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1107_為什麼要說對不起(王宏哲
1106_2026手帳年曆

相關主題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人類如何學習語言?從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探索嬰兒到成人的語言能力躍進之謎

麥浩斯 出版
2025/11/06 出版

我們如何從牙牙學語進展到能夠流利表達?兒童語言發展權威,集結五十年研究心血重量之作 專家學者一致推薦江文瑜/國立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何萬順/東海外文系講座教授黃竹佑/「麻瓜的語言學」創辦人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謝伯讓/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謝承諭/國立清華大學外語系助理教授蘇席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人類到幾歲才開始聽得懂話語中的弦外之音?為何學弟二、第三外語這麼難?社經地位不同的四歲兒童之間的詞彙量差距竟會達三千萬之多?嬰兒從呱呱墜地起就能分辨自己母語的韻律特徵,此後更能夠在未經過明確的訓練下自然習得語言,直到能夠流暢地表達。然而,我們的語言能力為何會有這樣飛躍式的巨大進展呢?又為何學習第二外語很難達到母語的程度呢?學習語言受到先天基因、大腦傾向、周遭環境及投入時間多寡等因素的交互影響,並有好幾個敏感期,語言的成長與所有認知能力——包括記憶、注意力、動作乃至思考方式息息相關,隨著大腦成熟,這些能力也會共同成長,而語言正是推動它們協同演進的關鍵。在本書中,鑽研語言習得議題超過五十年、與多個頂尖國際研究機構合作過的兒童語言發展研究先驅帶領我們深入探索語言習得的不同階段,並串聯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等科學的最新研究與發現,揭示嬰兒如何從牙牙學語、與自己或玩具「對話」,直到最終發展出完整敘事能力的驚人過程。

79 特價4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語言如何誕生和進化?

今井睦美  著 、秋田喜美  著
衛城出版 出版
2024/10/02 出版

為什麼只有人類擁有語言能力?嬰兒如何能夠從一無所知的狀態,開始無中生有使用愈來愈多的語言呢?龐大的人類語言系統,起源何處?人類與AI、動物的區別究竟在哪裡?答案就在「滋嚕滋嚕~」、「咚噠~」、「叭鏜~」等寶寶喜愛的擬聲詞!在語言演化過程中,語言和身體的連結,讓擬聲詞成為人類最早使用的一組語言。幾乎全世界的語言都存在擬聲詞,日語中最常見的是在日常表達某種感受狀態或聲音的詞彙,例如興奮的時候會說WAKUWAKU!心跳加速的時候就是DOKIDOKI……甚至,全球知名的寶可夢更是日語擬聲詞的豐富資料庫,可愛的怪獸、有趣的名稱與叫聲,大量來自日語擬聲詞的轉化創意,讓全球大人小孩為之傾倒,讓擬聲詞不再只是小朋友專屬或不登大雅之堂的用語,而是當代深具感染力的日本流行文化底蘊。本書破除擬聲詞只有奇怪可愛或引人發笑的迷思,以有趣的案例深入分析和探討聲音與人類身體經驗的互動痕跡,展開奇妙的人類語言和知性起源思索之旅!語言與身體之間的聯繫,還有從經驗中推論因果關係,是人類可以超越其他物種,不斷進化的特質……一起踏上探索「語言是什麼」、「人類是什麼」的旅程!小朋友看到汽車,會說「ㄅㄨㄅㄨ」,當他開始將「ㄅㄨㄅㄨ」轉換成「車」的那一瞬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擬聲詞究竟是怎麼離開語言的?我們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又是怎麼不斷擴展知識理解和傳達更加複雜事物呢?語言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智慧和藝術的源泉。為什麼人類具有語言能力?兒童如何習得語言?人類、AI及動物學習語言的區別在哪裡?語言的誕生,發生在各種文化環境中的人類想要表達身體和情緒感受的時候,也是人類在知識推理過程中發生創造性的描述能力的基礎,這些和AI需要大量投入文字資料才能建構語言模型,有根本上的不同。本書以「符號接地問題」為切入點,也就是探究人類最初的一群詞語如何與身體產生直接聯繫,並揭示人類「回溯推論」和「提攜循環」的特殊能力,探索語言的本質,以及人類可以不斷自發進步的動力原因。特別推薦給對擬聲詞感興趣,或者正在思考AI機器人與人類之間區別的讀者。當探索語言時,人類獨有的力量逐漸浮現。這不僅是關於語言,也是能深入探索人類本質的一本書。每個人將在閱讀這本書時,開始不自覺地追溯與思索自我生命旅程中,那些如今想來如此令人驚豔、創新表達自己的時刻。臺大語言學研究所江文瑜教授 推薦:在臺灣推出的與語言學相關的科普書並不多見,因此這本兼具學術性與趣味性的精彩好書得以出版實為讀者之福。平易近人的科普書比艱深的學術書更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其所涉及的知識很多能與生活連結,或是讓人能與自己的生命經驗共鳴,同時避免過多學術名詞讓讀者陷入閱讀困難。……期待本書能在當今大眾對於AI的熱切浪潮中,透過語言本質的探討,讓讀者能深刻體會人類學習語言的樂趣所在。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從時事、熱門台劇、韓劇到經典電影,認識日常裡無處不在的語言學,探索人類思考與互動背後的奧祕

麥田 出版
2024/01/31 出版

《茶金》《八尺門的辯護人》竟有這麼多種語言……《非常律師禹英禑》裡為什麼有些人聽得懂「沒說出來的話」?有些人不擅長「讀空氣」?從熱播影劇到經典老片,原來都跟語言學有關係!?&用18個日常的語言學課題 &看70部海內外影劇作品與社會時事跟著語言學家邊追劇邊認識 &語言如何影響我們的人生&▍專文推薦◎語言學其實能提供非常重要的資訊,讓我們得以知道該如何將以往單純只是對語言做直覺的反應,提升到更細緻地分析語言的深層意義和語言所扮演的社會與認知角色,例如語言選擇、語言與身分認同……等等的繽紛面向,而這本書正是符合了這種彌補語言知識缺口的需求。──江文瑜(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科普的文章是不是有趣很重要,是不是接地氣更重要。作為唯一一本從電視電影切入討論的語言學科普讀物《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兩者兼具,因為占盡了「看劇」的優勢。──何萬順(東海大學外文系講座教授)▍本書特色1.&&&&全書討論超過七十部影劇作品、時事新聞,藉著討論影視作品與時事新聞裡的語言現象,帶領讀者一窺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語言學。2.&&&&每章結尾都有「想一想!生活中的語言學」,舉出一些與該章主題相關的討論問題和活動,讓讀者自行延伸思考與觀察。文末的延伸閱讀與參考書目完整羅列與該章相關的影片、書籍及文章,供讀者深度自我精進,也可直接作為課堂討論、讀書會、社團小組的主題書單。3.&&&&有別於市面上語言學教科書的生硬艱澀,本書是少數以電視電影作品切入討論的語言學入門讀物。▍名界齊聲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宋怡慧(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陳純音(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黃大展(新竹高中歷史老師兼圖書館主任)黃竹佑(「麻瓜的語言學」社群編輯)黃星樺(Podcast節目「衣櫥裡的讀者」主持人)葉丙成(臺灣大學電機系教授)謝舒凱(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內容簡介為什麼《機智醫生生活》只是在對方的名字前加上了「我們」,立刻顯得兩人關係親密?原來《海角七號》的角色說話方式,其實與「晶晶體」大有關聯……《異星入境》外星人的語言,竟能影響我們的人生……人們描述心情時,為什麼會說「高」興或「低」落?常聽到有人說要「救救母語」,究竟是為什麼?無論你是說華語、台語、日語、手語,我們無時無刻需要語言,也深受語言影響。「臺中腔」有什麼特色?為什麼有人說「法文是最美的語言」?「後天」的「後」,原來跟「後面」的「後」有關係……這些每天發生在我們溝通互動裡的認知,到底是一種「偏見」?還是不容打破的「潛規則」?語言學家的任務,正是用科學方法研究這些現象。本書作者從學院走向大眾,透過逾七十部影視作品與時事新聞,從社會語言學、人際互動、臺灣多語社會的今昔變化等議題切入,細談語言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少數族群語言的復振,以及語言如何影響對情緒與時間的認知,激勵讀者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進行語言學的思辨。本書不僅讓「追劇」這件事輕鬆成為語言學的入門課,更透過語言學的思考,破除對語言與溝通的錯誤假設。在全球資訊爆炸、通訊全天候不間斷的二十一世紀,本書邀請讀者跟隨作者的腳步,練習語言學家的客觀驗證,積極反思,培養一種觀看世界的全新角度。▍生活中的語言學小調查◎請和親朋好友一起討論看看,大家常說的「臺中腔」、「宜蘭腔」、「臺南腔」,分別有哪些特別的語言特徵。觀察看看,大家的回答是否都相同?這些「腔」,分別給人什麼印象?為什麼會有這種印象?>>>>>詳見第二章談「以聲取人」的語言態度◎想一想,你是否曾經用「爺爺」、「阿姨」、「伯伯」、「姊姊」等親屬稱謂來稱呼根本沒有親屬關係的人?你的親友是否也經常這麼做?請思考一下,在什麼時候你會選擇用親屬稱謂稱呼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這樣做,有什麼有利或不利的因素?>>>>>詳見第四章談親疏尊卑的稱呼與人際關係▍精采摘錄1.&&&&在《機智醫生生活》第一季的第十集中有這麼一個橋段:在神經外科教授蔡頌和與手下的住院醫生聚餐的場合上,準備離開醫院的總醫師龍碩民,半開玩笑地對另一位住院醫師許善彬說:「我們(uri)善彬,我不在你就沒人可以刁難了,一定會很無聊吧?」此舉馬上引起蔡頌和教授的注意,詢問龍碩民:「我們(uri)?你都這樣稱呼善彬的嗎?」貌似懷疑起兩人有著超乎同事情誼的關係。蔡頌和的疑問引得龍碩民不得不大動作澄清,把「uri」(我們)這個詞,加到在場所有人的名字前,甚至連義大利麵都成了「uri pasta」(我們義大利麵)。不過是個稱呼,卻使得龍碩民對許善彬若有似無的情愫呼之欲出,可見稱呼絕不是件小事!>>>>>詳見第四章〈用「你」還是「您」好苦惱〉2.&&&&《八尺門的辯護人》的時空背景設定在現在的基隆八尺門和臺北,距離《茶金》的年代有七十年。此劇加入移工和新住民的元素,劇中的語言也是十分眾多。男主角佟寶駒是一位阿美族的公設辯護人。佟寶駒被法院指派,要為犯下殺人案的印尼籍漁工阿布杜爾辯護。從爪哇來的阿布杜爾說的是爪哇語,而非印尼的官方語言印尼語。為了釐清案情,佟寶駒找上了同樣來自印尼,也會爪哇語的年輕看護莉娜協助翻譯。莉娜在劇中不僅會說國語(在臺灣工作所需)、英語(大學主修)、印尼語、爪哇語(媽媽的母語),而且因為信仰伊斯蘭教,她在祈禱時則說阿拉伯語。佟寶駒在外用國語和台語,跟爸爸時不時用阿美語互懟,跟起初不確定是否有共通語言的莉娜則先是用英語,後改用國語溝通。劇中的阿美族船長和副船長,也是頻頻在阿美語(族人)、國語和台語(漢人世界)三者之間切換,跟外籍漁工和漁業觀察員則得用英語交流;如果要談論一些不想被其他漁工聽懂的敏感話題,就會切換到對他們來說最私密的阿美語。>>>>>詳見第十章〈阿嬤的語言也是你的語言嗎?〉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南島語言Ⅰ

白樂思  著
聯經 出版
2022/07/07 出版

識台灣原住民族各族群的語言 了解印度洋、太平洋國家語言狀況 送給南島語言學界的珍貴禮物 白樂思(Robert Blust)教授是國際知名南島語言學權威學者,《南島語言》專書是近年來南島語言學極為重要的論著。白樂思教授著作等身,備受推崇,本書是他集大成的論著。 南島語言北起台灣,南至紐西蘭,西至馬達加斯加島,東至復活節島,地理分布最廣,佔全球約三分之二的面積,共有一千多種語言,總人口已超過四億三千萬。南太平洋的上萬個島嶼,語言和方言的分布錯綜複雜,相關的調查研究報告散見於世界各地,白樂思教授都鉅細靡遺的敘述說明。 2009 年本書首次正式出版,而後作者又陸續修訂補充,於 2013 年推出電子版。本譯著由六位南島語專業的學者李壬癸、張永利、李佩容、葉美利、黃慧娟、鄧芳青分工翻譯並補充註釋。 這是第一本由單一作者執筆,試圖描述整個龐大南島語族的著作,不管在廣度與深度都很難有其他書可以超越,在南島語族 1250 個語言中,本書所提及的語言就有 812 個,在內容方面則是涵蓋了南島語族的環境及文化介紹,南島民族所居住的各個地理區塊都有涉及,並有語言結構的介紹(包括語音、音韻、構詞、句法等)、關於南島語研究的發展史、原始南島語音韻構擬、分群的假說等重新評估,作者亦提出其看法。 本書特色 對於首次接觸南島語的讀者:提供全面的介紹和深度的內容。 對於本身從事南島語研究的學者:本書幫助讀者能從中理解其所研究的語言在龐大的語族中所處的位置,並檢視其所研究的語言結構在廣大語族中的獨特性或其與其他語言的共通性。 對於非從事南島語研究的學者,特別是從事歷史語言研究的讀者:本書以實例說明一個語族的親屬關係如何建立,如何構擬原始語言,在當中所需要考量的細節,以及在過程中,不同學者對於相關現象的解釋及論證。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南島語言Ⅲ

白樂思  著
聯經 出版
2022/07/07 出版

識台灣原住民族各族群的語言 了解印度洋、太平洋國家語言狀況 送給南島語言學界的珍貴禮物 白樂思(Robert Blust)教授是國際知名南島語言學權威學者,《南島語言》專書是近年來南島語言學極為重要的論著。白樂思教授著作等身,備受推崇,本書是他集大成的論著。 南島語言北起台灣,南至紐西蘭,西至馬達加斯加島,東至復活節島,地理分布最廣,佔全球約三分之二的面積,共有一千多種語言,總人口已超過四億三千萬。南太平洋的上萬個島嶼,語言和方言的分布錯綜複雜,相關的調查研究報告散見於世界各地,白樂思教授都鉅細靡遺的敘述說明。 2009 年本書首次正式出版,而後作者又陸續修訂補充,於 2013 年推出電子版。本譯著由六位南島語專業的學者李壬癸、張永利、李佩容、葉美利、黃慧娟、鄧芳青分工翻譯並補充註釋。 這是第一本由單一作者執筆,試圖描述整個龐大南島語族的著作,不管在廣度與深度都很難有其他書可以超越,在南島語族 1250 個語言中,本書所提及的語言就有 812 個,在內容方面則是涵蓋了南島語族的環境及文化介紹,南島民族所居住的各個地理區塊都有涉及,並有語言結構的介紹(包括語音、音韻、構詞、句法等)、關於南島語研究的發展史、原始南島語音韻構擬、分群的假說等重新評估,作者亦提出其看法。 本書特色 對於首次接觸南島語的讀者:提供全面的介紹和深度的內容。 對於本身從事南島語研究的學者:本書幫助讀者能從中理解其所研究的語言在龐大的語族中所處的位置,並檢視其所研究的語言結構在廣大語族中的獨特性或其與其他語言的共通性。 對於非從事南島語研究的學者,特別是從事歷史語言研究的讀者:本書以實例說明一個語族的親屬關係如何建立,如何構擬原始語言,在當中所需要考量的細節,以及在過程中,不同學者對於相關現象的解釋及論證。

79 特價50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南島語言Ⅱ

白樂思  著
聯經 出版
2022/07/07 出版

認識台灣原住民族各族群的語言 了解印度洋、太平洋國家語言狀況 送給南島語言學界的珍貴禮物 白樂思(Robert Blust)教授是國際知名南島語言學權威學者,《南島語言》專書是近年來南島語言學極為重要的論著。白樂思教授著作等身,備受推崇,本書是他集大成的論著。 南島語言北起台灣,南至紐西蘭,西至馬達加斯加島,東至復活節島,地理分布最廣,佔全球約三分之二的面積,共有一千多種語言,總人口已超過四億三千萬。南太平洋的上萬個島嶼,語言和方言的分布錯綜複雜,相關的調查研究報告散見於世界各地,白樂思教授都鉅細靡遺的敘述說明。 2009 年本書首次正式出版,而後作者又陸續修訂補充,於 2013 年推出電子版。本譯著由六位南島語專業的學者李壬癸、張永利、李佩容、葉美利、黃慧娟、鄧芳青分工翻譯並補充註釋。 這是第一本由單一作者執筆,試圖描述整個龐大南島語族的著作,不管在廣度與深度都很難有其他書可以超越,在南島語族 1250 個語言中,本書所提及的語言就有 812 個,在內容方面則是涵蓋了南島語族的環境及文化介紹,南島民族所居住的各個地理區塊都有涉及,並有語言結構的介紹(包括語音、音韻、構詞、句法等)、關於南島語研究的發展史、原始南島語音韻構擬、分群的假說等重新評估,作者亦提出其看法。 本書特色 對於首次接觸南島語的讀者:提供全面的介紹和深度的內容。 對於本身從事南島語研究的學者:本書幫助讀者能從中理解其所研究的語言在龐大的語族中所處的位置,並檢視其所研究的語言結構在廣大語族中的獨特性或其與其他語言的共通性。 對於非從事南島語研究的學者,特別是從事歷史語言研究的讀者:本書以實例說明一個語族的親屬關係如何建立,如何構擬原始語言,在當中所需要考量的細節,以及在過程中,不同學者對於相關現象的解釋及論證。

79 特價5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華語語系十講

王德威  著 、史書美  著
聯經 出版
2020/04/08 出版

探索華語語系理論的內在張力與學術動能 發掘跨領域、跨學科對話的可能契機 Sinophone(華語語系、華夷風或其他翻譯)一詞已成為當前華人/華語文學及文化研究最重要的關鍵字之一。《華語語系十講》的內容,是以「第二屆華語語系研究國際學術研習營」的十個講座為基礎編輯而成,主題包括華語語系理論論述、文學批評、語言與文化政治、酷兒論述、電影與紀錄片研究、少數族裔文學、原住民文學論述等重要議題。一方面希望介紹這一概念並嘗試將其引介進入台灣學界,特別針對年輕學者,期待他們對該議題有更深度的認識,以擴大其研究視野;一方面也希望藉此機會能對這一概念提出在地的批判性理解,而非全盤地接受。 《華語語系十講》呈現了華語語系的論述跨越既有學科領域疆界的可能性,無論語言、族裔、政治、社會、區域、歷史、性別、國家與文化層面等等,在華語語系的話語與框架中都得以重新取得新的視域。透過這十講,除了具體體現華語語系研究對於地域、語言、歷史脈絡、文化媒介等差異的強調,同時也期許能進一步帶動國內人文領域學門跨領域的對談,並促進與國際人文研究社群的對話與交流。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普通語言學教程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

五南 出版
2019/08/28 出版

語言史上一部重要的經典 索緒爾被後世稱為──現代語言學之父、結構主義的鼻祖,也首創符號學。 本書不僅是索緒爾的代表性著作、語言學的入門之作,也是語言學史乃至學術史上一部重要的經典著作,並開啟了語言整體結構研究的新階段,至今已被譯成多種語言版本。 你現在讀的正是影響二十世紀不少學科(語言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符號學)發展的著作。篇幅不大,頁數不多,但是字裡行間的心血結晶卻處處可見。能有機會一窺大師內在的思考與辯證方式,必然受惠良多。 本書創用了幾個兩元對立性的名詞,成為我們瞭解《普通語言學教程》的重要關鍵,也是主要內容。包括 1.語言的約定俗成 2.語言與言語的區別:語言,是社會全體成員中的寶庫,潛存在人們腦中的語法體系;言語,是個人意志和智慧的行為。 3.符號與指涉間的關係:這也是符號學的源頭。每個符號要與所代表的實體(即指涉)有密切關聯,否則符號本身就沒有意義。 4.句段與聯想關係的差異:句段關係是指符號的線性排列,或者說「句段關係是在現場的」,而「聯想關係是不在現場的」。 5.共時與歷時語言的比較研究:內容為本書第二編、第三編。在索緒爾之前的語言學,大都忽略共時語言之蒐集、分析、比較,在研究之後,則可因此與歷時語言比較與擬構。 6.音位原理:影響了布拉格學派在語音與音韻方面的建構。 回首歷史軌跡,驀然發現索緒爾的影響至今依然。透過他的學生,把種種問題及思索留給了後人,終於開啟了二十世紀語言學理論的發展。

9 特價61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赫德到米德:邁向溝通共同體的德國古典語言哲學思路

林遠澤  著
聯經 出版
2019/06/04 出版

以德國古典語言哲學傳統作為研究的對象,涵蓋從18世紀末探討語言起源論的赫德(J. G. Herder), 到20世紀初為社會心理學建立符號互動論基礎的米德(G. H. Mead) 語言的作用將不再局限於標指事物與傳遞訊息,而在於更深層地開顯世界與協調行動 思維也將不再離開語言,而得以將一種先於語言邏各斯存在的先驗主體 歷史—社會脈絡化地落實在一種,交互主體性的溝通共同體中 林遠澤在本書《從赫德到米德:邁向溝通共同體的德國古典語言哲學思路》,一方面從「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路線(第一至三章),論述從赫德(Herder)到洪堡特(Humboldt)的德國古典語言哲學,如何在亞里斯多德的語言工具觀之外,為語言的語意學研究增加一種具世界開顯性作用的存有學向度;另一方面則從「語言心理學」的路線(第四至六章),闡釋從馮特(Wundt)到米德(Mead)的後續發展,如何在語言表象的作用外,為語言的語用學研究增加一種具行動規範性作用的溝通實踐向度。透過這兩方面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使我們不再僅將語言的作用局限在標指事物與傳遞訊息,而是在於更深層地開顯世界與協調行動;另一方面,這個研究也使我們確定思維不能離開語言,從而得以將一種先於語言邏各斯存在的先驗主體,歷史-社會脈絡化地落實在一種交互主體性的溝通共同體中。惟當如此,哲學之語言學轉向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方得以在本書中得到真正的說明。 《從赫德到米德》借鏡《從康德到黑格爾》的提法,闡釋《從赫德到米德》的德國古典語言哲學如何相對於先驗觀念論的意識哲學進路,推動哲學轉向去思考在語言學模式中的溝通共同體理念。本書劃分六章與一個附錄,主要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I)包含前三章,在赫德與哈曼關於語言起源論的爭議中,一種不同於亞里士多德語言工具觀的語言哲學觀點如何產生出來。以及這種觀點如何影響了洪堡特,以至於他會主張作為建構思想的器官,語言不應是成品而是活動。洪堡特最後透過語言的交談結構,解釋在語言世界觀之意義多元主義下,吾人的世界理解如何具有客觀性,這開創了語用學之溝通向度的討論。包括第四至六章的第二部分(II),探討德國古典語言哲學在20世紀初期的發展過程。它始於馮特的研究,因為在青年語法學派將歷史比較語言學轉向語言心理學的研究之後,馮特首先針對語音之語意表達的普遍可理解性問題,深入研究了人類的語言如何能從動物的身體姿態表達,轉化成以表意符號進行溝通互動。

79 特價6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禮俗之間——敦煌書儀散論 上冊

吳麗娛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9/03/01 出版

本書共分三部分:上編書儀的書式與儀體;中編禮法與制度;下編正禮與民俗。共十四篇論文,內容為敦煌寫本書儀、唐代書儀中的單、覆書形式簡析、敦煌書儀中的官場起居儀 、敦煌寫本書儀中的行第之稱,等等。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禮俗之間——敦煌書儀散論 下冊

吳麗娛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9/03/01 出版

本書共分三部分:上編書儀的書式與儀體;中編禮法與制度;下編正禮與民俗。共十四篇論文,內容為敦煌寫本書儀、唐代書儀中的單、覆書形式簡析、敦煌書儀中的官場起居儀 、敦煌寫本書儀中的行第之稱,等等。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敦煌語言文獻研究 上冊

黃征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9/03/01 出版

《敦煌語言文獻研究》為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黃征先生在敦煌文獻語詞研究方面的專題論文集,共收集專題論文三十篇,涉及敦煌文獻整理通論、敦煌語詞考辨、浙江敦煌學研究概況等方面的內容。其中的《敦煌寫本整理應遵循的原則》,分別強調了「尊重原卷」、「不掠人之美」、「尋求確證」、「精通寫本文字符號系統」四個方面,為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古典文獻、出土文獻整理研究的原則。《敦煌寫本異文綜析》分別對「因字形關係而引起的異文」和「因字音關係而引起的異文」、「因詞義關係而引起的異文」作了舉例分析,表達了作者對俗字、俗語詞、俗音等的基本認識。《敦煌變文釋詞》、《敦煌俗語詞輯釋》、《敦煌俗語詞小札》、《〈壇經校釋〉釋詞商補》、《魏晉南北朝俗語詞考釋》、《魏晉南北朝俗語詞輯釋》、《釋「接」》、《〈搜神記〉釋詞》等文,是作者在訓詁學上的部分成果,文中體現了「有所發明」、「無征不信」的原則。《「踏破賀蘭山缺」——近代漢語中的一種特殊句式VC₁+N+C₂》、《三字連文論析》是作者在敦煌口語語法研究方面的努力,堪稱「訓詁式的語法研究」。凡此等等,不一而足,為當代學者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典範。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敦煌語言文獻研究 下冊

黃征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9/03/01 出版

《敦煌語言文獻研究》為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黃征先生在敦煌文獻語詞研究方面的專題論文集,共收集專題論文三十篇,涉及敦煌文獻整理通論、敦煌語詞考辨、浙江敦煌學研究概況等方面的內容。其中的《敦煌寫本整理應遵循的原則》,分別強調了「尊重原卷」、「不掠人之美」、「尋求確證」、「精通寫本文字符號系統」四個方面,為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古典文獻、出土文獻整理研究的原則。《敦煌寫本異文綜析》分別對「因字形關係而引起的異文」和「因字音關係而引起的異文」、「因詞義關係而引起的異文」作了舉例分析,表達了作者對俗字、俗語詞、俗音等的基本認識。《敦煌變文釋詞》、《敦煌俗語詞輯釋》、《敦煌俗語詞小札》、《〈壇經校釋〉釋詞商補》、《魏晉南北朝俗語詞考釋》、《魏晉南北朝俗語詞輯釋》、《釋「接」》、《〈搜神記〉釋詞》等文,是作者在訓詁學上的部分成果,文中體現了「有所發明」、「無征不信」的原則。《「踏破賀蘭山缺」——近代漢語中的一種特殊句式VC₁+N+C₂》、《三字連文論析》是作者在敦煌口語語法研究方面的努力,堪稱「訓詁式的語法研究」。凡此等等,不一而足,為當代學者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典範。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符號的故事:從文字到圖像,45個關於宗教、經濟、政治與大眾文化的時代記憶

麥浩斯 出版
2018/10/25 出版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看到各種符號、標誌,但我們從來不問為什麼有這些符號?或這些符號為何這樣設計? 例如,愛心符號在解剖學上是不正確的,我們心臟跟愛心符號長得一點也不像。 或者為什麼藍牙符號是以十世紀丹麥國王的牙齒命名的。 你知道Twitter上15%的推文都包含標籤符號嗎?每天有超過4,100萬人在使用#符號,還有「笑臉」符號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馬薩諸塞州? 符號顯示了最小與最簡單的想法是多麼重要,比文字和語言更精簡,卻傳達了更深層與廣泛的寓意。 本書收錄幾個世紀以來,宗教、政治和大眾文化的45個最重要的象徵,引人入勝的筆調講述了符號的歷史,以及它們背後代表的價值觀,將幫助我們更了解現在被符號包圍的世界。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學語言課程教研薈萃:第二語言讀寫教學研究論文集

本書文章選自國立中央大學語言中心2014年舉辦之第五屆中/英文為第二語言或外語之閱讀與寫作教學研討會論文。全書研討議題涵蓋課堂活動設計、學術寫作、新住民華語、漢字教學,以及語料庫之應用,集中 / 英文作為第二語言之閱讀與寫作教學之薈萃。承中央大學出版中心、語言中心鼎力支持,經語教學界多位學者專家匿名審查,雙主編和出版單位悉心校對,編纂而成。希冀能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研究與學習之參考。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贛文化通典(方言卷) 第一冊

鄭克強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贛文化通典》分為:方言卷、方志卷、詩詞卷、古文卷、書畫卷、民俗卷、名勝卷、行政區劃及沿革卷和宋明經濟卷等九卷。梳理了贛文化生生不息的發展脈絡,介紹了贛文化博大豐厚的內涵,展示了贛文化豐碩的發展成果,分析和總結了贛文化鮮明的地方特色,是對江西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風土民情等進行專題性介紹和研究的叢書。充分反映出江西的歷史地位,展示其豐碩的發展成果,深入分析、深刻總結其鮮明的地方特色。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贛文化通典(方言卷) 第二冊

鄭克強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贛文化通典》分為:方言卷、方志卷、詩詞卷、古文卷、書畫卷、民俗卷、名勝卷、行政區劃及沿革卷和宋明經濟卷等九卷。梳理了贛文化生生不息的發展脈絡,介紹了贛文化博大豐厚的內涵,展示了贛文化豐碩的發展成果,分析和總結了贛文化鮮明的地方特色,是對江西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風土民情等進行專題性介紹和研究的叢書。充分反映出江西的歷史地位,展示其豐碩的發展成果,深入分析、深刻總結其鮮明的地方特色。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贛文化通典(方言卷) 第三冊

鄭克強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贛文化通典》分為:方言卷、方志卷、詩詞卷、古文卷、書畫卷、民俗卷、名勝卷、行政區劃及沿革卷和宋明經濟卷等九卷。梳理了贛文化生生不息的發展脈絡,介紹了贛文化博大豐厚的內涵,展示了贛文化豐碩的發展成果,分析和總結了贛文化鮮明的地方特色,是對江西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風土民情等進行專題性介紹和研究的叢書。充分反映出江西的歷史地位,展示其豐碩的發展成果,深入分析、深刻總結其鮮明的地方特色。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贛文化通典(方言卷) 第四冊

鄭克強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贛文化通典》分為:方言卷、方志卷、詩詞卷、古文卷、書畫卷、民俗卷、名勝卷、行政區劃及沿革卷和宋明經濟卷等九卷。梳理了贛文化生生不息的發展脈絡,介紹了贛文化博大豐厚的內涵,展示了贛文化豐碩的發展成果,分析和總結了贛文化鮮明的地方特色,是對江西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風土民情等進行專題性介紹和研究的叢書。充分反映出江西的歷史地位,展示其豐碩的發展成果,深入分析、深刻總結其鮮明的地方特色。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語言學門在台灣:現況與展望

文鶴 出版
2017/02/01 出版

想要瞭解語言學門在台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嗎?《語言學門在台灣:現況與展望》這本書為你開啟了一扇窗。本書綜觀1988-2015語言學門在台灣的長期發展。在看似繽紛撩亂的學術議題中,語言本質的探索乃是核心議題,展現各次領域的學術共同性,形成語言研究的縱軸;而各次領域各具特色的學術發展,大大豐富了學門的學術廣度,此乃台灣語言研究的橫軸。本書分析討論了「語言特性」、「語言與歷史」、「社會、方言與文化」、「心理、認知與神經」、「語料庫與計算」、「翻譯」、「語言教學與學習」等次領域的熱門學術議題,並積極展望未來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

95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語言癌不癌?語言學家的看法(附「語言癌不癌」座談會台北場實況紀錄 DVD)

王品服務生:「現在讓我為您做一個上菜的動作」! 阿基師說:「有做一個擁抱的動作,也做到了嘴對嘴的動作」! 你聽過這種說法嗎? & 你上台報告時,說了多少次「其實」、「然後」? 這樣的中文到底正不正確? 這種說話現象媒體廣泛稱之為「語言癌」。 不過這樣的語言到底「癌不癌」? 這樣的語言從何而來? 現在就讓語言學家來告訴你! & 語言會生病嗎?病了可以治療嗎? 本書由六位語言學界知名教授解讀所謂語言癌的現象,精采分析現代語言的問題,讓你對語言生成的背景更加認識,一窺語言的奧秘!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社會語言學教程

鄒嘉彥  著 、游汝傑  著
五南 出版
2015/10/12 出版

本書是高等學校中文系、社會學系、新聞學系等相關專業的本科教材,也可供一般讀者學習社會語言學這門新學科。教材共分十章,內容兼括狹義和廣義的社會語言學、國外和國內的社會語言學。基本內容如下:社會語言學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語言變異與語言變體、雙重語言和語言忠誠、言語交際、漢語與華人社會、語言接觸、語言競爭、語言與文化、語言規範等。其中部分內容較為專門,可供有興趣的同學課外閱讀,也可供研究生參考。

95 特價52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教育研究的新視野--「符號學」的觀點

姜得勝  著
麗文文化 出版
2015/07/27 出版

人類社會宛若是一個符號的世界,「人」不但「本身」是一種異於其他動物的「符號」,且是高度創造與熱衷使用符號的「特殊動物」,也是人類異於禽獸的主要特性之一。「符號」有許多特性與功能,人類對於所使用之符號,往往透由「約定化」、「俗成化」、「公眾化」、「客觀化」、甚至「標準化」的過程後,始得具有穩定性,歷經此過程後的符號系統,皆直接、間接影響人類認知的形成與知識的建構,整個人類的「文明」,似乎就是人類「符號行為」的總體展現,足見符號與人類關係極為密切。惟「符號」與「教育」領域,卻少受到深度關注;近二十幾年來歷經作者觀察、思索與體悟,發現從「符號學」切入,可為教育相關研究,開拓新的視野,打開另一扇窗,思考另類面向的教育問題,本書於焉產生。

95 特價3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符號帝國(完整導讀版,詹偉雄導讀)

羅蘭.巴特  著 、詹偉雄  著
麥田 出版
2014/10/02 出版

當欲望跌進一條死巷,東京打開了千百個出口。 一九七○年,巴特宣稱日本將是符號產製與消費的終極國度。 如今,將此書置於日本戰後重新崛起、各類商品風行全球的脈絡, 會發現巴特或許無心插柳,卻極為精準地預言了日本當代文化經濟的核心構成: 操作符號、製造意義、深植人心。 這對與日本有著深刻複雜關係的我們來說, 正是重新探究日本有別於歐美、「另類現代性」的一個閱讀起點。 日本是書寫的國度, 羅蘭.巴特在日本邂逅了最貼近他理念與狂熱的符號系統。 日本最能遠離西方符號驅力在我身上引發的一切厭惡、惱怒、拒斥。日本的符號很強烈:令人激賞地井然有序、安排得宜、標示清晰,保有自主,從不西化或理性化。日本的符號是空的:它的符徵逃逸了,在這些無償支配一切的符徵深處,無神、無真理、無道德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到處揭示著這種符號呈現出來的優越特質、高尚的自我肯定及情欲魅力,一切表露在物品及最微不足道的舉止(那些我們通常視為毫無意義或庸鄙不堪的行為)之中。因此,符號場域將不會透過它的制度面來探求:重點不在於藝術、民間傳說,甚至是「文明」(我們不會將封建日本與現代科技的日本互為對比)。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都市、商店、戲劇、禮儀、庭園、暴力;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幾個動作、幾道菜、幾首詩;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臉孔、眼睛,還有畫筆。這一切,乃是運筆寫下,而非畫下來的。──羅蘭‧巴特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

竺家寧  著
五南 出版
2009/11/01 出版

文學家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每篇作品也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過去的文學家用自己的一套方法說明這些特點,現代的語言學家用另外一套方法說法這些特點。文學家用的是印象的、唯美的、主觀的、綜合的方法,語言學家用具體的、求真的、客觀的、分析的方法。他們觀察的方向和視點不同,目標卻是一樣的。他們都把這項研究稱為「風格」。為了區別這兩種不同的視點,我們把後者稱為「語言風格」。所以,我們應該結合傳統的文藝風格學和現代的語言風格學,為文為的研究開展出一條新的道路。語言風格學可分為三個領域,包括韻律風格學、詞彙風格學與句法風格學,本書主要介紹第一個領域,也略提及後兩個領域的基本概念。十八篇中以唐詩和詩經的韻律分析為主。在附錄中也介紹了語言風格學各家的定義,以供讀者參考比較。

特價30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語言的歷史

商周出版 出版
2009/04/30 出版

語言,一部關於人類的動人故事。語言從何而來?擁有哪些引人側耳的故事?台灣的語言又與世界語言網絡有著什麼樣的關聯呢?傳統語言史不外乎語言變遷的描述,或人類語言結構的重塑,本書不僅涵蓋於此,更由物種溝通的起源談到未來的可能發展,以最寬廣角度全面且精要地理解「語言」。語言學專家史提夫‧費雪,以親切平易的方式為您述說「語言」的故事!本書為語言史入門書籍,對語言的歷史進行最廣泛的介紹。寫作目的,則是希望目前僅具備一般外語、語言常識的讀者閱讀之後,能對語言學有初步的瞭解,以便日後朝這項專業努力。在這樣的目標下,本書可視為修習大專語言學概論之前的簡介,亦即讀者不需事先接受任何語言學訓練,也不必具備任何先備知識或瞭解任何專有名詞,就可以看得懂。雖然定位為語言史概論,但其實本書與傳統的語言史書籍大不相同:傳統語言史的內容不外乎語言變遷的描述,或人類語言結構的重塑;本書則不僅涵蓋人類語言,更納入了動物的語言,可說是一本以最廣的角度來理解語言的精簡語言史書籍。本書第一章由自然與過去開頭,最後一章則以科技和未來作結。在這本語言史概論中,同時包含了眾多的大、小議題:從所有動物的語言到特定哺乳動物的語言,從特定語族的語言、現代地球村的語言以至於英語成為未來太陽系共同語言的可能性,本書講述的是一個以世界上最讓人動心的主題──語言──的普遍性與獨特性的故事。遠古的年代,原人(hominids)開始說話,這是人類語言故事的開始、之後語言演化的基礎,也就是本書關切的重點。一些重要的問題,都沒有確切的答案,比如:「語言」是什麼?「語言」與其他認知活動之間有什麼關係?人類的「語言」和其他物種的溝通方式有什麼差別?撰寫語言的歷史,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嘗試回答這些問題。本書並未概括語言演化的理論層面,我們的確提及了語言的演化,卻是擺在一個比較大的框架來看,也就是只是一個概觀。至於比較深入的理論爭辯(如「字」的起源、句法的出現等),大家可以參考本書後面所附的書單。人腦因為進化而能處理特定的口語資訊,的確是個很吸引人的領域,但很遺憾它並不屬於這本語言史入門書所涵蓋的範圍。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昨天的故事

李陀  著
牛津大學 出版
2006/10/01 出版

有時候,奇迹的形成很平淡,“重寫文學史”堅持了十年。幾乎快要完全被人忘掉,成為一縷煙塵漸漸消散的時候我們有機會編輯這一本書。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當代語言學概論(初版)

鍾榮富  著
五南 出版
2006/07/01 出版

本書特點1.最新理論為綱:不像很多同類書籍,仍以索緒耳的組合∕聚合為綱,本書以最新理論為綱較好。2.文句簡潔明快:文句增一分不可,減一分不行,使一般讀者很快進入狀況;作者運用語言之能力極佳。3.舉例適當:所舉諸例皆具說服力。4.理論切合實際:理論與漢語、英語實際情況結合得很成功。魯國堯南京大學漢語言文字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韻學研究會會長在結繩記事的時代就已有語言學,今天語言學領域不但涵蓋語言分析及語言結構,更企圖把研究主題延伸到認知科學的版圖,而且在語音合成(sound synthesis)的分析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方面尤有貢獻。語言學也兼及社會文化及心理的層面,一方面積極從社會結構及男女性別差異等面向來解構語言和社會的關係,另一方面,語言學也直探我們的心理深處,希望能從語言訊息處理過程來理解語言和人類心理活動之間的互動。本書先從現代語言學探索的兩個問題入門,其次界定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或語言本能(linguistic instinct)及語言使用(linguistic performance)的分野,據此將現代語言學分為理論語言學(theoretical linguistics)及應用語言學(applied linguistics)。探索「語言能力」的部分稱為理論語言學,涵蓋了語音學、音韻學、構詞學、句法學及語義學等五個主題,分別見於本書二到六章。其他的語言學專業,如社會語言學、語用學、神經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語言習得和第二語言習得等共六個主題,則為本書七到十二章。末章為歷史語言學,探究語言的改變及語言的分類。書末附有極實用之「名詞解釋」。

95 特價52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顛覆語言學習:創造個人學習STYLE

Tim Murphey  著
師德 出版
2005/07/01 出版

本書適切地揉合了活動性與實用性,且將研究成果直接導入實際練習當中,以幫助學習者能自我覺察並找到成功的途徑。除此之外,作者還提供了各種提昇學習成效的點子。從這些點子中,讀者可以得到一些學習心得:成功的學習也可以是很有趣的!每個人學習語言的方法可說是五花八門,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正面的學習態度。

9 特價2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迷魂陣(SPELLBOUND)

萬克著  著
牛津大學 出版
2005/06/01 出版

本書作者乃資深電影迷,自小酷愛在黑暗中注視銀幕,並不幸養成品頭論足習慣。識字後借題發揮的塗鴉賺取零用錢,歷年來屢被誤認影評人,深感遺憾。曾於上世紀末出版四不像電影散文結集《影印本》以正視聽,《迷魂陣》是他十多餘年後再接再厲的第二本電影專書,拉雜成章,滿口胡言,絕無評論成份,更欠研究精神,希望能夠一了百了,澄清坊間的美麗誤會。 全書共分六部份,由維琴妮亞.吳爾夫的鼻子到王家衛的夢囈,四面包抄人身攻擊,生理心理內外夾攻,務求完成個人的意淫宏願。受害者不計其數,艾幕杜華、妮歌.潔曼、裴勇俊和張曼玉等當紅炸子雞固然劫數難逃,慘遭作者上下其手,劉別謙、余麗珍,黑澤明及柯德莉、夏萍等已退出江湖的老行專也不得安息,被揪出來肆無忌憚調戲,甚至非正式電影從業員如湯顯祖、翩娜.包殊、亦舒和聖羅蘭也被拖下水,在光影雜交會中拋頭露面。

9 特價33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語言之鑰

南方朔  著
大田 出版
2004/03/23 出版

南方朔每次出版新書就獲得中國時報開卷、聯合報讀書人好書推薦。在大田所出版的語言系列是南方朔針對語言研究的成果展現,內容豐富而博學精深,是人類思想與想像力結合的精闢之書。 & 《語言之鑰》是這個系列的最後一本書,所謂「鑰」即是通往智慧大門的開端,集合所有語言的大成,是絕對不容錯過的語言寶典。 & 當全世界都在玩「說謊語言學」,當文字已經標籤化,愛等於恨、勇敢等於懦弱、真理也將變成謊言,語言的意義一天一天的失去…… & 但南方朔多年來沉醉的語言研究,在語言被歪曲的烽火之地,《語言之鑰》依然對我們生命的居所發出璀璨明亮光芒,讓我們得以在本書中找到閉鎖心靈的入口。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語言權利法典

施正鋒  著
前衛 出版
2002/12/18 出版

《語言權利法典》分為三大部分:國際規約、非政府組織文獻、以及各國憲法相關語言條款。從本書所擇譯的各國憲法中,讀者將可發現:世界各國對於憲法中語言的關懷面向是極為多元的。 同時為了能確實保障各族群一律平等的精神,企圖由各個可能的面向去保障所有人民對與語言使用的權利,更由此見得制憲者當初的智慧與關懷。「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各國對於不同族群語言的尊重與作為,是我國可以參考的目標。

9 特價72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語言政策與教育

葉玉賢  著
前衛 出版
2002/09/23 出版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份從馬來西亞的政治,社會與文化的背景來論述兩國在英殖民地時期獨立之後語言政策的相似性與差異性,兩國分別展現了「單一語言政策」與「多元語言政策」的色彩﹔第二部分則探討語言政策在教育上的實施現況,特別是對學校制度以及語言語言課程規劃上的影響。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語言學概論

葛本儀  著
五南 出版
2002/05/01 出版

本書為語言學的基礎理論課程,對語言學的基礎理論和知識作系統、全面的講授,同時注意與「普通語言學」課和「現代漢語」課的聯繫與分工。其任務就在於科學性和實用性相結合,在學以致用的原則指導下,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語學的基礎理論知識。

95 特價47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語言與社會生活-社會語言學

陳原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1/02/01 出版

本書是中國著名語言學家陳原所著《社會語言學三書》的第一本。社會語言學為本世紀下半期新興學科,旨在探討語言與社會之關係,闡明語言因社會生活之變動而發生的變異,以及從語言變化之軌跡推斷社會之進展。本書為該學科用中文撰寫的第一部系統著作。從當代中文的語言材料出發,分析和綜述種種社會語言現象。行文生動,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語言與語言學論叢

陳原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1/02/01 出版

本書是中國著名語言學家陳原所著《社會語言學三書》的第三本。本書輯錄作者關於語言與語言學論文和學術筆記共一百零五篇,所論遍及早期中文寫法羅馬字化、當代中國大陸的語言政策、世界性新技術革命對語言及語言學的影響、方塊漢字定量分析以及社會語言學的進展等重要問題。寫作時間從本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由此可以窺見半個世紀大陸語言研究的一個側面。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語言與翻譯的政治

Michel Fouca  著
牛津大學 出版
2000/07/01 出版

有關語言與翻譯的政治,是我們華文學界思考中的一個盲點。這本被翻譯過來的討論語言和翻譯的論文集,提出的並不僅僅是「他們」的問題。在「他們」和「我們」之間,所有人為的「東西方」鴻溝都在複雜的歷史和現實關係以及對於權利關係的解構中暴露了它的虛構性和遮蔽性。 & 什麼才是好的翻譯?有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閱讀本書,我們有機會以親身的實踐去反省、整理、批判與研究翻譯問題,以至更廣泛地去檢討當代漢語的語境如何消化、回應這些以英語為媒介的思想成果。

9 特價35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語言文化學

周慶華  著
生智 出版
1997/08/01 出版

智慧的流傳  探討語言和文化的關係,已經不是什麼新的風氣,它幾十年前就有人在討論了,所不同的是今人越來越傾向擴大研究的範圍和採用較為精密的研究方法。遺憾的是,對於語言和文化兩個範疇的劃分仍不夠合理,以及該如何通過後現代理論的考驗而營造一個有利的發展環境,也不見一套可取的說詞。這在本書都給予必要的解決和審慎的推測,可以當作思考同類課題的新指標。    智慧的流傳,靠語言、靠文化,文化的形成,就是每個不同時期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科學技術或是社會風氣;而語言的記載,除了了解和推演文化的變動之外,也會因為不同的記庫方式,而有著出入;本書介紹的,是如教導學習者如何更減少這些出入和審慎的推演 作者簡介  周慶華  台灣宜蘭人,一九五七年生,中國文化大學文學博士、台東師範學院語教系副教授,出版學術著作有:  《詩話摘句批評研究》(一九九三年)  《秩序的探索──當代文學論述的省察》(一九九四年)  《文學圖繪》(一九九六年)  《台灣當代文學理論》(一九九六年)  《佛學新視野》(一九九七年)  《語言文化學》(一九九七年)  《台灣文學與「台灣文學」》(一九九七年)  《兒童文學新論》(一九九七年)  《臺灣文學與「臺灣文學」》  《新時代的宗教》(一九九九年)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語言,社會和同一性

愛德華滋  著
桂冠圖書 出版
1994/12/01 出版

同一性  本書突破了僅以「語言」或「同一性」為討論範疇的窠臼,採用豐富的參考資料、寬廣的觀視角度和跨學科的研究手法來呈現這兩個主題,也為這兩個課題間做了最公正的聯結。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伶牙俐齒:語言的智慧

馮夢龍  著
書泉 出版
1993/09/01 出版
9 特價9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語言問題

趙元任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1/01 出版
9 特價20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瓊斯基

格林  著
桂冠圖書 出版
1992/01/01 出版

瓊斯基  本書的目的,是要說明為什麼於語言學中的轉換語法會引起心理學家的興趣,以及說明爭論的焦點是什麼。因為對瓊斯基而言,必須要釐清這一點才能理解在心理學領域應用轉換語法理論,所碰到的巨大困難。

9 特價13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