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1107_為什麼要說對不起(王宏哲
1107_李珠珢的主場日記

相關主題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過動兒教養終極典藏(十年全新版)

王意中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25/09/30 出版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獲選為***網路書店2021、2022「年度影響力心理師」、2024「年度讀者最愛心理師」,「DailyView網路溫度計」網站選為20大「台灣人氣心理師」之NO.1。全書歸納54種常見困境,提供301個實用策略,幫助過動兒的家長與老師,把理解變成方法,把忍耐轉化為行動。★內容簡介: 【經典升級,全新修訂】────家長與老師一致推崇的ADHD教養經典────「沒有孩子天生想當讓人抓狂的大麻煩。」過動兒不是愛搗蛋,而是需要一套合身的引導方式。▎15項成長挑戰 × 54個困境 × 301個實用策略 ▎●●衝動、插話、忘東忘西、情緒爆炸……孩子不是故意不聽話,而是大腦真的無法「煞車」。▍那些讓大人氣炸、孩子委屈的教養現場:‧孩子寫作業老是分心、拖延?你快爆炸,他卻比你更慌亂。‧孩子上課坐不住,甚至起身走動?老師頭痛,孩子也被貼上「問題學生」。‧孩子遇到一點小事就情緒失控?你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教不好?陪伴過動兒的日子,有時像打仗,有時像猜謎,這不是因為你沒耐性,而是這條路真的不容易。請記得,ADHD不是缺陷,是一種獨特的發展特質。孩子需要的,不是標籤,而是有人願意理解、陪伴、引導他。●●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深入特殊兒家庭與校園現場,陪伴父母與老師度過最混亂的階段。他從多年實務經驗中,整理出最關鍵的15個成長挑戰,涵蓋「專注力、學習策略、社交技巧」,以及「診斷評估、親師溝通、班級經營」等核心議題。全書歸納54種常見困境,提供301個實用策略,幫助過動兒的家長與老師,把理解變成方法,把忍耐轉化為行動。【特別收錄】.父母和老師最關心的15個過動兒教養Q&A.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20個延伸協助指南★本書特色:◎王意中心理師全面修訂與重新編排,推出十年全新版。◎這本書適合誰?・家有ADHD孩子或疑似有ADHD孩子的父母・第一線老師與特殊教育工作者◎父母和老師最關心的過動兒教養Q&A:Q:該讓孩子知道自己是ADHD嗎?A:可視孩子心智年齡,調整說明方式。對學齡前幼兒,可以用故事或繪本,引導他認識自己。對學齡兒童,不必強調「ADHD」這個名稱,重點是幫助他理解自己的特質,以及如何與他人相處。Q:「疑似」ADHD,代表什麼?A:「疑似」兩個字,提醒我們及早介入。ADHD的成因是生理因素,但父母和老師的教養方式,也會影響孩子的進步程度。Q:該不該讓同學知道孩子是ADHD? A:在告知之前,請先徵詢孩子的父母同意。不要過度強調「ADHD」的診斷字眼,而是將重點放在引導同學如何與孩子相處,並凸顯ADHD孩子的優勢與特質,幫助他融入班級。Q:ADHD孩子書念不好,又常忘東忘西,怎麼辦?A:多數 ADHD 孩子智力正常,但注意力缺陷,造成他在學習上容易分心,也常出現忘東忘西的狀況。或許我們可以想想:「今天做了哪些讓ADHD孩子專注的事?」提升執行力,是改善專注的關鍵。◎我常說:「診斷是一種溝通,是瞭解與認識孩子的方式之一。但請勿成為我們逃避須為孩子做一些努力與改變的託辭。」同時,診斷應該是一段嚴謹的推論過程。切記,請勿將你我眼前的麻煩現象,直接歸於「ADHD」或「過動兒」這幾個字。否則「診斷就像三秒膠,黏得快,除去難。標籤過量,有礙孩子身心健康。」實務上,當你長期與ADHD孩子相處,你會發現這群孩子其實充滿著熱情、活力與貼心。──摘自【新版自序】〈啟動ADHD的教養執行力〉

79 特價3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增訂新版)

遠流 出版
2023/05/26 出版

★過動症書籍長銷NO.1★ 面對過動兒,所有家長、專業工作者必備的案頭書 全方位幫助過動兒父母認識過動症,使其成為有原則、有執行力、有科學精神的父母,進而改善孩子的行為,同時也能照顧自己,並找回家庭和諧。 & 本書分為四篇: 1.瞭解過動症:正確認識過動症成因、打破錯誤迷思 2.如何成為成功的過動兒父母:建立評估與診斷的正確心態,並照顧好自己 3.如何調適家庭和學校生活:改善過動兒在家中和學校行為的實用方法 4.過動症的藥物治療:認識各種過動症藥物,建立正確的用藥觀念 & 本書可幫助過動兒父母: 1.理解過動症的成因 2.得到正確的診斷 3.與學校及醫療專業人員合作,尋求所需的支援 4.實施有效的八步驟行爲管理計畫 5.培養孩子的學習與社交能力 6.重建和諧的家庭 & 此新版本新增「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章、提供關於過動症成因和藥物的最新資訊,並新增過動兒與手足相處的內容、提供給本身也是過動症患者父母的建議。 【審定】 林亮吟|心禾診所負責人 &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聰明又過動!【手機世代4.0全新增訂版】美國學習與專注力專家45年經驗實證,教你輕鬆搞定ADHD孩子(1~13歲適用)【TOP 1暢銷教養經典】

野人文化 出版
2025/10/29 出版

★Amazon暢銷10年兒童健康類Top1教養經典★★ADHD過動兒生活常規訓練專書No.1★★暢銷第四版,全新增訂內容,讓孩子的成長不再被科技綁架★★45年經驗實證,美國學習與專注力專家設計★★隨書贈「執行力訓練手札」★孩子不是故意作對,是大腦「還沒學會」!直擊3大教養難題:過動、3C成癮、校園適應,革命性「11項大腦執行力訓練計畫」,終結混亂日常!我家孩子很聰明,但就是太散漫了!老是叫不動,動作拖拖拉拉,做事常分心,動不動就愛哭,專注力不持久、組織力太弱、堅持力不夠……到底問題出在哪?其實,不是孩子不做,是不知道該怎麼做!這些孩子資質好、潛力佳、動機夠,缺乏的只是大腦的統整力與執行力!將父母的大腦借給孩子,6步驟協助孩子建立好習慣、激發孩子的潛在天賦!作者45年來的研究與諮詢訓練經驗證明:父母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方法,孩子的執行能力是可以訓練的!根據兒童發展最新研究顯示,很多有能力的孩子,都出現「執行能力不足」情形。美國學習與專注力專家教你:配合兒童大腦發育、生心理發展,針對不同年齡層,運用4階段兒童執行能力評量表,找出孩子的強項、弱項;輔以循序漸進的訓練和技巧,提升孩子的11項執行能力,搭配28個實際教養案例,分析問題根源,輕鬆解決讓父母頭痛20項日常生活大小事;6步驟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科技使用習慣、解決手機世代的成癮問題。全新增訂版,新增「手機世代的教養方法」、「與學校老師攜手協助孩子成長的關鍵方法」、「最前緣的腦神經科學知識」,以及更多「淺顯易懂的說明舉例」,幫助父母輕鬆解新世代的教養難題!【6步驟完成執行力訓練】Step 1:確認想解決的問題行為Step 2:和孩子一起設定目標Step 3:列出孩子達到目標需遵守的步驟(父母提供誘因,孩子有成功表現時鼓勵他。)Step 4:將步驟製成規則清單,提醒孩子遵循(和孩子說:「去看看你的那張表。」)Step 5:監督孩子依流程步驟執行,漸漸內化成習慣(父母提醒:「你現在需要做什麼呢?」)Step 6:父母逐漸減少監督的頻率和強度(孩子會對自己說:「我現在應該做什麼呢?」)【輕鬆解決20個父母最頭痛的問題】起床後上學前準備工作、整理房間、收拾個人物品、做家事、才藝練習、準時就寢、整理書桌、寫作業、收納筆記或作業、寫報告、準備考試、處理開放性任務、處理耗費心神任務、長期計畫、控制脾氣、控制衝動行為、管理焦慮、應對計畫變動、不要動不動就哭、學習解決問題執行力=生活能力╳學習力╳解決問題能力╳夢想實踐能力執行力訓練計畫=大腦反應機制的模擬訓練※初版書名為《教出孩子的行動力》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戰勝過動症(2版):幫助孩童自律、專注與成功的60個趣味活動

書泉 出版
2025/10/03 出版

★ 簡潔的文字,搭配情境的圖示,引導讀者快速了解過動症狀。★ 體驗有趣的活動,從中學習接納獨特的自已,讓孩童克服自卑與不安,更有自信的活出自我。★ 內文提供許多情緒管理的防範秘技,引導患者情緒不暴衝,與人和睦相處,有利於社交活動。★ 讓孩童學會保持專注力,並且自律性的投注在有興趣的事物上。讓我們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你很棒!」每個人都有讓他們與眾不同的地方,例如你(還有世界上數百萬個小孩們)的其中之一就是過動症。雖然過動症很普遍,但它也可能讓你感到挫折、孤單甚至無力。好消息是,有了正確的技巧和知識,你可以成為過動症的老大。過動症不能掌控你的人生──「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本書將會帶給你全新的方法管理你的過動症,透過有趣的活動,你會更了解自己和過動症,學習簡單的工具,現在你可以開始使用,讓自己更有自信、更能掌控自己。從〈過動症與我〉一篇,你可以學到:了解自己是哪一種類型的過動症,並知道自己有哪些症狀,還有過動症可以為你帶來什麼好處,你還需要努力什麼。從〈過動症不是我的老大〉一篇,你可以學到:從管理激動的情緒到覺得無聊時怎麼做,再到能在學校守規矩,你可以學到很多超有幫助的技巧,幫助你管理憤怒、保持專注、衝動管理與做出明智的決定。從〈與過動症共處〉一篇,你可以學到:不管你在家、在學校或和朋友相處,你都能在這篇學到許多「行動」的課程,你可以每天練習,像是製作「早晨地圖」或「每週作業表」,還有當你感到不高興時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方法。《戰勝過動症》這本書提供了很多有關自我控管與組織的技巧,你已經做好充足的準備,可以處理任何情緒和阻礙,這樣你就有更多的精力,可以專注在你覺得有趣的事情上。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ASD與ADHD共病的教養祕訣

王意中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24/12/24 出版

首部探討ASD(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DHD(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共病孩子教養的專書。 在看到孩子的共病前,請先看到孩子本身; 他是孩子,他也會有同齡孩子的各種需求,被陪伴、被愛與被肯定。 父母、老師看待共病孩子的心態與做法, 正決定著:其他孩子是否能友善對待共病孩子, 以及孩子如何看待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讓共病孩子心碎的話: 「我跟你講了多少遍?為什麼老是講不聽?為什麼講都沒有用?」 這些話的底下,我們正在告訴孩子一件事:我們沒有其他方法,我們拿你沒辧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孩子出現共病,父母、老師及孩子本身,他們如此煎熬: 父母心慌、無助: 孩子一下子過動、坐不住,一下子又能在角落靜靜看課外書,他究竟是過動,還是自閉? 老師為難、無所適從: 特殊生想幹麼就幹麼,叫不動,說不聽,又不時出現惱人的狀況,讓人好崩潰。 共病孩子說不出的委屈: 我也想當父母、老師心中的好孩子,但我無法控制住自己啊。 當孩子出現共病,意中心理師建議: 減少不必要的刺激,「關係」最重要 當孩子出現共病,只要有ASD,一律以ASD為優先處理原則。而ASD最在乎你與他的關係,當「關係」良好,你所給予的建議、方法、提醒、叮嚀,他更能接受。 大人保持情緒平穩,以二選一選項,代替強迫、命令與要求 當固著性、社交困難、專注力缺陷、活動量大、衝動的共病孩子出現狀況,大人若情緒不佳,別急著應對,請委由另一半或其他老師處理。 是需求,非特權;讓孩子看見自身的「亮點」 「為什麼他不能夠跟別人一樣?」是許多老師與同學的疑惑,但這是因應共病孩子的需求。此外,大人的讚賞與肯定,能讓孩子擁有自信,例如ASD的專注、堅持,對於事物的興趣、熱情,ADHD對於事物的勇於嘗試、幽默、開朗、熱心。這份自信讓孩子在未來更能走入人群、適應社會。 當特殊生在校園裡的比例越來越高,幾乎班班有特殊生。意中心理師在本書,從ASD與ADHD共病孩子在生活、學習、人際、工作、感情、社會適應等層面,以極其柔軟、語重心長,但又提供具體可行的諸多技巧,因意中心理師最念茲在茲的是,大人能讓每個共病孩子,知曉自己的特質、優勢以及限制,合理地看待自己,且從自己的身心特質裡,找到未來適應這社會的強項。 ★本書特色: ◎余懷瑾(仙女老師)、林亮吟(心禾診所負責人)、卓惠珠(亞斯教母)、馬大元(精神科醫師;YouTuber;公視節目主持人)、黃雅芬醫師(黃雅芬兒童心智診所院長)、黃瑽寧(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蔡傑爸(親子作家)齊聲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這本書為誰而寫?主要是為同時伴隨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共病(comorbidity)的孩子而寫。 在實務上,我經常接觸到不知所措的父母向我詢問:「當孩子是ASD,又是ADHD,該怎麼辦?」除此之外,有些孩子身上還同時出現學習障礙、智能障礙、強迫症、妥瑞症、憂鬱症、網路成癮、對立反抗、品行疾患等議題。 單一的ASD、ADHD診斷,就已經讓父母與老師感到焦頭爛額、心力交瘁。如果孩子同時出現兩種或以上的疾病、障礙,共病問題會更是錯綜複雜,相當棘手。 ◎這本書的書寫對象?如果沒有特別的註明,主要以智能發展順利,輕度或沒有語言功能障礙或缺失的ASD與ADHD共病孩子為原則。 ◎寫這本書的目的?陪伴這些孩子不容易。對當事人來說,在整個成長過程中,更是非常不容易。因為如此的不容易,所以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更多人對於共病孩子有全面的了解。 任何的情緒、行為、人際互動關係,以及教育的介入,如果能夠降低、減緩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痛苦,縱使只是些微的改變,也是改變。 更積極的是,期待在ASD、ADHD兩種障礙當中,找出這些孩子獨特的身心特質。思考不同的排列組合,掌握其核心特質,以摸索出相對應的陪伴之道。 ◎雖然共病,但要共好!共病的存在,喚來了許多的難題,讓親師生疲於奔命。但命運的排列組合,卻也讓自己喚醒,找出不同身心特質交錯的各種可能性。相信孩子的身上,具備了你難以想像的可塑性。 ASD逐漸的讓你欣賞到他的堅持與專注,熱情與投入,對於簡單生活的美好追求。ADHD讓你見識到他的好奇與冒險,勇於嘗試,對於事物的不介意,輕鬆看待。 雖然共病,但要共好。期待ASD與ADHD共病的孩子們,雖辛苦,但依然能夠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

王意中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14/09/03 出版

你要的答案都在本書中! 過動兒家長、老師詢問度最高的書,全新出版! 15項關鍵命題.54個最大擔憂.301把教養金鑰 【貼心收錄】父母和老師最關心的15個過動兒教養QA.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20個延伸協助指南 & 部落格近百萬人次關注!最受信賴的諮商及實務顧問! 特教界知名心理師給你方向、答案和信心, 協助親子關係貼近,班級經營成功! 專 注 力.學習策略.自我控制.情緒管理.社交技巧 正向思考.自我概念.動機態度.生活管理.休閒娛樂 時間管理.親師溝通.診斷評估.藥物態度.班級經營 Q:醫生說孩子「疑似」有ADHD,這到底是要傳達什麼訊息? A:ADHD的成因是生理因素,但父母管教和老師的教學方式將決定孩子的改善程度。「疑似」ADHD,多少提醒我們趁孩子狀況輕微,該是適時協助他的時候。 Q:很容易跟同學起衝突,甚至被排擠,怎麼辦? A:在家裡可模擬各種情境,引導孩子思考解決方法,編成一本他專屬的「社交技巧祕笈」。在班上可以挑選「人際小天使」,陪伴過動孩子踏出同儕互動的第一步。 Q:上課老是坐不住,影響教室秩序,怎麼辦? A:對於活動量爆表的過動兒,不妨適當地引導他轉移活力,比如發聯絡簿、擦黑板,或者請他上台解題,讓活動量變成可接受的好表現。 Q:因為過動,念書念不好,又常忘東忘西,真擔心孩子將來怎麼辦? A:從另一個角度看,正因為ADHD的特質,過動兒往往創意十足、活力充沛又反應快,可塑性非常高。只要在成長過程中協助他找到自己的優勢,你將會看到他們的無限可能。 面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不但老師傷腦筋,爸媽常擔心,一再地受挫更讓孩子沒了自信。王意中心理師以其在ADHD領域豐富的諮商、治療等臨床實務經驗, 從過動兒常見的十五個關鍵成長議題出發,教你重新看待這群孩子熱情又貼心的特質,抓對時機、用對方法,帶著他們躍動出美麗人生! 本書特色 ◎全新編排.全心思考!過動兒家長、老師詢問度最高的書,全新出版! ◎15項關鍵命題、54個最大擔憂、301把教養金鑰! 「過動兒如何帶?」「有ADHD會怎樣?」「這孩子是過動兒嗎?」…… 你要的答案都在本書中! ◎【貼心收錄】父母和老師最關心的15個過動兒教養QA.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20個延伸協助指南! ◎部落格近百萬人次關注!最受信賴的諮商及實務顧問! 特教界知名心理師給你方向、答案和信心, 協助親子關係貼近,班級經營成功! (專注力.學習策略.自我控制.情緒管理.社交技巧.正向思考.自我概念.動機態度.生活管理.休閒娛樂.時間管理.親師溝通.診斷評估.藥物態度.班級經營)

79 特價2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ADHD專注力藥你問我答

小鳥醫生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5/09/26 出版

不少人對於ADHD藥物存在一些誤解,例如擔心其副作用、造成藥物依賴、影響食慾和情緒等,以致抗拒或猶豫是否接受治療。有人選擇上網尋求答案,然而網上資訊參差不齊,反而可能導致片面的解讀。本書旨在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解析藥物的應用特性及相關注意事項,釋除疑慮,打破迷思。醫學論文中常見艱深的專業術語、研究方法和統計數據,對於一般人來說確實較難理解。小鳥醫生以淺白扼要的文字,協助讀者快速抓住研究的主要結果,有效地學習更多有關知識。每章設有「TL;DR」閱讀摘要,方便大家掌握重點後,更容易消化內容,亦有助增強記憶。藥物的應用千變萬化,每種藥都有它的獨特之處,某些藥物不可和ADHD藥物一起服用,例如ADHD兒童使用感冒藥必須格外謹慎,注意其潛在的相互作用。緊記服用任何藥物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或藥劑師。無論孩子是資優還是天資平平,ADHD都可能對他們的日常生活和長期發展帶來深遠影響。別忽視孩子的需求,適當的藥物治療能幫助孩子充分發揮潛力,找到屬於他們的最佳成長節奏。 任何問題都值得被提問和解答,世上沒有愚蠢的問題,只有值得探討的想法。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們應該全面理解和考慮,不要道聽塗說或倉促下結論。本書特色 「小鳥醫生」Facebook專頁超過51,000人追蹤。 作者曾任職公立醫院精神科多年,現為私人執業的精神科專科醫生,臨床經驗豐富,善用淺白的文字來傳達精神醫學知識。 前作《精神科待命30小時+》獲選第四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生活及科普類「出版獎」;《21世紀精神病院工作實錄》為香港**2023年度暢銷中文書「生活健康」類第二位書籍。 本書透過問答和對話方式,講解有關ADHD藥物的使用方法、藥物種類、作用機制、副作用、禁忌症等。小鳥醫生甚至為那些艱深難懂的醫學論文和研究做撮要,以顯淺易懂且簡明扼要的文字分享精神醫學的迷思及研究結果,釋除讀者疑慮,以便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

79 特價6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怪物1號和女巫

光織君  著
蒼璧出版 出版
2025/09/05 出版

兒子的同學說,班上有很多「怪物」,我兒子被公認排第一名!「你兒子是『怪物一號』,那你就是『女巫』!」在兒子的成長過程,我和他經歷一連串的打X人生,直到他變成一匹意外的黑馬……眼淚是在那一刻開始匯聚成海⋯⋯我兒子阿哲哥哥在4歲時被診斷出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就讀幼兒園換了3家,小學功課僅在及格邊緣,上課像隻麻雀嘰嘰喳喳,甚至坐三角椅吵別人,被老師、同學視為「問題學生」。小學三年級時,同學叫他「怪物1號」,大家說,班上有很多怪物,我兒子被公認排第一名,他們也說,怪物的媽媽就是「女巫」!在「女巫」眼中,「怪物1號」始終很可愛,無邊的淚海是女巫媽媽的愛,在那裡,怪物1號可以像小魚快樂悠遊。我們夫妻用盡方法耐心陪伴、教導阿哲哥哥,也尋求專業協助,才有小小進步。到了國中,兒子遇到願意接納他的良師益友,開始靜下心用功讀書,國中會考,以黑馬之姿考上建中!大學考上台大物理系、直升台大博士班……告別怪物1號的旅程,我們全家走了10多年,雖如蝸牛爬行般緩慢,終於能走出坑坑窪窪的迷宮。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過動兒認識自己的第一本書(2版)

書泉 出版
2025/07/04 出版

★ 嚴選權威機構美國心理學會APA出版,品質保證、佳評如潮! ★ 榮獲亞馬遜網站、Barnes Noble 5顆星評價! ★ 獨一無二、專門為過動/注意力不足(ADHD或ADD)孩童編寫的實用書籍。 翻開書頁隨處可見實用的小撇步,寓教於樂的插圖與小遊戲,妙趣橫生,簡單易懂,孩子自己就可以輕輕鬆鬆享受閱讀的樂趣,成長的喜悅。 精心規劃的內容,讓你不論在學校、和朋友相處、在家裡,各式各樣的問題都有可能迎刃而解── ‧做功課,沒煩惱 ‧交朋友,很輕鬆 ‧牢記事項,不遺忘 ‧情緒困擾,有出路 ‧賴床掰掰,上學不遲到 ‧放鬆心情,免慌張 ‧專心注意,不分神 ‧請人幫忙,萬事通 本書是美國心理學會APA出版,適合過度好動或注意力易於渙散的孩童自行閱讀,也適合親子、師生共讀。原文書最新第三版增修內容更是貼心增列了【家長須知事項】,還有許多相當實用的補充資源,適合推薦給家長、一般老師、特教老師、輔導老師、家庭扶助社工,或其他青少年、成年大哥哥、大姊姊等,作為輔導、扶助ADHD或ADD孩童參考之用。 聯合推薦: ‧高淑芬 臺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陳信昭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 ‧蔡美馨 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祕書長 好評推薦: 「本書不負眾望,如同先前版本一樣,令人愛不釋手,新增修的精采內容與風貌,更是大幅超越舊版的風采,引人入勝……正面、積極、讓人開懷、振奮、自信心大振……文字風格清新、簡潔,毫不拖泥帶水,孩子自行覽讀也能夠通曉無阻。」——芭芭拉‧英格索爾博士,美國《家有過動兒》作者 「內容實在、問題情境切合實情、沒有泛泛空談的文辭,很實際又好用的工具書。」——哈維‧帕克博士,美國知名注意力缺陷(ADD)專家 「很高興見到本書譯成中文本,不但可以作為ADHD患者自助的參考書籍,也可以作為專業人員初級訓練的參考手冊,和父母及老師在教導ADHD患者的工具書。」——高淑芬,臺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圖解適齡教養 ADHD、亞斯伯格、自閉症[暢銷修訂版]

新手父母 出版
2025/05/31 出版

‧幼兒期 ‧學齡期 ‧青春期 ‧成年期理解與陪伴,引導孩子發揮其特質與潛能,有效提升專注力、人際力及生活自理能力!ADHD注意力不集中  靜不下心、注意力煥散無法集中精神亞斯伯格  不擅長與人互動、難以維持人際關係               自閉症  無法與人眼神接觸、過度執著的行為 了解孩子的特質、聆聽孩子的煩惱,給予適當的應對,正向教養很重要!﹡ADHD孩子的教養良方孩子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忘東忘西、不擅長等待、容易過動該怎麼辦?‧可以使用沙漏或碼表計時,訓練孩子感受時間,並練習等待。‧運用備忘錄與便條紙記下待辦事項,貼在顯眼處幫孩子記憶。‧規劃日程表,擅用鼓勵與獎勵,訓練孩子集中精神完成目標。                                    ﹡亞斯伯格孩子的教養良方孩子總是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不會表達情緒、開不起玩笑該怎麼辦?‧以圖畫或書寫的方式,告訴孩子日常生活或與人相處的禮節。‧教導孩子練習說謝謝、對不起、沒關係等,並依場合做回應。‧製作心情卡片,訓練孩子表達感受,並藉此聆聽孩子的煩惱。 ﹡自閉症孩子的教養良方孩子總堅持一定的順序、無法接受意外或改變、討厭被觸摸該怎麼辦?‧對孩子下指示要簡單明確、一次只講一件事,不要同時傳達。‧將步驟依序劃分,以插圖提示內容,張貼於顯眼處教導孩子。‧孩子對肌膚感覺敏銳討厭被觸碰,留意相處時不要隨意觸碰。 面對ADHD或ASD孩子,台灣權威醫師的溫暖建議!除了孩子與家庭的努力,外界的接納與支持同時扮演著重要角色。期待有更多人一起守護這群比較特別的人們,透過正向循環,讓世界更美好。                                 ──黃雅芬 醫師調適自己對孩子的期待,了解孩子的特質,用寬容的心和孩子相處,一起去學習接受新的事物,並接受不同的挑戰。                                 ──翁菁菁 醫師家長永遠是孩子最好的後盾,一但我們失去對孩子的信心,孩子也會放棄了自己,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勇氣嘗試和解決問題。                              ──陳玉蘭 職能治療師台灣權威醫師強力推薦!本書特色 1、【全書圖解】  以插畫圖解說明專業知識,讓父母更能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與意義,輕鬆了解相關知識與教養方式,提升親子相處品質。  2、【多元對應方法】  針對孩子不同的狀況,並依年齡階段分成幼兒期、學齡期、青春期,提出不同對應及解決辦法,讓父母更懂得如何教養孩子。 3、【成人問題也可以解決】  父母、成人也可能會有ADHD、亞斯伯格等症狀,本書提出建議、方法,職場更順利,親子及夫妻關係更融洽。

79 特價36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們都是孩子的引導師:ADHD也是一種天賦,每個生命都有獨特的魔法,值得被溫柔點亮

梁懷貞  著
新手父母 出版
2025/04/24 出版

願天下的父母親,都能找到屬於你們親子間,獨有的療癒密碼。   ---作者 梁懷貞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比在意分數更重要的,是學習欣賞他天生的模樣。 打造適合彼此的交流方式,激發孩子內在、持續前進的動力。 我們是父母,也是孩子生命中的引導師。 小馬: 「媽媽,為什麼妳想要寫一本書? 」 媽媽: 「因為每一本你拿到手上的書就像一份禮物一樣,媽媽想要送禮物給很多人。」 小馬: 「哇,那妳送給我什麼禮物?」 媽媽: 「我送給你什麼啊? 我送給你一本等你到30年後看到它都還會笑的魔法書!」 小馬: 「真的嗎? 這本書真的有魔法?」 孩子啊! 這本書真正的魔法是愛。 你可以不要送人任何實質的禮物,但是你不能不學會怎麼在生活中分享和表達愛。 你正在經歷教養焦慮嗎? 這本書,不只懂孩子,更懂身為父母的你,為你帶來方向。 ⊙本書章節 Part 1正視孩子的不同,從覺察他的困難開始 Part 2理解孩子的問題,背後是一個需求 Part 3打開孩子的心門,說故事勝於講大道理 Part 4放膽讓孩子探索,生活中處處可學習 Part 5滋養孩子的內在,用家裡溫暖流動的愛 Part 6點燃孩子的動力,以正向鼓勵提升自信 Part 7穩固自己的神光,才能引導孩子發光 Part 8培養親子自癒力,十個讓親情加溫的魔法儀式 ⊙本書特色 -從同理孩子的家長視角寫作,引領父母親重新覺察孩子的內心世界。 -跨越ADHD教養主題,不限於特殊兒教養,章節主題適用於每個家庭。 -結合真實故事與探索建議,實例能引起反思,並從建議練習中獲益。 -注重全家身心的整合照護,書末提供十個親子魔法儀式為減壓妙方。 我相信養育特殊兒這條路上不是只有凱西一家人,她的親身經歷一定能照亮更多的家庭。我誠摯地推薦您打開本書,學習ADHD家庭相處的苦辣與酸甜。                                                                                                                             - 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謝文憲 這不是一本告訴你「該怎麼做才對」的書,卻能深深觸動我們—那些在育兒路上曾迷惘、自我懷疑,卻依然努力向前的媽媽們,帶來溫暖與力量。                                                                                                              - 女人進階 To be a better me 粉絲頁主理人 Eva 凱西是少數能持續書寫的媽媽,一字一句記錄著她如何解讀出孩子的「特殊才華」與背後意涵。她以當事人的第一視角,寫下陪伴的不易,以及背負親友意見的難處,值得讓在親子教養上疲累不已的家長細細翻閱。                                                                                                             - 《減法教養》作者 K老師 (柯書林心理師) 凱西在書裡,為我們示範了什麼叫做「帶著愛的陪伴」。如果你家裡也有「特殊」的孩子,這本書會帶給你滿滿的療癒和力量。                                                                                                             - 啟點文化 內容製作人 劉彥廷

79 特價36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與注意力不足過動大腦和解!ADHD生活終極指南

莫克 出版
2024/12/07 出版

一本誠實、友善、自我揭露的ADHD生活實用指南 ★Amazon書店4.8星高評、分類排行第二名★ ★《紐約時報》暢銷How-to書第8名★ & ★已授英、美、丹、荷等8國版權★ 「研究ADHD界的女王」以過來人身分溫暖陪伴, 和你一起接納自己、適應生活、度過困境、勇敢向前。 「有時候,我坐在那裡讀著研究論文,眼淚就這樣流淌下來,哀悼過去的自己。那個小女孩認為自己做錯了一切,卻不知道自己面臨了什麼樣的障礙。她前半輩子都在責怪自己,而根據研究人員和ADHD專家的說法,對於有ADHD的人來說,這些問題是完全正常的。」 「即使別人知道我們有ADHD,我們也常被教導要隱藏我們的困難,而不是想辦法有效地應對。」 「我積極收集並分享我的所學,因為我知道,如果不這樣做,我會忘記。」 作者傑西卡•麥凱布(Jessica McCabe)從小到大飽受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症狀所苦,在32歲歷經離婚變故後,開始學習與自己的大腦合作,從一無所有的人生失敗組,變身成百萬知識型網紅YouTuber。 本書延續作者的YouTube頻道《How to ADHD》,為每一個人解釋ADHD如何影響日常生活,並從自身生活經驗、專家、研究人員,以及ADHD相關網路社群中,廣泛蒐集整理系統化的策略工具,協助從兒童到成人ADHD患者與自己的大腦和解,適應所處環境與生活。 全書各章固定分為4部分,讓你依照自己目的,快速找出需要的內容與工具! 1.開頭故事:作者用最平實、幽默而溫暖的文字,誠懇描述自己從小到大與ADHD症狀相關的生活經歷。 2.學到什麼:開頭故事中對作者最有幫助、以及在ADHD社群中常產生共鳴的資訊。 3.工具箱:每一工具箱有4-5個經科學實證的策略(工具),每一工具提供數種使用方式,這些方式都是ADHD社群中真正實踐有效的具體方式。 4.結尾軼事:作者經歷多年學習後,對該章主題的看法的轉變,同時提醒讀者,看待任何議題都不應有單一方式。 【本書特色】 •結合實用指南與生動故事:作者細膩描述自身故事,讀來時而輕鬆幽默時而感人勵志,帶讀著在又哭又笑的同時,了解ADHD生活可能遇到的問題與挫折,以及與大腦合作應對症狀的策略。 •全書排版忠於原著ADHD友善設計:運用「閱讀捷徑」、留白、簡短分段等設計,為ADHD大腦量身打造易於閱讀、抓取重點的內容。 •廣納世界各地各界意見:作者整裡訪問及引用世界各地的ADHD個案、專家、學者等意見。因此書中提出的策略與工具不僅皆有科學實證,更有ADHD個案親自實踐證明有效。讓你讀本書同時,宛如與全世界交流。 【適合的讀者】 ✔️確診ADHD的成人與兒少 ✔️懷疑自己可能有ADHD症狀的成人與兒少 ✔️孩子有ADHD症狀的家長 ✔️ADHD個案的陪伴者與親友 ✔️所有想深入了解ADHD世界的每一個妳∕你 ~~ 讀者推薦 ~~ 「 ADHD最好的書!! 」 「這本書將成為許多人的救星。 」 「我無法不向ADHD患者和認識ADHD患者的人推薦它!」 「這本書的主要成就之一是,作者在寫作中能夠複製她溫暖、友好、傻乎乎、可愛的語氣。她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作家,成功地以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示了科學,並清晰、直接地介紹應對困難和挑戰的工具。這是一本關於大腦與心靈的精彩書。」 ~~ 專家推薦 ~~ 「作者以誠實、智慧和溫暖的方式寫下過動症的生活和成長。她創造的不僅是一個指南。 這本書就像你一直想要的朋友/教練/治療師,幫助你了解如何使用你獨特的大腦…」&&— 心理學博士 Sharon Saline 「過動症世界多年來一直屏息以待這本書。如果說我們ADHD界中有一位仙女教母,那就是傑西卡·麥凱布」— 醫學博士 Edward Hallowell 「這是一本親密而富有魅力的指南,….當我閱讀時,我笑了,哭了,並與作者一起取得了突破。我毫不懷疑這本指南將拯救許多人的生命,並有助於改善人際關係。」—《ADHD Alien》創作者 Pina Varnel 「作者再次證明了為什麼她是現代過動症教育的領導者。巧妙地融合了科學傳播、生活小撇步和原始脆弱性。….這本書是終極使用者指南。」 — ADHD創作者 Dani Donovan &

79 特價46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完全圖解過動症

書泉 出版
2024/10/04 出版

★ 利用漫畫與豐富的插畫,讓讀者迅速理解ADHD的症狀、原因與對應策略!★ 針對ADHD兒童的各個成長階段(從幼兒期到小學、中學、高中、大學、成人)所需要的,不同的應對方式,以及相處方式,作者整理出非常充足的作戰策略。★ 給ADHD兒童與成人的建議也非常充足。★ 依照年齡階段做區分,分別介紹該年齡會出現的症狀案例,以及治療案例。「情緒不安定」、「經常忘東忘西」、「經常弄丟東西」、「無法耐心排隊等候」等,擁有這些特徵的ADHD兒童。無論是在學校的生活,還是家庭生活,都在不斷地經歷失敗與問題的產生,所以不僅是ADHD本人、連他們身邊的人,身上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有些兒童甚至因此而放棄學習、產生憂鬱症、出現霸凌行為或是被霸凌,以及拒絕上學等等。本書中以漫畫與豐富的插畫,搭配淺顯易懂的文筆,全方面地解說,從ADHD的症狀、相處上的對策,以及其他各種需要被了解的ADHD相關事項。「調整ADHD兒童生活節奏的方法」、「培養ADHD兒童對事物的積極性的對話方式」、「利用手機或是遊戲與ADHD兒童相處的方法」等等,本書記載了多種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立即運用的具體建議。並且也包含了許多作者想要告訴ADHD兒童的父母與相關的教育人士,以及作者想要告訴ADHD兒童本人的訊息。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自閉症、ADHD的教養祕訣︰語言治療師寫給父母的治療指南

李明恩  著
健行文化 出版
2024/08/01 出版

★ 語言治療師現場體驗的自閉症、ADHD專業諮詢書★ 特別針對ADHD、亞斯伯格症候羣、邊緣人格障礙、自閉症光譜的診斷和治療★ 收錄了通過喚醒大腦課程的自閉症兒童認知遊戲治療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李崇建/薩提爾成長模式推手孫中光/社團法人臺灣自閉兒家庭關懷協會創會理事長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劉增榮/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執行長歐淑娟/兒科、肥胖專科醫師 一致推薦語言治療師在第一線體驗的自閉症、ADHD專業諮詢書發展中的孩子認知能力與智能較低並不代表他們不會思考,身為語言治療師的作者試著體恤孩子的想法,努力讓他們一邊開心玩樂一邊學習。還研發市面上沒有販售的玩具,並為每個孩子量身訂做適合的課程。這是一種喚醒孩子大腦的課程,使用單純與簡單的方法讓孩子自己「思考」複雜與困難的課程,單純與有趣的反覆學習不僅能幫助自閉症的孩童,對廣泛性發展障礙的孩子、過動兒來說也是必備的學習。對ADHD、亞斯伯格症候羣、邊緣人格障礙、自閉症光譜的診斷和治療,並收錄通過喚醒大腦課程的自閉症兒童認知遊戲治療經由分享臨床豐富的實際事例,具體提示遊戲治療、認知行為治療、語言治療的方法。最重要的學習除了在特殊治療室進行之外,日常生活的實踐與練習更是不能忽視,因此本書會具體介紹在家可以做的口腔按摩、呼吸法、模仿問候、餅乾餵食、積分遊戲、美術遊戲、汽車遊戲等各種練習方法,即使在家也可以輕鬆進行。尤其如果家庭、學校生活可以發揮協同效應,效果自然可以期待。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ADHD新解Attention Diversity Hyperactivity Dreamer:展現注意力多樣性的行動造夢者

曲智鑛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24/05/09 出版

ADHD其實跟你以為的不一樣!抹除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刻板印象,找出ADHD的特質優勢,讓他們成為有行動力的造夢者&有ADHD特質的人往往被冠上不專心、衝動、過動……等標籤,但他們其實也有很多特質值得欣賞,比如熱情、好奇心、行動力……。&本書由本身為ADHD(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特教老師曲智鑛為大家現身說法,提供他自己成長歷程中如何發展自己的策略來消解困擾,加上他陪伴ADHD孩子與其父母近二十年的經驗與觀察,並加入訪談近百位ADHD男女老少的心得,闡述如何發展屬於自己的策略,解除劣勢特質帶來的困擾,將優勢特質和天賦極大化,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書中的ADHD名人專訪和男女老少案例故事,讓我們得以重新認識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和過動兒,不再汙名化ADHD。&本書包含以下重點:1. 換一個角度看:重新理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2. 不同年齡層的ADHD:訪談100人(年紀包含18-22、22-30、30-60、60以上),回溯自己的生命經驗,期許透過不同人的生命經驗分享,以終為始的思考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原則。3. 探討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特質有關的重要生命課題:學習表現、工作表現、執行功能、情緒行為、壓力調適、如何面對焦慮、優勢能力、人際互動、親密關係、生涯發展、健康議題……。4. 過動名人的經驗分享,包含:前體育署副署長彭臺臨、亞斯教母花媽(卓惠珠)、中華職棒富邦悍將林哲瑄、藝術家郭彥甫、植物獵人洪信介、臨床心理師陳勁秀等。&【專文推薦】家庭醫師 李佳燕初色/新田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臨床心理師 黃天豪台灣ICF研究學會理事長& 廖華芳&【溫暖推薦】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創會理事長 何善欣宇寧身心診所醫師& 吳佑佑亞斯教母 花媽(卓惠珠)職棒球員 林哲瑄植物獵人& 洪信介藝術家& 郭彥甫臨床心理師& 陳勁秀前體育署副署長 彭臺臨(依姓氏筆畫序)&【好評推薦】智鑛說::「如果少了注意力缺陷過動,我就不是我了!」這也是我的心聲。我就是書中說的,遇到喜歡的事情就可以過度專注,遇到不喜歡的事情就可以完全無視的那種人。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有許多描述令我恍然大悟,讓我點頭如搗蒜。推薦給您!!——亞斯教母 花媽(卓惠珠)&這本書頗容易閱讀,沒有艱深的理論,曲老師從淺顯的歷史說起,加入世界的各種論點,有別於過去傳統的論述。——家庭醫師、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發起人& 李佳燕&我相信,內容如此豐富的這本書,必然有著能吸引與打動讀者的片段,同時帶來更多的理解。而且不只是理解,針對女性ADHD、成為父母的ADHD、ADHD的生涯發展……等特定議題,書中也有實際可行的方向與策略。因此,非常期待這本《ADHD新解》,能夠讓所有ADHD與身邊所有的人,一起成為造夢者!——初色/新田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臨床心理師& &黃天豪&本書的內容精彩可期。不但適合ADHD者和其週遭的親友、同事閱讀,也適合相關專業服務提供者參閱。——台灣ICF研究學會理事長& &廖華芳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媽媽!為什麼在家可以,在外面就不行?──ADHD又怎樣!?家有過動兒的道歉日常

橙實文化 出版
2024/03/22 出版

家裡有隻過動小怪獸!暢銷再版 評選為韓國2021年優秀出版物 &過動兒的家庭─家長的專長是不斷道歉,孩子的日常是不停反省。 不管孩子是不是過動兒,光養育孩子原本就已經夠累人了。 「所以是ADHD又怎樣?不是又怎樣?」 管他是不是,天底下媽媽要做的事都一樣,沒有什麼不同。 在彌漫著誤解的黑暗裡,我們是彼此眼中唯一的光。 從幼稚園一路到小學的日子裡,充滿著媽媽與過動兒兒子之間的歡笑與淚水,雖然一路上跌跌撞撞,卻有滿滿的愛、成長與感謝。我們笑著哭、也哭著笑。 對我們而言,每天平淡無奇的日子,每天都不平凡。 這本書獻給每天的生活就是白天道歉、晚上反省的過動兒家庭。 當孩子被確診為ADHD時,每天需要道歉的事情變多了,不知不覺已經習慣先向見面的人道歉。而又是什麼時候察覺到我頻繁道歉、提前道歉和隨意的道歉呢?就是在孩子去學校讀書後。 在小學入學前被確診為ADHD的孩子,在這個難以寬容接受「稍微有點不同」的世界裡,孩子與家長要如何面對異樣的眼光,並一起克服問題、勇敢向前。本書詳細記錄了過動兒的成長點滴,看著努力又堅強的孩子一步步勇往直前,父母也因此得到了更多安慰與勇氣。 本書特色 你對ADHD過動症的誤解有多少? 在看似不經大腦做出每個魯莽舉動的背後,是一顆極為體貼、纖細又善解人意的心。他們只是無法控制而不是沒有思考能力。 當媽媽熬不過現實選擇放棄之際,發現他仍堅持要自己成長進步,眼神充滿不解與天真的說:「媽媽,我還想要再努力看看。」心疼之餘,也在他的身上學到了什麼。謝謝你我的寶貝,我認真愛你的與眾不同! 「媽媽,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媽媽,我也可以是個有用的人嗎?」 「在家可以,為什麼在外面就不行?」 「媽媽,我不喜歡上課!」 孩子被診斷是ADHD、並開始上學後,孩子每天都會發生許多人際問題,使媽媽的日常生活出現了一陣天搖地動。這本書裡完完整整地紀錄了,過動兒家庭所經歷的心酸故事。 這本書不只是給關心ADHD的人,也希望能安慰所有養育孩子的家長們,孩子就算有一點不一樣又怎樣?相信本書能給你一些力量與建議,為了孩子,請一起往幸福的方向堅持下去! &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怎麼辦?(2版)

書泉 出版
2023/08/04 出版

嚴選權威機構美國心理學會APA出版& &品質保證& &佳評如潮 榮獲亞馬遜網站/BarnesNoble 5顆星評價 & 本書是必備的一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書籍,可以提供孩子、父母及專業人員在處理注意力缺陷疾患時必須知道的技巧及技術,充滿了許多改善組織能力、專心、讀書及寫作業技巧的實用方法。 & 本書給予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童一些方法求得校內外的成功經驗,書中也包含有交朋友、控制情緒以及保持健康的更多策略。有了這本書的幫助,孩子將會有前所未見的賦權感。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

李佳燕  著
寶瓶文化 出版
2023/07/05 出版

一位戮力為兒童人權發聲的醫師。一本停留在她心上整整十年的書,這是李佳燕醫師為全台灣孩子所寫的書。 獻給與我背靠背相挺的革命戰友 幸佳慧 一位戮力為兒童人權發聲的醫師。 一本停留在她心上整整十年的書,這是李佳燕醫師為全台灣孩子所寫的書。 ----------------------------------------------------------------------------------------------------------- 你的孩子真的是過動兒嗎?有沒有可能是其他原因? 我們有沒有看到孩子真正的困難與需求? ──反對輕易診斷、用藥的李佳燕醫師,心疼地大聲疾呼── 各界人士一致推薦。 【特別企劃】當老師說:「你的孩子是過動兒,去看診吧!」父母怎麼辦?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從定義到藥物,從診斷到處置, 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純的醫療問題。 它與家庭的教養、學校的教育、社會如何看待孩子 以及其價值觀,密不可分。 ‧佳燕醫師問孩子:「既然你那麼討厭吃過動症的藥,為什麼從小到高三,還是繼續看診、吃藥呢?」 孩子說:「因為從小到大,媽媽只有帶我去看病時,才會對我笑。」 ‧一位母親哭著說:「我只好拜託孩子,上課不要再講話了,但孩子就是做不到,我只好在他的嘴巴貼上膠布……」 ‧「有錢帶出國讀書,沒錢留台灣吃藥。」──一位精疲力竭的母親。 當孩子在座位上坐不住、頻頻講話、功課經常無法完成、考試分數差、和同學打架、嗆老師……這些惹大人不悅的行為,背後的原因可能很多,從睡眠不足,孩子躁動,到早餐喝含咖啡因的奶茶,孩子過於興奮,又或剛上小一,還不習慣與幼兒園不同的上課方式,甚或與家長的教養或老師的教育有關,且還可能是多重因素的交織,只是在台灣的教育場域裡,容易簡化成:老師請家長帶孩子去看醫生,而在問診及做完量表後,孩子開始服用過動症的藥。 佳燕醫師長年關注兒童人權,甚至為傾聽孩子心事,她將診所的下半天空出來,專注與孩子談話。今日,她以萬般心疼也心痛的心情寫下這本書。 關於過動症,佳燕醫師並非反對看診、用藥,她有疑慮的是輕易診斷與用藥,而本書,除了她看診的案例,更多的是援引國外醫師與專家學者的研究及著作。另外,佳燕醫師認為哪怕是有過動症傾向的孩子,她也希望大人能看見孩子其他的天賦;因為當一個孩子被肯定而有信心時,他就能活出屬於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佳燕醫師的提醒: 1.我們是否窄化了「正常」的定義? 2.當教育、教養有問題時,解決方法是要孩子看病吃藥來適應,還是改變教育、教養的方式? 3.使用藥物讓孩子聽話、變乖,是否剝奪了多元發展的可能? 4.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似乎撕掉了孩子「壞小孩」的標籤,卻也貼上了另一個「病態」的標籤;一個簡單的藥物治療,孩子看似狀況有「進步」,大人滿意,小孩少受苦,卻分不清用藥前還是用藥後,才是孩子的原貌?用藥後,孩子是更有自信,還是徹底毀了自信? 5.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牽涉到教育問題、家庭問題,甚至整個社會的互動與價值觀,更與台灣的大人如何看待孩子,息息相關。 6.面對家庭的功能、學校的角色和社會的運作,隨著時代變遷,在瓦解、重塑、翻轉中,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從定義到藥物,從診斷到處置,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純的醫療問題,尤其處在重視兒童人權,營造多元社會的趨勢,未來更不會是。 ★本書特色: ◎王秀雲(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教授兼主任)、陳志恆(諮商心理師)、郭駿武(台灣親子共學教育創辦人)撰推薦序 ◎史英(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米米(迷路&爆走的媽)、李家雯/海蒂(諮商心理師)、吳嘉苓(台大社會系教授)、林啟禎(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董事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特聘教授)、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胡展誥(諮商心理師)、翁士恆(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陳清圳(雲林縣立樟湖生態中小學校長)、曾凡慈(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黃志中(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人文及教育學科副教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局長)、楊力州(紀錄片導演)、楊巧玲(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一致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台灣的小朋友,無論是不乖、不安靜、成績不符合家長、老師期待,或是各種怪奇的原因,往往被中小學或幼兒園老師建議去看醫生。他們有的填了量表,有的在診間不到十五分鐘,輕而易舉地就獲得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的身分。然而,在所有獲得ADHD身分的小朋友中,有多少是名符其實?有多少ADHD只是一塊掩蓋其他問題的黑布?有多少是高度競爭的社會中,焦慮的父母(通常是母親)、威權而失靈的教育、對小孩有偏見的老師,以及彷彿速食的醫療,所打造出來的?不可諱言,有些小朋友確實需要醫療(我所認識的精神科醫師也大多是很嚴謹的),但是有更多ADHD小朋友是社會缺乏教育(養)理念、缺乏時間、缺乏耐心、缺乏容忍、缺乏思考之下的受害者。 ──摘自王秀雲(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教授兼主任)推薦序 ◎仔細想想,李醫師說得有道理:「我們根本不把孩子當孩子看」。孩子需要從玩耍中學習與成長;我們卻要孩子從很小開始,就遵循繁瑣的社會規範,連怎麼玩都由大人主導與安排,完全剝奪了孩子的天性與「自由玩樂」的內在需求。 或許,不正常的是大人,需要被治療的是整個社會。 殷切期盼,《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這本書能被更多人讀到。這本書會為你帶來全新的視野,讓你知道,你可以從截然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孩子的分心、過動或衝動,帶著孩子去開拓異於主流但卻屬於他自己的道路。 甚至,任何不被社會主流所接納的身心特質,都有值得賞識之處。大人的眼光改變了,孩子才有機會找到屬於自己發光的舞台。 ──摘自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推薦序 ◎李佳燕醫師從醫學的專業提醒:先從孩子在生理上的發展基礎開始,再瞭解不同階段兒童發展的特徵與行為,然後看見自身家庭教養方式對孩童的影響,最重要的是瞭解孩子的特質與興趣,不要以一時或威權、功利價值為基礎的行為觀察,輕易地對孩子貼上各種標籤。 ──摘自郭駿武(台灣親子共學教育創辦人)推薦序 ◎究竟孩子的哪一些表現,讓老師會有這樣的認知?若從老師端知道孩子發生某些事件,請先不帶譴責、有耐心地詢問孩子,傾聽孩子。孩子每一個讓老師擔心的行為,也許背後都有老師並不知曉的緣由,因此讓老師錯誤解讀了孩子的行為。事後,就可以再和老師溝通,讓老師能更理解孩子。 不過,如果孩子之前的老師,從未懷疑過孩子有過動傾向,那麼,請詢問孩子以前的老師,他所瞭解的你家孩子,並請老師告知從過去的經驗中,與孩子互動最好的方式,好讓你能轉告現任的老師,可供老師參考。 其他,如孩子安親班的老師、美語補習班老師、各種才藝班的老師等等,都是可以諮詢的對象。 也請詢問孩子從小看診的小兒科醫師或家庭醫師,就他們所認識的孩子,給你意見,以協助你提供老師其他面向的觀察。 ──摘自【特別企劃】當老師說:「你的孩子是過動兒,去看診吧!」父母怎麼辦?

79 特價3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ADHD的另類教科書

小鳥醫生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3/05/25 出版

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神經行為發展障礙,其症狀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過度活躍及衝動,另一種則是專注力不足。一般人會認為ADHD患者比平常小孩活躍和頑皮,例如會在課室搞事、上堂不專心、遲交功課等。但這不是事實的全部。廿多年前大多數人根本沒有ADHD這個概念,若果小朋友出現類似症狀,只會被標籤為頑皮懶散。因為當年欠缺適當的評估和治療,以致不少患者到了成人階段才懂得求診。 隨著兒童精神科的普及,現今大部分患者已可及時被診斷出患上ADHD。根據不同的研究報告顯示,學齡兒童中大約有3%至7%患有ADHD,而男女比例約為4:1至9:1。早一點被診斷,早一點得到治療,對患者來說總是利多於弊。尤其現今很多教學課程都像迴旋階梯一樣,若在低年級時受ADHD影響而沒有打好根基,難免影響未來升學。而且出現活動量過多等症狀亦有可能影響人際關係發展,繼而導致情緒問題或自我形象低落,令患者在生活適應上出現重大問題。 本書除了提及ADHD的症狀和診斷,亦會描述其眾多共病症,因為很多患者也會同時出現各種不同的精神疾患。此外,小鳥醫生更會介紹有關ADHD藥物治療的知識、效用和利弊,以及家長在照顧患者時的日常實務須知。~「小鳥醫生」Facebook專頁超過45,000粉絲支持。~作者曾任職公立醫院精神科多年,現為私人執業的精神科專科醫生,臨床經驗豐富,善用~改編的真實個案來講解精神醫學知識。~《精神醫學的另類教科書》同系列作品,每篇文章後同樣加設作者與兩隻寶貝貓咪的問題環節,具體地講解ADHD及其他共病的症狀、治療方法、藥物副作用等,簡潔易明,輕鬆有趣,具參考價值。

9 特價57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我家也有過動兒:營養師教你過動小孩的飲食調理與溝通教養

時報文化 出版
2023/01/10 出版

家有過動兒,爸媽蠟燭兩頭燒,該怎麼辦才好? 過動症是一種神經發展疾病, 常見的三大症狀包含:注意力不集中、過動、衝動, 在成長過程,可能會給自己、父母,甚至身邊的人帶來困擾。 & 作者許育禎Ivy營養師親身經歷兒子「過動症」的發病過程, 以營養師與媽媽的雙重身分,分享專業知識與真實經驗:   ➢過動兒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表現不佳,家長好焦慮? ➢過動症一定要吃藥嗎?會康復嗎? ➢過動症的飲食該怎麼注意、怎麼吃? ➢過動症的孩子挑食,營養不足該怎麼克服? ➢父母該如何陪伴過動兒?又該如何自我調適? & 過動兒的成長之路雖不好走,但一定走得通! 最暖心實用的爸媽交戰指南,提供適合過動兒的營養處方與教養方法, 讓你與孩子的親子關係不用再互相傷害。 & ★本書精選營養師推薦的過動兒飲食料理訣竅★ 用替換法、混搭法、隱藏法戰勝飯桌上的挑食之爭, 讓過動症孩子吃得均衡且碗底朝天! & ➢4種小家庭就辦得到的調理範例,不是專業大廚也能輕鬆上手。 ➢3款美味營養果汁食譜,既可當飲料又不必犧牲身體健康。 ➢4道家常餐點簡易示範,一日三餐讓全家人都能同時補充元氣。 ➢3品自製下午點心,過動症小孩的飲食不見得要處處禁忌。 & 透過健康飲食的輔助、耐心的陪伴, 掌握核心技巧,過動症孩子們仍有很大的可能走向更好的未來!

66 特價2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年輕ADHD的那些事:再一次擁抱自己

和平國際 出版
2022/11/01 出版

帶著年幼時期的心靈,只有身體成長的我, 最終克服了這一片混沌,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人生。 原本走進精神科的目的是要解決菸癮,沒想到醫生建議我比起戒菸似乎要優先診斷ADHD做後續評估,就這樣一週後揭曉了原來我是注意力不集中型的ADHD?! 在診斷之後被複雜的情感所淹沒,一直以為屬於我的人格特質,其實不過是疾病的症狀罷了,我曾借酒澆愁、埋怨家人、後悔過往、逃避面對。為了獲得安慰四處尋找類似ADHD患者的故事,但是只找到專業醫學書籍上的「案例解說」這樣冰冷的文字說明。最終決定透過寫作當作是一個開始,努力緊抓「飄散的注意力」,下定決心寫下自己的故事。 本書作者以坦率而詼諧的生活方式,寫下更接近自己的機會,利用文字寫作,展現對自己極大化的同理心並送上溫暖的擁抱;同時也作為自己的第一位讀者,給自己蓋上認可的印章,期許如果遇到身邊有ADHD兒童或青少年的人,就會請他們幫助那些孩子了解認識自己的特質,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的狀況之後,誠實的面對自我,在未來這些孩子就會自己找到人生的轉折點! 本書特色 ✔ADHD的症狀和檢查及治療內容經過作者的主治醫生鑑定。 ✔ ADHD作者親身經歷的日常事件提出解決方法以及心理調適, 文字淺白易懂,讓讀者貼近ADHD視角的世界。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家裡有隻過動小怪獸!:家有過動兒的道歉日常,讓媽媽陪你一起成長

曹恩惠  著
橙實文化 出版
2022/05/24 出版

評選為韓國2021年優秀出版物 &過動兒的家庭─家長的專長是不斷道歉,孩子的日常是不停反省。 不管孩子是不是過動兒,光養育孩子原本就已經夠累人了。 「所以是ADHD又怎樣?不是又怎樣?」 管他是不是,天底下媽媽要做的事都一樣,沒有什麼不同。 & 在彌漫著誤解的黑暗裡,我們是彼此眼中唯一的光。 & 從幼稚園一路到小學的日子裡,充滿著媽媽與過動兒兒子之間的歡笑與淚水,雖然一路上跌跌撞撞,卻有滿滿的愛、成長與感謝。我們笑著哭、也哭著笑。 & 對我們而言,每天平淡無奇的日子,每天都不平凡。 & 這本書獻給每天的生活就是白天道歉、晚上反省的過動兒家庭。 & 當孩子被確診為ADHD時,每天需要道歉的事情變多了,不知不覺已經習慣先向見面的人道歉。而又是什麼時候察覺到我頻繁道歉、提前道歉和隨意的道歉呢?就是在孩子去學校讀書後。 & 在小學入學前被確診為ADHD的孩子,在這個難以寬容接受「稍微有點不同」的世界裡,孩子與家長要如何面對異樣的眼光,並一起克服問題、勇敢向前。本書詳細記錄了過動兒的成長點滴,看著努力又堅強的孩子一步步勇往直前,父母也因此得到了更多安慰與勇氣。 & 本書特色 & 你對ADHD過動症的誤解有多少? & 在看似不經大腦做出每個魯莽舉動的背後,是一顆極為體貼、纖細又善解人意的心。他們只是無法控制而不是沒有思考能力。 & 當媽媽熬不過現實選擇放棄之際,發現他仍堅持要自己成長進步,眼神充滿不解與天真的說:「媽媽,我還想要再努力看看。」心疼之餘,也在他的身上學到了什麼。謝謝你我的寶貝,我認真愛你的與眾不同! & 「媽媽,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媽媽,我也可以是個有用的人嗎?」 「在家可以,為什麼在外面就不行?」 「媽媽,我不喜歡上課!」 & 孩子被診斷是ADHD、並開始上學後,孩子每天都會發生許多人際問題,使媽媽的日常生活出現了一陣天搖地動。這本書裡完完整整地紀錄了,過動兒家庭所經歷的心酸故事。 & 這本書不只是給關心ADHD的人,也希望能安慰所有養育孩子的家長們,孩子就算有一點不一樣又怎樣?相信本書能給你一些力量與建議,為了孩子,請一起往幸福的方向堅持下去! &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愛,使生命動聽(全新增修版)

天下文化 出版
2019/05/31 出版

一位有著西方面孔、台灣靈魂的天使,喬安娜為台灣聽損兒童找回有聲的世界因為小女兒雅文的先天聽損,讓身為母親的喬安娜,歷經千辛萬苦,自國外覓得聽覺口語學習法,幫助女兒聽見並能開口說話。但她不以為女兒找到解決方法而滿足,進一步化小愛為大愛,成立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無私地提供相關資源給所有台灣的聽損兒家庭。儘管喬安娜在基金會成立五年後,即因病英年早逝,享年四十七歲;但先生鄭欽明秉持她的初心,繼續帶領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致力讓未來的台灣,再也沒有不會說話的聽損兒童。二十三年來,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以愛心為出發點,幫助聽損兒走出寂靜的信念始終不變,除了專業上不斷精進,讓各項服務更上一層樓,並正式成立「聽語科學研究中心」,投入相關教學法、聽語療育、輔具等等的研究,未來,除了積極推動聽語口語教學法成為華語族群聽損兒療育的首選,更期盼能借鏡台灣成功中文化的經驗,發展出適合其他語系國家的聽覺口語教學系統,讓世界上不同角落的聽損兒,都有機會聽見聲音、開口說話。當年聽損的小女兒雅文,現已亭亭玉立;本有聽損的她,現在亦能勝任外景節目「愛遊台灣」(Follow Alana)主持人的工作。本書中亦收錄她的親身經驗,與所有聽損朋友及家庭分享成長路上的點滴。如今,她儼然已是克服聽損、揮灑精彩人生的最佳代言人!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謝謝你,來到我身邊:這些年,過動兒教我的事

何善欣  著
平安文化 出版
2019/05/06 出版

從了解到接受面對,一個過動兒母親不為人知的一面; 從迷霧摸索到為生命找出口,一段笑和淚交織的勇敢人生! & 頂著北一女、台大外文系的光環,擁有令人欣羨的婚姻,何善欣的美好人生即將展開,人生的大考驗卻隨之而來。在眾人期盼下誕生的兒子,白淨健康,靈活好動,但這個動不停的孩子卻讓她隱隱覺得「不太一樣」。 & 直到後來兒子確診為過動兒,她才明白兒子的靈活不是「好動」,而是控制不住的「盲動」。過動和無法持續專注的問題,不僅讓兒子的課業學習和人際關係狀況不斷,也讓她的育兒之路充滿壓力和艱辛。她辭去工作,帶孩子求醫找答案;她想要幫助面臨同樣困境的過動兒和家庭,挺身而出發起創立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積極宣導、倡議和爭取社會資源與立法保障;後來,她走出婚姻,一肩扛起生活的重擔。 & 這本書,是一個平凡母親與過動孩子真實的成長紀錄。經歷這段「過動人生」,她說:「人生,有些事情就讓它擦肩而過,不需想太多,繼續下一個旅程;有些事情,鏡頭拉遠了,回頭望,有了不同的體悟和了然,長出更深的生命和力量。」唯有愛,能超越有形無形的障礙,迎來淬鍊後的新生! & 她是何善欣。 她的故事,從生了一個過動兒開始, 他們的故事,未完待續……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家有過動兒:幫助ADHD孩子快樂成長

高淑芬  著
心靈工坊 出版
2013/08/23 出版

家有過動兒,父母就有一籮筐的憂慮與擔心:* 過動症是遺傳而來的嗎?治得好嗎?* 孩子總是動個不停,無法專心做好一件事,該怎麼辦?* 長期服用藥物會影響孩子的發育和健康嗎?高淑芬醫師將她二十多年的臨床經驗及研究資料,轉化成淺顯易懂的文字,幫助父母了解過動兒的行為模式,深入淺出地敘述行為治療與藥物治療的重點,並搭配插畫、圖表、過動症小常識等貼心設計,宛若醫師就在你面前,娓娓為你解答心中困惑。書中並提供教室輔導四大方法、五大訣竅,以及家庭教育十五招,父母、老師都可靈活應用,放鬆心情,帶著最大的愛心耐心,幫助孩子一步步改善行為模式、學習社交技巧。希望透過本書的說明,讓社會大眾對ADHD孩子有更多了解,以正向態度幫助他們,讓他們可以好好學習,快樂成長,活出屬於自己的美好天賦。本書特色◎臺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的專業權威,提供正確的相關知識,減輕家屬及老師的擔心疑慮,以正確而溫和的方式幫助孩子。◎以深入淺出方式,針對家長及老師的常見疑惑,完整加以解說。宛若醫師親自在你面前,娓娓為你解惑,是實用可親的居家必備健康叢書。◎全書近五萬字,讀來輕鬆無負擔,搭配清晰的插畫、簡易的圖表、過動症小常識、醫師小叮嚀,不論家長或孩子自身,都可輕易閱讀。◎書中提供教室輔導四大方法、五大訣竅及家庭教育十四招,讓讀者一目了然,靈活應用。

9 特價21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過動兒認識自己的第一本書

書泉 出版
2008/08/01 出版

美國心理學會APA出版,適合過度好動或注意力易於渙散的孩童自行閱讀,也適合親子、師生共讀。最新第三版增修內容更是貼心增列了【給家長的特別須知事項】,還有許多相當實用的補充資源,適合推薦給家長、一般老師、特教老師、輔導老師、家庭扶助社工,或其他青少年、成年大哥哥、大姊姊等,作為輔導、扶助ADHD或ADD孩童參考之用。【本書特色】「本書不負眾望,如同先前版本一樣,令人愛不釋手,新增修的精采內容與風貌,更是大幅超越舊版的風采,引人入勝……正面、積極、讓人開懷、振奮、自信心大振……文字風格清新、簡潔,毫不拖泥帶水,孩子自行覽讀也能夠通曉無阻。」─—芭芭拉‧英格索爾博士《家有過動兒》作者、美國馬里蘭州,蒙戈梅利兒童暨家庭健康中心「內容實在、問題情境切合實情、沒有泛泛空談的文辭,很實際又好用的工具書。」─—哈維‧帕克博士、美國知名注意力缺陷(ADD)專家獨一無二、專門為過動/注意力缺損(ADHD或ADD)孩童編寫的實用自助手冊,翻開書頁隨處可見實用的小撇步,寓教於樂的插圖與小遊戲,妙趣橫生,簡單易懂,孩子自己就可以輕輕鬆鬆享受閱讀的樂趣,成長的喜悅。精心規劃的內容,讓你不論在學校、和朋友相處、在家裡,各式各樣的問題都有可能迎刃而解──◎做功課,沒煩惱◎交朋友,很輕鬆◎牢記事項,不遺忘◎情緒困擾,有出路◎賴床掰掰,上學不遲到◎放鬆心情,免慌張◎專心注意,不分神◎請人幫忙,萬事通

79 特價11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動個不停的孩子-過動兒阿諭的故事

古澤恭子  著
新苗文化 出版
2006/12/06 出版

總是動來動去,根本靜不下來的阿諭,是讓媽媽又愛又頭痛的寶貝!嘿咻嘿咻,究竟媽媽是怎麼幫助過動兒阿諭呢?請看魔鬼媽媽跟阿諭的「大戰」記事! 1987年出生的阿諭,在上了保育院後,被診斷出患有過動症候群(ADHD)。無論是在家裡、課堂上或外面,阿諭總是會不由自主地動個不停,身體也非常地緊張而無法放鬆。阿諭的媽媽恭子,希望即使自己在過世後,沒人照顧的阿諭也能被社會上的大家所接受,於是下定決心,用滿滿的愛、耐心跟堅強的毅力,配合醫師的指?加上自己的巧思,設計了一連串幫助阿諭放鬆、培養他的專注力及定力、教他如何跟別人進行雙向溝通等等的訓練。嚴格的媽媽,有時甚至會被哭泣的阿諭稱作「魔鬼媽媽」,但阿諭跟媽媽都知道他們有多愛對方。正是因為愛,所以母子倆才能挺過這麼艱辛的歷程,也是因為愛,所以過動症候群變得不是病,而是讓生命更豐盛的神的禮物。

9 特價19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過動兒的教養妙方

蔡美馨  著
新苗文化 出版
2004/08/05 出版

在這本書中,作者不只詳實的描述了ADHD(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各種病癥,同時也在實際的醫療、輔導過程中,詳述了許多真實的案例,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描繪出一幅ADHD孩童的受苦世界。雖然痛苦,但其中也不乏感人的事蹟,令人讀來,相當動容。作者試著將這十八年來,在學校擔任社工、心理輔導工作室任職、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及家長會副會長或特教委員等之經歷的觀察、學習與體會的心得,提出來與家長或老師們分享,盼望從「孩子,我想了解你」、「一起成長.陪著走」、「親師合作,共創教育春天」、「資源整合與願景」等四大主軸,陪伴親師與社會大眾,了解孩子到底怎麼了;學習如何自我接納、自我成長,並引出孩子的優點;又如何關懷孩子的身心靈,進而有效的協助此類孩童的就養、就學、就醫、就業等問題。

9 特價19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過動兒小米的生活紀事

犁人  著
新苗文化 出版
2004/08/05 出版

為什麼過動孩子……?為什麼喜歡帶有格鬥色彩的玩具和卡通?為什麼喜歡在課本上塗鴉?為什麼常遭人排斥?為什麼不愛思考?為什麼會裝笨?為什麼經常說謊?為什麼想正事腦筋不轉彎,想詭計卻暢通無阻?為什麼會躲進幻想裡找成就?為什麼思想比同年齡的孩子幼稚?為什麼獎懲制度對他無效?為什麼會時好時壞?為什麼想要一所沒有漫畫、電玩的學校?本書作者是過動兒小米的母親,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逐一分析過動兒為何由天使變成惡魔,並藉由生活中的事件,剖析過動兒為何會有如此的行為,並提出如何防範與改善的建議。作者希望藉著自己的經驗告訴家有過動兒的父母,如何與過動兒相處、如何教養過動兒、如何與孩子的老師溝通……作者以過來人的身份,在書中語重心長的寫道:「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可以及早認識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及早發現我的孩子是個過動兒,同時也能及早預知他在迎向未來的過程中,可能面臨的狀況、可能需要的幫助……。我想,許多用血淚烙下的足跡,都將一一蛻變為美麗的童年彩印!」

9 特價18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我家有個過動兒

臧汝芬  著
婦幼家庭 出版
2000/04/18 出版

過動兒   專為家中有過動兒的家長們企劃的書籍,完整、簡單的內容,讓家長們能清楚得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關心、暸解進而教導過動寶寶。

9 特價16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過動兒

NANCYE  著
新苗文化 出版
1999/11/05 出版

第一部份:詳細介紹過動行為發生的原因及所造成的影響。對稱頸緊張反射動作/爬行的重要性/學習和行為問題/尋找問題的端倪/STNR對心理所造成的影響第二部份:建議一些特定方法應付在學校、家裡、運動時或公共場合的過動行為。閱讀和寫字/籃球、游泳/用餐時間/家庭作業/外出用餐/觀賞活動第三部份:介紹一套可以減輕過動行為的運動計劃。箱子運動/爬行運動/大肌肉動作運動/小肌肉動作運動/改善STNR的運動準備事項/促進運動協調的運動

9 特價19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