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都市人的150個哲思感悟:找回你內心的蘇格拉底
不是想跟你說教,而是透過「看得完,剛剛好」的哲思短篇,分享與生活中重要範疇相關(如職場/婚姻/愛情/家庭)的哲思,令繁忙都市中的你亦輕鬆對人生有了多一層理解,多一點感悟。 每天通勤時、臨睡前看幾篇,或許真的可以助你尋回內心那位不滿足的蘇格拉底──探問、求真、愛智慧。
西塞羅文錄
懂得生命真諦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長。──羅馬共和之魂西塞羅 我們該一起追求文學,在過程中度過生命。文字曾是我們的消遣;如今,它是我們的避風港。 羅馬共和國末世,眾神滅跡、基督未現,唯有人獨活於世;羅馬文學黃金時代的天才作家於焉誕生── 大事業的成就不是靠筋肉,速度,或身體的靈巧,而是靠思想,人格,或判斷,在這幾點上,老年人不但不比別人壞,而且比別人好。──《論老年》 先看準了朋友,然後再愛他。不要因為先愛了他,就認作朋友。 因為,凡是心靈值得愛的人,才是值得去結交的人。& ──《論友誼》 這位勇敢堅持共和國精神的英才永不止息地追尋他的信念,靈魂不滅,自古代、中世紀以來綿延至今,擁有非常廣泛的讀者。 本書特色 ★偉大的羅馬共和之魂西塞羅,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們如何在混亂的時候堅持純粹的價值,提供老年人生、友誼抒發精闢的見解與指南。 ★在動盪不安的羅馬共和末期,西塞羅以他的才氣、堅持,持續他的憲政理想,隨著起伏不安的政治局面沉潛無定。但凡他在政治失意的時刻,就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西塞羅從未讓他的人生在任何時刻留下空白。縱使挫折長存在人生中,西塞羅告訴世人,他寧願發揮他的熱情、理想到淋漓盡致,至死不悔。 ★當西塞羅成為政治孤島,失去貢獻長才的政治舞臺,覺得人生索然無味,但仍然在這些無聊時刻,書寫文學和哲學作品,自我勉勵,以他的書寫報效他敬愛的共和國。人生縱使失意時,也要奮發振作,留下個人價值。 ★附「羅馬晚期共和義大利、地中海」地圖。概括性了解當時代地理。
蒲魯塔克札記 Ⅲ
內容簡介 本書是蒲魯塔克的雜文集,一名《道德小品》。其中包含七十八篇論文和語錄,廣泛地探討了倫理、宗教、哲學、科學、政治、文學等方 面的問題。內容擴及子女的教育、如何分辨善惡、對新婚夫妻的勸告、斯巴達人的格言及古老習俗、希臘羅馬的掌故,甚至論及為政之道、希臘羅馬時期的天文,以 及柏拉圖學派和斯多噶學派的爭議。本書是瞭解蒲魯塔克的生平和思想以及希臘羅馬時期思想發展的重要文獻。 荷蘭大學者伊拉斯謨 (Erasmus von Rotterdam, 1466-1536)促成首部印刷版蒲魯塔克文集的出版,並將《蒲魯塔克札記》其中一篇《論諂諛》譯成拉丁文,獻給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法國作家蒙田 (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的隨筆集(Essais)則深受此作品的影響,許多論述也摘自本書,有人稱他為「法國的蒲魯塔克」。1572年,阿米歐 (Jacques Amyot)將《蒲魯塔克札記》譯為法文,這是最重要的蒲魯塔克譯本,也被譽為西方文學史上最重要的翻譯作品之一。 本 書分為四冊,第一冊包含導讀及十九篇章,內容可分為教育、道德勸告、人生警語、希臘羅馬時期的哲學及格言。在教育部分,蒲魯塔克談及父母應如何教育子女、 學習詩歌的重要性及課堂講演討論的功能。道德勸告的篇章中,他則從自我修身精進德行,談至交友、分辨阿諛之徒、與政敵相處之道,及善惡之分等課題。人生警 語則包含對養生的建言及對新婚夫妻的勸告。最後幾個篇章則從希臘羅馬時期的哲人思想開始論述,再擴及歷史上國王、將領及知名人士的嘉言警語。其中三篇相當 有趣地蒐集斯巴達人的格言及各種風俗軼事,可說是斯巴達地方史的第一手資料。
蒲魯塔克札記 Ⅳ
內容簡介 本書是蒲魯塔克的雜文集,一名《道德小品》。其中包含七十八篇論文和語錄,廣泛地探討了倫理、宗教、哲學、科學、政治、文學等方 面的問題。內容擴及子女的教育、如何分辨善惡、對新婚夫妻的勸告、斯巴達人的格言及古老習俗、希臘羅馬的掌故,甚至論及為政之道、希臘羅馬時期的天文,以 及柏拉圖學派和斯多噶學派的爭議。本書是瞭解蒲魯塔克的生平和思想以及希臘羅馬時期思想發展的重要文獻。 荷蘭大學者伊拉斯謨 (Erasmus von Rotterdam, 1466-1536)促成首部印刷版蒲魯塔克文集的出版,並將《蒲魯塔克札記》其中一篇《論諂諛》譯成拉丁文,獻給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法國作家蒙田 (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的隨筆集(Essais)則深受此作品的影響,許多論述也摘自本書,有人稱他為「法國的蒲魯塔克」。1572年,阿米歐 (Jacques Amyot)將《蒲魯塔克札記》譯為法文,這是最重要的蒲魯塔克譯本,也被譽為西方文學史上最重要的翻譯作品之一。 本 書分為四冊,第一冊包含導讀及十九篇章,內容可分為教育、道德勸告、人生警語、希臘羅馬時期的哲學及格言。在教育部分,蒲魯塔克談及父母應如何教育子女、 學習詩歌的重要性及課堂講演討論的功能。道德勸告的篇章中,他則從自我修身精進德行,談至交友、分辨阿諛之徒、與政敵相處之道,及善惡之分等課題。人生警 語則包含對養生的建言及對新婚夫妻的勸告。最後幾個篇章則從希臘羅馬時期的哲人思想開始論述,再擴及歷史上國王、將領及知名人士的嘉言警語。其中三篇相當 有趣地蒐集斯巴達人的格言及各種風俗軼事,可說是斯巴達地方史的第一手資料。
蒲魯塔克札記 I
內容簡介 本書是蒲魯塔克的雜文集,一名《道德小品》。其中包含七十八篇論文和語錄,廣泛地探討了倫理、宗教、哲學、科學、政治、文學等方 面的問題。內容擴及子女的教育、如何分辨善惡、對新婚夫妻的勸告、斯巴達人的格言及古老習俗、希臘羅馬的掌故,甚至論及為政之道、希臘羅馬時期的天文,以 及柏拉圖學派和斯多噶學派的爭議。本書是瞭解蒲魯塔克的生平和思想以及希臘羅馬時期思想發展的重要文獻。 荷蘭大學者伊拉斯謨 (Erasmus von Rotterdam, 1466-1536)促成首部印刷版蒲魯塔克文集的出版,並將《蒲魯塔克札記》其中一篇《論諂諛》譯成拉丁文,獻給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法國作家蒙田 (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的隨筆集(Essais)則深受此作品的影響,許多論述也摘自本書,有人稱他為「法國的蒲魯塔克」。1572年,阿米歐 (Jacques Amyot)將《蒲魯塔克札記》譯為法文,這是最重要的蒲魯塔克譯本,也被譽為西方文學史上最重要的翻譯作品之一。 本 書分為四冊,第一冊包含導讀及十九篇章,內容可分為教育、道德勸告、人生警語、希臘羅馬時期的哲學及格言。在教育部分,蒲魯塔克談及父母應如何教育子女、 學習詩歌的重要性及課堂講演討論的功能。道德勸告的篇章中,他則從自我修身精進德行,談至交友、分辨阿諛之徒、與政敵相處之道,及善惡之分等課題。人生警 語則包含對養生的建言及對新婚夫妻的勸告。最後幾個篇章則從希臘羅馬時期的哲人思想開始論述,再擴及歷史上國王、將領及知名人士的嘉言警語。其中三篇相當 有趣地蒐集斯巴達人的格言及各種風俗軼事,可說是斯巴達地方史的第一手資料。
蒲魯塔克札記 Ⅱ
內容簡介 本書是蒲魯塔克的雜文集,一名《道德小品》。其中包含七十八篇論文和語錄,廣泛地探討了倫理、宗教、哲學、科學、政治、文學等方 面的問題。內容擴及子女的教育、如何分辨善惡、對新婚夫妻的勸告、斯巴達人的格言及古老習俗、希臘羅馬的掌故,甚至論及為政之道、希臘羅馬時期的天文,以 及柏拉圖學派和斯多噶學派的爭議。本書是瞭解蒲魯塔克的生平和思想以及希臘羅馬時期思想發展的重要文獻。 荷蘭大學者伊拉斯謨 (Erasmus von Rotterdam, 1466-1536)促成首部印刷版蒲魯塔克文集的出版,並將《蒲魯塔克札記》其中一篇《論諂諛》譯成拉丁文,獻給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法國作家蒙田 (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的隨筆集(Essais)則深受此作品的影響,許多論述也摘自本書,有人稱他為「法國的蒲魯塔克」。1572年,阿米歐 (Jacques Amyot)將《蒲魯塔克札記》譯為法文,這是最重要的蒲魯塔克譯本,也被譽為西方文學史上最重要的翻譯作品之一。 本 書分為四冊,第一冊包含導讀及十九篇章,內容可分為教育、道德勸告、人生警語、希臘羅馬時期的哲學及格言。在教育部分,蒲魯塔克談及父母應如何教育子女、 學習詩歌的重要性及課堂講演討論的功能。道德勸告的篇章中,他則從自我修身精進德行,談至交友、分辨阿諛之徒、與政敵相處之道,及善惡之分等課題。人生警 語則包含對養生的建言及對新婚夫妻的勸告。最後幾個篇章則從希臘羅馬時期的哲人思想開始論述,再擴及歷史上國王、將領及知名人士的嘉言警語。其中三篇相當 有趣地蒐集斯巴達人的格言及各種風俗軼事,可說是斯巴達地方史的第一手資料。
失戀後遇見蘇格拉底
最萌哲學女子,古希臘3大哲學家化身為美少女降臨現代! 不用擔心看不下去!像小說一樣精采的哲學書,page by page,欲罷不能 「人為什麼活著?」、「有沒有永遠不變的事物?」、「如何改變社會與世界呢?」 你是不是也曾對這些問題感到好奇探詢? 你相信解答的秘密就藏在古希臘的哲學當中嗎? 誰說哲學是「說教」、「文字遊戲」、「只會詭辯閒人的樂趣」?不,事實並不是這樣簡單。 哲學正是「找尋自我」的唯一指標。 這本書的完成,就是為了宣達這件重要的訊息! 本書特色 以青春校園小說的輕鬆架構,探討嚴肅的哲學議題!男主角從一個空虛、沒有靈魂的高校生,經過哲學三姊妹的用心引導,徹底改變他的人生觀! && 相信讀者也能隨著高潮迭起的故事,進行一次豁然開朗的哲學洗禮! ★Amazon 讀者書評五顆星: 深入淺出,改變你的人生! 一本引人入勝的哲學小說! 不只是在闡述理念,人物刻畫生動,讓閱讀變得有趣,令人印象深刻,也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柏拉圖理想國
西元前411年,雅典熱鬧的百里阿港附近塞伐洛斯的家裡,屋裡幾張椅子散落成半圓形,蘇格拉底和他的朋友就圍坐在這裡,展開了一長串的對話。在詰難辯論的過程中,闡述了正義的意義、宗教與文化、國家與靈魂、國衛生活、知識的性質等等主題,也討論了如何改造社會,建立理想國。 柏拉圖以對話體的形式,記錄了蘇格拉底與友人間的滔滔雄辯,成就了《理想國》這部流傳久遠的西洋經典。所討論的問題與獨到的見解,甚至寫作的形式,無論就西洋哲學、政治學或文學而言,都有其歷史性的地位。 柏拉圖著作的特色,就是對話體,而且都以蘇格拉底為發言或發問的中心,柏拉圖自己則從不在書中出現。這種戲劇的形式,同時顧及演出的場景,參與談話者的性格、語言和風範,尤其能顯示他對文學,特別是當時的詩劇形式的了解與掌握。 另一方面,柏拉圖也表現了蘇格拉底求真求實的特殊方法──即辨證法。這兩種特質,為後世的哲學家,開創了一種研究與寫作的形式,為西方「烏托邦文學」的鼻祖。因此,《柏拉圖理想國》對國內有志於哲學、政治、文學等各方面研究的人,是一本必備的參考著作。
中世紀哲學精神(8CD)
第一講:從希臘哲學到基督宗教第二講:奧古斯丁的哲學體系第三講:中世紀特有的哲學問題第四講:多瑪斯哲學及其後續發展本書特色西方中世紀從公元第二世紀到第十五世紀,綿延1300年。這段期間經常被稱為「黑暗時代」,究竟是怎麼回事?人類在尋求「智慧」時,總是要求獨立思考,好像理性可以解釋及解決一切問題,但事實並不如此樂觀。理性有其限制,而人的生命卻顯示全方位的需求,因此宗教從來不曾在歷史上絕跡。中世紀融合希臘哲學與基督宗教,引發新的思想潮流,使理性與信仰之間的衝突、矛盾、折衷、協調,清楚浮上檯面。它造成了什麼結果,塑造了什麼心態,啟發了什麼觀念,又為西方哲學帶來了什麼難題,這些都是值得我們省思的。(傅佩榮)
智慧心燈:蘇格拉底寓言故事
以幽默風趣的語言分享智慧用理性睿智的思想啟迪人生榮獲第13、17屆冰心兒童圖書獎寓言文學研究會地1、2、3屆「金駱駝獎」書中的故事和寓意,有的是作者自己親身經歷的所感所悟,有的是對他人言行的所思所想,更多的則是對大千世界的思考。蘇格拉底真誠地說:「孩子們,看問題就是這樣。同樣一件事,只因為站的角度不同,結果也就有了差異。現在,請你們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再看看斑馬身上的花紋好嗎?」本書特色本書榮獲「第十三、十七屆『冰心兒童圖書獎』」「寓言文學研究會第一、二、三屆『金駱駝獎』」
希臘哲學精神(8CD)
第一講 神話、宗教與城邦生活第二講 從哲學起源談到蘇格拉底第三講 柏拉圖的豐富心靈第四講 亞里斯多德及其後續發展本書特色西方思想的源頭,在希臘哲學。聽到「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這三個名字,好像他們揭示了「愛智」的理想,洞見了生命的本質,可以指引我們何去何從。值得深問的是:希臘哲學是怎麼產生的?在那小小的愛琴海四周,如何閃現一系列動人的思維?理性所能抵達的極致境界是什麼?這樣哲學對西方文化,以至人類文化,又有什麼長遠而深刻的影響?存思這一類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希臘哲學的精神。
沉思錄:我與自己的對話
本書是由古羅馬的哲學家皇帝馬可.奧理略(121~180年)所著,共十二卷,是一個皇帝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札記,後世則視此書為斯多噶學派的代表作。原書名是《我與自己的對話》,《沉思錄》書名是由後人所取。書中對於理性探討,以為行動之符合自然和理性是一回事,就是說理性即是自然性。也多次談及對死的態度,認為人面對死亡時,應當「不要憎惡死亡,而要由衷地接受它。死亡是自然產物的一部分」。提倡人要與他人和諧相處,在與他人交往中,馬可總能看到身邊人的優點,這在《沉思錄》第一卷中,他一一歷數祖父、父親、母親、朋友、老師及妻子、兒女的優點,並感謝他們對自己的幫助可表現出來。處處觀人之長, 處處取人之長,他深信人之來世是互惠互利的。
永遠謳歌思考:沉思錄(經典3.0)
《沉思錄》是由古羅馬的哲學皇帝馬可.奧理略(121-180年)所著,共十二卷,是一個皇帝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札記,後世則視此書為斯多噶學派的代表作。《沉思錄》書名是由後人所取,因為奧理略並沒有想過要出版這本作品,這本書是留待自己用的──是一個人發自內心的說話跟懺悔、發自內心的一種靈性的反思。這本書的導讀者梁文道認為,在奧理略做皇帝的經驗裡,歷經戰亂、災難和帝國的衰落,使他不得不更依賴哲學,來把握住自己。從這本書,我們可以理解奧理略節欲的思想、過樸實的生活,以及主張以理性和意志控制自己的激情,如:「那對深厚的名聲有一種強烈慾望的人,沒有想到那些回憶他的人,自己很快也都死去,然後他們的子孫也要死去,直到全部的記憶都通過那些愚蠢的崇拜,和死去的人們,而終歸堙滅無聞。」奧理略在這本書裡沒有什麼新見,他在重覆的是以前斯多葛派其他哲學家講過的東西,這本書重要的地方,在於他總結了別人教育他的東西之後,把它化為一組的規律,每天重覆地在寫這些規律,然後把這些規律應用到自己的生活處境之中。簡單講有三大規律。第一、你對世界的感知必須是客觀的,第二教條是要正義地對待他人,第三條是紀律化自己的意志。奧理略在寫這本書的時候,非常講究用字,甚至是有推理的部分,把它當作書來看不夠完整;把它當日記來看的話,又太完美。奧理略的母語是拉丁文,但是他卻選擇用希臘文來寫。梁文道認為奧理略是要跟自己製造一個距離,他恰恰不想要自己像一般人寫日記那樣,他要的是跟自己保持一個距離,他透過寫作跟自己製作一個內在的張力,所以他用第二人稱,就是自己在跟自己對話。透過這樣的寫作過程裡,每天修練自己,簡單的說《沉思錄》其實是奧理略的修行筆記。今天的讀者也可以反覆在書裡尋得一種心靈的退隱與安慰、自我的意思訓練,使我們願意坦然地接受世界上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沉思錄:北大名教授何懷宏經典品讀
「不對的事不用做,不真實的話不必說。」──馬可.奧理略每個人都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最壞的時代 最好的選擇風靡千年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長踞中國各大書店暢銷榜第一名多次創下單日最高銷售紀錄二戰英國首相邱吉爾、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法國前總統密特朗、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 等國際知名領導人枕邊書權威譯本 名家品讀世界不是一塊淨土,但心靈卻可以是一塊淨土;外面的世界很熱鬧,但內心的世界卻可以很安靜。我們常常也會想要熱鬧,但內心能安靜的人更有力量,甚至更幸福。因為這種力量或者幸福的源泉不依賴於外界條件,而來自於自身。《沉思錄》原為古羅馬皇帝奧理略自我反省與對話的札記,為其發自內心、不經雕琢的真摯文字記錄。奧理略在生命最後的十年間,歷經戰亂、災難和帝國的衰落,卻在紛擾之中創作了這部寫給自己的十二卷書。這部不朽鉅作是人類有史以來所進行的最偉大的自我心靈交流之記錄。本作為北京大學教授何懷宏於1988年完成的重要譯著,20年間廣為流傳,並為當今翻譯界評為極具正確性的權威譯本。他以深入閱讀《沉思錄》多年的感悟,與讀者分享其為此部作品感動20年的所得。
亞里斯多德與《形上學》
亞里斯多德是西洋上古哲學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形上學》為其代表作,影響後世的思維方式千餘年,至今《形上學》仍舊為哲學的主流研究。系統性地討論《形上學》的各個層面,除提供亞里斯多德的背景資料,更討論了形上學的定義、本體論、神與眾神、以及與科學的關係,為一本深入淺出的導讀入門書。
多瑪斯形上學
多瑪斯的思想代表著中世紀思想的集大成,他是中世紀偉大的神學家與哲學家。在多瑪斯的哲學思考中,希臘的哲學及在他之前的整個哲學傳統是他所接受的權威與批判反省的基礎;由他所建立起的嚴謹的理性思辨系統是往後所謂基督宗教哲學所不斷探討的寶藏。一部西方哲學史事實上是一部形上學史。哲學思辯的開始即是哲學家嘗試為這經驗世界中存在的許許多多的事物尋找最終的統一原理,形上的思考要解答的是一與多的問題。在哲學家的辯證中,開啟了各種形上的思考或形上學的典範。本書的探討就在嘗試提出在多瑪斯形上學中的希臘的二核心思想,一是柏拉圖的分享理論,另一是亞理斯多德的存有的類比概念。是在這樣的理性思辨的立場上,多瑪斯再以聖經思想中的創造概念構成他整個形上學的架構。我們經驗中所有的事物正因著是有原因的,與最終的原因有著本體上類比關係。
柏拉圖:克拉梯樓斯篇
現存最完整的古希臘語言哲學文獻首推柏拉圖《克拉梯樓斯篇》對話錄,在這篇對話裡,柏拉圖綜合了上述的兩種論點。她一方面指出:在什麼樣的條件之下,所設立的語言有合於其所指涉對象的本質﹔在什麼樣的條件之下,沒有合於對象本質的正確性﹔另一方面,她又指出:在什麼樣的意義之下,所設立的語言可以合於眾人所共認而有其正確的使用﹔在什麼樣的意義之下,不能僅僅訴諸於共同認定。此外,她還提供了一個古希臘字源的知識,在哲學解釋學上,這個字源學,對於使用漢語的歐洲哲學研究者有著極重要的價值。
詩學PERI POIETIKES
悲劇是對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經過「裝飾」的語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別被用於劇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動,而不是敘述,通過引發憐憫和恐懼使這些情感得到疏洩。 作為一個整體,悲劇必須包括如下六個決定其性質的成分,即情節、性格、言語、思想、戲景和唱段。……另外,悲劇中的兩個最能打動人心的成分是屬於情節中的部分,即突轉和發現。 情節是對行動的摹仿;這裡說的「情節」指事件的組合。……事件的組合是成分中最重要的,因為悲劇摹仿的不是人,而是行動和生活。……因此,情節是悲劇的根本,用形象的話來說,是悲劇的靈魂。
中世紀哲學精神
《中世紀哲學精神》(L^Esprit de la philosophie miale )是法國學術院士、中世哲學權威吉爾松(Etienne Gilson)先生所作的一本世界名著。中世紀的哲學,包含教父哲學與士林哲學,而中世紀哲學的精神就是天主教哲學的精神。本書藉由論述中世時代人類之經驗與思想,幫助讀者了解中世紀哲學的義理內涵、歷史淵源與對後世之影響,乃一全盤性、綜合性的高水準哲學論述。人的偉大在於人是按天主肖像而受造的。人有自由,可以主宰自然,取其所需。人有理智,可以明白事理,裁官萬物。但人雖擁有這一切,仍然明白人之偉大並不出於自己。一旦明白這點,便足以初窺人之渺小。人若不知自己的尊嚴,不足以認識自己;人若強調自己的尊嚴而不顧及比自己更偉大的存在,將絆跌在虛榮的石頭上。
論亞理斯多德(創作學)
創作學 全書分十五章,附錄一。除總論外,一般論述如研究亞氏方法:戲劇史之認定,悲劇定義之析理;戲劇行動情節結構體系之建立;悲劇創作與歷史事實同異之辨等。凡諸此構體系之建立;悲劇創作與歷史史實同異之辨等。凡諸此類,皆屬國際之公議。 作者本人復提出創新說;四重行動分類;重釋悲劇宏偉體裁;新創悲劇補償贖罪主義:解析單一與自身交織情節,皆以作者之認知為度。 作者簡介 王士儀教授,國立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畢業,中國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及美聖若望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一九七三年英牛津大學博士候選人,現任文化大學中國戲劇學系主任。 近年發表相關論文數十篇,同時也是書法家,出版作品及舉行個人書法特展。
亞理士多德-西方文化的奠基者
西方文化的奠基者~亞理士多德 亞理士多德是西方文化的奠基者。他是古代科學和哲學的集大成者,建立了一個百科全書式的思想體系,在西方文化史、哲學史和科學史上皆佔有顯赫的地位。他的思想是人類的一筆精神財富。在人類思想發展史上,其里程碑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求知是人的本性」,這是亞里士多德的人生信條。他把人生的意義歸結為求知,把求知當作人格高低的象徵,他真誠地認為,愛好知識、尋求真理是人所共有的本性。 他堅信人類光輝燦爛的未來只有經由堅持不懈的求知與實踐,逐漸積累知識才能達到,並認為按求知的欲望行事,是人生最高的目標,從事理智活動、進行思辨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 我們肯定亞里士多德的成就,並不意味著肯定他的全部學說。實際上,他的很多思想都已被新的科學所否定,特別是自然科學方面更是如此。儘管如此,從科學史角度來看,人們仍承認亞里士多德在人類科學頁發展中的貢獻與作用。 喬納遜.伯內斯說:「亞里士多德永遠不會被人遺忘,他的事業一次又一次地引起人們的興趣。」 他為人類探求真理開拓了道理,他尊重事實的治學方法為今人所發揚,他的思想是人類的一筆精神財富。在人類思想發展史上,他的里程碑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蘇格拉底-「述而不作」的古希臘聖哲
巨擘百傳叢書 ●作者高興地向廣大的讀者朋友推荐《巨擘百傳叢書》。在世紀之交,能有這樣的精品叢書陪伴你,是智慧上的愉悅。我們相信,以這些巨人、大師的足跡中,可以學會如何正確對待成功和失敗、安逸和艱辛、歡樂和痛苦、順利和磨難,懂得應該如何對待人生,如何學會做人,如何求知,如何塑造自我,如何塑造未來。 ●每一位具有世界影響的偉大人物,都蘊藏著一部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們豐富的閱歷與人生體驗,他們的奮鬥精神和成功要素,他們追求卓越的性格和把握機緣的能力,對今天的人們無疑具有巨大的啟發和教育意義。 ●巨人是人類的菁英,他們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文明做出卓越的貢獻,他們奮鬥的精神與超人的績業深受人們仰慕,為人們學習的楷模。他們是人不是神,他們來自常人又高於常人。崇高的理想,為國家、為人類謀福祉的信念、是他們不懈奮鬥、不懼困難的動力。 ●仔細閱讀完這套《巨擘百傳叢書》,就能讓你宛如看到那些偉人們的音容笑貌、舉止言談及努力堅持崗位的影像,再次浮現你的腦中,感受他們的理想、信念、胸懷、情操,而這些將幫助你、啟發你如何為人、如何學習、如何為理想前進不懈。
蘇格拉底:聖賢四傳3
真理比命重要 西元前三三九年春末,雅典法庭因為蘇格拉底的學說,有鼓勵年輕人邪異思想的嫌疑,宣佈了他的死刑。 蘇格拉底面對命運中無法逃離的災厄,只說:「你們若殺了我,就很難再找到像我這樣的人。我是神賜給這個城市的牛虻,牛因肥大而懶惰、遲鈍,需要牛虻的刺激;神把我賜予你們,你們卻像沈睡中突然被喚醒的人那樣,大感憤怒、惱火,恨不得立刻置我於死地。從此,你們的餘生就可在渾渾噩噩中度過。」 這個不得志的哲學家,一生有不少遭時人與後人誤解之處,但他始終執著於真理的探求,就算被指為邪端異說也不以為意。 本書以詳細的篇幅,介紹了蘇格拉底的思想及其行徑,使讀者彷如處於那樣一個箝制思想、哲思飄渺的時代,親眼觀察蘇格拉底的一言一行,體驗他以生命換真理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