開放,台灣的丹道法脈不僅完整地保存原來的精華及內涵,並能順應現代政治、社會環境而做出適當的調整及變革,因而兼具傳統與現代的風貌和內容,積累和開創的內涵,早已成為台灣精神或心靈煉養傳統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行腳非洲的和尚爸爸
緣起 台灣佛教五十年來,從山林到社會,從遠離人群到人間,時代更迭變遷,出家人不再是苦行托缽,而是和社會時代連結的入世族群。蓬勃發展的佛教,不再是貧窮的出世的印象,而是許多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蓬勃發展之後的佛教,現象百出,卻也有一直堅持遵循傳統叢林教育的行者,去完成一個僧伽的僧格和生命的夢想。 第一篇非洲經驗 五十三個國家的非洲大地,生命百態,每一個國家都有許多故事,都有等待救援的生命和等待昇華的靈魂,一個國家接著一個國家行腳,一群又一群生命的交流互動之後,他已和非洲這塊土地深刻連結,難以割捨…..。 第二篇青少年時期的慧禮法師 他是家中的長子,在屏東農村父親的心中,是個勤勉負責的孩子,父親對他期望甚高,覺得自己這一生有了依靠,沒想到後來他竟然捨家去當了出家人,父親始終不諒解,一直到十二年之後,才接受了事實。 靠近屏東山區的來義鄉,大自然奔放和儉樸的生活,以及一直都是模範父親的教養下,有些叛逆性格的慧禮法師—俗名蔡榮富,幾次夜宿墳墓邊的經驗引發他對生命意義的思考,還曾經是學校樂隊指揮的青少年時期,就在心中埋下了出家的種子。 當兵退伍之後,在就讀佛學院的姐姐影響之下,上山出家。 第三篇 寺院叢林的生活 四十年前的佛光山,是草創的披荊斬棘時期,出家後的慧禮法師,沒有機會和一般佛學院學僧一起在課堂聽課,而是每天開著挖土機和卡車,來回山上山下,填土挖地基,清垃圾。一般出家人的生活每天是大藏經,他卻每天和三字經在一起,因為工地裡單純的的工人滿口粗話,直言無偽。現代的出家人冷氣電梯,他卻是鋤頭畚箕。 短暫而珍貴的一年韓國留學,是他僧伽生活中難得的悠閒時光,那一年,讓他對韓國傳統寺院的建築和文化有了認識,成為現代僧伽中,深諳寺院建築的難得人才。 趕工的時候,日夜不休,夜裡累了,躺在大雄寶殿屋頂就著月光和星光睡覺,心中空蕩無我,從佛光山、到美國西來寺、非洲南華寺,位在三大洲的輝煌寺院,都有他的汗水和淚水。 第四篇 前往非洲 1992年,南非布朗賀斯特市捐贈土地兩百畝給佛光山,希望佛光山前往建蓋寺院,弘揚佛法,星雲大師集合徒眾問:誰願意去非洲弘法?在場一千多名弟子一片安靜,此時,從大眾中一隻手舉起,說:我去!那名弟子就是慧禮法師。 一個從來不曾去過的非洲大地,遙遠而陌生,歷史上曾經有三個時期,有佛教傳入,卻都因為文化的差異和環境的不允許而消失,這是兩千五百多年來的第四次,佛教遠渡非洲。 普遍信仰基督教的非洲人,視他為異類,基督教甚至到工地四周舉行驅魔的儀式,說他是外來的魔鬼…..。 經過各種困難,十幾名發願陪他一同前去的信徒,數年後,紛紛退場離開,從佛光山派駐前往的法師也一個個因為不適應而申請調回台灣,唯有他仍然抱持: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愈走愈深入非洲各國。 第五篇鬼門關前的常客 車禍、瘧疾、戰亂……,生死關頭,一次又一次從死神面前走過,他如何安頓身心? 第六篇給還子一個家 離開南非南華寺,2004年慧禮法師落腳馬拉威,一個純樸善良的農業國家,在這裡開啟他非洲行程的第二階段,創建阿彌陀佛關懷中心,收容教養愛滋遺孤,他的目標是一個國家教養兩千名孤兒,給予生活的安頓和健全的教育。 阿彌陀佛關懷中心,慧禮法師非洲夢的第二個腳程,另一段由台商、外交部、信徒、孤兒、台灣志工交織出來的故事。 第七篇獨行 路愈走愈遠,愈深入非洲,也和自己出家的常住佛光山愈離愈遠,為了不給佛光山帶來困擾和負擔,2007年,在因緣俱足之下,慧禮法師離開了佛光山,從此更是形單影隻,此時,他是非洲百萬孤兒的依靠,而孤兒院也成了他雲水募款短暫停歇的家。 只要是眾生歡喜的事,便令諸佛歡喜,獨行之後的慧禮法師,經過一段身心的煎熬,感恩祝福自己的常住和剃渡師父,繼續在世界各地尋求支持,圓滿他的非洲夢。 第八篇馬拉威acc 第九篇孩子的故事 第十篇待完成的非洲夢 2006年,辛巴威關懷中心動工,2008年史瓦濟蘭、賴索托關懷中心、陸續動工,他的非洲夢在一個國家一個國家播種,從青絲到白頭,將近二十年的歲月,不善言語、不善宣傳的慧禮法師,像個埋頭種樹的人,只為將荒漠種成蓊鬱樹林,讓汨汨的河流涓涓流動,讓非洲孤兒不再流浪,讓淚水不再奔流…. 結語 中國古代有個愚公移山的故事,世人皆笑他傻,然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毅力,卻是歷史中難得一見的情操,慧禮法師,一個現代的愚公,他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不再柔軟的現代心靈。 緣起 1992年4月,南非布朗賀斯特市議長漢尼博士帶著土地捐贈合約抵達台灣佛光山,將六畝土地贈與佛光山,請求佛光山派遣徒眾到非洲弘法,讓佛陀的智慧法水可以照耀非洲。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慈悲為懷,秉持著「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願力,接受漢尼博士的土地和請求。捐贈儀式過後,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集合全山大眾,問:「有誰願意到非洲去弘法?」 非洲,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國度,對於身處佛教蓬勃發展的台灣,宗教情操正在培養成長階段的僧眾,是一個想都沒有想過的地球遠方,更遑論發願前往。 現場一千多名弟子,一片靜默,幾分鐘之後,從大眾中一隻手舉起,用堅定厚實的聲音說:「我去!」 這一舉手,一句「我去」,震撼了當年的佛教界,讚嘆聲四起,報章雜誌隨著義無反顧的一聲「我去」的承諾,及後來「五世埋骨非洲」的願力,爭相報導,這位在僧團中長期沉默安靜付出的勞動出家僧眾,霎時成為家戶喻曉的人物。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因緣的轉換,十八年過去了,當初一個舉手承諾「我去」,是一時的勇敢,十八年後的今天,掌聲消失、鎂光燈退去,讚嘆聲換成了質疑,祝福變成了聲聲勸退的善意。但是,他依然堅持當初的承諾,踩著不被理解的腳步,在非洲的各個角落行腳,成為非洲百萬孤兒口中「佛祖派來的爸爸」。有人稱他是「非洲佛教之父」、「佛教史懷哲」,2004年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的熱愛生命獎章也頒給了他,但他說:「我是真正的黑奴,黑人的奴隸,一個國際乞丐。」 出家僧另一稱號叫做「乞士」,求乞食物以長養色身;求乞佛法以長養慧命,而他,奔走國際化緣,只為了非洲四處流浪的百萬愛滋遺孤,十八年前被受推崇的法師,十八年後,幾乎已經被遺忘、他叫:慧禮法師。 台灣佛教五十年來,從山林到社會,從遠離人群到人間,時代更迭變遷,出家人不再是苦行托缽,而是和社會時代連結的入世族群。蓬勃發展的佛教,不再是貧窮的出世的印象,而是許多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隨著社會經濟的富裕和信仰的多元,出家人的形象和社會功能也跟著改變。五十年來的台灣佛教,在隨國民黨軍隊來台的出家僧人領導下,將傳統嚴謹的寺院叢林戒律生活建立,並且積極投入僧伽教育工作,以「人間佛教」、「創立人間淨土」為精神宗旨,帶動台灣佛教一片欣榮,也造就了無數優秀的出家僧眾,慧禮法師也就在這一波「人間佛教」思想教育浪潮中成就的優秀僧眾。 然而佛教終究還是屬於較為傳統保守的修行途徑,即便五十年來的佛教已經過一番改革,走出山林,但一心向道、自了生死輪迴意願的出家僧眾仍舊屬於多數,相較於早年從西方國家遠道而來台灣生根的傳教士精神,仍舊少了些為法為道忘軀的宗教情操,所以當筆者問慧禮法師:「為什麼想到那麼遙遠而且陌生的非洲去?」時,他說: 「五、六○年代,台灣正是貧困的時候,已開發國家如歐美各國有約一千兩百多名神職人員,,如天主教神父、修女及基督教牧師來到台灣,終生奉獻在台灣,深入山林偏遠地區,創辦教堂、醫院、孤兒院、救濟院、安養院、學校、急難救助…..,協助農業社會時期窮困的台灣社會,四十年後的現在,台灣經濟富裕,社會安定,有很大一部份需要感謝這些西方來的神職人員,而此刻受惠於當年西方宗教的台灣人,已經有能力了,應該換我們回饋給苦難中的第三世界國家。」 這樣一個單純的回饋信念,讓這個出生在台灣屏東農村鄉下、與一般僧侶無異的出家人,遠離台灣,奔走國際間,從三十幾歲的烏絲到滿頭白髮,從一個念頭到一所一所孤兒院的建立,全身心投入非洲慈善和愛滋遺孤的教養,終其一生並發願五世埋骨非洲,誓願讓黑暗大陸成為人間淨土。(1446)
何不放下,聚散隨緣
【封面文案】放下才能得到,如果總是難以割捨,你只會抓著憂愁越走越累…聚散隨緣,去除執著心,一切恩怨都將在隨水的流逝中淡去。那些深刻的記憶也終會被時間的腳步踏平,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好了,未來的才是我們該企盼的…緣聚緣散總無強求之理。世間人,分分合合地誰能預料?該走的還是會走,該留的還是會留。一切隨緣吧!【封底文案】禪不是一種高深莫測的境界,也不是文人雅士間奧妙難懂的論述。禪是俯拾皆是、信手捻來的生活片段,是簡單易懂、直指人心的日常言語。在腳步越走越快的忙碌生活裡,汲汲營營,戰戰兢兢;不妨偶爾停下腳步,平心靜氣地來個深呼吸,也許你會發現: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脈搏跳動就是鐘鼓,身體便是廟宇,兩耳就是菩提,無處不是寧靜。讓煩燥惱人的情緒清涼一下吧!這就是禪。
流傳千年的道教故事
屬於中國的神話故事 媲美希臘羅馬神話 看凡人如何修練成仙 看眾神的精采傳奇 這本書有豐富多彩的諸神傳說、激盪人心的民間傳奇、簡單明瞭的道教知識。一百個故事,能帶給你超過一百次的閱讀驚喜。 天地是怎樣形成的呢?玉皇大帝在眾神中是一個怎樣的角色?天上的星辰和人間供奉的神像,有著怎樣的關連? 數千年前淨樂國的王子,是如何離開錦衣玉食的皇家生活,前往龍虎山修道的呢? 馬王爺為什三隻眼?鍾馗是怎樣捉鬼的?黃帝和蚩尤又是怎樣進行慘烈戰爭的?桃符門神是怎樣擒拿萬鬼的呢? 您想知道河伯和神女瑰麗而又曲折的愛情故事嗎?門神、財神、福祿壽三星、文曲星、月老、土地爺、灶王爺,這些在民間廣為流傳、耳熟能詳的神仙,他們有著怎樣的傳說呢? 這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神話之謎,看完本書,您就會恍然大悟。
關於道教的100個故事
魯迅說:「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懂得道教,也就「懂得中國的大半」。 這本書有經典的中國神話故事,比希臘羅馬神話還精采!這本書有道教仙人與民間傳奇,篇篇引人入勝扣人心弦! 天地是怎樣形成的呢?玉皇大帝在眾神中是一個怎樣的角色?天上的星辰和人間供奉的神像,有著怎樣的關連? 數千年前淨樂國的王子,是如何離開錦衣玉食的皇家生活,前往龍虎山修道的呢? 馬王爺為什麼三隻眼?鍾馗是怎樣捉鬼的?黃帝和蚩尤又是怎樣進行慘烈戰爭的?桃符門神是怎樣擒拿萬鬼的呢? 您想知道河伯和神女瑰麗而又曲折的愛情故事嗎?門神、財神、福祿壽三星、文曲星、月老、土地爺、灶王爺,這些在民間廣為流傳、耳熟能詳的神仙,他們有著怎樣的傳說呢? 這本書有豐富多彩的諸神傳說、激蕩人心的人物故事、簡單明瞭的道教知識。一百個故事,能帶給你超過一百次的閱讀驚喜。
跟著媽祖去旅行《第一本媽祖遶境導覽書》
媽祖信仰是台灣最普遍、也是最熱鬧、熱衷的信仰。每年農曆三月的媽祖遶境與進香熱潮,更是動輒上萬人參與。藉由媽祖聖誕及媽祖廟所舉辦的節慶盛會,來認識台灣各有不同傳奇與故事的媽祖廟。
媽祖的故事(彩圖精緻版)
◎媽祖故事圖釋:彩色圖繪的《天后誌》看先人信仰的誠敬。 ◎精美民俗文物:以珍貴文物及民間收藏品探看媽祖信仰,以及宗教藝術品。 ◎本書原文:作者以流暢有趣的文筆暢述媽祖傳奇故事及各地媽祖廟的過去現在。 ◎延伸閱讀:與媽祖相關的其他史料或故事。 ◎章節前言:綜觀章節大要。
宗教的醫療觀與生命教育
中國社會長期在儒家釋道的文化教養下,哲學與宗教是緊密地結合在,以深遂的形上觀念,建構出人在天地間和諧的生存活動,在人與超然的交感過程中,穩定了生活運作的方向與法規,有著不少傳承的智慧典籍,累積了歷古常新的生活秩序與生活典範,儲存與永續集體共有的文化記憶與行為模式。 & 本書只挑選數部具有代表的作品,疏通其醫療觀與生命教育,追究其精神層次上的文化教養。
祈安禮斗科儀
『祈安』祈求平安、『禮斗』朝禮斗星 自漢朝時代,太上老君傳授張良第八代孫張陵天師流傳至今已二千年了,先賢們深信人是由北斗七星所主照,欲求生命之延續,須由北斗星君赦除罪簿,而消災解厄。北斗經云: 北斗第一天樞宮陽明貪狼太星君,子生人屬之 北斗第二天旋宮陰精巨門元星君,丑亥生人屬之 北斗第三天璣宮真人祿存真星君,寅戍生人屬之 北斗四天權宮玄冥文曲紐星君,卯酉生人屬之 北斗第五天衡宮母元廉貞綱星君,辰申生人屬之 北斗第六闓陽宮北極式曲紀星君,已未生人屬之 北斗第七瑤光宮天衝破軍關星君,午生人屬之 由以上我們得知十二生肖之中,各有本命之保護星君,如人消災解厄,自當朝禮本命星,得保平安吉祥,為此,本門特地編排簡單朝斗禮懺科儀,以便道壇,法師自我或為信眾消災祈福,廣結善緣,故為之序。 嗣教法派四代掌門宗師 法玄山人 林靖欽
天上人間
天上人間 中華道學歷史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既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又是世界文明的寶貴財富。 道家歷來宗尚黃帝,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創始者,五千年的偉大中華文明皆同黃帝有著千絲的聯繫,現在我們中國人仍然說自己是黃帝的子孫,先秦時代,道家之祖老子著《道德經》五千言,影響深遠,道家思想逐蔚為『顥學』。 幾千年來,它經過長期的演變和發展,積累成豐富的道學文化,對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哲學、倫理道德、文學藝術、醫藥學、養生學、文化學以及民族心理、社會風俗等方面都產生了影響,在現今中國建設現代化國家的過程之中,也需要吸取道學文化的精華,以推進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 本書《天上人間》內容包含:關於道教神系、玉京天神、人間聖賢、洞天真人、民俗諸神、台女仙、中國古代道教石刻神像。
道在養生
道在養生 中華道學歷史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既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又是世界文明的寶貴財富。 道家歷來宗尚黃帝,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創始者,五千年的偉大中華文明皆同黃帝有著千絲的聯繫,現在我們中國人仍然說自己是黃帝的子孫,先秦時代,道家之祖老子著《道德經》五千言,影響深遠,道家思想逐蔚為『顥學』。 幾千年來,它經過長期的演變和發展,積累成豐富的道學文化,對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哲學、倫理道德、文學藝術、醫藥學、養生學、文化學以及民族心理、社會風俗等方面都產生了影響,在現今中國建設現代化國家的過程之中,也需要吸取道學文化的精華,以推進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 本書《道在養生》內容包含:學就長生居勝境煉成永壽脫塵埃、靈搓果有仙家事紫簫漫弄長生曲、有人識得真汞鉛便是長壽不老仙、龍導虎引崑崙客龜息鶴翔蓬萊仙、子什生機三陽震庚甲神化一氣和、黃庭二卷隨身伴宇宙萬化一念間、靈芝一苗天上得玉露半盞海外來、造化爐中烹日月軟坤鼎內煉陰陽、四季春秋任寒暑天地萬物備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