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猶太教
為什麼猶太教能成為世界兩大宗教的源頭? 如何一本就懂猶太教? ◎鉅細靡遺的猶太教歷史、知識內容, ◎想要瞭解基督教(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以及伊斯蘭教(回教)必先認識猶太教 ◎手繪圖、簡易表格、簡潔文字,輕鬆讀懂猶太教 影響巨大!介紹宗教就得提到猶太教 猶太教的信仰人口僅占0.2%,但其影響的兩大宗教信仰,卻佔有世界60%的人口。 猶太教是什麼?為什麼猶太教能成為世界兩大宗教的源頭? 世界最早唯一真神的古老宗教 孕育出爾後世界重要的宗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以及伊斯蘭教(回教) 數千年來的大流散 居無定所分散於世界各地,仍世代恪守著與神所訂立的盟約,用民族精神及宗教信仰在心靈上交流,緊密連結在一起。 圖文簡潔易懂方式 本書作者黃國煜已經出版多本宗教、歷史圖文書,再次用大受好評的表格框架,搭配手繪圖的簡潔易懂方式,帶您一起去認識探索飽受悲悽滄桑、又能夠堅韌不拔的猶太精神。 &
摩西與一神教
以「摩西是個埃及人」驚世駭俗的歷史假設為起點, 把宗教史研究、精神分析和人類學熔於一爐的人類思想偉大遺產 佛洛伊德生平嘔心瀝血的最後一部作品 中文世界唯一德文直譯本 《摩西與一神教》是佛洛伊德生平最後一部作品,主要是延續他在《圖騰與禁忌》裡的人類學主題,而著眼於猶太教。在宗教史和神學裡,摩西是古埃及以及猶太人的新興宗教、在多神教和一神教、物神崇拜和禁止拜偶像、感性和靈性之間的銜接點。 佛洛伊德是心理分析的創立者,也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出身於一個俗世化的猶太商人家庭,沒有接受任何宗教教育。他一生對於宗教抱持批判的態度,卻在以科學的觀點探究宗教方面貢獻卓著。一方面,他的《摩西與一神教》橫跨了許多學科領域,就史學而言尤其有大膽的臆想。另一方面,在社會學裡則被認為對於宗教社會學的建立舉足輕重。此外,在文化記憶的問題方面,他也是文化科學的先驅。在他晚年,他尤其熱中於創傷性事件的文化傳遞以及宗教傳說的意義問題。他更在《摩西與一神教》探討了反閃主義的起源,歷史裡的創傷情結的演變和世代相傳。他的文化記憶理論並不是拉馬克主義的,而是跨世代傳遞的無意識溝通形式。佛洛伊德把社會的根基和起源連結到一個根本的罪的問題,這點對於整個文化歷程以及傳統的建立是相當關鍵的。他提醒面對納粹摧枯拉朽的威脅的西方文明,他們在道德和靈性上有義務追隨摩西的律法。我們由佛洛伊德的論證可以推論出歐洲核心的烏托邦:在一個痛苦的歷程裡漸漸可以忍受讓人沮喪的罪,並且不至於過度投射它而迫害別人。 在他一生最後一部作品裡,佛洛伊德把他的幾個人生主題串接起來:他的猶太教、他對於考古學的熱情,特別是古埃及,他作為科學家的野心和倫理,以及把寫作當作自我分析的樂趣。《摩西與一神教》成為猶太人的自我剖析的最偉大的文獻,也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書之一。 本書分成三部:〈摩西,一個埃及人〉、〈如果摩西是個埃及人……〉以及〈摩西、他的族人以及一神教〉,出版於一九三九年,當時佛洛伊德已經流亡到英國。他是在納粹的威脅以及癌症的纏迫下寫成這部作品的。這本極為錯綜複雜的書不僅談到一神教的起源,思考摩西這個人以及他的影響,也探討了反閃主義的原因,既是宗教史著作,也是宗教心理學的著作。書中處處可見心理分析的基本特徵的摘述,回顧佛洛伊德理論建立的歷史,從早期創傷的理論到驅力理論。最後我們也可以讀到個人和集體精神官能症的起源問題,以及心理分析的文化理論的回顧,既是一部政治論集也是一部隱喻式的自述。佛洛伊德的論述大抵上都是依據當時埃及學家和歷史學家的研究成果:布列提斯特(James H. Breasted)、麥耶(Eduard Meyer)和瑟林(Ernst Sellin),認為摩西不是猶太人,而是埃及人,並且主張說,摩西的年代正值易肯阿頓的王朝,他對在當時世代作為奴工的閃族部落宣揚阿頓的宗教。 在那個宗教情操的現象演變成基要主義、世界宗教的起源成為關心的焦點的年代裡,《摩西與一神教》成為佛洛伊德討論度最高的作品,應該不是偶然的事。我們在聖經裡讀到,神在燃燒的荊棘裡對他顯現,囑咐他率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他在西乃山上得到十誡,並且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一神教的創立者。可是在佛洛伊德的《摩西與一神教》裡,我們讀到的卻是,摩西,埃及的貴族以及易肯阿頓的一神教的追隨者,和雅威的信徒結盟並且一起逃出埃及。可是以色列人叛變並且殺害了摩西。這個弒父罪就成了對於彌賽亞的復臨的願望幻想。佛洛伊德依據達爾文的人類原始社會形成理論,認為兄弟們聯合起來對抗父親甚至弒父是人類社會結構的原型。而他也在個人創傷性經驗的潛抑、遺忘和扭曲和集體的歷史遺忘和變造之間找到了類比,因而在個體心理學和群眾心理學之間搭起了橋樑。
看懂猶太教
除了簡介猶太教之外,主要在探討《舊約聖經》的內涵,帶你認識不同風貌的上帝。 ◎猶太教的《塔納赫》被稱為《希伯來聖經》,後來基督徒據此寫成《舊約聖經》。 ◎如果你崇拜上帝但沒讀過《舊約聖經》,那應該好好研讀《舊約聖經》。 ◎如果你想用另一個角度了解《舊約聖經》,那可以同時參考本書。 本書對上帝「耶和華」進行質疑,也對《舊約聖經》的內容提出論辯, 意在和讀者們分享研究心得,更鼓勵有興趣者親自閱讀《聖經》, 這樣便能真正明白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教義。 ●關於《舊約聖經》: 《塔納赫》是「猶太教」的《希伯來聖經》,主要是上帝「耶和華」頒布給「摩西」的「十誡」,後來基督徒大量引用了《塔納赫》,成立《舊約聖經》。 公元前四五七年,有少數以色列遺民回到耶路撒冷,他們組成大會堂,重新編訂《舊約聖經》,這就是我們今天《舊約聖經》的由來。 要看懂「猶太教」,就要研讀《舊約聖經》,《舊約聖經》分成「猶太教的神話」和「猶太教的歷史」二個部分,所以本書就分為第一單元「猶太教的神話」和第二單元「猶太教的歷史」來說明探討;第三單元「上帝耶和華是誰?」是專題探討上帝「耶和華」的來歷;第四單元「《舊約聖經》的內容」是探討經文內容和作者的看法;第五單元「猶太教的派別」是說明「猶太教」的分支派別。 ●關於「耶和華」是誰: 上帝「耶和華」是誰? 上帝「耶和華」是自有永有的嗎? 上帝「耶和華」是「外星人」嗎? 上帝「耶和華」是「沒有形像的」? 上帝「耶和華」是「猶太人的上帝」? ●關於猶太教的神話: 什麼是「三位一體」? 上帝「耶和華」為何要創造「人類」呢? 人類會有「原罪」的原因為何? 「撒但」是誰? 甚麼是人類的第一宗謀殺案? &
愛因斯坦與猶太拉比
靈魂是什麼? 可用語言描述這難以言說的東西嗎? 身為猶太拉比的暢銷書作者 受到愛因斯坦寫給一位悲傷猶太拉比的信件所啟發 因而展開一場對靈魂意義和目的的對話 本書是針對如何平衡生活和心靈教育的反思 對生與死、愛與失、信仰與懷疑的深刻探索 生命裡的許多困惑,都能從本書找到解答! 人類是我們稱為「宇宙」這個整體的一部分,是受時空侷限的一部分。 人將對自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等體驗,當成是與其餘事物分離的東西, 這是人的意識的一種光學錯覺。努力擺脫這種錯覺是一個真正的宗教問題。 要在能力範圍內尋求心靈平靜,就要試圖克服它,而不是滋養這種錯覺。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作者萊維是一位猶太拉比,當她讀到愛因斯坦一封情真意摯的書信時,深受震撼,直抵其內心深處。愛因斯坦信中的話語完全體現她所相信的人類條件,即全體人類是緊密相繫,但我們對這個真理卻視而不見。 作者發現,收信人是拉比馬庫斯,他的兒子因病離世,當時正承受身為父母最難以忍受的痛苦,於是寫信給愛因斯坦。而作者十幾年前也因父親遭歹徒槍殺身亡,曾經遭遇作為人子女最難以承受的痛,而感同身受。 萊維想知道,是什麼激發一個科學家寫下這樣充滿靈性的智慧,就這樣開始她為期三年的探索,查訪愛因斯坦這封神祕信件的始末,並進入人類靈魂的奧祕。最後的成果便是這本充滿啟發又打動人心的書,對於所有心懷信仰的人來說,這當中充滿普世真理,將幫助我們重新獲得自己的靈魂,並瞥見一直在躲避我們的合一性。 在本書,作者結合愛因斯坦的信件、馬庫斯的故事,以及她自己和其父親的經歷,讓讀者意識到,靈魂能夠看見眼睛所看不見的東西。我們都渴望看得更廣,不要辜負我們的天賦,了解我們為什麼在這裡的原因。萊維帶領我們展開一場充滿智慧、同情和幽默的驚險旅程,敦促我們清醒過來,留意聆聽內心的呼喚,聆聽召喚我們成為自己的聲音。 得獎紀錄 榮獲美國提升身心靈貢獻「諾提勒斯書獎」金牌獎(Nautilus Book Awards)
猶太教四千年:從聖經起源、耶穌時代聖殿崇拜到現代分布全球的猶太信仰
西元前2000年~迄今 第一本最完整全面的猶太教歷史,穿越四千年的漫長時空,史詩級的重量巨作! 猶太教是三個亞伯拉罕宗教(世界三個有共同源頭的一神教,即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中最古老的一個,儘管它擁有非凡多變的形式和包容超過三千年的不同信仰,但人們普遍受中世紀羅馬教廷宣傳的影響,而把猶太教理解為異教徒。 在猶太人橫跨四千年的歷史,曾經輝煌創造如阿衛王輝煌的時代,擁有所羅門王驚人的財富,但在周遭諸國如羅馬帝國的侵略與控制下,猶太人遭受迫害與驅逐,分散到世界各地,足跡遍佈古代近東、中亞、非洲、歐洲、美洲,還有東方亞洲一些城市。 西元70年耶路隡冷聖殿被毀後,猶太人至今仍未成功重建聖殿,取回上帝的榮耀居所,難道上帝已經遺忘了猶太人嗎? 然而,千年的時間過去,多少古文明已在歷史長河中銷聲匿跡,遺失了領土、語言、宗教、傳統習俗與文化,但猶太人沒有在漂泊中遺忘自己與上帝的約,猶太教維繫了整個民族,甚至在包容吸收了各地文化後,變得更多元與成熟。 從國際情勢中躍出版面的以巴衝突,或是在歷史中被血腥記憶的二戰猶太人屠殺,以及被電影小說不斷傳頌的摩西分海等聖經故事。猶太人與種種歷史大事件和其文化的影響,其實遠超舊時代西方基督文化主導下的評估,豐富的精神文化與悠久的歷史,是保存迄今最古老的偉大文明之一。 本書綜觀描寫猶太人從西亞地區(透過被征服、流亡、離散)向外擴展,帶著他們的宗教經典、文化傳統、哲學思想以及生活習俗,遷徙到世界各地開枝散葉的故事,同時也見證了猶太文化對世界的貢獻。
世界文明原典選讀Ⅳ:猶太教文明經典
六大文明經典 宗教系列|猶太教.佛教.天主教 古國系列|中國.希臘.印度 & 精選原典、專業註解 遨遊人類心靈孕育的智慧天地 探究源遠流長的文化核心 & 《世界文明原典選讀》編有兩大系列,共六冊。「古國系列」:I 中國文明經典、II 希臘文明經典、III 印度文明經典;「宗教系列」:IV猶太教文明經典、V 佛教文明經典、VI 天主教文明經典。 & 全書由傅佩榮教授總策劃,所選六大文明皆起源於二千年之前,源遠流常,典籍豐富,研究繁多,影響遍及古今中外。各冊皆委請該領域學者專家主編,選擇適合的經典以白話文重新闡釋,各章前皆有明晰導讀,除介紹著作背景,更提點了閱讀該書時需具備的問題意識,令讀者在閱讀時能更貼近原典的思想核心。 & 本書最大特色,即是使用我們習慣閱讀的白話文。傅佩榮教授認為:「經典之所以為經典,不在其文字載體,而在其智慧結晶。」使用白話文編撰,消弭了古今用語的隔閡、降低異國語言的門檻,而透過專家的導譯,讓我們可直接與中外聖賢哲人的心靈交流,徜徉其偉大的思想系統中,不僅能豐富個人精神世界,亦深入拓展了文化視野。 & 《世界文明原典選讀Ⅳ:猶太教文明經典》由劉清虔副教授主編。猶太民族經歷屠殺與逃難,被迫在世界各地留下足跡,卻也深深影響世界的文明;猶太人的民族靈魂是猶太宗教,其最重要且唯一的經典即《希伯來聖經》(Hebrew Bible),分為《妥拉》、《先知書》、《聖卷》三大部份。 & 從宗教發展史的角度來看,現今世界主要的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伊斯蘭教,都是直接或間接從猶太教衍生出來的。而同列古代宗教之林的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古巴比倫、古波斯宗教都已消散,然而古猶太宗教卻在幾經轉折中仍然存在,並在凡有猶太人活動的地方開枝散葉,可謂宗教史上的奇蹟。
塔木德精要
世界級塔木德權威親自導讀 華文世界第一本《塔木德》精華解析書 全面解密猶太人思考、致富、教養的智慧源頭! & ★將原典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是全世界都讀得懂的塔木德 ★解密成就巴菲特、洛克菲勒、索羅斯、愛因斯坦的傳奇經典,成功人士必讀! ★猶太人已掌控世界經濟!想一窺猶太秘傳哲學之堂奧,必先認識塔木德! & 被譽為「神聖智慧之書」的《塔木德》,是凝聚了猶太民族歷史與文化的智慧結晶,內容涵蓋人生各個階段的行為規範與處世準則,以及猶太人經商、教育的獨特價值觀。在其哺育下,巴菲特、洛克菲勒、索羅斯、愛因斯坦、卡夫卡、佛洛伊德……紛紛締造了傲人的卓越成就,也令各界追求成功者無不想藉由《塔木德》一窺這些人之所以卓越的秘密。 & 然而,《塔木德》厚達一萬兩千多頁、多達兩百五十多萬字,卷帙浩繁、內容複雜,令人不得其門而入。本書由以色列學界翹楚、世界級塔木德專家親自導讀,將《塔木德》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為現代人介紹這個神聖文本中所蘊涵的宗教情懷、人生態度與治學方法。 & 本書採取多元觀點,徹底掌握《塔木德》繁多複雜的面向。全書從三個角度切入,分別為:歷史背景、內容結構及主題、方法學,不僅深刻掌握塔木德之人文精髓,亦洞察體現其中之神聖律法。 & 不了解塔木德,就不可能認識聖經詮釋,更不可能一窺猶太秘傳哲學之堂奧。透過本書,讀者將能進一步認識這部維繫猶太人千年命脈的聖典,進入《塔木德》的奧妙世界。
摩西與猶太教
摩西是帶領希伯來人出埃及擺脫法老奴役的民族領袖,也是創立一神信仰猶太教,引導希伯來民族邁向「心靈改造」自由道路的偉大先知。要理解猶太教,必得先認識摩西。摩西的一生可概分為三階段:一是埃及王子時期;二是逃亡米甸的牧民時期;三是接受上主耶和華召命使希伯來奴隸得救的民族救星時期。不管摩西貴為救星、王子或淪為牧民,他始終擁有強烈的民族意識並具備苦得起的品格,所以他終能達成使命,在帶領希伯來民族重回「迦南」:上主應許的「流奶與蜜」的希望美地的艱苦跋涉中,進而完成希伯來民族的「心靈重建」,使他們徹底從奴隸的心態中解脫。儘管摩西在將抵迦南地前竟過世了。本書《摩西與猶太教》可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從聖經的研讀瞭解摩西的身世、他為自由所做的努力及他的神學觀等;第二部:探討猶太教的歷史流變、信仰思路與未來發展。就世界宗教史的研究領域上,本書提供了忠實客觀的觀點,對欲探究摩西與猶太教者,是一部相當具指標性的專著。
當好人遇上壞事
為何是我?給每位曾被生命傷害過的人! 當好人遇上壞事,我們應該問的不是:「為什麼這種不幸會發生在我身上?我做了什麼事得受這種報應?」這實在是一個讓人無法回答且沒有意義的問題。更好的提問應該是:「既然不幸已經發生在我身上了,我該什麼辦?」 生與死無所謂好壞;苦難會有正面或負面的意義,全歸因於我們的回應。疾病、意外、悲劇使人喪命,但是這些不幸卻不一定?煞得了人的生命素質或信仰。 本書作者承受了不平常的喪子之痛,兒子亞倫八個月大時,體重開始停止增加,經醫師診斷,證明三歲的亞倫罹患了一種罕見疾病──早老症(早老症是一種少見的漸進性遺傳疾病,在出生時檢測不到。早老症孩童的存活年齡為8-21歲;平均存活年齡是13歲,早老症病人常在10-20歲因心血管疾病而被奪去生命。)但作者藉著對自身信仰的信靠,終能走出自憐,並肯定生命的價值,發現人的靈魂裡具有無可限量的彈性。 本書於1981年初版,被譯成十四國語文,近來被《每月一書俱樂部》(Book-of-the-Month Club) 編輯委員會提名為近年來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書籍之一。本書帶給百萬人撫慰與希望,機敏地引導人們看到一般人對不好的事物的刻板回應的缺失,為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提供獨特、實際而悲憫的答案。
古猶太教II
「一個神(耶和華),不僅不保衛自己所選擇的民族(以色列)、來對抗敵人,甚而讓他墜入、或者自己將他推入羞辱與奴役,然而這個神卻反倒更加受到熱烈擁戴敬拜,此乃空前巨大的矛盾,史無前例可比的現象」。(《古猶太教》,頁497)這應該也是所有對世界歷史、對宗教文化感興趣的人覺得不解的地方。韋伯以「站在西方和近東的整個文化發展的樞紐點」的角度,重新審視此一現象,從而寫出他對猶太教歷史發展過程的一家之言。放眼今日世局,伊斯蘭教與基督教文明間、繼中世紀十字軍之後的全面性衝突正方興未艾,而不論是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歸根究底,都是從古猶太教汲取其茁長的源泉。同根相煎,何以如此之亟?其間想必有諸多"甚深難解"之處。《古猶太教》這本書或許可以從源頭上提供給我們一些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