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神的角色與職能:從陪祀神的角度觀察
本書探討在漢人信仰世界的脈絡之中,城隍神的信仰「定位」。 在觀察信仰的諸多視角中,作者選擇一個從未被研究者關注過的角度:「主祀神與陪祀神之間的相對關係」切入。因為華人的超自然世界形同一個社會,處於其中的神祇是社會化的,並且,在大多數的廟宇中,祂們以群體的方式出現。廟內供奉的各神祇之間存在的關係,即定義了祂們各自的角色。因此能從主祀神與陪祀神之間的相對關係瞭解廟內主祀神的角色。本書特色貼近實際信仰生活的廟宇為研究場域,突破性地以陪祀神為切入點,從全新的觀點來認識城隍神。
馬祖列島宮廟神明啟示錄
耗費三年,行腳馬祖四鄉五島,馬祖地區首本最完整的宮廟啟示記錄。 ◎收錄馬祖地區各宮廟神明沙盤飛鸞,批訓闡理最完整的一本書。 ◎透過神明的批訓闡理,讓所有人找到人性最初的真善美,達到教化人心、淨化社會的目標。 ◎馬祖廟宇,是儒釋道融為一爐的多神信仰,展現了宗教文化的包容性和博大性,值得一探。 馬祖宮廟密度之高為世界之最,故有「馬祖神明比人多」之說, 經過數百年的演變,已發展出有別於大陸原鄉的宗教信仰活動型態, 成為馬祖的宗教文化特色。作為社會安定的力量,撫慰民心的依靠, 正確的信仰可得豐盛的生命與精彩的人生, 透過九十篇馬祖宮廟神明的聖訓, 我們看到了上天的悲憫與神明的智慧, 明白了天人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 同時也找到了今生如何行善積德的正確方向。 馬祖四鄉五島 全境八十二間大小宮廟 悉皆參與本書的飛鸞著作 一百六十四篇聖訓 社會安定的力量 撫慰民心的依靠 視透天時,遵循天律,承擔天命 三曹普度 天人關係 大道難懂 理性思量 求得至寶,再造道功,再續道程 看見上天的悲憫與神明的智慧 找到行善積德的正確方向 &
台灣門神圖錄(專業典藏版)
163間台灣知名宮廟 ,58位國寶繪師作品, 資深台灣廟宇記錄工作者康鍩錫,引領您進入門神彩繪的大千世界。 ◎國內第一本門神專書,收錄198組台灣經典門神 ◎現已消失的40組珍貴歷史影像完整再現 ◎展現台灣複雜多樣的廟宇文化,深入賞析門神姿態與武器、畫師風格等內涵 ◎收錄500張以上精美照片,以高白度銅版紙精印,完整呈現圖像細節 講述門神的起源與神話 您知道嗎?門神原本是沒有形象的神明,從殷商時代的人在門上繪畫老虎避邪開始﹐一直到元代,大將軍秦叔寶與尉遲恭的組合才在民間廣為流傳。不同的門神皆有神話典故,譬如秦叔寶和尉遲恭守護宮廷大門令厲鬼不敢靠近,使唐太宗得以安心入眠;神荼和鬱壘則是在度朔山上管理眾鬼,將為非作歹的鬼魂綁去餵食白虎。而門神的組合其實也有許多變化,像是四大天王、十八羅漢、三十六官將等數目,或宮娥、童子、太監、捕快等形象,祂們象徵了宮廟與祭祀主神相關的禁忌與期許,意義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深層多樣。 收錄台灣著名宮廟,國寶畫師傳世名作 在傳統社會,門神是代表宮廟顏面的大工程。廟方挹注重資禮聘博學通才的畫師,耗費數年才能完成一幅作品。成品通常工筆細繪,色彩繁複,並會精心在門神所持器柄上落款以示負責,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書中記載了台灣著名宮廟聘請國寶級畫師的經典門神作品,例如北港朝天宮請「祿仔仙」陳玉峰、艋舺龍山寺請陳壽彝、艋舺青山宮請劉家正、桃園景福宮請李登勝、台南法華寺請「麗水師」潘麗水等,皆為赫赫有名的大師之作。並詳細解說門神彩繪的真正門道,像是構圖比例、眼神、手勢、兵器與花飾意義,分析畫師的作畫時代背景與技巧特色,帶您看懂傳統門神彩繪藝術的文化深度。 田野足跡遍布台灣與外島,記錄消失門神的最後身影 作者康鍩錫曾隸屬李乾朗古建築研究室工作團隊,深耕台灣廟宇建築藝術近40年。他詳實的田野調查不只包括台灣本島,更包含了門神在金門、馬祖等外島的各自演變。更重要的,書中獨家了收錄40組台灣史上曾經存在,但因損毀、重塗、成為私人收藏等理由,如今已不能得見的珍貴歷史影像,令讀者得以全覽這些曇花一現的門神傑作。 本書透過質樸趣味的文字、精美的圖片,詳細記錄所有門神種類、所在宮廟及位置、畫師、年代、尺寸等重要研究資訊,是研究台灣藝術文化獨一無二的重要工具書。帶您跨越時空,完整收藏大畫師精湛的筆下功夫。 &
迎神台灣:圖解信仰儀式與曲藝陣頭
台南五府千歲王爺傳說、鹿港婦幼守護神夫人媽, 安龍送虎除煞祈福、祝燈延壽福壽綿長, 南管北管,沉韻悠揚、神將開臉,身若神駕, 走進廟宇與陣頭,一窺台灣民俗信仰繽紛神秘的面紗。 神祇信仰是個人的精神支柱,也是守護家庭、鄉里的重要心理慰藉來源。在台灣更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本書分成「神祇信仰」、「儀式活動」、「曲藝陣頭」三部分。首篇收錄了台南王爺信仰的神蹟與傳說、鹿港的夫人媽、本命花園的花公公婆等。接續圍繞著神祇信仰的主軸,伴隨而來的宗教儀式與民俗活動,如東港迎王祭典的陣頭繞境除祟,以及正一道派的解結赦罪、祝燈延壽等道教科儀。最後介紹了台灣的南管、北管軒社的曲藝陣頭、音樂守護神,以及幾位重要民族藝師的生命史採訪記錄。 透過神祇信仰的研究與探討,讓這些看似艱澀難懂的道教儀式中,法師為信眾祈福除煞消災解厄的慈悲心與祝禱的意涵,以及在台灣流傳的傳統信仰文化,能有進一步的認識。 本書特色 ★從貼近大眾日常生活的財神爺、月下老人信仰,到較鮮為人知的牽水車藏、安龍送虎儀式,看見台灣傳統信仰文化的多元、豐富樣貌! ★收錄鹿港大雅齋耆老陳天賞、南管樂府民族藝師尤奇芬、南管藝師蔡添木、南管奇才陳美娥等,多位重要民族藝師的生命史採訪記錄! ★作者長期踏查與研究民間信仰,以鉅細靡遺的文字、影像記錄神祇信仰、儀式活動的來龍去脈,以及隨社會變遷廟會禮俗、藝陣演變的過程。 名人推薦 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主持人/謝宗榮 ──專序推薦!
受眷顧的土地: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大科
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信仰,每四年一期的「五年大科」祭典,為目前所知臺灣王爺信仰中,分布最廣且最為複雜的祭典,影響雲嘉南地區,並擴及彰化、高雄、屏東等地,共計約500香庄參與其中。除「香庄類型」外,五年大科也有多元表現形式,但是因為歷時較久且區域廣闊,長期被臺灣學界與民俗界忽視,相對媒體與政府的關注也較少,漸漸產生式微現像。本書透過文字作者與攝影作者兩人長期田野調查之追蹤記錄,深入探討此一複雜且重要的民俗文化資產,希望能獲得社會大眾更多認識與關注,珍惜這項記憶珍寶,並期待能有更多人願意為這塊五年千歲眷顧的土地,奉獻心力、永續傳承。
台灣多奇廟,遊出好運道
傳統的大廟,除了興建起源多有傳說, 廟中的祀神,也不乏有離奇又富故事性的傳奇。 與神同行,跟著廟宇達人來個拜拜開運之旅, 神明加持,包管財運亨通、運勢暢旺! ★兼具廟宇介紹、美食推薦與好遊景點的旅遊書 ◎如果「拜拜」歷經上千年而未式微,給予「凡人」心靈依靠。無疑是穩定台灣社會的力量。而普遍也流傳著求財、求姻緣、求子的名廟,除了「保佑」的功能之外,還有哪些值得參訪。其實,傳統的大廟,除了興建起源多有傳說,廟中的祀神,也不乏有離奇又富故事性的傳奇。而這些祀神,也各有專職「神通」,精彩的故事也值得閱讀。如果,「拜拜」不僅是祈福,而帶有歷史與文化的閱讀,不也是文化傳承,讓「信仰」更有見聖賢而思齊的意義。 ◎本書從廟宇的分類、常見的祀神、拜拜的規矩及台灣祈福好廟等依序介紹,讓「拜拜」這件事,不再只是「拿香跟著拜」,而讓每一次的「拜拜」都像是走訪一座小型博物館,閱讀豐富的民俗文化。而且,不同的廟宇,也各求財祈福之道,在每座靈驗好廟的內文中,也將一一介紹,讓「拜拜」更得其法。
歷史、記憶與展示 : 臺灣傳世宗教文物研究
過去,臺灣藝術史家面對的若非來自西方的美術精品,便是華夏典範中的貴族藝術;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精神信仰產物––傳世宗教文物,常因材料低廉、流通性高,由無數無名藝術家所創作,因此常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對這類文物的詮釋便很難擺脫以「常民物件」或「民俗文物」等具實用性或功能取向的宿命。 此書主要研究的是非消耗品的祭祀文物,這些文物不僅具社會意義與神聖意涵,也凝聚了信徒對於廟宇或宗祠的集體記憶。當這些祭祀文物歷經了一定的年代時,它們除了扮演膜拜或輔佐儀式的角色,更具高度的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針對臺灣傳世宗教文物的物質文化研究,透過神像、梵鐘、香爐、銅宣爐、御匾、祖先畫像等不同對象與材質,以及相關文物脫離原來宗教脈絡後如何被陳列之相關問題,進行歷史、記憶與展示三個主題的反思與詮釋。 全書共20餘萬字,分成8章,各章節曾分別發表於國內期刊、論文專論或收錄於專書中。按主題可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文物的歷史分析」、「文物的認同與記憶」,以及「文物與展示」。 通過上述三個主題,本書呈現出臺灣傳世宗教文物研究的多元面向。這些宗教文物不同於出土的考古資料,是在持續使用中得到傳承,成為研究地方社群、集體記憶、地方史與文化交流的資料。 本書結合圖像與物質文化,也運用歷史文獻與口述資料,以及比對親身調查東南沿海華人地區的第一手材料,在方法上揉合了藝術史學、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與當代哲學理論的多元視野。
圖解台灣廟宇戲文圖鑑:聽!郭老師廟口說演義
廟宇說書人郭老師──精心詮釋78回栩栩動人的戲文傳說, 台灣廟宇最精彩的裝飾藝術故事演義 & 解讀台灣廟宇建築裝飾藝術,看見廟宇戲文故事 & 台灣廟宇雖承載民俗工藝大成,其中不論彩繪、剪黏、石雕、壁畫或交趾陶等工藝內涵所鋪陳的歷史演義、章回小說或舞台戲文故事卻並非人人可解,而且更多有解釋不清、解釋錯誤的導覽文本,作者長年擔任台灣廟宇說書人,踏查收集全台廟宇工藝中之經典故事,透過生動淺白的賞析,讓人人都能深入了解廟宇,將高雅的藝術語彙轉化成為貼近普羅大眾的精彩故事,或以戲曲劇情或以歷史演義,敘說廟宇本身通俗的教化功能。 近年由於廟宇本身的興頹與更生,讓過去具有源遠流長的故事因此消逝或誤植,作者長期收集廟宇裝飾藝術故事,一方面藉此提供有關維護文化資產的知識,一方面亦能保存民間故事記憶與智慧,讓台灣廟宇戲文故事與經典人物再次栩栩如生的走入社區與群眾。 & 本書特色 & 1.台灣廟宇自漢人從古老的唐山過台灣帶來原鄉信仰,幾經迭變在清領時期就出現不少精彩的建築。到了日治時期吸收西洋藝術,結合本土和來自中國福建沿海的巧工名匠,留下不少珍貴的藝術作品。其中關於文化戲曲歷史典故的「人物裝飾作品」呈現華人社會中,被一般販夫走卒和知識份子耳目一新的奇文雅事,都可在廟裡找到。但這些些故事作品,經過百年來的社會變遷,出現了許多具有時代特色的作品。本書擬以帶領更多人回頭重新關顧位於本鄉本土的那座公廟,看看屬於本地擁有的文化資產,充實本地的文化自信,培力在地的文化尊嚴。 & 2.作者郭喜斌以長期耕耘「台灣廟宇說故事」,並從新的角度切入,帶領讀者和社會大眾,解讀匠師在廟宇格局中所安排的戲文典故,藉由工藝圖件的比對,把其中一般人忽略的人文歷史和民間故事,以圖解的方式,讓社會大眾得以一親妙趣,進而達到認識與認同前人的廟宇藝術殿堂。 & 3.本書並以貼近庶民生活所見的裝飾藝術,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帶領鄉親看懂各式作品的所呈現的精彩故事。同時展現更為寛容的心,以客觀和在地文化尊嚴的角度,羅列整修前後的作品美學,或者點出裝飾上的「筆誤」之處,做為後人蓋廟者之殷鑑。或許也可以是讓準備投入廟宇建築與維修行業者(石雕工廠、淋燙交趾陶工廠、彩繪司阜傳習等)作為圖鑑參考手冊之用。
日日見財!全台33家超人氣必拜財神廟開運指南(2017年全新封面改版上市)
還在等老闆加薪嗎? 常擔心沒有客戶嗎? 總是感慨財運不順? 為自己開啟財運吧! 全台33座最具代表性財神廟 + 6大企業家/名人常去廟宇 從各廟主神、歷史沿革、祭拜特色、求神法門、到交通/周邊景點/特色美食 讓你邊玩、邊走、邊拜神! 細數民間財神典故,說明禮拜大小宜忌, 招財、改運,事業長紅,有求必應, 一書在手,財源滿手! ◎為何財神廟要供奉將軍韓信、忠臣比干?你的行業應該拜什麼財神? ◎財神廟眾多,但你知道離家最近的財神廟在哪裡嗎? ◎財神怎樣拜才靈驗?要準備哪些敬品? ◎金紙、銀紙背後有哪些講究?拜財神、土地公要用什麼金紙? ◎財運不濟時,什麼秘技可以招財補運?送窮為何要用濟公寶扇? 本書為《日日見財!全台33家超人氣必拜財神廟開運指南》封面改版, 內容皆完全相同。
神臺.孔廟之探索(大.成.至.聖)(全四冊)
《神臺.孔廟之探索》乙書,計60篇148萬餘字,乃作者吳慕亮繼《周易通鑑》之後,又一浩繁廣博之作,亦是兩岸最完整的《孔廟》深入研究巨著。 自漢武帝(劉轍)獨尊儒術肇始,中國之皇帝每年均往祭孔。自漢代後,祭孔活動延續弗斷。規模亦逐步提升,明、清時期臻達頂峰,尊稱:「國之大典。」清代,順治皇帝定都北京,其於京師國子監立《文廟》,內設《大成殿》。頒佈聖旨,敕令官員,專門舉行一年一度之祭孔大典,並尊孔子:「大成至聖,文宣先師。」祀禮規格,又進化至:上祀、奠帛、讀祝文、三獻,行三拜九叩大禮。民間有祭孔大典,直迨中華民國結束統治大陸時期止。 公元1949年歲次己丑,中共政府於中國大陸建立職權後,基本取消祭孔活動,遭學者批以棄中國化。洎公元1984年歲次甲子,《曲阜孔廟》始恢復民間祭孔,爾後中國各地區陸續始睹祭孔之活動。中華民國政府遷徙至台(民國38年12月25日),《台北市孔廟》乃成中央政府舉行祭孔大典之處,以往咸由內政部長代表中華民國總統主祭,近年改由台北市長擔任,孔子奉祀官及孟子、曾子後人等,亦在此參與祭祀之耳!臺灣以《台南孔廟》最蚤,乃明鄭時期-陳永華所立,入口題有:「全臺首學。」此額題字者弗明,但已成臺南市,甚至臺灣象徵之一。 本書特色 全套平裝4鉅冊,定價2800元
圖解台灣廟宇傳奇故事:聽!郭老師台灣廟口說故事
台灣廟口說書第一人郭老師 & 台灣廟宇集民俗工藝之大成,裝飾藝術鋪陳的歷史演義或章回故事豐富多元,卻並非人人可解。有鑑於此,作者長年收集廟宇工藝中的經典故事,透過生動淺白的賞析,讓人人都能深入了解其中衍生的意義。本書引領讀者如何從鑑賞裝飾藝術美感的角度,遍覽廟宇工藝文化,讓走入廟宇殿堂的人都能平易的接近工藝欣賞,是提供一般讀者親近廟宇民俗藝術的最佳指南。 本書涵蓋面廣泛,包括神話與神仙故事、封神演義、春秋戰國群雄、楚漢爭霸戰、大漢展天威、三國亂世英雄傳、唐宋歷史演義、西遊記、佛的故事、台灣神明傳說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如果不能親臨台灣各地廟宇,那麼就讓郭老師的說書,帶你一起紙上閱讀,遨遊歷史典故中的傳奇故事。 & ◎一百二十四則歷史典故與傳奇神話故事,超過三百幅廟宇與工藝照片,不出門便知廟宇精彩故事 ◎ 台灣廟宇說書第一人,以生動淺白的文字,賞析匠師精彩的畢生創作 ◎ 特寫廟宇裝飾藝術,集圖鑑之優點,不落俗套的圖解故事重點,人人皆可輕鬆閱聽 & 本書特色 & 1.台灣廟宇說書第一人,長期收集廟宇建築與工藝裝飾所乘載的歷史故事內涵,從神仙故事到傳奇故事,以生動淺白的文字,帶領讀者賞析工藝價值與故事符號的意義。走入社區的廟宇生活圈,貼近一般大眾生活,鑑賞台灣廟宇故事之美。 2.廟宇生活圈是在地最為活絡、也最有生氣的文化與經濟命脈,讀懂在地廟宇就能明白生活在這社區內人們的所想所賴,透過廟宇故事說書人之口,將民間故事靈活靈現的呈現在世人眼前,讓參與廟宇活動的讀者更能體會廟宇文化的深度與廣度。 3.作者接受各地廟宇邀約,不計酬勞,或公益或交友,展現在台灣生活最基層及最庶民的豪氣,與廟宇精神與文化相契合,更因此擁有廣大的讀者群與網友。
日日見財!全台33家超人氣必拜財神廟開運指南
正確拜財神 ,立馬迎財庫 還在等老闆加薪嗎? 常擔心沒有客戶嗎? 總是感慨財運不順? 為自己開啟財運吧! 全台27座最具代表性財神廟 + 6大企業家/名人常去廟宇 從各廟主神、歷史沿革、祭拜特色、求神法門、到交通/周邊景點/特色美食 讓你邊玩、邊走、邊拜神! 細數民間財神典故,說明禮拜大小宜忌, 招財、改運,事業長紅,有求必應, 一書在手,財源滿手! ◎為何財神廟要供奉將軍韓信、忠臣比干?你的行業應該拜什麼財神? ◎財神廟眾多,但你知道離家最近的財神廟在哪裡嗎? ◎財神怎樣拜才靈驗?要準備哪些敬品? ◎金紙、銀紙背後有哪些講究?拜財神、土地公要用什麼金紙? ◎財運不濟時,什麼秘技可以招財補運?送窮為何要用濟公寶扇?
靈猴賺乾坤:全臺財神廟保庇巡禮
猴年如意!全臺廟宇走透透!求財平安照過來! 喜迎2016年,嚴選全臺20間財神廟+16間好神廟, 讓你猴吉猴吉「福氣」到,求財求運,無往不利! 拜拜小撇步,好運輕鬆來 拜拜,求神燒香就好? 錯!想要拜得有錢、拜出好運,不僅要拜對好神,更要拜對方法! 全臺第一座財神廟在哪裡?想要財神顯靈又該怎麼拜? 只要投其所好、就能越拜越順,財源廣進!本書詳列全臺各大廟宇歷史沿革、祭祀禁忌,善男信女不再摸不著頭緒,求財、求運,有求必應! 網羅全臺超靈驗神廟,一本在手,財運滾滾! 知名旅遊節目「輕旅行」主持人張天傑,全臺走透透之際,不忘隨時到各大靈廟拜拜,保佑旅行一切順利平安,心誠則靈,全臺好幾趟拜下來,任何拜拜撇步都難不倒他! 繼2015年《羊羊得意財神到──全臺好神行腳誌》羊年大發財後,2016年猴年吉祥再接再厲,公開重要廟宇拜拜秘笈、好運訣竅,讓您順利解決生活中的煩惱、渡過人生的難關! 帶著恭敬的心,跟著本書的帶領,體驗廟宇的莊嚴與神威。 本書特色 收錄北中南重要神明,附上交通地圖,簡單明瞭不迷路! 詳細介紹廟宇民俗歷史沿革,叮嚀所有拜拜注意事項,解開迷思與困惑,好運自然來! 名人推薦 《羊羊得意財神到──全臺好神行腳誌》佳評一 這本書讓我更加了解臺灣廟宇的特色文化,真的是很用心的一本書!臺灣廟宇那麼多,要拜哪一間最好?現在開始不用煩惱了!因為《羊羊得意財神到:全臺好神行腳誌》簡直可以稱為「拜財神爺全攻略」……《羊羊得意財神到:全臺好神行腳誌》是一本很認真在介紹臺灣廟宇的書籍,講得是臺灣人根深蒂固的信仰,也是臺灣人對於生活的期盼、認真與可愛,非常值得一讀!──yam天空部落客 《羊羊得意財神到──全臺好神行腳誌》佳評二 我是輕旅行節目的忠實粉絲,喜歡跟著傑哥的腳步玩遍全臺,每每見到節目裡參拜廟宇,就不由得肅然起敬,臺灣對於民俗文化的傳承做得十分成功,令我非常想親自造訪各個宮廟,這本《羊羊得意財神到:全臺好神行腳誌》可說是完成了我的夢想,不僅集結成書,且附上全臺香火鼎盛宮廟的故事與地圖,可說是非常實用的書籍,誠摯地推薦給大家!──網友小威 猴年再次出發,拜對好神,吉祥發大財!
台灣門神出入平安海報盒(六組海報+門神小履歷,附精美對開書盒)(拆封不退)
六組各路宮廟門神海報 + 一本台灣門神小履歷 + 精美開門書盒 門神出入平安海報組,讓你將宮廟門神帶回家! & 台灣古厝宮廟建築中,一定無法忽視的便是鎮守大門的各式門神。祂們不但具有護衛的功能,同時也是廟宇的門面,其樣貌無聲地傳達宮廟的神聖性與畫師技法的優劣。 & 各路門神,樣貌多元,有武將,有宮女,也有八家將。每一尊門神更有其特殊的表情姿態與服飾裝備。相較於民間貼於家門口的門神,這些宮廟門神的圖像細節更為精緻、構圖更為氣派。 & 本次將讓你把這些精美的宮廟門神帶回家!從經常可見的秦叔寶、尉遲恭,到宮廟門上才見得到的龍王、二郎神、齊天大聖,以及特殊角色八家將。這些精選的六款門神,有三十多年前繪製的老將,也有不到五歲的新兵。 & 本書盒仿照宮廟大門採對開設計,將宮廟古厝上栩栩如生的門神,製作成精美海報,並額外附贈門神小履歷,為你一一解說門神的各別來頭,介紹門神的服飾和地位高低排序等小常識。
臺中媽祖蔭臺灣
海上來的慈悲,化身為親切的信仰中心 十二座圖文並茂的臺中媽祖廟精采故事,你不能不知 由臺灣民俗專家林茂賢擔任總顧問,邀集臺中市各媽祖廟在地研究者共同撰寫,搭配數百幅全彩照片,帶領讀者走讀媽祖傳說、廟宇建築、古蹟文物、地方特色,賦予媽祖文化新生命。 唯一一本詳細陳述臺中地區媽祖廟的專書, 讀者將可從本書的撰述中,得到更多屬於臺中風土與文化陶冶下的媽祖印象。 來一趟臺中人文宗教之旅吧! 帶領讀者走讀媽祖傳說、廟宇建築、古蹟文物、地方特色、景觀美食,賦予媽祖文化新生命。 讓我們跟隨熱鬧歡騰的大甲媽遶境進香、南屯老二媽省親的不捨眼淚、社口平埔媽祖見證原漢融合、懷想七媽會風華當年、冒著出草風險也要參與祭典的舊社信眾、除災解難的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無廟的九庄媽遊庄盛事、梧棲沸騰的迎神儀式「走大轎」、膾炙人口的大肚飛媽傳說、看看猶有林爽文事件氣息的大里杙軟身媽祖、拜訪廟東的葫蘆墩老媽。 本書特色 ★12間媽祖廟的神蹟、特色、歷史、故事。 ★宮廟、建築、慶典、文物、歷史人物照片。 ★地方風俗側寫、各地人文景觀、美食推薦。
高雄找廟趣:尋訪年輕城市的信仰足跡
第一本完整記錄高雄古蹟廟宇的工藝之美。無論是吊筒、畫樑、石雕、龍柱之雕琢、主祀神佛像、神龕皆不遺漏,更手繪古蹟廟宇周遭的特色景點導覽地圖,帶領讀者看懂高雄古蹟廟宇之工藝之美,更賞玩最獨家的特色景點。如果每座古蹟和歷史建築都能讓大眾「看得懂」,就能蛻變成社區的藝術殿堂,不僅能活化文化資產,又能彰顯傳統工藝,創造雙贏。近年來高雄市積極發展文創「輕經濟」,象徵都市發展軌跡與城市古味的文化資產也不缺席,希望透過本書的出版,讓欣賞寺廟建築工藝之美成為全民通識教育,同時成為大眾深入認識港都文化資產的新熱點。想看古蹟,就從高雄開始吧!◎從【歷史沿革】從史籍文獻著手,看懂古蹟廟宇的建廟歷史以及重大事蹟記錄。◎【工藝之美】以近千張廟宇工藝之特寫照片,引領讀者由外而內,完整耙梳古蹟廟宇之建築格局與裝飾工藝,剖析不同時代的匠師所呈現的藝術風情。◎【信仰傳說】除介紹寺廟主祀神外,更根據田野調查與訪談,收錄不為人知的鄉野故事與傳說。◎【聚落人文】藉由古老行業(楠梓製作「媽祖鞋」的阿嬤)等,呈顯各地聚落人文特質。◎【特色景點導覽】將古蹟與歷史建築所在行政區內,指定為古蹟或登錄為歷史建築及具地方特色的景點併入介紹,並提供旅行地圖。◎【藝師臉譜】為禮讚藝師們,除藝師生平故事外,亦收錄藝師們精雕細琢的工藝精品。本書特色台灣第一本最完整記錄高雄古蹟廟宇工藝之美的圖解書。
台灣廟會工藝與戲劇(圖解版)
第一本完整記錄廟會工藝與戲劇圖解書。無論是台灣獅、鑼鼓、神將衣袍、神轎等工藝,皮影戲、布袋戲、歌仔戲等廟會戲劇,或糖蔥、龍鬚糖等戲棚下美食。藝師們歷經數十載的堅持讓人動容,圖解繁複工序更讓人激賞讚嘆。還記得小時候,只要有「廟會」,就忍不住擠到廟口湊熱鬧嗎?還記得讓您雀躍不已的廟會有什麼嗎?神明遶境時領頭的台灣獅、鑼鼓陣,壓陣的八家將和神轎……廟埕熱鬧上演的歌仔戲、布袋戲,以及廟口一攤攤令人垂涎欲滴的龍鬚糖、畫糖、雞蛋糕……全讓人留連忘返啊!能想像是多少人不眠不休地堅持以手工製作,才能形成這些獨特的廟會文化工藝嗎?◎11種廟會工藝,30位藝師的百年堅持「獅頭旺」今年高齡96歲,仍堅持以傳統手工捏塑台灣獅頭。從泥塑、布胎、梭線到彩繪獅頭,手工製程繁複細緻。「?仁和」以手工製鼓聞名全世界,優人神鼓、朱宗慶打擊樂團都愛用。王錫坤製鼓從燙牛皮、製作鼓身、紮桶、繃鼓到踩鼓,所有工序皆靠雙手雙腳協力製成。還有林午製鑼、金官繡莊、啟豐銀帽、萬能錫舖等30位藝師堅持百年的動人故事,及讓人讚嘆的工藝工序全披露。◎廟口歌仔戲、布袋戲,皮影偶頭雕劇工序全覽第一苦旦廖瓊枝、亦宛然的李天祿等,堅持發揚傳統台灣戲劇文化,這些曾是廟會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也因他們的堅持而成為台灣文化的表徵。◎戲棚下的百年美食,糖蔥、龍鬚糖工序完全圖解這是一本台灣人都必須讀的書,無論是否熱愛廟會文化或傳統工藝,只要是台灣人,都會為這份堅持以手工製作台灣工藝的執著而感動。百年堅持的民族藝師與工藝【廟會工藝與藝師】獅吼震古今 獅頭旺 洪來旺‧洪文定銅鑼響震天 林午鐵工廠 林午‧林烈輝‧林烈鐘‧林烈旗鼓聲傳千里 ?仁和 王阿塗‧王錫坤神明巧治裝 神府 周國欽‧周至雲‧周讓廷神帽閃銀輝 啟豐銀帽 林森泰‧林啟豐‧林盟修‧林盟振千年錫工藝 萬能錫舖 陳賜‧陳滔‧陳萬能‧陳志揚神將扮威風 金官繡莊 陳金官‧陳本榮‧陳本川‧陳愛珠家將護神威 家將面師 陳金鑫‧陳威龍炸龍旺家戶 製龍藝師 羅平嚴神轎顯神蹟 木雕世家 李世長‧李世順‧李松林‧李秉圭薰香飄百里 昇香製香廠 張木桶‧林裕雄‧林尚銘‧林旻慶 【廟會戲劇與藝師】歌仔演故事 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 廖瓊枝客唱歡喜心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陳阿房‧陳慶松‧鄭美妹‧鄭榮興掌中舞乾坤 亦宛然掌中劇團 許金木‧李天祿‧陳錫煌‧李傳燦 偶頭雕刻師沈春福皮戲映光影 永興樂皮影劇團 張利‧張晚‧張歲‧張新國本書特色台灣第一本最完整記錄廟會工藝戲劇圖解書。
有求必應超神準宮廟
有拜有保佑!跟著進香團地圖一起朝盛、玩樂!好運,就從廟口開始吧!39條開運路線+78個玩樂指南最完整的進香團觀光地圖,介紹全台各地最負盛名、統一、聯電、台積電、英業達……等集團大老闆最常參拜的廟宇,以及週遭所形成的商業圈、旅遊名勝、美味小吃、伴手禮,保證是一趟好運又好玩的完美行程!⊙祈福好運,有口皆碑 搜羅全台39間香火旺盛、名人愛去、不拜不行的超神準宮廟⊙吃喝玩樂,一應俱全 拜拜+觀光、小吃+伴手禮,食尚玩家必備的全台旅遊指南⊙黃金路線,套裝行程 半日遊、一日遊,最完整、最方便的遊樂行程規劃.39家全台信眾「有口皆碑」的神準宮廟台灣人逢廟必拜,台灣頭拜到台灣尾,台灣本島拜向全世界,除了常聽到的文財神、武財神、濟公活佛、三太子,你知道台灣還有多少神奇又神準的辦事宮廟與民間傳說?對於陷入事業、情感、健康低潮的芸芸眾生,哪裡有民眾口耳相傳、神準又奇特的宮廟,既能解答個人心中萬種疑惑,又能滿足一般人「有拜有保佑」的求心安習慣?本刊「進香團特搜小組」特別實地勘查與驗證,,並介紹該宮廟「辦事」特色與信眾看法,提供全新的「進香團觀光地圖」,讓心有千千結或有心朝聖的讀者得以一窺這些新興宮廟的諸多特色。
臺灣的媽祖宮與觀音寺古蹟
天后媽祖與觀世音菩薩,是臺灣民間信仰中,被認為最靈驗虔信而普遍供奉主祀的神祇;因此臺灣俗諺有言:「家家觀世音,戶戶媽祖婆」,家家仰觀音慈暉庇蔭,戶戶蒙媽祖慈光照拂。臺灣定級古蹟的媽祖宮,大多奉祀有觀世音菩薩;而主祀觀音菩薩的佛寺,也常配祀有媽祖神像;比如知名的高雄鳳山雙慈亭及屏東里港雙慈宮等即是。按,臺灣宮寺建築規制稱呼,凡神格為帝后級,則謂之「宮」,如臺北行天宮(關帝)、臺北保安宮(保生大帝)及全臺大部分的媽祖(天后)宮,臺南祀典大天后宮等,皆以「宮」名之,故本書書名謂之「媽祖宮」,祈請讀者明鑒諒察。又,臺灣供奉觀世音菩薩的佛寺,如府城(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鹿港龍山寺、艋舺(萬華)龍山寺等,皆以「寺」名之,故本書稱之「觀音寺」。此即為本書書名《臺灣的媽祖宮與觀音寺古蹟》之源由。
竹塹媽祖與寺廟
本書為台灣史名學者卓克華教授,繼《從寺廟發現歷史》及《寺廟與台灣開發史》後,有關台灣寺廟研究的最新力作。本書收集了新竹市長和宮(外媽祖廟)、內天后宮(內媽祖廟)、香山天后宮、竹蓮寺、金山寺等五座寺廟研究,及〈台灣寺廟古蹟的認識與參觀〉、〈台灣寺廟對地方的貢獻〉、〈城隍信仰歷史演變之考察〉等論文,故書名《竹塹媽祖與寺廟》。名建築史學者徐裕健教授稱讚本書作者「以蕞爾寺廟的歷史沿革與空間,詮釋出大範圍地方歷史社會力的中介」、「更旁及當時社會生活的描寫以及社會關係的分析」、「歷史與社會的勾聯,相當程度的拓展了史學研究方法論在社會向度的範疇,更進一步觀照到常民生活的社會現象」,「凡此種種皆為其長年浸淫台灣史功力的展現。」《進出客家》的作者黃卓權更肯定本書「針對新竹市幾座天后宮的建廟緣由、信仰、傳播,與周邊幾座歷史性的寺廟沿革、文物與建築等深入探討研究,娓娓道來如數家珍,不但補充訂正了過去人云亦云的錯誤,也建立了竹塹地區『古蹟史』研究的基礎。看他憑著一塊碑文、一面牌匾、一個香爐、一方桌腳、一片殘存的文字紀錄,以及一些看似毫不相關的史料文獻,就能一一組構出一段不為人知,或是早已遺忘的歷史,光是這種功力就令我這個『住久竹塹如故鄉』的新竹人不得不深感佩服。歷史研究的基礎就是建立在這些細微末節之處,功夫下得愈深,成就愈高。拜讀克華兄的大著,應該都會湧生『心有戚戚』之感」。
臺灣瘋媽祖:大甲媽祖遶境進香
本書由數位具有多年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經驗的「民俗達人」共同執筆,從歷史、信仰及民俗旅遊的角度,為您提供最專業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參與秘笈。※書中有兩幅手繪「大甲媽祖遶境進香路線圖」、「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儀仗圖」,將遶境的路線與媽祖座前兵將,以拉頁繪圖的方式呈現,乃本書一大特色。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是台灣最為人所知的民俗活動之一,每年一到農曆三月初一,整座島嶼幾乎隨之沸騰起來。本書由數位具有多年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經驗的「民俗達人」共同執筆,從歷史、信仰及民俗旅遊的角度,為您提供最專業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參與秘笈。以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為主軸,第一章「小鎮風華—認識大甲與鎮瀾宮」,首先由時間之河往前追溯,為您介紹大甲小鎮以及鎮瀾宮進香的歷史,替這場民俗盛會下一個歷史註腳。而進香儀式是進香活動的核心,必須經過一連串的準備工作與儀式,才能踏出進香的步履。不同階段的進香儀式及所需具備的知識,均在第二章「神聖儀典—進香的準備與儀式」中詳細介紹。第三章「大甲媽祖隨香教戰守則」,直接進入遶境進香的活動現場,由民俗達人傳授分享,參與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所需安排與注意的事項,包括必備準備的用品、食衣住行的安排、進香的禁忌,以及如何「倰轎腳」、祈求平安符等,讓您的進香活動萬無一失。而在遶境進香行列中,可以看見來自各行各業的信徒所組成的團體,逗趣的報馬仔、壯觀的繡旗隊、威風的神偶團、自行車隊等,隨侍媽祖身旁為媽祖開路護駕,也為參與的民眾提供娛樂與服務,是整個活動最有看頭之處。第四章「媽祖兵將 —繞境隊伍與工作人員」中,將介紹這些辛苦的主角們。最後,第五章「逗鬧熱:大甲媽祖參與秘笈」,達人們再次發威,為想要看熱鬧而不知從何下手的您,推薦了五個「看熱鬧最佳地點」,以及五種風味截然的「體驗行程」,您可以參考達人的建議,為自己安排一場畢生難得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之旅。
台灣人的神明《民間眾神全收錄,一百多仙識
先考考你跟台灣神明麻吉的程度:‧媽祖婆有沒有跟你講,祂在紅頭法師恭奉的「三奶夫人」中只排行第二?‧查某間拜豬先生人盡皆知,但你知道祂比較喜歡聽老娼念什麼咒語嗎?‧土地公旁邊那位虎爺有沒有偷偷跟你講「死貓要吊樹頭」?‧經常在「上元暝」被鞭炮環身的那仙有沒有跟你說,祂其實不叫「寒單爺」?而且,祂還與阿拉有點交情?‧台灣義賊廖添丁有沒有透漏是誰先為祂立碑的?你想,有沒有可能是日本官員呢?‧客家人敬愛的三山國王,有沒有說祂最喜歡哪三座山?不知道?沒聽過?那表示你跟祂們還不夠麻吉。沒關係,本書可以幫你拉關係套交情。這裡全面搜羅了台灣民間眾神共十二類、一百多仙,每仙均附玉照、發達(成仙)經過以及在台灣的香火行情,參考資料從正史、野史、傳說、神話到扶鸞文字,無一遺漏,堪稱台灣神明的百科大全,更是你與台灣眾神談心搏感情不可或缺的開運手邊冊。
希望之光:台灣神明的故事
全書主要以台灣民間信仰的諸神明,包括佛教和道教神明,從神明的出生,歷程,成神成聖的過程,名稱由來,做了清楚的介紹,是了解台灣民間信仰諸神歷史的入門書。
台灣的佛教與佛寺
佛教在台灣流行之主要因素是人民對宗教的熱誠,台灣多數之佛寺均與中國大陸之佛寺有密切之關係,甚多早期台灣佛寺之住持係自福建渡海而來,他們宣揚佛法、戒律,提昇且成就了台灣佛教之興盛。 基於﹝一﹞信仰佛教之信徒人數在台灣最多,﹝二﹞台灣為世界重要佛教中心之一,此二因素,本書一探民國六O、七O年代台灣佛教與佛寺之風貌,為研究台灣佛教發展史的珍貴史料;對台灣佛教之源起、發展、當時情況及未來前途(以當時而言)作綜合性之研究分析,並對台灣佛寺作抽樣之研究,同時代建造、同風格之佛寺僅擇其一作為代表,故所選八座代表性之佛寺中無一雷同或重複者,實屬難得可貴! 舉凡龍山寺、慈雲寺、圓通寺、永明寺、獅頭山、玄奘寺、開元寺、佛光山等八座佛寺的歷史、政教關係、建築、藝術風格之介紹分析,可窺見早期來台之佛教高僧與台灣佛教整合、傳衍之足跡!
台灣民間信仰神明大圖鑑
本書的提出,旨在讓人對神明與民間信仰的內涵有較完整的認識與了解。內容敘述偏重知識的傳遞,不在文獻的考證與比較。書中所敘述的民間信仰,並不站在某一宗教的立場而論,因為民間信仰的一大特色是「宗教混合」。其實,民間信仰也即所謂的「通俗信仰」,是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