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禮物(夢想家15)
未來的禮物 耶誕前夕,當聖誕老人送完了所有的禮物,卻發現背包裡還剩下一個洋娃娃。 「究竟是哪個孩子沒有禮物呢?」認真的聖誕老人按著名單四處尋索,卻找不到娃娃的主人。原來,它是個未來的禮物... 作者伊娃海勒,以輕鬆而具現代感的筆法,鋪陳出這個趣味小品。而國際知名畫家麥克索瓦,以其幽默的畫筆,使本書更顯得趣味盎然。 更有趣的是,本書在幽默中,又隱含著一些玄機。其實故事的結尾,在一開頭便已有所暗示。
愛蜜莉-花之歌
學校教育 愛蜜麗的父親認為教育關係著一個孩子的未來。雖然他希望他的孩子都能有優雅的態度,對人彬彬有禮,但他同時也希望他們能夠獨立的思考。他繼承了愛蜜麗的祖父重視教育的理念。 最初,愛蜜麗參加鎮上只有一間教室的學校。到了十歲,他進入祖父協助興辦的安默斯特專校暨學院。當時大部分學校都致力於教授所謂的三個"R",包括讀、寫和算。但是安默斯特專校的學生除了拉丁文和希臘文外,還要上化學、解剖學和自然哲學等課程。他們也可以去上安默斯特學院的課。愛蜜麗就在這樣開放的環境中訓練自己的寫作技巧。她當時的老師回憶:「他文章的原創性驚人,無論在思想或風格上,卓越的表現超越她的年齡。」 愛蜜麗也常利用寫信來練習她的文筆。她在早期的書信中,顯然企圖以動人的才智和駕馭文字的能力來眩惑讀者。但過了一段時間,她發現若是她要表達真實的情感,就必須馴服自己不羈的用辭。「我們曾錯以為文字微小而薄弱。然而現在我發現,沒有什麼東西能像文字的力量那般強大。」
怪叔叔
怪叔叔 打開電視、翻開報紙,幾乎每天都可看到、或是聽到層出不窮的兒童綁架打開電視、翻開報紙,幾乎每天都可看到、或是聽到層出不窮的事件。看著那些掩面痛哭、身心俱碎的父母,你可曾想過,如果有一天,被綁走的是自己的寶貝,你該如何是好? 沒有人知道那綁架孩子的人是誰?他在哪裡?他什麼時候出現?大家對這個專抓孩子、神出鬼沒、令人防不勝防的陌生人,不是束手無策,要不就是終日神經緊張。 信誼基金出版社針對這個社會長期關心的議題,邀請深受孩子歡迎的名插畫家----李瑾倫,創作《怪叔叔》這本圖畫書:書中主角小豬胖臉兒和他的朋友小領結非常擔心會碰到怪叔叔,他們絞盡腦汁想光了他們可以想到的辦法要去對付不懷好意的怪叔叔…… 「那怎麼辦呢?」「反正我們什麼都不要理,我們什麼都說不要!」「只要我們走得很快,他就沒辦法抓我們了。」「我們可以用力吹求救用的哨子!」不但探討綁架事件對孩子們的衝擊和會有的反應;也提醒大人平常該如何預防兒童綁架,以及教導孩子保護自己的正確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繪畫部份,作者綜合運用水性顏料、彩色鉛筆,呈現渲染的效果;成功營造出小朋友假想可能會被綁架的氣氛。再加上生動可愛的小豬造型、活潑的版面設計,處處呈現作者高超的繪畫能力。
我愛玩
「大風吹,風箏山頭飛,小風吹,風箏頭上飛…」以童玩為主軸,運用絕妙的文字創意,發展出20首可讀、可玩的兒歌集,帶小讀者大玩跳房子、放風箏、紙飛機、捉迷藏….,也將大讀者帶入時光隧道,重回兒時的回憶。本書是以童玩為主軸,所發展出來二十首可讀、可玩的創作兒歌集,內容所述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童年遊戲。如在「扮家家」一文中,作者將孩子以大樹當家、石頭做籬笆,香香的野花是桌上的美味佳餚等遊戲景致,以簡明鮮活的筆調,自然輕鬆的表現出來,不僅小孩子看了會覺得非常熟悉,就連大人讀會覺得倍感親切,想要跟著孩子一起玩耍,享受一下遊戲的樂趣。另外還有跳房子、打水漂兒等傳統遊戲,也都在作者的巧思妙筆下,活靈活現的呈現出來。全篇文字淺白合韻,敘事寫情,加上由屢獲國內、外大獎的劉宗慧小姐精心繪製的插畫,讓家長在與孩子伴讀的過程中,更能體會文字的魅力!
瑪德琳
瑪德琳是名住在巴黎孤兒院的小女生。她個子雖小,膽子卻大。有一天夜裡,瑪德琳因肚子痛而哇哇大哭。原來,瑪德琳得了急性盲腸炎。救護車送走了瑪德琳。等她開刀醒來以後,發現了「住院」的所有新鮮事。當孤兒院的另外十一名小女生來看她時,大家都對病房內有糖果玩具、身上有一道手術疤痕的瑪德琳羨慕不已。當天晚上,十一個小女生像瑪德琳那樣哇哇大哭。因為,她們都想像瑪德琳那樣,享受「住院」中的所有新鮮事!這樣一則童心飽滿、處處引人莞爾的故事,因作者輕妙、洗練、自由而瀟灑的童筆,平添了許多趣味。他的繪圖,不僅充滿了活力,也滿佈著兒童般的天真「語彙」,也因此能勾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帶著他們馳騁於故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