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十六)
壹、論文 阿瑪斯號貨輪油污染事件與臺灣所提損害賠償請求案 宋燕輝 & 貳、學術活動報告 參加「第七十屆國際法學會(ILA)二○○二年年會」 王冠雄、陳純一 參加「世界貿易法協會第一界中東區域會議」報告 陳純一 參加「國際法學會國際貨幣法委會第七十四次會議」 余雪明 「中國國際法學會二○○二年年會」實踐觀察報告 報告一:二○○二年我國國際貿易法實踐觀察 周旭華
關於中國領土的國際法問題論集(修訂本)
本書在民國64年間出版,對於中國有關的領土問題,作一客觀的分析。領土的問題在十年間出現了許多資料,有些已解決(如香港問題),在修訂版中均一一列出,對我國領土台灣、澎湖及其相關的琉球群島、釣魚台列嶼、中蘇(現俄羅斯聯邦)、香港、南海諸島等權利規定及主權主張有詳細說明,並附有多幅地圖可供參考。
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十五)
《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出版目的在於促使國際社會了解每年我國在國際法上之學術研究成果。 內容有: 1.論文 2.學術活動報告 3.最近發展 4.書評與書摘 5.官方文件與資料 6.國內出版的國際法及國際事務書籍與論文選錄 及索引等。
2003年台灣人權報告
本年度人權報告以台灣原住民為專題並仍延續二00二年的形式,以聯合國一九四八年所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全文三十條為主幹,再以二00三年度發生與人權相關的事件及議題為枝葉,逐一鑲嵌結合,使其成為一個綿密的台灣人權記事簿。藉由事件與條文的對照,讀者就可以清楚的瞭解到這個年度台灣符合或侵害人權的事件或程度究為何。 而其中較具意義或啟發性的事件或議題,亦有相關學者專家之撰文評論,針對本年度的人權謎團作一番核心的概念釐清。
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十四)
《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出版目的在於促使國際社會了解每年我國在國際法上之學術研究成果。內容有1.特載2.論文3.學術活動報告4.最近發展5.書評、書摘6.官方文件與資料7.國內出版的國際法及國際事務書籍與論文選錄8.索引
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十四)
《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出版目的在於促使國際社會了解每年我國在國際法上之學術研究成果。內容有1.特載2.論文3.學術活動報告4.最近發展5.書評、書摘6.官方文件與資料7.國內出版的國際法及國際事務書籍與論文選錄8.索引
勝於火.勝於生命的人權(未來領袖03)
為什麼外國勞動者,會拿起招牌示威呢? 為什麼寫了一首詩,就要被判死刑呢? 為什麼生為老二,就沒有學校可以讀呢? 為什麼膚色和別人不同,就不能坐公車的前座呢? 我們都是一樣的人。 可是社會上因為誤解或偏見等許多理由, 而受到無辜傷害的人還是很多。 我們該眼睜睜的看著不管嗎?
跟著律師訂契約:大陸經商契約
台商赴大陸投資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時,應了解其設立程序,根據大陸「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的規定,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程序為: 一、須由主辦企業選擇項目:編制「項目建議書」,並製作「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上報對外經濟貿易部或省、市、自治區對外經貿廳(委、局)主管部門批准。 二、「項目建議書」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經主管部門批准後,中外雙方或多方代表應協商訂立合資經營的協議書。 三、將投資者雙方或多方所簽訂的合營協定、合同和章程,按合資企業合同投資額的大小,分別上報對外經濟貿易部或各省、市、自治區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註冊登記手續。
2001年台灣人權報告
本年度,在經過人權報告編輯小組的討論後,決議於今年的人權報告中提出十一件重要事件及議題的簡評,這些事件及議題分別是:監所矯治的神話、死刑制度的現況與展望、台北市警察集體擄妓勒贖案、台北市掃黃運動與警察的賓館站岡、報導的自由與穩私等人權的侵犯、羅福助與檢肅流氓條例的時代意義、臨檢釋憲、同志人權的進展、社會秩序維護法中的罰娼條款得當否、RCA環保事件、兩個國際人權公約的批准等。
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十三)
《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出版目的在於促使國際社會了解每年我國在國際法上之學術研究成果。內容有1.特載2.論文3.學術活動報告4.最近發展5.書評、書摘6.官方文件與資料7.國內出版的國際法及國際事務書籍與論文選錄8.索引
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十三)
《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出版目的在於促使國際社會了解每年我國在國際法上之學術研究成果。內容有1.特載2.論文3.學術活動報告4.最近發展5.書評、書摘6.官方文件與資料7.國內出版的國際法及國際事務書籍與論文選錄8.索引
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十二)
《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出版目的在於促使國際社會了解每年我國在國際法上之學術研究成果。內容有1.特載2.論文3.學術活動報告4.最近發展5.書評、書摘6.官方文件與資料7.國內出版的國際法及國際事務書籍與論文選錄8.索引
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十二)
《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出版目的在於促使國際社會了解每年我國在國際法上之學術研究成果。內容有1.特載2.論文3.學術活動報告4.最近發展5.書評、書摘6.官方文件與資料7.國內出版的國際法及國際事務書籍與論文選錄8.索引
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第十一卷(精裝)
本年報是一份專門討論國際法、國際問題及我國涉外事務等問題之學術刊物。自76年刊行以來,年出一卷,編輯及撰稿人皆係國內外著名之國際法學及國際問題專家學者。內容大體上分為論文、特載、最近發展、書摘書評、參考資料、官方文件資料及國內出版有關國際法與國際事務之書籍與論文選錄。
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第十一卷(平裝)
本年報是一份專門討論國際法、國際問題及我國涉外事務等問題之學術刊物。自76年刊行以來,年出一卷,編輯及撰稿人皆係國內外著名之國際法學及國際問題專家學者。內容大體上分為論文、特載、最近發展、書摘書評、參考資料、官方文件資料及國內出版有關國際法與國際事務之書籍與論文選錄。
國際法與國內法關係之研析
本書除了緒言及結論外,另以九章之篇幅針對國際法與國內法之關係,作一全盤性之研析。其中第九章從國際法院、我國、英國、美國及其他主要國家法院判決檢視國際法之適用加以分析。第十章研析國際法與國內法衝突關係之解決,作者提出暫時中止行使主權之理論以為因應。
國際合約指南
國際合約指南 近來,日本企業在國際化道路上邁開大步前進了,從大型企業到中小企業,不論規模大小,以某種形式與海外建立關係,已成為理所當然的事。這些可以在近年人們對國際性契約的關注反映出來。現在,凡是委託法律專業人士或職業律師,已成為全體企業人員必須具備的常識,再全公司範圍進行知識普及的動向也日益明顯起來。 然而,所謂國際契約,究竟是什麼玩意呢?即使人們亟望了解其中大致內容,但有關的合適教材竟是出乎意料的罕見。當然,由學者或律師撰筆寫成的,為數並不少,但太多著重於論法律的東西,對一般的企業人員來說,難以掠獵。考慮這些情況後,本書試圖在介紹契約的法律一面之外,再從經營方面及營業方面加以探討而寫成本書,希望對一般的讀者有一點助益。 關於作者 由本泰正 現任日本律師(第一東京律師會);1960年東京大學法學系畢業;1936年,日本岡山縣出生。 淵本康方 現任日本佳友商務諮詢會社國際部部長;1961年,東京外國語大學英美語系畢業;1939年,日本長崎縣出生。 稻葉英幸 現任國際經營顧問;1967年東京大學經濟系畢業;1943年中國山西省太原市出生。 譯者簡介 吳樹文 現職日本東京講談社;曾任中國譯文出版社副刊。
國際公法與國際組織
本書是董霖博士從其英著「世界正在組合中之國際公法」節課增訂而成。原著極為西方法學界所推崇,美國許多大學採為教本。不宜初學。本書除盡量縮減繁瑣細節及註釋外,並增加截至一九九一年止的最新資料及參考書目,使之成為一及時而完整的簡明讀本。 全書共有十五章,分析國際公法的演進與應用,著重國際聯盟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宗旨任務,如何發揮國際公法維持世界和平的功能。同時顧到國際聯盟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宗旨任務,如何發揮國際公法維持世界和平的功能。同時顧到國際政治的現實力量,進而推究三者的相互關係及彼此影響。凡國家、個人、主權、承認、繼承、領土、公海、太空、條約、外交使領、人權保障、民族自決、國際會商,以及解決糾紛,無不扼要討論。 傳統的戰爭法及中立法,雖因時移勢易,亟應修訂,仍以兩章篇幅,略述授概。作者主張國際公法及國際組織應有機動性,當隨時適應環境,不可拘泥不變。本書特點詳見賴特引言及作者自序,確多與眾不同之處,不特可作大學教本,且對一般留心國際事務者極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