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 > 全部商品

Readmoo
【電子書】辯經.理性的浪漫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辯經.理性的浪漫

羅卓仁謙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8/12/27 出版

有「無明」與「欲望」的問題?其實「妄想」才是問題的根本!釐清困惑,利人利己,從「心」開始真正實踐「認同請分享」的修行之道★大寶法王親自指導的二十世代時尚學者羅卓仁謙,繼《辯經‧辨人生》之後,闡揚「辯經」精神第二彈!《辯經・辨人生》中的重點在一切佛法的基礎——四聖諦,從較接近原始佛法的詮釋角度,來解釋四聖諦與我們的關聯,作為個人修練的指標。但是,這樣的修行結果是:痛苦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也就是原始佛法的修行觀是在追求「終結」輪迴。而本書就在告訴你,「沒有了」之外還有另一條路——大乘利他之道。任何一個生命,只要有這個心,有這個意願,就可以開始大乘的利他之道,進而「創造」出有人生意義的成佛之道。許多人接觸佛法,其實不是只是因為單純自己生命有什麼問題,往往是有更進一步的追求,或者是希望透過個人的修行,利益親友。這樣的動機、抱持這樣想法的人,建構出了適合他們的大乘佛法。而這條道路是什麼呢?就是利他之道。本書所要介紹的大乘之法,讓你不需要放下什麼既有的生活模式、責任與型態,才能實踐大乘、才能開始訓練自心、才能得到解脫;我們唯一要謹記的,是大乘的價值觀與行動力,這兩者是大乘的根本,往往被譬喻為鳥的雙翼。一旦學人依照著這個核心來實踐,就能透過漸漸瓦解「主觀」進而瓦解「妄想」,相對於原始佛法認為的無明和欲望,大乘佛法認為「妄想」才是問題的根本。這也是為什麼,這樣的雙翼修行能夠達成效用。你可以透過本書,認識到一種「戒、定、慧」以外的修行之道,並讓你對佛法的彈性與效益有更多理解。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蓮師在西藏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蓮師在西藏

邱常梵  著
橡樹林文化 出版
2018/12/20 出版

橫跨西藏、青海、四川,一次看足36個蓮師最重要的修行聖地! 紙上行旅蓮師聖地,也就等於和蓮師結下法緣,獲得無上加持! & 蓮花生大士是建立藏傳佛教的祖師,他所曾經駐足停留、閉關修行、教化弟子,或示現神變、降妖伏魔之處,不僅充滿著不可思議的傳奇故事,也對所在區域帶來特殊的能量與加持,利益後世無數的眾生,這是蓮師實證諸佛菩薩的慈悲與事業展現。蓮師曾說:「凡我踏過的地方,都是修行的殊勝聖地。」他也曾指出在殊勝的修行聖地,即使沒有大修行人在,也會是空行母薈集處。 & 蓮師對於佛法在西藏的發展、弘揚與延續,帶來最關鍵的影響,並為了未來法脈傳承與利益,伏藏了許多的教法。他的足跡遍及印度、西藏、尼泊爾、不丹等地,加持之地不可計數,至今尚無完整紀錄。作者發願尋訪位於大藏區的蓮師聖地,幾年來,歷經翻山越嶺,徒步跋涉,遍嚐摸黑趕早、烈陽曝曬、雨雪冰雹,甚至迷路,終於完成多達六十多處蓮師聖地的朝聖,本書將首先呈現36處聖地,

特價5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蓮師在西藏:大藏區蓮師聖地巡禮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蓮師在西藏:大藏區蓮師聖地巡禮

邱常梵  著
橡樹林文化 出版
2018/12/20 出版

橫跨西藏、青海、四川,一次看足36個蓮師最重要的修行聖地! 紙上行旅蓮師聖地,也就等於和蓮師結下法緣,獲得無上加持! & 蓮花生大士是建立藏傳佛教的祖師,他所曾經駐足停留、閉關修行、教化弟子,或示現神變、降妖伏魔之處,不僅充滿著不可思議的傳奇故事,也對所在區域帶來特殊的能量與加持,利益後世無數的眾生,這是蓮師實證諸佛菩薩的慈悲與事業展現。蓮師曾說:「凡我踏過的地方,都是修行的殊勝聖地。」他也曾指出在殊勝的修行聖地,即使沒有大修行人在,也會是空行母薈集處。 & 蓮師對於佛法在西藏的發展、弘揚與延續,帶來最關鍵的影響,並為了未來法脈傳承與利益,伏藏了許多的教法。他的足跡遍及印度、西藏、尼泊爾、不丹等地,加持之地不可計數,至今尚無完整紀錄。作者發願尋訪位於大藏區的蓮師聖地,幾年來,歷經翻山越嶺,徒步跋涉,遍嚐摸黑趕早、烈陽曝曬、雨雪冰雹,甚至迷路,終於完成多達六十多處蓮師聖地的朝聖,本書將首先呈現36處聖地,

特價5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禪定與觀照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禪定與觀照

陳光華  著
福隆 出版
2018/12/12 出版

心性,即心的本性,是心的底蘊,也是心的全部,是象徵一切法的源質。在未悟之前,我們的佛心被凡夫心包裹住,一旦覺醒、全然淨化後,凡夫心與佛心融合轉為圓覺一心,內外一致、寂照圓明。生活的規律如同鐘擺一般,每天都有瑣碎的事,雖是固定,總是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未解的問題,一件接一件,讓你忙個不停。每一次我們都可讓自己的心開放或封閉,當自己覺得已經無法處理任何狀況時,其實此刻正是探索內心最好的機會。若情況實在太糟了,沒有辦法掌控局勢,無法全身而退,所有努力都白費了,真的動彈不得了……,此時照著鏡子,看看自己,是一隻狗熊?還是一條龍?不論你怎麼把鏡子翻來翻去,狗熊還是狗熊,龍還是龍!要不就接受眼前事實,要不就推開不看。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如何不落中陰生死自在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如何不落中陰生死自在

王薀  著
善聞文化 出版
2018/12/05 出版

王薀老師從無數的佛道禪的學習智慧中,探求不入中陰的法門。無上至寶,來自本心。此書如醍醐灌頂,智慧法語,世間難尋! 帶你一同探索歷史上未解的生死之謎! •達摩示現往生人所盡知,最後竟然又示現另一化身……魏孝靜帝有心想要把事情弄個明白,於是就到當時埋葬達摩的墓地,奇特的是,當棺木打開時,達摩的屍體竟然憑空消失,而棺木裡只擺了一隻草鞋而已……。 •中國道教人物中的鐵拐李也曾經因為靈魂出竅超過七天,結果他的徒弟以為他已歸天,便把他的肉體給火化,鐵拐李後來靈魂回來時,魂體還飄飄盪盪地只看到一杯骨灰,最後只能借用一具剛剛死去的乞丐身體……。 若是身邊的至親離開了,你最想知道哪些事呢? & •中陰身的狀態,是指人斷氣之後還未進入六道之中,這段時間稱為中陰身。人一旦進入中陰狀態時,初時神識會抽離自己的色身,自己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身體躺在彼處,也可以看到周圍其他的人、事、物就像過往一般……。 •在中陰狀態時所講的時間和娑婆世界裡的時間有時是不太一樣的,人在這個時候就變成了意生身,所以他有各種的神通妙用,另外會發覺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和生前截然不同,這時候所看到的都如同黃昏一般,不是明亮的世界。 不落中陰,找到超越輪迴的方法! •「老衲進一步說,真正的中陰自然解脫之法,並非是在於往生之後,而是在往生之前,也就是在身體仍然可供使用,自心清明無染之時,便要修學。真正的中陰有六種,若根器利者,可於自顯自解之中,自然解脫。有在於迷亂之中自在解脫,有在於本性之中自然禪定中解脫……」 •一切所有遍世界最絕妙之大法,亦無法超越佛陀所傳授之解脫法門,此法不須灌頂、不須閉關止靜,極為利便,只在於一個「放下」,便功德圓滿。 跟隨雍正皇帝一同破解《中陰》之謎! •雍正一生中對於儒、釋、道三家,都有極深入鑽研和極精闢的見解……特別是佛教中的禪雍正情有獨鍾,經常召見諸大山頭所謂開悟的禪師,從對答中之機鋒答辯,不難看出雍正的確對禪有深入的下手之處……有時還在宮中張燈結綵製作法會壇城,親下詔書延請各大名山長老蒞會參與。 •張廷玉是所有雍正臣子中最具有佛性而且也醉心於宗下之學的大臣,平日裡也是雍正最信任的臣子之一……張廷玉說:「在漢土,大都數人對於中陰救度的法門都極為陌生,中國人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大多民風純樸、內斂,不想麻煩他人……因此這一法門若要暢行遍布,恐怕要有甚深的法緣,所以希望佛爺慈悲……讓所有中土於禪於淨有信解之眾生,亦能蒙受佛陀慈悲之法益,他日不經中陰,自然解脫。」 古往今來,生死自在的事跡! •隱峰禪師說:「那好吧!頭朝下,腳朝上的死法,你們總沒看過吧?」旁邊人聽了都覺得很奇怪,說時遲,那時快,隱峰禪師當下就把身體翻過來,頭點地,腳朝虛空,特別的是衣服也都是直挺挺地豎直往上,立馬就往生。 •諦閑大師趕回了廟裡。那時這位念佛站立往生的、未受戒的出家人還是直挺挺地站立在那邊,未曾倒下來,諦閑大師看了以後心中讚嘆不已,對著他說:「你這死法很氣派,比一般大和尚還行!我沒有白白地供養你出家。」 & 本書特色 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由無常所組合的,任何事情都有生有死,但唯一不死的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對於亡者而言,最尊重的方式是令其心靈平靜! •中陰救度是善巧,但可否於中陰得度,日常生活中,便要時常練習,讓自己起心動念之間,不要受外在境界影響。 •面對死亡時,不用別人的加持,而是靠自己的修習,這才是真正的生死自在。

7 特價21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

陳大齊  著
台灣中華 出版
2018/12/05 出版

唐代窺基所撰《因明大疏》為漢傳因明的宏篇巨擘,是權衡因明義理的最高圭臬。陳大齊先生以其邏輯學家,學蘊深厚,傳作《因明大疏蠡測》,堪稱《大疏》研究的皇皇大著。在漢傳因明史上,近似於這樣分專題討論的書僅有唐代慧沼的《因明義斷》。 & 半個多世紀過去,《蠡測》一書的學術價值益發受到學術界的推崇。但是,作為因明的學術專著,開掘愈深,並不容易為初學者所接受。因而先生再度執筆,由《蠡測》衍生書二種,一是《印度理則學》,二是《因明入正理論悟他們淺釋》,即本書。 & 《淺釋》採用講經式,對「因明入正理論」作逐字逐句的講解,由臺灣中華書局於1970年出版,其書原屬一部講義,約莫寫於1960年前後,是先生時任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所任課時所用。作者本人曾說:「得此二書,難讀的因明轉成易解的學問,其多年辛勞,似尚不致白費。」十九世紀末以來,因明在漢地重光,但真正有深度的因明學術著作如鳳毛麟角,因明的通俗著作儘管已有多種,由於深入不夠,淺出也就成了問題。可見,淺出必須以深入為基礎。 & 佛學難治,因明尤難。先生通過三種不同體裁的闡論,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厚積薄發。「其多年辛勞,似尚不致白費」,此言抒發了作者關於因明治學之難、推廣不易的感歎,故而讀者得此書,應當前心研讀,奉為至寶。 &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如何不落中陰:生死自在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如何不落中陰:生死自在

王薀  著
善聞文化 出版
2018/12/05 出版

王薀老師從無數的佛道禪的學習智慧中,探求不入中陰的法門。無上至寶,來自本心。此書如醍醐灌頂,智慧法語,世間難尋! 帶你一同探索歷史上未解的生死之謎! •達摩示現往生人所盡知,最後竟然又示現另一化身……魏孝靜帝有心想要把事情弄個明白,於是就到當時埋葬達摩的墓地,奇特的是,當棺木打開時,達摩的屍體竟然憑空消失,而棺木裡只擺了一隻草鞋而已……。 •中國道教人物中的鐵拐李也曾經因為靈魂出竅超過七天,結果他的徒弟以為他已歸天,便把他的肉體給火化,鐵拐李後來靈魂回來時,魂體還飄飄盪盪地只看到一杯骨灰,最後只能借用一具剛剛死去的乞丐身體……。 若是身邊的至親離開了,你最想知道哪些事呢? & •中陰身的狀態,是指人斷氣之後還未進入六道之中,這段時間稱為中陰身。人一旦進入中陰狀態時,初時神識會抽離自己的色身,自己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身體躺在彼處,也可以看到周圍其他的人、事、物就像過往一般……。 •在中陰狀態時所講的時間和娑婆世界裡的時間有時是不太一樣的,人在這個時候就變成了意生身,所以他有各種的神通妙用,另外會發覺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和生前截然不同,這時候所看到的都如同黃昏一般,不是明亮的世界。 不落中陰,找到超越輪迴的方法! •「老衲進一步說,真正的中陰自然解脫之法,並非是在於往生之後,而是在往生之前,也就是在身體仍然可供使用,自心清明無染之時,便要修學。真正的中陰有六種,若根器利者,可於自顯自解之中,自然解脫。有在於迷亂之中自在解脫,有在於本性之中自然禪定中解脫……」 •一切所有遍世界最絕妙之大法,亦無法超越佛陀所傳授之解脫法門,此法不須灌頂、不須閉關止靜,極為利便,只在於一個「放下」,便功德圓滿。 跟隨雍正皇帝一同破解《中陰》之謎! •雍正一生中對於儒、釋、道三家,都有極深入鑽研和極精闢的見解……特別是佛教中的禪雍正情有獨鍾,經常召見諸大山頭所謂開悟的禪師,從對答中之機鋒答辯,不難看出雍正的確對禪有深入的下手之處……有時還在宮中張燈結綵製作法會壇城,親下詔書延請各大名山長老蒞會參與。 •張廷玉是所有雍正臣子中最具有佛性而且也醉心於宗下之學的大臣,平日裡也是雍正最信任的臣子之一……張廷玉說:「在漢土,大都數人對於中陰救度的法門都極為陌生,中國人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大多民風純樸、內斂,不想麻煩他人……因此這一法門若要暢行遍布,恐怕要有甚深的法緣,所以希望佛爺慈悲……讓所有中土於禪於淨有信解之眾生,亦能蒙受佛陀慈悲之法益,他日不經中陰,自然解脫。」 古往今來,生死自在的事跡! •隱峰禪師說:「那好吧!頭朝下,腳朝上的死法,你們總沒看過吧?」旁邊人聽了都覺得很奇怪,說時遲,那時快,隱峰禪師當下就把身體翻過來,頭點地,腳朝虛空,特別的是衣服也都是直挺挺地豎直往上,立馬就往生。 •諦閑大師趕回了廟裡。那時這位念佛站立往生的、未受戒的出家人還是直挺挺地站立在那邊,未曾倒下來,諦閑大師看了以後心中讚嘆不已,對著他說:「你這死法很氣派,比一般大和尚還行!我沒有白白地供養你出家。」 & 本書特色 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由無常所組合的,任何事情都有生有死,但唯一不死的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對於亡者而言,最尊重的方式是令其心靈平靜! •中陰救度是善巧,但可否於中陰得度,日常生活中,便要時常練習,讓自己起心動念之間,不要受外在境界影響。 •面對死亡時,不用別人的加持,而是靠自己的修習,這才是真正的生死自在。

特價15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幻廬佛學著述三種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幻廬佛學著述三種

台灣中華 出版
2018/12/05 出版

本書以大乘佛教經義為中心思想,論述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的方法,及淨土法門,得到解脫。 & 全書共分三部分:「心性悟修論」、「幻廬隨筆」、「修學精華錄」,皆為作者修佛解法所悟心得,或直解經義,如《金剛經》、《華嚴經》、《圓覺經》等;或應於實用,探討「真心與妄心」、「因與果」、「佛學與哲學」、「漸修與頓悟」、「事生與往生」等,並舉諸事例,令讀者深入淺出,多有所得。 &

7 特價37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禪修教觀:教理與實修操作手冊(上)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禪修教觀:教理與實修操作手冊(上)

鄭振煌  著
大千出版社 出版
2018/12/01 出版

禪修,最怕盲修瞎、最怕錯誤的理論、最怕用錯方法。 鄭振煌教授以30多年的禪修教學經驗,提供您最正確的理論與方法,令您快速契入實修狀態,讓禪修的體相用成為您的生命因素。 禪修最怕盲修瞎練,或懶於學教,形同外道:或不觀心,但求佛菩薩保佑,彷彿鬼神教;或怪力亂神,不明因果,高談感應,使覺者的佛變成了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神;或光說不練,說食數寶,或奢言一門深入,自是非他,無異坐井觀天。 知見錯則斲喪慧命,萬劫不復;知見對則修行易如反掌,平凡無奇。本書是教理與實修並重的絕佳操作手冊,先建立正知見,再輔以禪修技巧。讓您輕輕鬆鬆將禪修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圓滿修行的八大訣要 一、如何從心智的開發,得證解脫自在:教導您從《大念處經》獲得心智開發的方法。 二、如何克服煩惱,生善止惡,證悟涅槃寂靜:教導您觀修「四無量心」,迅速進入四禪。 三、如何修止觀雙運,入寂照不二的境界:教導您真正的觀、真正的止,讓過程與目標融合在一起。 四、如何修大乘念佛法門:教導您四種念佛法門,讓您快速獲得成就。 五、如何獲得空性的智慧:教導您在每一個當下,都可以獲得般若空性的方法。 六、如何超脫心意識的痛苦與快樂:教導您學佛不可逃避現實,了知萬法所呈現的都是圓成實性。 七、如何證入當下就是清淨的佛果: 教導您從如來藏最高、最極致的思想中,體證獅子遊戲三昧的解脫自在境界。 八、如何用「觀呼吸」總綰一切法門:教導您用同一個法門產生不同的效果,就像世尊一樣,可以出入息念為甘露不死之法。 禪修是一種定心的功夫。不論是世間法的追求功名利祿,或是出世間法的證悟解脫自在,都必須要有定心的功夫。 但定心要以嚴持清淨戒為基礎,如果不持戒,或持戒不清淨,或甚至持的是邪戒(名為戒取見),即使得定,也是邪定、狂定。 而且,定心不是修行的終點。定而無慧,則成枯定,無益自他;定而慧邪,則成狂顛,害己損人。 因此,禪修不離戒定慧三學,小乘開為八正道,大乘開為菩薩戒、無量三昧、三智,並進而觀慈悲、中道實相。這些教理是觀修的基本功,教與觀不能偏廢。善哉蕅益智旭大師重述《教觀綱宗》卷首所言:「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   學佛者的通病,或光說不練,說食數寶,或奢言一門深入,自是非他,無異坐井觀天;或懶於學教,盲修瞎練,形同外道:或不觀心,但求佛菩薩保佑,彷彿鬼神教;或怪力亂神,不明因果,高談感應,使覺者的佛變成了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神。 知見的重要由此可知,知見錯則斲喪慧命,萬劫不復;知見對則修行易如反掌,平凡無奇。基於此,每次禪修時必以建立正知見為先,再輔以技巧。禪修法門八萬四千,各擅勝場,事修隨理異而變。如何掌握原理,便成為事修的關鍵。 本書是多次禪修課程的紀錄,有理論有方法,從理論衍生方法。由於參加禪修者老參新參都有,對佛法的理解深淺不一,講解時只能應機逗教,盡量淺白。無論如何,這是一本教理與實修並重的操作手冊,讀者可以選擇任何法門契入,也可以從頭至尾練習各種法門,重要的是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我從《大念處經》講起,經中有四種讓心得到訓練、心智得到開發的方法,也就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前三個念處,主要是心的訓練;第四個法念處,重點在心智的開發,得證解脫自在。首先安住於身,遍身觀察,捨離對身的貪欲,這是身念處修行法。進一步清楚感受、覺受,這是受念處修行法。再來明了起心動念,則是心念處修行法。觀察身、受、心的緣起緣滅,皆是無常、苦、無我,便是法念處修行法。 四無量心是很重要的四禪修行法。在四念處之後,可以觀修「慈悲喜捨」,迅速進入四禪,克服煩惱,生善止惡,證悟涅槃寂靜;也可以配合大乘菩薩道,調柔心性,自利利他。慈悲喜捨是境界的無量、對象的無量、時間的無量、空間的無量、清淨心的無量。令所有眾生、宇宙法界,充滿慈悲喜捨的磁場,了知一切平等平等,沒有場域、自他的分別。這是世界大同的極樂淨土。 真正的觀就是止,真正的止就是觀,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止觀雙運是過程與目標融合在一起,寂照不二。 大乘的念佛法門有四:第一、口唸、耳聽、心念佛的聖號。第二、觀佛像的相好莊嚴。第三、觀想佛栩栩如生地就在眼前,對我加持。第四、觀法身實相,生起般若智慧,了知自他不二、心境不二、一切諸法不生不滅、畢竟空。 般若空性是用來修行的,而不是辯證的哲學,每一個當下都可以用般若空性來觀照。《般若經》的核心,一切諸法的當體是「空」。空性的智慧可從讀經、聽法、思惟、禪修得到,經常憶念空性,將空性應用在日用平常中,這才是修行。 詮釋這個世界的是心意識。使我們快樂或痛苦的,不是外面的境界,而是自己阿賴耶識中的種子起現行。唯識學談到有為法和無為法的不一不異,有為法所依的體性就是無為法。學佛不可逃避現實,學佛是在生活、工作中,是在每一個當下。無為法就在有為法當中,不論煩惱或快樂,萬法所呈現的都是圓成實性或三無自性性。 如來藏是佛教中最高、最極致的思想。如來藏的修行法是回果向因,以如來藏為所依,了解一切皆是圓滿覺性的體相用。安住於如來藏,當下就是清淨的佛果。以如來藏隨順一切因緣,如獅子遊戲三昧,解脫自在。 最後用「觀呼吸」總綰一切法門。法一理多,知見的不同,可以讓同一個法門產生不同的效果。觀呼吸簡單易行,隨時隨地都可練習,是故世尊以出入息念(觀呼吸)為甘露不死之法,妙哉斯言! 本書從舉辦禪修營、聽打、校正、編輯到出版,幾近十年,備極艱辛,發心護持的善知識,恕不列舉,蓋無相布施的功德,勝過以恆河沙數七寶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唯願眾生因此而究竟常樂!

7 特價349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禪修教觀:教理與實修操作手冊(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禪修教觀:教理與實修操作手冊(下)

鄭振煌  著
大千出版社 出版
2018/12/01 出版

禪修,最怕盲修瞎、最怕錯誤的理論、最怕用錯方法。 鄭振煌教授以30多年的禪修教學經驗,提供您最正確的理論與方法,令您快速契入實修狀態,讓禪修的體相用成為您的生命因素。 禪修最怕盲修瞎練,或懶於學教,形同外道:或不觀心,但求佛菩薩保佑,彷彿鬼神教;或怪力亂神,不明因果,高談感應,使覺者的佛變成了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神;或光說不練,說食數寶,或奢言一門深入,自是非他,無異坐井觀天。 知見錯則斲喪慧命,萬劫不復;知見對則修行易如反掌,平凡無奇。本書是教理與實修並重的絕佳操作手冊,先建立正知見,再輔以禪修技巧。讓您輕輕鬆鬆將禪修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圓滿修行的八大訣要 一、如何從心智的開發,得證解脫自在: 教導您從《大念處經》獲得心智開發的方法。 二、如何克服煩惱,生善止惡,證悟涅槃寂靜: 教導您觀修「四無量心」,迅速進入四禪。 三、如何修止觀雙運,入寂照不二的境界: 教導您真正的觀、真正的止,讓過程與目標融合在一起。 四、如何修大乘念佛法門: 教導您四種念佛法門,讓您快速獲得成就。 五、如何獲得空性的智慧: 教導您在每一個當下,都可以獲得般若空性的方法。 六、如何超脫心意識的痛苦與快樂: 教導您學佛不可逃避現實,了知萬法所呈現的都是圓成實性。 七、如何證入當下就是清淨的佛果: 教導您從如來藏最高、最極致的思想中,體證獅子遊戲三昧的解脫自在境界。 八、如何用「觀呼吸」總綰一切法門: 教導您用同一個法門產生不同的效果,就像世尊一樣,可以出入息念為甘露不死之法。 禪修是一種定心的功夫。不論是世間法的追求功名利祿,或是出世間法的證悟解脫自在,都必須要有定心的功夫。 但定心要以嚴持清淨戒為基礎,如果不持戒,或持戒不清淨,或甚至持的是邪戒(名為戒取見),即使得定,也是邪定、狂定。 而且,定心不是修行的終點。定而無慧,則成枯定,無益自他;定而慧邪,則成狂顛,害己損人。 因此,禪修不離戒定慧三學,小乘開為八正道,大乘開為菩薩戒、無量三昧、三智,並進而觀慈悲、中道實相。這些教理是觀修的基本功,教與觀不能偏廢。善哉蕅益智旭大師重述《教觀綱宗》卷首所言:「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 學佛者的通病,或光說不練,說食數寶,或奢言一門深入,自是非他,無異坐井觀天;或懶於學教,盲修瞎練,形同外道:或不觀心,但求佛菩薩保佑,彷彿鬼神教;或怪力亂神,不明因果,高談感應,使覺者的佛變成了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神。 知見的重要由此可知,知見錯則斲喪慧命,萬劫不復;知見對則修行易如反掌,平凡無奇。基於此,每次禪修時必以建立正知見為先,再輔以技巧。禪修法門八萬四千,各擅勝場,事修隨理異而變。如何掌握原理,便成為事修的關鍵。 本書是多次禪修課程的紀錄,有理論有方法,從理論衍生方法。由於參加禪修者老參新參都有,對佛法的理解深淺不一,講解時只能應機逗教,盡量淺白。無論如何,這是一本教理與實修並重的操作手冊,讀者可以選擇任何法門契入,也可以從頭至尾練習各種法門,重要的是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我從《大念處經》講起,經中有四種讓心得到訓練、心智得到開發的方法,也就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前三個念處,主要是心的訓練;第四個法念處,重點在心智的開發,得證解脫自在。首先安住於身,遍身觀察,捨離對身的貪欲,這是身念處修行法。進一步清楚感受、覺受,這是受念處修行法。再來明了起心動念,則是心念處修行法。觀察身、受、心的緣起緣滅,皆是無常、苦、無我,便是法念處修行法。 四無量心是很重要的四禪修行法。在四念處之後,可以觀修「慈悲喜捨」,迅速進入四禪,克服煩惱,生善止惡,證悟涅槃寂靜;也可以配合大乘菩薩道,調柔心性,自利利他。慈悲喜捨是境界的無量、對象的無量、時間的無量、空間的無量、清淨心的無量。令所有眾生、宇宙法界,充滿慈悲喜捨的磁場,了知一切平等平等,沒有場域、自他的分別。這是世界大同的極樂淨土。 真正的觀就是止,真正的止就是觀,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止觀雙運是過程與目標融合在一起,寂照不二。 大乘的念佛法門有四:第一、口唸、耳聽、心念佛的聖號。第二、觀佛像的相好莊嚴。第三、觀想佛栩栩如生地就在眼前,對我加持。第四、觀法身實相,生起般若智慧,了知自他不二、心境不二、一切諸法不生不滅、畢竟空。 般若空性是用來修行的,而不是辯證的哲學,每一個當下都可以用般若空性來觀照。《般若經》的核心,一切諸法的當體是「空」。空性的智慧可從讀經、聽法、思惟、禪修得到,經常憶念空性,將空性應用在日用平常中,這才是修行。 詮釋這個世界的是心意識。使我們快樂或痛苦的,不是外面的境界,而是自己阿賴耶識中的種子起現行。唯識學談到有為法和無為法的不一不異,有為法所依的體性就是無為法。學佛不可逃避現實,學佛是在生活、工作中,是在每一個當下。無為法就在有為法當中,不論煩惱或快樂,萬法所呈現的都是圓成實性或三無自性性。 如來藏是佛教中最高、最極致的思想。如來藏的修行法是回果向因,以如來藏為所依,了解一切皆是圓滿覺性的體相用。安住於如來藏,當下就是清淨的佛果。以如來藏隨順一切因緣,如獅子遊戲三昧,解脫自在。 最後用「觀呼吸」總綰一切法門。法一理多,知見的不同,可以讓同一個法門產生不同的效果。觀呼吸簡單易行,隨時隨地都可練習,是故世尊以出入息念(觀呼吸)為甘露不死之法,妙哉斯言! 本書從舉辦禪修營、聽打、校正、編輯到出版,幾近十年,備極艱辛,發心護持的善知識,恕不列舉,蓋無相布施的功德,勝過以恆河沙數七寶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唯願眾生因此而究竟常樂!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華嚴經普賢十大願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華嚴經普賢十大願

星雲大師  著
佛光文化 出版
2018/11/22 出版

「普賢十大願」是非常好的管理學, 若能依此待人處事,定能成為讓部屬真心愛戴的領導者。 & 《華嚴經》是佛陀證道後,最初宣說的經典。佛陀將他體悟到的宇宙人生、萬事萬物的真理,在禪定中,為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講說,是佛陀教法中的根本法輪。 普賢菩薩十大願,出自《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內容描述善財童子在遊歷參訪後,受學於普賢菩薩,成就佛道的修行內涵。普賢菩薩告訴善財童子,要成就如來殊妙功德,應該實踐十種廣大行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這十大願不僅是對聖賢,也是對自己、對一切眾生而發,是盡未來際永無休止的悲切願心,啟發我們要提起生命無限的熱情,完成自己,奉獻大眾。 星雲大師探討在現代這個社會裡,如何實踐普賢菩薩的十個大願,如何在修行道上堅定信念,讓願心昇華,終有一天必能圓滿「自他成就」的無上佛果,這才是普賢菩薩所以發下「十大願」的初衷與目標所在! 本書分為兩個篇章,第一篇概略講解《華嚴經》的傳譯、思想特色與生活修行。第二篇依普賢菩薩十大願編次,分別列舉說明十大願的現代意義與修持法門,闡釋佛教的管理哲學,鼓勵大眾依著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 給人方便)來行事,從自己做起,發願未來。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地藏經:五濁惡世轉遍地寶藏,勝義般若經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地藏經:五濁惡世轉遍地寶藏,勝義般若經

章成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8/11/17 出版

愈接近脫離輪迴的人,其實會愈豐盛。 因為自心淨土的真義, 是有能力創意無窮地 將五濁惡世,轉變成自己人生的遍地寶藏, 所以毫無怖畏、亦再無眷戀。 & 每個時代都需要以當代的語言, 去還原覺醒的真諦,而本書就是 還原佛法本意的佛法。 & 本書描述靈魂投胎的過程,以及人如何從中勾選自己今生的功課,揭開生命的整個運作過程。從中讀者可以瞭解,如何將人生中無量的煩惱,化為無量的寶藏。 & 書中就許多學佛者經常接觸的概念,如「六道輪迴」、「我是誰」、「無量光、無量壽」……等,做了精采的觀念澄清與再詮釋。同時,本書也主張,愈接近脫離輪迴的人,其實會愈豐盛;因為「自心淨土」的深義,是有能力創意無窮地將五濁惡世,轉變成遍地寶藏,所以自然能夠毫無怖畏、亦再無眷戀。 & 重新思考一下「學佛」的本意,思考一下,為什麼自己讀了、聽了這麼多佛經,卻轉動不了自己的現實生活,沒有創造出內在與外在同步的自由?事實上,如果連現實生活的小輪迴你都脫離不了,那更不用說是脫離生死的大輪迴。 & 這一次高靈將所給予的訊息,欽定為一部現代的佛經,裡面的文字全部以現代的語彙,深入淺出地還原佛法的本意,讓你可以更清楚知道,怎樣在這個娑婆世界裡,去為自己創造「自己想要給予自己的自由」,重新體驗佛法的美好!

特價27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地藏經:五濁惡世轉遍地寶藏,勝義般若經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地藏經:五濁惡世轉遍地寶藏,勝義般若經

章成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8/11/17 出版

愈接近脫離輪迴的人,其實會愈豐盛。 因為自心淨土的真義, 是有能力創意無窮地 將五濁惡世,轉變成自己人生的遍地寶藏, 所以毫無怖畏、亦再無眷戀。 & 每個時代都需要以當代的語言, 去還原覺醒的真諦,而本書就是 還原佛法本意的佛法。 & 本書描述靈魂投胎的過程,以及人如何從中勾選自己今生的功課,揭開生命的整個運作過程。從中讀者可以瞭解,如何將人生中無量的煩惱,化為無量的寶藏。 & 書中就許多學佛者經常接觸的概念,如「六道輪迴」、「我是誰」、「無量光、無量壽」……等,做了精采的觀念澄清與再詮釋。同時,本書也主張,愈接近脫離輪迴的人,其實會愈豐盛;因為「自心淨土」的深義,是有能力創意無窮地將五濁惡世,轉變成遍地寶藏,所以自然能夠毫無怖畏、亦再無眷戀。 & 重新思考一下「學佛」的本意,思考一下,為什麼自己讀了、聽了這麼多佛經,卻轉動不了自己的現實生活,沒有創造出內在與外在同步的自由?事實上,如果連現實生活的小輪迴你都脫離不了,那更不用說是脫離生死的大輪迴。 & 這一次高靈將所給予的訊息,欽定為一部現代的佛經,裡面的文字全部以現代的語彙,深入淺出地還原佛法的本意,讓你可以更清楚知道,怎樣在這個娑婆世界裡,去為自己創造「自己想要給予自己的自由」,重新體驗佛法的美好!

特價27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禪心禪意:不是有、亦非無;沒有界限,只有放鬆與覺知……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禪心禪意:不是有、亦非無;沒有界限,只有放鬆與覺知……

釋果峻  著
橡樹林文化 出版
2018/11/15 出版

開悟,不過是見到我們原來的本質, 見到真實的情況,見到真相。 你到了那兒,你明白了。無! 詩序推薦◎繼程法師 專文推薦◎國際知名導演 蔡明亮 全書從果峻法師跟著松年長老學書法說起。果峻法師在磨墨、洗筆、裁紙之中,領受其師「無為而為」的教導;爾後他也在向大師求道與帶領學生之間,堅定對禪法的信心;在與一切人事物交會互動之時,練習放鬆、把心打開,去感應萬物,而不只是反應自我;在日常的行住坐臥之間,體驗生活才是真正的道場,快樂的、憂傷的,喜歡的、不喜歡的,只要用心體會,都是開悟禪機。 書中有意趣深遠的禪宗故事,也有作者的生活逸事與修行體會,在其生動詼諧、富有詩意且充滿洞見的筆觸中,帶著讀者進入諸如懺悔、呼吸、安忍、自立……等主題,進一步領略「禪」的本質。 閱讀此書的同時,就像在果峻法師引領之下展開了一場場「禪修」,幫助我們練習身心一致、當下覺知,能夠靈活而有彈性地因應每時每刻,全心全意地生活!無論是已熟悉禪法的人,或對「禪」好奇有興趣者,又或者對生活現況感到無奈者,本書皆是值得一看的智慧之作!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小王子流浪記——為年輕朋友寫的勇敢追夢的故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小王子流浪記——為年輕朋友寫的勇敢追夢的故事

滿濟法師  著
聯合文學 出版
2018/11/15 出版

星雲大師:人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李家同教授:一本有溫度的生命之書 & 如果我是一滴水,奔往海洋的想念是不會停止的; 如果我是一片雲,追求藍天的夢想是不會遺忘的。 & 星雲大師弟子釋滿濟——被譽為「佛光山的一枝筆」——前後醞釀了十年時間完成,一本專為年輕朋友寫的勇敢追夢的故事。 & 全書以一位平凡的女孩為主角,她在無心闖入「佛學院」後,觀察佛學院二十二週的生活趣事,以及打開心靈視窗,進一步探索人生在家庭、婚姻之外,是否有另一個選擇? & 書中人物的對話,輕鬆而幽默,所探索的卻是深層的人生課題。且讓我們跟隨著主角「小王子」的腳步,去思惟、去領悟生命的真諦。 & 星雲大師、李家同教授__專文推薦 & IBS菩薩寺住持 慧光法師: 滿濟法師的《小王子流浪記》一書,打開一扇窗,讓我們看到佛學院清貧生活、在嚴謹、紀律的教育外,也有輕鬆、活潑的一面。 & 學佛,原來是為我們的心找到回家的路。佛教講「因緣」,這本書,讓我感受親切,我與作者同為臨濟法脈,也曾有過佛學院的美好回憶。欣見佛學院有個平凡又不平凡的滿濟法師,數十年用筆耕接引大眾入佛知見。 & 化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妙融法師:閱讀小王子,把我的思緒帶回到曾經。 佛學院時的種種發生,隨著小王子的經歷,栩栩如生地躍然而出。 而我發現,小王子是作者,也是我。 & 或者,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王子,那是忘不掉的青春,時不時會浮現心頭的曾經。畢竟不是很多人經歷過佛學院的生活,而佛學院的型態也似乎隨著時代變化著,滿濟法師的筆無疑是透過小王子,對這特別的生命經歷,以及曾經那段不可再被複製的生活,做了完全的紀錄。 & &

特價18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禪心禪意:不是有、亦非無;沒有界限,只有放鬆與覺知……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禪心禪意:不是有、亦非無;沒有界限,只有放鬆與覺知……

釋果峻  著
橡樹林文化 出版
2018/11/15 出版

開悟,不過是見到我們原來的本質, 見到真實的情況,見到真相。 你到了那兒,你明白了。無! 詩序推薦◎繼程法師 專文推薦◎國際知名導演 蔡明亮 全書從果峻法師跟著松年長老學書法說起。果峻法師在磨墨、洗筆、裁紙之中,領受其師「無為而為」的教導;爾後他也在向大師求道與帶領學生之間,堅定對禪法的信心;在與一切人事物交會互動之時,練習放鬆、把心打開,去感應萬物,而不只是反應自我;在日常的行住坐臥之間,體驗生活才是真正的道場,快樂的、憂傷的,喜歡的、不喜歡的,只要用心體會,都是開悟禪機。 書中有意趣深遠的禪宗故事,也有作者的生活逸事與修行體會,在其生動詼諧、富有詩意且充滿洞見的筆觸中,帶著讀者進入諸如懺悔、呼吸、安忍、自立……等主題,進一步領略「禪」的本質。 閱讀此書的同時,就像在果峻法師引領之下展開了一場場「禪修」,幫助我們練習身心一致、當下覺知,能夠靈活而有彈性地因應每時每刻,全心全意地生活!無論是已熟悉禪法的人,或對「禪」好奇有興趣者,又或者對生活現況感到無奈者,本書皆是值得一看的智慧之作!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小王子流浪記:為年輕朋友寫的勇敢追夢的故事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小王子流浪記:為年輕朋友寫的勇敢追夢的故事

滿濟法師  著
聯合文學 出版
2018/11/15 出版

星雲大師:人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李家同教授:一本有溫度的生命之書 & 如果我是一滴水,奔往海洋的想念是不會停止的; 如果我是一片雲,追求藍天的夢想是不會遺忘的。 & 星雲大師弟子釋滿濟——被譽為「佛光山的一枝筆」——前後醞釀了十年時間完成,一本專為年輕朋友寫的勇敢追夢的故事。 & 全書以一位平凡的女孩為主角,她在無心闖入「佛學院」後,觀察佛學院二十二週的生活趣事,以及打開心靈視窗,進一步探索人生在家庭、婚姻之外,是否有另一個選擇? & 書中人物的對話,輕鬆而幽默,所探索的卻是深層的人生課題。且讓我們跟隨著主角「小王子」的腳步,去思惟、去領悟生命的真諦。 & 星雲大師、李家同教授__專文推薦 & IBS菩薩寺住持 慧光法師: 滿濟法師的《小王子流浪記》一書,打開一扇窗,讓我們看到佛學院清貧生活、在嚴謹、紀律的教育外,也有輕鬆、活潑的一面。 & 學佛,原來是為我們的心找到回家的路。佛教講「因緣」,這本書,讓我感受親切,我與作者同為臨濟法脈,也曾有過佛學院的美好回憶。欣見佛學院有個平凡又不平凡的滿濟法師,數十年用筆耕接引大眾入佛知見。 & 化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妙融法師:閱讀小王子,把我的思緒帶回到曾經。 佛學院時的種種發生,隨著小王子的經歷,栩栩如生地躍然而出。 而我發現,小王子是作者,也是我。 & 或者,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王子,那是忘不掉的青春,時不時會浮現心頭的曾經。畢竟不是很多人經歷過佛學院的生活,而佛學院的型態也似乎隨著時代變化著,滿濟法師的筆無疑是透過小王子,對這特別的生命經歷,以及曾經那段不可再被複製的生活,做了完全的紀錄。 & &

7 特價18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勝鬘經輕鬆讀:男女平等成佛的關鍵根據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勝鬘經輕鬆讀:男女平等成佛的關鍵根據

蕭振士  著
大喜文化 出版
2018/11/07 出版

從勝鬘夫人與佛陀的對話中,領悟女性成佛的證道過程,這是一本女性必讀的佛法書,證明眾生平等成佛的重要經典。 & 證道的勝鬘夫人即是如來真子,她直接告訴云云眾生,您們每個人都具備成佛的因子,只是您是否曾向心深處探索?一切的喜悅都深藏在您的心底,請向您的自心去要求喜悅吧! & 本經透過勝鬘夫人的證道,簡要地介紹眾生本具的如來藏。如來藏正是眾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的根據。 & 在形式上《維摩詰經》代表居士男修行的成就;《勝鬘經》則代表居士女修行的成就。這是《勝鬘經》在佛典中重要的形式意義。本經的形式意義當然比《維摩詰經》更重要,因為在佛門中,女性的地位長期以來就不如男性。但勝鬘夫人以向佛求證佛學的義理,證明自己的修行成就,在式上打破了這種長期以來桎梏的觀念。 & 本經文体結構嚴謹,文字簡要而優美,理路清晰明朗。雖是短短一卷,讀之令人興味盎然,久久低迴,豐盛而飽足,忍不住要一讀再讀! &

7 特價18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肇論白話輕鬆讀:用智慧尋找佛道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肇論白話輕鬆讀:用智慧尋找佛道

蕭振士  著
大喜文化 出版
2018/11/07 出版

連貫《中論》與禪語,探討肇論 & 僧肇的《肇論》在中國佛學的歷史中,獲得了極高的評價。這些評價,其一是,集中國佛學中的般若學大成;其二是,較客觀地闡述了印度佛學的中觀學派思想;其三是,促使中國佛學跳脫與玄學扯不清的關係;其四是,文字優美,能以中國化的語言,闡述印度的佛學思想。這些成就都是可以肯定的,但事實上僧肇的文章也極盡舞文弄墨的能事。讓人覺得美則美矣,對義理的闡述,卻是飄搖深澀。 & 然而,《肇論》確實較正確地傳達了印度中觀學派的思想,也影響了後世中國佛學的發展。在唐代盛極一時的禪宗,雖然實質上也受到大乘有宗的影響,但禪門的語錄當中,還是最大量地傳達了受空宗影響的痕跡。禪門的語錄至今仍受到許多有心學佛的人喜愛,甚至社會大眾也愛不釋手。 因此,在翻譯本書時,筆者將龍樹的《中論》以及禪語,間歇插入白話譯文中。這樣的對比,一方面適度地讓讀者了解僧肇般若學的來源;另方面也讓讀者了解《肇論》對後世具體的影響。當然,《肇論》對後世中國佛學的影響,是全面性的,不僅禪宗而已。 & 《肇論》傳誦千餘年,是華人學佛必讀的一本書。因為僧肇提供了我們以客觀的角度,正確觀察這個世界,建立正確的觀念。當你了知這世界任何事物的本質都是空時,自然不會執著,不執著就是解脫,就是現世涅槃。 & 本書以《肇論》白話譯文為核心,結合了禪宗的語錄,以及印度龍樹菩薩的《中論》,以最淺顯的方式表現。告訴您如何用智慧尋找佛道,智慧在於客觀的角度,認知世界是虛幻不實的,任何事物的存在來自因緣,所以本質就是空。 & 學習肇論的智慧,活出生動美麗的生命藝術——&輕.盈.飄.逸。 & 體用肇論的智慧,建立健康有機的心理磁場——&清.新.空.靈。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西藏的古老智慧,是當今世界的需要 當轉世900年智慧老靈魂遇上30歲困惑青年--12堂雋永深刻的心靈對話 & 人生好難?社會好亂?在生活壓力中載浮載沉,如何找到心的力量? & 一群來自台灣的青年,抱著台灣社會觀察經驗與自身生命的困惑, 遠赴印度北方達蘭薩拉,拜訪藏傳佛教的傳承持有者--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 九百年老靈魂對上困惑青世代,開啟了12場心靈對話直播。 從認識自己開始,雙方暢談工作、家庭、金錢觀等, 種種個人在現代生活中遭遇的疑難雜症; 同時亦深入安樂死、同性婚姻、社群恐慌、流浪動物安置等敏感複雜的社會議題。 & 在神聖、穩重的宗教領袖身份之外, 噶瑪巴展現了靈活、幽默、平易近人的風采, 以自身經驗及佛法智慧,一一回應了青年們的生活小煩惱及生命大哉問。 他不斷提醒著「相互依存」(interconnection)的精神價值, 更針對華人「慈悲但不夠勇敢」的特質,提出心靈療癒和培養勇氣的心法。 透過日常生活一思一行的練習,讓青年們善用無常, 逐步踏上尋回愛己也愛他、心靈富足的智慧之途。

79 特價3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禪機破迷障:叩問釋疑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禪機破迷障:叩問釋疑

白象 出版
2018/11/01 出版

禪修問答精選+隨手書+筆記本+萬用月曆,一書多用,智慧帶著走! 理心光明禪師在渾沌的大千世界,傳達宇宙高能的智慧,給予生命祝福的貼身筆記。 隨手書記錄生活中的感悟、實踐的計畫,改變,從此刻開始! & 理心光明禪師續《心三綱:幸福家庭記事錄》、《有笑到:論當代親子關係》後,第三本智慧型隨身萬用手冊,人生錦囊盡在其中。 & 問與答,與宇宙高能高頻的共振旅途~ 開卷有益,讓無盡禪機破迷化障清! & 本書就名相、因果償還、殊勝因緣、成長精進、疑問解惑等各面向的不同主題,回覆讀者常在生活與修行上產生的疑問,理心光明禪師感應天音傳真宇宙高能、宇宙高能恩師的殷殷囑咐,讓無盡禪機為生活點上一盞亮光。 & 屈原的〈離騷〉中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意思是真理的追尋,前方的道路漫長而悠遠,我將百折不撓,不遺餘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我是誰?我來這個世界為的是什麼?終究又歸於何處? 我該如何幫助自己提昇?對於人生、靈性、因果、修行,又該何去何從? & 事實上,所有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是潛在意識引導讓宇宙高能的頻率與自己共振,不妨點盞燈、泡壺茶、處在最舒服的姿勢與位置,歡欣寧靜地享受幸福與美好的開展~ & &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6760.pdf

7 特價9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禪與日本文化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禪與日本文化

鈴木大拙  著
遠足文化 出版
2018/10/31 出版

近代日本最偉大的佛教學者 運用西洋心理學的「無意識」概念 聯繫禪與日本文化 探討禪如何在美術、劍道、茶道、俳句等特殊形式中 被充分展現 & 中島隆博(東京大學)、張政遠(香港中文大學)、 廖欽彬(廣州中山大學)、藍弘岳(交通大學) 中港台日學者 專文推薦 & 一八七○年出生於現今石川縣金澤市的鈴木大拙(本名貞太郎),父親為加賀藩的醫生。六歲父親過逝後,兄長各自獨立,只有他和母親一起生活,非常困苦。在第四高等中學(位金澤市)結識一生最好的朋友――京都學派創始人西田幾多郎,但中途因付不起學費而輟學。其後,他曾擔任過小學英語教師,二十一歲時前往東京,先於早稻田大學學英文,後至東京帝國大學學哲學。其間主要在鐮倉的圓覺寺參禪,專研佛經、禪書,並從其師釋宗演,得到「大拙」的居士名。透過釋宗演介紹,鈴木大拙有幸當任保羅・卡洛斯博士的助理。其後十一年間,他在位於芝加哥郊外的一家出版社工作,與保羅・卡洛斯博士合譯《老子道德經》,另譯有《大乘起信論》,並以英文撰寫《大乘佛教綱要》。鈴木的研究與海外交流活動,直到過世為止,不曾間斷。 本書的雛型,是鈴木一九三六年參加倫敦的世界信仰大會後,在英國各大學演講時的英文講稿內容。按本書的敘述,鈴木認為所謂的禪是,去除儀式、教條或來自種族的特殊心理習性的表面理解,而去理解佛陀自身的根本精神。那即是「般若」(超越的智慧)與「大悲」(愛)。同時禪也是引導我們覺知般若的方法。但那不是科學的、抽象的,而是重視個人體驗、直覺的理解方法。所以,禪源於我們存在的深處,是種超越的孤高(不執着)的精神、氛圍和「一即多,多即一」的思惟。 在鈴木看來,禪的氛圍滲透在日本人文化生活的各種層面。首先,就禪與美術的關係而言,禪表現在「わび(侘、wabi)」和「さび(寂、sabi)」等日本獨特的審美理念。「わび」的真意是匱乏,且是自願的匱乏,是憧憬自然生活和原始單純性的美學意識,而「さび」則是種孤絶感,是追求樸素、古拙感的美學意識。此外,鈴木認為「不對稱性」也日本藝術的一種美學意識。這些美學意識浸透日本水墨畫乃至日本的茶室和佛教建築物等等事物之中。 此外,透過本書,讀者將得以理解其文化論,係建立在東西文化比較的成果。鈴木認為,日本文化直觀永恆,亦即是對永恆的不斷追求;西歐文化則屬於分析、理論、二元對立的世界。這顯示出日本文化具有神秘性色彩,西歐文化則具有理性或知性色彩。 至於日本與西歐文化的不同,鈴木指出日本的餐具充滿變化,在形狀上大多採取不均衡或故意破壞均整的樣式。相對於此,西歐的餐具只有兩、三種形式,其追求的是均整、規則等。鈴木藉由比較日本與西歐文化的不同,指出各種概念上的對立,譬如不均整與均整、不完全與完全、多變化與少變化、不安與安心、破壞與安全、簡單與複雜、柔和與堅固、無分別與分別、非理論與理論、順從自然與支配自然、無常與常等。這些差異顯示出的是,包含在日本文化當中的禪精神(空無)與潛藏在西歐文化的實體或本體精神(實有、永恒者)。顯然鈴木的文化論裡包藏著處理存在論的形上學。禪佛教的空與希臘哲學以來的實體,在此被突顯出來。 禪宗雖起源於印度,發展於中國,但日後在日本發揚光大,影響日本文化至深。而且,也是由日本人傳至歐美國家,深深影響二戰後的西方世界。那麼,清楚闡述禪與日本文化的關係,並將禪的體驗與思想傳到歐美的主要人物是誰呢?其中一人就是本書的作者鈴木大拙。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五台山與大圓滿:文殊道場朝聖指南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五台山與大圓滿:文殊道場朝聖指南

橡樹林文化 出版
2018/10/13 出版

五台山是印、漢、藏一致公認的清涼聖地,文殊菩薩和他的一萬眷屬於此居住,並於此演說無上甚深微妙的佛法,千百年來為僧俗所尊崇與渴望親見文殊的朝聖之地。此處更是融合漢藏佛教大圓滿法重要的根據地,幾位重要上師在此領受甚深密法、修持證悟,甚至常住此地,因此有其特殊的加持力與重要性。 **** & 本書以希阿榮博堪布帶著弟子們朝聖素有文殊菩薩道場之稱的五台山勝境為主軸,沿途帶出五台山各佛教古剎聖迹的歷史典故,講述其上師晉美彭措法王在五臺山的弘法緣起與事跡,以及諸多重要的大圓滿祖師在五台山上修行的故事。 朝聖不僅只是為了遊歷朝拜,懷著虔誠敬信地發願、迴向,更能成為個人深刻淨化的內在旅程,是一個積累福慧、清淨業障的方便法門。書中有大量的珍貴史料,並詳細介紹五台山各勝境的風貌和典故,既是朝山指南和風景文物經典,更是殊勝的珍藏讀本。 & 【隨書附贈】希阿榮博堪布朝聖五台山時的紀錄片 包含堪布對法王如意寶的深情回憶、五台山聖跡的介紹與講述,以及堪布珍貴的開示,非常值得觀看和珍藏。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恰美山居法5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恰美山居法5

所有的錯路,都在自己的內心 從夜露未化直到更深人靜 精進閉關修持的目標 是即身成佛 修持路上或許有歧路、有阻礙 但是,所有的錯路都不在外境 全部在自己的內心 千萬不要迷失在自己內心的三毒中 要以空性悲心的利劍 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 一輩子要學的教法及閉關實修系列 《恰美山居法》系列第5冊 ・教你如何走在正確的實修道路上 ・教你如何避免魔鬼邪祟干擾修持 ・教你如何讓修持突飛猛進 ・教你如何調伏內心五毒 ・教你如何為佛子的行誼 噶瑪恰美仁波切是阿彌陀佛意的化身,其廣為後人所熟知的口訣精髓,就在這整部的「山居掩關親誡」——《恰美山居法》中。這部山居法著於西元1659年,共有595藏頁,是噶舉派不共的教言,也是大圓滿不共的無上教法。 本系列匯集一百多部有關閉關實修的典籍精華,內容由淺入深分別解說,所有內容分類清楚,每一章就是一個主題,基本上所有解脫道上的教誡,已全部包括在其中。本系列由噶瑪三乘法輪寺(KTD)住持堪布卡塔仁波切所講述,仁波切在海外弘法已近五十載,不間斷的講說指導傳授法教,引領弟子進入佛陀的教法,對佛法在西方的維繫和弘揚有深廣的貢獻。 在密咒乘門的實修中,會有許多危險的關卡或是走入錯誤道路的情況,一旦誤入歧途,就會讓修持失去應有的效果。本書為山居法系列第5冊,教導行者如何透過智慧選擇正確的道路,如何在修持教法時去除阻礙,如何讓停滯不前的修持突飛猛進,以及如何調伏煩惱轉為道,以及佛子的行誼應該為何。精進閉關修持的目標,一定是即身成佛,唯有讓自己步上修持的正道,透過智慧選擇正確的道路,才能得到最大的成效,獲得即身成佛的目標。

79 特價3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蒼龍一吼破雲關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蒼龍一吼破雲關

陳光華  著
福隆 出版
2018/09/12 出版

人面不撕破, 如何見佛面?若悟人無我, 我面即佛面。道在悟,非在修;悟在心,非在坐!生活,只是要你如何保持,每一個當下的心地清明。而非拼個你死我活,或詩歌無病呻吟,或描繪出虛擬幻境。生命,只是要你如何開啟,眼前展示每一個現量的智慧覺醒。破除這VR投影的境。活的自在,無拘無束,但盡凡心,別具聖解。勿加入個人意識註解!使命乎?天命乎?

特價1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蒼龍一吼破雲關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蒼龍一吼破雲關

陳光華  著
福隆 出版
2018/09/12 出版

人面不撕破, 如何見佛面?若悟人無我, 我面即佛面。道在悟,非在修;悟在心,非在坐!生活,只是要你如何保持,每一個當下的心地清明。而非拼個你死我活,或詩歌無病呻吟,或描繪出虛擬幻境。生命,只是要你如何開啟,眼前展示每一個現量的智慧覺醒。破除這VR投影的境。活的自在,無拘無束,但盡凡心,別具聖解。勿加入個人意識註解!使命乎?天命乎?

7 特價15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窗前佛顏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窗前佛顏

滿觀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8/08/28 出版

窗前即見佛顏,多麼幸福的事! 作者滿觀法師,首本詩集創作! 《窗前佛顏》將主題畫分四個單元:人間悲喜、祈願祝禱、禪門迷悟、護生童詩。是本滿腹宗教情懷的「佛教詩集」,卻也不是,詩中更可見碎散獨有於人間的藕字片語,與日日柴米油鹽相伴,時時逐步人生的我們,更有真情實意的親切。 「人間悲喜」中,稱霸午夜的曇花,瞬間綻放的風華,一宵過後已是午齋中的羹湯。玫瑰、菟絲,失去竉愛疼惜時,頽靡虛脫生氣全無,這又是誰的寫照?紅塵滾滾,悲喜看似不由身,但實則人人皆為自我的主宰,我們都應學習──人間事,緣來勿喜,緣去勿悲。 「祈願祝禱」所描繪的不忘初心,讓心香一瓣遍灑字裡行間。「禪門迷悟」則從經典、公案有感而發,生死百千回,迷悟一念間!而「護生童詩」所闡述的慈悲心、柔軟心,自然坦誠流露的護生情懷,更許有情眾生一片安然淨土。 每日祈願的窗前佛顏,不僅回應我們相好莊嚴的歡喜,更增上我們自心清淨,願讀詩賞圖的有緣人,人海中不再迷茫,更以佛心柔和看待世間事,念念祥和!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禪修心經:萬物顯現,卻不真實存在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禪修心經:萬物顯現,卻不真實存在

橡樹林文化 出版
2018/08/25 出版

教你看清一切事物原本的樣子, 當「心」豁然開朗,便能放下執著, 沒有牽掛,不再害怕。 & 大家都知道佛法說的是「空」,而「空」究竟是什麼意思?是不是什麼都沒有呢? 不是的!如果真正懂得《心經》,就能理解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都是因緣生滅的現象,本來就是空的,是暫時存在而終究會還原到空的境界。但是,一切物質現象雖源自於空,卻不妨礙因緣而有,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其餘四蘊也是如此。 本書深入淺出解說《心經》空性的道理,作者教導我們首先觀察五蘊中的「色」蘊,也就是用身體這一項目來做分析,瞭解身體是因緣合和所形成、不是堅固不變、亙古恆存的;借由邏輯推理的方式,層層分析、逐步解說《心經》全文內容,指導我們用直接觀修的方式,破除對於「我」的執著,生起體證空性的智慧後,就能從煩惱痛苦的此岸,渡到解脫自在的彼岸。 & 《心經》禪修法的重點: 煩惱的源頭就是「我執」,是讓我們生生世世受苦的根源。本書教我們直面內心的「我執」,方法就是:身心安住在空性之中。 &反覆思惟經文法意,在思想行為上追隨其指導,並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而不僅是口頭上念誦經文而已,藉「觀念的糾正」及「方法的練習」,才能逐漸從煩惱困擾中得到解脫。 內心不失利益眾生的慈心與悲心,也就是輪迴厭離心與利眾慈悲心並存不悖,透過大悲菩提心潤澤與調柔我們堅硬不柔軟的心。 珍惜法緣,能夠接觸《心經》甚深的法義是非常殊勝的善緣,因此念誦經文時信心要更堅強,努力觀修實修,便能消除逆緣及障礙,成就佛果。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狂野的覺醒:大手印與大圓滿之旅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狂野的覺醒:大手印與大圓滿之旅

橡樹林文化 出版
2018/08/16 出版

狂野的覺醒, & 是到達證悟階段前, & 停下所有不必要和無意義的活動, & 返回生命本初的狀態。 & 這是金剛乘世界最具威力的修道, & 破除「相對世界」執著的方式。 & & & .法王作序: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法王與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專文作序。 & .著名上師推薦:作者根本上師、藏傳佛教噶舉派實修成就者竹清嘉措仁波切推薦。 & .最高深教法的修持訣竅直引:介紹大手印和大圓滿教法「甚深心要」。 & .擁有兩大最高教法傳承:作者為藏傳佛教「寧瑪派」與「噶舉派」重要學者,並為兩大最高教法傳承持有者。 & .幽默風趣,善舉例:作者以現代語言、美式幽默、多元譬喻方法,深受讀者喜愛。 & 大圓滿與大手印是藏傳佛教最高教法,於此階段,上師透過不同方式,將「心性證悟」導入弟子心流,此稱為「直指心性」,例如帝洛巴上師打弟子那洛巴,並未說出什麼深奧話語,只是脫下生活中的木屐,往那洛巴前額用力一打──此即為上師給予弟子灌頂,讓弟子「狂野覺醒」,獲得證悟。 & 本書作者學識淵博,為當代卓越的藏傳大師之一,他常年在全球各地弘法教學,特別針對「密續修持之道」有殊勝的揭示。書中標題、分段和解說清晰易懂,極具啟發性。作為一個修行人,我們不但需要一條健全圓滿的修持道,也需要如同本書的一位「圓滿嚮導」。

特價3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狂野的覺醒:大手印與大圓滿之旅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狂野的覺醒:大手印與大圓滿之旅

橡樹林文化 出版
2018/08/16 出版

狂野的覺醒, & 是到達證悟階段前, & 停下所有不必要和無意義的活動, & 返回生命本初的狀態。 & 這是金剛乘世界最具威力的修道, & 破除「相對世界」執著的方式。 & & & .法王作序: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法王與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專文作序。 & .著名上師推薦:作者根本上師、藏傳佛教噶舉派實修成就者竹清嘉措仁波切推薦。 & .最高深教法的修持訣竅直引:介紹大手印和大圓滿教法「甚深心要」。 & .擁有兩大最高教法傳承:作者為藏傳佛教「寧瑪派」與「噶舉派」重要學者,並為兩大最高教法傳承持有者。 & .幽默風趣,善舉例:作者以現代語言、美式幽默、多元譬喻方法,深受讀者喜愛。 & 大圓滿與大手印是藏傳佛教最高教法,於此階段,上師透過不同方式,將「心性證悟」導入弟子心流,此稱為「直指心性」,例如帝洛巴上師打弟子那洛巴,並未說出什麼深奧話語,只是脫下生活中的木屐,往那洛巴前額用力一打──此即為上師給予弟子灌頂,讓弟子「狂野覺醒」,獲得證悟。 & 本書作者學識淵博,為當代卓越的藏傳大師之一,他常年在全球各地弘法教學,特別針對「密續修持之道」有殊勝的揭示。書中標題、分段和解說清晰易懂,極具啟發性。作為一個修行人,我們不但需要一條健全圓滿的修持道,也需要如同本書的一位「圓滿嚮導」。

特價3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西藏的護法與神鬼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西藏的護法與神鬼

雪域 出版
2018/08/10 出版

歷史上,西藏傳統的神鬼崇拜與佛教護法神的信仰通過調伏神鬼的方式,以世間神和出世間神(或本尊)的形式做了調和。但這種調和並沒有完全消解彼此的歧異,有時甚至還會對信仰體系與現實社會激盪出更大的衝擊。本書敘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案例:三百多年前,西藏中部出現了一個自稱「怨鬼」的神靈,最初他以世間神鬼的身分成為佛教的護法,幾百年後,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這個歷來褒貶不一的神鬼竟然被拱上了本尊護法的聖壇,需要信眾以生命起誓的皈依對象,由此引發了正統佛教的反擊,彼此的矛盾在流亡中繼續演化、以及現實政治的介入等……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人天居所:藏傳佛教宗派名寺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人天居所:藏傳佛教宗派名寺

何杰峰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18/08/02 出版

寺院,又被稱為伽藍、蘭若、精舍、叢林、寶剎,它是蘊含深厚文化、歷史、哲學內容,具有獨特光彩與魅力的一種重要建築形式和意義象徵。藏傳佛寺由於地理上的因素、建寺時的政治背景、信奉教派的不同,每間佛寺因而呈現出巨大的差異。本書從表現特徵、歷史發展和類型分門別類介紹藏地佛教寺院的整體面貌,並分別對藏傳佛教不同宗派的代表性寺院──桑耶寺、噶瑪寺、楚布寺、薩迦寺、敏竹林寺、甘丹寺等進行解說,說明這些寺院在文化上、建築上、功能上的個性展現,進而形成具有雪域高原特色的壯麗藏傳佛教寺院畫卷。

7 特價15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明心見性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明心見性

陳琴富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18/07/31 出版

*一窺影響華人世界最深遠的禪宗寶典精髓* *指引現代人在塵世生活中得以明心見性的心靈指南* *星雲法師專文推薦序* *丁錦泉封面題字* 《六祖壇經》為法海禪師撰寫,記載六祖惠能的行儀和法語,文字生動,故事性強,簡明易讀,又深入佛法義理,其直指人心的教法,非常契合在儒學和道學浸淫已久的中國文人,被視為禪宗學子必讀的經典。 本書作者陳琴富,綜合《六祖壇經》各版本內容,分品分段解析,以現代的語言,為現代人闡述禪宗的思想、歷史傳承,以及禪宗的心法。除了引述歷代祖師的禪法心要,對當前許多錯誤知見和似是而非的修行方法做明確的辯駁。對於有心習禪者是一本很有參考價值的書。 而禪法的心要,更是超越時空,為指引現代人在塵世生活中得以明心見性的心靈指南。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明心見性:六祖壇經法要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明心見性:六祖壇經法要

陳琴富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18/07/31 出版

*一窺影響華人世界最深遠的禪宗寶典精髓* *指引現代人在塵世生活中得以明心見性的心靈指南* *星雲法師專文推薦序* *丁錦泉封面題字* 《六祖壇經》為法海禪師撰寫,記載六祖惠能的行儀和法語,文字生動,故事性強,簡明易讀,又深入佛法義理,其直指人心的教法,非常契合在儒學和道學浸淫已久的中國文人,被視為禪宗學子必讀的經典。 本書作者陳琴富,綜合《六祖壇經》各版本內容,分品分段解析,以現代的語言,為現代人闡述禪宗的思想、歷史傳承,以及禪宗的心法。除了引述歷代祖師的禪法心要,對當前許多錯誤知見和似是而非的修行方法做明確的辯駁。對於有心習禪者是一本很有參考價值的書。 而禪法的心要,更是超越時空,為指引現代人在塵世生活中得以明心見性的心靈指南。

7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智慧之海,達賴喇嘛與當代科學家的對話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智慧之海,達賴喇嘛與當代科學家的對話

丁一夫  著 、李江琳  著
聯經 出版
2018/07/17 出版

從「客廳對話」發展成「公開對話」, 藏傳佛教的高僧怎麽會和當代的一流科學家持續對話三十年? 他們怎麽談那些深奧的科學和佛學知識? 怎麽對待西方科學和東方佛教之間的深刻分歧和巨大鴻溝? 這樣的對話對當代佛教和科學意味著什麽? 對我們每個人又有什麽啓示? 以智慧出發,從廣袤的陸地到深邃的海洋,當宗教遇上科學後激發出哲思的火花! 達賴喇嘛:佛教科學與現代科學之間的切磋,無疑是東西方兩大文明之間的交流,不只我們可以從西方科學研習到不少事理,現代科學家也能從佛法的擇法智慧中學習到許多知識。這樣的心智交流研討會不僅對雙方非常有益,而且對於人類聰慧之提升,對於世界祥和也有幫助。 達賴喇嘛和西方科學家的「心智與生命研討會」,已經持續了三十年。作爲藏傳佛教根本上師、藏民族的精神領袖,他倡導不同宗教信仰之間的對話交流,倡導並身體力行於東方佛學傳統和西方當代科學之間的對話,倡導普世價值和普世責任,倡導建立在科學和理性基礎上的超越宗教的世俗倫理。 《智慧之海,達賴喇嘛與當代科學家的對話》這本書就是介紹藏傳佛教的高僧,怎麽會和西方的一流科學家持續對話三十年?他們怎麽談那些深奧的科學和佛學知識,怎麽對待西方科學和東方佛教之間的深刻分歧和巨大鴻溝?這樣的對話對當代佛教和科學意味著什麽?對我們每個人又有什麽啓示? 跨世紀的精采對話,一方面是學術探索,一方面是利益衆生,幫助大衆尋找達到快樂內心的途徑。在這兩個層面上,現代科學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更理解實在的本質,即佛教所說的「實相」,而長於「內觀」的藏傳佛教和浩瀚的佛學經典,能够彌補現代科學在探索人性方面的不足。 達賴喇嘛和科學家究竟談了什麼? 談大爆炸 達賴喇嘛說根據佛學,曾經有那麼一瞬間,整個宇宙在此瞬間形成,然後持續存在一個階段,然後解體,最後一切又在相當一段時間裡歸於空。佛教談論世界系統的形成、持續、毀滅、歸於空,這四個階段周而復始地循環,就是「成、住、壞、空」,佛教經典中稱為 「四劫」,是佛教關於世界生滅變化的基本觀念。 談心智的本質 達賴喇嘛還講解了一些密宗的觀點:心智的根本性質是潔淨的,這種純淨的本質稱為「明光」(clear light)。各種使人痛苦的情緒,如欲望、仇恨、妒嫉等等,都是條件的産物,佛教即稱其為「緣」,那不是心智本身的性質。當心智的明光被各種「條件」遮蔽或抑制時,就産生痛苦的情緒,佛教稱為墮入苦境。但是,運用適當的靜坐冥想和修習,人可以超脫苦境,體驗心智的明光性質,走上解脫和根本開悟之道。 談AI 神經科學家大衛‧波特問達賴喇嘛:如果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我們有了足够多的知識能够用遺傳工程的蛋白質和氨基酸,或者用工程上的晶片和電路做出一個有機體,讓「他」具備我們所有的優點而沒有我們的任何缺點,您會去做嗎? 達賴喇嘛笑著回答說,如果可能做得到,儘管去做好了,那省了我們好多麻煩。 談如何解決世界問題 達賴喇嘛評論說,世界領袖開會,無論是G7,還是G20,都不重視人們是不是快樂的問題。我們需要建立在信任、尊重和愛的基礎上的更多人際合作。 當今之世充滿痛苦和殺戮,以及種種災難。「災難是人類自己製造的,」尊者說,「但人們卻期望上帝去解決,這不是荒謬嗎?對佛教徒來說,我們佛教徒製造的問題,怎能祈求佛祖來解決?」

特價29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六妙門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六妙門

果煜法師  著
橡樹林文化 出版
2018/07/14 出版

依「數、隨、止、觀、還、淨」六門,步步趨入禪法的精髓! 建立正見──深入緣起,確認空義。 老實行持──從漸修的基礎,導向頓悟的可能。 勇於參禪──從內在真正的疑情去參,最直截了當。 「生老病死從何而來?生老病死如何能解?」便是當年悉達多太子誓願要覺悟的疑情,最後他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佛,此即參禪頓悟的典範。 我們要學佛,就直接學佛最初怎麼發心,怎麼參禪吧! & 學佛主要有兩大要門。解門:從聞思中,建立正知見;行門:從修持中,契入印證。本書以闡述行門中的禪法為主,但仍不時提點正見的重要性。 佛教最殊勝之處,在於正知見。只有在正知見的基礎下修行,才是一位正法的修行人。甚至只有在正知見的基礎下受三皈依,才是一位正信的佛教徒。因為佛教與其他宗教最大不同處,在於世尊能從自心的「覺悟」中,為眾生建立正知見。至於中國禪宗後來倡言「不立文字」,反對學禪者看經、聞法,果煜法師認為,這是「矯枉過正」。因為聽經聞法是正見的基礎,而有了正見,才可能開悟。 佛法不只要瞭解,更重要的,還要能體證。如同科學重視實驗證明,佛法的證明,則可透過禪、淨、律、密等行門,以自己的身心去修行後才能有體驗。這本《六妙門》重點在於禪法的修行,依序解說數息、隨息、止妄、觀慧、還源、淨如等六門精要,除了介紹不同的方法外,更能正確銜接不同層次的方法。 禪法分為頓悟與漸修。從歷史上來看,頓悟法門確實造就了很多高僧大德,但卻也害慘了更多的人。因為很多人一提到頓悟,就不願意落入漸修中!然若無漸修的基礎,這頓悟又從何而來呢?既不從漸修下手,只是守株待兔期待頓悟,又對頓悟的定義含糊不解,故或喪心病狂,或被外力挾持,而產生一些群魔亂舞的現象。 再從世界性的佛教來看,雖然北傳佛教以頓悟禪法為主,但是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大致上都比較偏向於次第禪觀。然如僅守於次第禪觀,卻沒有導向頓悟的可能性。 六妙門的修行要義,即是希望能從漸修的基礎中,培養頓悟的可能性。果煜法師深信,將來的佛教一定也會往這個方向整合,而將南傳、北傳、藏傳的優點結合起來,成為新時代的佛法,新時代的行門。

特價3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六妙門:禪修入門與進階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六妙門:禪修入門與進階

果煜法師  著
橡樹林文化 出版
2018/07/14 出版

依「數、隨、止、觀、還、淨」六門,步步趨入禪法的精髓! 建立正見──深入緣起,確認空義。 老實行持──從漸修的基礎,導向頓悟的可能。 勇於參禪──從內在真正的疑情去參,最直截了當。 「生老病死從何而來?生老病死如何能解?」便是當年悉達多太子誓願要覺悟的疑情,最後他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佛,此即參禪頓悟的典範。 我們要學佛,就直接學佛最初怎麼發心,怎麼參禪吧! & 學佛主要有兩大要門。解門:從聞思中,建立正知見;行門:從修持中,契入印證。本書以闡述行門中的禪法為主,但仍不時提點正見的重要性。 佛教最殊勝之處,在於正知見。只有在正知見的基礎下修行,才是一位正法的修行人。甚至只有在正知見的基礎下受三皈依,才是一位正信的佛教徒。因為佛教與其他宗教最大不同處,在於世尊能從自心的「覺悟」中,為眾生建立正知見。至於中國禪宗後來倡言「不立文字」,反對學禪者看經、聞法,果煜法師認為,這是「矯枉過正」。因為聽經聞法是正見的基礎,而有了正見,才可能開悟。 佛法不只要瞭解,更重要的,還要能體證。如同科學重視實驗證明,佛法的證明,則可透過禪、淨、律、密等行門,以自己的身心去修行後才能有體驗。這本《六妙門》重點在於禪法的修行,依序解說數息、隨息、止妄、觀慧、還源、淨如等六門精要,除了介紹不同的方法外,更能正確銜接不同層次的方法。 禪法分為頓悟與漸修。從歷史上來看,頓悟法門確實造就了很多高僧大德,但卻也害慘了更多的人。因為很多人一提到頓悟,就不願意落入漸修中!然若無漸修的基礎,這頓悟又從何而來呢?既不從漸修下手,只是守株待兔期待頓悟,又對頓悟的定義含糊不解,故或喪心病狂,或被外力挾持,而產生一些群魔亂舞的現象。 再從世界性的佛教來看,雖然北傳佛教以頓悟禪法為主,但是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大致上都比較偏向於次第禪觀。然如僅守於次第禪觀,卻沒有導向頓悟的可能性。 六妙門的修行要義,即是希望能從漸修的基礎中,培養頓悟的可能性。果煜法師深信,將來的佛教一定也會往這個方向整合,而將南傳、北傳、藏傳的優點結合起來,成為新時代的佛法,新時代的行門。

特價3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佛法要領:補遺本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佛法要領:補遺本

瑞成書局 出版
2018/07/11 出版

「佛法要領」一書,台灣佛教團體均據原書多次重新排版發行,未見有增訂者。爰起重輯之念,遂就蒐集相關書刊文獻與網路資料,補闕拾遺,成此補遺本,增錄有〈劉洙源先生著作書目〉乙篇,高文典冊,歷歷可見,由是可知本書,亦僅劉洙源先生著作中滄海一粟而已。書末附錄民初大儒馬一浮覆金弘恕居士書,暨禪宗碩德融虛法師與金弘恕居士往來書札,可見二位長者所學宗旨,其與劉洙源先生之函覆金弘恕居士,引導教誨,同乎?異乎?要在讀者善自體會也。

7 特價1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一念彌陀富三千:不只是知道,而是要證道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一念彌陀富三千:不只是知道,而是要證道

永富  著
香海文化 出版
2018/07/03 出版

<span style="font-size:10.0pt;font-family:&新細明體&,&serif&; mso-ascii-font-family:Arial;mso-hansi-font-family:Arial;mso-bidi-font-family: Arial;color:#232323;mso-font-kerning:0pt">活在當下 <span style="font-size:10.0pt;font-family:&新細明體&,&serif&; mso-ascii-font-family:Arial;mso-hansi-font-family:Arial;mso-bidi-font-family: Arial;color:#232323;mso-font-kerning:0pt">當下淨土<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0.0pt;font-family:&Arial&,&sans-serif&;mso-fareast-font-family: 新細明體;color:#232323;mso-font-kerning:0pt"> <span style="font-size:10.0pt;font-family:&新細明體&,&serif&;mso-ascii-font-family: Arial;mso-hansi-font-family:Arial;mso-bidi-font-family:Arial;color:#232323; background:white;mso-font-kerning:0pt">佛教修行最令人熟知的便是淨土法門,尤以彌陀淨土為最。但往往我們常落於只知誦念,不能深入其義的表面功夫。同樣的,一心專注念佛者,必定提起疑情,除了念佛外,還能如何用功? <span style="font-size:10.0pt;font-family:&新細明體&,&serif&;mso-ascii-font-family: Arial;mso-hansi-font-family:Arial;mso-bidi-font-family:Arial;color:#232323; background:white;mso-font-kerning:0pt">本書作者永富法師,出家三十餘年,深入淨土法門並熟知佛教各種儀軌,擅長梵唄唱誦,以音聲做佛事,嘹亮的法音向來聲名遠播,直入人心。 <span style="font-size:10.0pt;font-family:&新細明體&,&serif&;mso-ascii-font-family: Arial;mso-hansi-font-family:Arial;mso-bidi-font-family:Arial;color:#232323; background:white;mso-font-kerning:0pt">《一念彌陀富三千:不只是知道,而是要證道》是作者探入法義後的精要結集,引導我們正念向上且亦步亦趨的學習淨土法門。目前的環境趨勢,不只是信眾需要心靈層次的提升淨化,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士,同樣嚮往美好的人生追求,更需要學習如何自我培養正面積極的念想,為自己充實歡喜自在的人生觀。 <span style="font-size:10.0pt;font-family:&新細明體&,&serif&;mso-ascii-font-family: Arial;mso-hansi-font-family:Arial;mso-bidi-font-family:Arial;color:#232323; background:white;mso-font-kerning:0pt">淨土法門的殊勝,自古以來即有眾多的例證記載,期許廣大的有緣人能將文字落實於生活中、呼吸間,對人生全力以赴後,看淡輕重,忘掉對錯,讓我們真正達到淨土法門的一心不亂,不只是知道,而是要證道! <span style="font-size:10.0pt;font-family:&新細明體&,&serif&;mso-ascii-font-family: Arial;mso-hansi-font-family:Arial;mso-bidi-font-family:Arial;color:#232323; background:white;mso-font-kerning:0pt">「佛教是智信而不是迷信,家師星雲大師一生致力推動人間佛教,強調佛法要落實在生活中,才能真正受用。因此,道場舉辦各種法會前,會針對法會的儀軌和唱誦內容的意涵,特別做一些提示和講解,希望讓前來參與的大眾能夠明白、理解相關的法義,進而能『學佛』、『行佛』。」<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0.0pt;font-family:&Arial&,&sans-serif&;mso-fareast-font-family: 新細明體;color:#232323;background:white;mso-font-kerning:0pt">──<span style="font-size:10.0pt;font-family:&新細明體&,&serif&;mso-ascii-font-family:Arial; mso-hansi-font-family:Arial;mso-bidi-font-family:Arial;color:#232323; background:white;mso-font-kerning:0pt">永富法師 <span style="font-size:10.0pt;font-family:&新細明體&,&serif&;mso-ascii-font-family: Arial;mso-hansi-font-family:Arial;mso-bidi-font-family:Arial;color:#232323; background:white;mso-font-kerning:0pt">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專文推薦! <span style="font-size:10.0pt;font-family:&新細明體&,&serif&; mso-ascii-font-family:Arial;mso-hansi-font-family:Arial;mso-bidi-font-family: Arial;color:#232323;background:white;mso-font-kerning:0pt">教界、學界雙推薦,香海文化隆重出版!

7 特價20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生活的大智慧:進入自性佛【真理學,輔助深入版2】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生活的大智慧:進入自性佛【真理學,輔助深入版2】

大覺悟  著
大覺悟 出版
2018/07/01 出版

◎讓眾生能夠從萬法諸相的迷失中,回皈究竟自性佛,深入究竟絕對平等與無相真理的覺悟! & ◎每個人都能進入究竟捨離十一法界,在超越諸相迷縛的自覺中,獲得光明自覺的真理受用! & ◎大覺悟工作室繼《生活的大智慧:進入自性佛1》、《生活的大智慧:進入自性佛【永恆學,輔助深入版1】》後又一啟發人心自覺的大作。 & 練「氣功」的人,都是以「氣」為導引,調整內在的精氣神,但這無法深入無明本源中累劫種子的內涵!因為真正的意識是屬於「無明變化用識與無明阿賴耶識」的相應受用,因此,要以空種內涵的唯識相應做思想導引,才能真正改變精氣神! & 大覺悟老師因此深入究竟真理的實踐,透過自覺感悟,描述出真理的內涵!在真理之中,能永恆自在,能深入無我、無法、無無常的究竟,如能真正深入其中,絕對可以完成無相真理的實踐。 & 大覺悟老師預計出版十四本系列書籍,透過廣大說法,敘說修行的無上內涵,在人生原本迷失的現象中,展現究竟真理的實相,留下長遠教理,以利後人! &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520430.pdf

7 特價47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法王說心經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法王說心經

眾生文化 出版
2018/06/29 出版

佛陀宣說八萬四千法,如果萬法攝一要,只讀一部經,你會讀什麼? 《心經》。 它簡要,卻總攝了整部《大般若經》的要義。 它甚深,能直入解脫核心──空性。 雖能琅琅上口,卻未必真懂觀音菩薩在說些什麼, 只有加持力與攝受力的好老師,能以慈悲與智慧引導我們。 2016年8月,法王應允為亞洲弟子開法席,首次以中文宣講《心經》, 此書集結了宣講內容精華,此一善妙因緣,切莫錯過。 ■要怎麼修行以開顯智慧? 開顯大乘智慧的方式,就是去透徹暸解空性。 而開展智慧最大的關鍵因素,就是有正確的見解或見地。 有正確的見解,智慧就會慢慢開展。 世間的聰明才智並不能稱為智慧,真正的智慧是有了正確的見解後才能生起的。 在本書第二部的第五章,舍利子提出了五個問題,求教五道菩薩的修學之道。 ■如何精進修持? 觀自在菩薩以心態、行動、現證、方式、證量對應五道, 以11個回答,回應了舍利子所提「一位想要精進修持的人,應如何精進修持?」 的問題。 在本書第二部的第六章可讀到〈觀自在菩薩的11答〉。 ■《心經》最有名的「空性四門」在說什麼?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hellip;&hellip;」等「空性四門」是所有般若系經典的精髓。 而般若系的經典,是所有大乘佛教思想的根本,說明空性與事物的關係。 在本書第二部的第六章裡,各大宗派以空性與事物的關係,提出對「空性四門」的見地。 ■如何理解、培養般若智慧,佛陀為何宣說空性 佛陀宣說空性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消除我們的執著。 我們必須先認識到平時自己到底是如何執著事物的, 先瞭解自己的執著方式,才能對症下藥,一一去除。 一旦消除了執著,就能見到空性,也就是般若智慧。

特價30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世間如鏡:以子為師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世間如鏡:以子為師

蔡碧仲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18/06/20 出版

如鏡一般的世間啊,反映出的都是我們自己的心! 世間的現實都是因緣所生,是過程,而非結果;我們只能參與,無法掌握;只是經歷,不能擁有。 每一個人的世間都不一樣,因為世間就是我們身心活動所及,也就是注意力所在的地方,離開了它們,世間就不存在。 佛陀說世間就是「六內入處」,即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也就是我們的身心活動,或注意力所及的地方,離開注意力,這世間就不存在。 六祖《壇經》的名句也是這麼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 走過喪子之慟的作者蔡碧仲多年來研修佛學,透過佛陀教導的道理與方法,正念修習,體悟再美好的經驗都無法重現,再悲慘的遭遇也會過去。 本書收錄一百多則作者對於佛理的深刻感悟與思索,與有志者一同尋求生命的究竟之道。 專序推薦&& & 李錫津/胡忠信/蔡清遊/蘇文寬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全然接受這樣的我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全然接受這樣的我

橡樹林文化 出版
2018/06/09 出版

▍該書授權韓國、義大利、德國、法國等多國語言版本 ▍深受讀者喜愛與推崇,出版至今仍於美國亞馬遜「心理治療」、「自我療癒」等分類名列前茅 ▍作者為美國極具影響力的禪修老師,並擁有超過20年心理治療師經驗,持續推廣透過正念緩解苦難的情緒與靈性覺醒的可能,其線上廣播更是每月超過100萬人收聽 當我們停止與自己為敵,擁抱自己的不完美時, 我們已經開始擁有全然接受自己的慈悲與智慧。 《全然接受這樣的我》邀請我們擁抱自己所有的痛苦、恐懼和焦慮,並幫助我們輕鬆卻踏實地走在寬容且慈悲的道路上。請大家盡情享受這本滋養人心、且極具療癒力的好書吧!!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正念的奇蹟》 《全然接受這樣的我》告訴我們,什麼是溫和的智慧,什麼又是柔緩的療癒力,它們也是最殊勝的解藥,能治療缺乏自我價值感與內心的渴望。跟著本書深呼吸、放寬心,讓這些慈悲的法教加持祝福你的心。 ──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原諒的禪修》、《狂喜之後》作者 「我怎麼都做不好」、「我有毛病啊」,這樣的話語,我們一生之中會跟自己說多少次? 對大多數人而言,每個人的痛苦來自於──覺得自己有瑕疵、缺乏自我價值的恐懼感,基本上並無不同。我們常會怪罪自己,給自己很低的評價,聽到他人有所成就、受到他人批評、與人爭執、或者職場上出了紕漏,就足以讓我們覺得自己好糟糕、很無力改變現狀。然而,當我們開始瞭解到,自己的生命是陷入長期缺乏自我價值感的迷惘,這就踏出了第一步,當我們逐漸觸及自己的本來面貌,開始學習擁抱自己,最終也會明白,什麼叫做:全然地活在當下。 作者塔拉.布萊克擁有身為禪修老師和心理治療師二十年的豐富經驗,透過動人的故事以及學生和案主的經驗描述,透過塔拉她自己的心路歷程,透過她提供的清晰且系統化的練習,《全然接受這樣的我》告訴我們如何明智地訓練、培育自己,轉化悲傷並重獲完整的人格。塔拉以慈悲與寬容,將歲月獻身於重建人的尊嚴,她的教導既及時又實際,能夠消融生命的包袱,讓我們脫離羞愧和自我憤恨的價值判斷。 《全然接受這樣的我》將幫助我們了解,每一個人都是佛,而且,只要能明瞭這一點,我們就會找到內心的寧靜與圓滿。最重要的是,《全然接受這樣的我》重新喚醒我們的佛性,也就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喜樂與自在的權利。

特價28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修心:我們是唯一能瞭解自己的人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修心:我們是唯一能瞭解自己的人

創古 出版
2018/05/30 出版

我們是唯一能瞭解自己的人,透過自己來觀察自己,這是最好的,這樣你才能真的建立自信。.修心,如同一朵花,將它種在一個極度乾淨無菌的地方,花朵反而難以生長;若將花朵種在普通土裡,甚至土中有不乾淨的糞便,這朵花卻能長得更好更漂亮。.修心,也是和心對話的方法,是能幫助自己更為堅定的力量,因為我們是唯一能瞭解自己、最瞭解自己的人。學習修心,將會讓自己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大小事,不再因過度在意別人眼光而苦惱。.修心,先發心,擁有前進的動力,方能和圓滿更接近,並成為更好的人。進一步,則是調伏心,隨時保持各種念頭生起時不盲從的覺知。調伏心、和心對話是生命的必要之善。藏傳佛法在西藏可分為寧瑪、噶舉、薩迦、格魯四個教派,而噶舉派的實修法門主要依止噶當派的修法和大手印的修持。其中,「修心七要」即是屬於噶當派教法傳承,它最早由阿底峽尊者傳承下來,是本著「修心的教法」能利益眾生而撰著的實修法門。「修心」是有「我」但能將「我」縮小、把「他」放大的修行法門,其教法、口訣眾多,本書主頌文為恰卡瓦大師所著,他將噶當派所有修心的要法整理成七個要點,方便學習、容易記憶與背誦。而對於「修心七要」的論釋,則是依據蔣貢康楚羅卓泰耶仁波切的著述來進行教授。在修行時,人們常因對甚深意義無法了悟,感到修行難以再進步,或者感到有諸多障礙,若能修持七種修心的精要,即能幫助自己更容易了悟甚深的教法。【創古文化】FACEBOOK:thrangudharmakara微信平台公眾號:Rain-of-Dharma本書特色◎向內心看的力量,無比強大要遠離各種的擔憂、各種的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修心。修心能幫助你真實的瞭解自己,看到內心強大的力量,看到世界的實相,讓你不再有不需要的擔憂,而且不僅是不擔憂今生,連來生都能不再擔憂。◎傳承自佛陀的教法,西藏歷代行者的特殊傳承修心是佛陀的教法,傳承至金洲大師、阿底峽尊者,再由歷代西藏行者傳承下來。這個口訣是最殊勝的,是能帶給我們很大的利益,會讓我們的生命帶來很大的轉變。本書透過堪千創古仁波切的親自講述,淺顯易懂、方便實用,並以偈頌逐句講述的方式,讓人不僅能很快琅琅上口,更能很容易了悟偈頌的內容與修持方法。◎一生修持的精華口訣,今生無憾修心七要是一生能修持的精華口訣,透過將「我」縮小、把「他」放大的練習,讓我們不再跟隨自己的煩惱,甚至遭遇到一些挫折、問題的時候,都能夠為你帶來改變的力量,只要依口訣而修,一定能讓你今生無憾,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79 特價23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圓覺經直講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圓覺經直講

宋智明  著
福隆 出版
2018/05/22 出版

《圓覺經》是所有根本經典中的根本,這是一部成佛的甚深、微妙的經典。 因為學佛真正的目標是成佛,而要成佛首先要信人人本有的圓覺性,進而透過正確的理解圓覺的性質、迷悟、修證、功用等方面的原理,然後再去依解起行,使行行歸於圓覺,最終畢竟成就佛道。 這部經是無上的微妙佛法,是佛果覺的全體流露,是稱性之談,所以聽聞的人應當離開一切知見,所謂凡夫貪著的知見、外道心外求法的知見、二乘偏空狹劣的知見、菩薩著相行法的知見,以及宗派與法門的知見等等,應放下一切知見,無心而聽,無為而入,自然與佛義打成一片而相應。因此,對於過去的人生經驗、各種的知識、虛妄的觀念、修持的體會,都不能執著而成對比,或者牽強附會,比量佛義,產生自以為是的妄覺,應在不執著、不比量的情況下,善用一切經驗與知識,深入佛智,一一化解,而成為有力的法種,助成佛道之行。

7 特價44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我走過一趟地獄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我走過一趟地獄

橡樹林文化 出版
2018/05/12 出版

如果你&hellip;曾震懾於電影裡的地獄審判 更好奇死後樣貌與輪迴真相 那麼你&hellip;絕對不能錯過這一場真實發生的地獄巡禮── 更驚天駭地│更直入人心 ★美國香巴拉出版社社長親身經歷★ ★國際讚揚西藏藝術大師匠心繪製★ & ◆內容簡介◆ │在不斷流轉的生命之輪中 │你前往的會是天堂或者地獄? 本書作者山姆‧博秋茲在心臟手術過後瀕臨死亡,詫然發現自己身處業力輪迴的最底層,並在光明聖者的帶領之下,深入探索恐怖痛苦的絕望之境,和受困於悲慘迷惑循環裡的無數眾生相遇&hellip;&hellip;。 讓我們與獲得「地獄臨時訪客證」的作者同行,聽他描述這一段令人驚駭但頗具啟迪的真實經歷!相較於那些發生在死時卻令人感覺愉悅的受歡迎故事,山姆‧博秋茲對瀕死經驗的描述,是截然不同的沉重、嚴酷及深刻;而身為長期佛教修行者和老師的他,更在這一趟地獄巡禮中有所覺醒──無論是激烈仇恨、冰冷輕蔑,或者貪婪欲望、虛無倦怠&hellip;&hellip;等習氣,將會在看似永無休止的時間循環中猛烈襲擊著意識! 《我走過一趟地獄》記錄了作者難以言喻的切身體驗,加上國際西藏藝術大師匠心繪製的現代主義插圖,為的是和讀者分享,如何從我們個人創造的地獄中醒悟,並且幫助他人從其自身的地獄中找到慰藉與解脫。

特價49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Readmoo
【電子書】我走過一趟地獄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我走過一趟地獄

橡樹林文化 出版
2018/05/12 出版

如果你&hellip;曾震懾於電影裡的地獄審判 更好奇死後樣貌與輪迴真相 那麼你&hellip;絕對不能錯過這一場真實發生的地獄巡禮── 更驚天駭地│更直入人心 ★美國香巴拉出版社社長親身經歷★ ★國際讚揚西藏藝術大師匠心繪製★ & ◆內容簡介◆ │在不斷流轉的生命之輪中 │你前往的會是天堂或者地獄? 本書作者山姆‧博秋茲在心臟手術過後瀕臨死亡,詫然發現自己身處業力輪迴的最底層,並在光明聖者的帶領之下,深入探索恐怖痛苦的絕望之境,和受困於悲慘迷惑循環裡的無數眾生相遇&hellip;&hellip;。 讓我們與獲得「地獄臨時訪客證」的作者同行,聽他描述這一段令人驚駭但頗具啟迪的真實經歷!相較於那些發生在死時卻令人感覺愉悅的受歡迎故事,山姆‧博秋茲對瀕死經驗的描述,是截然不同的沉重、嚴酷及深刻;而身為長期佛教修行者和老師的他,更在這一趟地獄巡禮中有所覺醒──無論是激烈仇恨、冰冷輕蔑,或者貪婪欲望、虛無倦怠&hellip;&hellip;等習氣,將會在看似永無休止的時間循環中猛烈襲擊著意識! 《我走過一趟地獄》記錄了作者難以言喻的切身體驗,加上國際西藏藝術大師匠心繪製的現代主義插圖,為的是和讀者分享,如何從我們個人創造的地獄中醒悟,並且幫助他人從其自身的地獄中找到慰藉與解脫。

特價49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金石堂
【電子書】菩提道次第廣論毗缽舍那 全站活動優惠

【電子書】菩提道次第廣論毗缽舍那

大喜文化 出版
2018/05/10 出版

第一本《菩提道次第廣論》〈毗缽舍那〉詳解 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最終實修,掌握〈毗缽舍那〉要義! 〈毗缽舍那〉詳解有輕鬆易懂的圖表,可立刻進入勝觀法要! 《廣論》毗缽舍那,是以破他宗立自宗的方式,來詮釋中觀應成派所許的空正見,主要是以正理破中觀自續派及自許中觀應成派(不是真正中觀應成派的見解),並旁破唯識派及小乘經部、有部。意即若俱備《宗義》所詮四部派安立勝義諦及世俗諦的見解,並修學《廣論》毗缽舍那,即使没有學習辯論技巧,仍然可以獲得思辯的理路。若依此抉擇理路的等流習氣,學習《廣論》下士、中士、上士、乃至奢摩他,可以獲得《入中論》云:「真俗白廣翅圓滿,鵝王列眾生鵝前,承善風力而超過,諸佛德海第一岸。」所說的世俗福德資糧、佛之色身因及中觀應成派所詮之勝義甚深道次第,成就佛法身之因。而且能够有次第有系统於一座完成勝義諦與世俗諦的思惟修。 時下亦有解釋《中論》之中觀見,但見不到以破他宗成立自宗的破立之正理抉擇,也無法辨別中觀應成派與中觀自續派及其他宗派之差別,故無法真正獲得龍樹菩薩及月稱論師所詮釋的中觀應成派之空正見。即使學了《廣論》下士、中士、上士,也無法累積佛色身之福德資糧,因為沒有依《廣論》毗缽舍那所詮空性之正理攝受來思惟抉擇。如此,仍由無明所攝的一切行持等,所得到的也僅是今生、來世的有漏之樂,無法獲得真正解脫成佛之正因。故唯有依《廣論》毗缽舍那所詮之理路,才能真正圓滿了達中觀應成派之空正見。故我輩獲得暇滿人身應倍加珍惜努力修學《廣論》毗缽舍那。 所謂理路思惟,如《量論》所云比量即是依止淸淨正因,於自所欲知隱蔽分,作新生不欺誑之耽著智。故串習《廣論》毗缽舍那的理路,依著刹那生滅之正理抉擇下士之念死無常三根本九因相之反面執常的顚倒知,而起下士道之量。乃至依無我之正理抉擇破除實有所成立的常、樂、我、淨及十二缘起,而以量証成中士道的四諦十六行相及十二缘起。最後由名言假立之緣起之正理破除,由執實有自性的不希求佛果怯弱及損害心,而生起菩提心。因為只要執實有自性定引生煩惱,如此有損菩提心及菩薩戒。此如《入中論善顯密義疏》云:「大悲心、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7 特價9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8/33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