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中國當代民族文學的現代性構建
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對西方現代主義的接納,是一次意義更為深遠的交融。是中國民族文學第一次較為系統地接受外來文藝思潮的影響,而改變傳統詩學觀的濫觴。二十世紀八○年代後一些年輕的民族作家(詩人),在具有本民族濃厚的文化心理觀照下,吸收了許多現代藝術特徵的表現手法;相對於多數漢族作家(詩人)而言,他們的創作更加貼近自然、更貼近生命本真,形成了民族文學創作一個獨特的藝術視閾。本書選擇了一些具有代表性或有特色的少數民族作家與詩人,在整體上對他們的創作進行審視、研究與把握,試圖在另一藝術世界裡尋找一種情感歷程與藝術形態。
【電子書】百年追憶:王國維之女王東明回憶錄
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去世已經八十多年,不論環境如何變化,他一直都活在我們的心中,他仍然是一位飽學憂患之士。隨著歲月的推移,隨著他的著作的流傳,讓我們更加思念。王國維先生的女兒王東明女士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她年屆百歲,有關父親的種種,世人談論甚多,她是唯一尚存的兒女,應該將父親的事跡寫下來,留供世人參考。因此,她根據各種資料、過去撰寫的文章、和不斷的回憶,予以口述,再由好友李秋月女士整理執筆,留下記錄。本書特色★清華國學四大導師、近代學術史大師王國維,海內外第一本回憶錄!
【電子書】英雄歷險與困境糾纏 : 中西科幻小說的文化性差異
科幻小說是人類想像力下的產物,閱讀科幻小說不僅能拓展我們的視野,更可以馳騁我們的想像力。從閱讀科幻小說中,我們可以領略到一些人類對科技文明的態度、對於未來的想像。在中西方文化薰陶下的科幻小說,已經呈現出各自不同的文化性。因此,就中西方科幻小說中的文化性差異來作比較,本書以張系國《星雲組曲》、倪匡《後備》、葉李華〈戲〉、黃海《鼠城記》、艾西莫夫《正子人》、海萊因《4=71》、威爾斯《時間機器》和凡爾納《海底兩萬里》為例,正可以探得科幻小說的秘辛及其境界所在。
【電子書】世界最優美的散文選
一本關於「真」的書:一篇散文,百種人生感悟,其中蘊涵了大師們對自然的感悟、體驗生死的情愫,生命如同四季一樣花開花落,然而其中的真理將銘刻在這些篇章中。一本關於「善」的書:閱讀本書,流連於名家名作中,體會親人的愛和朋友的關懷,一種向善的力量,將使乾涸的心靈得以滋潤,枯萎的生命得以激勵。一本關於「美」的書:共賞雋永的不朽作品,藉由名家筆觸感受唯美。翻開本書的一瞬間,將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享受閱讀之樂、感知之樂、人生之樂。一本關於「英美文學」的書:本書所選文章篇篇膾炙人口,堪稱人類語言文字之傑作。全書採取中英對照之原文韻味,讀者可以一邊欣賞文字之美,一邊學習英文的詞彙語法,使自己的英文能力得以提高。
【電子書】敬之書話:思想的高潮
那年在長沙四十攝氏度的暑日,有幸與向敬之長談。驚人的閱讀視野,十歲起手捧外公的老書開始,向敬之多年來已是頭號書癡,長期積累閱讀能量,博學多聞的筆觸,讓他可以享有書寫評語的自由,不限於人情壓力,選擇書寫獨白,與閱讀者交心。很高興他有三本書在台灣出版,各有寬度、廣度、力度和深度的內容。從歷史的深處,到思想的高潮,與生活的弔詭,向敬之認真地引經據典,遠紹旁搜,深入淺出,用心梳理不同的文字版圖。多年積累,多年潛學和覃思,使這位年輕的藏書人、讀書人、寫書人、編書人,有了很多值得喝彩的成績單。對於習慣速食文化的我們,也難得藉由一位愛書人的筆記,馳騁世界書房,窺探古今圖文。我迄今還記得他幽默有趣的侃侃而談,記得他近似尖刻的挑剔推敲,當然,也更欣喜他的文字和情思,從楚辭故鄉,飄過嶽麓山下的長長湘江,飄過我夢繞的淺淺海峽,讓我們台灣讀者一同分享愛書人誠懇的閱讀筆記。本書特色作者以多元的角度分享他對數十本東西方思想議題類之書籍的深度體悟。他的作品不僅可以快速的讓讀者得知一本好書的中心思想,架構精要,更可以幫助讀書跳脫思考窠臼。文字流暢易讀且兼具廣度與深度,令讀者會有想找出該篇文章推介之書來細讀的慾望。
【電子書】古典詩詞選講
本書講析中國古典詩詞六○首;附析、附錄詩詞五十八首;涉筆詩文四百餘篇,入選詩詞有騷體、建安詩、隱逸詩、現實主義詩、浪漫主義詩、田園詩、邊塞詩、苦吟詩、花間派詩、宮廷詩、豪放派詩、婉約派詩、言理詩、誠齋體、鐵崖體、復古派詩、性靈說詩等;另有樂府、大麯、判詞等眾多體裁,均為名家名作和影響較大的無名氏作品。從全新的觀點與角度進行分析探討,舊題新解,有感而發。並引證翔實,一一注明出處,資料豐富。每講大致由詩詞作品、注釋、作者簡介、作品串講與翻譯、整體分析或比較分析等構成。講析後多附有相關古詩詞,並作簡注,提供讀者豐富的閱讀資料。對於中小學教師、中文系學生,有高度的參考價值。並適合作為中學生讀者課外參考讀物。名家推薦本書精選歷代詩詞代表作,並加以解析、解意,帶領讀者,以簡單串聯的賞析模式,清楚快速的引領入門,為我這種非文學專業的讀者建構了中國詩詞賞析基礎;而對文學本科系或是相關研究的讀者來說,也有對照及參考的價值。(王祿旺/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教授)
【電子書】玉梯:當代中文詩敘論
本書是首次對文革至今的當代中文詩歌的系統研究,全書六章,每章聚焦一種詩體,分別為:抒情詩、敘事詩、組詩、新古典詩、實驗詩、長詩,作者基於不同的詩體特徵,在細讀深讀的基礎上,從古典資源、外來影響、歷史源流、現實因素、形式美學、思想價值、中文特質等方面,充分回應當代傑作,為力求在「詩的詩學」意義上有所建樹。本書涉及的所有詩學問題,大體可以分為文化詩學、形式詩學、漢字的符號詩學這樣三個相互關聯、相互包含的層次。其中漢字的符號詩學是作者首創的一個概念,作者認為它是中文詩學的獨得之秘,中國文學真正的特殊性說到底就是漢字性問題。對於漢字的符號詩學以及如何將其運用于批評實踐,本書進行了一些有益的開拓性的嘗試。
【電子書】在雅舍,遇見風趣文學與儒雅智慧
◆還好梁實秋不當名嘴,不然他的幽默與智慧,會讓大家相形失色! ◆平凡中顯真誠,讓人在最短時間體會人生、參悟哲理的經典好書。◆從雅舍重新感受生活,自在聆賞。轉個彎,人生處處是風景! 《在雅舍,遇見風趣文學與儒雅智慧》是一本精選導讀版,擷取自當代大師梁實秋《雅舍小品》的25篇文章,透過作家陳美儒精闢的分析,讓讀者深入文章核心,體悟梁實秋筆鋒下的智慧人生。梁實秋學問與見識具備,談古說今,往往取材於日常瑣碎小事,字字句句刻劃生動,讓人讀倍覺親切自然。充滿幽默卻未見尖酸刻薄,運筆恢宏練達,雖然書寫切身的觀察及思想,平淡中卻更見醇厚,尤其融貫今古學識掌故,下筆渾然天成,餘味無窮。他擅長於把我們平常周遭遇到的人、事加以仔細觀察,放大描繪,使人讀了不禁會心微笑,更無形的產生心有戚戚焉的親切感。 「不要以為一個人只有一張臉。女人不必說,常常『上帝給她一張臉,她自己另造一張。』不塗脂粉的男人的臉,也有『捲簾』一格,外面擺著一副面孔,在適當的時後呱嗒一聲如簾子一般捲起,另露出一副面孔。」這是大師在〈臉譜〉一文的片段,造句遣詞,表面上看來似乎清淺易懂,卻是字字飽含黑色幽默,一點兒也不輸當今網路文字、節目主持人的嗆辣!透過本書導讀文采意境,以「詞海漫遊」、「悅讀心語」及「不只是文學」為《雅舍小品》重新註解、導讀、賞析,同時賦予經典文字有新文化、新思維的延伸,以有情之眼刻劃人性;透析生活哲思,讓你更貼近大師的文雅風範與 幽默智慧!經典不愧是經典,而且真的很有趣!
【電子書】譯述:明末耶穌會翻譯文學論
明末西學東漸,天主教耶穌會士翻譯了不少歐洲宗教文學入華。本書提綱挈領,選取其中八種要籍予以考釋,析論其中主旨與入華梗概,並進一步揭示出它們對日後清末文學新知的建構所具有之前導作用。這八種譯作的譯者包括利瑪竇、龍華民、高一志、艾儒略與陽瑪諾諸氏,文類涵蓋聖歌、聖傳、聖詩、奇蹟故事集,以及系統儼然的靈修散文集與修辭學論述等等,俱屬歐洲上古迄文藝復興時期宗教文學的代表,在華亦為首布之作,於一般歷史、文學史與翻譯史皆深具意義。本書乃《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明末耶穌會古典型證道故事考詮》之續篇,而析論之深與時代跨越之廣,則後出轉精,對中西比較文學及歐洲宗教文學中譯史的研究推進卓有貢獻。
【電子書】現代文學百年回望
本書收錄作者對近現文學研究的部分成果,分成近代文學、現代文學、大陸當代文學與臺灣文學四個學術領域,共二十二篇論文。作者以清晰的問題意識,將百年來文學發展中的許多問題與現象,進行鉤沈、分析輿論述,觸及了散文、新詩、小說、報導文學與武俠小說等不同文類,也針對白馬湖作家群、東吳女作家群、立達文人群等邊緣文人群體進行前人少有的探討。從晚清到當代,從中國到臺灣,作者展現了寬闊的學術視野與深刻的思辨功力。
【電子書】中國近現代文學轉型與日本文學關係研究
《中國近現代文學轉型與日本文學關係研究》主要運用比較文學的「影響研究」方法,研究晚清至二十世紀三零年代初中國文學轉型所受到的日本文學影響,弄清轉型過程中所參照的日本文學樣本,揭示出日本文學對中國文學現代性生成所起的推動作用,並反思其負面效應。
【電子書】從「話語」視角論中國文學
為什麼越來越多文學作品讓人讀不懂?因為這些話語本身就是「反懂」的!「話語」是一種透過一定術語、概念和範疇的言說,術語、概念和範疇是最重要的「話語成份」;話語是文化和思想的具體方式及形態。本書從「話語」範式研究中國文學,深入考察「現代性」、「翻譯」、「今譯」、「懂」、「個人」和「自由」、「民族」、「詩性」、「文學性」、「超越」、「精確」等文學理論話語,並包括「話語」本身。其中特別研究「懂」、「個人」和「自由」作為話語是如何形成的,這些話語一旦形成,它在言說上具有何種「權力」及其如何影響中國文學與文學理論。
【電子書】掉進兔子洞: 幸佳慧帶路,跟著經典童書遊英國
第一本結合經典童書介紹與英國旅遊的朝聖指南本書曾獲金鼎獎「最佳文學語文類圖書獎」第一本結合經典童書與英國旅遊的絕妙好書,是童書迷的朝聖指南。兒童文學創作者、閱讀推手、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幸佳慧帶你遊英國你知道嗎?夢遊仙境的愛麗絲其實真有其人,還差點嫁入英國王室;英國肯特郡梅森大廈中的庭園,正是柏娜女士寫下《祕密花園》的靈感來源;《快樂王子》是一向離經叛道的王爾德曾經說給稚子聽的床邊故事;可愛的小熊維尼竟然曾差點讓作者父子反目,甚至讓英國首相和紐約市長心生嫌隙;派丁頓熊的作者龐德原本是電視台的攝影師,就住在倫敦的派丁頓火車站附近……兒童文學創作者、閱讀推廣推手、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幸佳慧一一走訪這些英國兒童文學作家們的故居、童書中的場景,並介紹作家創作當時的背景及生前死後的軼聞趣事。從《愛麗絲夢遊仙境》、《祕密花園》、《快樂王子》,到《彼得潘》、《泰山王子》、《巧克力工廠的祕密》,以及「小兔彼得」、「小熊維尼」和「派丁頓熊」,除了讓讀者更進一步認識英國兒童文學外,還可以跟著書中的照片地圖,來一趟英國經典童書朝聖之旅!
【電子書】掉進兔子洞
第一本結合經典童書介紹與英國旅遊的朝聖指南本書曾獲金鼎獎「最佳文學語文類圖書獎」第一本結合經典童書與英國旅遊的絕妙好書,是童書迷的朝聖指南。兒童文學創作者、閱讀推手、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幸佳慧帶你遊英國你知道嗎?夢遊仙境的愛麗絲其實真有其人,還差點嫁入英國王室;英國肯特郡梅森大廈中的庭園,正是柏娜女士寫下《祕密花園》的靈感來源;《快樂王子》是一向離經叛道的王爾德曾經說給稚子聽的床邊故事;可愛的小熊維尼竟然曾差點讓作者父子反目,甚至讓英國首相和紐約市長心生嫌隙;派丁頓熊的作者龐德原本是電視台的攝影師,就住在倫敦的派丁頓火車站附近……兒童文學創作者、閱讀推廣推手、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幸佳慧一一走訪這些英國兒童文學作家們的故居、童書中的場景,並介紹作家創作當時的背景及生前死後的軼聞趣事。從《愛麗絲夢遊仙境》、《祕密花園》、《快樂王子》,到《彼得潘》、《泰山王子》、《巧克力工廠的祕密》,以及「小兔彼得」、「小熊維尼」和「派丁頓熊」,除了讓讀者更進一步認識英國兒童文學外,還可以跟著書中的照片地圖,來一趟英國經典童書朝聖之旅!
【電子書】將心託鴻爪,到處一留痕-黃景仁交遊考
乾隆年間,若要數性格最鮮明的詩人,黃景仁絕對當之無愧。黃景仁的名篇佳句,雖使他贏得籍籍詩名,但他的性格,卻把自己入仕之途堵住了。「將心託鴻爪,到處一留痕──黃景仁交遊考」,就是嘗試從他的交遊取向了解他的心態,進一步分析他這種心態對他前途的負面影響。
【電子書】滄海遺音:民國時期清遺民詞研究
本書重現了《滄海遺音集》這部遺民詞集所連接的兩個世界:一個是清末民初的社會文化變遷,一個是感時傷世的集體書寫。作者通過大量第一手的材料和細膩的文本解讀,遊刃有餘地出入於史事和文本之間。在全書五章的論述中,作者精彩復現了清末民初的遺民詞壇場域,向讀者展示了朱祖謀、陳曾壽、王國維、陳洵等遺民詞人的群體風貌,並進一步揭示了他們的主體身分和詩詞創作之間互相塑造、牽制的關係。 迥異於五四新文學以來的主流論述,作者拒絕對遺民詞人進行政治判斷,而是採用記憶、稱號、時間、地方、物件等獨特的觀察點切入史料文本,對於遺民的家國情懷予以更同情的理解。與此同時,作者的詞學造詣和對文本的嫻熟導讀,令古典作品中的各種元素變得易於理解而又不失其動人。
【電子書】佛洛伊德讀張愛玲
佛洛伊德與張愛玲,一個是西方驚世駭俗的精神分析大師,一個是中國引領風潮的小說家;一個是男性本位,一個是女性立場;一個強調本能與文明的二元對立,一個愛蔥綠配桃紅,講究參差對照。佛洛伊德與張愛玲,兩人都對凡人抱持興趣,都擅於挖掘人性的幽深,都被視為孤高自負。佛洛伊德喜歡文學,理論中援引文學作品總是信手拈來;張愛玲喜歡借用精神分析,駕馭亂倫變態成熟老練,性作隱流,處處夢境,字裡行間飄散佛洛伊德的氣味。本書從佛洛伊德的觀點來閱讀張愛玲其人其作,分為夢境歇斯底里、伊底帕斯情結、自戀、戀物五個單元,最後以死亡本能的體現、現代文明的壓抑、自我分裂的迷惘、強迫重複的復歸總結佛洛伊德視野下的張愛玲。
【電子書】賦寫帝國:唐賦創作的文化情境與書寫意涵
賦的寫作具有帝國書寫的特質,從唐賦的閱讀中可以看出賦家如何地置身於大唐帝國的文化情境中,以歌詠的方式寫下他們所經歷的國家慶典、禮儀和事件。他們站在帝國的立場上思考、觀看,以聖人的經典作為思想的準則,將自己的命運等同於國家的命運,努力地為盛世謳歌,創造太平景象,並強化國家的認同感,善盡一己詞臣之責記錄勝景,使後世得以透過這些賦篇一窺帝國昔日的繁華景象。同時,賦家更以歌頌之姿正面地引導和勸諫帝王,以禮儀教化、理想社會來期許為政者。由這樣的角度重新進行唐賦的解讀,可以跳脫以往對唐賦所抱持的負面觀點,扭轉長期以來由個別知名文人或以抒情言志批評傳統為主流構築而成的文學史,改由不一樣的角度來觀看唐代文學與文化互動的風貌。
【電子書】梅遜談文學
在黑暗中摸索17年始完成25萬言的《梅遜談文學》,是他一生文學體驗與解悟的纍纍果實。本書融通了梅遜自己的創作體驗與廣博學養,因而有深入而體系完整的主題內容,但用淺出的語文形式來表達,讓一般讀者、初踏進文學的人們以及專業的文學研究者,都能讀得興味盎然並獲得啟發。
【電子書】感性的形式:閱謮十二位西方理論大師
從思想到藝術的隙間裡看見西方理論大師的美學關懷變化倏忽的現代世界中新事物不斷誕生,挑戰著傳統藝術與美的認知,將人們推向陌生且刺激的領域。究竟是走向喪失靈性的傭俗?還是另一個新的開始?本書為詩人、學者作家楊小濱的最新文化研究專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台灣的讀者們羅列了12位現代思想界的理論大師,例如海德格、班雅明、拉岡、阿多諾、羅蘭.巴特、李歐塔、德勒茲、傅柯、德希達、布希亞、克莉斯蒂娃、紀傑克,從詩詞、音樂、散文、小說、繪畫到電影,讓讀者窺見大師們思想的藝術,以及對於什麼是「美」的無盡關懷。《感性的形式:閱讀十二位西方理論大師》闡述了20世紀最重要的西方理論大師們,無不致力於從感性的文學藝術作品中進行理性的哲學思考。似乎只有從具體的美學觀照裡,抽象的理念才得以活躍、蓬勃,因為文學藝術正是生活和經驗最精妙的凝聚。同時,當代理論也和文學藝術一樣,在創新求變的崎嶇道路上不斷探索偏遠的險境。本書論述了海德格、班雅明、拉岡、阿多諾、羅蘭.巴特、李歐塔、德勒茲、傅柯、德希達、布希亞、克莉斯蒂娃、紀傑克這十二位當代理論大師的思想是如何與文學藝術發生奇妙關聯的。
【電子書】《走讀魯迅》一代文學巨擘的十一個生命印記
一本與眾不同的寫魯迅的書探析人生經歷中的眾多迷團還原一個人性化的魯迅他叫周樹人,他是一個普通人一個身世坎坷、心境落寞、性格冷峻、且又看重感情、渴望愛情、深懷柔情的普通人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原名樟壽,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浙江紹興人,20世紀中國重要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魯迅的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走讀魯迅:一代文學巨擘的十一個生命印記,……在那些老屋舊舍之中,隱藏著多少讓人唏噓感歎的故事啊!只有走進去、讀過去,才能品味魯迅那五味雜陳的內心世界。紹興、人生之始、無可留連的故鄉、北京、“魯迅”誕生、兄弟失和、兩個“老虎尾巴”、“祝福”為誰而作、“魯迅師”與“廣平兄”、廈門、飛鴻遙繫兩地心、太陽、黑夜與月亮、廣州、大鐘樓上的孤獨宿客、奇怪的“官司”、哪一扇窗戶是他的家?上海、最後的歲月。 歷時十年走讀,行程逾萬公里,踏訪七城故地,解析性格成因,二百六十餘幅精彩圖。只有當你真正瞭解了魯迅那特有的人生、瞭解了他所經受過的那些屈辱和艱辛,你才能真正讀懂他的內心,才能明白他在生命接近終點的時候為什麼會說出那樣驚世駭俗的話:“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作者
【電子書】逍遙如鳥──高行健作品研究
讀高行健的作品,在字裡行間,看出的兩個關鍵字是:真誠和純粹。2000年高行健先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遂引起海內外社群的廣泛討論。法國馬賽市2003年為他舉辦了大型藝術創作活動「高行健年」,法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和香港中文大學2008年為他舉辦了《高行健藝術節》,而在授獎的十年之後的2010年,法國文化部為促進全民閱讀所舉辦的《你來讀!》為期一週的活動中,更選擇以他的長篇小說《靈山》作為推廣。高行健的文字創作包括十八部劇作、兩部長篇小說以及短篇小說集與多部論述作品,其文學上的成就斐然自然不在話下,但在其他藝術形式上的表現更有其獨到之處。他不僅是一位國際上備受敬重的全方位藝術家,集小說家、劇作家、戲劇與電影導演、畫家與思想家於一身,其生命軌跡與獨到的美學見解亦經常受到談論與矚目。本書收錄高行健的友人在東西方文化圈對其人與其多樣藝術成就的觀察與省思,作為讀者更進一步理解高行健的美學思想之另一參考。本書編者 / 知名作家楊煉認為:「我讀高行健的作品,在字裡行間,看出的兩個關鍵字是:真誠和純粹。因為真誠,一個藝術家在生活中只能坦白地面對內心,用自己的感受判斷一切觀念,不論那觀念怎樣官方或流行。因為純粹,一個藝術家不能容忍把作品降低為「工具」,而淪入一種他所反抗的宣傳思維。他的人生、思考和創作,跨越了二十和二十一世紀,要在這個漫長、複雜的歷程中做到真誠和純粹,且自覺實踐它們,從而真正成為一個精神上的倖存者,標準不是太低、而是太高了!中國猶如一個夢魘,糾纏著我們也糾纏著世界。他不靠單位,不靠團體,不靠宣傳機構,甚至不靠流派、思潮,就一個人,全方位承擔一個文化的責任,並且經得住這變幻世界層出不窮的檢驗。這現象獨一無二。在現實中,這是他個人的勝利。但在思想上,又是「人」的勝利、藝術的勝利──真誠和純粹的勝利。」
【電子書】最近二十年中國文學史綱
此書原出版於一九三六年。書分三編:第一編為導論,談新文學運動的起源與經過,舉出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作為參照。第二編探討五四迄於三○年代約二十年之間時代社會的背景,以及文壇概況。第三編進一步聚焦在這二十年間包括詩歌、小說、戲劇、散文小品等各類型文學的發展與流變,並試圖做出評價。
【電子書】在生命無限綿延之間:童年.記憶.想像
童年記憶是生命初啟的家屋,人人心中皆有段過往純真情懷的生命經驗,而我們總是對消隱的童年時光有無限想像、追憶、或悔恨。童年並非真正離逝,只是消隱於精神體存有層面,童年憶景會在我們當下的生命時間藉由感知的心智召喚片斷地浮現,因此我們心中皆懷著「一個小孩」不停地長大與老去。本書為台灣外文學界第一本對童年議題的論文集,集結生命記憶、童年想像主題,廣邀童年論述學者參與,擴大且深化「童年」議題多元面向探究。希望透過此書,引發讀者對童年的回眸與關注。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童年回憶、童年意識、童年論述、廢墟記憶、劇場,共收錄十篇論文。本書特色1.由中興大學文學院頂尖整合型子計畫補助出版。2.台灣外文學門第一本對童年議題的論文集結。3. 橫跨文學、劇場、電影、繪本、歷史、文化論述等領域,探討童年/記憶/想像之間多元且多變的面向。
【電子書】世界最優質的經典好書
世界最優質的經典好書:永不磨滅的經典鉅著世界最優質的經典好書「要生存,還是不要生存,這是個問題。」 ——《哈姆雷特》「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就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麼價值呢?」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好書有一種魔力;是人生的縮影、智慧的結晶,更是鍛鑄生命品質的重要環節、引領你走向人生寶庫的鑰匙。在人生無以反覆的過程中,只有那些歷史上最具天賦的作家創作的絕妙經典,才能指引我們遠離浮華空虛,引領我們走進一個更廣大的世界。本書採取全新的編輯體例,每本著作分設「名家導讀」、「華文精選」、「讀到之處」、「文成名就」、「典故逸話」、「延伸閱讀」等欄目,透過這些欄目,從各個不同角度對這些經典著作進行全面的評點與解讀,並附以與著作相關的奇聞軼事,不僅兼具思想深度與閱讀樂趣,更是由點至面地引領您,走入文學殿堂的絕佳導讀指南。
【電子書】基督教文化對五四新文學的影響
作者對於基督教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關係的研究,源於二十世紀八○年代在揚州師範學院攻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學位時。當時,作者大量閱讀「五四」時期的文學作品,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文學現象,諸多現代作家與基督教有著某些關聯,或受洗入教,或親近基督教,在他們的創作中先後出現與基督教文化有關的題材,或描寫教會生活,或塑造教徒形象,或提倡博愛,或提倡寬恕。 「五四」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時期,「五四」也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時期,僅對於基督教文化就有著許多不同的態度,讚賞者有之、批評者有之、反對者有之,就是陳獨秀在「五四」時期對於基督教文化就有比較複雜的姿態。研究「五四」新文化運動背景中的基督教文化思潮,對於梳理探究此時期基督教文化思潮與新文化運動的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電子書】關於愛
關於愛,你還有很多不曾思考過的事情……愛與欲望如何區分?愛與恨的相同之處在哪裡?不同之處又在哪裡?因為愛情以幻想為沃土,一旦認清現實,愛情就幻滅了,所以說愛情永遠是「盲目」的嗎?「墜入情網」其實是一種注意力「癱瘓」的不正常現象?是心智的僵化、意識的限縮,沒有這個機械化的過程,世間男女就不可能戀愛?「愛藝術」或是「愛祖國」代表了什麼?在「對科學的愛」和「對女性的愛」之間,有任何共同點嗎?柏拉圖說:「愛是在美中生育的欲望」,這裡的「美」與「生育」意味著什麼?愛是一種選擇,在選擇對象時,男人與女人會洩漏內心深處不欲人知的性格?愛情是一種高度的藝術,不尋常的才能,它極少發生,一般人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愛是世界上最神聖、最積極的工作?愛是對完美的追求?愛的本質是什麼?繼尼采之後歐洲最偉大的哲學家奧德嘉.賈塞特,關於愛的最經典討論關於愛,必須先知道它不是什麼,然後才可能知道它會是什麼柏拉圖說:「愛是在美中生育的欲望。」奧古斯丁說:「愛是我的引力,不管將我拉向何方,它都牽引著我。」但丁說:「愛足以移動日月星辰。」在卡繆眼中,繼尼采之後歐洲最偉大的哲學家奧德嘉.賈塞特則如此定義:愛是心靈的一種離心行為、是內心的放射(由內在走向他人);愛是持續的流動,朝往對象的虛擬移動(從愛者到所愛者);愛以溫暖的肯定包圍對象,積極維護對象的存在,不斷賦予其生命(有別於「恨」)……奧德嘉.賈塞特關於愛的討論,由準確地定義「愛的本質」出發。如果你滿意地認為,太好了,關於愛的問題,哲學家提供了一個標準答案,那你就錯了!一路上,賈塞特又從文學、歷史、名人軼事、日常生活的觀察中,不斷糾舉出種種難分難解、卻又真實存在的「愛的難題」。本書最早出版於一九四○年,德文版甚至早於西班牙文版面市,之後各篇內容散見其他著作,都屬於奧德嘉.賈塞特最知名的文章。作者潛入愛的不同階段,揭發愛的心理、愛的意義與象徵、男女本質、注意力與吸引力,區分性與愛、本能與意識的差異,探討墜入情網的現象以及對於愛的對象的選擇,並釐清一般人對愛的錯誤認知。關於愛,奧德嘉.賈塞特為我們進行了一場最精彩的哲學討論。全書寫作風格自然,我們原以為看到的是一位哲學家,最後發現讀到的是一位溫暖的作家。本書特色對抽象、不可捉摸的概念進行最具體、清晰、通暢的闡析關於愛情的討論永遠吸引著世人,不管是正墜入情網或者為愛而苦惱的讀者,都能從中理解「愛」的種種面相,甚至更進一步發現「原來」的自己。
【電子書】關於愛
關於愛,你還有很多不曾思考過的事情……愛與欲望如何區分?愛與恨的相同之處在哪裡?不同之處又在哪裡?因為愛情以幻想為沃土,一旦認清現實,愛情就幻滅了,所以說愛情永遠是「盲目」的嗎?「墜入情網」其實是一種注意力「癱瘓」的不正常現象?是心智的僵化、意識的限縮,沒有這個機械化的過程,世間男女就不可能戀愛?「愛藝術」或是「愛祖國」代表了什麼?在「對科學的愛」和「對女性的愛」之間,有任何共同點嗎?柏拉圖說:「愛是在美中生育的欲望」,這裡的「美」與「生育」意味著什麼?愛是一種選擇,在選擇對象時,男人與女人會洩漏內心深處不欲人知的性格?愛情是一種高度的藝術,不尋常的才能,它極少發生,一般人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愛是世界上最神聖、最積極的工作?愛是對完美的追求?愛的本質是什麼?繼尼采之後歐洲最偉大的哲學家奧德嘉.賈塞特,關於愛的最經典討論關於愛,必須先知道它不是什麼,然後才可能知道它會是什麼柏拉圖說:「愛是在美中生育的欲望。」奧古斯丁說:「愛是我的引力,不管將我拉向何方,它都牽引著我。」但丁說:「愛足以移動日月星辰。」在卡繆眼中,繼尼采之後歐洲最偉大的哲學家奧德嘉.賈塞特則如此定義:愛是心靈的一種離心行為、是內心的放射(由內在走向他人);愛是持續的流動,朝往對象的虛擬移動(從愛者到所愛者);愛以溫暖的肯定包圍對象,積極維護對象的存在,不斷賦予其生命(有別於「恨」)……奧德嘉.賈塞特關於愛的討論,由準確地定義「愛的本質」出發。如果你滿意地認為,太好了,關於愛的問題,哲學家提供了一個標準答案,那你就錯了!一路上,賈塞特又從文學、歷史、名人軼事、日常生活的觀察中,不斷糾舉出種種難分難解、卻又真實存在的「愛的難題」。本書最早出版於一九四○年,德文版甚至早於西班牙文版面市,之後各篇內容散見其他著作,都屬於奧德嘉.賈塞特最知名的文章。作者潛入愛的不同階段,揭發愛的心理、愛的意義與象徵、男女本質、注意力與吸引力,區分性與愛、本能與意識的差異,探討墜入情網的現象以及對於愛的對象的選擇,並釐清一般人對愛的錯誤認知。關於愛,奧德嘉.賈塞特為我們進行了一場最精彩的哲學討論。全書寫作風格自然,我們原以為看到的是一位哲學家,最後發現讀到的是一位溫暖的作家。本書特色對抽象、不可捉摸的概念進行最具體、清晰、通暢的闡析關於愛情的討論永遠吸引著世人,不管是正墜入情網或者為愛而苦惱的讀者,都能從中理解「愛」的種種面相,甚至更進一步發現「原來」的自己。
【電子書】經典中國童話
精選100則讓想像力飛馳、趣味爆表的中國童話哪些故事最經典,一生一定要讀過一次?哪些故事最道地,發展成眾多故事的原型?哪些故事最精彩,千百年後讀來仍然趣味盎然?◎訪仙求道,法術幻術如果能解脫死亡、長生不老,身負變幻自如的奇妙法術,現世的不如意,似乎再也沒那麼難以忍受……〈聶隱娘〉這天晚上,劉昌裔點著燈燭等候刺客。下半夜果然出現一紅一白兩面小旗子,在他床頭四角飄來飄去,好像在互相打鬥。過了許久,他看見一個人從空中跌到地上,身首異處。隱娘這時也現出原形說:「精精兒已被我殺死了。」說著將精精兒的屍首拋到大廳,用藥化為水,連毛髮都不見了……◎人間與鬼界的第三類接觸《禮記》:「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之鬼。」然而說到底,鬼怪的世界,無非是人間的縮影……〈宗定伯賣鬼〉快到宛城時,宗定伯就將鬼扛在肩上,緊緊地捉住。鬼大聲慘叫,要求放它下來,宗定伯不理會它,直奔宛城市場中心,將鬼丟在地下,鬼立刻變成了一頭羊,宗定伯怕它再變化成別的東西,馬上對那隻羊吐口水。他把羊賣掉,得了一千五百錢……◎堅貞不移的愛情「歎人間真男女難為知己,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歷久不衰的不是愛情,而是人們對真愛的美好信仰與美好想望。〈韓憑與相思樹〉宋康王十分憤怒,刻意讓他們的墳墓相隔兩處遙遙相望。宋康王說:「你們夫婦既如此相愛,如果你們還能讓兩個墳墓聚在一起,那我就不再阻擋你們。」沒想到在很短時間內,就有兩棵大梓樹分別從兩座墳墓上頭長出來,十天左右就長得要人雙手圍抱那麼粗……◎斷案未必如神,明察方能智取判案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看清官如何智取罪犯固然是重點,更重要的是,破案雪冤所代表的天理昭彰、公道正義。〈泣聲有異〉韓滉命令差役把昨晚哭泣的婦人抓來審問,連續兩天,被抓的婦人什麼也沒有招供。差役害怕韓滉怪罪,守在那婦人的丈夫屍體旁邊,忽然發現有大隻的綠頭蒼蠅聚集在死者的頭頂,覺得奇怪,就撥開死者的頭髮檢查……
【電子書】最美的,最美的
流逝的青春、曾經的戀人們、情感錯綜的家庭……,追悼過往光陰的男子絮語,用漸趨衰頹的中年身軀盛裝如孩童般的純淨魂魄。衰老,是讓回憶茁壯的養分;活得愈久,回憶愈長。青春的焦慮是張耀仁的創作意圖,從青春,愛情,親情,以及致意他逝去的年輕歲月,他的喃喃絮語,是面對戀人、也面對自己。全書分作三輯:第一輯是以愛情書寫為主的「寶貝,我知道你走了好長一段路」;第二輯是以家庭作為書寫對象的「最美的,最美的」;第三輯則著重於日常生活的抒發「我沒有真正活過」。擅寫小說的張耀仁用最細膩的筆觸,擺脫小說世界的框架,真實地挖掘自我,呈現嶄新的風格。小說家的第一本散文集,跨界的書寫,精彩可期。本書特色★ 跨界書寫,多篇文章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 封面由插畫家幾米精繪。
【電子書】移情、借景與越位:當代作家作品論集
閱讀與教學的經驗,讓我肯定了文學有著生活的、對話的、服務的三項功能。再怎麼流行的文學批評理論,新奇、有效,能逞學術論述的手勁!而我寧可選擇彰顯作家作品的敘述方式,設法保留文本的原味。當我退居第三者,引領讀者與作者面晤,達成「三邊對話」,我的寫作才有意義。收在這本集子的9篇文章,不可能有太大的「重量」,卻記錄了我三十多年來如何閱讀當代作家作品的歷程。
【電子書】最美的,最美的
流逝的青春、曾經的戀人們、情感錯綜的家庭……,追悼過往光陰的男子絮語,用漸趨衰頹的中年身軀盛裝如孩童般的純淨魂魄。衰老,是讓回憶茁壯的養分;活得愈久,回憶愈長。青春的焦慮是張耀仁的創作意圖,從青春,愛情,親情,以及致意他逝去的年輕歲月,他的喃喃絮語,是面對戀人、也面對自己。全書分作三輯:第一輯是以愛情書寫為主的「寶貝,我知道你走了好長一段路」;第二輯是以家庭作為書寫對象的「最美的,最美的」;第三輯則著重於日常生活的抒發「我沒有真正活過」。擅寫小說的張耀仁用最細膩的筆觸,擺脫小說世界的框架,真實地挖掘自我,呈現嶄新的風格。小說家的第一本散文集,跨界的書寫,精彩可期。本書特色★ 跨界書寫,多篇文章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 封面由插畫家幾米精繪。
【電子書】1951─1978中國文藝界現象輯略
學者朱汝曈對1951-1978年間中國文藝界發生的現象,進行了認真、系統的梳理。輯錄了有關:武訓及電影《武訓傳》、《紅樓夢》研究、胡風「反革命集團」、京劇《海瑞罷官》以及批林批孔、批《水滸》批宋江等十多件歷史事實。所引用的史料詳實,沒有加以過多的評論,作為借鏡,為讀者留有獨立思考的空間。
【電子書】近代中國文學講話‧散曲史:盧冀野論著兩種
《近代中國文學講話》和《散曲史》,均為盧前(盧冀野)先生早年的文學論著。兩書均出版於一九三○年。《近代中國文學講話》一書,被相關學界認為是中國最早提出「近代中國文學概念」的二書之一。而《散曲史》則被稱為「元明清三代散曲的第一部通史」,雖然兩書成書較早,內容比較簡略,但由於它們具有的完整性、開拓性和先覺之識,被學界所推崇,它們在各自的文學研究領域內,均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意義。這裡重新整理,並合編出版,期望將作者獨特的眼光和傳統中國文學的一些觀點,介紹給廣大讀者。
【電子書】世界最偉大的文學家
世界最偉大的文學家世上的書種那麼多,可謂浩如煙海,要想把所有的書都讀完是不可能的,莊子也曾經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所以我們只能選擇那些最為經典,思想最為豐富的書來讀,只有這樣我們思想境界才能得到不斷的昇華。伏爾泰曾說:「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彷彿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彷彿又和老朋友重逢。」而我們這本書,就是一本幫助讀者如何找到好書、如何去讀好書的書。本書精心挑選出了將近三十位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學家,濃縮經典中的菁華,分述其影響人類的思想。除了對他們的生平進行簡要的介紹之外,還對他們的著作進行了整理和介紹。讀者朋友們透過這本書,不但可以瞭解這些偉大的文學家的成材之路,還可以透過賞析他們的作品,瞭解到他們思想和人格的魅力。就讓我們從喧囂紛繁的塵世中,尋找一份僻靜的港灣吧!讓我們在這裡聆聽來自智者的聲音,讓我們從這裡踏上巨人的肩膀,眺望那遙遠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電子書】中國新文學運動述評
此書對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新文學運動發展的軌跡與流變有所述評。凡六章:戊戌政變與文章的新趨勢、五四文學革命運動的總清算、自然主義的文學運動、浪漫主義的文藝運動、革命文學運動、左翼作家聯盟以後的中國文壇。
【電子書】永遠的情人:46篇藏書札記
世間永不變質的存在──人與書籍間的熱愛;像是一種收藏,一本藏書可以化作一封寫給生命的情書。羅馬哲人西塞羅 (Marcus Tullius Cicero):「沒有書籍的房間,宛如缺乏靈魂的肉體。」幾十個BOOKS的書箱是嗜書狂遵循文學迷宮的秘密規則,當獨自旅行的時候,翻開一篇篇藏書目錄,就像是重新擁有了想像中的圖書館。愛書狂往往讀書讀上了癮──「我用一把遲疑的手杖慢慢摸索,我,總是在想像著天堂是一座圖書館的形狀。」──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書頁中纏繞的愛情與炫饒的生命擁有它自己特殊和銘記的效果。」--艾倫.西利投(Alan Sillitoe) / 《書籤》(Bookmarks)藏書,是愛書狂的專門藝術,四十六篇藏書札記,銘記一種書籍專屬的魔力,書寫小說、詩歌、散文、傳記字裡行間的故事;以及隱藏在書籍背後未知的秘密、作家的身世。在一本書卷裡的虛擬空間裡,穿梭在已知與未知的人事物間,像是去展開散步的旅途,走過一家又一家的咖啡館,去過一個花園又一個花園,醒過來時,才發現自己還是停留在原來的地方。英國文學家吳爾芙〈為什麼我們要去讀一本書?〉:「過去我們是書籍的朋友,但現在則是它的法官。」這一卷四十六篇藏書札記為書癡們另闢一條蹊徑,在書籍洪流中,摘取那些時隱時現、永保生命力的金蘋果。本書特色★46篇札記──寫盡作家藏書之愛。
【電子書】走進長襪皮皮的世界:探訪瑞典國寶級作家,永遠的林格倫
走進長襪皮皮的世界 探訪瑞典國寶級作家,永遠的林格倫地位崇高、超越J.K.羅琳的 阿思緹.林格倫一本兼具兒童文學大師傳記與瑞典旅遊的著作!如果你認識英國創造引領本世紀風潮的「哈利波特」的J. K. 羅琳,或創造「黑暗元素」的菲利普.普曼,沒有道理不認識上世紀於瑞典創造了「長襪皮皮」的阿思緹.林格倫(Astrid Lindgren)。在台灣,林格倫一直沒有被適當的介紹,然而她在瑞典是個傳奇,在歐洲更是大受歡迎。她於1907年出生,活了94年。2007年,是她誕辰一百週年紀念,瑞典當局舉辦了相關活動,向他們的國寶致敬。林格倫的著作在全球有95國語言的譯本,總印刷單本數量超過一億四千五百萬本,把所有的她的書堆起來,超過艾菲爾鐵塔三百多座;把她的書排開,則整整繞地球五圈有餘。2002年,她在家中安詳去世,光是瑞典首都斯德葛爾摩上街哀悼的居民,就逾十萬人。作者實地走訪阿思緹成長的小鎮,在風雪中拜訪了一位又一位林格倫的親人、研究她著作的專家學者、出版她著作的總編輯,並在白雪皚皚的墓園中來回三小時尋找林格倫的墓……引領讀者接過林格倫一生對兒童、童書、瑞典、甚至人類的關懷與她種種付諸行動的那把熱火,閱讀林格倫精采傳奇的一生。書中並附有多幅林格倫的故居與小鎮景點實地照片、林格倫作品資料圖片,以及作者細膩解說,是朝聖經典兒童文學大師的必備之作。認識阿思緹.林格倫,從這本書開始!本書原名為《永遠的林格倫》,2012重新更改書名換封上市。阿思緹.林格倫簡介瑞典國寶級作家 阿思緹.林格倫瑞典童書作家,曾撰寫超過八十部繪本與青少年小說等作品,1940年代出版的【長襪皮皮】系列廣受喜愛。林格倫獲獎無數,作品翻譯成數十種語言,也改編成電影、電視節目與戲劇。2002年逝世後,瑞典政府以她的名字成立兒童文學大獎,紀念這位舉世聞名的國寶級作家,同時提供僅次於諾貝爾獎的高額獎金,鼓勵創作,備受國際矚目。
【電子書】西遊記主題接受史研究
接受史研究的興起,源於近十幾年來,部分中國文學研究受到接受美學的影響。除了能全面、深刻地認識作品外,還可以觀察出不同時代、地域民族對於文學作品的鑑賞能力、審美情趣以及學術思潮。如果能對西遊記的主題作接受歷史的呈現,那麼不但能觀照、發掘西遊記一書中真正的中心思想,也能對歷代讀者的「期待視野」有所了解。
【電子書】〈紅樓夢〉子弟書研究
《紅樓夢》子弟書即是根據《紅樓夢》小說故事所改編的一種滿族說唱曲藝,正因為《紅樓夢》具有高度的文化水平,故《紅樓夢》子弟書在現存五百多種子弟書中,它的文學價值、藝術成就也是最高的。
【電子書】〈紅樓夢〉子弟書賞讀
子弟書,就音樂來論,它是一種節奏明快、情深意濃的說唱表演藝術;就文學來看,它是一種詞曲佳妙、雅俗共賞的敘事詩。現存《紅樓夢》子弟書的故事類別,包括:寶黛故事、劉姥姥故事、晴雯故事、薛寶釵故事、花襲人故事、齡官故事、史湘雲故事、妙玉故事以及柳五兒等故事,值得我們從美學的角度來加以探討。
【電子書】文學的另類寫真:文人怪癖與文學創作的關係探討
文章豐富人類的心靈生活,陶性冶情,更可藉此抒發心中想法,尤其歷史上許多文學家的作品更讓人傳誦再三,使人類在文化歷史的洪流中,展現不平凡的光彩。而這些如此優美的篇章,是這些文人在怎樣的情緒狀態下迸發產生,這些瑰麗璀燦的不朽作品對後世人類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力,在感官中也有不同的感觸與新思維,所以可以透過對文人的癖好和其文學創作的相關性,從中探究文人不同於以往我們所熟知的面貌。透過對文人的癖好和其文學創作的相關性,從中探究文人不同於以往我們所熟知的面貌;而文人癖好的類型又有哪些?在這些癖好中與文人
【電子書】魯迅的精神世界
本書還原魯迅作為現代「人」的基本形象,揭示魯迅「為了人生」的所思所慮所痛所求,魯迅的奇異的文學世界和藝術趣味,作者以流暢生動的文筆勾勒魯迅的人生和創造活動,在大陸中國的「造神」與臺灣戒嚴時期的「造魔」之外,給我們不一樣的魯迅,不一樣的敘述和思考。
【電子書】場域創意閱讀教學
閱讀的最終目的在於理解語文成品本身所具有的內涵形式,理解是一連串認知心理的循環歷程。閱讀是各種學習的基礎,完善的閱讀教學在於以創意的方式善於安排場域裡的教學互動。當中有關場域創意閱讀教學的新開展則緣於:主體發展欲求與場域創意閱讀教學、社會意識更新亟需與場域創意閱讀教學和文化演進期待與場域創意閱讀教學。本書場域創意閱讀教學分為四部分:一、學校場域創意閱讀教學;二、故事屋場域創意閱讀教學;三、教養院場域創意閱讀教學;四、志工培訓場域的創意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