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音樂人求生指南:版權、合約、產業的十堂法律課
「蘇打綠」為什麼要變成「魚丁糸」?所謂「取樣」跟「抄襲」的界線到底在哪裡?我可以自己使用工具,為「AI 孫燕姿」發行新歌嗎?翻唱、演出、DJ播放自己的愛曲,到底應該要跟哪些單位取得授權?在動人旋律背後,需要考慮的法律問題無處不在,要如何在保護自身權益的同時,避免誤踩法律坑?本書作者、知名音樂產業法律顧問、同時身兼音樂創作者身份的吳沛恆,將利用法學專業及產業經驗,透過十堂精實法律課,帶你破解音樂產業常見難題。本書透過實際案例解析,深入淺出剖析作品權利歸屬、合約協商等音樂產業會遇到的法律難題,搭配精美圖表將生硬法律概念清晰呈現。在吸收知識的過程中,還能看到許多音樂創作背後的動人故事(辛酸血淚),無論你是創作新手、藝文工作者、產業老鳥,還是一位純粹的音樂愛好者,都不妨放一本在工作桌備用,隨時隨地翻閱保平安。本書獨家收錄10篇來自「沒有新歌的唱片行」主理人詹宏翔(小風)、饒舌歌手熊仔Kumachan、DJ Rainbowchild、饒舌歌手老莫ILL MO、音樂文字工作者王信權、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林浩立、經紀人左光平、Dear Musik執行長張凱特、DJ 與文字工作者陳涵、音樂產業媒體《22 世紀衛星》創辦人暨主編Brien John等一線音樂工作者的專業分享,從實務角度補充創作與產業的深度見解,讓你不僅學會法律,更看懂音樂的全貌。
AI.抄襲.智財權
◆簡單易懂.條理清晰 ◆內容新穎.角度多樣 ◆綜合彙整.完整解析從數位時代到生成式AI崛起,新科技徹底改變創作方式。 為智慧財產權帶來顛覆性衝擊,引發種種爭議。 本書從各種知名有趣的案例切入解析,反思生活中可能碰到的侵權問題。 ◆羽球壓線圖有原創性嗎? ◆生成漫畫《黎明的薩利亞》可登記著作權? ◆蘇打綠的青峰不能唱自己創作的歌曲? ◆博恩模仿性嘲諷劉樂妍的作品是否侵權? ◆谷阿莫五分鐘看完電影合理嗎? 生活中總不時聽聞各種侵權問題,特別是新聞中常出現一些爭議事件,這些容易踩雷的界線究竟在哪裡?我們在工作、就學、使用網路或社群媒體時,不論有意或無意的使用網路圖片、分享影片、複製文字時,也不免會害怕誤觸法規而陷入疑惑: 網路公開的照片、文字、影片可否自由使用? AI生成的文字和圖像可以隨便用嗎? 什麼是抄襲、引用、轉載、重製、改作? 關於學術倫理、論文掛名、未適當引註和自我抄襲? 想了解智慧財產權的內容,但法律條文卻枯燥無味又太難理解?別擔心,本書化繁為簡,挑選智慧財產權最重要的觀念,引用一些媒體曾報導過的代表性案例為引導,從智財法的角度解析,帶領大家快速掌握基本觀念,以及衍生出來的相關問題和知識。 邁入數位時代後,網路上各類資訊豐富且唾手可得,再加上近來生成式AI的火熱與普遍應用,更是對創作者與創作本質帶來了破壞性的衝擊,引發各種爭論。最新科技的進展,更是對各國的智財權法規持續帶來挑戰,出現不同的看法與解釋。我們該如何判定AI生成的著作權歸屬?又該如何安心的使用AI生成這項方便的技術而不致侵權? 本書分為四大主題:著作權法與網路侵權、學術倫理與論文抄襲、生成式AI,以及商標專利等其他智財權。從媒體上各種耳熟能詳的知名案例來解說,逐步瞭解最基本的智財法觀念和內涵。不僅提供臺灣的案例來分析,也整理其他國家的判決或制度作為對比和參考,以進一步思索未來可能面臨的趨勢和方向。
智慧財產權法:案例式(第14版)
知識經濟時代之來臨,智慧財產權之保護格外重要,而智慧財產權,係指人類運用腦力所創造之智慧結晶,此精神活動之成果,其得產生財產上之價值,形成法律所保護之權利。依據與貿易有關智慧財產權協定,其規定智慧財產之範圍,有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營業秘密、公平交易及積體電路電路布局法。此成為本書教學內容之重心,作者以現行法律規範為基礎,運用實例方式說明、分析法律之具體適用與解釋,期能增進學習效果及實務運作,並於內文相關處標明國家或研究所考試之出處,俾於研讀者順利通過國家考試、繼續進修或具備就業市場之本質學能。
科技世代中智慧財產權之研究
伴隨科技世代衍生的新興話題,作者將於本書集結如何因應科技創新與數位時代下萌生的智慧財產權議題,分別有「人工智慧繪圖與著作權議題之探討」、「醫藥產業中營業秘密保障之探討」、「從個人資料保護法探討健保註記醫療暴力前科之適法性」、「企業因應營業秘密侵害之研究」。 上述四篇文章皆為當今社會眾所矚目之題材,作者希冀透過研究,得以為對著作權、營業秘密、個人資料及其他科技法律方面感興趣的讀者們提供研究見解與智慧結晶。
專利撰寫與申請實務:基於美國先例見解
專利訴訟進行攻防時,法院解釋的專利權範圍與專利申請人當初的規劃相同嗎?專利申請人在說明書裡不經意記載的幾個字、審查過程的修正或意見陳述、取得專利後的更正,這些是否會導致競爭對手得以輕易迴避設計嗎?著者在本書裡從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判決切入,借鏡個案事實進而深入解析先例見解,回饋於說明書撰寫與答辯時的實務指南。內容所涵蓋的範疇,包括了請求項解釋、記載要件、進步性、雙重專利、貢獻原則、延續案,同時在設計專利等實體面,更涵蓋了資訊揭露義務等程序面,將抽象的先例見解,很精心地轉化為具體的教戰守則,非常值得專利從業人員及研究者參考,也是有心成為專利師的讀者最佳的指南。
影視著作權與合約談判策略
影視產業人士必備!綜覽影視產業環節。 吳洛纓|資深編劇|、林昱伶|大慕影藝執行長|、聞天祥|資深影評人|、蔡銀娟|導演|──專序(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王師|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呂蒔媛|編劇|、吳青峰|創作歌手| 於蓓華|公視節目部經理|、魏德聖|導演|、蕭雅全|電影導演| ──推薦(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本書洞察台灣影視產業之發展實況,根據實務上的合作架構,從劇本開發、資金募集、主創團隊建置、真人真事改編、影片拍攝製作、影視配樂委製授權、行銷發行、海外代理及IP開發等各個重要環節,深入解析影視作品之智慧財產權內涵、導演/編劇/製作公司/投資人/發行平台各方間的法律關係,與影視合約之權利義務及談判策略。援引國內外重要之影視時事爭議、法院訴訟經典案例,輔以淺顯易懂之圖解,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剖析影視實務上常見之法律迷思,以期協助產業茁壯成長,建立良好的市場機制,促使影視作品順利問世,永久流傳。 ‧梳理影視產業授權諸多合約陷阱與法條,援引案例解析著作權法裡各種判決,並佐以圖片解析,釐清複雜的法律條文。全方位解析影視產業方方面面。 各方好評推薦(摘錄) 與製作出好作品同樣重要的,是建立起建全、透明的法務系統與財務流程。其中最核心的,便是著作權相關領域。產業人士應該人手一本,反覆翻讀。——王師 智財項目與細節多如牛毛,很高興對於智財包山包海的這本書出版了(AI相關著作問題都談了),影視相關產業的人都該人手一本,當聖經來用。——呂蒔媛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總是想,如果小時候可以接觸到這本書,早點開啟對版權的意識,我的人生會不會不一樣呢?——吳青峰 本書中深入探討影視產業中著作權的各個層面,從法律框架到創意保護,從商業投資的模式到新興媒體的影響。不只釐清觀念、對權利義務的標定,更以諸多近三年台灣影視業的案例做說明,讀來格外親切有趣。——吳洛纓 知識能帶給我們力量,在娛樂內容的產製過程中,若能透過這本書更有條理與脈絡去學習,除了減少合約可能的爭議,更能保護自己、無後顧之憂為理想的作品努力!——林昱伶 集結近年業界各類型實務合約樣態,從合作法律關係、改編授權、談判策略,爬梳各種內容案背後成案脈絡,洞悉見解也釐清盲點。衷心推薦創作者、製作方、發行商、出版商、平台投資方,把這本書當成必讀的功課。——於蓓華 影視界很小,影視要面對的世界卻很大。⋯⋯書中旁徵博引各類實例,證明相關課題就在身邊上演。別說是遇到類似狀況者,可奉為圭臬;即使吃瓜群眾,也能從耳熟能詳的作品及其引發的爭議,驚覺自己站對還是選錯了邊。——聞天祥 我也跟許多創作者一樣,曾經有過許多跌跌撞撞、不為人知的挫折。但我期盼你可以避免我犯過的錯、吃過的苦頭,走上更順遂的影視創作之路。⋯⋯書裡觸及的,並不是一個個冰冷的法律條文,而是跟我們權益息息相關的重要叮嚀。那是一份用心的提醒,也是充滿溫暖的祝福。——蔡銀娟 一直到我成為被告之後,我才知道律師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好好看這本書,黃律師用很白話的方式,告訴很多不願搞懂那些法律名詞的創作人,如何保護自己,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魏德聖 蘭天律師是我電影與廣告工作的後盾,她的版權專業,給了我很大的安全感。而安全感是所有在第一線往前衝的人,最需要的背後支柱。——蕭雅全 (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
商標法:以案例時事理解商標法之實務運用
‧論述體系分明,清晰易懂,為從事關務相關業務者之最佳參考用書。 ‧內容亟其詳盡,舉凡法規沿革、司法判解、釋示函令均有收錄納編。 ‧以淺顯易懂方式介紹複雜關務,使讀者得迅速掌握程序進行及案情。 ‧選摘近年重要行政爭訟案例,切重爭點所在,為實務操作者所必讀。 &
專利法:案例式 (11版)
21世紀為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經濟實力或企業競爭力,係取決於無形之智慧財產權或知識產權。智慧財產於無形資產中占有舉足輕重之角色,其中之專利權,係以創作及發明為基礎所形成之心智結晶,在智慧財產權之制度設計上,專利權之排他與獨占之效力最為強大,誠為智慧財產權之重要一環。 & 專利法為典型之科技法律,兼具法律與科技之面向,涵蓋範圍跨越各產業,故如何掌握法律規範之重點,正確解釋及適用法律,將專利法理論應用於實際之具體事件,誠屬重要。作者從事智慧財產權審判多年,本於教學及實務之經驗,本諸國內、外學說、實務見解及審判經驗,將本書內容分為專利之授與、專利實施及專利保護三部分,為總括及系統化之解說,並以例題之方式,說明及分析法律之原則,使實務與理論相互印證,將專利法理論轉化成實用之學。本書計有案例92題,先於介紹各章節理論之前,先提出例題,使讀者產生問題意識,繼而說明及分析原理,最後解析例題解答,俾於有志研習者除能全面瞭解專利法原理原則外,亦可應用於實際之具體個案,期能增進學習效果及實務運作。
智慧財產權概論(第九版)
本書旨在建立起有關智慧財產權法的基礎法律概念,進而有效連結智慧財產權法與其他知識領域的事物判斷,相得益彰於理論與實際的綜合知識能力。 & 本書作者在法學領域任教多年,對教師授課及學生研讀時的需求十分熟稔。本書除了依法律體系的分層撰寫,讓讀者可以從本書目錄找到關鍵的法律術語及其概念之外,也依學期授課時程將全書規劃為十七講,可做為教師安排授課進度參考。 & 智慧財產權範圍很廣,最主要的有《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及《營業祕密法》,這四項對大專學生來說也是必備的知識,各大專院校也普遍開課提高學生在智財權方面的法律素養。 & 所有的創作與科研發明,都牽涉到智慧財產權中的著作權、專利權,例如視覺藝術、音樂及表演藝術、工藝產業、電影產業、廣播電視產業、出版產業、廣告產業、產品設計、設計品牌時尚產業、建築設計、數位內容等。此外,所有產業的經營,都需有商標權的概念;在職場任職也需對營業秘密法有所認知。因此,「智慧財產權」成為全國各大學院校專業系所、通識教育的熱門課程,更受到社會大眾的普遍重視。 & 近年來有關學術倫理事件頻傳,許多政府官員、大學教師、研究生的計畫、著作論文等,因涉及學術倫理疑慮而被停權,甚至被撤銷學位。因此,教育部、科技部乃大力推動學術倫理,各大學也因應成立研究誠信或學術倫理辦公室,建立違背學術倫理案件的處理機制,防止不當研究行為的發生。本書從第五版起在「著作權」章中新增有關「學術倫理」的探討。 & 另外,網路蟑螂,亦即無權利人搶註他人商標文字,惡意搶註為網域名稱進行兜售出租或淡化商標的行為也經常發生。本書從第五版起在「商標權」章中加入了網域名稱與商標權的介紹,提醒商標權人瞭解商標與網域名稱的關係以保護其權益本書網域名稱與商標權單元可提醒商標權人瞭解商標與網域名稱的關係,才能保護其權益。 & 第九版主要是根據最新的法令修訂:《著作權法》(111.6.15)、《商標法》(112.5.24)、《專利法》(111.5.4)、〈專利法施行細則〉(109.6.24)、《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組織法》(112.4.26)、《營業秘密法》(109.1.15) ,提供讀者明瞭修正後的法律動態。 & &
當文創遇上法律:行銷創意的規劃
這是一本每個創作人都應該擁有的行銷創意法律好書! 濮海華(陽獅集團商務總經理)——專文推薦 專業律師團隊 × 藝術傳媒第一品牌 重金請算命大師取的品牌名稱,有人搶先註冊了該怎麼辦? 開會提出的創意被別人整碗端去,這樣算抄襲嗎? 業主主張完全擁有著作財產權,我只能認命當弱勢的乙方嗎? 上傳影片使用免費資料庫梗圖,為何會被原創作者請求下架呢? 你也對這些問題感到困惑嗎? 關於創作權利歸屬、創作素材、作品命名等行銷創意涉及的法律議題, 本書一次解答! 從本書培養行銷問題意識,不再當文創法律小白! 不需再擔心誤觸法網,讓行銷變成一件容易的事! 多數時候創作人只關注作品本身,對於創作各個環節相關的權利與義務並沒有太多概念,因此往往衍生出法律問題,讓辛苦的成果付之一炬。《當文創遇上法律:行銷創意的規劃》是每一個創作人都應該拜讀的好書!——陽獅集團商務總經理& 濮海華 廖純誼律師以淺顯易懂的案例闡述創作過程的權利歸屬、素材利用、商品與服務命名、銷售與行銷推廣的策略所涉及的法律問題,從而於複雜艱澀的法律問題中建立觀念,才不會讓嘔心瀝血的創作成果因誤觸法網而化為烏有。 本書所稱的「行銷創意」涵蓋層面廣泛:在文創商品或是服務還在規劃、創作的時期,就已經涉及行銷。當創作萌芽之時,除了要考量市場需求,還必須確保所規劃、創造的內容,權利是屬於自己,同時確切了解創作設計過程中是否侵害到他人權利。 為了能享受創作的美好果實,這本書是你隨時可諮詢的法律專家,維護創作權益的好夥伴! &
圖解著作權法-3版
著作權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每天看書報、聽音樂、上網瀏覽下載資源等例行活動,就是在接觸他人的著作;而平日所拍的照片、日記等等,讓您也成為一位作家。當完成這些作品的那一刻起,就是著作權法中的著作人(俗稱作家),同時授予著作權(精準的說是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這權利不但內容豐富多樣,而且大多數會跟隨您一輩子後,還能再延續50年,也就是說,它會存在比您更久,一定成為您身後遺產的一部分。 本書將著作權法中的重要概念,或易誤解之處,以一頁文、一頁圖的方式,依序說明概念,用一般人可以接受的通順文字,說明最精華的著作權法概念。如此一來,當遇到著作權的問題時,就可以輕鬆釐清問題點所在,可保障自身權利,也可免於侵害他人權利。
專利法(2版)
專利法或許給人一種難以親近的感覺,因為一份專利總是會既需要符合法律規範,又有專業技術,因此法律人與技術背景人士總是能輕易地各懂一半,但是要一窺全貌就有些吃力。而專利法在審查實務的部分,偏重於機關對人民的行政法問題,在公法問題上,這是一種思考模式。但專利獲准公告,在進入權利主張階段時,人民與人民之間在民商法上,與公部門作為裁判者所成立的關係,又會遇到私法上的另一些原則。在公法與私法的共舞之間,更多法律初學者常常一起身就昏了頭。 本書希望達成的目的是,使初學者不至於感到痛苦困難而必須放棄;從一些基礎的案子佐以立法理由與解釋,嘗試用一些較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當你進入專利法這個領域時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期許在有一些基礎觀念以後,在這一趟勇敢的旅程當中,有著是冒險中的刺激快樂,讓創意成為生意。
專利實務 實戰演練
「由淺入深掌握各種應用技巧!易讀易懂,輕鬆學會專利實務!」智慧財產權?專利權?我是發明家?如何發明創造?專利制度運作與專利法如何寫專利說明書?如何取得專利?專利之救濟、侵權與訴訟專利戰爭下要如何創新思維新產品?將專利由基本概念到實際應用,循序漸進、鉅細靡遺的介紹,內容主要針對專利的申請、審查、期限、年費、侵權、使用、保護,兩岸專利制度及差異,皆有詳細的解說範例。本書特色1. 深入淺出介紹專利制度的由來與演變,讓讀者瞭解專利權利的真正意義。2. 藉由實際案例的說明,培養讀者自行撰寫專利說明書及分析申請專利範圍的能力。3. 引經據典,旁徵博引詳述重要理論的由來。4. 專利策略與訴訟戰略的實例說明,宏觀專利對於企業的影響。
著作權登記制度之研究
著作權登記制度,世界各國有極大的歧異,國內甚少有人深入並有系統作研究。本書深入介紹國際著作權公約,以及美國、日本、德國、南韓等國著作權法的著作權登記制度,並就世界各國著作權主管機關作分類統計。從我國著作權法註冊或登記之沿革、各階段著作權修法有關著作權註冊或登記制度之變化,而提出我國著作權登記制度應有的方向,並提出著作權主管及登記機關應有的歸屬,實屬著作權登記制度最權威之書籍,值得學校及著作權法研究者閱讀並收藏。
論室內設計智慧財產權研究
過去我國室內設計相關之智慧財產權保護主要以著作權法、商標法中服務表徵及公平交易法不正競爭加以維權。惟隨實務案例累積以及商業需求增加,現有的法規範是否足以應付實務爭端,進而達有效遏阻不當模仿之目的,存有疑慮。 本書藉由我國法及日本新修正意匠法比較分析,探討室內設計智財保護現況以及未來適宜修法方向,提供我國室內設計實務界維權及專責機關修法上的參考。&& & 本書特色 以室內設計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為中心, 綜覽我國與日本現行法概況, 完善我國法規範及提升室內設計產業競爭力。 &
〈歡樂飲酒歌〉國際侵權訴訟案:台灣原住民vs.亞特蘭大奧運(中英雙語版)
「為什麼奧運用了我的歌卻沒告訴我?」 「奧運會侵權了嗎?」 〈歡樂飲酒歌〉一曲在台東阿美族群傳唱已久,但走出部落罕為人知。因為樂音歌聲採集,進而被國外樂團盜用,後遭奧委會作為宣傳曲。對演唱者來說,登上奧運殿堂讓部落音樂被世界聽見原是可喜,然而也憂慮為何權益不受重視? 蘭天律師回憶當年這場跨國訴訟案,從侵權事件爆發到決定訴訟,從台灣發聲到訴諸國際媒體的整個過程,而這場國際訴訟案更催生出「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增訂著作權法保障表演著作的立法例。 全書以中/英文梳理案件,還原事實,交代侵權責任,以正視聽。 ‘’Why does the Olympics use my voice without telling me?’’ Since Difang Duana heard the Olympics music on the radio and immediately recognized it was his voice in the background. And started this three-year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infringement litigation. “Elders Drinking Song”, this Amis song, has been passed down for centuries but is rarely known outside. In the beginning, a professor in Ethnomusicology discovered this song during his fieldwork on folk music. Then a foreign band sampled the song into a new song composition and was chosen as the Atlanta Olympics promo song. For the singers, it was gratifying to be heard in the Olympics and let tribal music be known by the world, but they were also worried about why their rights are not valued. This book was written by Huang Shiu-Lan lawyer, who joined the lawsuit, she recalls the ''Elders Drinking Song'' international infringement lawsuit. From the outbreak of the infringement incident to the decision to litigate, speak out from Taiwan to the international media. This transnational lawsuit prompted Taiwan's lawmakers to put a new law in place: &Protection Act for The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 Creations of Indigenous Peoples.& and add an article protecting &performance& as an independent copyrighted work.
智慧財產權概論(第八版)
本書旨在建立起有關智慧財產權法的基礎法律概念,進而有效連結智慧財產權法與其他知識領域的事物判斷,相得益彰於理論與實際的綜合知識能力。 & 本書作者在法學領域任教多年,對教師授課及學生研讀時的需求十分熟稔。本書除了依法律體系的分層撰寫,讓讀者可以從本書目錄找到關鍵的法律術語及其概念之外,也依學期授課時程將全書規劃為十七講,可做為教師安排授課進度參考。 & 智慧財產權範圍很廣,最主要的有《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及《營業祕密法》,這四項對大專學生來說也是必備的知識,各大專院校也普遍開課提高學生在智財權方面的法律素養。 & 所有的創作與科研發明,都牽涉到智慧財產權中的著作權、專利權,例如視覺藝術、音樂及表演藝術、工藝產業、電影產業、廣播電視產業、出版產業、廣告產業、產品設計、設計品牌時尚產業、建築設計、數位內容等。此外,所有產業的經營,都需有商標權的概念;在職場任職也需對營業秘密法有所認知。因此,「智慧財產權」成為全國各大學院校專業系所、通識教育的熱門課程,更受到社會大眾的普遍重視。 & 近年來有關學術倫理事件頻傳,許多政府官員、大學教師、研究生的計畫、著作論文等,因涉及學術倫理疑慮而被停權,甚至被撤銷學位。因此,教育部、科技部乃大力推動學術倫理,各大學也因應成立研究誠信或學術倫理辦公室,建立違背學術倫理案件的處理機制,防止不當研究行為的發生。本書從第五版起在「著作權」章中新增有關「學術倫理」的探討。 & 另外,網路蟑螂,亦即無權利人搶註他人商標文字,惡意搶註為網域名稱進行兜售出租或淡化商標的行為也經常發生。本書從第五版起在「商標權」章中加入了網域名稱與商標權的介紹,提醒商標權人瞭解商標與網域名稱的關係以保護其權益本書網域名稱與商標權單元可提醒商標權人瞭解商標與網域名稱的關係,才能保護其權益。 & 第八版主要是根據最新的法令:《著作權法》(111.6.15)、《商標法》(111.5.4)、《專利法》(111.5.4)、〈專利法施行細則〉(109.6.24)、《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組織法》(109.1.15)、《營業秘密法》(109.1.15) 修訂,提供讀者明瞭修正後的法律動態。 & &
涉及標準必要專利之結合管制:微軟/諾基亞之結合案例研究
競爭法執法機關針對標準必要專利權利濫用問題,過往著重於權利濫用行為發生後,違反「獨占」之末端救濟;然競爭法執法機關亦可以結合管制為手段,對標準必要專利予以頭端事前規制。 本書以微軟/諾基亞結合申報案為起源,分析臺灣、歐盟、中國大陸競爭法執法機關之見解,探討涉及標準必要專利之結合管制。 & 本書特色 以微軟/諾基亞結合申報案為導論,探討競爭法執法機關透過結合管制為手段,事前避免標準必要專利權利濫用的可能性,極具實用性。 &
專利法:案例式
21世紀為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經濟實力或企業競爭力,係取決於無形之智慧財產權或知識產權。智慧財產於無形資產中占有舉足輕重之角色,其中之專利權,係以創作及發明為基礎所形成之心智結晶,在智慧財產權之制度設計上,專利權之排他與獨占之效力最為強大,誠為智慧財產權之重要一環。 專利法為典型之科技法律,兼具法律與科技之面向,涵蓋範圍跨越各產業,故如何掌握法律規範之重點,正確解釋及適用法律,將專利法理論應用於實際之具體事件,誠屬重要。作者從事智慧財產權審判多年,本於教學及實務之經驗,本諸國內、外學說、實務見解及審判經驗,將本書內容分為專利之授與、專利實施及專利保護三部分,為總括及系統化之解說,並以例題之方式,說明及分析法律之原則,使實務與理論相互印證,將專利法理論轉化成實用之學。本書計有案例92題,先於介紹各章節理論之前,先提出例題,使讀者產生問題意識,繼而說明及分析原理,最後解析例題解答,俾於有志研習者除能全面瞭解專利法原理原則外,亦可應用於實際之具體個案,期能增進學習效果及實務運作。
著作權一本就通(2版)
必知!不可不知的著作權觀念,讓您也能當著作權達人 & 藉由49個單元,輕鬆明白著作權的行使與保護! 透過淺顯易懂的敘述,了解著作權原來這麼簡單! & 在所有智慧財產權領域裡,著作權是與工作及生活最密不可分的權利,沒有人可以完全脫離著作權法的規範。 & 因為科技的進步與便利,使得日常對於著作的利用無所不在,一般「想當然爾」的習慣,更容易讓人忽略著作權法的存在,往往在無意間侵害別人的著作權,相對地,對自己的著作權,也不知如何保護。 & 本書將以基礎篇、著作人必讀篇、誰有著作權篇、網路篇、圖書館篇、出版規劃篇、著作權賞味期篇及利用篇等八大類別,解說日常生活常碰到的著作權議題,讓您輕鬆保護自己的著作權。 &
當文創遇上法律:從匠人到企業
詹馥華(百萬暢銷小說家) / 專文推薦 專業律師團隊 × 藝術傳媒第一品牌 敬業、專注,滿懷熱忱, 「匠人精神」訴求完美,並以此成就自我, 正是文創工作的核心價值; 當個人事業尋求轉型、提升並擴大格局, 想要智慧財產永續經營, 開公司就成了文創工作者的絕佳首選, 不可不知的法規、重要概念與程序,盡在本書! 「文創業者的主要產出是智慧財產權,公司因為具備法人地位,可以取代創作者成為文創智財權的權利人,使得IP可以集中有效管理、運用。因此,開公司非常適合作為文創業者從職人、匠人轉型為企業家的第一步。」 劉承慶律師依序由「創意開業」、「智財維護」以及「疫情時期」等三大面向之下,最需要注意的20個重點,並附錄2021最新發布的《文化藝術工作者及事業著作權保障辦法》,提供藝文產業工作者從創作、創業到經營管理,簡潔流暢且實用的指引。 各界好評 王騰崇(策展人/導演/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文創產業人!你如果還困頓得找不到走進商業永續經營的門路?劉承慶律師的這本書,直接是一本清晰的門路指南。 江雅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身兼電影製作人與執業律師的雙重身分,作者劉承慶律師就是「文創遇上法律」的最佳代言人。從開公司到智財權,文創工作者遇到的法律問題,都可以在這本法律寶典中得到解答。 李東明(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創業維艱、守成不易。」劉承慶律師深入淺出地分享了文創之路上各階段所需的種種知識,實用的好書值得推薦。 林正盛(電影導演)∣我作為一個導演,拍了5、6部電影後,2002年才跟幾個電影工作伙伴,一起成立公司。當時我們對成立公司完全沒概念,能參考的都是生硬法律文字,真是難以讀懂,當時如果《當文創遇上法律:從匠人到企業》這本書出版了,一定讓我們很快就能使公司上軌道。本書作者劉承慶身為專業法律人,且又熱愛電影,甚至不務正業斜槓人生從事電影製作工作,更用他有溫度的文字,寫出這本堪稱文創工作者成立公司最需要的工具書。 張瑞星(南臺科技大學商管學院院長)∣承慶是親身從律師跨入文創領域的實踐典範,他以自身的法律專業融合文創的從業經驗,自能透過本書提供文創業在創業過程及智財管理上解決痛點的良方。 游惠貞(策展、版權經紀)∣在影視創意圈裡,承慶律師是個獨特的「存在」,他是大家天南地北聊完後,需要落實構想時第一個想到的人。所謂隔行如隔山,承慶律師就是那座山,是分隔創作者與「企業」的中介,不過他應該更習慣被當作是「靠山」,遇到與實質經營有關的疑難雜症,我們與其說是去請教他,更常做的是直接把難題丟給他!恭喜他出書,日後當影視創意圈「推坑」他時,這本書當可做為創意人進入產業的入門基本功。 詹馥華(《一杯熱奶茶的等待》原著作者/電影編導)∣我不是因為劉律師是律師才信任他,我是因為律師是劉律師所以信任他。 蔡志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副校長)∣想創業的人都需要讀的一本書,想拿腦袋裡的創意創業的文創工作者更是非讀不可! (以下推薦者依姓氏筆畫排序)
知識產權法前沿問題研究(簡體中文版)
本書是由玉林師範學院法學專業侯志君及葉修文老師在課餘指導法學2016級與2018級的論文而成,此書編寫目的:一是激勵學生認真向學,做實在的學問,出更多更優秀的成果;二是給在校學生樹立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標杆,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由於作者認識水準和眼界所限,書中某些觀點是作者一家之說,未必完全正確。本書不足之處,懇請提出批評。在此,感謝玉林師範學院政法學院法學專業2018級翁登謙、沙雨晴、張慧琳、肖靜、瞿文烽等同學的編輯、美術與設計學院繪畫專業2018級岳思敏同學的封面及封底設計、政法學院法學專業2019級周凡的附錄編排並率領政法學院法學專業2020級李湘、李一萍、蒙健容、蒙蘭等同學進行校對以及英語本科專業2019級范小梅同學提供翻譯。
當文創遇上法律:智慧財產的運用
謝銘洋(臺大法律教授) / 專文推薦 專業律師團隊 × 藝術傳媒第一品牌 文創產業當紅,IP商機全球正熱, 想勝券在握?先搞懂「智慧財產」四大專法! & 知名律師團隊精心規劃最詳備智慧財產專書「藝思有法」一套8冊, Book 1:《當文創遇上法律:智慧財產的運用》,全方面解析文創產業面臨的各種法律問題,從創意的發想一直到商品化的過程,搭配豐富活潑的例證說明: & ‧時下的IP熱潮,與著作權之間有何關聯? ‧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營業秘密又該如何釐清與運用? & 本書在手,讓您秒懂智財掌握商機,識法不觸法! & 對於文創產業而言,智慧財產權不是從天而降,並非只要任何人有發明、創作,國家就該給予保護,而是必須符合相關法律的規定,並經過申請、主管機關核准等程序,才能夠取得相關權利的保護。「沒有權利,就沒有保護」,一家沒有「IP」的文創事業,努力經營的成果沒有辦法受到法律的保護,難以維護自己的權利,無論對於經營者或投資者而言,自然就稱不上是好的文創事業。 & 智慧財產權領域中,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營業秘密這四種是產業最可能取得的權利,保護制度上也各具不同的特殊性。本書將以這四種不同的智慧財產法律出發,配合文創產業的需求及案例,由知名的「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賴文智律師執筆,協助讀者了解智慧財產權的基本概念與初步的應用。 & 適讀年齡:18歲以上 &
解構兩岸知識產權證券化 : 法律實踐及其潛在挑戰
專利權的無形資產特性會對證券化項目產生不同於一般資產證券化的風險。如何從證券化的源頭——專利權池的建構之初即把控風險,則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議題。 本書藉由分析中國大陸的最新知識產權證券化實踐案例,加之比較台灣2019年正式推行的無形資產融資模式及其實踐,歸納總結出兩岸於專利權證券化實踐中的問題及其挑戰。
善用智財管理協助公司治理:入門篇
經濟部工業局呂正華局長、金管會證期局張振山局長、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洪淑敏局長、公司治理協會陳清祥理事長、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智財所陳春山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科管智財所宋皇志所長等專文推薦 簡單三步驟,讓《公司治理評鑑》得分又加分! 不瞭解智慧財產管理嗎?比你想像中的容易上手! 中華民國專利師公會、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商標協會、今國光學、台糖公司研究所、台灣晶技、辛耘企業、京城銀行、華新麗華、環球晶圓等聯合推薦 ●企業董監事不可不知的公司治理評鑑指標最新趨勢-智慧財產管理●當企業經營考量智慧財產管理,將會產生前所未有的綜效●從智慧財產的取得、保護、維護到運用的過程中,與企業經營之策略與目標環環相扣 從本書中可瞭解●智慧財產為企業所帶來的機會與風險●企業經營策略融合智慧財產管理之必要性●從研發人員、法務人員至企業高層及董監事對於智慧財產管理的分工與權責●智慧財產計畫與揭露對於企業內外部關係人之影響
專利法:案例式
二十一世紀為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經濟實力或企業競爭力,係取決於無形之智慧財產權或知識產權。智慧財產於無形資產中占有舉足輕重之角色,其中之專利權,係以創作及發明為基礎所形成之心智結晶,在智慧財產權之制度設計上,專利權之排他與獨占之效力最為強大,誠為智慧財產權之重要一環。專利法為典型之科技法律,兼具法律與科技之面向,涵蓋範圍跨越各產業,故如何掌握法律規範之重點,正確解釋及適用法律,將專利法理論應用於實際之具體事件,誠屬重要。作者從事智慧財產權審判多年,本於教學及實務之經驗,本諸國內、外學說、實務見解及審判經驗,將本書內容分為專利之授與、專利實施及專利保護三部分,為總括及系統化之解說,並以例題之方式,說明及分析法律之原則,使實務與理論相互印證,將專利法理論轉化成實用之學。本書計有案例91題,先於介紹各章節理論之前,先提出例題,使讀者產生問題意識,繼而說明及分析原理,最後解析例題解答,俾於有志研習者除能全面瞭解專利法原理原則外,亦可應用於實際之具體個案,期能增進學習效果及實務運作。
輕鬆看著作權法(2020最新版)
身處交際複雜的現代社會,各種生活上的突發狀況層出不窮,積極了解自己的權利義務,才能避免無謂的損失。法律事典輕鬆在手,讓你一點就通!著作權法是一部充滿了確定與不確定內容的法律,它確定要保護作者的權益,也確定要促進國家整體文化發展,但它好像一直很難確定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大家都滿意。以音樂CD為例,唱片業者抱怨盜版太多,消費者抱怨CD價格太貴,藝人抱怨缺少舞台,小吃店裝設卡拉ok讓客人唱歌被判刑,學生下載音樂被起訴……大家都在抱怨,而且都把矛頭指向著作權法,但好像沒有人願意靜下心來看看著作權法到底是要保護什麼?著作權法制度設計的理念是什麼?著作權法對社會、產業、文化、教育的影響是什麼?我們需要甚麼要的著作權法?本書除了介紹現行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外,對著作權的基本原理也著墨不少,希望讀者能輕鬆看著作權法,對著作權法對當今社會的影響,也能有更多的思索。
生活法律速讀課_智慧財產權
【商標不代表擁有品牌, 品牌是個行銷策略, 而商標是個法律保護。】──創辦人Francis Chong & IP在很多企業家的認知裡,指的是智慧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但這本漫畫的IP指的是Intangible Property,也就是無形資產。 在馬來西亞智慧產權專業人士Francis Chong鍾漢光先生過去20年的從業生涯中,見證過許多企業因為對IP產權的知識匱乏,而遭遇了許多挫折與打擊。以一個通俗的比喻來說,就是辛苦養大的兒子,因為沒有保護好產權,最終被迫叫別人老爸,這是讓鍾漢光先生最感痛心的事。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的企業還不夠大,專利權是企業具備一定規模以後才需要操心的事,所以多年來都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但等到他們察覺到這一塊的重要性時,往往都是別人覬覦已久向他們展開所謂“侵權”訴訟的時候,要再採取行動挽救,所需付出的代價已經足以讓企業奄奄一息。 鑒於這樣的情況屢屢發生,鍾漢光先生希望能夠透過他的專業心得,提高企業家們在這一方面的醒覺。又基於大眾對保護無形資產的警覺性不高,所以必須想方設法讓他們更輕鬆的入門,於是避開生硬分享的方式,選用漫畫的形式,來傳達理念。此本「IP博士智慧產權漫畫版」於焉誕生,更成為全民的福祉。 在這本漫畫裡,IP博士就是鍾漢光先生的真實寫照。鍾漢光先生在馬來西亞從業20年,在臺灣也有9年之久,也在2018年義大利榮獲國際品牌大使的讚譽。當他到過的國家越多,服務的企業家客戶群越大,他越是堅信,提高保護無形資產的意識刻不容緩,而且這一行動,也沒有國籍之分。 這本漫畫裡所提及的小故事,就是活生生的實例。漫畫裡頭沒有生硬的學術語言,有的只是能夠點出關鍵問題的呈現手法。作者也引導讀者們在閱讀故事之後,對一些具體問題進行思考。作者希望能夠以此啟發與警惕企業家們,讓他們審視自己的企業在保護無形資產這一塊的投入時,態度能夠更積極主動。達到此一目的,也便是本書最大的初衷。 &「IP博士智慧產權漫畫版」以六項全民切身常見的智產法律相關問題做探討,包含:肖像權、著作權、專利、地理標幟、作品抄襲、商標剽竊等等,再提出相關常見問題的說明與實例引用,將知識融會貫通。這一本「IP博士智慧產權漫畫版」將帶給全民更豐富的知識,突破迷思,找到重點並獲取正確觀念。
著作權法實務問題Q&A
★ 司法院大法官謝銘洋教授撰文推薦!老師用國家考試的題目來做為小考考題,侵害著作權嗎?補習班可以直接翻印公開發表的著作嗎?101建築物好漂亮,拍照做紀念會違法嗎?著作權法相關的實務問題,這本書通通告訴你!如果您有以下問題的疑惑,本書會成為您最好的諮詢對象。從著作權的定義、使用範圍,到著作權的周邊保護、合理使用等等,都有詳細的案例解說以及圖示。熟讀本書,您也可以變成著作權法的專家!謬論一Q:明明知道是盜版的光碟,還去購買,是否侵害著作權? A:沒有,只是單純持有盜版光碟是沒有侵害著作權的!謬論二Q:在夜市販售日本的盜版光碟,沒人來告就不會被抓? A:錯,著作權法關於涉及「光碟」內的違法重製罪、散布罪,都是非告訴乃論之罪。謬論三Q:喪家自己在喪禮播放正版音樂要取得公播權授權嗎? A:不用,此為「家庭及其正常社交之多數人」的活動,不構成公開演出,禮儀業者播放則否。謬論四Q:出版社收到作者投稿,認為內容不佳,可以隨意刪改投稿者的創作嗎? A:不行,作者對於著作擁有禁止不當變更權,除非經過作者同意。謬論五Q:自己掃瞄老照片放到網路上,被他人拿去使用,可以告他侵害製版權嗎?A:不行。製版權只適用在文字著作或美術著作,照片屬於攝影著作,不在適用範圍。
著作權法實務問題研析(二)
著作權法較民刑法等傳統法律而言,是一部變動快速,複雜多端的法律。它不僅與科技發展及傳播工具的日新月異相結合,而且具有相當的國際化,不能自外於國際公約及外國共通法理而解釋。本書作者以研究著作權法四十餘年的學識經驗,就最近這五年來在實務上最爭議的三十個實務問題,參酌國際公約及外國立法例,加以詳細分析詮釋。此不僅實務界人士不可不讀,以解決實際問題;學術的研究者,更不能忽略,以充實理論。
智慧財產權法專論:智財法與財經科技的交錯
本書集結以下議題:網際網路實務爭端與垃圾郵件的規範’美國法理論與案例剖析、商標法耗盡原則與美國網域名稱搶註等實務問題,以及我國有關真品平行輸入的消費流程與相關法律。此外,尚有專利間接侵害理論與實務,以及我國、美加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案例;另論述著作權上的播送權、重製權與公開傳輸權,並從KIRTSAENG案探討著作權法第一次銷售原則與觀察美中臺之灰色市場及真品平行輸入實務案例,篇篇皆就臺灣現狀做出建議。本書內容學理案例並重,為智慧財產權法與財經科技的交錯,提供學術與實務兼具的嶄新思維!
專利法:案例式
二十一世紀為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經濟實力或企業競爭力,係取決於無形之智慧財產權或知識產權。智慧財產於無形資產中占有舉足輕重之角色,其中之專利權,係以創作及發明為基礎所形成之心智結晶,在智慧財產權之制度設計上,專利權之排他與獨占之效力最為強大,誠為智慧財產權之重要一環。 專利法為典型之科技法律,兼具法律與科技之面向,涵蓋範圍跨越各產業,故如何掌握法律規範之重點,正確解釋及適用法律,將專利法理論應用於實際之具體事件,誠屬重要。作者從事智慧財產權審判多年,本於教學及實務之經驗,本諸國內、外學說、實務見解及審判經驗,將本書內容分為專利之授與、專利實施及專利保護三部分,為總括及系統化之解說,並以例題之方式,說明及分析法律之原則,使實務與理論相互印證,將專利法理論轉化成實用之學。本書計有案例89題,先於介紹各章節理論之前,先提出例題,使讀者產生問題意識,繼而說明及分析原理,最後解析例題解答,俾於有志研習者除能全面瞭解專利法原理原則外,亦可應用於實際之具體個案,期能增進學習效果及實務運作。
智慧財產權法專論—透視營業秘密與競業禁止
營業秘密的保障是目前國際社會重視的議題,有關受雇人洩漏在職期間或離職後知悉的營業秘密,對於全世界的高科技產業與經濟造成重大打擊,本書透視營業秘密與競業禁止的微妙關係,集結作者近年來的相關研究,首先提供企業營運機密管理新思維。其次,評析兩岸案例攸關營業秘密管理與保護的部分。再次,論我國營業秘密法法制探討,並延伸兩岸防治商業間諜保護體制與案例之研究至我國營業秘密法修法芻議;此外,探討受雇人競業禁止之法律適用性與案例與受雇人保密義務及保密契約之適用性。最後,從美國案例探討營業秘密與競業禁止條款之關係。本書內容精湛論理清晰,乃提供營業秘密與競業禁止相關知識與關係最佳的入門書!
當設計遇上法律-智慧財產權的對話
本書是為了幫助設計人瞭解在創作時所會遇到的法律難題,尤其是大專院校設計類的老師與學生在研發產、官、學之建教合作案與設計畢業專題時,對於智慧財產權有著正確的法律認知,以保障自己的智慧結晶,且不會侵犯到他人的智慧財產權,避免發生後續的法律糾紛。 本書是由主編者陳運星老師構思與設計,邀請法官、律師、法律學者與設計師、設計學者等12位學者專家,針對不同主題來執筆,經過一年多的案例式與對話式的教學、討論、腦力激盪而完成的。
案例式營業秘密法
本書特色 我國營業秘密法自1996年1月17日制定通過,1月19日生效施行至今,其中於2013年通過的修正案,增訂侵害營業秘密的刑責及針對域外使用的意圖犯情形,大幅加重刑事責任與民事賠償,隨著二十年來世界經濟局勢的變動,貿易型態的改變及智慧財產權保護觀念的提升,更使得營業秘密的保護與探討愈形重要。本書首先說明營業秘密的要件、立法目的與定義,再闡述權益歸屬與授權轉讓、保密規定與侵害態樣,營業秘密法相關法制,介紹違反競業禁止條款與懲罰性違約金賠償之相關案例,最後,評析我國和美國案例並論及營業秘密管理新思維。全書論理清晰,解說營業秘密搭配案例說明淺顯易懂,是了解營業秘密法的最佳入門書。 &
專利法:案例式
二十一世紀為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經濟實力或企業競爭力,係取決於無形之智慧財產權或知識產權。智慧財產於無形資產中占有舉足輕重之角色,其中之專利權,係以創作及發明為基礎所形成之心智結晶,在智慧財產權之制度設計上,專利權之排他與獨占之效力最為強大,誠為智慧財產權之重要一環。 專利法為典型之科技法律,兼具法律與科技之面向,涵蓋範圍跨越各產業,故如何掌握法律規範之重點,正確解釋及適用法律,將專利法理論應用於實際之具體事件,誠屬重要。作者從事智慧財產權審判多年,本於教學及實務之經驗,本諸國內、外學說、實務見解及審判經驗,將本書內容分為專利之授與、專利實施及專利保護三部分,為總括及系統化之解說,並以例題之方式,說明及分析法律之原則,使實務與理論相互印證,將專利法理論轉化成實用之學。本書計有案例89題,先於介紹各章節理論之前,先提出例題,使讀者產生問題意識,繼而說明及分析原理,最後解析例題解答,俾於有志研習者除能全面瞭解專利法原理原則外,亦可應用於實際之具體個案,期能增進學習效果及實務運作。
智財法實務:案例及契約範例
本書提供智慧財產權入門及實務人員,智財專業知識架構及實用案例,包括:科技產業與智財戰略大綱、智財法要義及案例、智財交易商業模式、智財交易授權之案例簡析、智財交易契約範例等,供為專業工作者必備日常工作手冊,期有益於智財工作者,時時保護智財、善用智財,提昇自己、組織與台灣價值。
政府採購決標實務
★實際負責政府採購標案的專家著書★參與政府機關採購必備的實戰用書★專為實際界參照與教科書使用而寫的第一本好書為了提升採購效率與功能,用以確保採購品質,政府採購法訂有極繁細的規定,其中「決標」這一環,更是採購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如能做好決標前的規劃,機關標的之品質或廠商供售之能力,均可有效提升。本書以政府採購法規定的「訂有底價之採購(內含異質最低標、評選最低標)」、「未訂底價之採購」、「最有利標」及「複數決標」等決標原則,從法律、實務及學術觀點,詳盡探討各適用條件,並輔以案例、判例解說,俾能提供機關據以在採購標的性質上做妥善規劃,以使標的決標品質及價格上能與廠商取得共識,進而達到雙贏結果。王國武博士,軍職少將退役,曾任行政院工程會中央採購稽核委員、中央政府及北市府採購申訴審議會諮委,亦擔任過國防部採購室副主任、軍備局採購中心主任,擁有30年的採購工作經驗,曾納編「政府採購法」草擬人員。本書為其多年的實務經驗輔以理論觀點,適合機關辦理政府採購的公務人員,以及參與政府機關投標的企業人士參照使用,更適合相關系所做為教科書使用,是國內極少數有第一線實務經驗者所撰寫的《政府採購決標實務》專書。
全球品牌智財管理案例研究
本書特色 臺灣企業朝向國際化、品牌化經營,在全球市場將遭受競爭敵商之挑戰,為順利達成營運目標,企業必須建立完善智財管理策略、制度及運作實務。本書包括企業品牌策略、創新策略、智財生態及要素、智財管理模式及法務管理之簡析,並提供重要智財管理案例,供實務界人士運用。 聯合推薦 春山教授所編著之「全球品牌智財管理案例研究」,內容囊括品牌之創新經營模式、智財管理模式、智財法務管理以及案例。內容深入淺出,案例豐富,對於解決上開課題,提供相關管理者及研究者重要參考,深值薦賞。──陳昭誠所長 萬國專利商標事務所 企業不可能不正視自己 「過去」 的投入所累積的無形財,建立可資產化管理的IP體系, 在這件其實非關創新,且早有他國不少先例可循的管理議題上,我認為整個臺灣與大中華區的企業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感謝陳春山教授熱心於提倡IP的重要性與其高附加價值所能帶給臺灣的助益,本書豐富的案例分析當帶來許多的省思、借鏡與學習。──張智為總經理 寰太知識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Transpacific IP Group) 本書將智財管理定位為企業經營上的戰略高度,確實點出了許多企業經營上忽視的重要一塊,尤其是書本提到的創新經營模式以及產業要不要永續經營,要有成為全球品牌的智財戰略規劃執行長遠眼光。──莊完禎處長 宸鴻光電 智財處 本書深入淺出的分析了全球品牌企業的策略、商業模式與智財管理制度各環節,還詳細探討了17家國內外著名品牌企業的智財策略。有志於成為全球品牌的企業必能從此書中獲得深刻啟發。──許維夫法務長 聯發科公司 智慧財產管理的範疇,在實務上,人言言殊。但無論何者,重點至少宜包括智慧財產權利產出的誘因機制、產出前後的評估機制、產出後的揭露與保護選擇機制、產出或智財交易後管理機制、權利歸屬機制等。簡言之,皆環繞在智慧財產的權利與義務。實務經驗上,公司智財管理與法務間必須要有專業上的統合,方能有效管理與運用智慧財產。──楊康律師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法務暨智產權管理組組長 在未來的10年,創新企業建立自己的智財權組合的戰略,會越來越重要。由於取得和維持知識產權的費用日漸增加,且在全球協調保護智財日愈複雜,對於渴望成為永續全球品牌的公司,培育有能力發展有效策略和管理IP的人才,至關重要。──馬宗聖美國律師 飛翰外國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 智慧財產權管理是品牌創新經營的重要基礎工作,管理良窳事關品牌價值。企業在管理智慧財產權時,應該將「智慧財產權能否為企業創造價值」,當作衡量管理良窳的標準,如此才能讓智慧財產權管理為品牌創造價值。──陸義淋 東吳大學法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任職光寶科技
智慧財產權法:案例式
知識經濟時代之來臨,智慧財產權之保護格外重要,而智慧財產權,係指人類運用腦力所創造之智慧結晶,此精神活動之成果,其得產生財產上之價值,形成法律所保護之權利。依據與貿易有關智慧財產權協定,其規定智慧財產之範圍,有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營業秘密、公平交易及積體電路電路布局法。此成為本書教學內容之重心,作者以現行法律規範為基礎,運用實例方式說明、分析法律之具體適用與解釋,期能增進學習效果及實務運作,並於內文相關處標明國家或研究所考試之出處,俾於研讀者順利考通過國家考試、繼續進修或具備就業市場之本質學能。
智慧財產權法專論—智財法發展新趨勢
本書集結作者近年來順應網路潮流與國際趨勢,並結合財經領域與科技新議題的研究,首先以電子商務發生的法律案件為核心,其次介紹台灣商標法有關商標侵害之實務,再論美國新近營業秘密案例,解說間諜攻防實務暨我國營業秘密保護理論發展與案例。從美加趨勢論著作權法中合理使用之適用,為我國垃圾郵件防止法提供省思與依據。 延伸我國如何看待角色權之定位。此外,探討著作權集體管理新面向。最終營業秘密案例新探討和氣味商標之研究,皆就台灣現狀做出建議。本書內容學理案例並重,為智慧財產權法提供嶄新思維!
職務著作之理論與實務
著作權法係一部與創作息息相關的法律。人類的創作,只有不到四分之一是自由創作,有四分之三以上是因職務而完成之創作。一般人研究著作權法,多重視自由創作者的權益,鮮少注意職務著作之權利義務關係。本書係國內極少數全面從理論與實務探討職務著作之專著。尤其本書對實務上之見解,無論是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之函釋或法院之判決,不僅蒐集十分齊全,而且加以分門別類。無論學者或實務工作者,均值得一讀。
解構智財法及其與競爭法的衝突與調和
智慧財產權法與競爭法之衝突與調和,是知識經濟時代國際上最受矚目的大課題。最新轟動國際的案例是中國大陸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認定高通公司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責令其停止相關違法行為,並處其2013年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額8%、高達60.88億元人民幣的罰款。 & 本書廣泛蒐集並深入探討主要法域對此議題的相關法制與案例,全書共九章,凡24萬字。第壹章智慧財產權法之一般理論為本書建構智慧財產權法理論的核心部分,第貳章智財權行使與聯合行為、濫用獨占地位與不正競爭之防止,以探討競爭法為主,接下來各章分別探討強制許可與競爭法、權利耗盡、約定價格、警告函與競爭法、著作權的行使與競爭法、專利權的行使與競爭法、商標權的行使與競爭法、設計專利權、植物新品種權的行使與競爭法、以及營業秘密與競爭法。 & 本書特色在於對智慧財產權法之一般理論做出深刻討論,指出智慧財產權法必須有的一些根本變革,並針對智慧財產權法與競爭法之不斷衝突,提出全面、一致且有說服力的調和說明。
著作權法論
民國103年1月22日著作權法作了第16次修正。主要是針對2013年6月17日及18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於摩洛哥馬拉喀什訂定了「關於有助於盲人、視覺機能障礙者或其他對印刷物閱讀有障礙者接觸已公開發行著作之馬拉喀什條約」(以下簡稱「馬拉喀什條約」),而對著作權法第53條進行修正。 & 此次修正,原著作權法第53條規定僅能由非營利機構或團體為視障、學習障礙及聽覺障礙者的使用重製出版品,修法後的重製權利擴大為「中央及地方機關、非營利機構或團體、依法設立之各級學校以及特定身心障礙者個人或其代理人」得以進行重製。可以重製之個人或單位之間亦可互相分享重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