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1128_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2
1128_2026手帳年曆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芝巖芳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130週年校史風華

五南  出版
2025/11/28 出版

2025年適逢國立臺北教育大學130週年校慶,從1895年到2025年跨越三世紀的校史中,許多令人難忘的影像值得回顧。本書以130單元精選經典照片完整介紹本校從芝山巖學堂到芳蘭校區的發展脈絡。藉由校史影像選粹與全校綜覽介紹,希望讓本校繼續傳承師範教育良師興國的精神,並以創新理念開創高等教育的新紀元。書法題字:106級社發系 賴俊諺封面底圖:北師40級畢業紀念冊扉頁版畫的紅樓意象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德國文化思想家班雅明的教育批判:道德意志、宗教態度、經驗批判、學生生活,「歐洲最後一位知識分子」的教育省思

崧燁文化  出版
2025/11/19 出版

理性無法規訓真正的道德意志?教育是靈魂的轉化,而非行為的矯正?什麼是真正的經驗?究竟誰有資格談論它?德國思想家班雅明叩問教育的根本意義──▎不只是方法,而是存在的省思本書收錄德國思想家華特.班雅明十九篇教育相關文章,內容涵蓋兒童成長、青年宗教態度、道德教育、學生生活等主題,展現其將教育作為哲學與社會批判起點的獨特觀點。班雅明拒斥僵化的道德訓練與空洞的課程設計,主張教育應喚醒學生的內在自由意志,並透過真實經驗與共同體生活,促使人格與精神的完整生成。▎拒絕僵化體制班雅明批判當代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於其形式化與制度化導向,尤其是在道德教育領域。他指出傳統教育以「道德教學」之名,實則透過懲罰與規訓壓抑兒童的主體性,剝奪其自由意志的發展空間。班雅明主張真正的教育應以「道德意志」為核心,使學生能在自由的共同體中自我選擇、承擔與成長。他視教育為倫理實踐,並強調教師與學校的角色應是陪伴、引導,而非單向控制。▎年輕人的宗教性在本書多篇論述中,班雅明關注青年與宗教之間的深層關係。他認為青年並非理性不足的未成年人,而是對生命意義懷抱強烈追尋的靈魂個體。這種「宗教性」不指向教義灌輸,而是一種精神上的召喚與倫理自覺。他主張教育應回應青年的精神需求,而非以空洞的紀律或冷酷的現實對其壓迫。在班雅明筆下,教育不僅關涉知識傳遞,更是人格養成與信念建立的歷程。▎所謂「經驗」班雅明指出現代社會對經驗的理解已淪為陳腐套語,常被成人作為壓抑青年的工具。真正有價值的經驗,應該是對生命、歷史與倫理的開放感受與反思能力。教育若無法帶領學生理解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從歷史中尋找位置與責任,那將只是空洞的訓練。本書展現班雅明如何將教育納入更大的歷史哲學脈絡中,成為實現社會轉化的重要契機。▎學生生活的共同體想像班雅明對學生生活有著超越課業的關注,他批判學校淪為官僚體制的延伸,學生被當作學術與職業的過渡工具。他提倡建立真正的學生共同體,讓年輕人在其中學習自治、責任與倫理,進而發展個人信念與公共精神。書中提出的「學生作為精神存在」的觀點,呼應班雅明一貫的理想主義與自由批判精神,也為當代教育者提供重新想像學校與學生關係的靈感。【寫給所有渴望在教育中看見靈魂的讀者】從道德課堂到兒童讀物,從學生自治到宗教沉思,班雅明的文字不斷逼問:我們為什麼要教育?又該如何教育?這是一本深具思想穿透力的作品,適合每一位教育者、學者、家長深讀。它帶我們穿越知識的框架,重建教育的精神高度──不為訓練服從者,而是喚醒未來的創造者。本書特色:本書精選德國思想家華特.班雅明關於兒童、青少年與教育的十九篇重要論述,內容涵蓋道德教育、經驗意義、宗教態度與學生生活等主題,展現其哲學深度與文化批判的獨特視角。他以自由意志為核心,強調教育應激發精神生命、超越僵化制度,並主張道德意志的養成需根植於真實共同體經驗中。

79 特價23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梁啟超,不教順民:反八股、拒絕考試崇拜、主張自覺興趣!飲冰室主人以課堂引路走出愚民時代

樂律  出版
2025/11/12 出版

興趣為師,自覺為本!從萬木草堂走向國學講堂梁啟超以實踐改革,引領近代教育思潮【思想巨擘,教育為本】本書收錄近代思想家梁啟超教育相關的演講、論文、學校章程與制度建議,展現其作為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的多重身分。梁啟超深信「教育是強國之本」,認為改革國家、振興民族的首要之務,必先從人心與教育下手。本書正是這一核心思想的集中呈現。【理念鮮明,立志為先】梁啟超的教育哲學以「立志為本、興趣為師、自覺自立」為核心。他主張教育不應只是知識灌輸,更應激發個人志向與責任感,培養「以天下為己任」的青年。他認為志向是學習與行動的起點,唯有立下宏願,方能從學術出發,進而實踐於國家與社會。他對學子的期許,不止於成才,更是成人與成仁。【提倡實學,融貫中西】梁啟超大力批判八股教育、科舉制度扼殺了思維與人格,提倡實學教育與西學兼容。他提出改革教育制度,設立現代化的學校系統,包括小學、女學、師範學堂與高等研究機構,並強調教育應與現代社會實際需求接軌。他以留學經歷與國際觀察為基礎,主張吸收西方學術體系,融合中華傳統文化,開創出中國現代教育路線。【制度創新,實踐為先】梁啟超不僅提出教育理念,更身體力行,參與學校創辦與制度設計,將思想轉化為具體行動。他倡議設立師範學校以培養優質教師,主張女學、幼學與自由講座制度,關注教育的社會公平與多元發展。此外,他對學科分類、課程設計、教學法與閱讀方式皆有深入見解,強調讀書應以「擷取精華、致用為本」為原則。這些主張在清末民初的教育改革中具有開創性意義,也為今日教育制度的反思與革新提供歷史借鏡。本書特色:本書以梁啟超教育思想為核心,透過演講與論文展現其「興趣為師、自覺自立、立志為本」理念。他強調少年強則國強,主張自由講學、精神啟蒙與實學並重;批判八股與愚民教育;提倡完整教育體系,涵蓋師範、女學、幼學等,文筆激昂,觀點犀利,融合中西,貫通古今。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教育的重量,民初激進教育改革者經亨頤文集:先成人,再成才,當國家風雨飄搖,唯有人格教育能托住未來

樂律  出版
2025/11/05 出版

在亂世中堅守教育,在教育中實踐信仰 立德為本,育人為志 師道精神,盡在此書中 ⚑ 人格為本 經亨頤強調教育的首要目的是「立人」,以培養健全人格為教育的根本。他提出「勤、慎、誠、恕」四字作為師範教育的核心校訓,認為教育者必須以高尚品格為己任,並以身作則,才能成為學生的人格楷模。他在演講中多次批判浮華虛偽的文士習氣,提倡腳踏實地、克己自律的教育精神,堅信唯有人格完整,方能應對複雜社會變局。 ⚑ 教育即生活 本書充分展現經亨頤「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實踐哲學。他認為,教育不應限於教室與課本,而應滲透於日常生活的各個細節中。書中多篇訓話提到學生生活自理、勤勞儉樸的重要性,並主張透過服務學習、旅行實踐與自治訓練,將教育目標落實於實際行動中。他對校風、師德與學生自治均有極具前瞻性的見解,尤以其倡導的學生自治制度,更顯教育民主的雛形。 ⚑ 教育與社會的連結 經亨頤深知教育無法脫離時代與國運,因此他多次呼籲師範學生必須具備社會關懷與公民責任感。他在多場訓話中提及國恥、戰爭、政治風潮等議題,並指出知識分子應走出象牙塔,成為國家進步的推動者。他對教育現場的深度反思與社會結構的關照,展現一位教育家深厚的時代擔當。 ⚑ 白馬湖精神 經亨頤創辦春暉中學於浙江上虞白馬湖畔,藉由幽靜自然的環境,營造理想的教育氛圍。然而他並不沉溺於「桃花源式」的書院夢,而是深刻反思閉門造車的危險,主張教育必須與現實社會互動,避免空談理想。本書記錄他對學生言行、學風、生活細節的細膩觀察與真誠提醒,反映出他在教育理想與實務間努力尋找平衡的智慧。 ⚑ 思想的火種 本書文筆嚴謹典雅,承襲傳統儒家思想風骨,融會西學精華,充分展現一位近代教育家的文化修養與人文關懷。其語言莊重而富情感,不時引用經典,充滿道德自覺與思想張力,是研究民國教育、師範體系與文化精神不可或缺的珍貴文獻。 本書特色:本書呈現了近代教育家經亨頤的教育思想。書中透過演講、訓話、書信與論述,展現他對師範教育、人格養成、生活訓練及社會責任的深刻見解。他主張「人格為先」,倡導誠、勤、慎、恕的校訓,重視教育者的品格與責任。本書既反映其時代的教育困境,也為今日提供深具啟發的思想資源,是理解近代教育精神的重要著作。

79 特價2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吳老師開講:永保教育初心

吳清山  著
遠流  出版
2025/10/30 出版

他是老師,是老師的老師,也是校長的老師,更是教育界的引路人,帶領一代又一代教育人員走向專業與理想。出生偏鄉貧寒家庭的小小牧童,性格有如台灣黃牛樸實堅毅,吳清山老師用自己的奮鬥故事告訴我們──教育,能帶領人走出侷限,看見更寬廣的天空。他是九年國民教育的第一屆學生,親身體驗過教育如何翻轉生命;更在多年後成為十二年國民教育的重要推手,參與並見證台灣教育體制的一次次轉折。從出身弱勢努力追趕的孩子,到陪伴學生成長的老師,再到教育政策的實踐者,他始終相信: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看見,而教育的本質,是給人選擇的自由與改變的可能。《吳老師開講》不僅是一位教育者的生命故事,更是台灣教育發展的縮影。從偏鄉角落到全國舞台,他以溫暖而堅定的身影,啟發一代代教育人員。許多初入教育界的年輕夥伴,因他的分享與引導,展現教育工作的熱情與使命,得以在挫折中繼續堅持。您將在本書看見一位學者如何將生命與教育緊緊綁在一起,也將理解台灣社會如何一步步透過教育,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改變者。 本書特色本書是吳清山教授的個人傳記,記錄了一位資深教育工作者橫跨五十年教學生涯的心路歷程與教育省思。作者從基層教師一路走到國家教育政策推動者,親身參與臺灣教育的重要轉折,包括:九年國教的實施偏鄉教育資源改善師資培育制度改革對全球化與AI時代教育創新的建言書中回顧台灣重大教育政策的理念與挑戰,並融入真實動人的校園故事,呈現教育現場與師生情誼。讀者可從中獲得:教育管理的智慧人文啟發與情感共鳴教育工作者對「愛與關懷、服務與利他」信念的實踐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