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的心:基督徒教練的原則、技能與心志
基督徒教練實戰手冊:讓每一次交談都帶來改變! & 如果,你在管理員工、培育領袖、與志工合作、帶領團隊,甚至親子教養上,花費了大量時間,卻身心俱疲、成效不彰,學習教練(coaching)會對你有驚人的助益。 & 你將體驗:每個人都是充滿能力和智慧的能者! 你將收穫:天國文化的落地實踐如此豐盛! & 在《教練的心》一書中,湯尼.史多茲福斯展現如何成為一名教練。他以「教練典範」和「教練步驟」為核心,示範如何從心出發,以神看待我們的方式,來培訓當事人對自身的成長和難題,負起領袖的責任。 & 本書充滿實用的工具、真實的生命故事、生活化的應用練習,以及歷久不衰的成長原則。 & ■為什麼你需要這本書? 教練很少提供忠告和建議,這和我們的本能背道而馳:我花錢請個教練叫他「不要」給我忠告?我為何要這樣做?這答案可能會顛覆你與人相處的方式!讓我們一起探索教練是什麼?為什麼「教練關係」能強而有力的培育領袖? & ■這本書有什麼特色? ★案例多且實用——深入淺出地表達成為教練的養成過程 ★教練會談案例,助你深刻內化——以關係為基礎 ╳ 以當事人為中心 ╳ 以目標為導向 ★七堂大師課程,讓你實際操練——如何建立教練關係、使用議程設定工具、S.M.A.R.T.目標宣言、直覺式聆聽、設計好的探詢式問題、用G.U.E.S.S.來鼓勵他人 &
從天堂法庭解開你命定的書卷(精裝)
★ 繼暢銷書《來自天堂法庭的判決》,全球性使徒領袖─韓若柏又一力作! ★ 美國亞馬遜5顆星好評推薦! 你的命定將不再耽延! 神滿懷熱情地想讓你實現人生目的!天堂書卷已寫明你的命定,和你置身地球真正的原因! 不過,有一場爭戰攔阻你實現命定。你的頭號敵人魔鬼知道:一旦你肩負起你神聖的使命,黑暗權勢就形同虛設、自動除滅了。當神百姓活出國度呼召,天堂就臨到人間了! 本書提供先知性禱告策略,讓你明白如何讓命定不受攔阻。 那仇敵最常用什麼來拖延你實現命定呢?就是咒詛。 運用天堂法庭的策略,你將能: ◆ 辨識出咒詛在你人生中運行的徵兆; ◆ 認出爭奪你命定之咒詛的根源; ◆ 吊銷魔鬼執政者在你生命中行事的權利; ◆ 學習清理你的血脈,脫離世代的咒詛。 你將發現: ◆ 開啟你一生、甚至你國家命定的訣竅!請上天堂法庭請願吧!
在世寄居:讓耶穌作王 迎接千禧國度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是客旅;無法逃避人間的善惡對立,以及光明與黑暗的拉鋸。然而無論寄居時日長短,終有來自上帝永恆的應許。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讓耶穌在生命中作王,一同與主迎向千禧神國。這是一位蒙基督所愛的使女,憑靠上帝給她的生命和熱血,以及屬靈的洞見和堅毅;用聖經中的歷史、國家為「經」,以信仰中的愛與使命感為「緯」;在起伏的客旅人生中,寫下經過生命淬鍊的信仰札記。本書不但展現了縝密的思辨與條理,更飽含女性的柔情與牽掛。盼在您展卷閱讀之後,也能續寫屬於您的信仰之旅!
去過天堂90分鐘【熱銷七百萬冊新譯版】:關於死亡與勇氣的真實故事
★一場死亡車禍、一段天堂旅程、一堂陪伴無數人走過人生困厄的激勵課、一個帶領傷心者走出幽谷的奇蹟故事!這不只是關於死亡的故事,而是一封來自天堂的希望邀請函,翻開它,將改寫你我對生命的想像。★《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高掛超過五年,銷量超過七百萬冊,廣受全球讀者喜愛,Goodreads 4萬多讀者給予5顆星評價!★曾改編成電影《造訪天堂》,當代「瀕死經驗」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力量的靈性經典書籍!★醫師/連加恩、舊鞋救命協會創辦人/楊右任、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教授&臺北市醫學人文學會榮譽理事長/施以諾、中華福音神學院宣教中心主任/邱顯正博士——感動推薦★全球讀者紛紛淚推——「這本書讓我對死亡不再恐懼,反而充滿希望。」「作者的經歷讓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讀完後,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與慰藉。」「這是一本能夠改變人生觀的書。」「每一頁都充滿感動,讓人難以釋手。」「閱讀這本書後,我更加珍惜與家人的時光。」「書中對天堂的描寫令人嚮往。」「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作者的故事激勵我面對生活中的困難。」「這是一本能夠帶來希望與勇氣的書。」【內容簡介】一個觸動數百萬人的真實故事一位牧師因意外歷經磨難之後,這才明白,為什麼上帝讓他看見天堂的絕美,又要讓他重返人間……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講述了牧師唐.派普在一場嚴重車禍中被宣布死亡90分鐘後,奇蹟般復活的經歷。死亡瞬間,他進入天堂,看見了無比燦爛的光、聽見美妙的音樂,並與早已離世的親友重聚,親友充滿喜樂和愛的樣貌,讓他深感安慰且幸福。然而,他並未就此留在美好的天堂,而是被送返人間,面對身體的重度傷殘與心理的無盡煎熬。住院的100多天與之後數年的療傷期間,他不斷質疑、甚至抱怨為什麼上帝讓他回來?讓他受這麼多的苦?過程中,他慢慢理解自己的使命,也就是分享這段經歷,幫助那些面對痛苦、哀傷或對信仰感到疑惑的人。這本書不只是關於天堂的奇蹟,更是一段重生與希望的旅程,探討了生與死、信仰與懷疑、痛苦與希望之間的掙扎與轉化。無論你是否有宗教信仰,它都能帶來深刻的啟發,提醒我們珍惜生命、相信愛與希望的力量,並在逆境中獲得勇氣。
認識至聖者:神的屬性,以及對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意義
★被譽為「二十世紀的先知、牧師們的牧師」,陶恕一生巔峰之作 ★與魯益士《返璞歸真》、華理克《標竿人生》齊名 有些人可能會問:「認不認識神,對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裡,神的屬性對我有什麼意義嗎?」 事實上,生命中所有的問題,都是來自對神的認識不足。 對神的理解,影響著我們的生命、性格及命運。 如果我們想要擁有健全的生活、想要對混亂時局有清醒的體認, 就必須對「掌管整個宇宙運作的那一位神」有所認識。 本書詳述了陶恕對神的認識與經驗,書中闡明了神的各種屬性,從智慧到恩典,再到憐憫,透過這樣做,陶恕試圖恢復神在所有基督徒心中的威嚴,以及對其大能的驚奇讚嘆。 本書完全沒有神學八股的言論,也非以優美委婉的言詞吸引人。陶恕在每章開始之前,都會先向至聖者敬拜禱告,之後開始理性的敘述,將至聖者的威嚴慈愛訴諸筆下。這是一本基督徒見證與奉獻的現代經典,它向我們展示如何更新我們的禱告生活、更虔誠地默想、更深刻地了解神,並在日常生活中經歷神的同在。 【鄭重推薦】 施以諾/作家、精神科治療師 鄭忠信/基督教論壇基金會執行長 鄭漢光/校園書房出版社總經理 盧俊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嚴任吉/神父、輔大兼任副教授
基督徒一定要上的12堂基要真理 (下載版)
本書由五位神學博士共同編著而成。根據聖經的原則,將成為基督徒所需要認識的基要真理,分成12個重要的單元課程,並錄製成12小時的課程。課程當中老師以現代人的關懷與需求為出發點,使用活潑的語言說明神學脈絡與現代生活應用。邀請您一起來了解基要真理對基督徒生命的重要性,並領受從神而來的祝福。無論你是慕道友、初信者還是受洗多年的基督徒,這是一本幫助你更認識基督信仰的好書。使用建議-本書適合個人閱讀及教會團契或小組研讀分享。作者簡介陳尚仁教授 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哲學博士林鴻信教授 德國圖賓根大學神學博士、英國諾丁漢大學哲學博士蔡慈倫教授 美國哲吾大學神學博士魏連嶽教授 英國愛丁堡大學神學院哲學博士莊信德教授 東南亞神學研究院神學博士
領受十架寶血的能力(精裝)
你是否了解十架寶血全然赦罪的能力,以及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成就的大事?它不僅是基督當年在各各他十架上所流的寶血,更重要的是,這寶血蘊藏著救贖的奧祕。 透過作者慕安得烈忠實地在靈裡與神同行,他揭開了基督寶血的神祕面紗,而那正是寶貴的生命根源……
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那遙遠的福爾摩沙,是我堅心摯愛的所在。在那裡,我曾度過最精華的歲月;在那裡,是我生活關注的中心。為了在福音裡服事那裡的人,即使賠上生命千百次,我也甘心樂意。馬偕 這是一本描述台灣島嶼及子民的豐富記述,有別於一般宣教師的傳記或宣教實錄,也遠比當時前來福爾摩沙探險、考察旅行的報告書充實。 1872年他奉上帝旨意,鬼使神差地來到了台灣,全心融入、感愛著台灣,他當全部台灣島民都是上帝的兒女(雖然當時台灣漢人多當他是西洋異教「鬍鬚番」),開展了一段傳教佈道、醫療濟世、學識教育、台灣人心靈氣質改造的精華歲月。 本書由他親筆記錄一生的傳奇,著墨多在他於福爾摩沙生活與工作的感驗,生動、有趣而多元。1895年英文版《From Far Formosa》出版,使西方世界初認知了台灣印象。它詳實記載艱難苦澀而滿心喜樂的佈教生涯,又細膩描繪百年前滿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漢人社會、平埔族、熟番、生番地界的風土民情、習俗、歷史、地理、自然與生態,作者具有科學精神,筆端富於感情,又深愛島上的土地與人民,真實細膩的刻畫出百年前複雜的台灣與台灣人,是十九世紀下半葉台灣最重要而珍貴的史料,至今仍是一部熠熠生輝的不朽經典。 而台灣,因為有馬偕,大大改變了民間社會智慧、信仰、思想觀念、生活習性、天地人與自然生界的對待態度,論對台灣之功蹟,他當是扭轉改變台灣社會的第一人。
我沒有足夠的信心作無神論者
懷疑與相信的對決!拒絕基督信仰,比接受基督信仰需要更多信心!從「真理是否可知」、「上帝是否存在」到「聖經是否可信」,走出多元世界觀的迷霧,看清人生意義的完整圖像。當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與疑惑時,探索信仰的根基與自我信仰的查驗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是對信念的深化,也是對自身價值觀的重新思考。法國一名著名神學家,布萊斯‧帕斯卡曾說:「人們幾乎都不是根據證據,而是根據他們認為有吸引力的東西來得出他們的信念。」《我沒有足夠的信心作無神論者》書中提供了豐富的證據和深入的分析,作者以科學與邏輯為基礎,檢視宇宙起源、生命誕生與道德根源,並根據歷史證據,以紮實、有力的論證回應你最深刻的疑問。這將會一趟具意義的信仰探索之旅,並引導讀者在理性與信仰之間找到平衡。無論你是對宗教懷有疑問,還是希望加深對信仰的理解,這本書將是你探索的理想伴侶。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思考與發現之旅,找到屬於自己的信仰之光。
踏不死的麥種(2版):潘霍華在納粹鐵蹄下的神學省思
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誕生於一百二十年前,在八十年前,他以叛國罪被處死於納粹的絞刑台。他是一位信仰者,一位行動者,一位先知,也是二十世紀難得一見的殉道者。在二○○六年,全世界慶祝著他百歲的冥誕,紀念一個百歲卻永遠不老的信者。他那吉光片羽般的深刻神學反思,活在許許多多人的心裡,啟迪著神學思考,餵養著饑渴慕義的心,激勵著人們,以犧牲的決心,將信仰化為行動。
魔鬼的真面目(2版)
鬼附的人與毒癮、淫亂、色情、犯罪、心智錯亂者有何關係?基督徒會不會被鬼附?作者答覆了上列的問題,並呼籲教會不要在與這邪惡力量爭戰中,放棄作為基督代言人的重要角色。人類一般所能理解的能力來源有三種:一、神的能力。即由無所不能的神所發出來的能力。二、撒旦的能力,即由墮落的天使長路西弗(Lucifer 明亮之星)(賽十四章)而來的能力。三、人的能力,即人本身有的能力。此第三種能力是一種居中的能力,會受到天上來的能力或是魔鬼的能力所支配。上帝已經賜予人類選擇自己生命力式和目標的權柄和權利。他創造人類,為要他們治理並掌管一切的受造物(創一:26,27)。魔鬼意欲奴役人類;由於她受制於撒旦的能力,耶穌吩咐那個受到魔鬼所捆綁的女人應得到釋放(路十二一:16),基督差遣門徒出去,就是要釋放人類。本書的目的在於揭露運行在我們的世界和我們的生活中,那真實的能力。
豬在客廳裡(2版):釋放事工實用指南
如果一頭骯髒的豬進到您家客廳,您必立即拿起掃把將之趕跑!絕不可能讓牠留下來。面對邪靈,您有沒有同樣的態度呢?您知道牠比豬更可惡千倍的要準備隨時入侵我們的身體嗎?您知道牠會想盡辦法玷污我們的思想、情感,叫我們與神遠離嗎?主耶穌在聖殿中義憤慎膺的潔淨動作,我們都還記憶猶新,身為跟隨者的我們,有何理由在此方面不用面對呢?我們得先承認我們認知得不夠明確,並承認我們有可能被轄制,因此更有被釋放的需要。本書就是一部最實際的釋放事工實用指南。
死——怎麼回事?(2版):解析死亡真相的暢銷書
現代人喜歡談有尊嚴的死,但那不過是指著肉體或是精神的層面,什麼才是靈裡尊嚴的死亡呢?本書中許多的實例讓我們看見死亡的真實面,有些人在驚惶中去到地獄,有些人則安詳地到達天堂,當他們又在急救後回到地球上時,那是一種怎樣的過程。死是每個人都會臨到的,既然這是不爭的事實,何不藉由更深層的了解來尊嚴地面對呢?
賴氏新約神學(合訂本)(2版)
這是美國神學界一百年來所採用作為神學院教科書的第一本美國著作。作者從救恩歷史的角度,以保守福音派的觀點,探討神在基督裡所完成的救贖大工,堪稱福音派新約神學的代表作。作者自一九五零年起,一直是美國加州 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 新約解經學與新約神學的教授。
解經神學探討(2版)
本書特為傳道人及基督徒工作者而寫的,讀者可從本書找到一條實用的解經之路。作者從經文上下文的解析入手,然後分析句型,確定字義、考慮有關的神學意義,最後找出經文的正確教訓,實是一本理論與實際並蓄的好書。凡是期望「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的傳道同工們,不可不讀。
巴西流聖靈論(2版):確立聖靈地位的經典之作
本書是教父時代對於聖靈的教導最為完整的論著,不但反駁了抵擋聖靈的異端思想,同時也建立了完整的聖靈教義,對於之後千餘年的基督教會影響深遠。譯者陳吉松牧師亦為讀者撰寫一篇導言,讓大家可以對相關背景有所了解,更能細細品味巴西流論述的獨到之處。
天路客的冒險之旅:《天路歷程》彩繪插畫版
你看見那條窄路了嗎?那就是你唯一必須走的路!「有許多道路與這條窄路相交,但要當心,因為那些路又彎又寬。你可以這樣分辨正路與錯路:正路是唯一筆直且狹窄的道路。而那條窄路,就是你唯一必須走的路!」跟隨書中的「基督徒」和他的同伴,一同踏上前往天國之城的史詩旅程,體驗這部經典名著《天路歷程》。本書以兒童和成人都能輕鬆理解並喜愛的方式呈現這個故事,讓被許多人稱為「僅次於聖經、我最珍視的書」的本仁約翰經典,帶領新一代的忠實天路客展開屬靈的冒險旅程。
長不大的教會
愛之深、責之切「長不大的教會」—這並非批評,而是深切期許教會趕快長大!小時候爬上母親的梳妝台,擦脂抹粉學大人,但卻始終無法擺脫稚氣未脫的真實面貌,散發著「長不大」的尷尬氣味,然而許多教會卻也「長不大」而漫長地延遲成長。神聖啟示的波瀾壯闊與領受方的相對貧弱不堪,二者有極其強烈的對比。人們通常並未準備好要迎接福音所帶來豐富的新世界,教會彷彿只是吃奶的嬰孩,對福音的認識從起初就是一知半解,這是一開始就出現的敗壞,在初代教會當中特別明顯,而在宣教地教會中亦經常可見。這並非由於世上的聰明才智不足,原因在於,「基督教信仰最簡易的真理,對他們而言卻複雜難解,因為『因上帝的愚拙總比人智慧』(林前1:25)。」本書完成於作者去世前兩年,可說是梅監務的封筆之作,檢視初代教會與台灣教會的相似特質,亦即對基督福音的膚淺了解乃至誤解,反映普世人性的限制,以地上的人之狹隘視野要認識天上靈性世界的困難,直到一些重要的歷史契機,人們才逐漸被福音真理啟蒙,但也在啟蒙中繼續受到人性牽制,處於時進時退的掙扎狀態中。基督教啟示與人們天然思維之間的距離,比一般人所想像的更遙遠。如果有人覺得福音非常淺顯易懂,最好記得,這可是他承受了許多歷代信仰前輩,在上帝的靈帶領下,點點滴滴累積的成果。
靈修神學:傳統與實踐
本書的內容包含兩大部分:首先是談到靈修的傳統,探討不同的靈修傳統;其次是實踐的部分,並按照各主題探討。回顧教會歷史,關於靈修操練有著千餘年的發展,而這些豐富的屬靈資源,卻在當代信徒的認知中如伸手不見的五里雲霧;作為耶穌基督所救贖的子民應該深刻思想,我們當代信徒的信仰背景、信仰源流與根本,其本身的血脈與羅馬公教和東方正教的發展歷史是不可分割。本書提醒讀者,基督徒的靈修內涵,是承繼並接受了昔日上千年教會的整全傳承。
健康的教會(2版):十個讓教會健康的特性
教會增長是這幾年台灣教會界的熱門課題,坊間已有不少這類的書。教會積極追求量的成長的同時,並不保證質的方面也會隨之提升,增長有可能會導致虛胖,成為「健康」才是我們積極追求的目標。《健康的教會》不僅探討了成為健康教會的十個特性,更是一本讓教會活出這些特性的書。《直奔標竿》(The Purpose-Driven Church)的作者華理克(Rick Warren)牧師對本書非常推崇,他甚至擬了一個綱要,將健康教會的十大特性與《直奔標竿》整合在一起,有志追求教會健康的領袖,可將這兩本書加以比較,就會對本書所探討的十個特性的價值更加肯定。《健康的教會》是為想促進教會健康的牧師、長執、行政同工、團契主席,甚至是平信徒等所寫的其中一本書;姊妹作《健康的教會(實踐篇):一本領導團隊對話、評估、和計畫的工具》,配合本書一起使用,將更有助於活出本書的十大特性。是該為您的教會安排體檢的時候了,就讓本書成為這個歷程的開始!
團契神學(2版):連結基督的信仰與生活
我們被造是為了經驗神榮耀的團契。為什麼是團契呢?因為以團契為焦點即可涵蓋整本聖經信息。與神學何干呢?因為神學本質上就是與生活相連的。每位基督的跟隨者都需要理解信仰如何在生活中表述出來。
救贖進程(2版):從創世到新耶路撒冷的救贖故事
在《救贖進程》書中,范甘麥倫博士是以救贖兼歷史的研究方法來詮釋聖經。「此乃因神的話語是在時間、空間內臨到我們,我們對這些話語的瞭解方式就要注意歷史的與文法的分析,以及其文學的與正典的功能。這種聖經的解釋方法始於這種預設:聖經是出於神的,也是出於人的。由於聖經是出於神的話,它啟示了三位一體的神與祂的救恩記劃……由於聖經是出於人的話,它是由神的靈所默示,被屬神的人撰寫下來之文學作品集。」
新約綜覽研讀手冊(2版)
引導學生研讀滕慕理(Merrill C. Tenney)所著《新約綜覽》(New Testament Survey)一書。手冊共分廿四課,每課分四部分:(一)目標;(二)閱讀指引;(三)分段摘要;(四)作業及討論問題。按著本研讀手冊當能抓住新約的背景以及各卷書的主要精義。
福音聖教與華人(2版)
作者楊其耀牧師在菲國及東南亞僑社中事主多年,對華人宣道事工極有負擔,在本書中由神學、歷史、文化、方法策略等不同角度全盤檢討華人間的宣道工作,並按現實的世界情況對今後道路作具體的展望。
吞噬黑暗的烈焰(上)(2版):成聖使徒衛斯理
本叢書專以描繪屬靈人物在靈命及對真理領悟上的成長為主軸,能幫助您在短間內吸收到他們一生的屬靈精華。衛斯理是個不完全但卻順服神的器皿,當他願意把自己全然交在神的手中時,成了一位劃時代的福音使者、牧師、神學家。此書以第一人稱方式述說衛斯理的生命及神學發展的過程,文筆細膩生動,凡衛斯理宗信徒及有心成為復興器皿者不可不讀。
叨雷的一生(2版):確信的使徒
本叢書專以描繪屬靈人物在靈命及對真理領悟上的成長為主軸,能幫助您在短間內吸收到他們一生的屬靈精華。叨雷的一生和保羅有許多相似之處。兩人都受過良好的教育,並且都從懷疑論者改變成為基督徒;也都曾在較不顯眼的事奉上工作,而最後都投入全球性的福音工作。他們都是出類拔萃的傳道人和牧師,且其著作也留給後世難以抹滅的印象。
眾聖徒的屬靈祕訣(3版)
清廉的王冠,屬天的特質,豈僅屬乎歷代眾聖徒?神如何在這些與我們同樣性情的聖徒身上塑造出合祂心意的樣式?他們的生命如何在格外的恩典中被扭轉?本書將與您分享眾聖徒在靈程上的轉機與得力的祕訣,那是凡渴慕、願意的心都可支取的白白恩典!
吞噬黑暗的烈焰(下)(2版):成聖使徒衛斯理
本叢書專以描繪屬靈人物在靈命及對真理領悟上的成長為主軸,能幫助您在短間內吸收到他們一生的屬靈精華。衛斯理是個不完全但卻順服神的器皿,當他願意把自己全然交在神的手中時,成了一位劃時代的福音使者、牧師、神學家。此書以第一人稱方式述說衛斯理的生命及神學發展的過程,文筆細膩生動,凡衛斯理宗信徒及有心成為復興器皿者不可不讀。
靜水流深:基督信仰靈修大師八講
在靜默中,聆聽上帝的聲音,在禱告中,與神建立深刻的關係,在貧窮軟弱中,尋見真正的喜樂與勇氣。《靜水流深》帶領我們走進歷史長河,見證八位基督信仰靈修大師的生命故事與教導:從伊瓦格魯斯的靈修地圖,到茱利安的神聖之愛;從方濟的貧窮讚歌,到肯培的謙卑實踐;從蓋恩夫人的內在生活,到潘霍華的門徒代價;牟敦從分離的夢中醒來,盧雲在軟弱中找到回家的路――他們不僅在各自的時代具有代表性,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教導能夠穿越時空,對今日的信徒仍有深刻的啟發意義。特別是在步調快速的後現代生活中,我們需要學習古代聖徒們的智慧,不只是在知識層面的認識,更要在生命中效法他們;從如何面對試探與軟弱,到如何活出愛與合一;從如何操練禱告與安靜,到如何在失落中仍然盼望神的同在。這就是靜水流深的奧祕——在表面的日光之下,蘊藏著改變世界的力量。《靜水流深》是一本帶領讀者深入靈修傳統的寶貴之作。周學信老師梳理了從沙漠教父到近代靈修大師的思想與實踐,使我們看見靈命塑造的多元樣貌。不論是殉道者的靈修、神聖閱讀的操練,或是默觀與貧窮的靈性意涵,本書都幫助我們超越狹隘的理解,進入更完整的屬靈視野。好評推薦:「靈修不只是個人的退隱,更是深入世界、活出整全生命的實踐。《靜水流深》提醒我們,大公教會歷世歷代累積的靈修傳統,不僅是思想資源,更是生命的實踐指南,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操練。」――董家驊,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
出椰林大道入窄門:台大校友蒙召與事奉見證集
他們本可走向世界,卻選擇走向十架本書記錄三十一位臺灣大學校友的信仰旅程。他們原是社會菁英、各行業的佼佼者,卻用最好的年華回應神的呼召,獻上自己的一生,成為上帝國度忠心的僕人。這不是一條容易的路,而是一條必須捨己、背十字架的信心之路。本書是寫給每一位在信仰中掙扎、尋問與順服的人;更是一本為正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思索召命與意義的人預備的靈命之書。溫馨推薦:「相信這些在臺灣、香港、北美奉獻的菁英,已在世界各地成了不可忽略、不可忽視、不可替代的見證人物。」——唐崇榮牧師(唐崇榮國際佈道團創辦人、印尼歸正福音教會創辦人、2025凱波爾獎獲獎人)「本書可以幫助每位年輕讀者思想當前的景況,效法前輩們的腳蹤,得以繼續邁向全新的人生旅程。」——周神助牧師(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前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但願這本書的見證,讓你們同樣可以經歷我自己曾經歷到的,享受豐盛且能建立別人成為豐盛之人的人生!!」——蘇穎智牧師(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創堂牧師、恩福神學院院長、聯宇聖經學院院長)「本書的作者們是1960年代至1990年代的台大畢業生。若是宏觀這段日子裡上帝在華人當中所行的奇事,必驚嘆祂奇妙的作為。 」——周功和牧師(前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費城三一華人基督教會退休主任牧師)「我們共同看見神的手在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人身上寫就了同一部恩典史詩。」——張路加牧師(播種者國際宣教、遠東事工主任)「每一篇見證都是一盞明燈,指引著那些仍在信仰道路上掙扎或尋求的人。」——陳吉松牧師(臺灣高雄聖光神學院院長)
門徒天國-王儲的訓練(修訂版)(精裝):馬太福音讀經
人生是暫時的,都會結束。但我們在生活中的所做,卻又是永恆的! 生命中的關係,充滿了愛與被愛,也有許多的悲傷、無奈;挑戰不停,勞苦愁煩總有。有人說:雖然有許多的愛,但也有很深的傷害;要與不要?原生家庭美好天倫之樂,又傷害最深?手足共鳴相愛,又誤解難解?伴侶真善美,美夢易碎真無奈?兒女骨肉至親,卻看不懂又令人急壞?這一切,都因為我們要成為上主家庭中永恆的家人:天父的孩子,耶穌的弟兄,羔羊的新婦和基督的王儲。在世上操練永恆,凡事都為主而做,憑信心不憑眼見,在不完美中鍛鍊,活出原型真我,成就天父旨意!世上的原生家庭,操練我們成為永恆中,信靠順服天父——天父謙卑的孩子。世上的手足,操練我們成為永恆中,像主耶穌心中充滿了父的愛、接納與饒恕軟弱手足的榜樣——耶穌的弟兄。世上的伴侶,操練我們成為永恆中,崇拜愛慕羔羊耶穌的新娘,也像羔羊為愛配偶而犧牲與復活——羔羊的新婦。世上的親子,操練我們成為天國中合神心意的領袖,裝備愛護、建造小子門徒的靈、與基督連結——基督的王儲。惟願耶穌基督的門徒,在那日,都被主所稱讚,在天國中,與主同掌王權;在今日,日日天國臨在。
以弗所書講壇:教會的屬靈特質
《以弗所書講壇-教會的屬靈特質》是黃基甸傳道多年事奉與查經的心路整理,用很實在的眼光問一個老問題:「教會,到底該是什麼樣子?」作者不只解經,還把以弗所書放進會幕的藍圖裡,讓我們看見,教會不完全是人湊在一起的地方,而是天上各樣屬靈福氣落在地上的見證。前半卷談教會該有的屬靈特質、信徒的改變、神的奧祕與聖靈成就的合一;後半卷則提醒,若真理活不進生活,合一就只是口號,事奉甚至可能成為破壞的工具。書裡也直戳痛點——當代教會的「泛恩典化」、屬世化、追求數字的熱潮,讓我們不得不回頭問:我們的聖工,還在神的藍圖裡嗎?這不是一本只談神學的書,而是邀請你對照自己,看看我們是否能夠讓神的旨意在地上被活出來。
創世記釋義:從起初看見神心意
《創世記:從起初看見神心意》帶領讀者回到信仰的原點,從「起初神創造天地」開始,逐步展開神對人類的計畫。書中前半部以創世記一至十一章為核心,探討創造、墮落、洪水與巴別塔,揭示制度的起源與人類的責任;後半部則藉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四組人物的生命故事,展現信心、應許、更新與祝福的歷程。黃誌新傳道以清晰的講道筆觸,將神學思考與生活應用緊密結合,使讀者不僅理解經文,更能在今日的信仰實踐中得到提醒。這本書不僅是釋經,也是靈修與教導的好助手,幫助我們從「起初」看見神永恆的心意。
誰是時代的先知?馬丁路德金恩與葛理翰的公共神學實踐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兩位教會領袖 黑人民權運動鬥士 vs. 白人福音派奠基者 一部關於基督徒如何參與公共、改變社會的史詩之作! & 教會近年在公共議題的參與和發聲上,頻繁遇到時代的挑戰與內部的提問: ▫︎ 信仰如何與公共世界對話? ▫︎ 基督徒要如何有智慧地參與公民社會? ▫︎ 教會該如何看待公民不服從? ▫︎ 教會裡適合談論政治嗎? ▫︎ 基督徒是否能與其他宗教攜手,組成「良知聯盟」為公義發聲? 種種問題反映了上帝子民在公共參與上無法迴避的張力,我們迫切需要有力的公共神學洞見與實踐準則,好在時代洪流中回應上帝的呼召。 & 華人重要的基督教倫理學者羅秉祥有感於此,決定不從抽象的公共神學理論談起,而從具體案例中汲取可資借鑑的準則。《誰是時代的先知?:馬丁路德金恩與葛理翰的公共神學實踐》帶我們走進歷史,從生動鮮活的人物敘事出發,聚焦於兩位美國教會最具代表性的領袖──馬丁路德金恩與葛理翰,透過對比他們的生命軌跡與截然不同的公共神學實踐徑路,呈現出美國教會在面對公共議題上的多元回應。同時,本書也介紹了赫舍爾的先知神學,作為公共神學和公共靈性的深厚基礎。我們很容易就能在書中人物的情境中,看見他們與我們在公共參與上的相似掙扎、類似的信仰盲點,以及他們最終如何做出抉擇、轉向突破。從精采的敘事和評論中,我們能更加具體、深刻地領略公共神學各議題的真實意義。 & 本書不僅是當代美國教會史的一段見證,也是一場公共神學的探索,充滿鋒利的思辨和澎湃的熱血,既回望歷史,也面向今日,盼望為華人教會提供智慧與啟發,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勇敢回應「這一代的先知在哪裡?」的呼召。 & 澎湃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朱耀明 | 香港柴灣浸信會榮休牧師 江慕理 | BCC雙語社區教會牧師 邢福增 |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國科會研究學者 李 泉 | 基督教倫理學者 吳國安 |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會歷史與系統神學助理教授 林鴻信 | 基督教研究智庫創辦人 周學信 | 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基督教神學與宗教研究中心主任 許家馨 | 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 陳季讓 | 沙鹿聖教會主任牧師 莊信德 | 衛理神學研究院專任副教授 陳尚仁 |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倫理學副教授 葉 浩 | 政大政治系教授 董家驊 | 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
宣教心視野(3)(4版):文化視野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這一道來自神的清晰命令,在歷世歷代的基督徒群體中是如何被理解以及實踐的?對此,《宣教心視野》能提供最全面、最經典的回應。本文集出自逾一百五十位委身於第一線的重量級宣教士、宣教學學者之手──包括近代宣教之父克里威廉、中國內地會創辦人戴德生、威克里夫聖經翻譯會創辦人金綸湯遜、福音派領袖斯托得、著名神學作家派博、國際靈風事工主任萊特等。這本書凝鍊眾人之經驗與智慧,實屬難能可貴、無與倫比。本文集由洛桑元老級人物溫德博士與宣教大將賀思德等人精心編排,從四個角度解析宣教──聖經、歷史、文化以及策略;中文版則分成四冊面市。它從聖經視野確認宣教的中心性,從歷史視野回顧福音傳播的軌跡,從文化視野了解福音如何兼容文化又超越文化,從策略視野探討宣教者如何運用各種資源工具將真理介紹給特定族群,是每一位胸懷普世宣教者必備的知識工具書。《宣教心視野》自1981年問世,影響力與日俱增。它同時附設十五堂課的研習班,在北美有數百人負責課程安排,另有超過一百間基督教大學和神學院使用本書作為教材。令人欣喜的是,許多學員修習後自主地將課程改編,引入不同地區教授,包括歐洲、非洲、南美洲、紐澳、韓國、印度、中國等;其影響範圍仍然在擴大中。此書內容亦與時俱進,除了更新與修訂外,在當中可聽到更多來自年輕領袖、女性與南半球國家的聲音。好評推薦:「神在我們的時代正興起一支全新的天國志願軍。這本《宣教心視野》將成為這波浪潮的重要工具書,它集結了當今有關宣教的文章,出類拔萃、無出其右。」──萊頓‧福特(Leighton Ford),前洛桑普世宣教委員會主席「歡迎加入這場涵蘊無窮、教人枕戈待旦,又迫在眉睫的探索!」──溫德(Ralph D. Winter),《宣教心視野》主編
宣教心視野(2)(4版):歷史視野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這一道來自神的清晰命令,在歷世歷代的基督徒群體中是如何被理解以及實踐的?對此,《宣教心視野》能提供最全面、最經典的回應。本文集出自逾一百五十位委身於第一線的重量級宣教士、宣教學學者之手──包括近代宣教之父克里威廉、中國內地會創辦人戴德生、威克里夫聖經翻譯會創辦人金綸湯遜、福音派領袖斯托得、著名神學作家派博、國際靈風事工主任萊特等。這本書凝鍊眾人之經驗與智慧,實屬難能可貴、無與倫比。本文集由洛桑元老級人物溫德博士與宣教大將賀思德等人精心編排,從四個角度解析宣教──聖經、歷史、文化以及策略;中文版則分成四冊面市。它從聖經視野確認宣教的中心性,從歷史視野回顧福音傳播的軌跡,從文化視野了解福音如何兼容文化又超越文化,從策略視野探討宣教者如何運用各種資源工具將真理介紹給特定族群,是每一位胸懷普世宣教者必備的知識工具書。《宣教心視野》自1981年問世,影響力與日俱增。它同時附設十五堂課的研習班,在北美有數百人負責課程安排,另有超過一百間基督教大學和神學院使用本書作為教材。令人欣喜的是,許多學員修習後自主地將課程改編,引入不同地區教授,包括歐洲、非洲、南美洲、紐澳、韓國、印度、中國等;其影響範圍仍然在擴大中。此書內容亦與時俱進,除了更新與修訂外,在當中可聽到更多來自年輕領袖、女性與南半球國家的聲音。好評推薦:「神在我們的時代正興起一支全新的天國志願軍。這本《宣教心視野》將成為這波浪潮的重要工具書,它集結了當今有關宣教的文章,出類拔萃、無出其右。」──萊頓‧福特(Leighton Ford),前洛桑普世宣教委員會主席「歡迎加入這場涵蘊無窮、教人枕戈待旦,又迫在眉睫的探索!」──溫德(Ralph D. Winter),《宣教心視野》主編
收割異象(2版):將臨的末世大復興
本書中相關異象的摘要首於1987年刊出來,很快就被轉載於許多期刊和無數代禱信中,不過一年多的時間便觸及了數百萬基督徒的心靈。許多基督教領袖評論:這是1990年代發出的先知的話語。 作者喬納是近年在美國被興起公認的先知職事,他說:「要發生的不只是復興或覺醒,而是真實的宗教改革。這異象傳出來是為了喚醒那些被上帝命定要改變歷史軌跡,甚至改變『基督教』之定義的人。」 您想知道末世的「收割異象」及如何預備自己面對大逼迫嗎?身處於今世的基督徒的您,千萬不可錯過。
耶穌從沒說過的10句話(2版):而你也不該再繼續相信它
耶穌從未如此控告你,而你也不該繼續以此自責!有些基督徒雖然蒙恩得救了,但與上帝的關係卻苦無進展,原因有很多,但追究起來卻不難發現,他們心中都存有某些錯誤的迷思,彷彿耶穌對他們說過下面這些話,而使得上帝距離自己愈來愈遙遠:第1句話:你罪大惡極,不能得救!第2句話:我對你失望透頂!第3句話:如果你是更好的基督徒,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第4句話:不愛某些人是沒有關係的!第5句話:每個人的信仰和行為都應該跟你一樣!第6句話:一切操之在己!第7句話:你不一定要饒恕深深傷害你的人!第8句話:你錯過了我在你生命中的旨意!第9句話:我已經放棄你了!第10句話:這是你該背負的十字架!我們必須把這種錯誤的思想帶到慈愛的主耶穌面前來,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我們的神學,並透過上帝顯現的真理,來引導我們對祂產生正確的信念。換句話說,我們必須拒絕耶穌這些沒有說過的話,並開始相信祂真正說過的話。讀完本書之後,你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將會變得更加喜樂、更加充滿信心。名人推薦:「戴維斯簡單清楚地解開許多人無緣無故的罪惡感,邀請我們重新信靠神,得到真理的力量。」──暢銷書作家鮑伯及奧黛莉.梅斯納(Bob and Audrey Meisner)「戴維斯按著聖經清楚解答了困擾許人的問題,帶給我們盼望,讓我們想起父神的浩大恩典,使我們發出微笑。」──德州普列斯敦華浸信會楊傑夫牧師(Jeff Young)
從敘事視角解讀聖經故事
掌握敘事利器,以更全面視角深入聖經文本!聖經故事中的人物、場景、事件都是經過設計和安排的嗎?當時的作者到底想傳達什麼訊息給讀者呢?今日的讀者又能從中讀出多少線索呢?本書從敘事研究方法入門,帶您用另一種視角來解讀聖經故事,讀出故事敘述者想要傳達的信息……作者鮑威爾在本書中明確區分了文學研究與各種歷史研究方法(如來源研究、形式研究、編修研究等)之間的差異,同時也梳理了不同的文學研究途徑,包括結構分析、修辭研究、讀者反應理論與敘事研究等。不僅如此,在本書中,他還深入介紹並分析敘事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如隱含作者、隱含讀者、敘事者、角色、事件與場景等,並透過豐富的例證予以展示。好評推薦:「二十世紀的聖經研究長期被各種『批判方法』所主導,這些方法往往將聖經文本支解為碎片,忽略其作為整體的文學價值和藝術魅力。敘事批判提醒我們回歸文本,重新發現聖經敘事的豐富性和藝術性。對於希望了解聖經敘事藝術的學者、神學生和普通信徒來說,這本書提供一個很好的入門指南。」——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新約副教授,王學晟 「古人透過朗讀聆聽、今人透過翻冊閱讀,能進入敘事之中,並受其影響。而聖經中記敘文體的書卷,就是故事,就是敘事。本書正是引導我們如何閱讀這些聖經敘事的指南,使讀者不只『讀懂』,更能『進入』聖經的故事之中。」——國際歐華神學院新約教師,汪仁潔「敘事批評為我們提供一套可靠的分析工具,使我們能更清晰地辨識原初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時,敘事批評也幫助我們察覺不同讀者所採取的閱讀策略及其可能帶出的詮釋結果,進而促使我們思考各種閱讀背後所隱含的預設與處境。對鮑威爾而言,敘事研究是聖經研究中一項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工具。期盼本書能幫助華語讀者掌握這件『利器』,並以更全面的視角深入理解聖經文本。」——中華福音神學院新約副教授,謝樂知
屬天的爭戰(2版):洞察屬靈爭戰的根源,掌握屬天勝利的先機!
由宇宙的觀點看神的計畫──從開始到末了 聖經啟示,當神設立地的根基時,天使在旁觀看。 但其中的一位天使,後來卻成為一次被判神之行動中的主角。 在這次行動中,神偉大的創造被扭曲了。 由此,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長期爭戰, 也留給今日的信徒許多待解的問題: ● 從最起初的時候,為何神容許魔鬼的存在? ● 如果魔鬼已經在十字架上被擊敗,為什麼牠今日仍然存在? ● 屬靈征戰真的會造成什麼不同嗎? ● 我們要如何等候末世的來臨? 作者葉光明是一位有深入洞見的聖經教師,他以引人入勝的方式探索聖經,陳明上述以及其他的諸多問題。他帶領我們一窺亞當受造之前所發生的事件,同時也生動描述了耶穌勝過撒但那無與倫比的勝利。但事情尚未結束,現今正是神的子民加入這場爭戰的最好時刻!拿起你的屬靈兵器,跟隨那位榮耀的君王。平安和確信正等著你!
成為福音:保羅書信中的宣教釋經學
結合保羅研究X釋經學X宣教學三大領域, 新約學者戈爾曼帶你重新感受保羅書信的威力! ★使命聯盟2015年十大最佳書籍獎(Missio Alliance Top 10 Books of 2015) & 該怎麼傳福音呢? 最重要的是, 傳福音的人,親自成為福音! & 基督徒都知道,傳福音是耶穌升天前交託的大使命——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我們也盡力去做:無論是街頭佈道、發單張,還是資助宣教師進行跨文化宣教,都看到許多教會投身其中。但時而熱心、時而倦怠的我們,好像很少從初代教會的角度去思考,究竟該怎麼實踐主的吩咐?具體去做,又會發生什麼事呢?也許,重回第一世紀,觀察保羅對他牧養的群體有何激勵,可以帶給21世紀的教會嶄新活力! & 美國知名新約學者戈爾曼,帶我們從宣教釋經學的角度,深入閱讀帖撒羅尼迦前書、腓立比書、以弗所書、哥林多前後書、羅馬書,探索福音多元而深刻的面貌:保羅邀請當時與現今的基督徒,不只相信福音,不只傳揚福音,更要成為福音!有別於羅馬帝國追求富裕、宏偉、榮耀的「福音」,耶穌的福音帶給這世界完全另類的選擇,要求祂的跟隨者活出共享、微小、向下移動的生命:不是恩主制度製造的從屬關係,而是不求回報的單向給予;不是強力威懾帶來的屈辱臣服,而是平等的人因著彼此神的形像而相互尊重;情感依附帶來的不是勒索和操縱,而是甘心樂意付出的安全之愛。這樣去做,傳福音的教會得以參與在神的生命與使命中——敘述基督的故事、接續基督故事、帶來平安與正義/公義,流露出信實、盼望、仁愛的生命。作者也列舉了具有保羅精神的當代宣教案例作為典範,邀請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在各自特殊的文化背景中,參與在神的宣教使命裡。 & 你有準備好,讓生命被神的使命徹底翻轉嗎?你也願意像初代教會一樣,即使面對艱難與抉擇,也要走上耶穌的道路嗎?不要害怕,跟著保羅所牧養的群體,一路挖坑、踩坑、填坑!你會發現,成為福音的呼召,不僅不會把我們所有人都刻成同一個模子,而是會創造出我們不能被任何人事物磨滅的個人特質,並且在獨具當地特色的群體中成長、茁壯、品嘗喜樂豐盛——這就是成為福音的模樣,活成基督在這世上獨一無二的見證!
先知書:文學特色、經文形成、神學主題與後續詮釋影響
本書介紹舊約聖經先知書各卷書的文學內容及相關重要主題。在導論介紹先知書的結構與特色之後,逐章介紹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以西結書、但以理書、以及十二先知書。各章內容最後列舉與該卷先知書主題有關的問題討論,讓讀者可以繼續思考與探討相關的時代議題,延伸探討先知信息與現代信仰生活的關聯性。
慕安得烈每日靈修(4)(2版):信心生活的訣要(中英對照)
基督呼召我們每天在與他緊密的聯結中行事為人,且一直住在他裏面,以至於能過一種不再是屬自己,而完全是屬於主的人的生活。就在這種光景中,我們就能尋見那達到聖靈豐滿的途徑。讓我們勇敢的來相信,這樣的生活是為著我們的。
慕安得烈每日靈修(5)(2版):來自上面能力的訣要(中英對照)
主要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接受父神賜下聖靈所給予的更新,否則我們無法討父神的喜悅,也不能真正的幫助我們的弟兄。藉著禱告使我們明白:假如有人要為神而活,他們必須要從能力的源頭——神自己——供應我們日常生活所要的能力。