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隸書習字帖
一本以學習隸書為目的的專門習字本,想要學寫美字、想要練成絕美隸書字體,《療癒隸書習字帖》就是你最需要的一本書。 書中規劃40堂隸書書寫架構課程,逐步說明寫法,並提供範例字;更集結作者的精彩硬筆作品,認真學習前面的基礎後,再逐步學習詩詞佳句,最後就能像大師一樣,寫好一篇隸書硬筆佳作。 現在就開始來練字吧! 誰該擁有此書? ✪小學生/國中生最需要 想要寫得一手好字,從小練起,是一輩子都丟不掉的技能! ✪高中生/大學生不可錯過 即使字已經定型,還是有機會挽救,一天一頁,慢慢練,不貪多,也能醜字變美字! ✪社會人士 習字靜心 出了社會,人情冷暖飲水自知,每天寫寫字來靜靜心,拋開負面情緒,隔天元氣再出發! ✪隸書初學者 這本就夠 初學隸書硬筆字,讓鄭耀津帶你領略隸書的美! ✪隸書習字老手 這本就好 即使是隸書硬筆好手,這本療癒的隸書字體,帶給老手新的體會。 本書特色 ‧完整的隸書架構法則‧ 學寫隸書必會的架構法則,作者以淺顯易懂的說法, 推出 40 堂隸書架構課程,教你學會寫好隸書的祕訣! 不論是初學者或是隸書老手,細讀推敲,都能感受箇中韻味。 ‧最美的習字範本‧ 《定風波》 《永遇樂北固亭懷古》 《青玉案•元夕 》 透過一字一句的臨摹,慢慢寫、日日寫,你也可以寫出一篇篇美字。 ‧貼心的西翻設計‧ 為了方便讓讀者讀帖、臨帖,特別以西翻的形式設計, 讀者在練習時,也可以看到左頁老師的叮嚀, 書寫過程也不會弄髒手,是最貼心的設計。
暖心楷書習字帖
一本以學習楷書為目的的專門習字本,想要學寫美字、想要練成絕美楷書字體,《暖心楷書習字帖》就是你最需要的一本書。 書中介紹楷書寫法筆法、書寫原則及架構,更集結作者的精彩硬筆作品,認真學習前面的基礎後,再逐步學習詩詞佳句,最後就能像大師一樣,寫好一篇楷書硬筆佳作。 現在就開始來練字吧! 誰該擁有這本書? ✪小學生/國中生最需要 想要寫得一手好字,從小練起,是一輩子都丟不掉的技能! ✪高中生/大學生不可錯過 即使字已經定型,還是有機會挽救,一天一頁,慢慢練,不貪多,也能醜字變美字! ✪社會人士 習字靜心 出了社會,人情冷暖飲水自知,每天寫寫字來靜靜心,拋開負面情緒,隔天元氣再出發! ✪楷書初學者 這本就夠 初學楷書硬筆字,讓Pacino Chen帶你領略楷書的美! ✪楷書習字老手 這本就好 即使是楷書硬筆好手,這本暖心的楷書字體,帶給老手新的體會。 本書特色 ‧扎實的楷書筆法基本功‧ 學寫楷書,必先懂得筆法。點、橫、豎、撇、捺、鉤、提等, 作者貼心地教授每個筆法書寫要點,同時附上範例字,扎實你的楷書基本功。 ‧完整的楷書書寫原則架構‧ 學寫楷書必會基礎筆順、架構法則, 作者以淺顯易懂的說法,讓你學會寫好楷書的秘訣! 不論是初學者或是楷書老手,細讀推敲,都能感受箇中韻味! ‧最美的習字範本‧ 《水調歌頭》 《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人間四月天 》 透過一字一句的臨摹,慢慢寫、日日練,你也可以寫出一篇美字。 ‧貼心的西翻設計‧ 為了方便讓讀者讀帖、臨帖,特別以西翻的形式設計, 讀者在練習時,也可以看到左頁老師的叮嚀, 書寫過程也不會弄髒手,是最貼心的設計。
慢筆寫心經:像書畫家一樣,一筆一畫的慢慢寫,專注與自己的內心對話。
本書收錄篆、隸、行、楷四種書體,以及硬筆(鋼筆字、原子筆字)的書寫,還有各種不同表現的心經格式,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書寫〈心經〉的幾個層次: 書寫〈心經〉有幾個層次,從寫字的技術來說,要先一字一字,一詞一詞,然後再一句一句,慢慢熟悉每個字的寫法。 等到一句句都熟悉了,就可以通篇的書寫,不一定要一次寫完全部的經文,重點是寫的時候都要很專心,要心無旁騖。 把心思專注在寫字這件事上,看著筆尖,想著字的造型,一筆一畫的慢慢寫,只要這樣做,就可以很快達到忘我的境界。 寫經的紙張,不管寫得好壞,都要標上日期、整齊收好,日積月累,可以看到自己下了多少功夫,也是一種成就。 寫經的生活美學:寫字的當下沒有我的意識,但一個人的生命、修養、喜怒、哀樂,都透過筆墨、轉化為字跡,在紙上靜止的流動。 數年前,有一位方外的朋友來請我寫〈心經〉,我請他喝茶聊天,並問:「〈心經〉對你們來說,應該是已經倒背如流了,何必還要有書面的文字呢?」 這位法師說,「出家修行雖然很安靜、平和,但有時難免也會覺得心境枯澀,因此需要藝術來滋潤心靈。書法很美,寫的又是佛經,對我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這位法師的說法,很值得大家參考。 從古到今,書法似乎一直受到宗教界人士的特別鍾愛,懷素、高閑上人等高僧,都有名的書法家,尤其懷素,以其狂草而名垂千古。書法家也都喜歡寫經,王羲之、趙孟頫、文徵明,這些書法大家們都寫過道家的經典,蘇東坡、黃山谷、趙孟頫、董其昌都寫過佛家經典。 近代弘一法師,出家前在文學、翻譯、音樂、作詞作曲、戲劇各方面都令人驚才絕豔,是民國初年人才輩出的時代極為閃亮的文藝全才,出家之後的弘一大師盡棄所有,唯有書法成為他一輩子用功不懈的藝術。 曾經有一位作家說,給我一張紙、一枝筆,我就可以寫出美麗的作品。寫字也應該如此。 寫字的當下沒有我的意識,但一個人的生命、修養、喜怒、哀樂,都透過筆墨、轉化為字跡,在紙上靜止的流動。 寫經尤其需要這樣沉澱、安靜的心情。人們常常說寫書法可以修身養性,確實如此,也可以反過來說,要先修身養性,才能把書法寫好。 寫經需要安靜、清爽的環境,至少一張乾淨的桌子是要有的,除了紙筆之外,還要有臨摹的經典。寫字最忌無意識的書寫,或是沒有標準的隨便亂寫。 有喜歡的作品可以臨摹,可以避免壞習慣的不斷重複,因此不管是不是練字,寫經要時時仔細閱讀臨摹的作品,要一筆一畫的閱讀,仔細分辨筆畫的輕重、大小、長短、方向,細細體會其中書寫的技法,一個字的結構如何安排,為什麼會覺得好看、漂亮,原因在哪裡,仔細分析,仔細閱讀,而後字的字形、字義就會更清晰的展現出來。 一字字的閱讀之後,慢慢進入一個句子一個句子的體會之中。寫經最怕有口無心,只有單純的動作,卻沒有體會經典的意涵。不管道家、佛教、基督教的經典,都有深刻的意義, 需要不斷重複閱讀、重複抄寫,在不斷重複的過程中,經典的意義會慢慢自動浮現……
如何寫心經:書畫家的寫字課,一筆一畫,靜心寫字。
安靜寫字,會潛移默化一個人的思想、行為,以致改變個性, 至少可以得到心靈片刻的安寧。 從修行的意義來說,寫經更有殊勝的功能。 ◎ 掌握以下的原則,即使沒練過書法,也可以把經文寫好: 其一,只使用毛筆的筆尖寫字。 其二,一筆一畫,不在乎好看,只要靜心寫字。 其三,注意控制毛筆的含墨量,不要乾澀、也不要暈滲。 《心經》,中國書法中最獨一無二的作品。 在書法的發展史上,從來沒有哪一件作品如《心經》般,充滿人生的哲理、宗教的智慧、書法的美感,而又廣泛的深入民眾的生活。 無論大都市、小鄉村,上自達官貴人,下至常民百姓,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心經》,沒有人不受《心經》的影響。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這樣深奧的人生哲學、宗教思想,卻是中國人最普及的常識,大家都知道、都能朗朗上口,也常常會在人生的某些時候,作為一種感悟、一種境界、一種情懷的念了出來。 《心經》是許多人最喜歡抄寫的佛經,不一定是因為宗教的信仰,而是一種人生的體悟,也是一種修行的方法。 寫書法本來就有「修行」的功能。這個的修行,不只是宗教上的信仰,更多是學習超越世俗榮辱、克制喜怒哀樂、安靜自我身心的方法,使一個人的個性更成熟、思慮更完整豐富,性情更能容納異己。 安靜寫字,會潛移默化一個人的思想、行為,以致改變個性,至少可以得到心靈片刻的安寧。 從修行的意義來說,寫經更有殊勝的功能。因為是抄寫佛法的經典,所以寫字的時候,必然更恭敬其事,心情更沈澱,筆畫更安祥,於是經典的文意緩緩注入筆尖,也注入凝神書寫的心境之中,於是人世間一時的得失榮辱、愛恨嗔痴,都在書寫中慢慢淡化,最後只有一片空靈的澄明。 在現在社會,寫經的目的是為了安靜心神、深入經典,比較沒有傳播、護持佛法的功能,所以寫經實在是一種單純的修行,而既然是修行,就得老老實實用毛筆寫字。 因為用硬筆寫字不需要專心,所以很容易寫得「有口無心」,而在印有經文淡字的紙上描寫,更連記憶背誦的功能都沒有,這樣寫經的作用,也會降低到最少。 用毛筆抄經的最大障礙,在於不是每個人都能毛筆寫字。很多人也都認為,自己沒有能力用毛筆寫字。 但只有用毛筆抄經,才能達到修行的目的,因為使用毛筆需要高度的專注,專注其事,則能安靜心神,能安靜心神,而後才能定靜生慧。再者,一邊抄、一邊看,經典的文字才能被深入閱讀,並且自然記憶,而後才能潛移默化。 所以要抄經、寫經,非得用毛筆不可。 出版這本書是我多年心願,本書從寫經的角度,詳細介紹書寫《心經》所需要知道的知識、工具、和材料,只要按照本書的指引,相信可以很快進入寫經的門檻。也祝願讀者們從寫經中,獲得諸多安寧、啟示和快樂。
(最新實用版)精選書體大字典
嚴選書法字典最佳範本 ◎本書精挑細選,坊間常用上萬書法字體,字數豐備齊全、字體美倫俊秀,為同類出版品之翹楚。 ◎內容收編廣納:行書、楷書、隸書、篆書、草書等多元樣式字體。 ◎內附柳公權永字八訣練習法、王羲之基本點畫七十八式;各類字體基本運筆訣竅,解析簡明扼要、淺顯易學。 ◎作者盡一生所學,嘔心瀝血、費時數年,並遵照教育部新頒布之部首順序,榜首方便迅速、編纂成典。
書法有法:給書寫實踐者的循本之徑
「習字」可以「靜心」? 習字本裡頭的硬筆「美字」又從何而來? 只學「造形」不識「筆法」真的是寫字嗎? 書法之「法」,所指為何? 古代書論是深奧的玄學?抑或生動的描述? 作者承襲家學,自幼寫得一手好字,卻在成年時遭遇一個非她所知的書法世界: 怎麼也臨不像的孫過庭《書譜》、 和自身體悟對不上號的古代書論、 從來沒見過的運筆方式…… 由此展開一連串的解惑歷程。 這本書以日記寫法,記述自身習書過程中的疑惑與發現,並以出土文物為解祕線索,推演出歷代書論中常被誤解卻生動實際的所指。 書中前半部分別以用筆(執筆、運筆方式)、書寫工具、姿勢等面向,考證出書「法」的完善過程;後半則從「法」的完成、變革及消失,談到以轉筆發力「取勢」的運筆方法在書論中各種形象化的詮釋,最後辯證了書法筆法與繪畫的關係,並探討中國書畫的本質。 全書六十個篇章,一篇一釋疑一提問,一步步解開通往書「法」的連環祕中祕。 本書特色 1.本書不是藉由經典「書論」來闡述書法;而是以自身實踐、實驗來重新解讀歷代書論。 2.作者從千古不易的「人」這個主體(的生理條件、運作機能)為線索,來推敲書法(筆的運用、字的造形)在不同時代(書寫工具、方式)、不同書家(性格、運筆習慣)的流變。 3.一般認知的書法詞彙、口訣(如:懸針與垂露、內擫與外拓)在作者的驗證中卻指向了諸如「轉筆發力之勢」、「書寫動作的連續狀態」這般與實踐相符的鮮活描述。 4.無論是想入書法之門,或是習書多年的讀者,都可以順著本書60個短捷的篇章指引出自己書學途中與古法相契的返本之道。
手書我的青年時期:于右任書法珍墨
關鍵特色 ★于右任先生手書自述經典問世,彌足珍貴。 ★透徹體現于右任先生浩大的文史胸襟及恢弘心懷。 ★書藝家廖禎祥老師珍藏,亦是于右任先生書法歷程之重要文獻。 內容說明 于右任先生手書〈我的青年時期〉 記載于右任先生童年、求學及初入社會時期的過往,於字裡行間可見其對學問的渴求與尊重、對自我的思考和理解,以及對國家社稷的擔憂和熱情,閱讀可見于右任先生的美好品質躍然紙上,令人神往。 優美流暢的草書字體更是一大看點,于右任先生現存墨寶雖多,但多為對聯、條幅等,此篇篇幅者極為少見,又行雲流水,隨意灑脫,一字見心,不愧為書藝家廖禎祥老師典藏珍品。 延伸閱讀 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于右任先生年譜》 臺灣商務印書館《于右任先生書法選萃暨標準草書》
讀詩.寫字:最美古詩習字帖
心裡讀詩,微笑寫字 .最美的古詩,精選古典名詩71首 .最美的書法,楷書、行書、瘦金體 .最美的習字帖,精印臨摹最佳範本 & 跟隨書法名家侯吉諒,提筆寫詩。 & 學書法的目的,是為了寫出一手好字、一手漂亮的字;但如果僅止於此,未免可惜。詩是文學最精緻的形式,透過美麗的文字,讓書寫更加安靜、幸福。 & 由屢獲多項文學獎及詩人獎、同時也是書法大家的侯吉諒老師, 精選出71句橫跨唐、宋、元最美詩詞,以幽境、寄懷、情愫、閒情分類, 示範如何寫出優美的楷書、自由的行書、灑脫明快的瘦金體。 & 字要寫得好,來練書法吧! 書法是習字的基本,包含下筆的慎重、運筆的操控,只要熟悉書法的要則,想寫出美型硬筆字絕非難事。 既是書寫,也是深度閱讀 每首詩皆附上注釋,先懂得詩的意境後,再將情感注入所練習的每個字。 靜心、澄慮、安神、生慧 寫書法,講究的是「專注」,只要寫好眼下的字,就能放下心中的燥念。 & 當你讀完優美古詩之後,不妨拿起筆來,一同進入寫字的修心世界。 精心製作「最美古詩習字本」,供讀者能將讀詩的韻味,細細地寫在紙本上。 一筆一療癒,感受文學的華美,滋養厚實的心。 & 關於「最美古詩習字本」... ◎ 臨摹書法名師侯吉諒的字,感受中文的結構、筆順與風格。 ◎ 除了毛筆之外,也可使用鋼筆、中性筆等書寫工具。 ◎ 紙張採用日本上質道林,平滑易書寫,墨水不暈開。 ◎ 詩詞採刷淡印刷處理,可直接書寫於上,或於其他紙張描摹。 ◎ 裝訂採易撕膠裝,寫完一首即可撕下,裱框自賞、送人均相宜。 & 如何使用習字本? 1. 先挑選你所愛的詩詞,再撕下。 2. 將紙張放置在墊布上頭,即可開始書寫。 3. 寫好之後,可以細心留存,或是送給喜歡的人。
王羲之體書法字典
關鍵特色 ★編選超過三千個常用字,最完備的書法教本,習寫王羲之體必備藏書。 ★由著名書畫家佘雪曼編寫而成,楷書與行書對照,方便初學者臨習。 ★全新裝禎,一目瞭然、高雅簡潔,兼具實用與收藏價值。 & 經典復刻知名書畫家為書法初學者撰寫的 書法入門必學的王羲之體 是一本最完整的楷書與行書字典, 也是臨帖文青的必備書房之寶。 & 書法入門必學的王羲之體,觀望王羲之高山般的書法境界, 一個字又一個字地練習寫字。 王羲之是書法史上的神話故事,讓唐太宗廢寢忘食的《蘭亭序》人稱天下第一行書,歷來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等知名書法家及文人競相臨寫王羲之體,從此,書法初學者都必須學習臨寫王羲之行書。 & 從書聖王羲之的行書、楷書入門學寫字,翰墨之道不僅止於筆墨紙硯, 只有人品高尚,書法才能超凡入聖。 & 書品即是人品,王羲之自成一家的書法造詣,在於他自幼秉承父訓:「只有人品高尚,書法才能超凡入聖。」 歷代文人皆讚譽王羲之「字如其人」,「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柳公權);初學者可以藉由臨摹王羲之體,自然而然造就今之古人的文青氣質。 不必從完整的字帖開始, 可以隨心所欲,從同一個部首的行書、楷書開怡學習, 練就王羲之「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的美感。 權威書畫家佘雪曼教授收集超過三千個常用字,以王羲之體的楷書、行書兩種字體寫成。歷史上除了《千字文》外,鮮少有書法家寫過上千個不重複的漢字,佘雪曼教授的《王羲之書法字典》前所未見,全書楷、行兩體風格一致,更是難得的佳作。 & 佘雪曼教授除學術研究外,一生致力於普及書法藝術,投身文化藝術教育,《王羲之書法字典》的絕佳實用性便展現出這樣的理念,相當適合一般青少年與書法初學者使用。 & 在《王羲之書法字典》中,楷書字體採用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與《東方朔畫贊》之筆法,行書字體採用《蘭亭序》、《集字聖教序》與〈興福寺碑〉筆法。書中字體排列上為楷書,下為行書,並且附上「部首索引」,按筆畫順序排列,方便學者查閱同部首的行書與楷書字體。 & 本書特色: ◆ 書法學界津津樂道的傑作,收藏逾三千字的王羲之體臨寫字帖。 ◆ 按部首排列,方便查閱臨寫字體,同時臨寫行書、楷書,初學者可同時學習兩種書法字體。 ◆ 書法界首創:佘雪曼教授憑一人之力,臨寫三千字王羲之體,風格一律。 ◆& 初學者臨摹原帖的基礎作業,不必從頭到尾寫完一個字帖,可以從你最不擅長的漢字開始,重複練習書聖王羲之體行書、楷書,可以事半功倍又有揮灑自如之樂。
異想天開之隱筆揮毫:草書極速入門
書法+科技,善用電腦更要學習草書─絕對是快速書寫最有效的字體 ◎坊間草書百家各異,筆順莫衷一是,本書率先提出草書極速入門,方便易學。 ◎學習草書不僅能凸顯中國文字藝術之美,更能增進美學態度並激發創造力。 ◎結合資訊技術,附「隱筆揮毫」DVD,讓學習者可以不斷反覆模擬草字書寫的現場過程。 & 電腦打字永遠不會全然取代手寫文字,一般手寫文字好像是人類行走的本能,快速書寫則恰似快跑是可以培訓的技能,而草字絕對是快速書寫最有效的字體。 & 但,中文雖有草書惜乎百家各異,筆順莫衷一是,人們想學好快速書寫的草書卻是苦無門徑,於是作者擺脫偏摹某體的迷思,蒐羅草書字典、字海,比對各家寫體逐字推敲、整理,統合成較為方正的字形、字構、筆順,使其較為明確、易解、易記,以闡釋草書的基本寫法,率先提出草書極速入門,對草書入門有良好的助益。 & 草書不僅是科學時代的書寫工具,書法之美及趣味性、藝術性、個性還是以草書為最,寫草書的筆法運用幾乎可以隨心所欲地追求自己獨特的創作,因此更能增進美學態度並激發創造力。 & 【「隱筆揮毫」DVD】 獨創書法與科技的結合,全書5520字全都錄! 自在觀賞,隨手比畫,學習草書,輕鬆無比。 & 隱筆揮毫發行短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mNCHFEDw0
如何寫對聯
第一本最完整的如何寫對聯學習書 藉著老師清晰明瞭的圖片,輕鬆掌握寫好對聯的技巧! & 本書特色: ※第一本書法名家不藏私,教你寫好對聯輕鬆上手的書法學習書。 ※拆解對聯書寫的格式和形式,讓讀者輕鬆上手,在家也能寫出得體又好看的對聯。 ※整理多款對聯樣張,立即挑選出最合適的對聯。 ※藉著這本書體會書法的美好,寫出深富韻味又到位的對聯。 ※學習書法可以達到身心放鬆,心靜自在的氛圍感受。 & 對聯,是最精緻、嚴格的一種「微文學」形式,在短短句子內,不但要表達完整的意思,更要符合文字、字性、詞性、音韻上的嚴格要求,而且還要能夠傳達出自然高妙的意境。 對聯的起源,可能來自駢文的對仗格式,經過長期的發展,在唐朝有了完整的展現,從此成為詩詞寫作的重要規律與方法。 & 清朝以後, 對聯成為人們喜愛的書法表現形式,既有書法視覺上的美感,也有文字上砥礪志節、表現情操、寄託情懷的作用,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下,對聯更可以烘托出主人的地位與重要性。 根據對聯的內容和用途劃分。大體上可將其分成節令聯、喜慶聯、哀挽聯、名勝聯、行業聯、題贈聯、雜感聯、趣巧聯九大類。 在現代的社會,每年過年大家都要張貼的春聯,可能是一般人接觸書法和對聯的唯一機會,從家家戶戶都貼春聯的情形看來,書法春聯還是深受喜愛,也可以證明書法與春聯是華人很重要的文化傳承。 & 春聯是對聯中最為普及的種類,因為有節慶的意義,所以春聯的句子必然以喜慶吉利為主要內容,過年的時候以大紅色的紙張書寫或印刷各式各樣吉慶的句子,的確讓人有一種視覺與精神上的喜樂幸福感。 在時代的變遷下,現代人對傳統中的某些事物已經不再熟悉,連春聯這樣尋常可見的事物,往往也因為不懂而忽略了其中的規則與巧妙,常常看到許多文意不清、意思模糊的文句被到處張貼,甚至連主管文教的政府官員都用錯對聯的規則,而引起輿論譁然,因此深入淺出的探討對聯的豐富內涵,實在有其必要。 & 本書重點介紹書寫對聯的方法、注意事項,按照書中的訣竅,可以省去許多摸索的時間,對如何寫好對聯相信有很大的幫助。
全新書法六體大字典:25K
本書以書法為中心編排,同一文字,依楷、行、草、隸、小篆、大篆之次序排列,使古今各字書體之變化一目了然。另收錄「秦漢印章文字」及「天發神讖碑文字」,可作為篆刻及商標廣告用字的參考。
臨摹隸書經典
學習隸書必備的字帖! 第一本當代名家臨摹的字帖! & 臨摹是學習書法的唯一途徑,而臨摹的終極目標,理論上,就是和經典作品一模一樣。 & 臨寫書法,就是筆畫、結構、風格、行氣的完全複製。在臨摹的過程中,學習書寫的技法,同時也了解書法之美,以及寫出書法之美的原則與方法。 & 然而人不是影印機,臨摹過程中必然有像有不像,如何追求和取捨,要先有臨摹的基本概念,關於什麼可臨可不臨,工具的選擇等等。 & 本書提供了〈禮器碑〉、〈乙瑛碑〉、〈石門頌〉三種經典隸書的全本臨摹,相信對初學者會有一定的幫助。 & 書法的功用: ◆ 定靜生慧,這是書法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 學習和書法相關的文學、歷史、文化等等知識,對生活內涵的影響會更深遠。 ◆ 寫字和打字最大的差別,是寫字有一種「連心」的作用。 ◆ 寫書法可以產生高度的專心,專心可以產生強大的力量。 ◆ 培養耐心、建立美感的最佳方式。 ◆ 書法和佛法一樣,唯有自己動手、自己修行,才能達到智慧的彼岸。 & 本書特色 & 。國內第一本當代名家臨摹的字帖! 。每個字,都附有清楚傳達的圖片,近距離觀看!讓書法字不再只能意會而已。
如何寫隸書
市場上第一套最完整的隸書解剖學習書 藉著老師清晰明瞭的圖片,輕鬆掌握寫好隸書的技巧! & 在篆、隸、行、草、楷五種字體中,隸書最容易學,但很難精通、也容易寫得不像。 & 隸書的筆法比楷書簡單許多,也不像小篆那麼嚴謹,隸書的筆畫、結構都有一些比較隨意的成分,所以容易學。隸書的味道不容易掌握,因此隸書要寫得好,首先要瞭解隸書的美在何處、以及為什麼有些看起來明明是醜醜的隸書,卻很有味道。 & 本書從實用的角度出發,闡明以《禮器碑》為範本的隸書,從歷史發展、筆畫形狀、結構分析、到筆墨紙的選擇搭配,都有詳盡說明,閱讀本書,可以建立隸書正確、基本的觀念。根據本書的單字字體示範分析說明,更可以很快掌握隸書的結構特色。 & 本書特色 & ※第一本書法名家不藏私剖析隸書的書法學習書 ※解剖拆解隸書的一筆一劃輕鬆上手 ※藉著這本書體會隸書的美好,寫出深富韻味又到位的隸書 ※學習書法可以達到身心放鬆,心靜自在的氛圍感受
侯吉諒臨王羲之墨跡‧十七帖
關鍵特色 ◆史上第一本完整臨摹王羲之的書法法帖 ◆突破傳統與實驗─古紙今墨重新演繹 ◆書中龍象,草書之絕之《十七帖》 ◆送禮短書,文字簡省而敬重其事的《奉橘帖》 ◆後人譽為一筆劃的《大道帖》,用筆跌宕的《行穰帖》。 ◆悲痛俱在筆墨之中的《頻有哀禍帖》,墨色如夢的《秋月帖》。 ◆起筆如割轉折鋒芒凌厲的《喪亂帖》,用筆連綿心手無間的《得示帖》 ◆隨書贈送書法名家侯吉諒老師親題,「快雪時晴帖」紅包袋一款。 關於「王羲之傳本墨跡」 由於各種原因,王羲之的書法已經沒有任何真跡傳世。書法史上最重要的書法家,竟然連一件真跡都沒有,確實是令人非常遺憾的事實。 幸好唐太宗是王羲之的大粉絲,唐朝又是書法史上臨、摹、刻等等書法複製技術最高明、最發達的時期,因此我們至少還有二十多件唐朝複製的王羲之墨跡可以參考,以茲領略王羲之的書法成就和魅力。 在現存的王羲之墨跡中,可以分為臨、摹兩種,臨是對著書法臨寫,成品的價值取決於臨寫者本身的書法能力,也不可避免的會偏離原作的面貌,王羲之傳本墨跡中最有名的是傳為歐陽詢和褚遂良臨寫的〈蘭亭序〉。 其他的傳本墨跡,主要是摹本,最有名的,也是〈蘭亭序〉,其中最好的是「神龍半印本」,是唐太宗令馮承素、趙模、諸葛貞、韓道政、湯普澈等人就原作描摹而成,由於描摹的技術極為高明,一般相信忠實的複製了王羲之書法的原貌。 官方摹本中最有名的,是武則天時期的《萬歲通天帖》,王羲之的後裔王方慶向武則天進獻家藏王氏家族的前賢真跡,其中有王羲之的〈姨母帖〉、〈初月帖〉。武則天命人臨摹之後將真跡賜還給王方慶,如今卻只有摹本留存,現收藏於遼寧博物館。 另一種墨跡,並沒有記載是什麼人、什麼時代摹的,但以其精緻的程度、所使用紙張的種類,可以判斷應該也是唐代皇室工匠的成品。其中〈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摹在同一張紙上,唐朝就傳至日本,為日本皇室收藏,保存狀況非常完好。〈哀禍帖〉、〈孔侍中帖〉、〈憂懸帖〉也是摹在同一張紙上,唐朝就傳至日本。日本私人收藏的〈妹至帖〉和2012年首度面世的〈大報帖〉,則是同紙分割為二的摹本。 〈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也是摹在同一張紙上,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遠宦帖〉有宋徽宗親筆題籤,和〈都下帖〉、〈秋月帖〉以及被乾隆列為「三希」之首的〈快雪時晴帖〉,都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摹本之外,還有少數不知名書法家、不明年代的的臨寫本,如天津博物館收藏的〈寒切帖〉、普林斯頓大學收藏的〈行穰帖〉、上海博物館的〈上虞帖〉以及〈大道帖〉、〈長風帖〉、〈賢室帖〉、〈飛白帖〉、〈乾嘔帖〉等等,書寫品質優劣不一,保存狀況也不一定良好,但作為歷史上難得留存的王羲之書法臨本,依然受到重視。 《十七帖》簡介 《十七帖》是王羲之最有名的草書書簡匯刻集成,從帖子末尾有敕押和褚遂良跋尾判斷,《十七帖》應是從唐太宗內府所收的大量王羲之法帖中精選組合而成,但也有人認為《十七帖》刻本晚於唐朝,敕押和褚遂良跋尾都是移花接木。 但不管如何,《十七帖》中〈遠宦帖〉、〈遊目帖〉有精緻摹本,和刻本比較,可以看出《十七帖》相當忠實傳達了墨跡書寫特色。 《十七帖》一直是學習書法的草書經典,歷代並衍生出各種刻本,也成為收藏珍品。 《十七帖》凡涉及王羲之問蜀、遊蜀、求藥以及兒女婚嫁等內容的書簡都是寄給當時蜀太守周撫的,其他則無法確認寄給何人。 《十七帖》中諸帖均缺少常見尺牘中的「月日名白」,也沒有晉人法帖中常見的弔喪問疾等忌諱不吉之內容,可以證明《十七帖》是經過整理編排的,並非王羲之書簡的原始完整面貌。 傳世的《十七帖》可分為三個系統,一是末尾有敕押和褚遂良跋尾的刻本——稱為「館本」(或「敕字本」);二是傳南唐李煜得自唐賀知章臨本置於澄心堂,並刻以傳世——稱為「賀監本」;三是臨摹本,有傳世的和敦煌所出臨本。另外,宋代《淳化閣帖》、《大觀帖》等集帖亦收部分散帖,但精細程度已經不如《十七帖》。明朝刻帖之風興盛,因而也有私人摹刻的各種版本。傳世「館本」最完整的是現藏日本的三井本。
侯吉諒臨大唐三藏聖教序
關鍵特色 ◆歷代臨書的經典法帖─現存王羲之行書中字數最多、最完整的碑帖。 ◆帶你走入大唐貞觀之治,玄奘西行佛教東傳不朽之盛事。 ◆完整收錄玄奘首譯於世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隨書贈送書法名家侯吉諒老師親題「心無罣礙」資料夾 一款。 〈大唐三藏聖教序〉簡介 書法自古以王羲之為典範,但王羲之的真跡在唐朝就極珍貴,尋常人家也不可能拿到王羲之的隻字片紙,幸好,唐太宗是王羲之的超級大粉絲,不但收集王羲 之的真跡甚多,還提供王羲之的字給臣下臨摹。唐太宗一定沒有想到,他對書法的興趣所產生的影響,要遠比他的偉大的「貞觀之治」來得深遠、重大。 唐太宗對王羲之書法的推廣,最重要的有兩件事,一是命褚遂良、虞世南、馮承素這些書法名家,或臨或摹天下第一的〈蘭亭序〉。其次是命懷仁集王羲之字刻成〈聖教序〉。〈聖教序〉是現存王羲之行書中字數最多、最完整的,是寫書法的人必然要臨摹的經典中的經典。 集刻〈聖教序〉的起因,是貞觀十九年,花了十七年到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回到長安,唐太宗讓三藏法師在弘福寺翻譯佛教經典,貞觀二十二年,總共完成六百五十七部,唐太宗親自寫了序文,就叫〈大唐三藏聖教序〉,並出內府珍藏的王羲之真跡,讓懷仁去集字刻碑。在沒有照相、影印技術的年代,懷仁以令人難以想像的專注精神,花了二十年的時間,才完成被後人譽為「天衣無縫,勝於自運」的〈聖教序〉,碑刻完成的時候,已經是唐高宗咸亨三年十二月的事了。唐高宗 也為〈聖教序〉寫了一篇「記」,附在唐太宗的「序」後面。 〈大唐三藏聖教序〉對後世的深遠影響,不在它刻錄了太宗、高宗兩皇帝的文章,而是因為王羲之的書法,以及在皇帝文章後面完整收錄的玄奘法師譯的〈心經〉全文,可以說是佛法書學兩臻絕妙,光華垂耀千年。 寫書法的人必然要練〈聖教序〉,〈聖教序〉中有〈心經〉,這件事情,使得所有古時候的讀書人,必然對〈心經〉非常熟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幾乎是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句子。佛法、書法以這種特殊的方式,深入生活與思想,終而成為文化的基因。 〈聖教序〉內容主要是佛教東傳及玄奘西行事蹟。懷仁從內府所藏王羲之行書遺墨中集字,將太宗序、高宗記以及太宗答、高宗箋答、玄奘所譯心經等五種集為一石,並於西元六七二年(唐高宗咸亨三年)由褚葛神力勒石,朱靜藏鐫刻,將其共刻一石而立。此碑計三十行字,行八十三字至八十八字不等,碑高三米多,寬一點四米多,碑首刻有七佛像,因而此碑又名〈七佛聖教序〉。 〈聖教序〉由於直接從唐代所存王羲之真跡中摹出,相當程度保留了王羲之書法的原貌,因此是歷代臨書的經典。此碑現在保存於西安碑林。
瘦金真經
瘦金體是美的化身,是極美的代名詞, 等同書法界的勞斯萊斯:高貴、尊榮、不同凡俗、君臨天下。 本書單刀直入,直接挑出練瘦金的亮點,不做字典式的廢話編纂,不做夢囈式的書法形容。全書招式內力心法口訣,以濃縮成一首詩詞的方式呈現。該口訣,縮龍成寸,字字都有詳盡精闢的闡釋;圖文並茂,招招都有生動心象的例說。 四大特色 新穎:字裡行間以輕鬆風趣的小故事,書寫作者研習瘦金體以來的感動與發現。搞笑,但又蘊含哲理。 神效:提供作者親身驗證過、按表操課即可成功的瘦金體上手歷程,以及學習此絕美神體的心態與方法。體驗者均同感:有為者亦若是。 典範:收錄祖師爺宋徽宗最經典的揮毫與提款,件件精品,練功典藏兩相宜。 解惑:開闢答客問區,詳述身為一名瘦金體老師,被問到煩的七大提問。對於想習練瘦金體的人,最想問的,都先幫您回答了。
書法鑑定:兼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定(再刷增修版)
本書為近年來要的中國書法鑑定專著。作者傅申(Shen Fu)為享譽國際的知名學者,專研中國書畫史數十載,為當代少數的中國書畫鑑定權威之一。作者首次將多年經驗與所學整理歸納,並以近年屢受爭議的草書極品─懷素〈自敘帖〉為「臨床診斷」案例,鉅細靡遺地呈現書法鑑定學以正確的目鑑為基礎,進而從事嚴密而詳盡的推理論證過程。 & 本書原分為兩大部分,首部是書法鑑定專論與舉隅,作者以獨創的「鑑定心理」角度切入,完整涵蓋了基礎理論、複本與偽跡之別、個案研究、實踐方法等,並引用理則學、臨床診斷及刑事鑑識學的相關知識,全方位探討這門學問的各項層面。第二部則以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之國寶─懷素〈自敘帖〉進行詳盡的臨床鑑定,綜合運用自身眼力和科學方法,從書跡優劣、紙材、筆法、行款、題跋、印章、補紙、補字、各家評論、歷史記載等等,一一比較分析,得到故宮本為「寫本」,且為水鏡堂刻本之母本的翻案結論,辨正了先前聲稱該帖全卷(帖文及宋跋)為「摹本」的爭議。 & 本書出版後,因〈水鏡堂刻本自敘帖〉的翻刻本原拓,與〈流日半卷本〉的出現,作者陸續發表了三篇文章〈沈銘彝本自敘帖密碼〉、〈確證故宮本自敘帖為北宋映寫本〉、〈台北故宮本自敘帖為北宋映寫本-後續討論〉,詳盡論證了〈故宮墨跡本〉實為〈水鏡堂刻本〉之母本,並證明〈故宮本〉與〈流日半卷本〉及〈契蘭堂本〉的祖本,合而為同出一手的「三胞本」,且〈故宮本〉不出於懷素親筆。新版修訂本特增補了這三篇文章,並收錄了本書之相關書評,以使本書更加完整。 & 作者寫作立意除了為故宮所藏之〈自敘帖〉釐清真相,更重要的是提醒有志於書畫鑑定者,需建立正確的基礎知識、加強目鑑經驗與邏輯考論,如此才能「預防並避免誤診」,提高正確鑑定率,降低誤鑑率。本書佐以大量歷代重要的書法作品為例證,許多局部放大圖版可比對關鍵的細節,並隨書附錄等比大小的懷素〈自敘帖〉全本,讀者亦可自行參照與欣賞。
王羲之法帖精粹
王羲之法帖精粹王羲之,東晉人,後世尊為「書聖」,其書法被譽為古今之冠,甚至以「飄若浮雲,蛟如驚龍」、「龍跳天門,虎臥凰閣」來形容他的造詣,1700多年來後世無人能將其超越。《蘭亭序》為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法帖之冠」,各代名家無不悉心鑽研,唐太宗李世民深愛王羲之書法至極,下詔求帖,甚至將《蘭亭序》作為陪葬。臺灣商務印書館推出「王羲之法帖精粹」為機緣難得之遇,收藏者齊濤先生偶於日本古書店獲得《柳公權書蘭亭序》、《王羲之唐搨十七帖》兩份至寶,方能出版見諸四方,其珍稀難得之處如下:壹、版本稀有別無所見:《柳公權書蘭亭序》從木板封面上看,有某博物館編號,這證明是在戰亂的非常時期流出的。其次在封底上標明是明治七年官許摹刻,刻文精細。《王羲之唐搨十七帖》王羲之的墨跡,從東晉末年,到唐太宗時代的兩百多年,因戰亂頻頻,真跡早已片紙無存了,今傳多為宋搨本,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記載:「《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內本,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烜赫著名帖也。」因此此唐搨本更為難得。貳、大家之作值得收藏:《柳公權書蘭亭序》世人不乏歌頌蘭亭序者,但蘭亭序有八個版本,俗稱「蘭亭八柱」,史上有見褚遂良、歐陽詢、虞世南等名家摩刻蘭亭序者,唯柳公權書蘭亭序為世所僅見,兩岸故宮均未見收藏。柳公權是唐代書法大家,在書法界素有歐、柳、顏、趙四大家之稱。在唐代他寫蘭亭序,一改其他書家作風,完全以自己面貌出現,不摩、不仿,以真實的柳書來表達王羲之蘭亭雅聚的風情和精神,尤其值得珍視。《王羲之唐搨十七帖》唐太宗於貞觀十三年(西元639元)敕命求帖,並令起居郎褚遂良、校著郎王知敬等人加以校定。由內府收藏了王羲之書二千二百九十紙,十三帙百二十八卷。因為是細工,複製不易,搨摩極費時間。而且要在太陽升起與日落以前,光線最好的時刻從事,陰雨天當然是要歇工的。還有搨書人年輕、年老的都不行。前者沒有經驗、後者沒有眼力,更重要的是才能之有無,需要慧心巧手與高深的修養,所以搨書有失敗的、有成功的。因此唐代的官搨本是出於高明之手,這樣的製品早已不易見、不易得,因此更值得購入珍藏。參、古法手工精製裝幀《柳公權書蘭亭序》全帖以彈簧折精表成冊,延請資深裱褙工匠師傅以手工一本本製作而成,書帖內頁以高磅細紋紙精印,封面則以寶藍絲綢古法裱褙,全帖工序細膩繁複,當屬逸品之作。《王羲之唐搨十七帖》書頁以骨文紙印製忠實呈現原件風貌,並採古法線裝工序本本手工製作,由資深專業師傅以手工方式逐頁對齊,經打眼、紙捻、包背,再與經布裱背的封面一起穿線縫製而成。肆、專屬訂製大器書函為珍藏《柳公權書蘭亭序》、《王羲之唐搨十七帖》二帖,賡續前人心志,特製專屬六合式錦織函套,並以真絲內襯裝盛,按古制工序純手工製作,以期完美展現時人親炙珍稀墨寶的雅緻之趣,因費時費工僅能限量製作,謹獻給愛好文物藝術的雅士。
古今對聯編選輯:書家揮毫必攜
對聯是中國文字的一種特殊作品,也是最經濟和最精粹的文學藝術;它可以寫景、可以抒情、也可以言志,有著無窮的情趣,是中國傳統上最普遍又最綺麗的民間文學,是值得珍視的寶貴文化。 & 對聯按用途、使用場所或字數來分類,習慣上可分一般聯(宅第、廳室、亭閣、祠廟)、春聯、賀聯(福壽、婚喜、學業、致富、品德)、輓聯等四類。其中以賀聯及輓聯使用較多。但本書摒除寫於白布幅用於哀輓往者的輓聯,而以其他對聯為彙編內容。
王羲之唐搨十七帖
王羲之的墨跡,從東晉末年,到唐太宗時代的兩百多年,因戰亂頻頻,真跡早已片紙無存了。這本《十七帖》的收藏家在前言中細說此帖之來源,並有孫過庭的跋文解讀:「唯此十七帖,相傳真的當時臨入官卷中,而諸搨故在人間,幸不散亂。乃馬莊甫所摩刻,玩其筆意,縱橫有鸞舞,蛇驚之勢,而氣象仍從容閑雅,不束縛步法,而亦不離於法,......書家若得是帖臨摩三昧,何患不升右軍之堂與之神遇哉。」這幾句話是孫過庭所寫的,所鑑定的,由此可證它應該是難得一見的唐搨十七帖之珍本。本書特色★《十七帖》是「書」中之龍。★鑑賞草書之美的重要字帖參考。★附有小楷釋文,易於理解參考。★唐搨本較之宋搨本更珍貴。
感:感受、感動、感恩、感悟
一個小時候偷拐騙的人,為甚麼可以讓身邊所有的人都愛他? 一個平凡的單親爸爸,為甚麼可以讓人因為他的話語而落淚? 一個學無常師的書藝家,為甚麼可以用他的書法激勵人心? 翻開本書,可以讀到每一幅書法背後的動人故事….
最新實用七體書法範本
本書特色 ◎本七體書法範本,嚴選常用字數數仟,為坊間同類書籍,堪稱最豐富完備之翹楚。 ◎內容除列有“毛筆字體”: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外,尚加附“鋼筆字體”:草書、行書倆種,合計七體。 ◎全書編排順序,依照「部首」之前後為依據,故檢索方便、迅速。 ◎附有柳公權基本運筆法七十八式,解析指引簡明扼要,實為初學入門者,最佳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