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遺產與贈與的節稅細節(全新增修版):財產怎麼贈,孩子拿了錢不落跑;遺產怎麼分,老者心安、少者不爭,還能省下萬萬稅。

胡碩勻  著
任性出版 出版
2025/02/26 出版

內附2025年遺產及贈與稅率、級距及累進差額;最新綜合所得稅課稅級距、累進稅率及累進差額、最低稅負制免稅額最新額度。新增囤房稅2.0新稅率、不動產二次繼承的房地合一稅新算法。民視、東森、TVBS、ETtoday新聞雲、遠見雜誌、天下、錢雜誌、經濟日報、工商時報、商業周刊、今周刊、鏡週刊、聯合新聞網、三立新聞網、台視、Yahoo新聞、鉅亨網、關鍵評論網,各大媒體爭相邀約訪談《節稅的布局》 ◎退休金被騙去投資、假冒遠房親戚來借錢……怎麼才能守住老本,安享晚年? ◎佳偶變怨偶,怎麼保住財產不被另一半奪走? ◎貸款去投資,賺錢又能節遺產稅。金額沒算好,國稅局會追查。別以為「爭產」這件事,只有身家上億的豪門才會發生,一般家庭照樣會為了爭一塊地、一棟房甚至一張紙,為了財產分配,親人變仇人。執業超過20年的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胡碩勻,天天遇到這類案例。這一回,他不只教你如何做好《節稅的布局》──他的關於財稅的第一本書,更要分享他自執業以來最多人問的兩大問題:「遺產和贈與」的節稅細節。因為光懂法條沒有用,你得了解其中的操作細節,財產怎麼贈,孩子拿了錢還是會孝順;遺產怎麼分,老者心安、少者不爭。畢竟,上門找會計師、律師諮商,動輒都是以「小時」計費,代價太高,我們用一本書的親民價格,幫你省下萬萬稅。◎生前是贈與,死後叫遺產,怎麼讓老者心安、少者不爭?․藝人陳松勇決定把遺產全部留給看護,但律師提醒, 陳松勇的弟弟仍有「特留分」,不能不給。什麼是特留分、應繼分?․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的遺囑,一度被質疑無法律效力, 導致四子張國煒被逼出長榮航空。有效遺囑有5種,意識不清時才寫恐無效。 ․提早分好財產,兒女拿了錢就把我送進安養院…… 作者推薦兩招專治不肖子:寫「遺囑週記」和成立遺囑信託。 ◎把財產變免稅的方法——移轉 ․節省遺產稅最簡單的方法是「買保險」,把小孩列為受益人,遺產稅幾乎砍半。 (書中列表試算給你看) 但千萬不能大人付保費,小孩領滿期金給付。 如果你忽略這些細節,保險就變贈與,國稅局馬上找上門。․房貸好沉重,卻是節稅最佳工具,因為繼承有房貸的房子,有機會免繳稅。 先買好房再過戶給小孩,還是直接用小孩的名義購屋,這是節稅的重要細節。 萬一小孩拿到房子之後竟轉賣,父母又該怎麼辦?◎資產傳承前,最安全的所在——信託 港星沈殿霞成立遺囑信託,保障未成年的鄭欣宜到35歲之前的生活品質; 梅豔芳生前將近億元港幣財產設立信託基金,每月固定支付生活費給嗜賭的媽, 免得她瞬間敗光遺產。 什麼是信託?誰最需要信託?信託很貴嗎?書中有詳細說明。◎凝聚家族資產和人心的方法——家族辦公室,這絕非豪門才需要的專利 美國洛克斐勒家族傳承7代,資產越來越龐大,祕訣有3個: 家族辦公室、家族會議及家族憲法。 這3招不是豪門專利,小康家庭、中小企業家族都適用。財產怎麼贈,孩子拿了錢不落跑;遺產怎麼分,老者心安、少者不爭,還能省下萬萬稅。

79 特價38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單:台灣高額保單成交祕笈

商訊文化 出版
2022/11/15 出版

●為什麼我沒有想過要做大單? ●為什麼我有機會做大單,卻又擔心成交不了? ●為什麼我想要做大單,大腦卻不斷湧現恐懼? ●為什麼我有很多高端人脈,卻無法開口談大單?& ●為什麼我沒有做大單明確的SOP流程? ●為什麼我透過多元化的服務保戶,愈能成交大單? ●為什麼我沒有想過組建做大單的團隊? ●為什麼我沒有想過,做大單可以創造永續發展的保險企業王國? & 大單成交心法! & ●大單的判定,不在件數和金額大小,而是保險人榮耀的指標! ●大單的過程,沒有挫敗、沒有拒絕,只有掌握訊息、回應訊息! ●大單的條件,不是運氣+人脈,而是三識(知識+見識+膽識)缺一不可! ●大單的對象,並非只做一個人,而是穩固一個家庭、一個家族、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甚至全世界的財富和基業! ● 大單的功能,可以為客戶植入保險ESG晶片,安居樂業,並且延續大愛,照顧好每一個世代! ●大單的成交,是一套具備「親和力(Rapport)、目標性(Outcome)、平衡感(Sensory Acuity)、彈性化(Behavioral Flexibility)」四大特質的完整系統! ●大單的價值,是透過創富、守富、享富、傳富,淵遠流長的計畫,承載愛與責任! ●大單的使命和願景,不只自己要做大單,還要帶著團隊做大單,植入保險ESG晶片,創造永續發展的保險企業王國! &

79 特價36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不當肥羊,聰明買保險!為什麼「以小於年薪5%金額,買500萬元保障險(10倍年薪)+日額5,000元住院醫療險」就夠了?

財經傳訊 出版
2025/07/31 出版

保單中究竟藏了多少地雷,你知道嗎? 直揭業務員絕不會告訴你的關鍵小細節!!! & 很多人買保險,結果卻招來風險! 直揭藏在保單中的細節風險 台灣連續多年壽險滲透度全球第一,但是只有53%的民眾買到足額的保障。 所以許多台灣民眾,浪費了錢,影響財富的累積, 真的遇到意外,卻又沒足夠的保障。 為了改善這樣不合理的現象, 本書明確的告訴你如何買到CP值最高的保險。 & 台灣人的保險觀,明顯出了問題。作者指出主要原因為以下四點: & (1)買保險,保障項目要愈多愈好。 沒有錯!但是每月保費可能太高而影響基本的生活品質。 (2)買保險,要保障兼投資,一舉兩得。 保障兼投資?絕對是保障成份減少(理賠時方恨少),投資也未必賺錢,而有虧損本金的風險。 (3)買保險,到期未理賠時,要領回保費。 如果是儲蓄壽險,到期尚可領回比總繳保費稍多的錢(不考慮通膨率),但是,如果附加一大堆的附約,或終身醫療險,則必然領不回總繳保費。 (4)繳費20年、保障終身最划算。 羊毛出在羊身上,保險公司只不過將保障至110歲的保費,要你在20年內付清而已。 & 此四項觀念並非完全錯誤,而是有時候正確;但就因為這四項多數人的買保險觀,保險 公司才會投大眾所好,設計許多高保費、低保障的①終身型、②還本型、③投資型、④類全委型及⑤附保證型等保險商品來賺客戶的錢。 其中終身型保單比較貴的可能原因之一是:「目前台灣人平均壽命是80.9歲(男77.7歲、女84.2歲),壽險業的第六回「經驗生命表」,是男81.11歲、女86.64歲(2021/7/1),但是,各保險公司的終身型保單卻依99歲、105歲或110歲年齡來計算保費」。所以,對相同保障而言,終身型壽險的保費,可能是10年期壽險的20倍以上。 & 本書作者在分析台灣保險市場的怪現象之後,也提出了他的保險觀念。 & 保險三訣:救急不救窮、錢花刀口上、保大不保小! 更具體而言: & 以小於年薪5%金額,買500萬元保障險(10倍年薪)+日額5,000元住院醫療險。 & 作者是保險局外人,寫此書不是和保險公司有什麼過節,一開始純粹是因為小孫女出生後,媳婦要為她買一張0歲保單。「主約是20年繳的終身壽險,加上7種附約,年繳保費23,932元」,引發他對保險的興趣。 『直覺上,覺得替「0歲嬰兒」買保險好像怪怪的,通膨效應無止境,等她到35、50歲時的保單價值剩多少?因涉及家人的權益,乃決定進一步研究保險商品,希望能了解「要保人究竟能由保單獲得怎樣的保障」』。 & 作者重視思考的邏輯。1985年在他35歲,因自感「學然後而知不足」,乃決定放棄11年的工作經驗,前往美國攻讀機械碩士。當時的系主任認為「工程師必須懂統計分析」,規定研究生須到數學系修統計學課程,他選了一門統計分析學(Statistical Analysis),上課第一天,教授列了一些參考書籍,其中一本迄今仍記憶猶新、受益無窮的書是:《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如何用統計學說謊);這是一本出版於1954年的小冊書,全書僅約150頁,共有10個小單元,書中文圖並茂,列舉了許多玩弄統計數據的案例和利用統計學騙人的技巧。 作者2年的碩士學習生涯中,並未覺得該書有何用途,然而,回國重新就業後,卻逐漸啟發他的「常識邏輯思考」潛能,對於日後工作上的空調節能評估分析,有很大的幫助。因此,邏輯思考→比較分析→檢討改善,成為作者研究資訊/數據的三步曲,作者曾以此三步曲,寫過《拒當下流老人的退休理財計劃》等4本理財暢銷書,本書即是以常識邏輯思考,進行比較分析,探討(人身)保險商品之必要性與適用性。 & 本書帶你深入瞭解保單關鍵細節! 讓你不被當肥羊,能夠聰明買保險! & 在深入了解之後,作者發現許多投保人必須了解的關鍵細節。 & 舉例來說,投資型保單有一個內扣的費用,保險成本(簡單的說就是保險公司用來支付理賠的費用)。它是直接由你的保單帳戶價值中扣除。因此你很難察覺這筆支出。如果你的保單帳戶價值,小於保險成本,那麼你就要開始繳危險保費,否則保單就會失效。 保險成本幾乎是隨年齡而成等比級數增加,例如男性60歲的保險成本是30歲的10.3倍,作者初步估算,如果你的投資保單的投報率是3%的話,保單價值在87歲時失效。如果投報率是0%,會在67歲失效。許多投資人沒有弄清楚,到時白忙一場。說它是地獄保單,也許有點誇張,但不是全無道理!作者在書中公開友人的1,000萬元投資型保單,10年共繳了783萬元保費,但是,保單卻依舊失效,保費全歸零! && 邏輯思考及常識貫穿全書的內容。作者一位40幾歲友人想買的保單如下,並問作者的看法。 這是○○人壽的「20年繳/終身意外險」,在16歲至50歲買此份「20年繳/終身意外險」的保費,同樣是17,390元/年。保費並無年齡上的差異,20年的總繳保費共347,800元;此份保單給付項目多,還有101歲祝壽金10萬元,看起來很吸引人。 & 作者告訴他,此是終身意外險,疾病死亡或疾病住院醫療非本保單之保障範圍,而且還得挑假日搭大眾運輸工具而意外身故,家人才能領得到800萬元的保險金,否則只好忍耐活到101歲領10萬元祝壽金,加減算一算,他就改買其他保單了。 姑且以常識邏輯來分析此份保單:「住院2,000元/日,每次最高6萬元(※即住院30天×2,000元/日),需要住院174天(=總繳保費347,800元÷2,000元/日),才能花完總繳保費,可能嗎?看看自己父母及周遭親朋長輩,有多少人因意外住院超過174天? & 任何想要買保險,或是已經擁有保險的人們,都應當看這本書,以把錢花在刀口上。 & 本書特色 & ★保險業務員不會告訴你的細節 & 保險公司開保險公司目的是賺錢,因此設計了許多巧門,來保障自己的利益。只是保險業務員在拉保險時不會告訴你這些。例如: 1.買(還本)終身壽險、投資型保單或類全委保單存在一項風險,就是提前解約的損失:銀行定期存款解約時,頂多是利息打7折、8折,不會損失本金,但是,保險若提前解約,多會損失本金。所以,保險商品的DM中,多有一句小字注意事項:「投保後提早解約,將可能不利於消費者」。有些人在需要買房、創業時,可能需要解約一些保險來應急,偏偏保險業務員會說服您不要解約,改以保單借款方式來處理,於是您的保費/利息會愈繳愈多。 2.「終身壽險」是相當高明的保單,壽險公司以100歲、110歲來規劃訂定保費。而多數人難免在壯年時,因資金需求而提前解約;此外,國人的平均壽命是81.3歲,壽險公司擺明吃定大多數的要保人撐不了那麼久,由此可知,(投資型)終身壽險是壽險公司的金雞母,保證獲利不吃虧。 3.別以為「繳費20年、保障終身」的保費永遠不變。保險公司不做虧本生意,照樣會調高保費;某繳費20年的「○○終身醫療險附約」,其合約條文中有「續期保費調整」條款:「本保險採平準保費,可調整費率。本附約依實際經驗損失率達到調整保費之標準時,經本公司簽證精算人員評估並於年終精算簽證報告意見書揭露後調整本附約之保險費率,每次調整後之新費率以不超過原費率的20%為限⋯⋯」。 保險費分為平準型費率和自然型費率。理論上,自然型費率是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平準型費率是保險公司依年齡、通膨率等風險因素而精算出的費率,將20年的保險費平均分攤到每一年,所以,每一年的保費應維持不變。但是,仍會視狀況調整。 & ★保險相關知識一次說明 &&& 保險有許多專有名詞,如果沒有相當的了解,很難看懂保險契約的真義。如宣告利率及預定利率。 宣告利率及預定利率多會揭露在保單DM中,只不過宣告利率字體大,而預定利率字體小,可能要在注意事項或備註中仔細找找看。通常,當實際的宣告利率高於預定利率時,保戶可獲得增值回饋金/分紅金等;若實際的宣告利率低於預定利率時,就沒有增值/分紅回饋金,對保險公司是利差損,此時,保單價值準備金只能以預定利率計息增值,所以,預定利率又被視為保單的保證最低利率。 & ★不只挖出問題,也提出明確的建議 & 作者並不否定保險商品的效用。只是要正確的運用。本書在最後兩章,提出明確的具體的建議。讓你把錢花在刀口上。

79 特價39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艾蜜莉會計師教你聰明節稅(2025年最新法規增訂版):圖解個人所得、房地產、投資理財、遺贈稅

財經傳訊 出版
2025/04/01 出版

2025年新增── & 2025年最新免稅額、扣除額及課稅級距 囤房稅2.0適用稅率案例 最新豪宅稅及租金標準 ETF收益分配課稅議題 網紅所得課稅議題 擬制遺產課稅案例 & & 本書提供完整的節稅指南及系統化個人稅務說明。 & 只有要所得就要繳稅,而所得來源分為以下四種: 個人所得、房地產、投資理財、遺贈稅。 & 本書就這四方面產生的稅,做詳盡的說明,並最依當年法規,做即時的修正。 & 除了讓你搞懂要繳什麼稅,也告訴你如何合法節稅。 & 艾蜜莉會計師一次告訴你25項一定要知道的節稅撇步,讓你不繳冤枉稅! & 多數人(相信包括你),在5月繳稅時期,都會感到心痛。 你心裡是否有個疑問,每年到底是在繳些什麼稅?有什麼方法可以合法節稅,而不被安上逃稅的罪名。 你是否年年心痛、年年疑惑,但是一年過一年。 本書解決你陳年的「痛」和「疑慮」, 讓你知道稅的系統和節稅的方法。 & 你年年的「痛」和「疑慮」是因為稅制很難、稅法很雜,你搞不懂,根本無法談論合法節稅這檔事。 & 因為你不懂,你心目中的節稅方法只有:把所得掛給人頭、多報撫養親屬等,但這些可能是逃漏稅的偏門,你或許能少繳稅,也可能讓國稅局上門要你補稅加罰金。 本書讓你輕鬆而完整解決上述問題; 用圖來解釋難懂的概念; 用表格、邊欄呈現重要參考資料; 用淺白的文字說明所有重要法源; 用案例來說明規定如何適用。 & 本書為所有程度的讀者建立清楚的個人稅制系統概念,有了基本概念之後,你才知道如何真正合法節稅。 例如,如果你了解個人所得稅是採「現金收付制」(即按照現金收支的時點判定所得及費用歸屬年度),同時,綜合所得稅是採累進稅率,你自然會知道可以透過調整收入實現的時間點,讓所得實現在稅率較低的年度來節稅。 & 作者提出25項節稅訣竅,如提高勞保退休金的提撥比例,提撥的部分當年免稅,自然降低你的稅基。到退休領用時,因為你的收入低、稅率也低,自然比現在繳稅來得划算。增加儲蓄的同時,也省下稅金,一舉兩得。 中華民國萬萬稅,所以對個人(自然人)而言,除了個人所得稅外,投資理財、房地產、遺產及贈與等相關稅賦問題,在人的一生中也幾乎一定會遇到,本書各以專章介紹。 & 你不愛繳稅,所以你想了解稅,進而節稅;不過稅又很難解,所以你永遠不懂稅,永遠多繳稅。本書讓你打破上述惡性循環。 & 本書在2018年出版後,廣受好評,由於稅務相關法規逐年修正,因此針對2025年法條更新進行修訂,並新增介紹本年度最新且最重要議題。 & 本書特色 & ◆法條搭配案例解說,明白易懂 作者對預售屋交易課徵房地合一稅說明如下: 「房地合一稅2.0於110年7月1日上路後,預售屋的權利交易視同房地交易,課徵房地合一稅。所謂預售屋交易包括個人或公司與建商或地主簽訂預售屋買賣契約書,在取得房地所有權前,將該預售屋買賣契約讓與第三人之交易,以及個人或公司簽訂預售屋買賣契約書前,將取得《平均地權條例》第47條之3第5項所定之書面契據(即紅單)讓與第三人之交易。 & 預售屋(含紅單)交易之取得日,以訂定買賣契約日或簽訂紅單日為準;交易日之認定,以讓與人與受讓人訂定買賣契約日(非與建商換約日)為準。預售屋(含紅單)交易之持有期間,依取得日起計算至交易日止。 & 讓與預售屋(含紅單)權利交易之成交價額(收入),應按讓與該權利價額(即受讓人應支付予讓與人價額)認定,不包含受讓人後續支付建商或地主價款。」 & 以上文字你看得吃力嗎?不過作者用以下案例來說明,就容易了解。 & 「舉例來說,陳小華民國111年3月6日與遠熊建設簽訂預售屋買賣契約書,房地總價款共1,000萬元。陳小華依約支付簽約款200萬元,在112年9月13日,與受讓人王大明簽訂讓與預售屋權利買賣契約書,約定王大明應支付陳小華250萬元,最後由王大明依工程期支付餘款800萬元予遠熊建設。 陳小華預售屋權利之取得日為111年3月6日,交易日為112年9月13日,持有期間超過1年、未逾2年,預售屋權利讓與之成交價額(收入)為250萬元,成本為200萬元,所得為50萬元,適用稅率為45%。」 & ◆圖解重要概念,讓你輕鬆建立正確觀念,不繳冤枉稅! 談論稅的書一定會有類似以下讓人頭腦打結的說明:「個人綜合所得稅採屬地主義,不論本國人或外國人,只要有我國來源所得者,即有繳稅義務。反之,若非我國來源所得(如台灣人於國外工作所得),則免課我國的所得稅。」 本書也有類似文字,但是涉及重要觀念,皆繪製圖表,讓讀者快速了解。 & ◆完整說明個人稅制,讓你的稅法知識超越同儕! 「綜合所得稅+最低稅負制+分離課稅」,才能構成完整的個人所得稅制。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答人生中不同階段或面向(職涯發展、投資理財、買房置產及財富傳承)面對的重要財務及稅務議題。 & ◆提供個人綜合所得、投資理財、房地產、遺產傳承(含贈與)四大主題的節稅要訣! 本書提出25項節稅建議,例如對房屋賣方而言,若在2016年前就持有,建議房地拆分價格出售。由於房地合一新制於2016年才上路,目前多數民眾持有的房地產還是適用舊制。房屋因為逐年折舊而減少價值,而近年來土地的公告現值逐漸調漲,長期持有後,房屋價格占不動產總價的比例通常會降低。因為「舊制」僅對房屋部分課所得稅,如果你持有的「舊制」不動產,購買時有拆分房屋、土地價款,未來賣出時建議拆分房地價格出售。 & ◆不當稅務規劃完全解析,教你聰明節稅,利人利己! 許多常見的稅務規劃,其實暗藏風險。本書各以專門單元解說。 & 例如,利用人頭來分散薪資所得、分散股利所得或漏報收入,國稅局已經運用電腦提供異常薪資所得查核清單,對利用人頭列報薪資的公司商號全面選案查核。而一般人的薪資所得水準不難判斷,因為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有限,不可能同時在多個單位工作。若個人受領薪水每月10萬元以上超過5筆,有違常情。此外,許多人頭與公司股東或員工具有親屬關係(如配偶),且當年度申報所得極低或無應納稅額,若進一步查核資金流程,多半可發現有資金回流的現象。 & 《洗錢防制法》新制自2017年6月28日施行後,運用人頭帳戶進行租稅規避或逃漏稅,除了可能觸犯《稅捐稽徵法》,以詐術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6萬元以下罰金外,還可能構成洗錢罪。依利用人頭的方式不同,還可能另外涉及違反《公司法》、《銀行法》、《刑法》等,不可不留意。 & ◆2025年稅務法規變動、修訂內容 囤房稅2.0:新增適用稅率舉例兩則 ETF收益分配課稅制度 擬制遺產課稅案例 網紅所得課稅議題 2025年最新免稅額、扣除額及課稅級距 & & ◆購買本書讀者可享艾蜜莉會計師聰明節稅線上課200元折扣,詳見書封後折口。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遺產&贈與稅的節稅新思維(2版)

朱家棟  著
FUN學 出版
2025/01/01 出版

☆本書依據財政部「114年發生繼承或贈與案件適用免稅額、課稅級距金額、不計入遺產總額及各項扣除額之金額一覽表」修訂遺贈稅規劃 Part 1──遺產與繼承者們遺贈稅規劃 Part 2──遺產申報全攻略遺贈稅規劃 Part 3──4方法/4步驟/5目標精選30個Q&A諮詢案例「朱老師稅務放大鏡」●遺產不想分給家人該怎麼做?●子女不會管理遺產怎麼辦?●如何分年贈與效益最大?●房地產贈與當心繳稅暴增10倍?●遺產稅20%,如何降至10%以下?●如何移轉仍有主控權?別在該規劃時,選擇等待、遲疑、或晚點再說!遺產規劃,一生一次,錯過此生不再有機會!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公司節稅看圖一點通(2024年最新版)

永然文化 出版
2024/04/02 出版

本書用最簡單的文字與具體表件,教您按合法程序節省公司稅額,減少因疏忽或錯誤,造成公司受罰或繳納原本不必繳納的稅!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節稅的布局(修訂版):搞懂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與房地合一稅,你可以合法的少繳稅,甚至一輩子不繳稅

胡碩勻  著
任性出版 出版
2024/03/22 出版

內附2024、2025年最新免稅額、扣除額一覽表。 囤房稅2.0版、平均地權條例最新修正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最新修訂。   ◎我年收入80萬,他年收入100萬,為什麼報稅時我繳的錢居然比他多? ◎家長會費、安太歲、植牙、整形、政治捐款……哪些花費可以用來抵稅? ◎兒女不孝,我死後一毛都不給,外傭認真顧我,以後把錢全給她,法律允許嗎? ◎想買房送女兒當嫁妝,怎麼給,不會被政府課贈與稅? ◎儲蓄型保單,受益人不能隨你高興填,不然國稅局會找上門。 & 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到房地合一稅, 你一輩子都會用到的稅務知識,本書通通告訴你! 讓你可以合法的少繳很多稅,甚至一輩子不用繳稅。 & 上班族都以為自己領的是死薪水,賺的錢絕對逃不過國稅局法眼, 甚至誤以為,節稅是有錢人才要做的事,跟自己無關。 但天天在幫老闆做節稅規劃的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胡碩勻說, & 變有錢的第一步就是懂節稅,因為節稅跟收入多寡無關, 是一種你對自己財富配置的布局,領死薪水的上班族更需要。 & 不論是小資族、頂客族、單身族,或四口家庭, 小從每月薪水自提勞退金、買保險,大到數百萬的房屋貸款到遺產規畫, 只要你搞懂政府收稅的遊戲規則,不僅可以合法節稅,還能幫自己加薪。 & ◎讓錢流進來,再也不出去──個人所得稅篇 ‧賺錢管道百百種,政府最愛這10種: 薪資、利息、租賃、財產交易、中獎……這些有憑有據的收入通通都要報稅, 那麼,領死薪水的你要怎麼節稅? 只要每月薪資自提6%進勞退帳戶,馬上就能節稅,有超過90%的上班族都沒發現。 做網拍、有外快、斜槓青年,怎麼節稅免稅? & ‧你有正當收據,政府就會放過你: 給廟裡的香油錢、為兒女點的光明燈,哪一個才能抵稅? 照顧媽媽的看護費用、幫老爸裝的假牙、青春期女兒的牙齒矯正, 捐錢給私校辦學,捐錢給慈善基金會……有錢的人用哪種方式合法節稅?   ◎把愛與錢一起傳下去──遺產稅篇 最療癒老人的事,就是寫遺囑,遺囑要怎麼交代,才有法律效力? 關於繼承,你拿到的是錢還是債?得先了解限定繼承與拋棄繼承。 陪我最久的親人就給最多,法律准許嗎?先弄懂遺產繼承的應繼分與特留分。 在國稅局眼裡,哪些財產最值錢?遺產估價決定你能不能繼續當富二代。 & ◎喜歡嗎?送給你──贈與稅篇 有錢人為什麼這麼愛買豪宅給兒女? 原來留不動產給下一代超節稅,如果附房貸居然更划算。 長輩送什麼給新人當新婚賀禮,最能表達祝福之意又能躲過贈與? & ◎有房斯有財,儘管政府要你萬萬稅──不動產篇 省吃儉用買下不動產,政府會收你萬萬稅,怎麼合法減免? 不動產實價登錄後加上房地合一稅,隨便賣房等於再多送一間房給國稅局! 不用擔心,只要你弄清楚一生一次、一生一屋的規則, 還有重購退稅加上自用住宅優惠,賣房就能不用繳稅! & 搞懂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到房地合一稅的所有眉角, 你可以合法的少繳稅,甚至一輩子不繳稅。 & 好評推薦 & 前商周集團總經理/朱紀中 社團法人臺灣省會計師公會名譽理事長/呂志明 台灣創速創辦人、台灣投資人關係協會首席顧問/余凱文 理財教母、前《Money錢》雜誌社長/林奇芬 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名譽教授/周行一 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中華開發金控獨立董事/張士傑 國立政治大學教授、英國劍橋大學財務經濟學博士/郭維裕 保險行銷集團董事長、國際龍獎 IDA 創會主席/梁天龍 理財暢銷書作家/闕又上 TIAG(國際會計集團)、TAG聯盟主席兼CEO/Richard Attisha &

7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保險好EASY:拿回保險的主導權.用小錢買到大保障

智保公司 出版
2023/04/01 出版

★包含圖文、動畫、保單健檢系統的保險工具書★ 透過生動易懂的圖文,從規劃、簽約到理賠,逐步帶你進入保險的世界,你會發現保險很Easy。掌握大原則,讓你拿回保險主導權,用小錢買到大保障!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想賺錢,要買對投資型保單

李雪雯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2/06/21 出版

投資型保單異常複雜, 不論是回饋金、撥回,甚至是類全委保單,投資策略差異大! 本書先幫助讀者釐清觀念再輔以專業技巧解析,提供消費大眾甚至是保險業務員們參考。 既可為有興趣購買投資型保單的消費大眾們「解惑」, 更是保險業務員們最得力的「輔銷品」,輕鬆提升業績! & 4大特點,一次說明白: ■買「投資型保單」需要注意的事情? ■你是否適合購買「投資型保單」? ■如何選購cp值最大的「投資型保險」? ■如何分配資產,做好「投資+保險」的雙重規畫? & 4大目標,聰明投資做好做滿 ■特色→保險+投資,善用保險的天生優勢,擴大經營。 ■種類→需求+功能,讓你的人生風險控管,績效滿分!  ■對象→結稅?投資?準備退休金?……只要有需求,通通滿足你。 ■效用→保額vs.保費,靈活轉換投資標的,缺錢時也能提領活用。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最強保險搭配法則:只要活用「社會保險及商業保險」,就能花小錢聰明打造CP值最高的超級保單

吳家揚  著
財經傳訊 出版
2021/03/18 出版

.假設A小姐在離職後一個月發現懷孕3個月,她可以申請勞保給付嗎? .假設B先生在9月11日上班,但因為提供資料不齊,9月12日上午資料補齊後公司才郵寄勞保局,卻不幸在9月12日下午3點發生意外導致失能,他是否可以申請勞保給付? .你知道勞工保險和國民年金保險有哪些保險給付嗎? .你知道非因公生病住院4天以上,有無勞保給付? 如果你對現行社會保險沒有清楚的概念,就會非常非常容易把錢花在不該花的地方,而那筆錢你原來是可以用在投資上、或是提升生活品質。 人吃五穀雜糧,總是會有倒楣事發生,因此需要買保險,以轉嫁風險。風險的轉嫁不是無價,但是要如何把費用降到最低,免得因為「保險」而產生財務「風險」? 一個最基礎的概念,就是商業保險要與社會保險妥善的搭配,用商業保險補社會保險的不足。很可惜,多數人上班多年,還是不太清楚自己的社會保險有哪些。反正出了事,去會問公司人事就好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談什麼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搭配呢? 我國社會保險超強,提供以下左列的給付,不足之處則用相對應的商業保險(右列)來補足: 死亡給付&&&&&&&&&&&&& →人壽保險、投資型人壽保險 老年給付&&&&&&&&&&&&& →年金保險、投資型年金保險 失能給付、健保&&&&&&& →長期看護險、特定傷病險 生育和傷病給付 、健保 →醫療險,重大疾病險、特定傷病險 重點是以社會保險為基礎,補不足之處。如果你擔心遇到重大的意外,「人沒有死」,但是失去工作能力,怕因此而拖累家人,所以你想買長期看護險、特定傷病險來消除風險,那你應知道在勞保的保險期間內,因故(不必是因公)「終身無工作能力」,你可以申請失能年金給付,日後死亡時,則得由其符合資格的遺屬選擇請領遺屬年金。 如果你確知你失能年金的給付金額是多少,不足之處,就用商業保險補足。這樣才可以把資金用在刀口上,更健全你的人生保障。如作者建議:「我認為的『最少』保障原則:癌症險住院日額1萬元,重大疾病100萬元,失能扶助險每月理賠4萬元。保障不夠的人,應逐漸將安全網買足。」 「最基本的商業保險防護網為壽險主約附加意外險、意外醫療、實支實付、住院日額、癌症,有錢再逐漸加強到完整保障,才能享受高品質的醫療和退休後生活。如果體況或年紀已經無法買商業醫療險,只好多存一些錢來因應。」 把錢花在刀口上!投保商業保險為的是補足社會保險之不足,不要白白浪費一分錢。本書不但是收入有限的上班族必備,也是每位認真繳稅的國人保障自己權益必須知道的保險之道! 本書特色 & && & ◆提供保險要訣,讓你少付多領 例如,如果你在職場生涯中,曾短期兼差,可能可以增加百萬以上的老年給付。以以下例子說明: 志明50年次,在甲公司專職工作40年,65歲請領勞保老年給付。近10年工資都是36,000元,勞保投保薪資為36,300元,健保投保金額36,300元。先不考慮勞(就)健保費用的調整。 A:志明每月甲公司勞保負擔=36300×11.5%×20%=835元;健保負擔=36300×5.17%×0.3=563元。勞健保40年總負擔=(835+563)×12×40=671040元。如果志明領年金而非一次金,勞保年資40年,65歲退休開始請領,到85歲身故。 勞保B式=36300×40×1.55%=22506元(擇優給付)。 假設志明也同時在乙公司部分工時兼職5年,工資4,000元。勞保投保薪資為11,100元,健保投保金額24,000元。志明每月乙公司勞保負擔=11100×11.5%×20%=255元;不需重複繳交健保費。勞健保5年總負擔=(255+0)×12×5=15318元。乙公司的型態可能是大賣場、清潔工、速食店、便利商店、保全等等行業。   兼職後的勞保投保薪資為上限45,800元(36300+11100>45800)。 勞保B式=45800×40×1.55%=28396元(擇優給付)。 有兼差的新制勞保老年給付每月多5,890元(=28396-22506),20年多領1,413,600元(=5890×12×20)。5年只要多繳15,318元,就可以達到多領1,399,620(=1413600-13980)元的效果。 ◆圖文對照,快速掌握重點 許多抽象的事物,用敍述的方式讀者不易理解,本書用大量的圖例,讓你輕易了解複雜的觀念,內心不再糾結。 ◆大量案例,化抽象為具體 抽象的文字說明,有時讓人難以理解,但是一個實際的案例,就說明了一切。本書用大量的案例說明,讓你由新手變專家。如: 志明45年次,在53歲就離開職場,當年國保開辦不久,自然就被納入國保。57歲國保期間因意外死亡,國保年資有4年,同時還有勞保年資20年,退保前最後10年的月投保薪資都為43,900元,遺有1子滿26歲。57歲的志明申請勞保老年減給年金,才領幾個月就身故。志明身故後,兒子可以申請什麼給付? 勞保退保當下,53歲的志明還不具請領勞保「一次請領老年給付」資格。57歲時,志明可以領取勞保老年年金減給給付=43900×20×1.55%×(1-3×4%)=11976元(以公式B擇優領取)到身故。 志明屬於勞保斷保族,除非後來再重新加入勞保,否則勞保權益就會中斷。若請領勞保年金其間死亡,遺屬只能依規定請領遺屬年金,不得改請領差額。因遺屬不符資格,所以也無法請領遺屬年金。 ◆參考資料、主管機關詳列 法規不時變動,你要如何跟上?本書詳列各內容主管機關的相關網址,讓你必要時可以查到最新的規範及案例。 重磅推薦 中華電視公司總經理 莊豐嘉 中央廣播電台新聞部經理 沈聰榮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秦夢群 中鋼公司智財與檢測技術處專家室工程師 黃延真 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劉江彬 &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誰是接班人?財富傳承的管理與規劃

李雪雯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5/05/20 出版

即便時序進入21世紀,但大多數的華人,依舊習慣將財富傳承給下一代,包括自己手邊的現金、名下的房產、其他的投資項目等,但實際上,能夠提前準備好傳承規劃的人少之又少!然而,提前妥善規劃財富傳承計劃,才是有效避免遺產分配不均、子女無力支付遺產稅,進而難以繼承遺產等問題。……………………………………………………………………………只要有資產的人,都需要規劃「財富傳承」!如果你認為「有錢人才需要做財富傳承計劃」,但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現代社會經常發生,親人之間因為分配遺產問題,導致家庭失和……,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許多個案並非名下擁有龐大的遺產,但依舊搞到家人之間雞飛狗跳。所以,無論資產多寡,提早做好自己的遺產規劃,才能為下一代解決許多煩惱。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贈與節稅DIY(6版)

陳坤涵  著
書泉 出版
2025/03/07 出版

贈與不動產給配偶可否免徵贈與稅及土地增值稅?贈與不動產會比贈與現金划算嗎?贈與公共設施保留地可以免徵贈與稅?贈與未上市股票比贈與現金節省贈與稅?贈與之後,如果後悔了怎麼辦?隨著國民所得增加,贈與的行為已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懂得節稅,就等於替自己省錢,否則一旦被課重稅,也只好對著稅單懊惱不已。如果你正在為贈與稅的問題煩惱,《贈與節稅DIY》絕對是你的最佳幫手,讓你輕鬆自理贈與稅的節稅問題。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心出發,讓自己更好

周莎涵  著
商鼎 出版
2024/09/10 出版

探索自我超越的路徑:心靈成長與專業發展的典範《從心出發,讓自己更好》不僅是一本揭示保險行銷的策略書籍,它更深入地闡述了如何透過自我觀察與成長來創造價值。作者周莎涵,作為一位在保險與財務管理領域內具有深厚影響力的專業人士,其職業生涯橫跨業務管理、教育訓練及國際財務規劃。她不僅在台灣擔任資深區經理,更積極參與各類專業認證和國際交流,提升自我專業與團隊表現。在這本書中,周經理不僅談及她如何應對業務上的挑戰與成就,更重要的是她如何通過自我管理和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來提升專業能力。她信奉的「從心出發」的哲學,不僅令她在業績上屢創佳績,更使她在個人成長的路上,持續超越自我,影響並激勵了無數同行。這本書對於渴望自我提升的專業人士來說,是一本寶貴的參考資源。從自我管理的技巧到與客戶建立深厚的信任關係,每一篇章都是周經理實戰經驗的精華。閱讀本書,讀者不僅能學到如何在業績上達到更高標準,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保持自身的核心價值和專業誠信。周莎涵的經歷和洞察,將啟發那些尋求在生活和職業道路上實現更高自我的讀者,從心出發,發掘自己的無限可能。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超圖解金融保險與節稅規劃 首部曲:保單到底能不能節稅?從實質課稅原則談起(2版)

五南 出版
2024/08/28 出版

#圖解式編法,圖文搭配,一目了然,一點就通。#專業觀點論述、分析,架構完整且實務案例最全面、最多元。#上班族個人進修學習,大專授課教材的最佳參考工具書。這可能是市面上:1.唯一專門談實質課稅16個法院判例的專業書籍。2.唯一分析保險業對於台灣經濟舉足輕重的專業書籍。3.唯一從稅法切入,但目的是談高額險不要偏重稅法。4.唯一適合送給高資產客戶的大學及研究所教科書。5.唯一把高額保單規畫建議圖表化置於書中。6.期待廣大壽險先進,從複雜的稅法當中解放出來,因為保單擁有比節稅更重要的目的。→循序漸進教授保險稅法之觀念,包括人生報酬率計算、相關的法則及函釋。→從判決文看臺灣保險金實質課稅之案例及其參考特徵,掌握重點。→想知道的全都有:與保險相關稅法優惠、保單節稅誤區、房地產與保單資產分析、保險給付與遺產及贈與稅法及保險法之關係、保單作為資產配置的價值等。不只是風險管理方案保險是財務規劃重要的一環買保險商品真的可以節稅?保險以滿足風險保障作為主要功能,但隨著經濟發展、民眾財富與日俱增,保險商品也成為理財規劃重要的一環。近十多年來,臺灣新契約保費收入大幅增長,其中高資產民眾購買高額保單現象也大幅增加,以致於錯誤的保單節稅規劃與「保單實質課稅」爭議案例節節攀升。本書從「實質課稅原則」談起,分成觀念篇、實戰篇、應用篇三大部分,深入淺出討論保單到底能否節稅;分析、研討財政部公告的保單實質課稅判例,釐清保險相關稅法優惠的合理運用,避免民眾與保險行業人員對保險相關稅法的錯誤認知;並詳實分析保單的多元功能及作為資產配置的價值。適合從業人員,金融相關科系所和EMBA碩士在職專班師生等研讀。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超圖解金融保險與節稅規劃 二部曲:金融、保險與稅的100個Keywords

五南 出版
2024/08/28 出版

⊙超圖解式編法,圖文搭配,一目了然,一點就通。⊙財金領域人士必讀!統整、歸納最精華概念,打好知識基礎。⊙大專金融通識課程教材,金融、商管及保險從業者的最佳參考工具書。【擺脫金融小白的稱號,全面提升財務智商】→理財熱銷工具書再出擊!提供洞察「金融」、「保險」與「稅」之間緊密聯繫的視角,建立財務、風險觀念。→透過歷史、法律、政策與實務等多個面向說明,讓讀者對金融市場與投資工具有正確且深入的理解。→想知道的全都有: 金融工具、ETF與臺股定期定額、QE量化寬鬆、IFRS17、保險業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壽險淨值、保險商品(利率變動型壽險、投資型壽險、分紅壽險、實支實付醫療險等)、與保險有關的稅法及函釋、納稅者權利保護法、保單實質課稅、賦稅人權(Taxpayer,s Human Rights)等。【非知不可的金融關鍵字與通識概念】新冠疫情後通膨及貨幣寬鬆政策,導致風險性資產價格上漲,激發了民眾對投資的迫切需求,也使得投資詐騙問題日益嚴重,彰顯出公眾金融知識不足的問題。本書聚焦「金融」、「保險」與「稅」三大財務重要主題,整理與歸納了100個最核心的關鍵字與概念。從歷史、法律、政策與實務等多個角度切入介紹,讓讀者對於金融市場與投資工具有正確而深入的理解;也探討金融保險在稅務規劃、風險管理和投資運作中的關係與要點,提供讀者洞悉三者之間緊密聯繫的視角。適合金融、商管及保險從業人員、大專通識課程等研讀,以建立金融知識基礎。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超圖解人身保險

五南 出版
2024/07/28 出版

* 給保險從業人員:人身保險的理論、運作與經營、法規、常識,一本就通。* 給保險專業的學子們:從保險規劃、業界運作到相關法規,增強實力。* 給想了解提前規劃與保障生活的讀者們:本書提供您購買保險的思考模式。定期檢視了解自身需求、規劃適合的保險!《超圖解人身保險》以圖解與生動的插畫輔佐,解析人身保險的理論與實務內容,深入淺出,不但適合作為大學人身保險及金融專業的課程用書,也可以是保險從業人員的訓練教材及工具書,而對於一般想為自己或家人規劃購買人身保險的社會大眾,也是一本很好的入門參考書,可以更了解核保及理賠的觀念與作業模式。本書內容共分為5章,不論是人生各階段所面臨的風險及保險商品、規劃人身保險應注意到的重點、保險市場的衡量指標、人壽保險的組織運作、利源、保單選擇權,以至保險公司存在的風險、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及申訴管道、人身保險的相關法規、核保理賠的理論與實務、核保理賠的醫務常識等等主題,都有專業的解說。期待本書能將專業保險知識,更廣泛地推廣於台灣社會。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遺贈稅.財產移轉圓滿計畫(2024最新版)

黃振國  著
永然文化 出版
2024/06/28 出版

《遺產及贈與稅法》自106年5月起有了重大變革!原10%之單一稅率,改為三級累進稅率。相較於單一稅率之遺產稅、贈與稅之租稅規劃,累進稅率之租稅規劃需要更專業的知識。諸多修正,改寫了遺贈稅節稅暨財產移轉規劃之大布局。房地合一2.0新制啟動,如何因應?高資產者如何重新擘劃,留住畢生積蓄之最大值?就讓房地、財稅雙料達人以最精彩的圖文、經驗開啟您的智慧之門! & 本書特色 1.內附可愛插圖,以圖表說明如何規劃財產移轉 2.附實務操作時相關書表 3.詳述新修正房地合一2.0制度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你押對「保」了嗎?:讓保險在關鍵時刻做你最給力的後盾!實用檢核版

資料夾文化 出版
2024/06/05 出版

如果還沒有購買保險,該從何種保單買起? 如果手上已有多張保單,是否買得合適? 認識保險、瞭解保險、購買保險,才能在面臨風險時獲得最大助力。 買「好」保險是第一步,還要「省」,更要「對」! 比起盲目買保險,重要的是釐清自己的需求來買最合適的保險, 本書以大量圖表解說「壽險」、「意外險」、「醫療險」、「重大疾病險」和「長照險」,分析從幼童到退休等不同階段適合什麼樣的保險,帶你一起押對「保」! 另外,也要適時進行保單健診,看看自己身上的保險夠不夠完善, 本書特別提供「全險架構表」+「保險檢核表」,自己就能保單健診,在風險來臨前未雨綢繆! ■保對時機:風險來臨時,我們準備好了嗎? 你可能會想問:「為什麼要買保險?保險能帶給我什麼?」在回答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人生有哪些問題會造成負擔及困擾,概括起來便是收入中斷、失能/長年病的負擔、活得太短和活得太長。遇到這些問題時,保險就能發揮它的三個功能:1.發生風險時不用花到自己辛苦存下的錢、2.擁有選擇醫療品質的權利、3.補貼自己無法工作時的收入。人生可能順遂平安,亦可能大起大落,保險的存在就是為了幫助我們弭平人生大落時的損失幅度。 ■保得划算: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我們不是周董、王董或郭董,發生事故時沒有雄厚資產、醫療資源及人脈來支撐,買保險是重要的,但也因為我們沒有雄厚資產,所以更需要精打細算。在買保險前,要先仔細檢視自己的需求與財務分配,把錢花在刀口上。本書以圖表帶你先清楚認識壽險、意外險、醫療險、重大疾病險、長照險,並分析預算與規畫,讓每一分花在保險的錢都不浪費。 ■保到合適:掌握各種保險的眉角! 規劃「壽險、意外險、醫療險、重大疾病險、長照險」要注意哪些眉角?「幼童、學子、出社會的年輕人、責任重大期的青壯年、屆臨退休的中年、已退休的中老年」等不同階段各別適合什麼保險?書中以大量圖片、表格,解說如何規劃人生各階段所需的保險,並搭配相關範例與試算,幫助你正確了解自己的需求。 ■買「完」保險:用「全險架構表」+「保險檢核表」進行保單健診! 做了保單健診,才能釐清身上有哪些種類的保險,理賠又有多少額度,以及保費是否合理。大部分的定期型保單都是5年調整一次費率,因此建議每3到5年進行一次保單健診,檢視目前的規劃是否符合年紀、職業與時代趨勢。另外,當職業與身分的轉變,也可以再進行保單健診。為了幫助你進行保單健診,本書特別整理「全險架構表」和「保險檢核表」,評估自己身上的保險是否合適,在風險來臨前未雨綢繆。 &

79 特價2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看故事輕鬆學稅法(3版)

陳坤涵  著
書泉 出版
2024/05/31 出版

★ 生活必備的法律知識啟蒙書!包含48個財產規劃的案例 ★ 以生動活潑、淺顯易懂的故事情節陳述。 本書特別分成遺產繼承及財產贈與二個部分,共整理48個故事,作者以多年來為客戶處理財產規劃的經驗,透過鮮明且生動的財產移轉規劃故事,再輔以詳盡的專業法令解析,期能為將來想做好財產移轉規劃的讀者或是從事財產移轉規劃的相關專業人士有所參考。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企業營運節稅帳本(2024最新版)

林隆昌  著
永然文化 出版
2024/05/03 出版

企業營運的整體節稅包括營業、盈餘分配及股權移轉等三個階段,企業主的節稅應就三階段全盤考慮。本書為協助企業主可以作好整體節稅,特別從營業、盈餘分配及股權移轉三個階段設計、說明,相信本書可以幫助您有效而整體地節稅。 & 本書在規劃工具的解說方面,其範圍包括:境內投資公司、境內書審公司、境外公司、OBU存款帳戶、信託及人壽保險等;討論涉及的稅目包括:營業稅、印花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綜合所得稅、贈與稅及遺產稅等。同時以規劃性的討論為主要結構,內容對企業主整體節稅極具參考價值。 & 且針對已修正或將修訂的所得稅法、股利稅制、未分配盈餘課稅、遺產及贈與稅法、國際租稅通報、美國肥咖條款、我國反避稅條款、洗錢防制法、海外資金回台課稅及印花稅條例等重要法規加以解說。 &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精準節稅:中小企業應該避免的42種稅務風險

陳衍任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24/04/18 出版

白話解析稅法+案例+節稅策略=第一本為中小企業所寫的稅務專書 企業主、財務、法務、會計、律師、會計師、記帳士、稅務人員必讀! 扎根 分析企業組織利弊,提供稅務規劃心法 省錢 掌握省稅的四大關鍵,公式在手當省則省 跨界 瞭解跨境交易的風險,劃清企業經營的界線 避險 避免處罰遠離刑責,不犯下不該犯的錯 附【企業稅務風險總體檢】 一張表快速檢查稅務是否合規 本書特色—— ◎ 4大單元、14個節稅力、42個案例故事,幫助中小企業建構必備的稅務知識體系,解決長久以來心痛不已的稅務痛點。 ◎ 首創以故事為引,白話談稅法。複雜事情簡單化,專業知識通俗化=看得懂,學得會! ◎ 附稅務體檢表,幫助企業快速檢視稅務規劃是否合規。 ◎ 傳達正確的稅務觀念,搭建稅務管理的法遵意識。 這本書寫給—— ◎ 中小企業主、企業董事、監察人、經理人等高階主管、財務主管/人員、會計主管/人員、法務主管/人員 ◎ 為企業提供稅務服務的會計師、律師、記帳士 ◎ 稅捐稽徵人員 ◎ 對企業稅務管理與風險控管有興趣的人 出書目的 ◎ 想要為台灣的中小企業解決長久以來心痛不已的稅務問題。 ◎ 中小企業在以下兩種情形,可能會多繳稅款及罰鍰給政府: 1. 該省的沒省:指企業因疏於注意而未享受到租稅優惠,或未能辨識違法的課稅處分。 2. 不該犯卻犯:指企業未注意到稅法規定,因而付出額外代價(例如遭補稅及處罰)。 ◎ 這些稅款及罰鍰如果可以省下來,公司的利潤就會增加,員工的薪水就有機會上漲。 中小企業主為什麼要看這本書? ◎ 作者多年來在法官學院、財政人員訓練所、各區國稅局與其他公部門的授課經驗,瞭解國稅局如何課稅,法院如何判決,深切知道國稅局及法院真正在乎什麼。 ◎ 傳達正確的觀念給中小企業主,告訴他們該如何節稅,並建立法遵意識,合法且有效地少繳稅。 會計師、記帳士和律師為什麼要看這本書? ◎ 作者曾任稅務律師,有多年訴訟及非訟經驗,可以協助專業人士正確適用稅法,完整掌握稅法的發展趨勢。 和市面上節稅的書籍有什麼不同? ◎ 本書用案例、故事撰寫。複雜事情簡單化,專業事情通俗化,讀者容易閱讀吸收。

79 特價4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艾蜜莉會計師教你聰明節稅(2024年最新法規增訂版):圖解個人所得、房地產、投資理財、遺贈稅

鄭惠方  著
財經傳訊 出版
2024/03/28 出版

2024年新增── 囤房稅2.0 不動產傳承規劃案例 2024年最新免稅額、扣除額及課稅級距 2024年最新基本所得稅免稅額 2024年最新遺贈稅扣除額 完整的節稅指南及系統化個人稅務說明。 只有要所得就要繳稅,而所得來源分為以下四種: 個人所得、房地產、投資理財、遺贈稅。 本書就這四方面產生的稅,做詳盡的說明,並最依當年法規,做即時的修正。 除了讓你搞懂要繳什麼稅,也告訴你如何合法節稅。 艾蜜莉會計師一次告訴你25項一定要知道的節稅撇步,讓你不繳冤枉稅! 多數人(相信包括你),在5月繳稅時期,都會感到心痛。 你心裡是否有個疑問,每年到底是在繳些什麼稅?有什麼方法可以合法節稅,而不被安上逃稅的罪名。 你是否年年心痛、年年疑惑,但是一年過一年。 本書解決你陳年的「痛」和「疑慮」, 讓你知道稅的系統和節稅的方法。 你年年的「痛」和「疑慮」是因為稅制很難、稅法很雜,你搞不懂,根本無法談論合法節稅這檔事。 因為你不懂,你心目中的節稅方法只有:把所得掛給人頭、多報撫養親屬等,但這些可能是逃漏稅的偏門,你或許能少繳稅,也可能讓國稅局上門要你補稅加罰金。 本書讓你輕鬆而完整解決上述問題; 用圖來解釋難懂的概念; 用表格、邊欄呈現重要參考資料; 用淺白的文字說明所有重要法源; 用案例來說明規定如何適用。 本書為所有程度的讀者建立清楚的個人稅制系統概念,有了基本概念之後,你才知道如何真正合法節稅。 例如,如果你了解個人所得稅是採「現金收付制」(即按照現金收支的時點判定所得及費用歸屬年度),同時,綜合所得稅是採累進稅率,你自然會知道可以透過調整收入實現的時間點,讓所得實現在稅率較低的年度來節稅。 作者提出25項節稅訣竅,如提高勞保退休金的提撥比例,提撥的部分當年免稅,自然降低你的稅基。到退休領用時,因為你的收入低、稅率也低,自然比現在繳稅來得划算。增加儲蓄的同時,也省下稅金,一舉兩得。 中華民國萬萬稅,所以對個人(自然人)而言,除了個人所得稅外,投資理財、房地產、遺產及贈與等相關稅賦問題,在人的一生中也幾乎一定會遇到,本書各以專章介紹。 你不愛繳稅,所以你想了解稅,進而節稅;不過稅又很難解,所以你永遠不懂稅,永遠多繳稅。本書讓你打破上述惡性循環。 本書在2018年出版後,廣受好評,由於稅務相關法規逐年修正,因此針對2024年法條更新進行修訂,並新增介紹本年度最新且最重要議題。 本書特色& & &&&&&&&&&& &&& & ◆本書在金融保險機構間造成搶購,因為「沒有想到有結構如此清楚的個人稅法入門」 本書作者經常應邀替銀行理專、保險從業人員及金融從業人員授課,他們需要對與個人相關的稅法有清楚的了解,以提升服務客戶的能力。而作者上完課之後,都會有數以百計的購書訂單湧進。原因很簡單,這本書讓非稅務專業人士快速搞懂複雜的稅制,提升自己的能力。 ◆法條搭配案例解說,明白易懂 作者對預售屋交易課徵房地合一稅說明如下: 「房地合一稅2.0於110年7月1日上路後,預售屋的權利交易視同房地交易,課徵房地合一稅。所謂預售屋交易包括個人或公司與建商或地主簽訂預售屋買賣契約書,在取得房地所有權前,將該預售屋買賣契約讓與第三人之交易,以及個人或公司簽訂預售屋買賣契約書前,將取得《平均地權條例》第47條之3第5項所定之書面契據(即紅單)讓與第三人之交易。 預售屋(含紅單)交易之取得日,以訂定買賣契約日或簽訂紅單日為準;交易日之認定,以讓與人與受讓人訂定買賣契約日(非與建商換約日)為準。預售屋(含紅單)交易之持有期間,依取得日起計算至交易日止。 讓與預售屋(含紅單)權利交易之成交價額(收入),應按讓與該權利價額(即受讓人應支付予讓與人價額)認定,不包含受讓人後續支付建商或地主價款。」 以上文字你看得吃力嗎?不過作者用以下案例來說明,就容易了解。 「舉例來說,陳小華民國111年3月6日與遠熊建設簽訂預售屋買賣契約書,房地總價款共1,000萬元。陳小華依約支付簽約款200萬元,在112年9月13日時與受讓人王大明簽訂讓與預售屋權利買賣契約書,約定王大明應支付陳小華250萬元,最後由王大明依工程期支付餘款800萬元予遠熊建設。   陳小華預售屋權利之取得日為111年3月6日,交易日為112年9月13日,持有期間超過1年、未逾2年,預售屋權利讓與之成交價額(收入)為250萬元,成本為200萬元,所得為50萬元,適用稅率為45%。」 ◆圖解重要概念,讓你輕鬆建立正確觀念,不繳冤枉稅! 談論稅的書一定會有類似以下讓人頭腦打結的說明:「個人綜合所得稅採屬地主義,不論本國人或外國人,只要有我國來源所得者,即有繳稅義務。反之,若非我國來源所得(如台灣人於國外工作所得),則免課我國的所得稅。」 本書也有類似文字,但是涉及重要觀念,皆繪製圖表,讓讀者快速了解。 ◆完整說明個人稅制,讓你的稅法知識超越同儕! 「綜合所得稅+最低稅負制+分離課稅」,才能構成完整的個人所得稅制。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答人生中不同階段或面向(職涯發展、投資理財、買房置產及財富傳承)面對的重要財務及稅務議題。 ◆提供個人綜合所得、投資理財、房地產、遺產傳承(含贈與)四大主題的節稅要訣! 本書提出25項節稅建議,例如對房屋賣方而言,若在2016年前就持有,建議房地拆分價格出售。由於房地合一新制於2016年才上路,目前多數民眾持有的房地產還是適用舊制。房屋因為逐年折舊而減少價值,而近年來土地的公告現值逐漸調漲,長期持有後,房屋價格占不動產總價的比例通常會降低。因為「舊制」僅對房屋部分課所得稅,如果你持有的「舊制」不動產,購買時有拆分房屋、土地價款,未來賣出時建議拆分房地價格出售。  ◆不當稅務規劃完全解析,教你聰明節稅,利人利己! 許多常見的稅務規劃,其實暗藏風險。本書各以專門單元解說。 例如,利用人頭來分散薪資所得、分散股利所得或漏報收入,國稅局已經運用電腦提供異常薪資所得查核清單,對利用人頭列報薪資的公司商號全面選案查核。而一般人的薪資所得水準不難判斷,因為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有限,不可能同時在多個單位工作。若個人受領薪水每月10萬元以上超過5筆,有違常情。此外,許多人頭與公司股東或員工具有親屬關係(如配偶),且當年度申報所得極低或無應納稅額,若進一步查核資金流程,多半可發現有資金回流的現象。 《洗錢防制法》新制自2017年6月28日施行後,運用人頭帳戶進行租稅規避或逃漏稅,除了可能觸犯《稅捐稽徵法》,以詐術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6萬元以下罰金外,還可能構成洗錢罪。依利用人頭的方式不同,還可能另外涉及違反《公司法》、《銀行法》、《刑法》等,不可不留意。 ◆2024年稅務法規變動、修訂內容 囤房稅2.0 不動產傳承規劃案例 2024年最新免稅額、扣除額及課稅級距 2024年最新基本所得稅免稅額 2024年最新遺贈稅扣除額   ◆購買本書讀者可享艾蜜莉會計師聰明節稅線上課200元折扣,詳見書封後折口。 &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投資的真理:解答投資界重大議題的完整指南

寰宇 出版
2024/03/26 出版

前耶魯操盤手、全球十二大投資領袖終身貢獻獎得主 -------《投資終極戰》查爾斯.艾利斯最新力作 「主動投資是否面臨終結?」「債券是否適合長期投資人?」 主題式彙編過去精采文章,探討數十年來投資界最關切的問題! 解答投資界重大議題的完整指南 憑藉著六十多年為一些世界領先的專業和個人投資者提供諮詢的經驗,查爾斯.艾利斯為投資人撰寫了《投資的真理:解答投資界重大議題的完整指南》。在本書中,艾利斯就全球散戶和專業投資者經常遇到的一些最棘手和常見的問題,以引人入勝的方式,提供了獨特的投資見解。 & 作者探討了過去六十年來活躍於投資界的一些重大爭議,從績效投資的興衰、債券是否適合長期投資者、典型投資組合中流動性過剩的相關成本問題,以及如何辨別成功、高績效投資公司的特徵。 在整本書中,艾利斯對傳統觀念提出了挑戰,包括主動型經理人戰勝市場、投資委員會應該專注於招聘和解僱經理人,以及投資顧問會增加價值等觀念。和這些價值觀不同的是,艾利斯提出了另一個強而有力的觀點,那就是每位投資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長期成功的關鍵在於,弄清楚對每個投資人來說什麼是重要的。艾利斯詳細介紹了如何根據對每位投資人最有利的情況,設計長期投資計畫,並牢記各自獨特的目標,忠實實現自己獨特的計畫。 《投資的真理》將是機構投資人和散戶投資者都不能錯過的資源,這本書將在投資組合經理人、這產業的愛好者以及對金融投資世界感興趣的人的書架上,佔有一席之地。 國際讚譽 「將彬彬有禮而迷人的查爾斯.艾利斯描述成一位革命家似乎有些奇怪,但他真的是一位革命家。你將在這本精彩的文集裡發現,他不僅比大多數的人更早認識到投資是一場輸家遊戲,而且,他還更進一步的採取了一個重要步驟,那就是找出投資者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提高自己的投資成功率。想要一個更舒適的財務未來嗎?你會在查爾斯一生的智慧話語中找到關鍵答案。」──喬納森.克雷蒙,HumbleDollar.com 編輯及前華爾街日報個人理財專欄作家 「半個多世紀以來,查爾斯.艾利斯一直是投資管理產業發展的先驅。在與大師們一起工作的過程中,查爾斯明白在投資管理中取勝是非常困難的。這本書,彙編了他多年來一些最優秀的作品,提供了支援他最堅定信念的軼事和資料:專注於目標,正確把握大局,讓指數來處理其他的事。」──泰德•塞德斯,美國特許財務分析師、資本配置有限公司創辦人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金融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我們對成為成功投資者的信念卻沒有改變。金融大師查爾斯.艾利斯花了60年的時間,在與業內最優秀的投資者一起工作並傳授知識的同時,他也在為成為成功的投資者而努力。藉由瞭解我們這個時代偉大金融頭腦的卓越、開創性和寶貴的見解,你也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投資者。」──康蘇羅.梅克,WealthTrack主持人及執行製作 &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財富傳承保單開發攻略:傳承工具全面剖析

FUN學 出版
2023/12/13 出版

想經營高資產族群客戶卻不得其門而入嗎?傳統應酬、送年曆、筆記本的經營方式還有用嗎? 你該試試新方法了。 有別於市面上的法律普及書籍本書不是法律學習的入門書或教科書而是針對有志為客戶規劃保單需求的保險從業人員量身打造的「工具書」沒有冗長複雜的法條、判例解說只專注在讓你了解財富傳承有哪些議題須關注、有哪些工具可以使用藉由分析利弊得失進而創造客戶保單規劃需求 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才能讓你的服務面面俱到,贏得客戶芳心!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總監創億學:會長跨越雙贏的魔法時刻

陳秀苗  著
誌成文化 出版
2023/11/01 出版

從沒有人願意帶領,想要放生的菜鳥業務變成了高峰會的會長,我的身份不再是當初國中畢業的中年再就業婦女,而是在半工半讀的情況下能被邀請到北京大學分享和各區部單位甚至業務大會發表演說的專業講師。這如同開掛一般的人生,靠的不是哈利波特的魔法,而是老天爺對我始終如一用心努力服務客戶所給予的禮物。汗水、淚水與口水換來了讓我「滿億」的薪水。 回首來時路,我從無學歷、無背景、無人脈的三無失業婦女到能夠高分取得證照、高中、大學到碩士畢業、擔任總監、高峰會會長,且年年登高峰,這許許多多成就靠的是秀苗對客戶的愛以及「我相信我能!」的信念。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安養信託1+2【套組】

李雪雯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3/10/24 出版

讓你安享晚年、拒當下流老人, 退休金持續放大,擁有晚美人生的必備讀物! & 1.《安養信託:放大你的退休金,打造晚美人生》 & 讓辛苦累積的財富不會歸零,信託不全是有錢人專屬使用 把錢花在刀口上,拒當下流老人 & 一般人在進行退休規劃時,可能遇到的三大風險: 1.退休金不夠又不懂投資—退休金再投資虧損風險 2.有錢但害怕自己花不到—例如失能或失智,導致無力管理或動用資產 3.遺產分配及稅負等問題 & 如果是五十歲以上,準備退休或已退休人士。手邊應該已有部分的資產(不動產、退休金或保險),但他們,可能更在乎這些資產,未來是否能100%用在自己身上?或是預先做好規劃…… & 1.全台第一本操作「安養信託」議題的工具書,就算有,也是只描述理論的內容,不具實用性。 2.作者改從「實際操作」的角度切入,列舉各種信託模式的操作方法,保證實用。 3.對於希望更妥善規畫退休財富自主及安度晚年的一般大眾,甚至是信託業者來說,都是必買的好書。 & 2.《安養信託(實例篇):樂享晚美人生,讓親情不變調》 準備退休,但面對「躺平族」兒女不斷要錢,有苦無處訴…… 單身,害怕未來退休及身後事,危機感爆棚的社會菁英 身懷大筆退休金,總覺得親友們各個口蜜腹劍,天倫之樂真奢侈 老夫妻坐擁精華區透天厝,卻只能靠老人年金過活? & 退休金準備好了,但我要怎麼發落這筆資產? 考驗人性,如何確保口袋裡的錢花自己身上! & 本書教你如何活到人生的最後一刻,都有錢可用,邁入中高齡階段,你一定要做到的「老後財富自主」,輕鬆規畫你的長壽人生,妥善規畫退休金流,養錢防老。 & 我是老人但絕不「下流」!預約不為金錢煩惱的老後... & 4大目標,高效規劃,將資產分配做好做滿 ■特色→安養信託與一般理財投資的差異點,教你如何分散資感管理風險。 ■種類→本書共規畫7種不同屬性與需求的安養信託商品,清楚講解功能與申辦流程,讓你的人生風險控管,績效滿分!  ■對象→節稅?投資?準備退休金?……不管你的需求是甚麼,本書通通滿足你。 ■效用→申辦方式靈活,協助委託人規畫資金,並在未來無法處理資產時,給予協助。 & 專業推薦 & 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呂蕙容 台灣金融研訓院「高齡金融暨信託專業課程」講座|張齊家 威瑞財富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慶榮 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 國泰世華銀行信託部協理|陳美娟 遠東商銀信託部部長|田念昕 &

75 特價6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安養信託(實例篇):樂享晚美人生,讓親情不變調

李雪雯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3/10/24 出版

準備退休,但面對「躺平族」兒女不斷要錢,有苦無處訴…… 單身,害怕未來退休及身後事,危機感爆棚的社會菁英 身懷大筆退休金,總覺得親友們各個口蜜腹劍,天倫之樂真奢侈 老夫妻坐擁精華區透天厝,卻只能靠老人年金過活? 退休金準備好了,但我要怎麼發落這筆資產? 考驗人性,如何確保口袋裡的錢花自己身上! & 本書教你如何活到人生的最後一刻,都有錢可用。邁入中高齡階段,你一定要做到的「老後財富自主」,輕鬆規畫你的長壽人生,妥善規畫退休金流,養錢防老。 & 我是老人但絕不「下流」!預約不為金錢煩惱的老後... & 4大目標,高效規劃,將資產分配做好做滿 ■特色→以實際案例搭配規劃重點,讓不同需要的人都能輕鬆抓住竅門。 ■種類→本書共計規畫7種不同屬性與需求的安養信託業務,清楚講解功能與規劃流程,讓你的人生風險控管,績效滿分! ■對象→節稅?資產保全及傳承?準備退休金?……不管你的需求是什麼,這本書通通滿足你。 ■效用→Step by step協助民眾規劃資金,並在未來無法處理資產時,透過安養信託提供保障。 & 專業推薦 & 呂蕙容|信託公會秘書長 陳美娟|國泰世華銀行信託部協理 田念昕|遠東商銀信託部部長 &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房地合一稅申報.節稅規劃一手掌握(2023年)

黃振國  著
永然文化 出版
2023/09/22 出版

要搞定房地合一新制,首先要搞定申報書!但怎麼填?怎麼看?節稅奧秘為何?本書按個人房地交易所得稅之一般實例、自住房地優惠、重購案件、非自願因素交易、交易自建或合建房屋五類例舉填寫範例,先就各欄位說明填寫要領,再舉案例示範如何填寫實際申報書,並輔以節稅要領說明。本書就是面對房地合一新制的最佳利器,申報、節稅規劃全盤掌握!  

79 特價29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贈與節稅DIY(5版)

陳坤涵  著
書泉 出版
2023/04/28 出版

贈與不動產給配偶可否免徵贈與稅及土地增值稅? 贈與不動產會比贈與現金划算嗎? 贈與公共設施保留地可以免徵贈與稅? 贈與未上市股票比贈與現金節省贈與稅? 贈與之後,如果後悔了怎麼辦? & 隨著國民所得增加,贈與的行為已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懂得節稅,就等於替自己省錢,否則一旦被課重稅,也只好對著稅單懊惱不已。如果你正在為贈與稅的問題煩惱,《贈與節稅DIY》絕對是你的最佳幫手,讓你輕鬆自理贈與稅的節稅問題。 &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移英財稅七步走 (增強版)

天窗 出版
2023/04/25 出版

英國實行全球徵稅,不論薪金、物業升值、股票升值、港樓收租、股息收入、遺產……英國稅局通通與你分一杯羹!聰明的移英港人,明白從簡單低稅制轉至複雜高稅地方,身家隨時大蒸發,紛紛尋求慳稅對策。「移居+理財」專家李澄幸及李明正,在《移英財稅七步走》詳述移英人士應如何從減稅角度啟動理財規劃,建議貼地加貼心,令著作大受歡迎,榮登財經商業類暢銷書榜首。隨着英國政策變化,以及更多移英港人的不同情況,兩位作者全面更新「增強版」內容,撰寫多12篇新文章,針對遙距工作及自僱人士的入息稅、英國業主各種稅項、加密資產的稅務盲點,作更多方的慳稅建議。慳資產增值稅:‧如果物業和股票已大幅升值,應在移民前沽出或提升「資產底價」‧抵英後在9個月內售出原有的香港物業,可獲豁免稅項優惠‧善用「主要居所選項」及「家庭成員」寬免額慳入息稅:‧善用「匯款制」及所有家庭成員的免稅額,做好「稅階管理」‧每年在指定保險提取5%本金,可以延後交稅‧以自僱模式繼續為香港僱主服務,可享較低稅率及可扣稅支出‧收租業主善用配偶及成年子女的免稅額,將稅後利潤最大化慳印花稅&遺產稅:‧購置同一個發展商物業,並善用「多重住所寬免」可省印花稅‧以人壽保險為繼承人準備「稅源」‧申請移民前可考慮成立離岸信託,把資產轉到信託名下作者提醒,獲取英國護照後,如果選擇回流香港,或再移居至低稅國家,在「再移民」的規劃上也需顧及稅務風險。移英或離英前做足財務規劃,都要從做個好「稅」民,用盡慳稅攻略,方能安心前行覓理想生活。

9 特價7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加拿大稅務輕鬆學(2023版)

廖建勛  著
白象 出版
2023/02/01 出版

移民加拿大前必須了解的稅務及福利介紹 本書中詳細介紹加拿大各式稅務,包括個人稅、公司稅、資產規劃、置產投資、社會福利以及退休規劃等等,讓新移民也能迅速了解加拿大稅務資訊並融入加拿大展開新生活。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安養信託:放大你的退休金,打造晚美人生

李雪雯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2/12/27 出版

把錢花在刀口上,拒當下流老人 一般人在進行退休規劃時,可能遇到的三大風險: 1.退休金不夠又不懂投資—退休金再投資虧損風險 2.有錢但害怕自己花不到—例如失能或失智,導致無力管理或動用資產 3.遺產分配及稅負等問題 如果是五十歲以上,準備退休或已退休人士。手邊應該已有部分的資產(不動產、退休金或保險),但他們,可能更在乎這些資產,未來是否能100%用在自己身上?或是預先做好規劃…… 1.全台第一本操作「安養信託」議題的工具書,就算有,也是只描述理論的內容,不具實用性。 2.作者改從「實際操作」的角度切入,列舉各種信託模式的操作方法,保證實用。 3.對於希望更妥善規畫退休財富自主及安度晚年的一般大眾,甚至是信託業者來說,都是必買的好書。 &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數字看保險:透視家族傳承 正子攝影檢驗報告

王仁川  著
白象 出版
2022/11/01 出版

本書針對傳承與資產保全提供詳細資料,期許對這個傳承交接的年代,讓企業家的資產完整保留,更讓傳承的過程圓滿。 【本書簡介】 「數字看保險」結合家族傳承整體背景因素配置,保單效益在正子檢驗系統中詳細發揮互相比對,兩者是否契合的作用,藉此過程省視是否達到資產保全的效果,同時也CHECKE家族傳承與和諧氛圍力量凝聚的人文保全是否一致,特別是公司長遠經營權分配和公司發展,與消除紛爭的大筆現金(備援水庫)預留是否一致。 過去的保險書籍很少觸及企業的家族傳承,更沒有具體的範例可供參考。本書針對傳承與資產保全提供詳細資料,期許對這個傳承交接的年代,讓企業家的資產完整保留,更讓傳承的過程圓滿,使二戰嬰兒潮的企業家們,今生開天闢地的事蹟成為永久流傳的佳話。

9 特價13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數字看保險:透視家族傳承

王仁川  著
漢世紀數位 出版
2022/09/01 出版

隨著國際CRS境外OBU帳戶全面透明化,隱形資產漸漸浮現檯面,各國金融機構除了大幅修改稅法,迎接這項改變挑戰之外,未來政府機構的電腦AI人工智慧完成,啟動大數據交叉快速查核,該如何迎接未來新世代這項稅務挑戰,迎接新的財富遊戲規則來臨。您整體財富傳承配置安全的風險防禦力,是否也該隨著時代改變而隨著調整,使得效益更加提升優化呢?財務管理者通常敏銳度更高,總能夠提早預見財富傳承配置且提早採取應變行動,否則財富損失影響會很大。後續保險「數字看保險」正子攝影整體效益檢驗報告,將提供完整數據作為你理財配置的決策參考,替你的資產與財富傳承配置作嚴密把關,確保你的整體財務配置結果,品質整體效益大大提升。正值中小企業的經營世代交替季節,財富傳承分配大好時光,趁著全球反避稅CRS全面透明化時機,重新整理評估現況配置以及對未來影響,並隨著大環境變化作適度配置調整,使整體資產配置更具備全面性功能,考慮流動性效益除了支應稅務急用現金之外,同時充分運用了稅法(免稅額、扣除額不計入)之所得免稅空間,配置最佳財富移轉和分配,提供比節稅更多元的防禦力。圓滿消除下一代急用現金籌湊困擾,同時達到最大化目的。書中案例再次比對保險「備援金庫水位」→數字看保險效益檢測案例中,系統檢驗原本整體效益8,941萬。從整體資源當中找出可優化資源,重新透過資源循環再運用,優化後提升至24,138萬結果。如387頁所示同一個家族案例,優化調整兩者前後結果差距數字真的非常大。接近1億5千萬的數字,這樣的數據足以讓客戶想提早10年退休,享受生活都沒有問題。保險理財配置與整體資產背景結合的安全結構概念,真的像空氣一樣無形卻很重要,對整體資產傳承起很大影響作用,請問你有新鮮空氣嗎?一生辛苦努力所累積的成果,是否具備了完整的財富安全風險防禦力。只要您有數字看保險「備援金庫」正子攝影掃描的概念,依照整體效益檢驗報告之客觀數據作為決策參考,其成效絕對超過你十年的努力奮鬥結果,切身效益真的非常大,這一點對您非常重要。個人經驗觀察只要蒐集完整相關資產整體背景資料,結合數字看保險之透視家族傳承的正子掃描檢驗報告,有了之具體效益數據做參考依據,要優化規畫尋找更好的品質方案很容易,只是沙盤推演兩者結果比照而已。即可發揮家族財富傳承最大化效果。

9 特價40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狂人保險日記

廖鴻儒  著
誌成文化 出版
2022/08/10 出版

感謝這幾年的自己 努力的走訪每條大街小巷,關心著巷弄間發生的大小事 因為這些歷練,讓自己有機會能夠搜集更多「坊間小故事」 感謝跟我分享「坊間小故事」的「巷弄好朋友」 讓我成為一本「移動故事書」。 &

9 特價32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3天搞懂保險規劃:精打細算、轉移風險,迎接美滿無憂的人生!

梁亦鴻  著
寶鼎 出版
2022/08/04 出版

後疫情時代,先前紛紛受到衝擊的各行各業, 要面對的是更多瞬息萬變的風險與挑戰。 大家的風險意識升高了,也間接帶動對保險的需求。 買保險,是為了分攤並轉移風險, 以降低不在預期內的事故對自己和家人造成影響與損害。 相信許多讀者都有買保險的經驗, 而且,「風險管理」也的確是財富管理重要的一環。 問題是,你買保險時,是否已經搞懂基本概念了呢? ・保費是年繳好,還是月繳好? ・利率調升之後,儲蓄險的報酬還會高於定存嗎? ・投資型保單的「保費」不是固定,「保額」也是變動的 ・實支實付醫療險真的會「實支實付」嗎? ・理賠金額遠不如預期、甚至無法理賠時,該怎麼辦? ・哪些是會被國稅局盯上的投保特徵? ・繳不出保費只好解約,已繳的就當放水流。難道沒有其他辦法嗎? ▲保險商品百百款,哪些才是你最需要,也最符合你的需求? 保險基本上分為人身保險(壽險、醫療險、防癌險、投資型保險、利變型保險、傷害險等)和財產保險(汽機車保險、住宅保險、寵物險、責任保險等)。因為個人的年齡、職業、生活習慣和環境等不同,保單需求也不一樣,不是每一種保險都要買! ▲保險不是有買就好,買錯保單繳一堆保費,小心最後不理賠! 買汽車會比較廠牌性能,買化妝品會比較品牌功能。但是!很多人買保單卻不肯先做功課,不是嫌種類太複雜麻煩,就是看到落落長的條文先嚇到退三步,業務說買什麼就買什麼,等到要申請醫療理賠時才發現自己買的是儲蓄險,根本欲哭無淚@@ ▲保險專有名詞五花八門,條款文字處處是陷阱 保險金額不等於投保金額;保險費不等於保險費率。其他還有預定利率、宣告利率、保單價值準備金、解約金⋯⋯簡直讓人頭昏眼花。沒問題!《3天搞懂保險規劃》用最簡潔易懂的文字幫你進入狀況,圖表一看get重點,輕鬆看懂保單不求人! ▲打破錯誤的保險迷思,讓你辛苦賺來的錢花在刀口上 家裡上有老,下有小,要先幫誰買保單?買「儲蓄險」是在守財還是散財?「投資型保單」是在避險還是冒險?保單可以分紅,讓你滿心期待?保險買得多、金額繳得多,就是最好的保障?本書將逐一說明各種對保險的美麗誤會,幫你一邊守好錢包,一邊做好規劃,迎接美滿無憂的人生! 本書特色 1.循序漸進的一問一答方式,讓保險小白迅速掌握買保單的重點! 2.自己先搞懂保險基本知識,不被業務天花亂墜沖昏頭:躉繳、自動墊繳、寬限期間、停效、自負額、增加保額⋯本書以淺顯直接的方式解釋專有名詞,另有筆記專欄詳細解說,輕鬆易懂! 3.完全圖解!將關鍵重點全部記下來:把複雜的觀念簡單化、視覺化,不必死記硬背,自然而然融會貫通!附有各種圖表、案例,快速找到重點、容易記憶。 4.專為金字塔頂端客戶服務的梁亦鴻老師親自授課:精心規劃3天課程,不用花時間出門上課,教你如何分析本身需求,結合有利條件,幫未來的自己和家人有效轉嫁風險,做好全方位規劃! &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財稅新布局:掌握CFC&ESG讓稅負變稅富

時報文化 出版
2022/08/02 出版

全球財稅新變革時代來臨! & 掌握財稅新布局, 過去數十年征戰全球積累財富的台商們,不用再逐節稅而居呢。 想要鮭魚返鄉,富留後代,不用再苦惱稅務問題。 & 第一本由多位知名會計師、律師、企管專家,各依所長,彙整豐富實務經驗,聯合執筆而成的財稅實用寶典。 & 詳盡剖析該如何面對因為大數據查稅、反避稅制度、CFC受控外國企業、CRS共同申報及盡職審查準.......這些全球積極推行的新型態稅制。而個人與企業要該如何調整面對稅負的慣,就能擁抱財稅新布局,讓稅負變稅富。 & 本書特色: & ☑從現象、實戰到思維讓老闆們不再聞稅色變 ☑過去傳統老闆會節稅避稅,未來富老闆要懂用稅增富 ☑6位精通稅務法規的會計師與律師以豐富實務經驗撰寫 ☑6個合法節稅與守護財富必須懂的財稅關鍵字 ☑30個企業主面對科技查稅與財務新制度常見問題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買對保險了嗎?:保險局外人幫你挖出埋在保單的地雷!把錢花在刀口上,讓你買對保險真正保障未來而不浪費一分血汗錢!

財經傳訊 出版
2022/06/01 出版

保單中藏了多少地雷,你知道嗎? 直揭業務員絕不會告訴你的關鍵小細節!!! & 舉例來說: 投資型保單到底幫你賺錢還是賠錢? 要留心!它極有可能變成「地獄保單」! 真要買投資型保單的話,作者建議你不妨這樣做──純保障壽險+投資金融股 & 投資型保單有一個內扣的費用,保險成本(簡單的說就是保險公司用來支付理賠的費用)。它是直接由你的保單帳戶價值中扣除。因此你很難察覺這筆支出。如果你的保單帳戶價值,小於保險成本,那麼你就要開始繳危險保費,否則保單就會失效。 & 保險成本幾乎是隨年齡而成等比級數增加,例如男性60歲的保險成本是30歲的10.3倍,作者初步估算,如果你的投資保單的投報率是3%的話,保單價在87歲時失效。如果投報率是0%,會在67歲失效。許多投資人沒有弄清楚,到時白忙一場。說它是地獄保單,也許有點誇張,但不是全無道理!作者在書中公開友人的1,000萬元投資型保單,10年共繳了783萬元保費,但是,保單卻依舊失效,保費全歸零! & 2019年台灣的人均GDP 25,539美元,全球排行第33,但是,壽險滲透度卻是連續12年全球第一,台灣人平均以五分之一的薪水買保險,不可謂不多!但是據調查自認為已有足夠保險保障的受訪者僅占53.1%。 & 由上觀之,台灣人的保險觀,明顯出了問題。作者認為以下為台灣民眾買保險的最大迷思。 & (1)買保險,保障項目要愈多愈好。 沒有錯!但是每月保費可能太高而影響基本的生活品質。 (2)買保險,要保障兼投資,一舉兩得。 保障兼投資?絕對是保障成份減少(理賠時方恨少),投資也未必賺錢,有虧本金的風險。& (3)買保險,到期未理賠時,要領回保費。 如果是儲蓄壽險,到期尚可領回比總繳保費稍多的錢(不考慮通膨率),但是,如果附加一大堆的附約,或終身醫療險,則必然領不回總繳保費。 (4)繳費20年、保障終身最划算。 羊毛出在羊身上,保險公司只不過將保障至110歲的保費,要你在20年內付清而已。 & 此四項觀念並非完全錯誤,而是有時候正確;但就因為這四項多數人的買保險觀,保險公司才會投大眾所好,設計許多高保費、低保障的①終身型、②還本型、③投資型、④類全委型及⑤附保證型等保險商品來賺客戶的錢。 & 其中終身型保單比較貴的可能原因之一是:「目前台灣人平均壽命是80.9歲(男77.7歲、女84.2歲),壽險業的第六回「經驗生命表」,是男81.11歲、女86.64歲(2021/7/1),但是,各保險公司的終身型保單卻依99歲、105歲或110歲年齡來計算保費」。所以,對相同保障而言,終身型壽險的保費,可能是10年期壽險的20倍以上。 & 作者是保險局外人,寫此書不是和保險公司有什麼過節,一開始純粹是因為小孫女出生後,媳婦要為她買一張0歲保單。「主約是20年繳的終身壽險,加上7種附約,年繳保費23,932元」,引發他對保險的興趣。 & 『直覺上,覺得替「0歲嬰兒」買保險好像怪怪的,通膨效應無止境,等她到35、50歲時的保單價值剩多少?因涉及家人的權益,乃決定進一步研究保險商品,希望能了解「要保人究竟能由保單獲得怎樣的保障」』。 & 作者重視思考的邏輯。1985年在他35歲,因自感「學然後而知不足」,乃決定放棄11年的工作經驗,前往美國攻讀機械碩士。當時的系主任認為「工程師必須懂統計分析」,規定研究生須到數學系修統計學課程,他選了一門統計分析學(Statistical Analysis),上課第一天,教授列了一些參考書籍,其中一本迄今仍記憶猶新、受益無窮的書是:《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如何用統計學說謊);這是一本出版於1954年的小冊書,全書僅約150頁,共有10個小單元,書中文圖並茂,列舉了許多玩弄統計數據的案例和利用統計學騙人的技巧。 & 作者2年的碩士學習生涯中,並未覺得該書有何用途,然而,回國重新就業後,卻逐漸啟發他的「常識邏輯思考」潛能,對於日後工作上的空調節能評估分析,有很大的幫助。因此,邏輯思考→比較分析→檢討改善,成為作者研究資訊/數據的三步曲,作者曾以此三步曲,寫過《拒當下流老人的退休理財計劃》等4本理財暢銷書,本書即是以常識邏輯思考,進行比較分析,探討(人身)保險商品之必要性與適用性。 & 邏輯思考及常識貫穿全書的內容。作者一位40幾歲友人想買的保單如下,並問作者的看法。 & 這是○○人壽的「20年繳/終身意外險」,在16歲至50歲買此份「20年繳/終身意外險」的保費,同樣是17,390元/年。保費並無年齡上的差異,20年的總繳保費共347,800元;此份保單給付項目多,還有101歲祝壽金10萬元,看起來很吸引人。 & 作者告訴他,此是終身意外險,疾病死亡或疾病住院醫療非本保單之保障範圍,而且還得挑假日搭大眾運輸工具而意外身故,家人才能領得到800萬元的保險金,否則只好忍耐活到101歲領10萬元祝壽金,加減算一算,他就改買其他保單了。 姑且以常識邏輯來分析此份保單:「住院2,000元/日,每次最高6萬元(※即住院30天×2,000元/日),需要住院174天(=總繳保費347,800元÷2,000元/日),才能花完總繳保費,可能嗎?看看自己父母及周遭親朋長輩,有多少人因意外住院超過174天?& & 本書作者在分析台灣保險市場的怪現象之後,也提出了他的保險觀念。 & 保險三訣:救急不救窮、錢花刀口上、保大不保小! 更具體而言: 以小於年薪5%金額,買500萬元保障險(10倍年薪)+日額5,000元住院醫療險。 任何想要買保險,或是已經擁有保險的人們,都應當看這本書,以把錢花在刀口上。 & 本書特色 & ★保險業務員不會告訴你的細節 保險公司開保險公司目的是賺錢,因此設計了許多巧門,來保障自己的利益。只是保險業務員在拉保險時不會告訴你這些。例如: & 1.買(還本)終身壽險、投資型保單或類全委保單存在一項風險,就是提前解約的損失:銀行定期存款解約時,頂多是利息打7折、8折,不會損失本金,但是,保險若提前解約,多會損失本金。所以,保險商品的DM中,多有一句小字注意事項:「投保後提早解約,將可能不利於消費者」。有些人在需要買房、創業時,可能需要解約一些保險來應急,偏偏保險業務員會說服您不要解約,改以保單借款方式來處理,於是您的保費/利息會愈繳愈多。 & 2.「終身壽險」是相當高明的保單,壽險公司以100歲、110歲來規劃訂定保費。而多數人難免在壯年時,因資金需求而提前解約;此外,國人的平均壽命是81.3歲,壽險公司擺明吃定大多數的要保人撐不了那麼久,由此可知,(投資型)終身壽險是壽險公司的金雞母,保證獲利不吃虧。 & 3.別以為「繳費20年、保障終身」的保費永遠不變。保險公司不做虧本生意,照樣會調高保費;某繳費20年的「○○終身醫療險附約」,其合約條文中有「續期保費調整」條款:「本保險採平準保費,可調整費率。本附約依實際經驗損失率達到調整保費之標準時,經本公司簽證精算人員評估並於年終精算簽證報告意見書揭露後調整本附約之保險費率,每次調整後之新費率以不超過原費率的20%為限⋯⋯」。 & 保險費分為平準型費率和自然型費率。理論上,自然型費率是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平準型費率是保險公司依年齡、通膨率等風險因素而精算出的費率,將20年的保險費平均分攤到每一年,所以,每一年的保費應維持不變。但是,仍會視狀況調整。 & ★保險相關知識一次說明 保險有許多專有名詞,如果沒有相當的了解,很難看懂保險契約的真義。如宣告利率及預定利率。 &

79 特價39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別讓國稅局偷走你的所得

吳欣龍  著
創見文化 出版
2022/05/18 出版

讓專業人士告訴你 可能不知道的稅務知識! 解決您在繳稅上的「痛」和「疑慮」, 除了荷包受益之外,更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 以執行業務所得為主體, 剖析正確的申報方式, 教您如何合法、合理省稅, 不踩雷,不再讓政府偷走您的血汗錢。 不是公司有會計師做帳,就能幫你合法避稅、合理節稅;個人所得稅也不是輕鬆填入報稅軟體資料就能自動幫你避免被國稅局偷走錢! 原來不是只有繳稅的魔鬼藏在細節裡,幫我們自己守住錢的天使也藏在細節裡! 合理合法,讓你不再繳冤枉稅! 無論你的身份是個人或公司,對稅法一竅不通或玩稅老手,本書像是一個3D 立體維度,能讓你從想著手瞭解的任何角度輕鬆找到切入點,進而快速理解如何幫自己或公司賺回不必要付出去的稅金。從所得稅的原理原則開始說明,再到稅法、各種不同稅的介紹、申報方式及差異、如何節約稅額等由淺入深,一直到稅務調查時應如何保護自己,本書作者以所得介於營利所得和薪資所得之間的執行業務所得為討論對象深入研究,以作者服務會計服務業和國稅局間多次的攻防心得,就法律的立場充分分析實務上和法律間之差異,讓一般納稅義務人與國稅局有所爭執時知道要如何主張自己的權益⋯⋯等,都是大家想知道且用得到的黃金守則!有條文、有釋文、有獨到見解、有案例、有做法、有畫重點、有全面概論也有單一彙整表,深入淺出、易懂易用,幫你合法避稅、合理節稅;重塑你對租稅的概念與認知,建立正確的報稅程序與觀念! 本書特色 介紹了最新的「房地合一稅」和「最低稅負制」。 「執行業務所得」是什麼?該如何申報稅務,不被國稅局找麻煩。 醫療執行業務者的執行細節與特性、救濟與節稅大補帖! 以實際案例說明要如何來保讓自己的所得。 納稅義務人和國稅局有所爭執時要如何主張自己的權益。 遇到稅務調查時應如何自保。 &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富貴險中求:斜槓核心的價值競爭力

陳之凡  著
誌成文化 出版
2022/05/11 出版

寫給想要擁有點石成金基因的你: 誰說必須要含著金湯匙出生才能坐擁源源不絕的財富? 在成長過程中的每段經歷都是上天的禮物, 沒有富爸爸的我們照樣能打造自己的富裕人生。 讓我們一起施展魔法,打造自己點石成金的湯匙! &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遺贈稅‧財產移轉圓滿計畫(2022最新版)

黃振國  著
永然文化 出版
2022/05/04 出版

《遺產及贈與稅法》自106年5月起有了重大變革!原10%之單一稅率,改為三級累進稅率。相較於單一稅率之遺產稅、贈與稅之租稅規劃,累進稅率之租稅規劃需要更專業的知識。諸多修正,改寫了遺贈稅節稅暨財產移轉規劃之大布局。房地合一2.0新制啟動,如何因應?高資產者如何重新擘劃,留住畢生積蓄之最大值?就讓房地、財稅雙料達人以最精彩的圖文、經驗開啟您的智慧之門!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投資型保險最重要的大小事:從保障到投資!本書完整剖析投資型保險的原理及相關知識,讓你超越保險業務員和銀行理專,做出最利己的理財規劃

吳家揚  著
財經傳訊 出版
2022/04/28 出版

如果你很年輕,對家人有責任感,希望用最低的代價,換取最高大的保障,那麼投資型人壽保險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只是它也是一個有「爭議」的投資工具,因為許多人忘了它的主要目的在於保險,而非「投資」。因為對它有錯誤的想像而產生錯誤運用方式,最後產生受騙的感覺。 投資型保險簡單而言,就是可以與投資標的連結(由保險公司提供選擇)的人壽保險或是年金保險。它背後的操作相當複雜,需要相當詳細的說明。 舉例而言,對一個30歲的年輕人,假設選擇購買某市售投資型人壽保險,年繳6萬元保費,連續20年,目標保額設定600萬元,選擇的連結標的年化報酬率是3%(這是很務實的評估,持續幾十年,每年都賺3%雖然不太可能,但只要標的選得好,時間夠長的話,平均年化報酬率3%是有很高的達成機率的)。那麼20年後解約,你可以享有約126萬左右的保單帳戶價值。如果你不解約,在繳滿20年後,仍可以獲得相當時間的保障。 這樣算下來,如果「順利」,你是可以用極低的成本(以上例而言,你的解約金還高於付出的保費)來取得高額的保障。 如果這個年輕人選擇投資型年金保險。以某市售商品為例,在年繳1萬人民幣,連續20年的情況下。若連結的商品年化投資報酬率同樣為3%。那麼在第30年開始,可以領取年金終身,月領1077人民幣,並保證至少15年。 投資型年金保險若連結的商品年化投資酬率為-3%,那麼在第30年,只能一次領回104158元人民幣。 不過投資型人壽保險的績效與你選擇的投資標的有很大的關係。同樣一個30歲的年輕人。如果投資績效連續34年每年都為-3%,那麼保險會在63歲時結束。20年的解約金也只有約67.3萬。 因此,購買投資型保險,你也必須對連結的投資標的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充分發揮投資型保險的效益。 本書全面解析投資型保險的原理及相關知識。讓你可以清楚判斷是否要購買相關的商品,不會因為誤解而浪費了金錢。 本書特色 大量案例,降低小白入門的困難度 金融商品的產生,會運用到許多日常生活碰不到的概念,因此入門的門檻其實不低。本書解決的方法是利用大量的案例來說明。讀者如果看內文覺得吃力,不妨先往下看案例。會更容易進入狀況。 看懂保險公司網站的資訊,收集資料不求人 所有保險公司都會把相關商品資訊放在網站上。只是大量的專有名詞,讓一般消費者望而卻步。本書替你用白話解釋網站在的「文言文」條文。讓你可以輕鬆看懂每一家保險公司的投資險商品。 操作實務建議,讓你少走冤枉路 由於投資型保險可以依人們的生命周期而調整。因此作者建議讀者在30歲到65歲階段以投保較高的保額為主要目標。而在65歲之後將它從以保障為主,調整改變為儲蓄目的。投資型人壽保險中的保單帳戶價值,是高齡者財富移轉的良好工具,善用保險「有條件」可免納入遺產稅,在財富管理上達到最優效益。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移英財稅七步走

天窗 出版
2022/03/31 出版

「唱遊繪本」系列的文字如詩又如歌,小朋友可以一邊唱讀故事,一邊跟可愛的長頸鹿說出心情!天氣不似預期,事情也不一定如我們所想般發展。我們可以傷心,但同時可以找方法讓這些負面情緒正確地宣洩出來。唱遊繪本《Giraffe and the Rain 長頸鹿與下雨天》以優美的英國實行全球徵稅,不論薪金、物業升值、股票升值、港樓收租、股息收入、遺產……英國稅局通通與你分一杯羹!移英前不做好理財及稅務規劃,等同打開銀包、任由別人吞食你的財富!從香港移民到其他地方,多是從低稅及簡單稅制轉移至高稅及複雜稅制。在英國,只要在一個稅務年度住滿183 日或以上,即視為稅務居民,入息稅最高45%、資產增值稅最高28%、遺產稅最高40%,收入愈高交稅愈多,身家隨時大蒸發!「移居+理財」專家、資深財務規劃師李澄幸及李明正,在此書將稅務知識結合香港人的理財習慣,建議移民人士應從減稅角度啟動理財規劃:慳資產增值稅:‧ 如果物業和股票已經大幅升值,應在移民前沽出或提升「資產底價」‧ 抵英後在9 個月內售出原有的香港物業,可獲豁免稅項優惠‧ 策略性運用保險或信託架構,提升「稅後回報」慳入息稅:‧ 每年在指定保險提取5% 本金,可以延後交稅‧ 善用所有家庭成員的免稅額,做好「稅階管理」‧ 準備「乾淨資本」及善用「匯款制」慳遺產稅:‧ 善用免稅額及生前贈與‧ 以人壽保險為繼承人準備「稅源」‧ 申請移民前可考慮成立離岸信託,把資產轉到信託名下,及早分割名下資產作者提醒,獲取了英國護照後,可選擇移居至低稅的國家,在「再移民」的規劃上也需要釐清稅務風險。離開前做足財務規劃,方能安心出走,繼續前行覓理想生活。

9 特價6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理賠,誰賠你?別怕,我陪你!合法理賠代辦陪你爭益不再有爭議

陳金鍊  著
智庫雲端 出版
2021/12/28 出版

話說,法律是保護懂法律的人。 同理,保險是賠給懂保險的人。 你若不懂,你若不知,保險不會主動賠給你, 保險的社會責任因為資訊弱勢喪失多少權益? & 你可知道,台灣是社會保險覆蓋率最完整的國家嗎?然而這些不會交給你保單條款及要保書的社會保險,理賠的最大問題,不是在於賠不賠,而是在你不知道什麼狀況下能理賠,甚至根本不知道你與它的關係存在! & 無論任何保險都是契約關係,保單條款都是落落長的法律艱深文字,這裡不跟你討論健保法規、勞保條例、平安險或強制險的內容條文,而是讓你能夠簡單輕鬆瞭解社會保險的存在,其實有你的一份權益。社會保險理賠仍是公開可由自己去爭取,合法理賠代辦也能協助你。 & 本書內容主述有關各類保險理賠領域實務範疇,特別闡述社會保險公益在民眾發生事故時對於弱勢保障有極大的理賠責任缺口,現行保險理賠制度的產業問題分析,以及實務上一般民眾可以如何爭取合理的保險理賠?包括職場勞工發生工作職災、民間車禍糾紛所涉及的保險理賠(如:汽機車強制險、團體意外險、商業人壽保險、學生團體保險、勞保、農保、漁保、公保......等)各項理賠給付及賠償調解之權益。關於理賠大小事,就讓專家陪你一起去爭取!

79 特價2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用心就能邁向巔峰:超業心思維,組織心出路

林麗婷  著
誌成文化 出版
2021/10/13 出版

你擁有的是一份「工作」還是「事業」? & 談到「事業」與「工作」的差別,很多人定義為老闆與員工心態之間的差距,然而,「事業」並不是成為老闆之後才能擁有,而是當你願意把從事的領域視為願景,付出熱情積極的與別人分享時,生命自然發光,這時候,工作才可能成為你的事業。因此,我們的「工作」將來是否成為一份事業,這個決定權其實早早是握在自己手上。 & 當我們開始夢想擁有一份「事業」時,最重要的是必須清晰的在目標中設定一條可行的道路,下定決心採取行動去達成目標,那麼事業藍圖終有實現成真的一天。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艾蜜莉會計師教你聰明節稅(2021年最新法規增訂版):圖解個人所得、房地產、投資理財、遺贈稅

財經傳訊 出版
2021/03/31 出版

2021年新增── .有關《民法》下修成年年齡為18歲,個人所得稅、遺贈稅及不動產相關稅負的全面影響 .政府為扼止房地產投機炒作的最新相關租稅措施。 每年5月你收到稅單會不會心痛?你會不會想要少繳點稅? 你心裡是否有個疑問,每年到底是在繳什麼稅? 多數人年年心痛、年年疑惑,但是從不採取行動。 本書解決你陳年的「痛」和「疑慮」, 讓你知道個人所得稅制是怎麼一回事,也讓你知道如何合法節稅! 艾蜜莉會計師一次告訴你,25項一定要知道的節稅建議,讓你不繳冤枉稅! 你年年的「痛」和「疑慮」是因為稅制很難、稅法很雜,你搞不懂,根本無法談論合法節稅這檔事。 因為你不懂,你心目中的節稅方法只有:把所得掛給人頭、多報撫養親屬等,但這些可能是逃漏稅的偏門,你可能一時少繳稅,但可能讓國稅局上門要你補稅加罰金。 本書讓你輕鬆而完整解決上述問題: 用圖來解釋難懂的概念; 用表格、邊欄呈現重要參考資料; 用淺白的文字說明所有重要法源; 用案例來說明規定如何適用。 本書為所有程度的讀者建立清楚的個人稅制系統概念,有了基本的概念之後,你才能知道如何真正合法節稅。 例如,如果你了解個人所得稅是採「現金收付制」(即按照現金收支的時點判定所得及費用歸屬年度),同時,綜合所得稅是採累進稅率,你自然會知道可以透過調整收入實現的時間點,讓所得實現在稅率較低的年度來節稅。 作者提出25項節稅訣竅,如提高勞保退休金的提撥比例,提撥的部分當年免稅,自然降低你的稅基。到退休領用時,因為你的收入低、稅率也低,自然比現在繳稅來得划算。增加儲蓄的同時,也省下稅金,一舉兩得。 中華民國萬萬稅,所以對個人(自然人)而言,投資理財、房地產、遺產及贈與相關的稅賦問題,就格外重要,本書各以專章介紹,你的人生一定用得上。 你不愛繳稅,所以你想了解稅,進而節稅;不過稅又很難解,所以你永遠不懂稅,永遠多繳稅。本書讓你打破上述惡性循環。 本書在2018年出版後,廣受好評,而2018年至2021年之重要法規修正,本書因此針對法條更新進行修訂,並新增專節介紹本年度最新且最重要議題。 本書特色 ◆本書在金融保險機構間造成搶購,因為「沒有想到有結構如此清楚的個人稅法入門」 本書作者經常應邀替銀行理專、保險從業人員及金融從業人員授課,他們需要對個人相關的稅法有清楚的了解,以提升服務客戶的能力。而作者上完課之後,都會有數以百計的購書訂單湧進。原因很簡單,這本書讓非稅務專業人士可以快速搞懂複雜的稅制,提升自己的能力。 ◆圖解重要概念,讓你輕鬆建立正確觀念,不繳冤枉稅! 談論稅的書一定會有類似以下讓人頭腦打結的說明:「個人綜合所得稅採屬地主義,不論本國人或外國人,只要有我國來源所得者,即有繳稅義務。反之,若非我國來源所得(如台灣人於國外工作所得),則免課我國的所得稅。」 本書也有類似文字,但是涉及重要觀念,皆繪製圖表,讓讀者快速了解。 ◆完整說明個人稅制,讓你的稅法知識超越同儕! 「綜合所得稅+最低稅負制+分離課稅」,才能構成完整的個人所得稅制。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答人生中不同階段或面向(職涯發展、投資理財、買房置產及財富傳承)所面對的重要財務及稅務議題。 ◆提供個人綜合所得、投資理財、房地產、遺產傳承(含贈與)四大主題的節稅要訣! 本書提出25項可以運用的節稅建議,例如對房屋賣方而言,若是在2016年前就持有,建議房地拆分價格出售。由於房地合一新制於2016年才上路,目前多數民眾持有的房地產還是適用舊制。房屋因為逐年折舊而減少價值,而近年來土地的公告現值逐漸調漲,長期持有後,房屋價格占不動產總價的比例通常會降低。因為「舊制」僅對房屋部分課所得稅,如果你持有的「舊制」不動產,購買時有拆分房屋、土地價款,未來賣出時建議拆分房地價格出售。 ◆不當稅務規劃完全解析,教你聰明節稅利人利己! 許多常見的稅務規劃方法,其實暗藏風險。本書在各以專門單元解說。 例如,利用人頭來分散薪資所得、分散股利所得或漏報收入,國稅局已經運用電腦提供異常薪資所得查核清單,對利用人頭列報薪資的公司商號全面選案查核。而一般人的薪資所得水準不難判斷,因為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有限,不可能同時在多個單位工作。若個人受領薪水每月10萬元以上超過5筆,有違常情。此外,許多人頭與公司股東或員工具有一定的親屬關係(如配偶),且當年度申報所得極低或無應納稅額,若進一步查核資金流程,多半可發現有資金回流的現象。 《洗錢防制法》新制自2017年6月28日施行後,運用人頭帳戶進行租稅規避或逃漏稅,除了可能觸犯《稅捐稽徵法》,以詐術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6萬元以下罰金外,還可能構成洗錢罪。依利用人頭的方式不同,還可能另外涉及違反《公司法》、《銀行法》、《刑法》等,不可不留意。 ◆2021年稅務法規變動、修訂內容 .2021年最新免稅額及扣除額 .房地合一稅新制2.0 .房屋稅免稅新制 .未上市櫃股票交易課稅 .民法成年下修至18歲,所得稅、遺贈稅、不動產稅負影響全解析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我用32張圖學會保險高理賠退休金放大10倍25歲就該懂的超簡單「保險工具書」 !

錢管家  著
大樂文化 出版
2021/01/07 出版

這是一本超簡單「保險工具書」! 想拒絕黑心業務,一定要懂的知識! 癌症險、意外險、重大傷病險及退休準備…… 勞健保幫不了你,因此你得學 ── 1. 三個步驟檢視自己的保單需求 2. 用「雙十原則」算好保額 三十招教你繳得少、領得多的秘訣!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8成以上的上班族擔心退休金不夠用, 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個人一生至少負擔一百萬元的醫療費。 這年頭只靠勞、健保絕對不夠,購買商業保險是必須的, 但你花的保費值得嗎?你的保單符合實際需求嗎? 別擔心!本書的4大特色,讓你繳得少、領得多、退休沒煩惱! ◎特色1:破除常見的保險迷思,免當冤大頭! 觀念正確才是買保險的第一步。「保費」的高低並不代表「保障」的高低,買得多也不一定保障就多,先破解保險的迷思,再來搞懂合約條款。 迷思1:儲蓄險是未來的保障,投入資金愈多愈好? 錯!得留點生活費在身邊,有急用時才不會被套牢。 迷思2:買終身壽險,才「終生有保障」? 錯!終身壽險保費高,剛結婚生子哪來的餘錢?不如先買定期壽險。 迷思3:只要保了醫療險,生病住院不用出一塊錢? 錯! 看護和健康補給品都得「自費」,是一筆額外開銷! 迷思4:癌症名列十大死因,只要有防癌險就不怕罹癌? 錯!標靶藥物治療是未來趨勢,但多半沒理賠須自付! ◎特色2:歸納30個保險基本常識,最簡單的保險工具書 本書分析各險種優缺點、解說保單常見的專有名詞,幫你搞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麼保障,就算小資族也能聰明規劃保單、做好風險保護傘。 健保的3大缺口及補足步驟 瞭解勞工退休金、勞保年金 5大商業險優缺點比較 分析常見的儲蓄險4種類型 辨別業務專業度的7個方法 聽懂電銷保單的9個撇步 ◎特色3:用32圖表學會看保單,靠自己就能買對保險 保單上密密麻麻的條款,是不是有看沒有懂。別擔心!本書用圖表把條款變簡單了,教你看懂保單裡的眉眉角角,讓你知道保障差異在哪裡、該怎麼針對個人需求選擇保障。 圖表 健保不給付的5大醫療需求 圖表 定存與儲蓄險利率比較 圖表 儲蓄險類型和保障方式比較 圖表 遞減型壽險(房貸壽險)是什麼? 圖表 怎麼用醫療險補住院缺口? 圖表「日額型」和「實支實付型」如何分辨? 圖表 剖腹產給付缺口,保險該怎麼補? 圖表 診斷證明書怎麼寫? ◎特色4:破解業務推銷話術,不切實際的保單通通OUT! 不少業務推銷時總是避重就輕,結果當事情發生時,消費者才發現理賠不如預期。本書為你探出業務沒說的「真相」,弄懂這些內行人才知道的秘密,才能不花冤枉錢、不被業務牽著走。 保單的利率比定存利率高,投報率比較好……是真的嗎? 免體檢就可以直接投保,所以有病史也不用告知……是真的嗎? 「一天只要一杯咖啡的保費」、「想用錢隨時都可以提領」……是真的嗎? 「日額給付」的醫療險理賠,住院幾天賠幾天……是真的嗎? 只要是癌症相關的住院手術,防癌險都會負責理賠……是真的嗎? 名人推薦 惠譽會計師事務所主持會計師& 鄭惠方 「淺談保險觀念」粉專版主& 大仁 「理財專家」賈先生 財富商會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贏在機制:邁向保險多功能的年代

胡興平  著
誌成文化 出版
2020/08/05 出版

當資金大量投入保險公司時,透過保險公司的運用,就能將資金致力於國家建設的推廣,進而促進整體國家社會的經濟繁榮,因而能增進大家的生活福祉,所以保險的意義與功能是非常正面的,因此在過去,政府為鼓勵人民多多購買保險,於是在保險法和稅法的制訂上,都會給予各項稅負及法律上的優惠,而這些的優惠,如果有效加以掌握及運用,對於個人財產的稅務、資產保全及財產傳承三個面相上是很有幫助的,保單的行銷也從此而來,至於攸關這些優惠及法律功能的基本法條,保險從業人員一定要仔細加以探討,因為所有重大的法律功效,皆係從這些基本法條而加以衍伸。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2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