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03_謝哲青—在黑暗中相遇
1001~1003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哲學1000問

雅瑟  著 、楊麗麗  著
海鴿 出版
2019/02/26 出版

■千百年來,那些最聰明的人都在這裡! 本書以問答的形式為讀者展示充滿智慧的中外哲學大家、源遠流長的哲學流派、晦澀難懂的哲學概念、發人深省的哲學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學名著、綿延不絕的哲學鬥爭、異彩紛呈的哲學學說、令人津津樂道的哲人軼事,讓讀者輕鬆領略哲學的魅力與智慧,乃至收為己用。本書每一輯都是獨立的,不用按照各輯的先後順序去閱讀,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翻開書中的任何一輯去細細品味。 ■哲學不是要給你答案,而是要你不停的問,才會有自己獨特的思想! 柏拉圖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海德格說:「哲學唯一的任務,就是啟發人們思想。」在哲學中,只有哲學問題是永恆的,而變動不居的,是對這些哲學問題的回答。我們從哲學深邃的太空中挑選出1000個閃耀智慧的星星,以問答的形式集結成書,相信會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中,步入哲學智慧的殿堂,從瞭解哲學常識走向領悟哲學智慧,並且以此為基礎,闊步向前! ■真正的哲學不是詭辯,也不是玄學,是一種智慧,一種對智慧的愛。 哲學的意義在於繪製普世的地圖,在於像雄鷹翱翔般地高空俯視,發現藏在草叢中的獵物。哲學的意義全部在於應用,即演繹。我們對事物有新的發現,對這種新發現又是在採取有目的的實踐活動中秉持信條和理念而出現的時候,就有特別的興奮和滿足。本書作為一個思想的導遊,帶領讀者輕鬆地遨遊中西方哲學的殿堂。在這個哲學思想的殿堂,你將會看到:柏拉圖的智慧,培根的虛偽,尼采的瘋狂……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跟著世界哲學家檢視12件重要的事

商周出版 出版
2019/01/25 出版

台日作者首次跨國合作 暢銷書《超譯尼采》作者白取春彥 X 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文學院長冀劍制 X 12位世界哲學家核心思想 & 從蘇格拉底到沙特,汲取兩千年人類智慧, 寫給你的哲學思考與生命實踐之書 用思考顛覆世界,活出自己的人生 【本書特色】 • 台日作者首次跨國合作,寫給當今讀者的哲學思考與生命實踐之書 • 日本暢銷書作家 白取春彥 X 台灣哲學系教授 冀劍制,在思維的世界相互激盪,迸出美麗火花 • 闡述12位哲學家核心思想,讓讀者體驗其震撼力,勇敢跳脫外界框架,突破自我束縛,在這個世界上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 全書從四個角度切入:1. 探險尋找真理,2. 徹底改變思維,3. 創造生存方式,4. 翻轉對世界的看法 • 具體向每位哲學家學習一件事:認識自己(蘇格拉底)、理性(柏拉圖)、幸福(亞里斯多德)、懷疑(笛卡兒)、自我(休莫)、認知(康德)、孤獨(叔本華)、自由(彌爾)、道德(尼采)、言語(索緒爾)、愛(弗洛姆)、行動(沙特) • 每篇最後都由另一位作者提問,該篇的作者回答,在兩人的對話中有思想的交流、心靈的互動,以及言語上的妙問妙答 • 每篇搭配一幅概念插畫 & 蘇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 & 情當我們緒不佳、緊張焦慮、煩惱憂愁,彷彿看不到未來時,是否只能坐困愁城、繼續滑著手機,或是靠著大吃大喝、與同溫層取暖來暫時逃避? 我們是否探究過問題的根源,對它們進行一番顛覆性思考,找到真正的解答? & 其實,我們以為的迷茫,哲學有機會幫助我們撥開混沌; 我們以為的糾結,哲學可以為我們理出纏繞的線頭; 我們以為的失敗挫折,哲學能夠帶領我們看清楚,真相不是原來想的那樣! & 跟著世界哲學家檢視12件重要的事: 1. 跟著蘇格拉底檢視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可以活得更好 2. 跟著柏拉圖檢視理性——培養理性,喚醒勇氣,戰勝欲望 3. 跟著亞里斯多德檢視幸福——幸福取決於自己 4. 跟著笛卡兒檢視懷疑——透過懷疑發現自我 5. 跟著休莫檢視自我——拋棄自我,獲得自由 6. 跟著康德檢視認知——翻轉觀點,也翻轉人生 7. 跟著叔本華檢視孤獨——自我選擇孤獨 8. 跟著彌爾檢視自由——我只是自由地活著 9. 跟著尼采檢視道德——自己決定自己的道德 10. 跟著索緒爾檢視語言——懷疑言語 11. 跟著弗洛姆檢視愛——追求愛 12. 跟著沙特檢視行動——賭上自己,接著行動 & 在生命的每個轉角,我們都能遇見一位哲學家,以其極具震撼力的想法,讓我們全面改寫思維的設定,翻轉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認知,找到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的哲學,活出屬於自己最值得的存在。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思想史8

聯經 出版
2018/12/25 出版

《思想史8》收錄論文12篇,「書名及書評論文」有王佩心的〈民主的未竟之業:回顧戰前中國安那其主義研究〉;「研究紀要」有兩篇:潘光哲的〈創造近代中國的「世界知識」與「地理想像」:回顧與思考〉和林毓凱的〈「白話」作為一種性質:重探胡適的白話文學理論〉;「圓桌論壇:多重文化脈下的自利觀」有四篇:Oliver Weingarten(韋禮文)的〈法家與早期兵書的賞罰思想和自利觀〉、陳建綱的〈邊沁論自利與仁厚〉、陳禹仲的〈自利與神聖正義:一個關於啟蒙運動的政治問題〉、陳瑋芬的〈近代日本「自利」概念的翻譯與傳播〉,以及論文四篇:張曉宇的〈「學派」以外:北宋士人鄒浩(1060-1111)的政治及學術思想〉、蕭高彥的〈「嚴復時刻」:早期嚴復政治思想中的聖王之道與社會契約〉、林志宏的〈危機中的烏托邦:西本省三對民國的觀察和議論,1912-1928〉、Peter Zarrow(沙培德)的〈New Culture Liberalism: Perspe ctives from the Study of Transnational Concepts〉。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知識論的轉折

何志青  著
台大出版中 出版
2018/12/13 出版

真理就如同太陽下的事物一樣的清晰,但是我們卻有像蝙蝠般畏光的眼睛。──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這本書是有關現代哲學。兩個主要問題是︰現代哲學的特色是什麼?它如何轉變成當代哲學?本書設定現代哲學的年代是從1641年到1953年,前者是笛卡爾出版《沉思錄》之時,後者則是維根斯坦發表《哲學探究》。以此兩大鉅作的誕生標示一個哲學年代的始末。 現代哲學的主軸是知識論,主要倡導人包括笛卡爾、洛克與康德,他們分別代表西洋哲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三大學派:理性論、經驗論以及觀念論,這些學派之間激發了有史以來最精彩的哲學論辯,延展到二十一世紀仍是哲學主流思緒。 本書主張現代哲學知識論的特色是「科學主義」。十六世紀現代科學興起,引發強大的知識革命,當時的哲學家通常兼具科學家的身分,他們希望將傳統哲學導向這股科學知識的浪潮。所謂科學主義就是指現代哲學家以科學理論為標準,努力於重新定義傳統的哲學概念,尤其是針對知識論的三核心概念「理由」、「經驗」、「知識」。哲學科學化的工程效果宏大,令人耳目一新,立即形成新的典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產生許多問題,並累積成無法回復的難局。 而本書所要呈現的就是,現代哲學由於科學主義所面對的困境,以及當代哲學如何從中解脫出來,並把這過程描寫成一種「實用主義」的進路。

95 特價3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不談義務,不是責任,我們依然可以選擇好好愛父母

商周出版 出版
2018/11/17 出版

父母不該把孩子視為財產,應儘早放手,讓他們成為自由的世界公民。 ——康德 兒子成家後,該多久回家探望母親一次? 女兒必須負擔父親的看護費嗎? 父母是子女在親子關係裡的債權人? 無法選擇父母的我們,到底欠父母什麼? 用哲學探討普世子女的問題,以先哲智慧化解心裡的難關。 蘿拉高齡的母親越來越不料理自己,母親不想請照護來家裡,蘿拉有義務減少工時,自己去照顧母親嗎? 露西想和丈夫一起過除夕夜,不想參加家族聚餐。家人因此責備她,合理嗎? 湯姆的父親人間消失了20年。如今政府要求湯姆負擔父親的龐大醫療費,合理嗎? 「我懷胎十個月,忍受陣痛生下你」 「血濃於水」 「如果當初不是我……」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這些常聽見的話,透露說話者對親子關係賦予的責任 & 芭芭拉.布萊許明智且平易近人地描述這種存在上極其複雜的親屬關係,並且說明,無論碰到好父母還是壞父母,依然有東西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依存感。她用本書探究一個問題:為什麼親子關係沒有併生的義務,但是子女依然值得與父母經營一份好關係。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哲學超圖解:世界72哲人x古今210個哲思,看圖就懂,面對人生不迷惘![二版]

野人文化 出版
2018/11/14 出版

★日文版突破15萬冊!★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暢銷榜★ 如「昆蟲圖鑑」般解析哲學, 用看「多啦A夢」的心情閱讀哲學! 從來沒有過這麼可愛的哲學入門書, 橫跨2600年的哲學史, 以超過500幅粉紅小插圖,解說72位哲人和210個哲思; 讓人覺得哲學原來這麼簡單,讀起來這麼享受! 覺得自己好聰明!腦袋充滿生命力! 面對人生,每個人心裡都會有無法簡單回答的疑問,想問自己,也想問別人…… 藉由閱讀本書,站在世界上偉大哲學家的肩膀上,從千百年來無數的思辨旅程中,或許能找到說服自己的理由,以及面對未來的方向與動力! 簡單。有趣。必讀。 ✔中學生 ✔大學生 ✔新鮮人 ✔上班族 ✔銀髮族 21世紀思考未來的必修課 瀧水博士:「閱讀本書時,我有如重新被康德的領悟、沙特留下的訊息力量、尼采的虛無主義,從背後推自己一把,再次受到激勵一般。」 編輯心得:「讀這本書,讓我也想如這些偉大哲人一般,像蘇格拉底般活得正當、像柏拉圖般活得像『人』;像亞里斯多德一樣,懷抱著希望彼此幸福的友愛!」 ▌「為什麼我總是被迫做這做那!」「我要我自己的自由!」 ◆沙特:自由相當痛苦喔!所有的行為都是自己的責任,伴隨而來的是不安及責任。 ▌「說不定這世界根本就是一場夢!」…… ◆巴門尼德斯: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 ◆胡塞爾:把原以為理所當然的想法放入括號中,存而不論、徹底懷疑,回歸根本。 ◆笛卡兒:我思,故我在。 ▌「為什麼你都不了解我?」「我們的代溝怎麼會這麼大?」 ◆索緒爾:語言不是姓名的一覽表。由語言而產生的差異,會呈現不同的世界。 【本書特色】 ◆史上最多哲人! 收錄世界72位哲學家:從「哲學之父」泰利斯到哈佛「正義」名師桑德爾等哲學家。 ◆史上最簡單! 以超過500幅粉紅色插圖,介紹210個哲學概念,看圖就能直覺理解。 ◆哲學入門必備! 哲學概念的語源、出處、具體實例及相反詞,一目了然。 ◆隨查隨找! 蒐羅400則以上的索引,方便搜尋查找。

9 特價4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結構主義

皮亞傑  著
五南 出版
2018/10/28 出版

本書出版於一九六八年,是皮亞傑在學術生涯熟成之年,應法國PUF出版社「Que-sais-je ?」系列邀請,針對結構主義所撰寫的概論書籍。如果說皮亞傑一直以來都對「部分與整體關係」問題感興趣,結構主義便是他窮一生之力、站在淵博學識基礎上對這個問題所提出的回答。衡諸結構主義各方面發展並參照自己精闢見解,他先提出結構定義,即「具封閉性的自主調節轉換系統」,再依次說明並檢討了數學、邏輯、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語言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人類學及哲學等領域裡結構主義發展現況及問題。他不但找到了貫串人類知識各領域之鑰,他還根據智力方面的心理學研究,回答了結構的來源、主客體關係及邏輯-數學何以放諸四海皆準的奧祕。這本經典絕對值得一讀再讀。

75 特價2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品味人生12講

傅佩榮  著
天下文化 出版
2018/09/28 出版

★臺大哲學系傅佩榮教授新作 ★尋找與安排人生的重心,找到重新出發的生命動力 當我們用一隻眼睛看著未來,就只剩下一隻眼睛看著現在。 必須兩眼都看著現在,才能走穩每一步。 品味人生靠自己,追求活得更有智慧的幸福人生 同樣的一生,有人活得多采多姿,有人活得黯然神傷;同樣的一天,有人過得充實美好,有人過得了無生趣。人生際遇各有不同,但是追求幸福之心並無差異。幸福的定義可能言人人殊,但是它與人的自我實現必有密切關係。 現代人的生活充滿逆境,應付每天的困難都措手不及。如何認識及提升自己的抗壓力,使自己擁有百折不回的毅力,努力攀上人生的頂峰? 活著,就須不斷自我超越。經營充實的生活,當務之急是激發潛能、培養創意、堅定信心,才有能力在充滿變化的世局中,讓身體像行雲一般自在,心靈像流水一樣自由,活得灑脫而愉快。 ★臺大哲學系傅佩榮教授以西方哲學為基礎,後轉向研究儒家、道家與易經……等哲學。他樂於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暢談人生問題之種種,希望讀者能透過本書12個主題,開啟創意人生,進而品味人生: 1.創意人生靠自己 在這個焦慮與憂鬱的世代,可以重新閱讀《論語》,把握創新的契機,由「知、情、意」三方面開發自己的潛能。 2.身心安頓的三條路──哲學、藝術、宗教 實踐哲學智慧,自我提升;培養嗜好,增加生活趣味,就能超脫執著局限、優游適意活在當下。 3.起落的生命──談自我肯定的人生 哪裡有困難,就從哪裡站起來,主動對生命負起責任。選擇目標去奮鬥,建立自信正面的人生觀,活出生命的光彩。 4.如何讓自己活得更有智慧 處於變動拼湊的新社會形態,應讓理性和智慧引領人生,以「約、恕、儉、敬」自我約束,借用哲學家的智慧反思自身。 5.給自己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遇上情感上的衝擊,應尋求宗教寄託,並理性給予支持力量,更要確立人生的價值觀,掌握生命藍圖。 6.尋找與安排生命的重心 人生在世,要設法掌握生存、生活、生命三個世界,選出自己珍惜的價值,期許自己走向人生的更高境界。 7.豐富的趣味人生 從孔子的休閒精神、荷蘭人的週休時光,了解休閒生活的智慧,從中肯定生命存在之喜樂,體驗生命的完整,思考回歸生命原點。 8.生命的虛無與熱情 生命有限,值得珍視。掌握生命的意義,謙卑地做出情感抉擇。持續尋找心靈能量,從「身心」往「靈」的方向發展。 9.拓展人際視野 了解自我防衛系統如何運作,才能探討如何拓展人際視野。慎選來往的人,與他們一起成長,努力朝新的目標、新的境界發展。 10.重新出發的生命動力 逆境是客觀存在的,需拓展心與靈的彈性,若處之有道,何懼逆境。我們應仿效孔子德行,提高逆境智商,用智慧面對逆境,維持生命的動力。 11.青少年成長的心路歷程 了解青少年成長的重要三階段、成長階段面臨的考驗,以及如何著手進行生涯規畫,並鼓勵其自由選擇、有負任責的勇氣。 12.行雲流水的生活情調 後現代社會的人一方面得到解脫的機會,但也帶來全新的責任。應設定目標,活在當下;提升審美品味,但求任心自在。

9 特價54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哲學與人生:人生、繞路與哲學(第三版)

薛清江  著
麗文文化 出版
2018/09/17 出版

在臺灣長期以升學就業為主導的教育體制中,「哲學與人生」這門通識課可能是大多數同學唯一或最後接觸到哲學的機會;畢業進入社會後,人浮於事,也沒有太多時間思考生命課題。他們的心智常常受到個人心理、家庭、社會所牽扯,表面上看起來自信滿滿,實則身陷桎梏而不自知。 人生問題,向來就不是一件容易拿來討論的事,也沒有簡易速成的解答。本書嘗試建構一個可以跟年輕學子對話的平臺,除了協助他們審視自身的生命處境,並鍛鍊面對人生艱難的思辨力。唯有夠深刻的哲學反思力,才有可能產生足以跳脫體制化與情緒陷阱的實踐力! 本書特色 《哲學與人生》是專為科技大學學生所編寫的教科書,本書特點如下: 1. 結合科技大學學生屬性和通識教育核心精神來重新設計課程內容,目的在於引領學生們認識哲學與人生的交會。 2. 從科技大學學生們共通的人生問題出發,並導入相關的哲學討論,強調在人生問題中,哲學能發揮指點人生的功能。 3. 各章中均以貼近新時代科技生活的例子來拉進哲學與學生們的距離,並以相關的插圖來輔助說明。

特價2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人生哲思錄 :人性觀察

周國平  著
暢談 出版
2018/07/03 出版

誕生和死亡是自然的兩大神祕。 我們都想知道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 人生有太多的困惑,歸結起來,無非兩大類,借用佛家的話說,便是色與空。 色代表情感的困惑,包括愛與孤獨、男人與女人、欲與情、愛情與婚姻…。 而空代表生命意義的困惑,包括生與死、幸福與苦難、肉體與靈魂、世俗與神聖…。 在這一系列書籍(人生哲思錄)-《人性觀察》對於人性、人與社會、人生況味、世態人情、個人視角,他總能看到人的本性、事情的根本,透過其真知灼見,帶領我們看清事物的質。 本書特色&&&& 1、集結周國平教授對於人性的沉思 2、引用不同哲學家對於生命的探討、論述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人生哲思錄 :精神家園

周國平  著
暢談 出版
2018/07/03 出版

誕生和死亡是自然的兩大神祕。 我們都想知道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 人生有太多的困惑,歸結起來,無非兩大類,借用佛家的話說,便是色與空。 色代表情感的困惑,包括愛與孤獨、男人與女人、欲與情、愛情與婚姻…。 而空代表生命意義的困惑,包括生與死、幸福與苦難、肉體與靈魂、世俗與神聖…。 在這一系列書籍(人生哲思錄)-《精神家園》對於精神生活、精神價值、文化、文學藝術、讀書、寫作有深刻的分享。人生在世最寶貴的兩樣東西:一是生命、二是靈魂。把命顧好,就是要保持生命的單純,珍惜平凡的生活。 把心安頓好,就是要積累靈魂的財富,注重內在生活,在看此書的同時,您已在體現了生命的精神品質。 本書特色&& & 1、集結周國平教授對於精神生活的沉思 2、引用不同哲學家對於生命的探討、論述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人生哲思錄 :情感體驗

周國平  著
暢談 出版
2018/07/03 出版

誕生和死亡是自然的兩大神祕。 我們都想知道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 人生有太多的困惑,歸結起來,無非兩大類,借用佛家的話說,便是色與空。 色代表情感的困惑,包括愛與孤獨、男人與女人、欲與情、愛情與婚姻…。 而空代表生命意義的困惑,包括生與死、幸福與苦難、肉體與靈魂、世俗與神聖…。 在這一系列書籍(人生哲思錄)-《情感體驗》對於愛、性與愛、女人和男人、婚姻和家庭做了深刻的探討,讓我們瞭解愛的價值在於它的自身,而不在於它的結果,也讓我們更理性地看待愛與被愛。 本書特色&& & 1、集結周國平教授對於情感的沉思 2、引用不同哲學家對於生命的探討、論述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人生哲思錄 :生命感悟

周國平  著
暢談 出版
2018/07/03 出版

誕生和死亡是自然的兩大神祕。 我們都想知道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 人生有太多的困惑,歸結起來,無非兩大類,借用佛家的話說,便是色與空。 色代表情感的困惑,包括愛與孤獨、男人與女人、欲與情、愛情與婚姻…。 而空代表生命意義的困惑,包括生與死、幸福與苦難、肉體與靈魂、世俗與神聖…。 在這一系列書籍(人生哲思錄)-《生命感悟》對於生活態度、人生境界、生活品質、人生難題有深刻的討論。 其獨到的見解,讓人得以釐清對生命的困惑。 本書特色&& & 1、集結周國平教授對於生命的沉思 2、引用不同哲學家對於生命的探討、論述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画哲學:三十個哲學家和他們腦子裡的怪奇東西

朱家安  著
逗點文創社 出版
2018/07/01 出版

哲學書才不可能那麼美!哲學才沒有你以為的那麼難! 剖開30個大師腦袋,搭配超現實風格插畫, 精華思想化繁為簡,好入口又不礙胃! 柏拉圖:「你看到的黃色就是黃色本身嗎?」 齊諾:「所有的移動都是幻覺!你其實拿不到就在眼前的布丁!」 塔斯基:「『這句話是假的』這句話,到底是不是假的?」 羅素:「理髮師必須死!」 集合30位哲學大師最令人腦袋冒煙青筋亂爆的怪奇思考 讓你打從心底相信蘇格拉底真的是因為太愛問問題而被處死(X) 這次,面無表情的哲學推廣者朱家安 要以幽默拆解哲學經典 搭配最天馬行空、比哲學還刁鑽的超現實風格插畫 只要你仍對世界充滿好奇,就絕不會空手而回 但小心,一旦讀過本書 植入腦中的怪奇思想將有擴大感染的高度可能! ★除了朱家安,沒有任何哲學家在本書製程中受到傷害★ 本書特點 1.或許是全台「最美的」哲學普及書。 2.適合中學生以上、對世界保有好奇心的讀者。 3.除了精美圖文,各篇章更準備了自我提問,引導讀者進入邏輯思考的世界。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心物能一元的科學哲學

張立德  著
博客思 出版
2018/06/06 出版

《心物能一元的科學哲學》探求奧妙難解的宇宙人生真相! & 博客思出版社出版這本《心物能一元的科學哲學》一書,作者認為未來的人類思潮,必然會走向科學、哲學、宗教(佛法)合一的境地。作者認為意識為一切靈性及生命的基礎,但當代歐美心理、神經、靈性大師們與所有的科學研究者,幾乎全都仍然浸沉在意識領域的前半段,完全在前六識中迴旋,無一人能夠真正跳脫意識的陷阱;並且深受意識概念的束縛, 卻無後半段的研究,無法找到生命的真相。 大物理學家霍金先生在他的新書「大設計」說:「哲學已經死亡,因為哲學跟不上近代物理學的步調」。本書作者張立德先生認為:心物能一元的科學哲學運用相對論及量子力學基本原理,將可以破除霍金的理論讓哲學重生。 作者提出的理論,不僅讓哲學重新獲得生機,並且讓哲學不再受亞里斯多德的限縮,登上新高峰。作者把人人都認為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的「絕對」納入哲學系統內,而創立了人類有始以來最完整的新哲學體系。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和解

洪啟嵩  著
山月文化 出版
2018/04/20 出版

和解, 這兩字若作關鍵字搜尋, 出現的反而是滿滿的爭端。 為何生命中的「和解」像是只做了半套? 為何你我仍在心意識與業力間無明流轉? 也許你好奇回溯前世記憶的繽紛說詞, 也耳聞知悉各種各派的療癒方法, 無論是樂天知命、飽經風霜甚至走過歧路, 渴望生命最終最實在的幸福光明皆是萬物性靈之所願。 一本朝向生命、宇宙萬相最源頭深掘, 泯除生命本初裂痕、超越業力的最佳方案, 人類史上最大畫作—「世紀大佛」繪者洪啟嵩禪師, 暨《冥想‧地球和平》後最新力作——《和解》。 ▋釐清回溯前世記憶的盲點 ▋由淺入深說明心意識、業力混沌如何影響我們生生世世 ▋解開生命輪迴與人間千年怨仇之結 ▋最深化的和解是超越業力的最佳方案 仇恨,正在世界各個角落相互感染,仇恨,已經變成一種最便利的工具,用來排他,只為利己。 《和解》從佛陀悟入生命實相成證大覺,探討沒有敵者的生命本質,並揭開生命徹底和解的道路,解開生命輪迴與人間千年仇怨之結。 本書緣至二○○一年,巴米揚大佛被炸毀,作者洪啟嵩即發願完成史上最大的巨幅大佛畫—世紀大佛,讓佛陀的精神永存人間,也祈願人間千年的怨仇糾結,在大佛慈目的注照下,完全和解。本書於世紀大佛全畫完成與展出的前夕問世,祈願一切生命都能圓滿大覺和解!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榮譽理事長& 許勝雄 誠摯推薦: 「近年來,我對於和解的感受特別深刻。在利益與意識型態的導引下,由政黨對立開始,引動社會間各種矛盾;人民、民意機關、政府間充滿不信任,要重拾這種信任,我們必須學會包容,多以同理心來相互瞭解,並以行動來展現改變的決心,不要讓資源消耗在無意義的對抗,讓政治重新回到促進人民幸福的原點。 我號召社會各領域的菁英,組成〈和解台灣‧和平地球〉推動委員會。願意化身為大佛身上的一筆一觸,期待透過一步一腳印的連結,揚起即將完成的大佛畫像,努力促成和解的台灣、和平的地球。 雖然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但是卻不能不做,這是我們這一代為子孫們留下最神聖恩典的開始!」 地球心靈文化節 2018.05.09-13世界大佛—人類史上最大佛像 世界奇觀,身心宇宙最巨大的和解療癒能量場! 高雄展覽館‧公益活動‧免費入場 世紀大佛—人類史上最大佛像官網 goo.gl/UhbcTu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哲學大師的通識教育思想

開學文化 出版
2018/04/20 出版

通識教育源自於西方,早期臺灣在八○年代推行時,大致循著美國大學曾實施的經驗發展:如「經典教育」、「核心課程」。由於「通識教育」一詞的概念,有著許多分歧與複雜的看法:常與博雅教育互通,甚有別於專業教育與職業教育。若要發揮通識教育的意涵,必須先探本溯源、瞭解其脈絡。 這本書從哲學的角度指引,挑選十五位百年來的哲學大師,包括杜威(Dewey)、馬克思(Marx)、斯賓塞(Spencer)、芝加哥大學前校長赫欽斯(Hutchins),以及二十世紀哲學家阿多諾(Adorno)、赫斯特(Hirst)、哈伯瑪斯(Habermas)等人,從傳統古典與現代的對話中,探討博雅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辯證、通識教育觀的轉向、全球化下的通識教育、通識教育的理念與模式,看當代的哲學家如何看待這些議題,本書是理解通識教育思想之最佳選擇書籍。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哲學思考

蔡輝振  著
天空數位 出版
2018/01/03 出版

哲學思考,是一種深層性的思考(Complex-level thinking),一種逆向性的思考(Reverse thinking),或是批判性的思考(Critical thinking),簡單講就是〝思辨(Thinking and analyzing)〞的意思。所謂的深層思考,意指比表面事物更深入一層思考的意思…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雄渾與沉鬱

曹順慶  著 、王南  著
昌明文化 出版
2018/01/01 出版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斜門歪道:近代哲學的驚世起源

時報文化 出版
2017/10/24 出版

一群哲學家憑藉理性和熱情,戰勝宗教、王室、傳統的故事。 一本手法獨特、聰明,可愛又幽默的哲學圖畫書! 《斜門歪道!近代哲學的驚世起源》是本娛樂生活、啟發智慧的圖畫書,講述十七世紀的思想家如何挑戰權威,有些不惜冒上驅逐、監禁和死刑的危險,為現代哲學奠定基礎,帶領人類走進新的世界。書裡的故事精彩,圖畫繽紛,透過漫畫介紹現代思潮誕生,手法獨特、聰明,亦不失可愛幽默。 這些備受爭議的哲學家──從伽利略與笛卡兒,到史賓諾沙、洛克、萊布尼茲、牛頓,從根本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社會、自我的方式,推翻地心說與君權神授等觀念。這些思想家追求理性的熱忱多於信仰,挺身而出捍衛自然、宗教、政治、知識與人類心靈種種嶄新卻惡名昭彰的論點。 《邪門歪道!近代哲學的驚世起源》生動描繪這些哲學家的想法、生平與時代。隨著這些哲學家在歐洲各地流亡、旅行,說故事的人描述他們相會與鬥智的經過,他們又是如何衝撞宗教與王室的勢力。本書點出現代哲學史上重要的時刻,包括布魯諾散播邪說而被燒死,伽利略堅持哥白尼學說而被軟禁,笛卡兒宣告「我思故我在」,霍布斯「危險又暴力」的自然狀態,還有史賓諾沙驚人的《神學政治論》。 這是一群哲學家的故事,他們生活在哲學史上最精彩的時代之一。這也是他們憑藉理性,戰勝宗教、王室、傳統的故事。

79 特價2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長穗劍集錦

張君  著
漢世紀數位 出版
2017/10/01 出版

長穗劍是武術項目傳統器械中的一種,我們也可以把它認為是劍術運動中一種表現形式,特點在於劍穗要隨著劍來舞動。在古代,長穗劍在實戰中可以通過長穗的飛舞來迷惑對手,或用劍穗來攻擊對方。而現在的武術運動中長穗劍主要是通過舞動長穗來增加劍術運動的感染力以及體現它的藝術魅力。本書所介紹的“長穗劍”為張君的父親張學祿先生親自教導傳授,在動作的編排上以武術的精神、氣勢、身法為主體,融入了舞蹈翻轉的一些動作,全套動作行雲流水、舒展大方,真正體現了力與美的結合。為了保留與推廣“長穗劍”的套路,現將與北京電視台合作拍攝的“八寶連環劍、雲龍劍、白鶴劍”以詳細的文字講解及動作的分解圖片編輯成書,與喜愛“長穗劍”的朋友們分享!◎八寶連環劍介紹「八寶連環劍」因套路中的動作方向採用了「八卦」中的八個方位,所以這套長穗劍除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外,還增加了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位,故取名為「八寶連環劍」!這套劍是三套長穗劍中動作最容易掌握及學習的一套。它是由長穗劍的基本劍花及套路中的基本步型,以及一些翻轉的動作組合而成。十分適合初學長穗劍的朋友們來學習。◎雲龍劍介紹「雲龍劍」的動作難度介於「八寶連環劍」和「白鶴劍」之間,在這三套長穗劍中「雲龍劍」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雲龍劍是在八寶連劍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些特定的動作,如掃腿、平衡、捅花……等。同時在翻轉動作、勾掛劍動作以及劍花的運用上也增加了一定的難度!「雲龍劍」全套動作如行雲流水,無論是定式動作還是行進間的動作都氣勢不凡,此套路適合有一定長穗劍基礎的朋友們來學習!◎白鶴劍介紹「白鶴劍」是三套長穗劍中動作最多、難度最大的一套劍。白鶴劍在套路的編排上模仿了白鶴在休息與運動中的樣子。動作的難度也曾加了很多……如左、右手換劍及拋劍的動作,還有連續翻轉及平衡的動作。白鶴劍雖然難度較高,大家學習起來雖覺不易,但是如果有了前兩套長穗劍的基礎,只要仔細揣摩認真練習,相信一定會掌握得很好。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席勒與孔子的美育思想探析--由席勒對康德的批判談起

李宗澤  著
方集出版社 出版
2017/08/30 出版

本書論述康德與席勒兩人之論辯,並指出席勒論美之觀點如何與孔子之美育思想相映發。席勒從康德的感性與理性之二元對立作出發,以道德之美來彌補理性和感性的鴻溝。 道德美的行為看起來不依循規則,因本身已渾然忘卻規則,就像出乎本能一樣,輕而易舉完成道德義務,此種透過美育所完成的人格氣質,已類於孔子所謂的「隨心所欲不踰矩」的人格最高境界。由此可見中西方對美育思想之旨歸。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思想史7:英華字典與思想史研究

聯經 出版
2017/08/08 出版

《思想史7:英華字典與思想史研究》規畫「英華字典與思想史研究」專號,收入5篇論著,1篇研究紀要,以及3篇書評。 這5篇論著涵蓋了3篇關於羅存德《英華字典》(1866-1869)的翻譯與研究。例如通過譯詞的對比,梳理了三種辭典之間的傳承借鑒關係,並由此透視19、20世紀之交,中外出版印刷方面的文化交流及中國通過日本獲得西方新知識的歷史場景。同時利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建置的「英華字典資料庫」,並旁及相關的辭典,探究「啟蒙運動」如何成為“Enlightenment”的譯法,以及從出版社的角度談辭典出版。 此外,汪榮祖教授〈道不同終不相為謀:論章太炎與孫中山革命思想的異趣〉討論章太炎與孫中山革命思想的異趣。羅志田教授〈曲線救文化:梁漱溟代中國「舊化」出頭辨析〉討論全盤西化思路的先驅,卻又想要復興中國文化,實現中國文化的「翻身」的梁漱溟。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生必讀的中外經典名著.哲學卷

編輯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7/07/01 出版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淵博與創思:洪鎌德教授八十高壽慶賀文集

五南 出版
2017/06/25 出版

台灣人念政治學的不多,特別是政治哲學,更不用說馬克思的思想,而洪鎌德老師就是極少數的例外。在政治解嚴之前,台灣沒有言論自由,在教科書以外,學子能念的書籍很少,不像現在的網際世界有無限的寶藏。在進入1980年代之前,洪老師所出版的幾本書籍,可以說是沙漠中的甘泉,特別是《社會科學與現代社會》、《政治學與現代社會》、《經濟學與現代社會》,也讓我們知道,在南洋有一位傑出的台灣學者。 欣逢洪老師八十大壽,特集結此論文集以為祝賀。本文集作者,除了洪老師的學生,還包括過去的同事,以及提攜的中生代學者,感謝大家共襄盛舉。儘管論文主題未必與政治哲學有關,不過,還是環扣著洪老師自來的研究,希望能彰顯他的學養與貢獻。

95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眾理則學〈全〉

陳大齊  著
台灣中華 出版
2017/04/05 出版

理則學有三大淵源,希臘的邏輯、印度的因明、中國的名學,各居其一,三者合治於一爐,以成大一統的理則學,自是理則學應有的理想,陳大齊先生在其所著《大眾理則學》便表達了這一個宏大的理。本書或可為統論中西理則學觀點的代表。 本書特色 1.陳大齊先生在其所著《大眾理則學》融合理則學三大淵源:希臘的邏輯、印度的因明、中國的名學,以成大一統。

9 特價56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哲學易通:中西哲學綜論〈全〉

張益弘  著
台灣中華 出版
2017/04/05 出版

本書是以通俗筆法所書寫的一本哲學概論(通論),以西洋哲學為經,輔以中國哲學為參證,講述各種哲學問題,且敘論每一問題時,均由神學開端,玄學論述,至科學而加以綜合。 根據張教授的解說,哲學即人類的世界觀 ( The Word View Of Human )。本書縱貫古今中外之哲學理論,而以簡明扼要、邏輯分明之體裁呈現,為哲學著作之翹楚。 本書特色 1. 本書是以通俗筆法所書寫的一本哲學概論(通論)。 2. 以西洋哲學為經,輔以中國哲學為參證,講述各種哲學問題。

9 特價42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哲學概論〈全〉

趙雅博  著
台灣中華 出版
2017/04/05 出版

歷來哲學概論,有偏於歷史的敘述,著者力避自己的主觀,而從客觀的觀點以組織之客觀的哲學概論,此等哲學概論,各有長短。而先生講稿,乃本其精思揉合各種方法以組織之者,從容中道,使讀者能融會貫通,不落前人窠臼,關於神學與哲學在方法上之互相輔助,殊途同歸。 先生治學之態度,不跼促於一隅,而以偏概全,極目騁懷,以尋求真理,其參考文獻,從最古以至最新之作,搜羅至廣,使無遺珠,不僅由此可見先生胸懷之巨,用功之勤,實為從事研究哲學者開究方便之門,此書問世,不僅能啟發初學者蓬勃的哲學慾,以追求人生及宇宙之真理,即對於哲學有修養者,亦定能提供若干新的啟示。 本書特色 1.趙雅博教授之《哲學概論》敘論邏輯分明,組織有序,最適於初學入門者。 2.本書引證者從古至今、東西並搜,最為齊備。

9 特價24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人理學〈全〉

陳立夫  著
台灣中華 出版
2017/04/05 出版

本書為陳立夫先生著,是國立師範大學研究所叢書之一。本書為陳立夫先生窮盡一生研究中國哲學(特別是孔孟思想)集大成之著作,哲學研究者必備參考書。「人理學」一詞首由陳立夫先生提出,以代表孔教之大用。 本書特色 1.本書為陳立夫先生著,是國立師範大學研究所叢書之一。 2.「人理學」一詞首由陳立夫先生提出,以代表孔教之大用,是為哲學研究者必備參考書。

9 特價6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當西方哲學壓向中國思想:兩種相反思維的秘密

孫大駱  著
時英 出版
2017/04/01 出版

這是一本探討批判中西哲學思想史,完全對撞而奇特的書。 為何稱為奇特的書呢? 正如英國作家狄更斯百年前所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一個時代」,歷史的無限重複,作者孫大駱,不是哈佛大學,不是北京大學,不是臺灣大學的大學者、大教授,頭銜著思想哲學界的任何學術身份地位和榮譽,而是一位身處在大陸一個偏遠的小城市,只有初中的文化程度,做了四年下鄉知識青年,從事著普通工廠地下倉庫門衛保安工作,二十多年的勞工生涯,歷經滄桑,如今在北京,繼續著十幾年的「北漂」生活煎熬,追尋著自己的人生之夢。 這位根紅苗正,曾是偉大工人階級最底層的小人物,居然敢向神聖莊重的古今中外哲學思想界知識學院派大師們公開品頭論足,比較批判一番,真是驗證毛澤東「我就是無法無天」的論斷,「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多年前,毛澤東這一最高指示,曾經在大陸紅極一時,廣為流傳,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幾代人,這位作者,早在十六年前,他就踐行落實了,他衝破長期思想禁錮的統治,他推翻和背叛階級鬥爭為綱的理論,站在人的角度來看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當時,他剛剛寫完「毛澤東權術史」的書稿,膽大包天的卑賤者向位高權重的高貴者叫板挑戰,將供奉在神壇上的毛澤東推向人間,讓他從「群眾中來,再到群眾中去」,重新認識。這在大陸是不可能出版的,甚至是違法犯罪的行為。 大半輩子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作者,為何後來尋找到走上探索最高智慧境界的哲學之路呢?作者在一九七九年知識青年返城潮流之後,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並沒有利用紅五類的出身背景擠進中共黨政軍仕途中發展,也未絞盡腦汁在經濟金錢博奕中發財致富,而是突發奇想要立志做一名小說家。他從小多少受父母影響,自幼讀了不少文學作品,看了不少中外名著,筆耕不綴寫了不少小說,劇本,他各地投稿,處處碰壁,不是被出版社、雜誌社退稿,就是石沉大海,杳無音訊。在現實生活和追求文學創作道路中沒人理睬,心灰意冷,在人生低谷中找不到答案。 什麼是人的正常思維?正確思想從哪裡來?人應該怎麼活著?身臨其境的生存在大陸的社會主義,香港的資本主義,臺灣的三民主義,承受著三種不同社會,反覆琢磨著,三種社會制度的優劣比較,哪種符合中國人的最好社會制度?哪種社會制度更能體現人的生存價值和意義?作者轉向了哲學思想領域方向的思考,開始閱讀瞭解兩岸三地及海外西方思想哲學的歷史和現況,系統地通讀西方哲學在大陸翻譯出版的原著,全面地看了百年中國哲學史演變發展的論著,在沒有和任何人在中西哲學思想探討交流的情況下,幾年來,冥思苦想,穿越時空,獨往獨來,在無遠弗界的哲學思想中遨遊,尋找自我的真實答案。 這部哲學書稿,指點上下五千年,縱橫批判九萬里,從柏拉圖到黑格爾,從孔子到李澤厚,從牟宗三到余英時,從梁漱溟到尚傑,所有中外哲學大師們都被由表及裡的數落一遍,還把一些現代學術大師批判得體無完膚,破綻百出,中西方的哲學思想如何不同比較得一覽無疑,潘朵拉盒子的鑰匙找到了。 諸多大學者、專家權威們爭論100年的困擾,100多年中國傳統文化如何轉換成現代的最大問題,都被作者輕飄飄幾句話,一下子突然解决了。 這本書的亮點又在哪裡?作者的低微身份和對思想真理的苦苦追求,又加上書稿中閃爍著瘋子般的天才火花於是把這本書介紹到讀者面前。 在臺灣圖書出版市場極不景氣的情況下,時英出版社挺身而出,精心編輯設計製作出版發行,而不計時英出版社的榮辱得失。 希望所有愛好哲學思想,喜歡思考關心中華民族歷史與未來的青年學子們,在飽讀中外學術聖殿大師們的名著之餘,再來讀一讀這本出身於沒有任何品牌大學研究所專業教育背景,沒有任何社會學術文憑地位,一個在大陸看管工廠地下倉庫的保安門衛,至今仍在京城北漂作者之手的哲學書稿,到時候,你們一定會大聲驚呼「哇噻,作者的真知卓見,發現了中西方哲學思想的奧妙,走進了大學者、大師們金色桂冠的隊伍,我們的追求還會遠嗎?」在兩岸三地以及全球華人世界中,構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為其頂層設計也許還有參考價值。

9 特價36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哲學體操

稻田 出版
2017/03/07 出版

高中校園的「納粹事件」和鬧翻天的「同志婚姻」, 你怎麼看? 請用「哲學」的角度來看!(請參考本書P.12和P.200) 哲學訓練可以提供你獨立思考、質疑一切「理所當然」所需的技巧; 可以幫助你看見事情的全貌,在面對錯誤的意識形態時,有不同的思維。 一堂精采的「哲學思維」課程!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裡,有太多訊息充斥在生活裡,對我們造成深刻的影響。「大家都這樣說!」是否,我們隨波逐流,變得人云亦云,逐漸迷失在似是而非謎團中。 時光旅行可行嗎?訂製嬰兒在道德上是否可以被接受?你應該吃肉嗎?機器會思考嗎?世界上有許多很難用科學角度來回答的問題,只能讓哲學來處理。這件事理所當然嗎?那件事顯而易見嗎?用「哲學眼」來看待問題,很多現實問題會變得清楚、簡單許多。 作者史蒂芬‧洛對十數個重要的哲學議題,做了精彩的介紹。每個議題均以故事方式呈現,並精心設計了正反觀點的辨證,由兩方清楚易懂且充滿巧思的對話,一層層探究,一步步釐清,將問題的原貌完完整整的呈現。 哲學提供了獨立思考所需的技巧,這些技巧可以廣泛的應用在各個層面,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也可透過哲學開展的反思態度和技巧,撥開團團迷霧,找出正確的答案。 學會哲學思考,你就不會是一個缺乏主見、盲目服從的人!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哲學課的逆襲:60堂探索人生意義、道德、世界與知識的思維課

冀劍制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6/12/31 出版

*為什麼要讀哲學? 因為哲學能「減少」你的知識,「增加」你的智慧! 哲學新時代來臨了,你開始讀哲學了嗎?* 也許你以為:「讀哲學對思考有幫助。」 但是,知道一百個哲學家的名字,記了一百個專有名詞,甚至還讀了一百個理論的名稱、簡介和哲學家名言,這對思考有什麼幫助呢? 或許有人會說:「唸哲學的主要目的在於增加知識。」但是如果想汲取新知識,為什麼不去讀科學呢?因為── 哲學不僅無法增加你的知識,還會減少你的知識,尤其是那些被認為很確定的知識。 哲學是在一個沒有確定性的系統中尋找最大的可能性。 哲學挑戰仍處於沒有答案狀態的問題。 哲學不能給你答案,但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它會給你無限的能量。 哲學思考方式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習慣的方式,但它是面對生活的重要能力,大多數人不知道它的價值。 讀哲學,必須是一個探險者,如果你有興趣,本書將帶你參觀哲學的世界,引領你打開新視野,踏上人類尚未開發的思維領域,你永遠無法預期會在那裡發現什麼。 全書內容探討五大問題:哲學是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有道德?這是個怎樣的世界?如何才能確認我的知識是對的?作者以輕鬆的筆調、深入淺出的說明,帶領讀者進行一場思維國度的大冒險。一篇又一篇的內容宛如哲學思考的接力大賽,看著各家功力深厚的哲學論點出手過招,超凡炫技,比追劇還精采萬分,讀來讓人驚呼:原來哲學是這麼一回事!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自然與人生

何清釧  著
麗文文化 出版
2016/12/29 出版

本書期望藉大自然現象的五大單元,包括:1.自然現象之省思;2.日月運行的啟示;3.自然界生態平衡之觀察;4.植物生長的規律;5.動物生存的道理的省思,讓讀者了解人頂天立地,生存於天地大洲天中與人的小周天的自然法則,從而了解天地真理的體用之道。在真理的世界中去探詢大自然生命的世界,而懂得崇敬自然、尊重生命。在這渾沌的世間,能夠懂得返照自己,縮小自己、尊重別人,勇於承擔,以智、仁、勇去面對一切的人、事、物,自然能夠廣結善緣,心靈自然,找到安身立命之道。遵守天命,發揮生命光輝,讓身心靈健康,完成人生的使命,成就圓滿的人生。

95 特價23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氣的跨文化思考:王船山氣學與尼采哲學的對話

劉滄龍  著
五南 出版
2016/08/30 出版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中,一方面國家界限愈趨模糊,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越趨緊密;另一方面,肇因各種政經歷史爭端而引發的文明衝突也愈演愈烈,極端民族主義思潮再起,排外的仇恨言論與暴力行動此起彼落。面對此情勢,只有促進彼此理解、相互承認,尊重生活方式的差異性,才能逐漸消融文化隔閡,避免陷入敵視、仇恨的惡性循環。 要跨越種族、宗教、文化的界線,讓不同族群文化在自由開放的狀態下相互尊重、互惠合作,實屬不易。因此,如何在思想上回應此一危險的歷史趨向,有其迫切的現實需求。 本書探討王船山的氣學思想,在方法上借重尼采哲學的視角,並主張「二氣交感」的氣的思維具有跨文化的思想潛力。內容包括內在多元的主體、氣的工夫、內在他者性、「二氣交感」中的自由、氣化美學與文化轉化等,並包括兩個「附錄」,即當代新儒學與文化認同、跨文化張力中的儒家政治思想──康有為與孫中山的現代化方案與大同社會理想。 此一跨文化方法,之所以借重尼采的哲學思路,是希望將他對歐洲文化的批判性檢視,納入跨文化互動中與氣學對話。或許我們將因此有機會跨越西方現代性的限制,逐步走出以歐美為軸心的哲學範式,提出具有跨文化意涵的時代診斷。

95 特價26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哲學經典選讀

哲學經典的價值,在於它提出了歷久彌新的問題, 也包含了可以隨著時代、隨著情境賦予新意的答覆。 本書從古希臘、西方近代、中國的儒家、道家、法家、乃至於禪宗哲學的論述,收納了自古以來人們心中若干共同的好奇與關懷︰ & 從宇宙的開端,問到世界的規律; 從對自然的驚嘆,問到造物主的存在; 從人在天地間的角色,問到知覺經驗的限度; 從人群與我的關係,問到自由與秩序是對立還是協調; 從人性是善或惡,問到道德是否人的束縛; 這些問題若屬庸人自擾,為何又總擺脫不掉? 我能期待透澈的頓悟、還是該追求漸進的明瞭? 倘若知識通盤可疑,人生意義又當何處尋找? & 十八個經典單元佐以深入淺出的導讀,邀您一窺哲學堂奧。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哲學

牛津大學 出版
2016/07/01 出版

本書是哲學的入門引論。但是,它其實無法真正將你引入哲學之門,因為你已經身處其中;它也無法真正將你引入哲學的王國,因為哲學實在是浩瀚無邊。認真讀完這本書的,都或多或少已經算得上是哲學家了,因為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遵循這樣或那樣的價值觀,或者願意認為自己遵循一定的價值觀,或者因為沒有明確的價值觀而感到不安,我們大部分人對世界其實都持有某種整體認識,哲學無處不在。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思想史6:五四新文化運動

聯經 出版
2016/06/07 出版

五四運動97週年,《思想史6:五四新文化運動》規畫「五四新文化運動」專號,收入5篇論著,1篇研究討論,以及1篇書評。 這5篇論著涵蓋了促成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上層及下層結構,主題包括胡適、章太炎、魯迅等大知識分子的作用,以及江南地方士人階層呈現出的「下行」現象;另有1篇以色列青年學者Shakhar Rahav觀察五四運動相關視覺素材(海報、繪畫、郵票、漫畫)演變,討論從97年前的舊中國到全球化浪潮下的當代中國,對五四運動的詮釋有什麼樣的變遷。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四大聖哲:蘇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穌(8CD)

傅佩榮  著
清涼音 出版
2016/04/01 出版

1. 作者雅士培(K.Jaspers,1883-1969),德國哲學家,存在主義代表之一。 2. 雅士培的「文化軸心理論」,認為人類各文化在800-200B.C.之間,不約而同出現典範人物,使人類進入思想上的新階段。其中以蘇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穌為主要代表,合稱「四大聖哲」。 一、《四大聖哲》簡介: 1.&& &作者雅士培(K.Jaspers,1883-1969),德國哲學家,存在主義代表之一。 2.&& &雅士培的「文化軸心理論」,認為人類各文化在800-200B.C.之間,不約而同出現典範人物,使人類進入思想上的新階段。其中以蘇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穌為主要代表,合稱「四大聖哲」。 二、蘇格拉底(Socrates,469-399 B.C.)的生平: 在兩次波希戰爭(490,480 B.C.)之後,但經歷婆羅奔尼撒戰爭(431-404B.C.),表現勇敢。為雅典公民,追求正義。自稱受精靈(daimon)啟發,每日上街與人聊天,探求真理。後來受人猜忌,誣告他「不信城邦神明,腐化雅典青年」,被判死刑,飲鴆而死。 三、思想背景: 當時有兩種思潮:自然哲學與辯士學派。前者脫離人生,後者走向虛幻。 四、生命內涵: 1.&& &坦承無知,將使真理顯示:蘇氏依循人心對真理的嚮往,以對話方式「與人個別交談」,剝除偽知,覺察無知,體認真知,指出「知德合一」,「知識即是回憶」。 2.&& &信仰傳統神祇與城邦法律:以純真(naïveté)心態,像孩子一般,立足於此一信仰,持續探討。人要勇敢地活下去,有如確知「善」存在一般。 3.&& &聽從內心的精靈之聲:在個人的具體情況中,可得知「不准」做什麼事。 五、重要心得: 1.&& &沒有經過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2.&& &朋友,你對智慧與真理如此冷淡,對靈魂的最大利益漠不關心,難道不覺得可恥嗎? 4.&& &善人不會遭遇惡事,他的生命不會被諸神所忽視。 5.&& &今後你們仍當一如往昔,按照你們所知最善的方式去生活。 敏隆講堂‧四大聖哲‧授課大綱‧2015/09/30 6.&& &真正的生命不是走向死亡的生命,而是走向「善」的生命。 六、對後代的影響: 1.&& &柏拉圖(Plato,427-347 B.C.)的理型論。 2.&& &西方心靈的特色:重視思辨,由對話到辯證,開放心態,肯定超越界。 3.&& &對世人的啟發。

9 特價13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解讀革命《反伊底帕斯》

黑眼睛文化 出版
2016/01/31 出版

「如果我們可以適度地瞭解慾望,並且有效地將之與利益做區別,那麼革命就已經發生了。」 & 1972年德勒茲與瓜塔里合著的《反伊底帕斯》是一本烏托邦之書:它設計了一個不同世界的藍圖,並不只是描述這世界有多美好,而是呈現如何走出舊的世界。 伊恩‧布凱能教授是澳洲臥龍崗大學社會轉型研究中心主任,也是德勒茲國際學術期刊、研習營、國際年度學術會議的創辦人,這是他暢銷國際的《反伊底帕斯》導讀專書,共分四章︰第一章,綜觀德勒茲與瓜塔里,討論這兩位思想家的相遇及其時代脈絡、1968年法國五月革命、與其遍及阿爾及利亞、越南、義大利等國家的深遠影響;第二章,綜觀主題意義,處理《反伊底帕斯》的理論與實踐、及用分裂分析方式去修正精神分析理論;第三章,討論《反伊底帕斯》的核心價值精神,關注幾個議題:慾望機器、精神分析及家庭主義:神聖家庭、及區分原始人、野蠻人、文明人,並簡介分裂分析;第四章是有關《反伊底帕斯》這本書的接受度與影響。 & 《反伊底帕斯》副標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是這兩位法國思想家質問資本主義剝削的社會制度改造人困於倍受壓抑的慾望,也因此,在五月革命之後,西方馬克思主義面對的挑戰並不是提供某種依附理論的政治策略,而是運用理論來清除這種無實踐意義且有致命污點的策略應用。《反伊底帕斯》正是回應這一挑戰的名作,談的就是我們可以改善並擁有我們認為值得的社會。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思想史5:明清思想史

聯經 出版
2016/01/27 出版

《思想史5:明清思想史專號》收錄5篇論著,其中4篇(王昌偉、劉勇、張藝曦、Ying Zhang)探究自明至清的思想史轉變脈絡。Harry T. Dickson的論著則聚焦於1815年以來兩百年間,英國思想界對於法國大革命的反思之變遷。 本期論壇以《新青年》為主題,收錄金觀濤、王德威等4篇演說。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思想史概論

吳臻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5/12/01 出版

《中國思想史概論》2015新編校版,本書由作者重新增刪校編後,由萬卷樓出版。作者累積近二十年「中國思想史」的教學經驗,將深奧的思想義理,以深入淺出的生動論述,綱舉目張的方式,兼綜各家之說成書。希望能為中文系、所的學生及對文化思想有興趣的朋友,提供前哲思想精義的引導。人生路上走著走著,忽然間才懂了:「這不就是書上的某句話嘛!」一段長路,一句話。厚沉沉的一本《中國思想史概論》,不只為了知識,也為那瞬間的「懂了!」

9 特價70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三月後的五卷

史作檉  著
典藏 出版
2015/10/15 出版

【經典重現】 史作檉在十二年之間,相繼寫下《三月的哲思》與《三月後的五卷》, 從綠意融融的春日到斑斕風華的秋天。 不變的是,關於愛情、慾望與生、死間的牽繫,與自我和宇宙間的距離,與你我的每一天的日常。 & 愛與需求,來自於人們過份潰失與過份滿盈的時刻裡。 & 「你說愛欲之心嗎?在我來說,它一如大自然一樣的單純、直接而偉大,它唯一之缺點,是令人莫可奈何,甚至有時也會令人充滿了遺憾之心。 & 而愛是一種需求與激發,自然就是一種自由與完成。 & …… & 人的一生當中,有三個不同的生命: & 一個是自然的生命,即人與人生而俱來的,他最好之質素,在於純然之熱情。一個是再造的生命,即人根據人的方式,再造而充實的生命,它的根本內涵,是龐大知識與心靈之合一。還有一個生命,是我從前所不曾認識或瞭解過的,它根本的意義是一種純生命之再生,亦即一種生命本身之創造,卻全不依賴於其他事物。 & 今後我所真正要追求的,就是這種生命。 每天都要問我自己:我今天要怎樣活?」__史作檉 & 哲學家所說的自然,碰到人生裡的愛與欲,會是相悖或融合?愛欲與孤獨間的距離又有多近?史作檉以詩與散文寫下生活裡的體驗與思索,有親歷盈缺的歡欣與落寞,更有真實不諱的直言與坦率。    設計特色: 為了容易攜帶與翻閱,《三月的哲思》和《三月後的五卷》採菊16開,輕巧精裝版,水彩手繪封面圖樣,三邊書口刷色,不多加工與包裝,讓讀者翻閱時能與純粹紙質纖維觸感。 & 推薦閱讀: & 《三月的哲思》 在一個季節裡,史作檉寫下了愛、爆裂與生命歸向的記錄。 & 他說:「什麼是愛情?愛情就是那種經過大苦,通過眼淚之淨洗,即刻便又恢復到雀躍般兒童之心的本質者。愛情就是不可用愛情以外任何原因,而妨礙到愛情本身存在的事物。」 & 因此,在生活與生命裡以不同姿態活著的我們,也學著去看見那有如日與夜的明暗表裡。

9 特價3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浪.清心的微笑

東九  著
育德 出版
2015/10/15 出版

讀此書:可以認識自己是甚麼樣的人物?以及如何教導自己的孩子成長成才?您知道我們人類是萬物的『靈長』嗎?我們是生活在天上,與宇宙大道同性同體嗎? 宇宙大道「生生不息」,我們人類也是「生生不息」!知道嗎?地球:是掛在宇宙大道中,不停的運行。那裡,沒有『你、我』?宇宙無為,大道無形;沒有『世界末日』?所以:自古聖賢皆以「無為法」教化天下。本書是宇宙大道之書:是『天命』自然之書。此書不是用「口傳」;也不是用「心傳」? 而只是傳一個「悟」字。誰能悟?又能親身去實踐?那誰就是本哲學研究所的老師:可做『啟迪無明指點迷津,傳道解惑授學問』的指導教授:特此敦聘!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先秦諸子中和思想研究論集

方滿錦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5/10/01 出版

本書為研究先秦諸子中和思想的專著,共收論文十二篇,另附錄佛學論文兩篇。在先秦時代,諸子百家紛紛提出中和治道之見,因此,本書研究的對象,即以道家、儒家、法家、雜家為主,涉及研究的古籍有《易經》、《書經》、《詩經》、《道德經》、《莊子》、《文子》、《論語》、《中庸》、《孟子》、《荀子》、《管子》、《呂氏春秋》、《淮南子》、〈樂記〉、《春秋繁露》、《黃帝內經》等。至於附錄的兩篇佛學文章,佛家結緣眾生,以和為出發點,可作本書餘響。

9 特價30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三月的哲思

史作檉  著
典藏 出版
2015/09/15 出版

在一個季節裡,史作檉寫下了愛、爆裂與生命歸向的記錄。 & 他說:「什麼是愛情?愛情就是那種經過大苦,通過眼淚之淨洗,即刻便又恢復到雀躍般兒童之心的本質者。愛情就是不可用愛情以外任何原因,而妨礙到愛情本身存在的事物。」 & 因此,在生活與生命裡以不同姿態活著的我們,也學著去看見那有如日與夜的明暗表裡。 & 他說:「因為忍受不了對於完美生命之不可獲得的空虛與飢渴,我們嚮往愛情;為了愛情的不能獲得,我們大哭;為了我們大哭得徹底與深切,我們便說我們渴望生命的心獲得了淨洗般的慰藉;……當我們不再向前去追尋愛情的時刻裡,我們卻能更真實地去愛人了。因為一個真正將心裡的眼淚哭泣淨盡了的人,才是一個真正不再有任何猶疑、怨尤與憤恨的人。」 & 設計特色: & 閱讀過書稿後,設計手繪了水彩圖樣,想要如實呈現閱讀的輕盈意象;為了更容易隨手翻、隨手讀,《三月的哲思》採菊16開本,精裝版,不在封面加過多加工與包裝,三邊書被刷色是想要在閱讀時,更能融入三月清新綠意裡的小小心思,讓三月裡的每一天的生活中都可以得到不同的感受與體會。

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在思想經典的國度中旅行

寒哲  著
立緒 出版
2015/09/11 出版

當代經典哲思小品 蒙田文風再現 給無暇閱讀經典著作的人們 & 在大學教育變相成職業教育,在文化被分割成專業領域的今天,如果按照全人的教育理念來看,我們都不算是真正受過教育,只有讀過經典的人才算是受過教育的人。本書正是要稍稍彌補此一缺失,寫給那些無暇閱讀經典著作的人們。 & 這是一本既嚴肅又有趣的書,以簡潔而流暢的文字寫成。介紹各個思想領域中的經典作品,使您感覺自己跟經典作品關係密切,也覺得那些生活在幾百年前的作家就近在咫尺。它使哲學像報紙文章一樣易讀易懂,又不失哲學本身的學術性和深刻性。讀這本書就像在一個文學、思想和經典著作的國度中旅行,隨時可以發現智慧的火光。 & 除了人文學的主要部分如哲學、文學、宗教、倫理、政治、語言等等之外,作者特別探討「天才」的論題,從而認識經典背後的作家。並探索二十世紀以來弗洛依德與榮格所帶領的探索無意識領域的運動。 & 本書最後提出衰朽與復興的歷史理論。這個理論預言我們的時代會有四百年以來的第一次復興。而兩位十九世紀最傑出的哲學家,尼采和卡萊爾,也都如此預言過。這次復興正在開始,它開始在人們最不能預料的時候,開始在人們只看到衰朽和停滯的時候,開始在衰朽達到極端的時候。 & ※本書原書名《西方思想抒寫》

9 特價2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哲學方法論

彭孟堯  著
新學林 出版
2015/07/23 出版

哲學探討很根本的一些問題,其中有些問題是大概每個人都會在某些時候想一想的。然而,哲學研究不是隨意想一想就能做到的。哲學是一門嚴謹的學術領域,哲學研究跟其他學術領域一樣,有其研究方法。可惜的是,目前中文界還沒有一本專門介紹哲學研究方法的書籍,本書解說了當前哲學研究的一些作法,提供了相當豐富的哲學研究資源之資訊,並且對於許多地方做出了具體的建議,乃至於進行的步驟,以供讀者參酌,對於剛開始做哲學研究的學者來說,有很大的幫助。本書另外針對如何進行學位論文(碩士論文以及博士論文)也做了相當多的解說和建議,對於哲學研究生來說,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95 特價20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靜坐、讀書與身體:理學工夫論之研究

王雪卿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5/07/01 出版

儒學不應僅是「思辯哲學」或「實踐理論」。從「半日靜坐,半日讀書」到當代身體觀,透過理學工夫論研究,反思儒學進入現代西方學術之轉譯過程,所產生的實踐脫落,召喚逐漸被學院哲學遺忘的實踐向度。  本書是一部探討宋明理學工夫論的著作,雖概括不同時代理學家,但貫穿其間的是儒學作為「實踐之學」的基本信念。儒學現代化過程中,在學科分類下被勉強劃入「哲學」學門,但哲學家一向擅長以理論的方式探討實踐,卻往往無法自己親自實踐。當代儒學也出現一個難題:學術化的儒家哲學如何「實踐」?如何不僅成為「思辯哲學」或「實踐理論」?如何避免「實踐的脫落」?此實是儒學現代化、學術化下的一項挑戰。  藉著回顧理學傳統的修養方法,尋找返本開新的可能。本書關注理學工夫的具體實踐與操作方法,如何被運作、展開;此訴求下,靜坐、讀書與與身體觀,是本書比較集中探討的理學工夫論面向。將工夫論研究,由思想文獻中靜態結構描述的「實踐理論」,返回實修實證的動態歷程之展現。使儒家哲學研究從心性形上學,往身體向度落實,發展成完整的「身心之學」。理學做為成德之學,向來與生命實踐密不可分。實踐工夫成為理學家日常性功課,甚至以證本體為生命大事,那種古典求道精神的實踐神聖性,在當今學術專技化的客觀年代,已逐漸成為一種實踐理論之客觀研究。而當存在體驗化為抽象理論時,理學原初最濃厚的實踐動能與召喚力道,是否也將靈光消逝?本書作者的初發心,便具有這種存在的憂心與感受。換言之,身為現代的學者,作者仍懷有強烈的求道之古典關懷。本書的基本主題關涉:靜坐與讀書這兩種工夫論的辯證,而除了心性修養的傳統論述以外,作者亦吸收當代的身體實踐觀點,企圖更為完整地描述理學家身心一體轉化的體證內涵。現今從事理學工夫理論的研究者不算少,但在理論與實踐之間尋尋覓覓者已不多,在這種儒門淡泊的工夫遺忘的現代氣氛下,作者的懷古初心尤為可貴,其研究成果也值得觀察。──賴錫三/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代儒學研究,儒家的工夫論常被本體論取代,而呈失語現象。此書真正立基於工夫實踐的立場,可做為現今儒者內聖學道德實踐之重要參考著作。──廖俊裕/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副教授

9 特價46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5/8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