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與魔鬼大現場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10月連假規劃了嗎?展開說走就走的旅行↓↓↓↓ 旅行展75折起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沒去過羅馬?不知道貝尼尼?
搞不清楚光明路徑是真是假?
丹‧布朗沒教你的,張國立寫給你知!!!
丹‧布朗在《天使與魔鬼》裡只說了一半的羅馬和梵蒂岡,張國立親自走一趟,完整呈現給你。
光明路徑到底怎麼走,命案現場的解碼藝術品到底長什麼樣,小說里蘭登教授跑來跑去的地方到底在哪裡。一次解開所有的謎
光明路徑、萬神殿內的拉斐爾墓、拿佛納廣場、梵蒂岡、聖天使堡、人民聖母教堂 Popolo、勝利聖母教堂裡的貝尼尼雕刻、羅馬許願池……更多《天使與魔鬼》官方版羅馬旅遊景點,一次讓你看個夠。
作者張國立這樣說:從古羅馬的石造建築,經過文藝復興,到貝尼尼所代表的巴洛克,羅馬城充滿豐富的藝術氣息。這麼說吧,圓形競 技場、萬神殿、圖雷真市場這些紀元前後的大型建築,陽剛氣很重,很MAN,有點像已故的好萊塢影星查爾敦.希斯頓。而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則是十五、六世 紀文藝復興的產物,不僅宏偉也細緻,有點像另一個好萊塢女星奧黛麗.赫本,典雅、美麗,而不誇張。到了四河噴泉、許願池這些巴洛克的設計,則金碧輝煌、富 麗堂皇,有點像莎朗.史東、藤原紀香……
書中有精采的三小時走完光明路徑修訂版與不能不羅馬的十大選擇。(一 萬神殿。二 梵蒂岡博物館。三 波格澤博物館。四 真理之口廣場。五 拿佛納廣場。六 勝利 聖母教堂。七 人民廣場。八 老布克餐館 Il Buco。九 西班牙廣場。十 圓形競技場。)千萬別錯過!
目錄
第一章 光明路徑的祕密,條條大路通西班牙廣場
第二章 桑提土墓起,萬神殿內的拉斐爾墓
第三章 天使引向前,拿佛納廣場的巴洛克戰爭
第四章 崇高追尋路,梵蒂岡內的情人節禮物
第五章 天使引向前,每個旅人都有個守護天使
第六章 穿越羅馬城,巴哈谷的便當快遞服務
第七章 神祕元素展,勝利聖母教堂內的天使與情慾
第八章 解開最後的謎,羅馬許願池裡的錢呢?
第九章 不能不羅馬的十大選擇
結語 趙薇外祖母的那口冰箱
序/導讀
讀小說有個好處,能夠透過文字神遊世界各地,沒去過的會嚮往,去過的會懷念。
以前和趙薇一起出國,處女座的她會準備周全,什麼機票呀、簽證啦、旅館或火車時刻,我全不用操心,只須負責路線──對不起,趙薇是處女座和獅子座中間生的,有時也很獅子,意思是她也會安排好路線,那麼我負責的是什麼呢?我負責她安排的路線有什麼好看好玩的,就拿幾本小說跟著她上飛機唄。
這幾年她好像看穿我,像去年她很嚴肅的問我:
「為什麼我們大雪天來日本,從奈良到飛鳥老是看寺廟?為什麼一下子是夏目漱石的故居,一下子是宮本武藏石碑?為什麼不去京都看美空雲雀紀念館,不去東京看表參道?你在家看書,飛機上看書,你為什麼不乾脆娶書當老婆好了。」
曾經答應她,我要痛改前非,可是丹.布朗的《達文西密碼》出版後,我的老毛病又發作,跟趙薇說,走,去法國,來趟達文西之旅。幸好法國有普羅旺斯,有梵谷,有馬賽魚湯,我們才順利成行。
接著《天使與魔鬼》出台灣版,我再問她,去羅馬如何?她說:
「你自己去,我去日本。」
仔細回想,除了去大陸出差,結婚後出國旅行都是兩個人,這下子又變成一個人,我那時想,這算賺到呢,或,很淒涼?
經過長期考慮,決定張國立該長大,該鼓起沒有趙薇也能出國的勇氣。就這樣,我在採訪好萊塢電影《天使與魔鬼》的同時,再次來到羅馬,沒有趙薇的日子,羅馬的天空多麼晴朗、梵蒂岡的風景多麼鮮麗、西班牙廣場多麼浪漫,而我的心情多麼空虛呀!(一定要加這句,你們懂我的意思。)
《天使與魔鬼》是標準的推理小說,男主角蘭登教授捲進謀殺案,先是一具在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屍體,接著梵蒂岡的教宗離奇死亡,有可能成為新教宗的四位樞機主教都被綁架,蘭登來到羅馬,面對神秘組織光明會的挑戰,尋找「光明路徑」,試圖解救四位主教,因此丹.布朗顯然花了很多時間在羅馬,找到他要的景點,埋藏進故事裡,使得羅馬透過小說的形式,再次展現出不同的魅力。
我到過羅馬不少次,曾經把一整隻火腿塞在箱子裡帶回台北(口啼疫、狂牛病之前);也曾經滿足對披薩的幻想,一天吃四頓的披薩,但羅馬是什麼樣的城市呢?
從古羅馬的石造建築,經過文藝復興,到貝尼尼所代表的巴洛克,羅馬城充滿豐富的藝術氣息。這麼說吧,圓形競技場、萬神殿、圖雷真市場這些紀元前後的大型建築,陽剛氣很重,很MAN,有點像已故的好萊塢影星查爾敦.希斯頓(演過《賓漢》、《十誡》這些大片,一九五九年贏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而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則是十五、六世紀文藝復興的產物,不僅宏偉也細緻,有點像另一個好萊塢女星奧黛麗.赫本(演過《羅馬假期》、《第凡內早餐》和《窈窕淑女》),典雅、美麗,而不誇張。
到了四河噴泉、許願池這些巴洛克的設計,則金壁輝煌、富麗堂皇,有點像莎朗.史東、藤原紀香這類熟女,從頭到腳皆名牌,即使做過整形手術,也看不太出來,而且男人見到,都有強烈的性衝動。
為了討好趙薇,我說她就像巴洛克,我則像文藝復興,不料趙薇大怒,她說:
「我莎嬸你個頭。你文藝復興?我看你根本像希臘神殿剩下的石頭,坑坑洞洞,一臉風霜,躺在路邊,每個人都想上來跩一腳。」
拍女人馬屁是種學問,很難學會,這是為什麼很多男人寧可被罵,也寧死不拍的原因。 帶著《天使與魔鬼》,這次我看到的是十六、十七世紀,風華絕代的巴洛克式羅馬,原來不同年紀的女人有不同的魅力,不同階段的城市也有不同的吸引力,其間的關鍵便在巴洛克的秘密,能找得到嗎?
我不停地翻著小說,發現蘭登破解「光明路徑」有幾條不變的線索:教堂、方尖碑、廣場、天使、貝尼尼的作品,如果廣場上有貝尼尼的噴泉更好,以上這些線索能再搭配宇宙四大元素的土、氣、火、水,則更佳。因為其中貝尼尼是最重要的一項,那麼貝尼尼所代表的巴洛克藝術,便徹底取代《達文西密碼》裡〈蒙娜麗莎的微笑〉之類的文藝復興時期作品。
經過整理,我把丹.布朗的陰謀做了整理:
光明路徑
第一站,土,人民聖母教堂,面對的是羅馬古城北邊的人民廣場,廣場上有方尖碑,教堂裡面有貝尼尼的基吉小聖堂,聖堂內是貝尼尼設計的〈哈巴谷與天使〉雕像。
第二站,氣,聖彼得大教堂,教堂前的聖彼得廣場是貝尼尼設計的,廣場中央有埃及搬來的方尖碑,四周有貝尼尼的「吹氣」浮雕,兩側有噴泉,教堂頂端有好幾個帶著翅膀的天使。
第三站,火,勝利聖母教堂,旁邊是巴貝里尼廣場,廣場中央原有方尖碑,後因建地鐵而拆走,卻裝上貝尼尼的海神噴泉,廣場旁甚至還有個叫貝尼尼的旅館,當然,教堂內有貝尼尼的《聖女大德蘭的狂喜》雕像,這具雕像除了修女大德蘭外,她的旁邊雕著個年輕俊俏的天使。
第四站,水,位於拿佛納廣場,中央是貝尼尼的四河噴泉,面對著聖雅妮教堂,噴泉當中有根方尖碑,碑上有隻銅雕的鴿子,而按照丹.布朗的解釋,鴿子在天主教裡代表的正是天使。
最後一站是光明教堂,光明教會幾百年來神秘的根據地,聖天使堡,它的正前方是貝尼尼設計的聖天使橋,橋上兩側全是天使雕像,不過沒有教堂、方尖碑、廣場。沒關係,聖天使堡有條密道通往梵蒂岡,兩者合為一體,根本是梵蒂岡的一部分,所以可以借用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廣場和當中的方尖碑──太牽強?別要求太多,小說本來就得虛構一點,讓故事更緊湊,才能吸引你我去看書、也吸引我重回羅馬。(中略)
我是懶鬼,也沒有梵蒂岡警察和瑞士衛兵團的協助,全程得靠自己的腿,基於便利的理由,重新安排路線,並且加進其他在羅馬不可錯過的景點,因此,張國立的光明路徑修改為:
西班牙廣場(沒有西班牙人,倒全是名牌店)──萬神殿──拿佛納廣場(四河噴泉)──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聖天使堡(那裡沒賣三層吉士大漢堡)──人民聖母教堂──巴貝里尼廣場(勝利聖母教堂)──許願池(扔完銅板才能離開羅馬)。
(未完)
試閱
這天深夜,研究宗教符號學的美國教授蘭登,夢見有個年輕女子在埃及吉薩大金字塔的頂端,笑著對下面的他喊,「羅柏,快點!我就知道我該嫁個年輕點的老公。」(出自丹.布朗的《天使與魔鬼》)
◇
另一天的深夜,張國立躺在羅馬威尼特大街(via Veneto)上某家旅館舒服又溫暖的被子裡,也夢到金字塔,不過上面的女人更具體,她穿著比基尼胸罩式的上衣和條很短很短的米黃色裙子。她往下伸出手,而張國立正氣喘噓噓的往上爬,他有信心能爬到頂端,因為他每次抬頭都能看見黃裙子被風吹得朝上飛舞,但裙子裡面呢?什麼也看不到,所以他非得再爬上去不可,張國立迫切的需要裙子內的答案──女人對她喊──奇怪,不是短裙的聲音,是老婆趙薇的聲音,而且從下面傳來,張國立勉強扭動他滿是油脂的脖子想往下看,聲音已傳來:
「死老張,明天二月十四日,是什麼日子?」
是他媽的男人該倒霉的日子──不,那是充滿了愛與關懷的日子。而且,為什麼偏要娶個年輕的老婆呢?
◇
羅柏.蘭登被電話吵起來,他的傳真機收到一張驚人的圖片,「紙頁上的影像是一具人類屍體。全身赤裸,頭被整個朝後硬給扭翻過去,被害人的胸膛有個可怕的灼傷。這個男人被烙印了……只印了一個字。那是個蘭登熟悉的字,非常熟悉。他不敢置信地瞪著那個華麗的字:「Illuminati」,光明會。」
《天使與魔鬼》這本暢銷書由此開始,它是本推理小說、神秘小說,按照張國立的看法,更是本羅馬走透透、貝尼尼的巴洛克藝術看透透的旅遊小說,這是為什麼他在二月十四日這麼重要的日子,居然一個人躺在羅馬旅館內的原因,他迫切的想重遊羅馬,也想透過小說,重新再看一次「光明路徑」上他以前忽略的景點。
半夜沒電話吵,張國立被車聲吵醒,他穿上衣服走出旅館,威尼特(Veneto)大街上空蕩蕩的,不過卻有幾輛閃著藍色警示燈的警車和幾十名全副武裝手持衝鋒槍的特勤人員巡邏,原來附近另一家旅館正舉行G八會議。事後張國立回到台灣才得知,這場會議搞垮了日本的財務大臣中川昭一,他在記者會上醉眼矇矓的打瞌睡,慘遭媒體的痛修理。
張國立往山丘走去,路的盡頭處是古城牆的城門,破垣殘壁透露著蒼桑和風霜,如同在鏡子裡看到的自己的臉孔。過了城門便是住宅區,歷史中的羅馬城指的是城牆內的舊城區,看起來不會在城外找到半夜還開的咖啡館,或是找家小店買到蘭登治失眠的妙方:即溶式雀巢巧克力。他再折而往南,沒多久抵達九月大街。由此左轉,走呀走地居然到了十一月大街,抬起頭赫然發現燈光照射中的圖雷真市場廢墟。
這個市場興建於西元二世紀,羅馬市民日常交易和休閒的地方,如今用鐵欄杆圈住,防止半夜睡不著覺的觀光客闖進去破壞古蹟。
然後張國立情不自禁的往上瞧,市場背後的山丘有座帶著點古意的旅館,叫廣場飯店(Hotel Forum),十年前張國立誘拐如今的妻子,便投宿於此。也是半夜,張國立故做浪漫的拿了瓶紅酒領著趙薇到山坡,一邊觀賞在燈光裡顯得漠然的廢墟,一邊試圖說明星空不希臘而是非常的羅馬。張國立從此踏入婚姻的不歸路──更正,幸福之路。
為什麼當年期盼情人節,如今竟然有大逆不道逃離情人節的企圖呢?
◇
蘭登為了那具屍體,千里迢迢飛到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接著捲進連續殺人案,幸好他結識死者美麗的科學家女兒薇多利雅。在小說結尾處,丹.布朗寫道:
「薇多利雅的浴袍滑落。『你從來沒跟瑜珈大師上過床,對吧?』」
蘭登沒有,張國立也沒。回到旅館,張國立決定暫時忘記二月十四日,他翻了翻床頭的《天使與魔鬼》,恰好翻到第五百六十三頁,看到以上的文字。
和瑜珈大師上床會是什麼感覺?想著想著,張國立終於沈沈睡去,沒有隨蘭登一起去追查那宗神秘的連續殺人案……ㄣㄣ……ㄣㄣㄣ……ㄣ……(待續)
《關於西班牙廣場》
下飛機後二話不說搭了火車進羅馬城,然後興奮的站在梵蒂岡廣場,感嘆這裡就是全球天主教的首都時,老婆怎麼嘟著張嘴?來到城北的人民廣場(Piazza del Popolo),面對著埃及方尖碑和城門對面的兩座圓頂教堂,不禁再感嘆,我終於來到偉大的古羅馬時,老婆咧,趙薇跑去哪裡了?難道被吉普賽人偷了?因此當丹.布朗的《天使與魔鬼》中,蘭登教授捨命的尋找謀殺教宗的光明會凶手時,我也在羅馬的大街小巷裡尋找離奇失蹤的趙薇,女人呀女人,妳們才是「天使與魔鬼」。
找呀找的,終於在密密麻麻的觀光客裡發現了欠揍的人影──更正,是倩影,我趕緊追上去吐著四千年歷史累積下的厚重灰塵,喘息地說:
「羅馬誠乃眾神之都,誠乃條條大路通羅馬呀。」
趙薇白了我一眼,她說: 「條條大路通羅馬?那羅馬咧?」
「羅馬?羅馬什麼?」
「羅馬的條條大路通哪裡?」
很深奧的問題,一時考倒了我。羅馬的條條大路應該通往特米尼火車站吧,或者通往城中心的萬神殿?
「通到這裡!」她說,「羅馬的條條道路都通到西班牙廣場,每個台灣人都知道,只有你這個書呆子捧著一堆書,不知道書都讀到哪裡去。」
這是十年前我「帶」趙薇首度到羅馬時的情景,不過到了西班牙廣場之後,她就不需要我「帶」,因為她竟然熟門熟路的鑽進西班牙台階對面的小巷裡去,從此芳蹤杳杳、雲深不知處呀。後來又去幾次,那條全是名店的小巷子恐怕長度不到兩百公尺,可是我從來沒機會走到巷底,直到今年二月,我一個人在羅馬,決定走完那條巷子,結果我真的完成心願,不過巷底的對面是個隧道,通過台伯河的下方,對面是梵蒂岡。
站在隧道對面,我深刻反省,老婆永遠是對的,我跑到巷底來幹嘛,不如乖乖的坐在台階上等趙薇,儘管無聊,卻至少可以看看各國美眉,更重要的,當趙薇臉上閃露著初春金黃色的陽光時,我可以趕上去替她提那些大大小小的紙袋。或者繼續坐在台階上等著手機響,手機裡會傳來陌生的國語:
「張先生,您是不是在羅馬?我們通知您,十分鐘前您的信用卡副卡刷爆了,是的,就是O和K那兩個英文字母撞到一起,就OK『繃』了。」
如今我一人站在西班牙台階前,躲不掉的二月十四日,抬頭明明晴空萬里,我的心底卻烏雲密布,抓起手機打回台北,通話中;再撥,仍然通話中;不信邪,我在一個小時內撥了二十七次,通通通話中,難道趙薇正打電話向她所有的朋友指控本人故意避難義大利,並且極端刻意、且明顯惡意的忘記情人節禮物?
這天,我得洗淨心靈的懺悔,走上「光明路徑」,探尋十七世紀義大利著名雕塑家貝尼尼的藝術旅程,並沈重的思考女人究竟是天使或魔鬼的問題。
羅馬的光明路徑,從西班牙廣場開始──貝尼尼會給我答案?(待續)
《逛街指南》
.之一,濟慈和雪萊紀念館
西班牙廣場除了散步和購物之外,有座小樓是英國詩人濟慈與雪萊的紀念館,前者染上肺癆,為除開倫敦的濕氣,被家人送來義大利休養,可是誰曉得濟慈更嚴重的是心病,當時他熱戀鄰居的一位少女芬妮,但芬妮的回應很冷淡,浪漫大師的濟慈感情受創,在羅馬也難恢復,一八二一年便死在這棟小樓內,才二十五歲。
這段戀情後來有很多說法,由於濟慈的詩愈來愈受好評,於是有人責怪芬妮沒長眼睛、寡情。一九三七年芬妮寫給濟慈的三十一封情書被牛津大學公開出版,才看出來芬妮並非如此無情。
□啟示:千萬別交才子之類的男朋友,分手後被罵沒心沒肺的一定是女方。
還有種說法,濟慈是因為他的新詩作被批評得一文不值,才病情加重的抑鬱以終。他的朋友,另一個詩人雪萊就持如此看法,當時他也在義大利,寫信邀請濟慈去比薩和他相會,可惜濟慈不久便病故。至於雪萊,他更是個大浪漫主義者,女朋友很多,也結了兩次婚,後來為逃避家鄉的閒言閒語,乾脆長居義大利,一八二二年搭乘遊艇出港不幸遇難死於熱那亞外海,那年他才也三十歲。
□教訓:看起來浪漫的界限是三十歲,三十以上的男人則像我,只會「浪費」──「又去買模型,你算算,這幾年買模型的錢是不是可以買輛車了。」
.之二,三一教堂(Trinita dei Monti)
西班牙廣場不能沒有那圓弧形的台階,台階上面更不能沒有這座教堂,否則就「三一」不起來。它建於十七世紀,原是座法國人建造的小教堂,後來設計台階的老法想搞尊法王路易十四的鑄像在教堂前,教宗很怒,和法國人冷戰多年,最後重建教堂,才封住法國人的嘴。
教堂位在小丘上,是俯看廣場的最佳地點,但我也發現,成雙成對的都懶得爬台階,寧可頭貼頭、汗滴汗的坐在台階上晒太陽,只有我這種落單的才會爬上去。
□啟示:千萬別被「成雙成對」這話給迷惑,一個人也有好處,上了教堂能看見半個羅馬,才恍然明白羅馬為什麼不是一天造成的。
從教堂往下看,所有突出在眾家屋頂上的必然是教堂的鐘樓或圓頂,以前羅馬教廷曾規定,羅馬市區內任何建築不得高過梵蒂岡教堂(一三六點五公尺),如今想想,當初真是專制呀,不過也幸好當初有這項規定,才保留下羅馬的古意,否則城中冒出棟一0一大樓,像話嗎。
以前的羅馬人都崇拜教宗,各區的房子也都刻意比當地的主教堂低,讓後人站上三一教堂,放眼羅馬舊城區全是教堂的圓頂,強烈感受到這個天主教國家的信仰堅誠。
□啟示:樓高不見得是美,這是我請求台北市政府考慮拆掉北門高架橋的動機,那座橋毀了北門和中華郵政古典的郵局大樓。
教堂內的藝術品很多,包括米開蘭基羅弟子伏爾泰拉的名畫「聖母昇天」。突然由人聲吵雜的廣場進入安靜的教堂,心情會隨之平穩下來,顯示出宗教是羅馬人生活的一大部份。
.之三,砍多地街(via Condotti)
就是台階正對面的名店街,砍了不少男人,所以我把它翻譯成「砍多地」,請男人看到街名後,閃。最早這裡是做皮件的,一家家小店,後來義大利設計師如 Ferragamo開了服裝店,其他的歐洲名牌也陸續加入,於是破舊的小樓換上新的面貌,幾年前我經常在此排隊,趙薇負責挑包包,我則負責排隊填寫退稅單,一款店內的兩種世界。不過說老實的,砍多地街的貨最新最齊,別看門面不大,走進去才知道打通了後面和兩旁的房子,內部空間都很大。
陪老婆逛街要有耐心,我如今已學會,能在店裡試二十雙的鞋,搞到那些小姐近乎發瘋為止,不過她們的人都很好,迄今尚未把我和趙薇的照片掛在門口:此二人禁止入內。
□啟示:凡是躲不掉的,就擁抱它。也可以換成另一句話:打不過她,就加入她。
.之四,貝尼尼的噴泉
廣場中央的噴水池,是貝尼尼或也父親老貝尼尼的作品,由於水壓低,精雕的太陽神嘴裡吐出的泉水水量很小,貝尼尼後來很不爽。我想貝尼尼更不爽的可能是廣場的觀光客太多,有些人乾脆把噴泉當成涼椅,坐在四周,根本沒人在意它是貝尼尼的傑作吧。
□啟示:寧為雞首,忽為牛後?或者如趙薇常教誨我的:人多的地方少去湊熱鬧?
.交通資訊
趙薇說得對,條條大路通西班牙廣場,可是最方便的還是地鐵,在西班牙廣場站下車。人潮洶湧,請當心皮包──不是店裡幾百幾千歐元的皮包,是台灣男人身上台幣幾百元的腰包、荷包、背包。(待續)
第二章 桑提土墓起,萬神殿內的拉斐爾墓
桑提土墓起,惡魔同相伴;
穿越羅馬城,神秘元素展。
光之徑綿延,神聖的考驗;
崇高追尋路,天使引向前。
在《天使與魔鬼》中,蘭登認為所有線索都指向光明會,那就得找到光明會的神秘聚會所「光明教堂」。因此在教廷總司庫卡羅的同意下,他帶著薇多利雅去梵蒂岡秘密檔案室尋找資料,那是一本光明會成員伽利略寫的書《真相圖解》,意外地在書中找到一首英國詩人彌爾頓的詩,並發現「光明路徑」解謎的方向。
蘭登認為第一個指引在於詩的第一句「桑提土墓起」,桑提是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的姓,那麼秘密藏在拉斐爾的墳墓裡面?
拉斐爾的墓呢?居然就在萬神殿。
不過在出發往萬神殿前,蘭登發現,糟,梵蒂岡早在十九世紀就拆掉殿內所有的雕像,所以喪失可以指引「光明路徑」的指標。
他們依然趕去萬神殿,畢竟那是唯一的線索,再說光明會的殺手已明白警示,第一個樞機主教將在八點時被處決。
丹.布朗形容蘭登見到萬神殿的感受是:
「一如以往,蘭登敬畏地欣賞著這棟建築物。萬神殿,諸神的殿堂,異教的神祇,自然與土地之神。從外頭看,整個結構似乎比他記憶中更像個箱子。垂直的柱子和三角形的門廊遮住了其後的圓頂。不過入口上方那行自負的粗體碑文,讓他確定這裡的確是萬神殿。M AGRIPPA L F COS TERTIUM FECIT。一如往常,蘭登邊翻譯這行拉丁文,邊覺得好笑。三任執政官馬可斯.阿格利帕所建。
「可真是謙虛哩,他心想,眼光轉向了周圍的區域。三三兩兩帶著攝錄影機的觀光客閒逛著,還有幾個坐在金杯咖啡店的戶外座位上,享受全羅馬城最棒的冰咖啡。通往萬神殿的入口外側,就像歐里維提剛剛說過的一樣,有四名武裝的羅馬市警察立正站著。」(摘錄自《天使與魔鬼》,時報出版,尤傳莉譯。)
◇
是的,張國立敬畏地在刺眼的陽光下,努力用他沒有廣角鏡頭的相機試圖捕捉這諸神的殿堂,不過張國立更覺得萬神殿更像個連續二十年,每天克掉二十塊拿坡里披薩、二十盤威尼斯墨魚麵、二十瓶奇安提紅酒、二十份波薩那肉醬義大利麵,外加二十塊提拉米蘇的胖子。張國立更敬畏地望著那行拉丁文,幸好丹.布朗已經翻譯出來,否則張國立可能誤以為上面寫的就是「萬神殿」。
張國立再偷瞄四周的商店,有麥當勞,有旅館,有香煙攤,有名信片店,沒錯,還有咖啡館,但怎麼沒有最重要的冰淇淋店?
一輛馬車載來看起很恩愛的情侶,下來一對中年日本夫婦,兩鬢白髮的先生先下車,再伸手扶著手臂上掛著香奈兒包包、腕上戴著卡蒂亞手錶的貴婦下來。張國立一眼就瞄到日本媽媽從裙叉內伸出來的一截粉嫩白腿。他們很有禮貌的問張國立──不,他們很有禮貌的問弓長國立,因為他們用日文問:「這是丹.布朗小說提到的那個教堂嗎?」
得到答覆後,日本先生牽著卡蒂亞的手錶,朝萬神殿走去,張國立望著搖曳生風的日本貴婦臀部,不禁思考:自己到底怎麼了,難道習慣於跟著老婆旅行,一旦回復單身,會難以適應?不行,他得找回過那個獨立、瀟灑、漂泊的自己。
人生,從羅馬重新開始。
◇
《關於萬神殿》
我喜歡走路,因此我的旅行常被趙薇諷刺為「行軍」。無所謂,全世界最可靠的交通工具便是自己的兩條腿,可走可停,不必買票,不必等車,走累了回到旅館把兩條腿倒掛在牆上,據說能解除痠痛。從西班牙廣場往名店巷內鑽,這次我義無反顧的走到底,抵達隧道口立刻左轉,踏上 via della Scrofa街,一路往南走下去,大約二十分鐘看到Piazza S.Eustachio廣場再左轉進去兩分鐘,就看到一個壯觀的大圓頂,古羅馬時代崇敬各種神祇的萬神殿便在眼前。
從希臘到義大利到法國,萬神殿是我見過最驚悚的一座教堂,因為它的圓頂直徑達四十三點三公尺,像個巨大的怪獸矗立在許多規規矩矩、方方正正小樓之中。
抵達的時間將近中午,殿前廣場上的方尖碑有如日晷儀般把影子縮小的指向旁邊的露天咖啡座。我懂,這是上帝召喚我該休息一下,尤其需要一杯espresso,不是丹.布朗喜歡的冰咖啡,在義大利,濃縮咖啡才是咖啡,它比教堂鐘樓裡那口大鐘還濃洌,能把人撞擊到瞳孔放大的地步。我捧著咖啡杯,瞳孔放大的面對擠在小巷中間的萬神殿,和其他所有的遊客一樣,全默不作聲的坐在陽光底下,思考究竟什麼人會造出這麼座純粹用來震懾人心的建築物。
最早是西元前二十五(或二十七年),羅馬皇帝可能覺得帝國內的神太多,乾脆集中管理而建造萬神殿──以上是我的胡思亂想。實際上是屋大維為紀念打敗安東尼和埃及艷后才興建的,那時可能還沒有圓形的屋頂,後來又發生火災,萬神殿被燒得只剩下牆壁和石柱。一二六年的哈德連大帝,重建神殿,加上圓頂,不過卻在殿前修建了傳統希臘式的圓柱門廊。六0九年,當時的東羅馬帝國皇帝把神殿獻給教宗,從此改成天主教的教堂,因此萬神殿的正式名稱是:聖母與殉道貞女教堂。(待續)
那時的萬神殿可能比現在更駭人,據說教宗將鍍金的青銅瓦片舖設在屋頂上和穹頂內,太陽光照射之下,整個羅馬城都籠罩在金光萬道之中,有神跡顯靈的氣氛。
中世紀初,教廷式微,教皇跑到普羅旺斯的亞維儂去接受法王的庇護,萬神殿和其他羅馬的教堂都逐漸破敗,等到教宗回來,萬神殿再經過整修,變成重要人物的墓地,依然不受重視。當一六三二年貝尼尼為教宗烏爾班八世設計聖彼得教堂時,也毫不客氣的把萬神殿內的銅製品全拆下來,包括殘存的鍍金瓦片,提供貝尼尼使用。也有一說,梵蒂岡沒用上這批銅器,而是用在鑄造聖天使堡的火砲上。沒想到歷經北方蠻族洗劫的萬神殿,最後毀在教宗手裡,也留下義大人一句有名的成語;
「What the barbarians did not do, the Barberinis did」意思是:「巴貝里人沒幹的事,巴貝里尼幹了。」
(巴貝里人,barbarians的音譯,意為野蠻人。巴貝里尼則是烏爾班八世的姓。)
這句話的意思很深遠,我在這裡試解將它擴大解釋為:有沒有文化和人的出身、教養、學歷、地位無關,和人的作為有關。
儘管如此,現在的萬神殿是最老也保存最好的羅馬帝國建築物,是世界遺產,也是圓頂式建築的代表作,前無古人,也後無來者。
我喝了兩杯濃縮咖啡才走向萬神殿,光是站在門廊前的圓柱下就覺得自己很渺小,而進入殿內,只能說匪夷所思。整個圓形的神殿沒有隔間,也沒有大型的裝飾物,光源則來自圓頂中央的一個圓洞,於是和殿前廣場的方尖碑一樣,羅馬人在他們的生活之中,隨時可以知道時間的變化,等從圓洞透入的光線集中到教堂正中央的地板,吃午飯的時間到囉。
萬神殿的高度和圓頂直徑相同,也是四十三點三公尺,至今無人能解當初為何如此設計,我站在圓洞下觀察陽光也順便思考,我想,最初可能為了安置一尊很大的神像,才會將神殿蓋成個大圓筒形。
走出神殿,有點捨不得離開,再喝一杯咖啡?不,二月十四日,得打通給趙薇的電話,依然通話中,或者傳個簡訊?不行,這樣一定會被罵沒誠意。在眾神的面前,我得反省一下:對老婆,我究竟是懼怕,或者尊敬,或者是珍惜?要不然為什麼一個情人節搞得我渾身不自在?
一個人走在異國的街上,尤其還面對巨大的神殿──或者我根本是發現寂寞才急著打電話回家?如果此時有美眉上來搭訕,我會不會忘記電話這回事?
《逛街指南》
.之一,拉斐爾(Raphael Sanzio,1483--1520)的戀情
拉斐爾長得很俊秀,可是一生都沒有結婚,不過曾經和麥迪奇主教的外甥生訂過婚,看起來他太風流,這個婚最終仍沒結成。在羅馬期間,他有了較廣為人知的情人露蒂(Margherita Luti),並畫出她的肖像,露蒂露出她的胸部,右手並握在左乳下方,有點像正要去哺乳,也有點像向畫家挑情。
同一時期的另一位大師凡薩利,在一五五0年出版了一本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書《最偉大的畫家、雕塑家、建築師的人生》(Lives of the Most Excellent Painters, Sculptors, and Architects),裡面提到許多藝術家的私生活,其中提到拉斐爾的部分最勁爆,因為凡薩利說,拉斐爾和露蒂做愛太過於激烈,以致於事後發燒,加上醫師的誤診,才在三十七歲的英年早逝。留下相當的財產給露蒂,也囑附他要葬在萬神殿。
我抵死也不信做愛會死人,只信不做愛會悶死人,不過由此來看,雖然拉斐爾花名在外,他對露蒂的愛倒是不容懷疑,否則怎麼可能相識多年仍拚了老命的和她做愛哩!
□啟示:做愛要節制,永遠提醒自己,還有下一次。
他的墓誌銘很有詩意,當拉斐爾活著的時候,大自然怕被他征服;當它死了,大自然則害怕會隨他而去。原文為:
「Here lies that famous Raphael by whom Nature feared to be conquered while he lived,
and when he was dying, feared herself to die。」
他最有名的一幅畫是《雅典學院》,把希臘、羅馬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學者,包括亞歷山大大帝都畫在一起,而且如此的異教主題,居然被梵蒂岡視為寶貝的收藏起來,可見天主教未必如丹.布朗小說裡寫得那麼的保守。
.之二,貝尼尼的象馱方尖碑
萬神殿附近有個很小的廣場Piazza della Minerva,中央的這尊大象雕像背負著一座方尖碑是貝尼尼的設計,方尖碑原被棄置在廣場旁的聖瑪利亞(Santa Maria sopra Minerva)教堂內,貝尼尼環保回收,再加上新雕的大象,不過他只設計,雕刻大象的是Ercole Ferrata。
這方尖碑是羅馬從埃及掠奪來的十一座中最小的一座,建造的年代遠在西元前六世紀。底座有段教宗亞歷山大七世寫的文字:
「強烈的的意志需要堅強的知識來支撐。」(a strong mind is needed to support a solid knowledge)
古老的方尖碑經過藝術家重新的設計,將古埃及的文物引進新的時代潮流,成為文藝復興時期羅馬最特殊的雕刻品。
□啟示:看見這座方尖碑,是從萬神殿出來後到處找冰淇淋店時,無意間發現的,所以貪吃未必是壞事,吃的時候要眼觀八方才能獲得更大的滿足。
.交通資訊
附近沒有地鐵站,其實羅馬城西邊的舊城區幾乎都沒有地鐵,因為實在太難挖,誰也不敢輕易破壞地底下埋的古蹟。最佳的路線是公車一一九號,在地鐵的西班牙廣場站可以上車。另外舊城區最佳交通工具是自行車,可以在當地租。(待續)
第三章 天使引向前,拿佛納廣場的巴洛克戰爭
蘭登搶救四位被綁架的樞機主教,追尋光明會神秘的光明教堂,他認為有兩個原則:光明會的四件雕塑、四件雕塑分別代表的四元素,也就是「早期煉金術士相信,全宇宙是由四種物質組成的:土、氣、火,還有水。」
◇
關於四元素,張國立很小的時候便聽過,鄰居的劉伯伯夏天在院子裡喝茶乘涼,他抿了口茶,用感嘆的口吻教誨在一旁啃冰棒的張國立說,男人想維持一生的幸福,得謹記四元素:不土,才能找得到女人;不氣,不論女人多不講理都當成耳邊風;不火,即使女人進臥室鎖上房門,男人躺在門外的沙發上也能照樣打呼照樣做春夢,絕不生氣。最後,劉伯伯揮揮手裡的扇子,讓張國立一度誤以為眼前這穿麻織內衣褲的北北是《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
劉伯伯說,最後,最重要的是「如水」。男人總有一天會修煉成不動如山的境界,有如漂浮在水面上,隨著水的起伏而起伏,完全沒有重量、沒有質量,徹底的無劍似有劍,從此娶十個老婆都能過平靜的日子。
沒一句聽得懂,幸好小小張國立喜歡發問,他舉起沒有冰的空棒子問:「什麼是無劍似有劍?」劉伯伯露出慈愛的微笑:
「小子耶,就是劍不在手中,在心裡。嗯,有點難懂喔,這麼說罷,明明你是張國立,但你根本不是張國立。」
更加不懂。此時傳來劉媽媽的喊聲:死老劉,你到底吃不吃晚飯,要我扛轎子來請你呀。「聽懂了吧,」劉伯伯說:「劉媽媽叫我去吃晚飯,我搖著扇子不急不徐地去,不土;劉媽媽一定會照例把飯碗用力摜在我面前,你劉伯伯也不氣;吃完飯,我要是晚五秒鐘去洗碗,劉媽媽會說,老太爺,可以去刷刷碗、洗洗鍋嗎,這時,你劉伯伯不火。等劉媽媽看見我薪水袋少了五百塊,她會罵,怎麼少五百塊?叫你戒煙,不聽,你去娶公賣局好了。這時劉伯伯什麼也不會說,我堆起滿臉的微笑問劉媽媽說,要上床嗎。這叫如水。」
張國立一臉困惑,他不可能懂,等到三十多年後遇到趙薇,他才突然間頓悟,思念那位早已不在人世的慈愛老朋友。此刻他再提出疑問:「我不是張國立,那我是什麼?」
恰好劉媽媽的聲音再傳來:「豬啊,你到底來不來吃飯。」
◇
樞機主教被燒死,警探歐里維提被殺死,薇多利雅也不見,蘭登陷入困境,他幾乎被光明會徹底打敗。蘭登必須反敗為勝,不過他尋找光明會的衝動由起先的正義感,在這一刻嚴重變質,他不在乎有沒有樞機主教再被殺,他不在乎反物質爆炸後是否會毀掉半個羅馬城,他想的是:
「他心中新出現了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情。那個衝動很簡單,絕對,原始。找到薇多利雅。……薇多利雅不在,讓他體會到一種多年沒有過的感受,那就是寂寞。那種痛苦給了他力量。」
◇
張國立穿梭在萬神殿附近的小巷弄間,緊張地拿出手機按出重撥鍵,嘟嘟嘟,通話中。於是他傳出簡訊:
「妳想要什麼樣的情人節禮物?Prada 的包包如何?」
◇
勝利聖母教堂內,貝尼尼的天使用手中的矛向蘭登提示了新的路徑,他驚訝的發現原來下個地點是拿佛納廣場的四河噴泉。
「這座噴泉最引人注目之處,就是它的高度。光中軸就超過二十呎高──一座由石灰華大理石所構成的崎嶇小山,充滿了冒著水的洞穴和石窟。整座石墩上佈滿了異教的形象,最頂端則聳立著一座方尖碑,往上還要高出四十呎。蘭登目光逐步往上。在方尖碑頂端,有個模糊的暗影襯著天空,是一隻靜棲的鴿子。」
◇
張國立也站在噴泉仰首望著方尖碑頂端的鴿子,他比蘭登更早發現那不是活的鴿子,是鴿子銅像。一動也不動的鴿子使蘭登不久後醒悟,原來那也是路徑的指標,幫助他找到光明教堂的所在地,並逐步解開所有的謎。
同樣的,不動的鴿子讓張國立完全明白當年劉伯伯對他說的:不土、不氣、不火和如水,男人得像銅鴿,不亂動,一切等候女人的交待,這叫謀定而動。手機發出震動,有回信:
「隨便,你看著辦!」
不火。也許該取消去梵蒂岡的計畫,把握時間趕去西班牙廣場。銅鴿揮揮它的翅膀,要起飛囉。(待續)
《拿佛納廣場》
萬神殿左邊的巷子口有個標示「往拿佛納廣場」,走去大約才五分鐘,沿途有兩座警察的崗哨亭,問路也方便。我愛問路,說不定能交上新朋友。旅行時最可靠的路標是微笑,只要稍微摸不清方向就趕緊問,若是語言不通,把要去的地方寫在紙上拿著問,同時露出可愛的微笑,保證有效。偶而也有遺憾的時候,趙薇就常這樣說我:
「你不要笑,你笑起來滿臉皺紋可以夾死蚊子。」
拿佛納廣場原本是羅馬皇帝的競賽場,和我們高中、國中學校內的橢圓形運動場很類似,可是更細長,中央和兩邊有噴泉,不少畫家在廣場上出售他們的作品,也為遊客素描。我不想畫肖像,擔心可憐的畫家畫完後會吐得一噴泉都是,但我想吃塊披薩。
廣場周圍有很多小館子,挑中一家賣「剪」披薩的,就是店家烤出一大塊一大塊各式作料的披薩的店,客人可以自己選種類、選大小,服務生用剪刀剪下,秤重量算錢,好吃又便宜,更棒的是熱騰騰的,東方胃不見得能長期忍受冷冰冰的食物,那就沒什麼能和披薩比美的了。自助旅行最花錢的是交通費,吃和住都好打發。
此時電話打通囉,恭禧張國立,否則趙薇可能在傍晚向警方報失蹤人口。
「你在做什麼?」
「我在吃披薩。
「你為什麼有披薩吃?」
「買的。」
「那我咧?」
「台北也有披薩店──」
「不是,我是說我的禮物咧?」
算了,繼續我的孤單旅程吧。
到拿佛納廣場主要是為貝尼尼著名的「四河噴泉」,在《天使與魔鬼》裡,第四位樞機主教死在噴泉內,這裡是四大元素中,「水」的象徵。《達文西密碼》這本小說,丹.布朗選擇巴黎的羅浮宮和達文西的作品為主角,《天使與魔鬼》轉到羅馬,丹.布朗沒有選擇文藝復興大師的米開蘭基羅,反而選上巴洛克的貝尼尼?
貝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1598--1680)的父親是從佛羅倫斯移民至拿坡里的矯飾主義(Mannerist)雕刻家派特羅.貝尼尼。七歲時父子到了羅馬,小貝尼尼迷上壯觀的希臘式雕塑,所以他受到文藝復興時期強調的古典主義精神,與父親的矯飾主義影響,成就出精緻的巴洛克作品。
他一生受到三任教宗的信任,得到充分的授權展開巴洛克的革命,用華麗、細膩的設計,在宏偉、粗獷的古城中,建立新時代的藝術。
前幾年北京市引入許多國際知名的大師級建築師,設計了水立方(方塊酥)、奧運主運動場(鳥巢)、歌劇院(水煮蛋)、央視新大樓(褲叉子)時,曾經有人批評在古城之中搞現代,不三不四,破壞原有的景觀。我馬上想到貝尼尼和巴洛克,十七世紀時的羅馬也有同樣問題,巴洛可和希臘羅馬的建築根本格格不入,可是如今再看,各個時代的風格都融合在一起,使羅馬更加偉大。
貝尼尼不僅是建築師,也是畫家、雕塑家,他建造的教堂不多,倒是花很多時間將巴洛克的作品置入原有的教堂之中,叛逆的精神是丹.布朗選上貝尼尼作品的原因,符合他在故事中強調的,光明會「顛覆」教廷的主軸。不過貝尼尼沒有顛覆教廷,他只是讓教會更世俗化、更引人注意,這也是羅馬教廷重用他的原因,讓教會吸引更多的信徒、更多人樂於接近教堂。
他的個性上有個大缺點,過於執著(過於自大?),因此當最支持他的教宗烏爾班八世死去世後,許多藝術家群起反攻,幸好新任的英諾森五世給了他一個機會:設計四河噴泉,使他有機會再次證明自己的實力。
一六五五年他受法王路易十四之邀去巴黎,原來是去設計羅浮宮的東門,但他過於誇贊義大利的藝術,得罪老法,貝尼尼甚至說全巴黎的畫加起來,都不如義大利Guido Reni(1575--1642,生於波隆那的巴洛克畫家,最有名的畫作是現藏於羅浮宮的《大衛和巨人歌利亞的頭》)的一幅。這話深深惹火老法,在比圖時他輸給法國建築師 Claude Perrault(此人是天才,也是物理學家、解剖學家和作家),斷絕在巴黎發展的機會。
貝尼尼死時八十一歲,弟子很多,被視為義大利最後的偉大藝術家,因為從此之後,藝術的主舞台轉往他看不起的法國。
拿佛納廣場正中央便是四河噴泉,根據十七世紀歐洲人的地理知識,認為世界上最大的四條河是非洲的尼羅河、歐洲的多瑙河、亞洲的恆河和南美洲的普拉特河(River Plate),少了中國的黃河和長江,不過當時歐洲學者對中國的印象仍很模糊,所以誤把恆河當成亞洲第一大河。普拉特河則位於烏拉奎和阿根廷之間,長二百九十公里(台灣的濁水溪長一八七公里,中國的長江長六千三百八十公里),注入大西洋。
貝尼尼設計四個石雕的巨人像代表這四條河,拱著噴泉中央建於西元八十一年的方尖碑,在方尖碑頂端則是《天使與魔鬼》裡指引蘭登找到下個目標的鴿子。教宗之所以在人口密集的拿佛納廣場上建這座噴泉,主要是宣揚教威,鴿子代表天使,也代表天主教所傳達和平精神,四座河神的雕像代表世界。
有趣,這座噴泉再次讓我感覺天主教沒那麼封閉,否則怎麼會容忍如此異教的雕塑品、怎會容忍貝尼尼的離經叛道。(待續)
不過四河噴泉裡四尊河神,雕得真透著點那麼的詭異,因為第一尊尼羅河神不僅舉起左手遮住臉,還有塊布把他整張臉罩住。第二尊多瑙河神則坐得幾乎要從石頭上掉下去,他也側著身子,有如要躲開什麼。第三尊普拉特河神幾乎已躺在基石上,伸出他的左手,看起來像是有什麼東西正要壓到他身體上。只有第四尊恆河神略為正常,坐在噴泉的中央。
前一晚我也曾到四河噴泉,有位美麗性感的導遊小姐說,四河噴泉的雕像這麼怪異,和它面前的競賽場聖雅妮教堂有關。噴泉是貝尼尼設計的,教堂則是波洛米尼的作品,這兩個人都是十七世紀巴洛克藝術的大師,卻文人相輕,兩人形同仇敵,當波洛米尼正在重修聖雅妮教堂時,貝尼尼也忙著四河噴泉,大有在拿佛納廣場比個高下的味道。貝尼尼把多瑙河神設計得側身而坐,不願面對教堂;尼羅河神更誇張地將臉蒙住,表現出他認為聖雅妮教堂根本是個災難,不值一顧的模樣。貝尼尼再透過普拉特河神的造型,警告大家波洛米尼的教堂不牢靠,會垮掉。
貝尼尼夠狠,波洛米尼也不含糊,他在聖雅妮教堂面對四河噴泉的鐘樓上,塑了座聖雅妮溫柔婉約的大理石像,意思是有聖雅妮的護持,這座教堂絕不會倒,而且天主教的聖女代表了正統,高高在上的壓制住下面噴泉內的四個邪教河神。
那時天色已很昏暗,我聽美麗的導遊小姐講得好奇心大起,決定第二天再來好好研究貝尼尼和波洛米尼在競賽場上的藝術競賽。按照教堂與噴泉呈現的畫面,的確充滿故事,不過四河噴泉完成於一六五一年,聖雅妮教堂則完成於一六五七年,而且波洛米尼在一六五五年便被教宗換掉,最後兩年由另一個設計師接手完成。
發現貝尼尼和波洛米尼的雕像戰爭是虛構的,不免有些失落,幸好找到另一個故事,關於競賽場聖雅妮教堂、關於藝術家的競爭、關於教宗……
先說聖雅妮教堂,紀念的是位美麗的女孩叫雅妮。天主教的說法,聖雅妮十三歲時(可能是西元三0四年)就出落得令人驚艷,年紀輕輕的她已信仰上帝,立下志願,一生保持處女之身,將自己完整地奉獻給上帝。很多羅馬貴族追求雅妮,都遭到拒絕,她總是說:「上帝是我唯一的配偶。」
我很清楚精蟲穿腦的男人會是什麼德性。追求者之一為羅馬地區首長的兒子,他用貴重的禮物試圖打動雅妮的心,怎想到敗在一個當時(西元三世紀)羅馬帝國根本不承認的上帝手裡。一怒之下這小子回家向老爸哭訴,擺出得不到她就摧毀她的決心。果然,老爸以信仰邪教的罪名拘捕雅妮(基督教直到西元三一三年由君士坦丁大帝發布「米蘭敕令」,才成為帝國境內合法的宗教)。最後雅妮在平靜之中接受死刑,日後被教會封為聖人,成為聖雅妮,是少女的保護者。
民間對雅妮的故事,則說得要豐富多。前半段相同,有個小子對雅妮由愛而生恨,他老子是總督,用惡勢力把雅妮抓起來,但當時的法令嚴格規定不得對處女動刑,於是總督把她剝光衣服遊大街的送進妓院,打算破壞雅妮的貞潔。沒想到雅妮的頭髮不知為何的變長,長到能把整個身體遮住,每個想強暴她的男人碰到雅妮身體也立即失明。總督氣得把雅妮架上火刑台要燒死她,當然,沒一根柴點得起來,最後用劍才刺死雅妮。
聖雅妮的頭骨目前埋在這座教堂內,而教堂所在的這個地點正是當年的羅馬妓院。
教宗在十七世紀要興建教堂紀念這位聖女,原本找的建築師是雷納迪父子,大門安排在面對聖瑪麗亞街的那面,恰好背對拿佛納廣場,不過波洛米尼在教宗前爭寵成功,搶來建築的合約,雖然大部分的設計沒有做多大的改變,但大門改了方向,面對拿佛納廣場,也面對才剛完成沒多久的貝尼尼四河噴泉。
有幾種說法:教宗為了使拿佛納廣場但宏偉,同意波洛米尼改教堂的大門,讓教堂與噴泉合為一體,成為廣場的重心。也有說法,那時貝尼尼已是大師級人物,波洛米尼為了仰慕貝尼尼或和大師一較高下,刻意把大門轉過來。另一種說法回到陰謀論,波洛米尼在鐘樓旁違反平衡原則的增添聖雅妮雕像,存心剋死四河噴泉。
我最愛陰謀論,再給陰謀加點料。貝尼尼是連續三任教宗的最愛,且獲授權在羅馬市區內推動他的巴洛克計畫,波洛米尼好不容易才得到機會冒出頭的能和貝尼尼比比,怎能錯過機會。如果他沒把聖雅妮教堂的大門改成對著四河噴泉,怎麼可能和貝尼尼正面對陣?
可惜支持波洛米尼的教宗在一六五五年過世,新任教宗亞歷山大七世召回雷納迪父子繼續建造聖妮雅教堂,最終由雷納迪完成,但波洛米尼的風格卻無法全盤推翻。
這位巴洛克大師出身於石匠家庭,力爭上游,可是晚景淒慘。波洛米尼後來精神狀況不好,一六六七年在羅馬自殺,埋在他最後一個作品「佛羅倫斯人的聖喬瓦尼教堂」(台伯河邊,靠著Amedeo橋頭)內,他原負責設計教堂的主祭壇。
巴洛克的羅馬會戰,迄今仍留在拿佛納廣場,沒有硝煙味,剩下濃濃的傳說和觀光客的驚訝。到羅馬看巴洛克建築和雕塑,不能不到拿佛納。(2009/04/24出版)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神鬼當鋪 1+2 套書
目擊證鬼:神鬼當鋪2
目擊證鬼【裸背穿線裝訂】:神鬼當鋪2(作者親簽+雨漸耳金屬書籤)
消失的沙漠中隊
神鬼當鋪(限量裸背穿線珍藏版)
神鬼當鋪
【親簽版】張國立 炒飯狙擊手系列套書(炒飯狙擊手+第三顆子彈)
炒飯狙擊手(國際暢銷燙金版)
炒飯狙擊手(國際暢銷簽名版)
第三顆子彈(國際暢銷簽名版)
第三顆子彈(國際暢銷燙金版)
臺灣神鬼傳奇: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
我受夠了
大碗另加:小說家的飲食滋味【隨書珍藏:時間之味老台北手繪地圖雙面書衣】
私人間諜
乩童警探:死亡的深度
小蜜蜂XX
乩童警探:雙重謀殺
乩童警探:偏心的死刑犯
金陵福
愛情的規律與範圍
海龍.改改
戰爭之外
一口咬掉人生:台灣過得最爽的帥大叔教你人生怎麼用幽默去偷、去爽、去過得好
火車慢跑!19種你沒看過的北海道
男人的日本,女人的日本
偷眼淚的天使
天使與魔鬼大現場
17歲,爽
女人讓我缺氧
我真的熱愛女人
兩個人的日本
亞當和那根他媽的助骨
兩個人的義大利
鳥人一族
大齙牙咬到西班牙
最後樓蘭女
愛你一萬年
佔領龐克希爾號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