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之島(電視劇[勞動之王]劇照版)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島上的人民為生活辛勤奮鬥。然而,曾幾何時,勞動者的努力換不到應得的報酬,陷入窮忙迴圈;憧憬的生活被高壓力、長時間的工作一口口吞吃殆盡;因公病倒甚至猝死的悲劇遍及各行各業。美麗之島,成了過勞之島。 《過勞之島》乃台灣首見,從本土的過勞死案例來揭露職場亂象,剖析背後層層制度問題,並且提出具體對策。書中八個不同行業的故事,為過勞死傷勞工及其家屬留下了誠實而震撼的第一手紀錄。本書亦從現行法令的漏洞盲點、企業營利手法、主政者思維與經濟發展模式、科技工具、傳統文化等多重面向,完整深入地探討台灣竟形成「平均每十天就有一人過勞死」恐怖現象的結構面成因,提出改善制度的六大建言。此外,還為勞工整理出自救救人的五招心法,並提供相關指引的詳盡附錄。 人,就是人。企業組織裡的職工,並不是大機器裡的小螺絲釘,一旦螺紋磨盡耗損,就棄置一旁,換一顆新的來替代,只要機器繼續運轉就好。人的價值應被尊重,人的尊嚴應被維護。紅色,是受害勞工的血汗、家屬的血淚,但也是日出彤霞的顏色——「過勞之島」不只是一句沉重的控訴,沉重,是為了用更大的力道來喚醒這社會,攜手推動改革,讓勞工的黑暗時代過去,看見天明的曙光 本書特色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全面性探討過勞案例、職場現象與對策的專書
就業安全理論與實務(第二版)
從人力資源培訓與運用的角度觀之,人力資源在產業經濟發展過程中,是最值得投資與運用的資源。由近來嚴長壽董事長對技職教育的極力呼籲,及父母與業界的熱烈回應相挺後,促成教育部「技職教育風華再現」中長期政策的緊急應變,更可加以驗證其重要性。 & 揆諸過去與當前相關單位及專家學者的研究,有針對就業服務、職業訓練、失業保險等就業安全相關的研究議題,但鮮少將三者集結成一書。因此,筆者乃以在此一領域工作與教學十餘年之經驗,撰寫一本有別於坊間僅重相關理論與甚少論述現代實務經驗傳承的書籍,以供關心此一領域之大專學子、實務工作者、機關團體及社會人士,或擬參加公務員高普考、專業人員考試的夥伴參考。
勞工法規-18版
◎本版新增修法規係收錄至102年8月5日總統正式公布之最新法規。 修正法規:勞工保險條例施行細則(102.07.26)、就業保險法施行細則(102.07.26)、托兒設施措施設置標準及經費補助辦法(102.07.18)、職業安全衛生法(102.07.03)、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102.06.11)、勞工退休金條例退休基金管理運用及盈虧分配辦法(102.06.10)、就業服務法施行細則(102.06.07)、行政程序法(102.05.22)、勞工保險失能給付標準(102.05.22)、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分級表(102.05.13)、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102.05.09)、勞工保險條例(102.05.08)、職業災害勞工補助及核發辦法(102.04.10)等。 本書特色 ◎本書輯錄現行重要法規凡128種,共分組織、就業勞動、勞資關係、勞工福利、勞工保險、勞工安全衛生、勞動檢查、勞工訓練、就業服務、勞工退休、勞資權益救濟及附錄等12大類,是準備國家考試暨研習勞工法規之最佳工具書。
集體勞工法:理論與實務
集體勞工法是一個具有豐富的內涵,但卻又極具爭議性的法域。可以說,它是具有某種程度的「政治法」。集體勞工法的領域中擁有三個法規範者,分別是立法者、司法者及團體協約自治當事人,各司制定法律、形成個案見解及訂定團體協約之責任。相較於他國,我國的勞動三法形式上的完備並不遑多讓。但實質上並未具體落實所謂的國家中立原則、協商與爭議對等原則、禁止過度原則等重要的集體勞工法的原理原則。此實有待於修正中的勞動三法加以矯正過來。
就業安全法理論與實務
就業安全法是一個非常具有生命力的法律領域。它無時無刻地觀察工作職場中各個參與者的需求,希望提供消極的給付及積極的促進措施。面對著職場結構及人口結構的轉變,它要求當事人終身學習及繼續訓練。對於帶有教養關係的實務訓練者,也要釐清其身分及權利義務關係。在就業服務上,要整合就業服務機構的組織,扮演經濟政策、社會與勞工政策的樞紐,促進人才的交流及性別的平等。所以說,在台灣,基於社會國或福利國的要求,一個整合性的就業政策於焉來到。
個別勞工法:理論與實務
勞工法是一個國家、在特定時空背景下的產物,它具體地反映政治環境的現況,它貫徹執政者特定的政治意志與走向。所以,執政者可以選擇以勞工保護法、或勞動契約法、或集體勞工法為主要的手段,以確保勞動市場的運作及勞雇雙方權利義務的區隔。台灣的勞工歷史頗長,但勞工法的歷史卻短,在一個瞬息萬變的全球洪流中,各界努力地頂住各種激流拍盪,既要維持固有的法律思想與理論,也要兼引外國的菁華,這成就了台灣人民應付各種勞動契約所引起爭議的能力。
勞動基準法輕鬆學(法規‧解釋令‧實務案例)
本書精選勞動基準法歷年來重要的解釋令,並且融合實務案例詳加分析,是職場上班族熟稔自身權益的實用工具書。細究本書特色有下列數項:一、每一條文標示制定要旨,便利讀者查詢與閱覽。 二、逐條詳細彙整主管機關發佈之重要解釋令,以使勞資雙方有所依循。三、輔以實務案例,藉以分析實務上勞資雙方經常探究的迷思。四、敘述簡要,條理清晰,是職場達人提昇競爭優勢必備的工具書。五、提供讀者人資管理、勞資關係與勞動法令的諮詢服務。
職業災害實用寶典
身為工作者,這是您不可不知的職業災害問題! 意外的發生往往是一瞬間!每個人都不希望遇到,但是當您因為工作受傷時,企業應該負起什麼責任,職業災害的認定又是如何規定的呢?您如何申請援助與補償,勞工保險又能提供什麼保障呢?關於您的權益,請讓實務專家教您如何保護自己!! 本書探討問題廣泛論及工作者遭遇的疑難,包含: 1.上下班途中發生事故時,雇主是否應負起責任、是否屬於職業災害? 2.遭受職業災害除修養期間給予公傷病假外,定期復健是否也算? 3.企業外常見的職業傷害型態為何? 透過勞雇常見爭議之實例論述,加上法條佐證,更是您職場工作必備的知識寶典。
人力資源開發運用的理論與實施
國際著名的瑞士國際管理學院(IMD),將「人力及生活品質」及「企業管理」列為國家競爭力評比的關鍵指標,前者包含人口特質、勞力特質、就業、失業及教育結構等次級指標;後者包括生產力、勞力成本、企業績效及管理效能等次級指標。而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將「勞動市場的彈性」及「技術的品質」列為評比的關鍵指標,前者包含勞動市場、基本技術的取得、勞動成本、勞工市場的法規及勞資關係等次級指標;後者包括知識工作者、研究與發展、電腦使用及科技水準等次級指標。由此可知在國際著名的國家競爭力評比機構的認知中,人力的開發、運用及其質、量,對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高低強弱,實具有舉足輕重的份量。本書可歸納為人力資源發展、職業教育訓練、職業訓練實施、技能檢定競賽及就業服務運用等五類。部分專文著重我國制度、政策、措施的探討,部分是就當前眾所關注的課題加以研究析述,部分屬於中外制度、政策的比較分析,供相關研究人士及學生參考。
男女工作平等-法理與判決之研究
近年來,隨著社會之日益多元化及教育之普及,女性漸漸於職場上嶄露頭角,卻同時遭受許多挫折,且往往不知如何或無法獲得救濟。因此作者嘗試彙集歸納實務上所產生之諸多實例,由家務勞動之價值為出發,進而探討女性工作之價值,並期藉由學理上之探討,解決工作職場上所發生之性別歧視諸多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