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舞空行:移喜蹉嘉傳奇
丙子仲夏,康定譯經中心寄來南卡寧波所著《移喜蹉嘉傳》的譯稿。我看了多遍,心底對祖師移喜蹉嘉佩服得五體投地,並深信自己超越傳意文字,瞭解他的心底密意。移嘉蹉嘉是是密宗教主蓮華生大師的得意女弟子,出身貴族,健康貌美,十六歲成為藏王赤松德贊王皇妃,後來追隨蓮師修成證果。蓮師對他的訓練很嚴謹,從小乘的出離,大乘的菩提,密乘各層經續,直至佛教終極的大圓滿教法,都循序漸進地指引導修。透過蹉嘉的修行經歷,便可得知佛教顯密二乘的精髓。為了使讀者更輕鬆地閱讀這段傳奇性的修行經歷,我以對話方式重整描述。丙子白露,定心寺 卓格多傑序於香港
姜子牙
姜子牙是人?抑或是神, 上通天文、下曉地裡的姜子牙,為何在七十多歲頭髮鬍子都白了 之時,才顯示出他的卓越才能?姜子牙一生充滿傳奇與爭議,年輕時曾開過酒館賣過酒,也做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但是他人窮志不短,拜師學藝四十餘年,為元始天尊的愛徒,具有「替天封神」的權威;而且秉持著「為聖人謀,解萬民憂」的志向,輔佐周文王傾商、周武王伐紂。西周的開國元勳也是謀略家鼻祖、齊文化的創始者,被人們尊為「百家宗師」。本書是中國第一部濃厚重彩地描寫姜子牙一生的長篇小說,完整地記錄他活到老學到老、「從醜小鴨到白天鵝」奮鬥不懈的心路歷程,同時全方位展示姜子牙的愛情、婚姻與家庭生活。內容既曲折離奇又催人淚下,既蘊含智慧又深刻感人,是一部情感滿溢的神祇故事,將令讀者耳目一新。
曹國舅
「八仙」以自己特有的藝術形象,在民間流傳了兩千餘年,這種流傳過程便是全民對「八仙」每個人物的篩選過程。而曹國舅這位經兩千餘年篩選才固定下來的藝術形象,在八仙群體中,是出現最晚、名氣最弱、資料最少、排名最後的一位。於是,有人懷疑他之所以成為八仙的一員,是為了滿足國人對「八」的偏愛而有湊數之嫌。作者運用大量生動奇妙的故事告訴讀者,上述看法並非歷史事實,書中吸收了大量的民間傳說,深入描寫曹國舅的一生經歷和成仙的過程,告訴您是什麼樣的理由,讓鐵拐李選擇曹國舅成為八仙中的最後一位神仙;甚至在寫「八仙過海」這一重要情節時,仍然以民間傳說為主。在作者的生花妙筆下,曹國舅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鮮活且富有生命。
韓湘子
韓湘子與八仙中的其他人物一樣,也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是帝舜的妃子女英夢帝舜而生的一條小蛇,小蛇長大後戰勝湘江的大水龍,為帝舜報了仇──所謂「湘子」,便是湘江之子;也有人說韓湘子是雉衡山鳴鶴峰上,一隻孤苦伶仃的白鶴投胎轉世;更多的則是說他是唐代大文學家、刑部侍郎韓愈的侄兒、侄孫、外甥等,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本書試圖以講故事的方式,為讀者釋疑解難。作者時而從見於《全唐詩》的《答從叔愈》入手,僅從四句中撮取一句「他時定是飛升去」,便發現了主人翁的神仙氣概;時而講述韓湘子由小蛇到大龍再到白鶴,又由仙鶴到玄珠子,再由白鶴轉世為韓湘子,之後修煉成仙,然後「九度韓文公」的奇妙歷程。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讓你在疑難頓釋的同時,學到許多修仙了道的知識。
藍采和
「八仙」是中國群神眾仙的傑出代表,藍采和則是八仙中最頑皮的一位。他「一腳著靴,一腳光行。夏則衫內加絮,冬則臥於雪中……每行歌於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長三尺餘,帶醉踏歌……人問則應聲答之,笑皆絕倒……。」然而,這位歌不離口、有問必答、答必歌唱、唱必自編的「流行歌手」,眾多古籍竟無一例外地說「藍采和不知何許人也……」。本書作者依據民間傳說及考證中的《藍氏族譜》,在故事中解開藍采和謎樣的身世,述說這位由「赤腳大仙的小兄弟披髮仙人投胎轉世」的仙人與月裡嫦娥的姻緣關係,以及他在天廷遭貶下凡途中斗膽談情說愛,下凡後玩世不恭、做鬼期間仍然兒女情長,成仙後又編了一部《三戲白牡丹》戲弄呂洞賓的頑皮經歷。故事情節生動活潑,性格刻劃細緻傳神,將這位童顏神仙活靈活現地呈現在您眼前。
何仙姑
你對何仙姑的印象,是否仍存留於她與呂洞賓之間曖昧的風流韻事?你可知道,何仙姑沒把鐵拐李賜予的紅棗全吃下,放棄一夕成仙的好機會;相反的,她自找苦吃,藉由「行善萬里」的自我修煉來拯救生命。在人間時,她拒絕到武則天身旁伴駕,斷送榮華富貴;臨天界後,又毅然放棄在王母娘娘底下服侍。奇女子何仙姑,究竟是什麼在支持著她做出這些決定?「學習神仙之道的過程就是一種踐行,就是對生命問題進行了實際的體證。」本書娓娓道來何仙姑得道成仙的心路歷程,揭示她與老百姓就像是「共命鳥」,誰也離不開誰的密切關係;另有篇篇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向您闡述道家基本教義的真理所在。 請與我們一起跟著何仙姑,從賣豆腐營生的少女,甚至從前世受婆婆欺凌的苦命媳婦開始,探索她的堅持,傾聽她的心聲,瞭解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何仙姑不同凡響之處!
漢鍾離
你想知道漢鍾離為什?會與鐵拐李爭八仙之首嗎?你想知道鍾離「權」的深切意涵嗎?還有漢鍾離與古代「黃神氏」、「黃繩氏」以及太上老君八卦爐前那只雙鼻耳秤砣之間有著什麼樣複雜的因緣嗎?而漢鍾離與漢初名將鍾離昧之間又有什?關係?究竟漢鍾離的一生有著哪些令人難忘的故事?本書將一一為您解答。本書以漢鍾離的奇妙人生經歷為主軸,通過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一幕接一幕地演繹漢鍾離修道成仙的全部過程,交代漢鍾離的前世與今生,塑造出一個栩栩如生、與?不同的神仙個體。作者運用新穎的鋪陳手法,將許許多多的民間傳說與歷史資料,架構成精采絕倫的神祇故事。讓我們一同進入漢鍾離的世界,探索這位家喻戶曉的神仙的所創造的不凡事蹟吧!
鐵拐李
鐵拐李因無心之失,放走太上老君的青牛,令其為禍人間,於是立志將功補過,最終以「度得八仙」為人間萬物造福之「功」,補「放走青牛」貽禍百姓之「過」,造就了現今一般百姓所熟悉的八仙。作為八仙形成的幕後推手,鐵拐李居八仙之首可說是當之無愧。想知道容貌清俊、四肢健全的仙人李玄,為何會變成形容醜陋的跛腳乞丐鐵拐李嗎?鐵拐李杖上的一大一小葫蘆,又是什麼神奇的妙用法寶呢?為何民間會認為鐵拐李是狗皮膏藥的發明者和祖師爺?而一般民間所熟悉的嫦娥奔月、孟姜女哭倒長城,和鐵拐李度化八仙又有什麼樣的牽連呢?本書以風趣詼諧的手法,敘述鐵拐李的生平及成仙後的事蹟,不但在舊有史料的基礎上加以演義,不忘傳統;又巧妙地避免了一般人物傳記的枯燥乏味,既尊重傳統又關注創新,讀來生動有趣,鐵拐李的鮮明形象躍然紙上。
張果老
「舉世多少人,無如這老漢;不是倒騎驢,而是回頭看。」這是同為八仙之一的鐵拐李對張果老的形象所下的一個概括註解。你想知道張果老到底活了多久,有多「老」嗎?張果老為何要倒騎毛驢?你知道張果老的毛驢竟然是紙做的嗎?想知道打漁鼓、唱道情的藝人們又為何會尊稱張果老為祖師爺嗎?翻開《張果老》這些答案都將得到解答。本書以倒敘的手法,將張果老得道成仙的經過娓娓道來;從張果老受唐高宗器重為國師,唐高宗對張果老身世的好奇開始,一路追溯出了張果老原是由老鼠修鍊成蝙蝠再下凡投胎,經過百般的歷練,終至修成正果,得道成仙,過程曲折離奇。而張果老和宿敵蛟精之間的宿世糾葛,與其所代表正邪兩方勢力的擂臺鬥法情節,描述之精采,更是令人拍案叫絕。本書雖是敘述張果老的故事,但字裡行間亦鎔鑄了不少佛家義理,蘊含精闢的人生哲學,讀來發人深省,值得一看再看。
如來佛
「如來如來,能去能來」是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對「如來佛」所下的註解,一語道盡佛陀的神通廣大。如來佛,即釋迦牟尼佛,於二十九歲出家求道,在苦行林中歷經六年苦修,終於在菩提樹下大悟成佛。從此開始了歷時四十六年的弘道說法。釋迦牟尼佛打破印度固有的階級觀念,主張四姓平等,並極力倡言佛在人心,眾人皆可成佛。其布道度化了無數眾生,並以廣大佛法降服外道,使佛教廣為流傳,深入人心。 本書以生動曲折的故事敘述如來佛傳奇的一生,是一部兼具趣味性及文學性的著作。作者於故事之外亦欲脫去如來佛的神話外衣,期使讀者瞭解如來佛並非神仙,而是一個先知先覺的偉人。人性酷似皎月,拂去心魔即能證得真如。誠如佛教真義所言,「佛是覺悟的眾生,而眾生是尚未覺悟的佛」。
文殊菩薩小百科
佛教世界有兩大核心教法:慈悲與智慧。大家所熟悉的觀音菩薩是「慈悲」的象徵;而文殊菩薩就是「智慧」的象徵,代表勇於追求生命真理而獲得解脫的美好精神。透過文殊與觀音這兩位大菩薩,讓人們了解大乘佛法的核心精神,可說是大乘佛教的最佳代言人。 關於文殊菩薩的有趣事情實在太多了: 文殊號稱「智慧第一」,他到底是怎麼個有智慧法?他與另一位也號稱智慧第一的佛陀弟子舍利弗的智慧有何不同? 據說文殊菩薩經常直接挑戰教主釋迦牟尼佛,並不贊同他的教法?到底他們的差別是什麼? 文殊最有名的故事是提劍殺佛、在夏安居僧團修行期間與妓女鬼混,智慧的菩薩為何會做出這麼離譜的事? 文殊既然很有智慧,為什麼還曾經下地獄受苦? 文殊到底是比丘?還是菩薩?為什麼佛的大弟子大迦葉要把他逐出佛門? 你知道誰是文殊菩薩的最佳拍檔是誰?他和怪異的維摩詰居士如何一搭一唱,演出了膾炙人口的《維摩詰所問經》傳奇? 為什麼中國歷代帝王都崇尚文殊菩薩?傳說清朝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薩的化身,這又是怎麼回事? 西藏的大威德金剛是文殊菩薩變化的?為什麼他要把自己搞得恐怖兮兮的? 這些故事將引領你走進文殊菩薩的世界,並從中一窺大乘佛法的興起、傳播、發展的有趣歷史。 了解文殊,能增長智慧,快樂清淨!文殊是最能開啟智慧的菩薩,所以稱為「智慧第一」,也是佛陀法教的繼承者,所以被稱為「法王子」。因此想要增長智慧,都可以來親近文殊菩薩。本書總共分三部分來介紹文殊:來看文殊:以西藏、印度、中國等地精彩圖片來認識文殊為什麼是智慧的象徵。文殊檔案:以50個有趣題目來解讀文殊,內容涵蓋文殊信仰的來歷、獨特的人格特質與教化方法、在世界各地的傳播與影響等等。圖解文殊:以圖解方式,幫助讀者辨識中國、日本以及西藏文殊的造像特質,讀完此部份,就再也不會不認識文殊了。 本書圖片:本書能有精彩的圖片要特別感謝這許多單位和朋友,他們是: 有容古文物藝術的陳慶隆先生、自在古文物的陸美麗小姐、鴻禧美術館的黃華源先生、震旦文教基金會、蘇富比公司,以及攝影家王露女士、陳宗烈先生、黃丁盛先生、鄭永華先生、林介嶽先生和邱梁城先生。
蘆洲神將(上)_
在台灣傳統民間信仰常見的廟會活動現場中,各式爭奇鬥豔的藝陣,往往為祭典活動帶來熱鬧的氣氛,雖然每次遶境、進香等祭典儀式的主角是神明,但吸引民眾「看熱鬧」的焦點卻往往是藝陣的表演,可以說廟會活動提供民俗藝陣表演的機會,而藝陣表演卻提昇廟會活動的藝術性,因此遶境、進香等不僅是宗教活動,同時也是民間藝文的展現。 蘆洲市雖然外來人口眾多,常被視為台北縣的新興城市,事實上蘆洲地區開發歷史頗早,更別具特色,地方上更有傳承近兩百年的「國姓醮」祭典,而當地信仰中心湧蓮寺,在每年慶祝音佛祖得道紀念日,都會舉辦規模盛大的遶境廟會活動,屆時各式陣頭與鑾轎周齊,同時更集合數量龐大的神將團體參與,漸衍成蘆洲地區特有的「神將」文化產業,蘆洲亦被譽為「神將窟」或「神將的故鄉」。
蘆洲神將(下)_
鄉土民俗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文化資產,它反映一個地區文化的演進並體現常民社會生活的集體經驗,同時也凝聚鄉土感情與營造地方特色,而傳統地方廟會祭典活動中,特殊的祭儀、各式繽紛炫麗的陣頭、神祕嚴肅的神將團體等等,更是鄉土民俗中最豐富多變、最具特色並最能吸引民眾眼光之處。 蘆洲古來為淡水河畔低平的沙洲,是一個因地勢低漥而飽受淹水之苦的窮鄉僻壤,在先民齊心經營下,目前已是一處工商發達、公共設施完善的繁榮市鎮,而座落於蘆洲市街的湧蓮寺,除了是蘆洲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它每年慶祝觀音佛祖得道紀念日,所舉辦全市的遶境廟會慶典,更是蘆洲地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近年來,為宣揚、推慶鄉土文化教育、展現蘆洲人文特色,更擴大規劃辦理「觀音文化節」,每年藝鬧的廟會活動除了吸引眾多民眾參與,同時也因為參與的軒社及陣頭十分踴躍,在當地累積為數可觀且訓練有素的神將團體,並形成蘆洲地區特殊的「神將」文化產業。 &
鍾馗
鍾馗,是以抓惡鬼、除民害的英雄形象活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其正直勇敢的性格,更是深得民眾之信賴。「跳鍾馗」、「掛鍾馗」等民俗活動,從唐代至今,仍然廣泛流行於民間,鍾馗在世人心中份量之重,由此可見一斑。本是翩翩美男子,竟被毀容成了醜八怪;本是才高八斗的進士,卻意外成了驅邪平鬼大元帥。超乎尋常的經歷,使鍾馗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本書以鍾馗率領陰兵將校,驅邪抓鬼的冒險歷程為主軸,並穿插其遭改形易相、怒觸金階的奇幻經過。透過作者的生花妙筆,詼諧地刻畫出鬼魊的惡行惡狀,反襯鍾馗正義剛直、智勇雙全的凜然形象;同時,也暗諷人心醜陋黑暗的一面。本書鎔鑄武俠與神怪故事之長,寓教於樂,不容錯過。
彭祖
彭祖被譽為中國古代「養生學始祖」、「房中術專家」,尤其以其「高壽」聞名於世。相傳彭祖是中國史上唯一經歷嚳、堯、舜、夏、商、周等六個朝代的長壽奇人,一生共娶妻五十一任,生子五十四個,子孫代代相傳,難計其數,並衍生出許多分支姓氏。本書以彭祖與第五十任妻子----彩女姑娘為故事主軸,敘述他們如何從師徒結合為夫妻,期間歷經各朝代君主威脅利誘,希望彭祖傳授「養生之道」,並進而想殺害彭祖,獨享長生不老之術,從中可看出彭祖的技藝精湛以及帝王的貪婪自私。不同於一般神話小說,書中主人翁彭祖,為史有其人、世有其名的歷史人物,其長生之道不靠求神煉丹,而是憑藉畢生心血研究出的一套養生之學,其實用價值歷經五千年而不衰,值得讀者玩味研究。
毘沙門天王(護世財寶天王)
毗沙門天王恆常護持如來道場,是掌管財寶富貴、多聞佛法的良善天神,而且他的福德力名聞四方,是佛陀咐囑守護閻浮提(裟婆世界)北方的守護神。毗沙門天王從未曾忘記他在佛陀前所發起的誓願,只要是依於正法之人,聽聞或他的名號者,毗沙門天王必定加以守護,幫助他獲得福德智慧、榮祿富貴,當臨終時稱念毗沙門天王的心咒,必能助其往生彌勒淨土。本書介紹護世財寶之主--毗沙門天王的名號、住所、眷屬、各種形像,及其種種的功德利益與感應事蹟,到祈請毗沙門天王守護的方法,配合豐富的插圖,以簡易活潑的方式,讓讀者輕鬆如法的修持。在如法的修持中,毗沙門天王必然依其誓願守護,賜予無盡的財富,獲得福德、智慧,獲得富貴、榮祿官職,隨護滿足心願,遠離病痛、飢渴、盜賊的苦難。最後書中並集結毗沙門天王的重要經典。
彌勒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在印度佛教中莊嚴肅穆的冷面菩薩彌勒佛,傳至中國民間,搖身一變,成為一個袒胸露腹、喜眉樂眼、笑口常開、和藹可親的胖大和尚。在人們心中,世俗化了的彌勒佛早已不是一尊高不可攀的佛像,而是走出了香煙繚繞的寺廟、走入了家家戶戶的案上几上,成為一個胸襟寬廣、樂觀豁達的良朋佳友。本書以倒敘的筆法,從笑臉迎人的布袋和尚回溯至其在俗時的經歷,再回溯至前世身為彌勒佛時的來龍去脈,而後再轉回布袋和尚的「現世」,展開其「尋找淨土」的旅途;並且在每一次點化世人的過程裡,突顯出布袋和尚「不言放棄」的堅持。作者融合民間傳說與佛教典故,以生花妙筆深入淺出,勾勒出一個歡喜親切的彌勒笑佛,從佛界之道,反映出人間至理。
關聖帝君
在民間,關公被尊為與「文聖人」孔子相提並論的「武聖人」;在仙界,關公被尊為與玉皇大帝比肩並座的「左玉皇」,而後又被封為「武財神」。人們對關公的崇拜長盛不衰,關廟遍及了村村寨寨;華人無論行至何方,「關聖帝君」是血液裡流動的共同信仰。本書以關公的戎馬一生為骨幹,延伸及其身為「金花老龍」的前世、改名「關羽」之前的出身背景、以及以忠殉國後仍然一心為民的點點滴滴。顯赫戰功中並且穿插入與師妹胡金定的夫妻恩義、與美女貂蟬的相知相惜,英雄氣魄裡亦存在著繞指柔情。從歷史英雄到封神封王,迥異於一般不食人間煙火的神靈,以「誠信」立身處世的關公,是有血有肉的、社會良知的化身,既有歷史的厚重,又處處展現出現實的力量。
流浪者群歌聖者的生命故事
智慧、生死、解脫 作者將佛陀的求道經歷寫成本書。其實,佛陀和十大弟子、五大菩薩的生命旅程中,還有更多深意無盡藏的故事。 古碑上刻有這樣的文字:什麼人是愚人?什麼人是智者?什麼人耽溺在生死海?什麼人解脫在逍遙園?佛陀以偈語回答:被無明污染的人是愚人,斷除煩惱的人是智者。我執、法執者耽溺在生死海,證緣起性空者解脫在逍遙園。
釋迦牟尼佛-人間守護主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他的願力特重悲心,所以能在此五濁世間,示現成佛,來救渡眾生的各種煩惱與痛苦。 本書從釋迦牟尼佛的誕生、出家、六年苦行,及至最後的降魔成道,圓滿成佛的事跡,以故事性的敘述方式,並配合豐富輕鬆的插圖。 書中並介紹日常生活中,如何修持釋迦牟尼佛的法門,讓我們的身心常得歡喜自在,遠離一切的煩惱、障礙,吉祥幸運地守護著我們的人生。
智慧才辯本尊(附CD)
智慧才辯本尊 佛教諸佛菩薩,都是為了使眾生具足智慧,而圓滿解脫,因此所有的佛菩薩,無非都是智慧的本尊。但是諸佛菩薩由於發心不同,或是在因位中體性傾的差別,往往使眾生在因緣相應上,有所差異。 智慧才辯本尊即是依此因緣,將以智慧為因位發心、修行主體的諸佛菩薩,及具有特別增長智慧才辯的本尊、經法、諸尊教法、咒語、修持法等統攝編輯,使有興趣增長智慧才辯的讀者,能因此獲,利得到圓滿的智慧總持。 若讀者能虔誠地祈請、修持,能幫助我們開發智慧、聰敏靈巧、增強記憶力,廣博多聞,獲得無礙辯才,一切願滿,吉祥順利。
財寶本尊與財神
財寶本尊與財神 諸佛菩薩為救度眾生免於貧苦窮困,乃至具足廣大的財富,來行使佛法事業,夕法利生,因此特別化現芔財寶本尊與財神,來利益救度有情眾生。 這本財寶本尊與財是了使大眾對佛教的財寶本尊乃至護法財神,有正確的理解,所編纂而成。因為大部份的人都很歡喜供養這些佛教中具足財寶、福德的本尊與財神,但是往往卻只知道供養與修法,卻不能深刻的了解其意義。因此,若只是一味在世間的富貴財寶中追求,而不了解這些財寶本尊、護法的悲心與願心,實為可惜! 本書羅列了佛教的財寶本尊與財神,以及其特德、真言、圖像等,使讀者在閱讀、修持之餘,更獲得財寶本尊及護法的有力擁護。
佛菩薩的圖像解說(二)菩薩部.觀音部
開啟佛菩薩世界的一把鑰匙 莊嚴的佛像,使我們的心靈寂靜、喜悅,更讓我們的慈悲智慧獲得增長。當我們面對寺院中眾多的佛像時,除了感受其莊嚴宏偉,而心生安然喜悅之外,有時還真不知道如何分別。本書是要幫助大家開啟佛菩薩世界的一把鑰匙。本書開啟了諸佛菩薩的妙德世界,以淺顯的說明及豐富的圖像,正確告訴我們各尊佛菩薩的名號、形象、功德妙用等,是所有佛教徒,及想了解佛菩薩者的必備參考書籍。 本書網羅了所有常見及重要的佛菩薩,並附上圖錄,把每一尊佛菩薩之名號形象、重要事蹟,詳細羅列。擁有本書,不僅能遍觀佛菩薩的全貌,並可瞭解佛教造像的重要知識。期望這本書能讓大家與諸佛、菩薩、護法明王等更加親近,結下無上的善源,讓大家更加的理解體會諸佛、菩薩的心願與教法。
智慧寶海(中)阿彌陀佛大傳
本書《智慧寶海》敘述阿彌陀佛的過去生中,如何發起菩提大願,修行成佛 ......。 故事中大臣寶海梵志在夢裡,預見了國王與其千子在享受世間福德富貴之後,卻長久沈淪於生死的慘狀,於是苦口婆心,勸發他們求取無上的智慧菩提 ......。
中國近代佛門人物(二)
于凌波,河南洛陽人,一九二七年生。國防醫學院畢業,公務員特考甲種衛生行政人員及格,中華學術院院士。曾任醫師、主任、院長、董事長。一九六三年與李炳南、朱斐等創辦佛教菩提醫院,任院長。創辦菩提救濟院,任常務董事。一九七〇年創辦台中開明高級中學,任董事長。生平執業從公之餘,不廢寫作。著有醫學、文學、佛學著作二十餘種,其中佛學部分為《向知識分子介紹佛教》、《般若心經蠡解》、《簡明佛學概論》、《中國歷史上的白蓮教》、《唯識學綱要》、《釋迦牟尼與原始佛教》、《中國近代佛門人物誌》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